300MW全电调DEH定位系统分析

300MW全电调DEH定位系统分析

一、300MW全电调DEH国产化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军霞[1](2021)在《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地热电厂中。为使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转速随时满足用户电能需求,汽轮机调门油动机系统必须实时控制调节汽阀开度,其调节品质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组的经济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占全国总发电设备容量20%以上的中小型汽轮发电机组普遍采用环保无污染的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其中发挥调节系统核心功能的调门油动机模块含有多级液压放大机构,结构复杂、非线性因素多,易出现液阻选型误差大、油动机迟缓率大、油动机小幅晃动或内泄漏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提升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本文将缸阀一体式调门油动机结构进行细化分解,开展了先导压力控制、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复杂液压系统数学建模、多重配合结构的内泄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单泵源多执行机构低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内部难以生成独立稳定两级先导控制压力难题,提出了基于多级阻尼孔搭配电磁换向阀实现两级先导控制压力的新思路,结合理论分析、实验以及系统应用,确立了串联阻尼孔个数及孔径的基本匹配原则。结果表明,此方案不仅可以实现稳定的两级先导控制压力,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关闭油动机,而且能够预警电磁阀异常状态,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CFD仿真研究了集成结构内部流道阻力对两级先导控制压力的影响,实现了先导控制压力预测,并提出了集成结构改进方案。(2)设计了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实验装置,并采用理论分析、CFD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级式厚壁阻尼孔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差别。结果发现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的前置级安装孔减缓了流场参数的变化趋势,其流量系数明显大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量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和CFD仿真深入研究了气穴、不同长径比及加工误差等因素对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有或无气穴现象时固定长度(L=2mm)、不同直径尺寸(d=1mm,1.2mm,1.6mm,2mm,2.4mm,3mm,3.5mm)的阻尼孔流量系数稳定值,为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正确选型及数学建模中的特征参数设置提供依据。(3)针对电液转换器中的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碟形阀口式B1型液压半桥和调门油动机多级功率放大结构中的细长阻尼孔-圆形阀口式B2型液压半桥,设计制作实验装置,研究了两种B型液压半桥的控制性能,获得了位移-控制压力的数学转换关系式及泄漏量数值范围,为后续系统建模和内泄漏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基于AMESim软件的B型液压半桥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油源压力波动、固定液阻类型及可变液阻阀口形式等对B型液压半桥压力控制性能和泄漏量的影响,给出了基于不同目标的B型液压半桥液阻选型建议。(4)分析了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机理,通过对各级液压放大机构、液压动力元件及机械-液压随动反馈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传递函数推导,完成了数学建模,并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创建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存在滞后现象,响应速度慢;制定了参数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影响度的特征表,并由此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系统动态品质。(5)分析缸阀一体式调门油动机的内泄漏途径,开展了同一结构形式不同个体、配合要求一致不同结构形式的调门油动机内泄漏测量实验,探寻其内泄漏量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零位泄漏检测法,查验调门油动机装配工艺一致性并预测最大内泄漏量,为合理规划泵源总流量提供了依据。采用面向物理对象法,建立了基于AMESim软件的调门油动机系统综合泄漏仿真模型,在完成模型验证基础上分析不同配合位置的径向间隙泄漏对总泄漏量以及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内泄漏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内泄漏量控制目标改进了关键配合结构的径向间隙控制范围。研究表明,论文工作对提升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丰富汽轮机低压电液调节系统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宋萱[2](2019)在《核电半转速汽轮机控制保护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在2030年核能将提供8%-10%的电能,根据国家的规划,目前沿海三代核电项目均处在有序地建设中。在核电站中常规岛最重要设备就是汽轮发电机组及其相关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的控制和保护系统影响着核电站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能。汽轮机控制系统在机组启动、升降负荷、功率运行、停堆换料期间提供全厂控制,而汽轮机保护系统用来监视汽轮机的重要运行参数。由于汽轮发电机组控制和保护系统的重要性,针对汽轮机控制系统逻辑进行分析,对汽轮机保护系统架构和与汽轮机监视系统接口进行梳理,对汽轮机启动条件及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归纳分析,从而进行AP1000三代核电汽轮机控制保护系统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参考电站汽轮机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原方案中关于汽轮机组调频的功能,发现原方案中的调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和电网对网频稳定性的要求。依据南方电网对于核电机组调频能力的要求,对现有汽轮机控制系统进行一次调频功能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增加调频死区和转速不等率的结合引入一次调频函数,解决原方案只能在调节器控制模式下参与调频的缺陷,并能控制调幅幅度,另外,引入一次调频函数可以增加调频死区,避免机组由于网频的频繁扰动而导致核岛侧的频繁升降负荷。另外,通过对汽轮机保护系统和汽轮机监视系统接口的分析,发现每个信号都存在继电器线圈单点故障以及接受信号单点故障的风险,机柜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点过多以及电磁继电器引起的系统响应时间增加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四重化冗余汽轮机保护系统的全新接口方式,采用两个互为冗余的继电器框架输出冗余的跳机信号,避免单一故障的风险;减少了汽轮机监视系统与汽轮机保护系统之间的硬接线数量,缩短了汽轮机保护系统响应时间,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系统的故障点。在基于电厂控制智能化的大趋势下,通过对汽轮机及其相关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汽轮机顺控启动控制策略,将汽轮机辅助系统、主蒸汽系统、汽轮机阀门控制系统综合化。通过对汽轮机启动、带负荷、停机过程的系统研究,设计了汽轮机顺控逻辑,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任务,将机组各类状态统一接入到顺控系统,由顺控系统按照启动顺序分步判断,统一判断,判断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若不能满足启动要求将会发出相关报警提示,以便就地检查处理问题,待处理后顺控系统将自动进行下一步判断。降低了人为干预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刘凝[3](2016)在《陡河电厂200MW机组DEH超速保护系统改造及控制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轮机DEH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是火力发电机组最核心的控制系统之一,对提高机组运行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路线,我国已基本掌握了DEH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设计、运行、维护、使用方面的成熟的经验。先进的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可根据我们的具体需求,灵活组态成各种控制策略,可满足人们对现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各种要求,并且在安全、可靠、经济性方面也达到了电厂的控制目标。陡河发电厂#5~#8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产的200MW机组,机组采用液压调节控制系统来对机组转速和负荷进行控制,为了响应电网要求,提高机组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负荷调节品质,我厂于2003年至2005年间在机组大修中对4台机组进行了DEH改造,在机组投入运行后发现机组超速遮断系统存在AST (Auto Stop Trip汽轮机自动停机系统)、OPC (Overspeed Protect Control汽轮机超速保护)保护油压不稳,ASP ASP (Auto Stop Pressure汽轮机自动跳闸压力监视通道)监测油压波动频繁的现象,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威胁。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进该系统进行改进,克服原有系统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机组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为目标,满足现代化电网对机组的需求。本文分析了200MW机组调节系统状况,介绍了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并着重介绍了陡河发电厂DEH系统超速遮断装置改造的方案。在对汽轮机组超速遮断装置改进后,结构、油路布置更为合理,运行中保护油压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超速遮断装置结构的改进为国内其他机组解决类似问题,以及新安装机组DEH系统液压保护部分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外,本论文还总结了DEH系统出现的一些故障以及解决方案,为DEH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以此证明了此次改造的案例是成功的,机组在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和经济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善和提高,此方案可广泛应用于300MW以下汽轮机组控制系统改造上面。

蒲晓斌[4](2011)在《热工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中的设备主要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电站的稳定运行及电网的稳定运行主要体现在锅炉蒸汽的蒸发量和汽轮机的用汽量间的平衡、发电量与用电量的适时平衡。由于外界负荷的瞬时变化,要求上述所对应的参数适时变化,但两种稳定的动态反应过程在时间上相差上千倍。热工自动化系统是电厂中控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实时控制系统,是机组启停、运行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为保证汽轮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运行,电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以酒泉钢铁(集团)公司125MW、300MW、350MW火电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为对象,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根据国内外125MW、300MW、600 MW火电机组热工自动化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通过对火电机组工艺特点深入了解,给出了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接着依据设计方案对系统的硬件进行了组态,开发了控制软件,结合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编制了监控画面软件。最后,通过现场发生的事故,经过排查、分析,找到了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制定了技术方案,进行了实施。本文对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从设计、组态、调试、使用维护的总体规划、各阶段重要工作及注意事项提出了一些观点。

陈滨浩[5](2011)在《大港电厂328.5MW机组DEH调节系统改造》文中认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液压控制系统结合的产物,它采用计算机以数字的方式对一次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输出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实施控制。天津大港发电厂1、2号机组汽轮机调节系统为机械液压调节方式。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动态调节品质比较差、操作繁琐、控制精度低、迟缓大、运行维护非常不方便等,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采用一种先进的、新的调节系统代替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新系统能够完全能克服原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机组的响应速度,满足现代化电网对机组的要求。可将机组的控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运行后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提高。本文分析了328.5MW机组调节系统的现状,介绍了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的任务和系统组成。在深入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特性的基础上比较了DEH系统和传统液调系统之间的功能、特性,根据前者的优越性论证了进行DEH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进行DEH改造的方案以及所要进行的工作,并着重介绍了大港发电厂的改造方案。

袁国利[6](2011)在《基于三冗余PLC汽轮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摘要:中小型汽轮发电机组广泛的存在于我国的生产企业中。他们主要作为工厂的电热动力装置,对热电联供机组来说除负责供电之外,还为生产工艺提供热能动力。这些机组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其并网运行对电网造成的扰动,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当前广泛应用的热电联供机组,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基于三冗余PLC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汽轮发电机组数字电液DEH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同步发电机和汽轮机的数学模型,了解他们的运动特性。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这里采用功能块语言编程,实现汽轮发电机组的转速、功率、抽汽压力的PID闭环控制、实现耦合变量的解耦控制,实现汽轮发电机组的联锁逻辑、保护控制、机组状态监测、辅机控制。针对热电联供机组电功率和热负荷两调节变量之间存在关联耦合作用,如何消除两变量之间的关联,实现解耦控制,是汽轮发电机组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从理论阐述了解耦控制的原理,然后根据本项目汽轮发电机组的工况特性曲线求解出相应的解耦系数,采用一种新型的解耦控制模块程序实现电功率和热负荷抽汽压力之间的解耦控制。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项目极大提高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了机组的运行状况,极大的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多个子系统集成于一个系统中,提高了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采用的新型解耦控制策略,避免了热负荷与电负荷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了对电网的扰动。

肖林海[7](2011)在《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其控制系统贯穿于电力生产的始终,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轮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本文以300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建立了各环节(包括电液转换器、油动机、进汽容积、蒸汽功率、转子)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它们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基于串级PID控制方案的DEH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整定优化,得到了控制系统在各种扰动信号作用下汽轮机转速和功率的输出曲线,并对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由于汽轮机是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和不确定因素的典型复杂热工系统,目前先进控制方案实际运用于汽轮机组的实例仍非常少见,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现有控制方法又进行改进,设计了一个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取代原有的功率控制器。针对300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并网后的负荷控制,在MATLAB中对新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了新方案下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案下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比较它们在不同的扰动方式下汽轮机的功率和转速输出曲线,指出新方案在控制系统受到定值扰动、汽压扰动、调节级压力扰动时调节效果更好。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控制品质,为提出和研究性能优化的汽轮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提高电厂工作人员对DEH系统的运行机理的了解和系统故障的查询,本文还对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建立了DEH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库,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开发了Web方式的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查询系统,实现了DEH系统故障分析知识的远程查询。

陈秀猛[8](2010)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DEH改造及控制策略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对汽轮机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轮机调节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内许多老的机组采用的调节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造。本文介绍了镇海燃机#9机组改造前DEH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汽轮机DEH控制系统改造的可行性、可靠性,并对各种改造方案做了比较。介绍了DEH改造后的系统组成、特点,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案,分析了镇海燃机#9机组DEH控制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情况。通过对系统调试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分析,尤其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的特殊性,提出了DEH控制系统完善化方案,并进行了优化修改,及试投、参数整定。运行结果表明,#9机组DEH控制系统能连续正常投入运行。从而提高汽轮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李潇潇[9](2009)在《汽轮机DEH系统快控方法和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汽轮发电机组的汽门调节控制系统从机械液压调节过渡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电液调节(DEH),摆脱了长期以来可靠性差、调节精度低、稳定性不好的局面,提高了功率、频率的调节品质,但目前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汽轮机DEH系统不具备汽门快速控制功能。汽轮机汽门快速控制是使电力系统在受到干扰时保持稳定运行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如果应用在电网结构比较薄弱的地区,可大幅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本文以200MW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电网故障时汽门快速控制的原理和机构设计与优化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同时对DEH系统的泄漏、堵塞、卡涩等故障诊断及其容错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电网故障下汽门快速控制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对汽轮机DEH系统实现电液快控的新方法与优化控制策略,对所设计的快控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同时,研究了DEH系统的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并首次提出基于位移、流量、压力反馈的汽轮机DEH系统容错控制方法。论文各章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介绍了汽轮机快控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分析了汽轮机调节系统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完成了由机液调节系统到电液调节系统的改造并设计了汽轮机新型快控机构。分析了现有快控汽门的常用控制方法,阐述了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对阀门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对200MW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的机液调节系统进行电液改造,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型快控系统,具有对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快速关闭和快速开启功能。第三章,建立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对整个电液伺服及快控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为全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AMESIM对调节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影响快开系统调节性能的多种因素,研究了快开系统的工作死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死区区间内开度进行恢复的优化控制策略。搭建了快控调节系统实验台并完成了快控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对比分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快控系统的快速调节性能。第四章,研究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内泄漏问题。首先分析了汽轮机电液系统产生内泄漏的原因,详细分析了系统中几种常见内泄漏故障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传统内泄漏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分别研究了调节系统中的油动机、错油门滑阀、伺服比例阀部件在不同内泄漏量和不同泄漏部位下,活塞调节时间、油动机油压、流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比较了对称泄漏和非对称泄漏对系统的影响。在仿真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对系统内泄漏进行辨识的特征表,最后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第五章,研究了调节汽门操纵机构的卡涩故障和DEH系统中伺服阀的堵塞故障。分析了汽轮机调节汽门操纵机构的结构和卡涩机理,针对特有的弹簧偏心卡涩故障展开研究,推导出弹簧偏心距的理论计算方程,在此基础上展开三种卡涩诊断方法的研究。对DEI-I系统中伺服阀工作状态下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提取伺服阀堵塞时的故障特征并进行诊断,在仿真分析基础上得到伺服阀堵塞故障特征表,提出采用双重神经网络并根据据系统中活塞位移、油压等特征量的变化对伺服阀的堵塞情况进行诊断。研制出用于汽轮机DEH系统伺服阀的智能测试与故障分析诊断系统,可对各种常用伺服阀、伺服比例阀、比例阀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分析。提出伺服阀静态和动态性能一次测试的思想,首次在伺服阀测试系统中使用插装阀控制油路,系统具有全自动、响应快、流量大等优点,可以完成GB/T 15623-1995中的各项检测实验,对发电厂对伺服阀的检修及故障分析起到重要作用。第六章,提出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多反馈容错控制新方法。介绍了容错技术在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设计了基于位移、流量、压力反馈的FTC汽轮机调节系统,制定了传感器故障诊断规则与容错控制规则,通过建模仿真比较了三种闭环反馈控制方式下系统的调节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FTC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可行性。第七章,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郑新鹏[10](2009)在《电站仿真机DEH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仿真作为一门利用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和培训的综合性技术,具有安全、经济、节约时间、允许多次重复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电力、冶金、化工、医学、农业等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和训练人员。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使电能符合质量指标,当前汽轮发电机组广泛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它已经成为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DEH系统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通过电站仿真机研究和调试,预先掌握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规则,这将大大提高现场调试效率。若再与机、炉、电等仿真模型连接,组成整个机组实时仿真模型,还可作为电厂操作人员的培训平台,因此开发DEH系统仿真模型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研究汽轮机控制系统原理、特性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采用CyberSim图形化仿真支撑系统,以山西关铝运城热电厂200MW机组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发2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的汽轮机DEH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本文对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负荷控制系统、阀门试验以及超速保护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模型运行后得到的各项数据表明,DEH控制系统模型在控制过程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完全满足200MW机组的现场运行指标,为现场控制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300MW全电调DEH国产化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0MW全电调DEH国产化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汽轮机调节系统发展概述
        1.2.2 阻尼孔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1.2.3 集成块内流道液阻的CFD研究现状
        1.2.4 液压系统中的缝隙内泄漏研究现状
        1.2.5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ST模块的压力控制特性及结构阻力分析
    2.1 先导控制压力的实现方法
    2.2 AST模块压力控制理论分析
    2.3 AST模块压力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3.1 原理设计
        2.3.2 压力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2.4 AST模块压力控制特性实验及应用研究
    2.5 理论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2.5.1 结果对比
        2.5.2 压力控制系统可靠性验证
    2.6 基于CFD的集成块典型流道结构阻力研究
        2.6.1 数学建模
        2.6.2 π型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3 T型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4 直角交叉兼突扩特征的流道模块单元流场分析
        2.6.5 AST模块最低先导压力预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研究
    3.1 两级式厚壁阻尼孔与单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对比分析
        3.1.1 理论分析
        3.1.2 CFD数学建模
        3.1.3 实验装置设计
        3.1.4 流动特性对比分析
    3.2 结构尺寸对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
        3.2.1 实验原理及装置设计
        3.2.2 压差-流量特性
        3.2.3 CFD流场仿真
        3.2.4 流量系数
    3.3 加工误差对小直径两级式厚壁阻尼孔流动特性的影响
        3.3.1 同心与偏心的对比
        3.3.2 出口端面形态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不同液阻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研究
    4.1 B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1.1 基于两级式厚壁阻尼孔-碟形阀口的B_1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1.2 基于细长阻尼孔-圆形阀口的B_2型液压半桥结构及原理
    4.2 实验原理及装置设计
        4.2.1 实验原理
        4.2.2 装置设计
    4.3 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1 B_1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2 B_2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实验
        4.3.3 两种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对比
    4.4 基于AMESim的B型液压半桥控制性能分析
        4.4.1 仿真建模
        4.4.2 不同固定液阻结构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性能
        4.4.3 不同可变液阻结构形式的B型液压半桥性能
    4.5 B型液压半桥设计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静动态性能研究
    5.1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工作原理
    5.2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数学模型
        5.2.1 电液转换器
        5.2.2 继动器
        5.2.3 错油门
        5.2.4 油动机
    5.3 实验验证及静动态性能分析
    5.4 影响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关键参数分析
        5.4.1 继动器弹簧刚度
        5.4.2 错油门弹簧刚度
        5.4.3 动力元件时间常数
        5.4.4 敏感腔室压力增益
    5.5 动态品质提升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研究
    6.1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途径分析
        6.1.1 电液转换器
        6.1.2 调门油动机
    6.2 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实验研究
        6.2.1 卧式油动机内泄漏实验
        6.2.2 立式油动机内泄漏实验
        6.2.3 内泄漏实验结果分析
    6.3 调门油动机系统内泄漏仿真研究
        6.3.1 AMESim仿真建模
        6.3.2 内泄漏影响因素分析
        6.3.3 内泄漏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6.4 最大内泄漏量控制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核电半转速汽轮机控制保护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中的一次调频功能设计
    2.1 参考电站中的汽轮机控制方式研究
    2.2 核电汽轮机一次调频分析
    2.3 一次调频设计优化方案
    2.4 基于优化方案的仿真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监视系统与汽轮机保护系统接口方案设计
    3.1 TSI与 MTP接口方案设计优化背景
        3.1.1 TSI系统与MTP系统的接口
        3.1.2 参考电站TSI系统与MTP系统的接口方案
        3.1.3 原方案所存在的问题
    3.2 TSI与 MTP接口方案设计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电汽轮机顺序冲转控制设计
    4.1 核电汽轮机顺序冲转控制设计背景
    4.2 核电汽轮机顺序冲转控制设计
        4.2.1 汽轮机启动前的检查
        4.2.2 汽轮机冲转顺控步骤
        4.2.3 汽轮机升负荷顺控步骤
        4.2.4 汽轮机停机顺控步骤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陡河电厂200MW机组DEH超速保护系统改造及控制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汽轮机自动保护及超速保护系统实现方法及影响
        1.3.2 针对陡河电厂200MW机组DEH超速保护系统改造进行研究分析
        1.3.3 针对DEH超速保护出现问题的优化设计
第2章 汽轮机自动保护系统
    2.1 汽轮机自动保护系统的连接关系
        2.1.1 实现ETS监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2.1.2 汽轮机自动保护系统的连接方式
    2.2 汽轮机自动保护系统的工作特点
    2.3 DEH液压控制系统
        2.3.1 DEH的主汽门、调门执行机构
        2.3.2 超速保护与危急遮断控制组件
        2.3.3 EH油压试验组件
    2.4 超速保护系统的实现方式
        2.4.1 机械超速危急遮断系统
        2.4.2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超速保护
        2.4.3 电子超速保护
    2.5 超速功能限制功能及改进分析
    2.6 汽轮机超速的影响及安全措施
        2.6.1 汽轮机超速的原因
        2.6.2 汽轮机超速的现象与危害
        2.6.3 汽轮机超速保护措施
    2.7 汽轮机热应力与自动程序控制功能
        2.7.1 转子应力控制
        2.7.2 程序的控制范围
        2.7.3 机组自启动ATC功能
    2.8 在DEH电调系统中实现ATC功能的必要性
    2.9 总结
第3章 陡河电厂200MW机组DEH超速保护系统改造分析
    3.1 机组超速保护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研究分析
        3.1.1 机组超速保护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3.1.2 超速保护电磁阀的连接及其工作原理
        3.1.3 超速保护动作逻辑
    3.2 陡河发电厂超速遮断装置改造分析
        3.2.1 陡河发电厂超速遮断装置功能简介
        3.2.2 陡河发电厂超速保护功能介绍
        3.2.3 原超速遮断装置存在的问题
        3.2.4 原超速遮断装置结构组成及故障分析
        3.2.5 改进后超速遮断装置的结构及优点
    3.3 总结
第4章 针对DEH超速保护出现问题的优化设计
    4.1 超速保护系统的测量方法及其可靠性分析
        4.1.1 测速方法的选择
        4.1.2 超速保护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4.2 超速保护试验
        4.2.1 汽轮机超速保护试验的目的
        4.2.2 汽轮机超速保护试验的分类
        4.2.3 机械超速保护试验注意事项
        4.2.4 OPC试验
        4.2.5 超速试验的影响因素
        4.2.6 对超速试验时的技术要求
    4.3 总结
第5章 抗燃油系统常见的故障分析及对策
    5.1 抗燃油压降低
    5.2 油动机摆动或拒动
        5.2.1 信号不稳定
        5.2.2 伺服阀故障
        5.2.3 阀门突跳引起的输出指令变化
    5.3 OPC保护系统常见误动作的几种情况
    5.4 抗燃油油质问题以及处理方案
        5.4.1 EH油质问题
        5.4.2 针对EH油油质问题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
    5.5 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6.2 后续应该继续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热工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1.2.1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1.2.2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3 项目背景
    1.4 论文的工作内容及组织
第二章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需求分析
    2.1 引言
    2.2 火电厂需求分析
    2.3 设计思想和自动化水平
        2.3.1 设计思想
        2.3.2 热工自动化水平
    2.4 热工自动化系统规划
        2.4.1 热工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
        2.4.2 系统层次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热工自动化系统控制方式
        3.2.1 单元机组控制
        3.2.2 集控室
        3.2.3 辅助车间
        3.2.4 脱硫系统控制
        3.2.5 汽机振动、炉管检漏、飞灰含碳系统
        3.2.6 全厂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3.2.7 火灾检测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3.2.8 集中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3.2.9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3.3 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布置
    3.4 热工系统及装置功能
        3.4.1 分散控制系统(DCS)
        3.4.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
        3.4.3 给水泵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MEH)
        3.4.4 汽轮机监测仪表(TSI)
        3.4.5 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ETS)
        3.4.6 汽机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TDM)
        3.4.7 锅炉炉管泄漏监测系统
        3.4.8 锅炉飞灰含碳测量系统
        3.4.9 脱硫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
        3.4.10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功能
        3.4.11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3.4.12 空调系统
        3.4.13 脱硫控制系统
        3.4.14 脱硝控制系统
        3.4.15 热工保护及报警信号系统
    3.5 热工系统及设备配置
    3.6 电源和气源
        3.6.1 电源
        3.6.2 气源
    3.7 热工系统及设备材料选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4.1 引言
        4.1.1 总体设计
        4.1.2 初步设计
        4.1.3 详细设计及实现
    4.2 可靠性
        4.2.1 冗余
        4.2.2 隔离
        4.2.3 热工保护系统的可靠设计
        4.2.4 性能要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
    5.1 问题的提出
    5.2 事故经过及现象
    5.3 现场排查及事故分析
        5.3.1 现场设备信号检查
        5.3.2 DCS 系统检查
        5.3.3 事故原因分析
    5.4 产生的原因
    5.5 问题的解决
        5.5.1 存在问题的解决
        5.5.2 防止DCS 系统通讯或电源消失而导致机组误跳的措施
        5.5.3 实施后的效果
    5.6 热工自动化专业事故原因
        5.6.1 软件方面
        5.6.2 保护投退操作
    5.7 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
        5.7.1 冗余功能
        5.7.2 通讯
        5.7.3 计算机软件
        5.7.4 环境条件
        5.7.5 供电电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大港电厂328.5MW机组DEH调节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进型328.5MW 机组调节系统现状
    1.2 调节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1.2.1 系统自身的结构特性
        1.2.2 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1.2.3 电网发展
        1.2.4 新管理体制
    1.3 国内外调节系统改造的情况
第2章 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的任务和系统组成
    2.1 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的基本任务
    2.2 调节保护系统的特点
    2.3 组成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机构
        2.3.1 机械液压调节系统
        2.3.2 模拟电液调节系统
        2.3.3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第3章 汽轮机的调节特性
    3.1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3.1.1 静态特性曲线
        3.1.2 速度不等率δ
        3.1.3 迟缓率
        3.1.4 调频
    3.2 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
        3.2.1 动态特性的性能指标及判断
        3.2.2 影响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
    3.3 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的调节特点
        3.3.1 功率滞后控制
        3.3.2 中压调节汽门控制
        3.3.3 单元制的旁路控制
        3.3.4 机炉协调控制
第4章 DEH 系统在液调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4.1 DEH 系统与液调系统的比较
        4.1.1 系统结构
        4.1.2 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4.2 DEH 系统的主要功能
        4.2.1 汽轮机自动程序控制(ATC)功能
        4.2.2 汽轮机自动调节功能(供热抽汽压力)
        4.2.3 汽轮机的自动保护功能
        4.2.4 机组和 DEH 系统的监控功能
    4.3 对液调系统进行DEH 改造及改造的可行性
        4.3.1 改造的必要性
        4.3.2 液调系统进行 DEH 改造的可行性
    4.4 机组进行 DEH 改造以后应具有的功能
第5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改造的研究
    5.1 改造方案介绍
        5.1.1 同步器控制方案
        5.1.2 抗燃油纯电调控制方案
        5.1.3 透平油纯电调控制方案
        5.1.4 电液并存控制改造方案
    5.2 以下表格是上述各种改造方案之间的对比
    5.3 其他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5.3.1 调节油的油源选择
        5.3.2 阀门管理功能简介
        5.3.3 DEH 功能应用
    5.4 结论
第6章 大港发电厂#1 机组调速系统改造
    6.1 原机组调节、保护系统简介
    6.2 对调节和保护系统的部分改造
    6.3 高压调门的改造
    6.4 联合汽门油动机的改造
    6.5 对高压主汽门的驱动机构进行改造
    6.6 危急遮断控制块
    6.7 隔膜阀
    6.8 EH 供油装置
    6.9 测速齿盘
    6.10 改造后汽轮机 DEH/ETS 系统具有的功能
    6.11 ETS 系统
    6.12 改造后汽轮机 DEH/ETS 系统的相关指标
    6.13 技术要求
    6.14 液压伺服系统
    6.15 设备规范
        6.15.1 液压系统(EH)
        6.15.2 执行机构(油动机)
        6.15.3 基本结构
        6.15.4 调节型执行机构
        6.15.5 开关执行机构
        6.15.6 危急遮断系统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详细摘要

(6)基于三冗余PLC汽轮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汽轮发电机组DEH系统发展概况
        1.1.1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DEH系统发展概况
        1.1.3 国外汽轮机调速系统发展概述
    1.2 汽轮发电机组控制策略
        1.2.1 PID控制算法在数字调速器中的应用
        1.2.2 其它控制方法的应用
    1.3 三冗余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汽轮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2.1 机电能量转换与转子运动方程
        2.1.1 转子运动方程
        2.1.2 同步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功率
    2.2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前提条件
        2.2.2 电压方程及磁链方程
    2.3 d、q、0坐标系统的发电机基本方程
        2.3.1 派克变换及d、q、0坐标系统
        2.3.2 d、q、0坐标系统的发电机基本方程
    2.4 励磁系统及数学模型
    2.5 DEH系统数学模型
        2.5.1 DEH系统各环节传递函数
        2.5.2 PID控制及参数整定
3 DEH系统软硬件原理与设计实现
    3.1 Trident主处理器结构
    3.2 总线和电源分配
    3.3 Trident系统I/O卡件
    3.4 Trident系统通信
    3.5 Tristation 1131软件
    3.6 汽轮发电机组DEH系统设计与实现
        3.6.1 DEH硬件配置
        3.6.2 DEH软件配置
4 汽轮发电机组控制功能及程序设计
    4.1 转速控制系统
        4.1.1 转速PID控制
        4.1.2 转速测量与升速控制
        4.1.3 同期阶段控制
    4.2 发电机组的负荷控制
    4.3 双阀解耦控制
        4.3.1 解耦控制原理
        4.3.2 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解耦算法
        4.3.3 功率和抽汽压力的解耦控制设计与实现
        4.3.4 抽汽压力控制
    4.4 DEH其它功能及性能指标
        4.4.1 系统的其他功能
        4.4.2 系统性能指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汽轮机系统仿真及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DEH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2.2 仿真集成环境
        1.2.3 DEH系统的故障诊断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DEH系统及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2.1 DEH系统组成
    2.2 DEH系统功能
    2.3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2.3.1 电液伺服阀
        2.3.2 油动机
        2.3.3 汽轮发电机组
        2.3.4 其他环节的数学模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DEH系统的仿真研究
    3.1 Simulink仿真环境
        3.1.1 Simulink功能
        3.1.2 Simulink仿真设置与数值分析
        3.1.3 Simulink子系统于模块封装
    3.2 转速控制系统
        3.2.1 转速控制原理
        3.2.2 升速控制方案
        3.2.3 控制器参数整定
    3.3 汽轮机组的负荷控制
        3.3.1 负荷调节的基本原理
        3.3.2 负荷控制仿真及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3.4 汽轮机负荷控制的扰动仿真
        3.4.1 负荷扰动仿真
        3.4.2 气压扰动仿真
        3.4.3 功率给定值扰动仿真
    3.5 系统的鲁棒性试验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轮机模糊PID控制器的研究
    4.1 模糊控制的发展
    4.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4.3 模糊控制的特点
    4.4 模糊控制算法基本原理
    4.5 系统改进方案
    4.6 功率控制器的设计
        4.6.1 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化
        4.6.2 隶属度函数
        4.6.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4.6.4 控制规则库的模糊推理
        4.6.5 模糊控制决策
    4.7 仿真研究
        4.7.1 仿真框图及设置
        4.7.2 仿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4.8 汽轮机负荷控制的仿真研究
    4.9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DEH系统的故障诊断查询
    5.1 DEH系统网络计算模式的选择
        5.1.1 DEH系统网络计算模式的选择
        5.1.2 B/S计算模式
        5.1.3 模式选择总结
    5.2 开发技术和工具的选择
        5.2.1 主要软件概述
        5.2.2 开发工具的选用
        5.2.3 工具选择总结
    5.3 DEH故障查询系统的开发
        5.3.1 DEH系统开发概述
        5.3.2 系统的主要功能
        5.3.3 系统演示
    5.4 总结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部分故障诊断查询系统代码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DEH改造及控制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预期成果
第二章 镇海燃机DEH改造
    2.1 镇海燃机原有DEH系统的组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原有电调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2.3 几种可行性改造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2.4 DEH改造的主要内容
    2.5 工程的实现
第三章 改造后的DEH系统介绍
    3.1 改造后DEH系统的基本组成
    3.2 EH系统各部分套件原理及结构简介
    3.3 DEH的控制系统
    3.4 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
第四章 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
    4.1 EH控制策略的优化
    4.2 参数的整定
    4.3 试验方案的制定
    4.4 试验的实施及试验结论
    4.5 最终优化的控制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DEH改造的结论
    5.2 本次DEH改造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主蒸汽下降速率保护控制逻辑图
作者简介

(9)汽轮机DEH系统快控方法和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1 汽轮机机械液压调节系统
        1.2.2 汽轮机模拟电液调节系统
        1.2.3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1.2.4 我国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发展历程
    1.3 汽轮机快控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3.1 快控系统的作用及性能要求
        1.3.2 国内外汽轮机快控调节研究进展
    1.4 汽轮机调节系统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汽轮机快控系统的设计
    2.1 快控系统提高电网稳定性的机理
        2.1.1 汽轮发电机的功角特性
        2.1.2 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2.1.3 电力系统的振荡和快关对稳定系统所起的作用
        2.1.4 快控在超速保护中的应用
    2.2 快控汽门的控制规律
        2.2.1 开环控制
        2.2.2 闭环控制
        2.2.3 开、闭环相结合控制
    2.3 汽轮机调节阀门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2.3.1 汽轮机调节阀门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3.2 调节阀门受力分析
    2.4 快控系统的原理与机构设计
        2.4.1 原机液调节系统的电液改造
        2.4.2 快关调节机构的设计原理
        2.4.3 快开调节机构的设计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快控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3.1 快控电液调节系统的数学建模
    3.2 汽轮机快控系统的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
        3.2.1 快控系统的仿真分析
        3.2.2 快开系统响应时间及超调分析
        3.2.3 快控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3.3 汽轮机快控实验系统的搭建
    3.4 汽轮机快控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内泄漏分析与实验研究
    4.1 汽轮机电液系统内泄漏的故障机理
        4.1.1 内泄漏故障的产生原因
        4.1.2 内泄漏故障的数学模型
        4.1.3 传统的内泄漏故障诊断方法介绍
    4.2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内泄漏故障仿真研究
        4.2.1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泄漏部位及仿真模型
        4.2.2 油动机内泄漏分析
        4.2.3 错油门滑阀内泄漏分析
        4.2.4 伺服比例阀内泄漏分析
    4.3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内泄漏故障实验研究
        4.3.1 模拟内泄漏故障实验系统介绍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操纵机构卡涩及伺服阀堵塞的故障诊断研究
    5.1 操纵机构弹簧偏心卡涩机理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
        5.1.1 卡涩机理分析
        5.1.2 油压—位移检测法
        5.1.3 神经网络诊断
        5.1.4 力曲线拟合法
    5.2 DEH调节系统中伺服阀的堵塞分析与双重神经网络诊断
        5.2.1 DEH调节系统中伺服阀的堵塞机理分析
        5.2.2 DEH系统建模仿真
        5.2.3 各部位堵塞状态下特征分析
        5.2.4 双重神经网络堵塞故障诊断
    5.3 伺服阀智能测试与故障分析诊断系统的研究
        5.3.1 测试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
        5.3.2 测试诊断系统的软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多反馈容错控制研究
    6.1 多反馈容错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设计
        6.1.1 容错技术在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6.1.2 多反馈FTC汽轮机调节系统的设计
    6.2 调节系统仿真及诊断控制规则研究
        6.2.1 多反馈容错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仿真研究
        6.2.2 传感器故障诊断规则与容错控制规则
    6.3 多反馈容错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实验研究
        6.3.1 调节系统实验台的搭建
        6.3.2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电站仿真机DEH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站仿真机发展历程
        1.2.2 汽轮机调节的发展过程
        1.2.3 建模方法与思想
        1.2.4 建模环境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仿真支撑系统CyberSim
    2.1 CyberSim 系统的基本概况及特点
        2.1.1 CyberSim 支撑系统框架结构及功能概述
        2.1.2 CyberSim 平台的特点
    2.2 PICON 模块组态软件
    2.3 CyberSim 系统的仿真环境
第3章 DCS 系统控制算法库建模
    3.1 控制算法库
        3.1.1 基本控制算法库
        3.1.2 报警限制选择算法库
        3.1.3 数学及逻辑运算算法库
        3.1.4 控制算法库
        3.1.5 时域运算库
        3.1.6 IO 转换算法库
    3.2 控制模块库
        3.2.1 模块库生成
        3.2.2 模块调试
第4章 DEH 控制系统建模
    4.1 DEH 基本控制系统
        4.1.1 DEH 系统的硬件结构
        4.1.2 DEH 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
        4.1.3 DEH 系统的主要功能
    4.2 DEH 系统建模
        4.2.1 转速控制系统建模
        4.2.2 负荷控制系统建模
        4.2.3 超速保护系统建模
第5章 DEH 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及分析
    5.1 DEH 基本控制系统
        5.1.1 转速控制试验
        5.1.2 负荷控制试验
        5.1.3 阀门试验
    5.2 DEH 超速保护控制系统
        5.2.1 103%超速保护试验
        5.2.2 110%电超速保护试验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四、300MW全电调DEH国产化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压调门油动机系统动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D]. 高军霞. 燕山大学, 2021
  • [2]核电半转速汽轮机控制保护系统设计[D]. 宋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陡河电厂200MW机组DEH超速保护系统改造及控制系统优化研究[D]. 刘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4]热工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及优化[D]. 蒲晓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5]大港电厂328.5MW机组DEH调节系统改造[D]. 陈滨浩.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6]基于三冗余PLC汽轮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袁国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7]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D]. 肖林海.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DEH改造及控制策略优化[D]. 陈秀猛. 浙江大学, 2010(02)
  • [9]汽轮机DEH系统快控方法和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的研究[D]. 李潇潇. 浙江大学, 2009(10)
  • [10]电站仿真机DEH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郑新鹏. 东北电力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300MW全电调DEH定位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