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水力发电》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蔡青辰[1](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刘家君[2](2014)在《中国水权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对世界水资源危机和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实矛盾的概述入手,分析了水资源的利害两重性与稀缺性等基本特性,继而引出水资源及其权属管理的论题。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水权制度的研究情况,总结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研究分析了国外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及水价体系的构建,剖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并对中国水权初始分配与再分配即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水权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与基本思路。在水权基本理论研究分析方面,基于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水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对水权的内涵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水权制度研究分析打下了基础。在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总结分析方面,着重从初始水权的界定和使用权获取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制度,剖析了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研究了国外水价体系,总结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重点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三个方面的经验,即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建立健全水法规,其中对美国、法国、以色列、墨西哥等一些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分别进行了总结;思考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三点启示,即因时因地制宜是建立切合实际的水权制度的首要理念,明晰水权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水权交易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总结分析方面,阐述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概况,分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水权交易和水价实践,剖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和水权交易方面的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的实证研究方面,以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为典型案例,对水权初始分配中的水价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跨区域水权交易案例南水北调的水权与水市场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基于水资源生产函数的水资源贡献度和水资源贡献率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南水北调前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跨行业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市被转让挤占的农业水权及其补偿额度进行了测算。在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研究方面,借鉴国外水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资源配置的均衡分析,提出了水资源配置的制度优化方案,即把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和用水户参与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和运行管理模式,同时从宏观角度分析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优化政府管制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区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提出了水权初始分配必须坚持的原则、水权初始分配体系建设及关键环节;三是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剖析了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了可交易水权,提出了水市场建设思路;四是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分析了水价的科学内涵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提出了水价体系构建建议;五是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重点是明确界定水权概念,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等。
王文冬[3](2014)在《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与水质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前提;作为饮用水的发源地及供应源头,饮用水水源亦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所在,如何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是有关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饮用水水源管理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措施以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与水质预测方法研究”为主题,详细阐述了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并以科学合理性、客观独立性、代表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数据驱动型与评价可操作性相结合五个层次为原则,在前人有关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了以饮用水水源安全为目标层;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管理安全以及饮用水水源职业健康安全四方面为准则层;饮用水水源水质等级评价、饮用饮水水源富营养化等级评价、饮用水水源水量来供比评价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资源开采率等八个方面为指标层的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科学合理性、典型代表性、目的明确性为原则,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安全方法体系,运用优化层次分析法以及G1赋权法从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管理安全以及饮用水水源职业健康安全四个层次,对各饮用水水源进行了权重划分,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了饮用水水源的模糊评判模型,最终模糊综合指数法以及隶属度最大原则,对各饮用水水源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应用对辽宁省17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安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饮用水水源安全状态达到Ⅲ级及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共计148个;23个饮用水水源安全等级为Ⅳ级; 5个饮用水水源安全等级处于V级。另外,本研究在研究国内外饮用水水源水质发展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法模型理论,构建了各饮用水水源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辽宁省部分饮用水水源未来在2015年的10项常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所预测的10个地下水水源的pH、浊度、色度等10项常规水质指标在2015年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另外,本研究针对各饮用水水源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完善建议。
高原[4](2013)在《强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反应和永久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水利资源丰富,同时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相当数量的土石坝位于高烈度的强震区,这些大坝坝体是否能够抵御强震冲击以及它们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重大工程问题,因此开展土石坝的抗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位于强震区的土石坝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强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和地震永久变形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论和展望。论文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论述了各类常用的土石坝堆石料静力和动力本构模型,总结了土石坝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三维多重机构模型的UMAT子程序,并且测试了该程序的计算精确性和稳定性。(3)结合工程实例,利用三维多重机构模型和等价粘弹性模型对某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该坝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并对用两种本构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用三维多重机构模型和等价粘弹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坝体动力反应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三维多重机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堆石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复杂应力应变关系,其计算结果可以更合理地揭示坝体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4)论述了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土石坝在建状态的地震永久变形进行了计算,对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值进行整理分析,并且对该大坝竣工后的坝体地震永久变形作出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建坝体的坝内沉降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并且通过与其它土石坝实测值的比较,说明竣工后坝体的坝顶沉降预测值在合理范围之内。
曲哲[5](2014)在《水力作用对水电机组主轴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力发电逐渐引起了我们高度的关注。但是水电机组主轴稳定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尤其是在大水力冲击和高强度磁场的作用下,其规律还有待探索。因此,对水电机组主轴系统稳定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有限元法和传递矩阵法分别计算固有频率,验证结果可靠性。探究了附加水质量、电磁刚度和陀螺效应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陀螺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电磁刚度次之、附加水质量影响最小。各因素均值得引起重视。探究了水力影响、磁力影响以及不同初始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水质量对振动的影响并不十分显着,振动基本稳定时发电机转子和水轮机转轮的振幅相近,而且水轮机转轮的振幅略大,下机架的振幅远小于二者,三者振动速度极值相近;抬机现象和b10(电磁影响因素中位移三次项的系数)是主要影响因素,它们的增大会加速下机架振动速度的下降;下机架的振动速度变化最快,水轮机次之,转子最慢,但是三者的包络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分别单独给予三部分相同振动初速度时,作用在发电机转子上的瞬时冲击引起振动的最大,作用在水轮机转轮上次之,作用在下机架上振动最小。与给予系统振动初位移时不同的是振动基本稳定时,水轮机的速度极值是另两部分的数倍。阻尼11(位移阻尼)的提高会引起振幅的明显下降;阻尼21(速度阻尼)同样会引起振幅的下降,但是效果没有阻尼11明显。另外阻尼21的提高在时域图中会增加曲线单调下降前的振动次数,在幅频曲线中会减小共振区的宽度;幅频曲线中,共振区的振幅极值随着f1(抬机现象振幅)的减小而成比例降低,f1的减小还会缩小共振区的宽度。
赵洱岽[6](2012)在《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多的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下,各国政府积极行动,努力摆脱传统的高碳能源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实施低碳经济战略,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部门,从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结构上看,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燃煤发电为主要发电方式的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燃烧化石能源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因此,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电力行业必须承担其重大减排责任。本文将低碳作为关键的因素引入我国电力行业之中展开分析,以此为主线,探究中国电力行业如何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国社会的低碳转型目标。本文在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科研资料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系统开展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本文先后进行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最后总结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给全球带来的深刻影响,强调了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能源的生产和消耗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阐明了电力行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最大的行业,点出了在现实压力下,中国电力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在对国内和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研究思路,进而介绍了研究方法,并规划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总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理论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辨析。论证了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指出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特别对低碳电力等新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界定了低碳电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低碳电力的发展模式,为后续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的铺垫和方法的准备。第三章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首先描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概况,结合历史有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其次,对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和减排结构进行了论证,指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5个主要特点。再次,分析归纳了―十一五‖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重点说明了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为:资源型约束、结构性约束、经济性约束、技术性约束和政策性约束。最后,指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第四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首先,分析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并展开了实证分析,构建并论证了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其次对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火力发电的低碳经济性、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指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火电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第三,重点论述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从产业总体状况、中国发展现状、低碳化发展政策、低碳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展开科学论证。第五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首先对电网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指出了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后,对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最终论述了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六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要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二要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三要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四要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五要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六要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张杰平[7](2012)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水资源分布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特点。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差距大。如何解决缺水地区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采取挖潜、节水、治污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必须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这类地区的缺水矛盾。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现行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不全,补偿标准过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补偿手段过于依赖政府,补偿转移支付惠及程度不高,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态补偿标准尚未建立等缺陷,这说明创新现行补偿制度刻不容缓。针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及其补偿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补偿、生态补偿等的概念,明确了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补偿的主体。继而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基础制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并给出构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创新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面临问题,论述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论证了在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调水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以及实施补偿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调水补偿制度的五大理论依据: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产权理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共有产权特性,它将调水视为产权流转的过程,通过产权的收益功能实现补偿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消除外部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应当采取补贴的形式激励人们保护水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补偿的制度形成与均衡演变。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分析了实施补偿的必要性。平等发展权理论,秉着“平等”的理念,充分论述了建构合理补偿制度的社会实际意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补偿模式。以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密云北京供水和东阳义乌调水为例,重点介绍了工程的由来和供水效应,并结合调水工程的补偿制度,阐述了生态补偿、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等几种形式的补偿制度。通过对这些补偿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分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第五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跨流域调水的补偿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各利益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情况,并对其利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补偿责任机制。其次,在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分析了水源地具体补偿办法,并评述现有补偿制度。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相关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工程在经济、生态、地质和防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补偿制度。最后,归纳了国外调水补偿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建立水权制度、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成立专业补偿机构。第七章构建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模型。首先根据主体利益受损的原因,将补偿划分为权利补偿和生态补偿,并分别介绍这种两种补偿形式的相关情况。然后,提出补偿制度应是在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相互配合下共同运行的一种制度。通过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补偿模式。第八章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以第七章所设计理论模型,对我国现有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权利补偿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出建立协调监督机制,规范补偿制度,加强对补偿过程的监督,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系统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全面补偿制度架构。目前,理论界系统研究跨流域调水中“权利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整体结构的甚少。本研究揭示了全面补偿制度的主要构件: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协调监督机制,并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第三部门参与作用,公众监督职能。第二,科学设计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补偿制度的实施规范化动态化。在权利补偿制度中,提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在生态补偿制度中,设计“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此外,制定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协调监督机制,保障以上制度顺利运行,促进补偿制度规范化,引入动态补偿观念,实施补偿的动态调整。
任静[8](2011)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有着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十一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十八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并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速,能源产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并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同时,中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问题仍然存在,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居民健康,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产业优势较强,能源产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强调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其中,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是这次建设的重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不仅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努力扩大规模,增加能源产量,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大力推广能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将会使中部崛起驶入发展快车道。加强中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扭转全国运输、电力紧张的局面,又可以使中部更好的为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支撑和纽带作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要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健全政策法规,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节约、加强能源环境保护、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本论文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对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供需现状、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中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状况的描述、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首先,论文对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理论综述、对能源产业的相关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能源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分析。其次,论文对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中国能源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在分析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特征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分别研究了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的供需情况、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研究了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新能源资源禀赋情况、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张利娟[9](2011)在《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制约着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既能满足用水需求,又能使运行成本最低及产生效益最高的目的。对于原水的优化调度,前人并没有文献记载研究,本文借鉴以往学者对水库优化调度和城市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对舟山本岛的整个原水资源系统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调度研究。本文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情况,对舟山本岛的水资源状况及原水资源的特殊性进行详细阐述,针对舟山本岛的水资源短缺现状以及原水水源的特殊性,本文以matlab为编程工具,根据原水调度的原则,对舟山本岛的原水分别进行分区域供水的优化调度研究以及全部联网时的优化调度研究,根据舟山本岛原水管网图以及舟山市地形图,分析整理实际资料,对舟山本岛原水的供水关系进行数学描述,适当进行简化,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matlab编程求解,生成收敛效果图以及迭代次数与最优解、平均解的关系图,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matlab的遗传算法求解,收敛过程较好,与实际相比的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肖红蓉[10](2010)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文中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以下简称GHG ETS)是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将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降至最低的一种有效的途径。GHG ETS的原理是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这一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将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内在化,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GHG ETS理论研究的需要,较为全面地论述了GHG ETS的理论渊源,理论框架,国际GHG ETS的发展演化,国际和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以及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纲要,并提出构建国内GHG ETS的原则和设计方案。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探讨了GHG ETS产生的理论渊源。本章首先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接着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制定该资源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配置目标和手段的必要性。接着本章运用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深入剖析了环境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论证了市场与政府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必要性。最后本章比较了包括市场和政府两类环境资源配置手段的利弊,得出GHG ETS是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第二章通过对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权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理论的阐述,为从经济学视角研究GHG ETS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除了对温室气体的作用、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做简单的介绍以外,本章依据排污权交易理论与《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地界定,从商品价值论、许可证理论和产权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章最后则介绍了“京都机制”下,构成GHG ETS的国家信息通报制度、减排机制、资金机制和遵约机制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评述了国际GHG ETS形成的全球环境背景、政治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以下分别简称《公约》和《议定书》)的缔结过程和主要规则,还对《公约》和《议定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对《议定书》生效后的国际气候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对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盟等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选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四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GHG ETS在全球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国际市场规模、主要交易类型、交易平台、市场特征、发展趋势等,旨在介绍我国GHG ETS运行的国际市场环境。第五章的目的是介绍我国建立和完善GHG ETS的社会经济背景,其中包括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导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等。第六章介绍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其中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分析了未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七章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的GHG ETS,实现国内与国际制度的接轨,充分利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最优配置,继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论述。其中评述了中国建立GHG ETS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遵循的六个基本原则,并结合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成功的欧盟ETS的实践,分析了中国在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则通过对GHG ETS的四个主要制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GHG ETS的具体方案。
二、《陕西水力发电》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水力发电》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国水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水资源管理 |
二、关于水权制度研究 |
三、关于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与展望 |
第二章 水权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
一、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
二、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用水趋势分析 |
三、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水资源特性分析 |
第三节 水权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现代产权理论 |
二、产权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
三、水权特性分析 |
第三章 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第一节 国外基本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一、滨岸权原则 |
二、优先占用权原则 |
三、比例分享原则 |
四、绝对所有权、合理使用权与相对所有权原则 |
五、公共水权原则 |
六、可交易水权原则 |
第二节 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 |
一、水权交易 |
二、水市场建设 |
第三节 国外水价体系的建立 |
一、水价体系类型 |
二、水价构成 |
三、国外水价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二、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 |
三、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 |
四、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状况 |
一、中国水权思想历史沿革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实践 |
一、水权初始分配发展历程 |
二、水权初始分配方式 |
三、水权初始分配基础工作及典型案例 |
第三节 水权交易实践 |
一、水权交易实践总体分析 |
二、水权交易典型案例 |
第四节 水价实践 |
一、发展阶段划分 |
二、法律依据 |
三、水价体系构成 |
第五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水权初始分配水价实证研究一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问题研究 |
一、基本情况 |
二、理论模型 |
三、实证分析 |
四、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跨区域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南水北调水权研究 |
一、南水北调水市场构建 |
二、南水北调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研究 |
第三节 跨行业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研究 |
一、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 |
二、农业水权补偿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水资源配置均衡分析与制度优化 |
二、政府管制优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三、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 |
一、水权初始分配原则 |
二、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
三、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 |
一、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 |
二、可交易水权分析 |
三、水市场建设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
一、水价的科学内涵 |
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 |
三、水价体系构建 |
第五节 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 |
一、明确界定水权概念 |
二、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 |
三、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 |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与水质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匮乏危机 |
1.1.2 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
1.1.3 国家饮用水保护政策日趋严格 |
1.2 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及影响因素 |
1.2.1 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 |
1.2.2 饮用水水源安全现状分析 |
1.2.3 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分析 |
1.3 国内外水源保护现状 |
1.3.1 国外水源保护现状 |
1.3.2 国内水源保护现状 |
1.3.3 国内外水源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安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2.1 饮用水水源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
2.1.1 指标体系的内涵 |
2.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1.3 各项指标的内涵与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2.2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G1赋权法 |
2.2.3 隶属度理论 |
2.2.4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 |
3.1 辽宁省相关信息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
3.1.4 饮用水水源概况 |
3.2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 |
3.2.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2 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3.2.3 饮用水水源评价等级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水质发展预测方法研究 |
4.1 时间序列法理论及matlab语言程序 |
4.1.1 时间序列预测法水质预测研究进展 |
4.1.2 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法理论研究 |
4.1.3 时间序列预测法matlab程序语言 |
4.2 回归分析预测法理论及matlab语言程序 |
4.2.1 回归分析预测法水质预测研究进展 |
4.2.2 回归分析预测法理论研究 |
4.2.3 回归分析预测法的matlab程序语言 |
4.3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理论及matlab语言程序 |
4.3.1 人工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法研究进展 |
4.3.2 人工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法理论研究 |
4.3.3 神经网络预测法的matlab程序语言 |
4.4 GM(1,1)灰色预测法理论及matlab语言程序 |
4.4.1 GM(1,1)灰色水质预测法研究进展 |
4.4.2 GM(1,1)灰色水质预测法理论研究 |
4.4.3 GM(1,1)灰色水质预测法的matlab程序语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水质预测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5.1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水质预测 |
5.1.1 部分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现状 |
5.1.2 饮用水水源水质发展趋势预测 |
5.2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保障措施 |
5.2.1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措施 |
5.2.2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措施 |
5.2.3 湖泊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强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反应和永久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石坝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1 土石坝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外土石坝抗震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土石坝堆石料的静动力本构模型 |
2.1 堆石料的静力本构模型 |
2.1.1 非线性弹性模型 |
2.1.2 弹塑性模型 |
2.2 堆石料的动力本构模型 |
2.2.1 等价粘弹性模型 |
2.2.2 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 |
2.2.3 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 |
2.3 小结 |
第3章 土石坝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3.2 土石坝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 |
3.2.1 坝体单元 |
3.2.2 结构动力平衡方程 |
3.3 土石坝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概述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本构模型下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 |
4.1 ABAQUS软件简介 |
4.2 基于ABAQUS三维多重机构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
4.3 工程实例 |
4.3.1 大坝概况和计算条件 |
4.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计算理论 |
5.2.1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应变分析方法 |
5.2.2 坝体永久变形分析方法 |
5.3 工程实例 |
5.3.1 大坝概况和有限元分析模型 |
5.3.2 在建坝体的永久变形分析 |
5.3.3 竣工后坝体的永久变形预测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水力作用对水电机组主轴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电机组事故介绍 |
1.2 水电机组主轴稳定性研究 |
1.2.1 主轴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 |
1.2.2 稳定性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三峡主轴系统横向振动计算 |
2.1 三峡主轴系统模型及物理参数 |
2.2 水电机组主轴系统简化 |
2.2.1 主轴 |
2.2.2 导轴承 |
2.2.3 发电机转子 |
2.2.4 水轮机转轮 |
2.3 频率影响因素 |
2.3.1 附加水质量 |
2.3.2 电磁刚度 |
2.3.3 陀螺效应 |
2.4 固有频率计算结果 |
2.5 振型图 |
2.6 各因素影响 |
2.6.1 附加水质量影响 |
2.6.2 电磁刚度影响 |
2.6.3 陀螺效应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峡主轴系统竖向非线性振动计算 |
3.1 系统简化 |
3.1.1 主轴 |
3.1.2 推力轴承 |
3.1.3 下机架与基础 |
3.1.4 水轮机与发电机转子 |
3.2 影响因素 |
3.2.1 水力影响 |
3.2.2 电磁影响 |
3.3 数值计算结果 |
3.3.1 附加水质量影响 |
3.3.2 水力参数影响 |
3.3.3 电磁参数影响 |
3.3.4 速度—时间图 |
3.3.5 相平面图 |
3.3.6 速度变化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主轴系统竖向非线性振动多尺度法求解 |
4.1 竖向自振频率 |
4.2 存在的共振关系 |
4.3 多尺度法推导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
2.1.2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
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 |
2.2.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
2.3 技术经济相关理论 |
2.3.1 技术经济的核心思想 |
2.3.2 技术经济与低碳经济 |
2.4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4.1 低碳经济的主要思想 |
2.4.2 低碳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选择 |
2.4.3 经济全球化推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 |
2.4.4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
2.4.5 低碳电力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 |
3.1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状况述评 |
3.1.1 发电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2 电网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
3.2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主要特点 |
3.2.1 电力行业排放现状 |
3.2.2 电力行业减排结构 |
3.2.3 电力行业排放特点 |
3.3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发展约束 |
3.3.1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工作 |
3.3.2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 |
3.4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
3.4.1 提高火电发电能效、大力推进清洁煤电发展 |
3.4.2 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
3.4.3 提高输配电输送效率、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
3.4.4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低碳电力科技应用 |
3.4.5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 |
第4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 |
4.1 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 |
4.1.1 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
4.1.2 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 |
4.2 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 |
4.2.1 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 |
4.2.2 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 |
4.2.3 火力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
4.2.4 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分析 |
4.3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
4.3.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4.3.2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与碳排放 |
4.3.3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4.3.4 中国水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
第5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
5.1.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
5.2 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 |
5.2.1 英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2.2 美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
5.3 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5.3.1 要把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5.3.2 政府主导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 |
5.3.3 加强对智能电网的财政投入 |
5.3.4 制定完善电网低碳化建设的财税政策支持 |
5.3.5 加大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
5.3.6 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电网企业科技创新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 |
6.2 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 |
6.3 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 |
6.4 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 |
6.5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 |
6.6 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跨流域调水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
二、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的研究进展 |
三、 水库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进展 |
四、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三、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情水情、跨流域调水及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中国基本国情水情 |
一、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
二、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三、 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大 |
四、 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二、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三、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四、 需水预测与供水能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调解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常用途经及可行性 |
二、 跨流域调水调节区域水资源再分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
一、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二、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一、 产权的内涵 |
二、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
三、 产权理论应用 |
四、 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的概念及特征 |
二、 外部性的市场效率与矫正 |
三、 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视角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跨流域调水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五节 平等发展权理论 |
一、 平等发展权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平等发展权 |
三、 机会平等与平等发展权 |
四、 平等发展权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四章 国内调水及补偿制度演进 |
第一节 新中国以来几次典型调水与主要补偿方式 |
一、 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及补偿 |
二、 密云北京调水及补偿 |
三、 东阳义乌调水及补偿 |
第二节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演进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评价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践经验 |
二、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分析 |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史概况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布局 |
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供水 |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划分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主体利益变化 |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补偿政策及评价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法规 |
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偿安置实施规划 |
三、 现有补偿政策的不足 |
第四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实践——以湖北郧县为例 |
一、 郧县淹没及影响情况 |
二、 郧县农村移民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
三、 郧县补偿制度评析 |
第六章 国外跨流域调水及补偿制度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一、 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 国外调水工程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经验及流域补偿制度 |
一、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 |
二、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先进补偿制度经验 |
第三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 |
一、 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 |
二、 建立我国水权制度 |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五、 成立专业补偿机构 |
第七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设计 |
第一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划分 |
一、 跨流域调水利益相关主体及补偿类型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结构 |
第二节 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权利补偿概念 |
二、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主客体 |
三、 跨流域调水补偿权利划分 |
四、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结构 |
第三节 生态补偿制度 |
一、 生态补偿概念 |
二、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
三、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 |
第八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施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扎实推进确权工作 |
二、 积极引进第三部门 |
第二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二、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挥第三部门生态建设功能 |
第三节 建立协调监督机制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二、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公众监督体系 |
四、 建立动态补偿协调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后记 |
附件 |
(8)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能源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一、能源的内涵及属性 |
二、能源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 能源经济学理论 |
一、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阶段 |
二、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供需状况 |
三、中部地区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
四、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三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和问题 |
第一节 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能源资源储量 |
二、能源利用技术 |
三、市场需求 |
四、环境因素 |
五、制度、政策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
一、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第一节 新能源产业 |
一、太阳能产业 |
二、风能产业 |
三、生物质能产业 |
四、核能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产业生产成本较高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不发达 |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加强 |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 |
五、新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偏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经济增长促进能源发展 |
二、能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三、能源消费强度 |
四、不同产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第六章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美国能源产业概况 |
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 |
第二节 日本能源产业发展 |
一、日本能源产业概况 |
二、日本能源产业政策 |
第三节 欧盟能源产业发展 |
一、欧盟能源产业 |
二、欧盟能源政策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 |
二、俄罗斯能源政策 |
第七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一、推进国际合作 |
二、突出节能 |
三、实行环保 |
四、技术创新 |
五、推动市场 |
六、培育节能意识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一、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
二、健全政策法规以形成良好制度环境 |
三、提高能源效率以促进能源节约 |
四、加强能源环境保护 |
五、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2 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理论研究进程 |
1.2.1 水库的优化调度 |
1.2.2 供水管网的优化调度 |
1.3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 |
2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2.1 遗传算法概述 |
2.2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2.3 运行参数的选择 |
2.4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3 舟山本岛分区域供水的原水优化调度 |
3.1 舟山市水资源概况 |
3.2 舟山本岛供水系统中的原水调度特殊性描述 |
3.2.1 水库特性 |
3.2.2 河道资料 |
3.2.3 大陆引水 |
3.3 舟山本岛供水系统中的原水优化调度的模型建立 |
3.4 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设计及MATLAB编程 |
3.4.1 遗传编码与母体构成 |
3.4.2 评价函数 |
3.4.3 选择运算 |
3.4.4 交叉运算 |
3.4.5 变异运算 |
3.4.6 进化终止条件 |
3.5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3.5.1 以虹桥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3.5.2 以城北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3.5.3 以平阳浦水厂等四个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4 考虑全岛联网供水的原水优化调度 |
4.1 舟山本岛供水一体化概述 |
4.2 舟山本岛全部联网原水优化调度的模型建立 |
4.3 模型求解及运行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 |
(10)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渊源 |
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2.1.1 环境容量资源的定义 |
2.1.2 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特征 |
2.2 环境容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
2.2.1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 |
2.2.2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 |
2.3 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 |
2.3.1 环境政策概论 |
2.3.2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一;行政管制手段 |
2.3.3 环境经济政策选择之二:市场激励手段 |
第3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框架 |
3.1 温室气体的概述 |
3.1.1 温室气体的种类及其作用 |
3.1.2 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3.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3.2.1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相关概念 |
3.2.2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内涵 |
3.2.3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经济学特征 |
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 |
3.3.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界定 |
3.3.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特征 |
3.3.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4章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4.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的背景 |
4.1.1 政治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博弈和妥协 |
4.1.2 社会经济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4.1.3 制度背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
4.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基础 |
4.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评价 |
4.2.2 《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及其作用 |
4.3 "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发展 |
4.3.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缔约方会议成果 |
4.3.2 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谈判格局 |
4.4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1 欧盟的CO_2排放权交易制度 |
4.4.2 美国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演变 |
4.4.3 日本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
4.4.4 澳大利亚的排放配额交易 |
第5章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 |
5.1 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因素 |
5.1.1 经济因素 |
5.1.2 政治因素 |
5.1.3 技术因素 |
5.1.4 环境资源因素 |
5.2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构成 |
5.2.1 市场交易主体 |
5.2.2 市场交易的主要类型 |
5.2.3 市场交易方式 |
5.3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现状 |
5.3.1 交易规模 |
5.3.2 市场特征 |
第6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
6.1 排放历史与现状 |
6.1.1 历史累积排放情况 |
6.1.2 现实排放状况 |
6.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 |
6.2.1 人口因素 |
6.2.2 济结构失衡 |
6.2.3 收入效应 |
6.2.4 城市化进程加快 |
6.2.5 能源利用效率低 |
6.2.6 政府主导的能源定价机制 |
6.3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6.3.1 SRES情景设定 |
6.3.2 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
第7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
7.1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1.1 中国观测的气候变化数据 |
7.1.2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
7.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框架 |
7.2.1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7.2.2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
7.2.3 未来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宏观经济影响 |
第8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与完善 |
8.1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的前提条件 |
8.1.1 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
8.1.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着 |
8.1.3 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
8.1.4 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成果显着 |
8.1.5 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 |
8.1.6 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已基本建立 |
8.2 排放权交易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8.2.1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
8.2.2 发展权优先的原则 |
8.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8.2.4 循序渐进原则 |
8.2.5 广泛合作的原则 |
8.2.6 长效性原则 |
8.3 交易制度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
8.3.1 排放权免费分配导致能源企业暴利的问题 |
8.3.2 排放权的超额分配导致减排动力不足的问题 |
8.3.3 交易市场缺乏严格的规范性 |
8.4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设计方案 |
8.4.1 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 |
8.4.2 排放权的总量控制制度 |
8.4.3 排放权的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 |
8.4.4 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制度 |
8.4.5 监督与评估制度 |
附录一:《联合国用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附件一和附件二 |
附录二:《京都议定书》附件A和附件B |
附录三:《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陕西水力发电》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2]中国水权制度研究[D]. 刘家君. 武汉大学, 2014(06)
- [3]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与水质预测方法研究[D]. 王文冬.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4]强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反应和永久变形分析[D]. 高原. 浙江大学, 2013(05)
- [5]水力作用对水电机组主轴稳定性影响研究[D]. 曲哲.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6]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赵洱岽. 武汉大学, 2012(07)
- [7]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 张杰平. 武汉大学, 2012(11)
- [8]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 任静. 武汉大学, 2011(07)
- [9]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D]. 张利娟. 浙江大学, 2011(07)
- [10]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 肖红蓉. 武汉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