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伟[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策实践活动中创造和运用的方法系统。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形成过程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生成根基,在文化滋养、理论积淀、实践基础和个人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是一种复合式创新的产物。从构成要素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子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系统。从构成机理来看,子方法与子方法相互联系、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相互依存、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相互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从实践运用来看,子方法的基本要求、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体系,价值前提、价值内容、价值实现、价值评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体系。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周笑梅[3](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4](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刘仲华,陈宗懋,杨亚军,姜仁华[5](2021)在《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文中指出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明确了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最后,从茶园生产与管理、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品创新、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等领域,展望了我国茶叶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钟雪[6](2020)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文中指出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探讨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之间的继承与超越,评价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在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拓展上的是非功过。本文对于第二代认知科学及其与机能主义传统关系的考察为澄清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理解作为心理学重要前沿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思想的实质,进而为做好心理学的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代认知科学在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中为解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危机而诞生,其产生深受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以及科学文化成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第二代认知科学转换了研究立场,在认知观、方法论和理论建构上有了新的看法,形成了“4E”认知的研究主题、“一导多元”的方法论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理论成果。第二代认知科学在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继承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对于心理机能的重视、个体差异的关注以及对心理研究应用性追求等方面的特性,同时在认知的本质问题、机能的内涵理解以及认知机制上明显超越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克服了机能主义传统的弊端,使心理研究从面向自然到兼顾自然和生活两个方面。第二代认知科学作为当代心理学热门和前沿研究,其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但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应该立足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心理学的整合视野以及“四维一体”的心理本质观,既研究心理的机能又关注心理的构造,在强调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的同时,合理开展基础研究,使得科学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在心理学研究中各自寻到合适的位置。
莫艺祯[7](2020)在《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内容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形势和国家竞争的应对策略及我国建国以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更加明确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在之后的国际竞争和新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除绪论以外分为六章:第一部分,阐明了科技创新是创新的核心,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思想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历史进程和现实实践提出的重要论断。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巩固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主权,发展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改善了民生,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主要是从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两个方面来探析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影响。同时,探究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科技创新思想给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带来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以毛泽东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并从实施对外开放、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和注重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思想推动工业化起步。第四部分,研究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涉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党中央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这部分内容阐明了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指引。第五部分,研究我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深扣我国当今时代发展愿景和任务目标。从科技扶贫、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角度来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我国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第六部分,归纳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我国五代党中央领导人带领下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脉络: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为总结我国科技创新思想的经验以及发展未来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地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化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和政策体制。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习近平新时代,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注重自主创新、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注重科技创新的时代价值。
梁炜[8](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李安[9](2020)在《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制造业在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规模扩张后,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呈现出疲软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影响着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加大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来应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然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问题上,中国长期存在着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之争。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两条重要途径,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以更有效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理论界依然没有明确回答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创新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从全行业、分阶段、分行业三个层面对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优的技术创新路径。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首先,对中外理论界关于技术创新模式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模式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梳理了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在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中,介绍了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差距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中,介绍了产业结构理论、雁行形态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第二,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历程和动因进行梳理。发现中国制造业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创新过程,并在不同动因的驱动下积极进行转变。然后,阐述了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与工业强国比较,探究中国制造业与工业强国的技术差距。通过上述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制造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后文探究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三,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测度与分析。首先,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其次,梳理了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并对当前学者常用的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产业发展主体的角度来说,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进。所以选取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多个维度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最后,对多个衡量指标的测算方法进行说明,并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测算分析,全面考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第四,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两条重要途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要素匹配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以这四个效应为框架展开探讨,首先对技术溢出、要素匹配、市场竞争和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在不同效应作用下探究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重点引入了南北技术扩散模型、两部门模型、波特钻石模型,分别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维度进行特定的数理分析和理论分析。同时深入挖掘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协同关系,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五,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实证检验。首先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对全行业层面的样本数据进行初步的回归分析。考虑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能存在动态连续性,所以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差分广义矩估计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广义矩估计可以解决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实证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在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实证结果的全面性,又分别基于时间维度和行业异质性维度进行扩展分析。第六,提出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推动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转变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二是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和工艺水平。当前来看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模仿创新的潜能依然存在,可以和自主创新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所以必须发挥政府对中低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并鼓励中低技术制造业利用高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良。三是完善技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任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支持性的配套制度来保障,相应的制度和环境配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全行业、分阶段、分行业三个层面展开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和行业异质性差异。(1)从分阶段的实证结果来看,2011年后中国制造业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开始超过模仿创新,所以本文以2011年为时间节点分别进行估计。在2011年前后两个时间段,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为负,对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均为正。这种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匹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20052010年到20112017年由正转负,说明近年来模仿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再明显,甚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抑制作用。(2)从分行业的实证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具有特殊性,无论是中低技术制造业还是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均产生负影响,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均产生正影响。但当以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来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时,对中低技术制造业来说,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均对其产生正影响,说明中低技术制造业可以采用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方式来推进转型升级。但是对于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对二者均产生正影响,模仿创新对二者均产生负影响,说明高技术制造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转变当前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不适宜继续采用模仿创新。因此,中国制造业应该根据行业技术异质性特征,在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期”,通过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吴祺[10](2020)在《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工程的圆满完成,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潜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着增强的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型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行业知识产权依存度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构成的梳理,客观评价了当前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实践的成就、经验和问题,根据新构建的创新活动分析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宏观整体效应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并以财税政策为例,聚焦创新政策对企业微观层面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论证了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创新政策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创新政策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方面可能的创新成果:1、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现状评价。本文基于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史,进而从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实践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这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政策、创新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理解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政府市场和良性互动、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和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还面临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等问题。2、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和典型模式。本文基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优化完善,设计出用于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路径归纳为“逼出来”、“等出来”、“争出来”、“网出来”这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类创新模式的定义、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四种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类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第一种模式可称之为“逼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实施系统工程和增强综合国力为主要特征,其创新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和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是国际封锁和军民融合同时并存,创新主体已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逐步向军工集团和部分民营企业拓展。第二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一般以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和工程为依托,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因“时间差”、“空间差”和“政策差”等原因,该类创新往往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了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以大型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为我国高铁、桥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发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基本特征,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通常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第四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网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强扩展性为主要特征,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果显着,深刻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垄断市场、滥用市场地位和复制商业模式等问题。3、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时期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创新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首先,中央及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创新的供给及需求方面政策均有着正向作用,这说明这两类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到位,但是创新环境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不同时期内的创新政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在“十一五”期间仅有供给型的创新政策有着显着的促进效应,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没未起到显着推动效果。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环境型创新政策无明显正向效果,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均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我国创新政策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且常年处于有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测算值则相对低下,长期均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状态,尤其是个别西部省份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水平,正确地揭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利于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政策进行甄别和选择。4、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除宏观层面的创新政策绩效测度外,本文还关注了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层面的效果。考虑到创新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财税政策这一典型的创新政策为代表,并将其细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探究该类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具体提升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享受财税政策的企业而言,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相对于只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创新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的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的规制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创新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各类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否则会出现不同类别政策抵触现象,从而很难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为代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中均未体现出应有的激励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环境型创新政策工具的完善和落实,营造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
二、湖南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有待拓展之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3.2 现代决策理论 |
1.3.3 现代思维科学和现代系统论 |
1.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和生成根基 |
2.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 |
2.1.1 方法、思维和决策 |
2.1.2 决策思维方法 |
2.1.3 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 |
2.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生成根基 |
2.2.1 文化滋养 |
2.2.2 理论积淀 |
2.2.3 实践基础 |
2.2.4 个人条件 |
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要素 |
3.1 战略思维方法 |
3.1.1 战略思维方法是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 |
3.1.2 何谓战略思维方法 |
3.1.3 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2 创新思维方法 |
3.2.1 创新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决策的必然要求 |
3.2.2 何谓创新思维方法 |
3.2.3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3 辩证思维方法 |
3.3.1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
3.3.2 何谓辩证思维方法 |
3.3.3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4 法治思维方法 |
3.4.1 法治思维是依法决策的必然要求 |
3.4.2 何谓法治思维方法 |
3.4.3 法治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5 底线思维方法 |
3.5.1 底线思维方法是风险决策的必然要求 |
3.5.2 何谓底线思维方法 |
3.5.3 底线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机理 |
4.1 子方法与子方法的相互联系 |
4.1.1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
4.1.2 现实依据: 决策活动类型的统一性 |
4.1.3 具体内容: 通过不同中介实现联系 |
4.1.4 模型呈现: 直观把握联系方式和内容 |
4.2 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的相互依存 |
4.2.1 子方法制约着方法系统 |
4.2.2 方法系统主导着子方法 |
4.3 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1 方法系统的环境 |
4.3.2 相互作用的条件与中介 |
4.3.3 系统环境影响着方法系统 |
4.3.4 方法系统改变着系统环境 |
4.3.5 方法系统的演化 |
5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实践运用 |
5.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5.1.1 分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依据 |
5.1.2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
5.1.3 谋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
5.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 |
5.2.1 运用子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2 运用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 |
5.2.3 坚持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 |
5.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 |
5.3.1 价值前提: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 |
5.3.2 价值内容:对不同主体的具体价值 |
5.3.3 价值实现: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 |
5.3.4 价值评价:方法系统不是万能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有待改善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理论 |
(三)制度供给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二、指导思想 |
三、基本要求 |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
(5)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茶产业现状 |
1. 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
2. 中国茶叶进出口现状 |
二、科技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
1. 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 |
2. 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 |
3. 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 |
4. 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
5. 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 |
6. 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 |
7. 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 |
8. 茶与健康研究成果有效驱动茶的消费 |
三、我国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1. 茶园生产与管理发展趋势 |
2. 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3. 茶叶产品创新发展趋势 |
4. 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发展领域 |
(6)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提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关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产生与发展 |
1.1.2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产生与发展 |
1.1.3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与机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1.1.4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未来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关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内涵与演进脉络 |
1.2.2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1.2.3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1.2.4 关于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未来 |
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生 |
2.1 社会实践的需要 |
2.2 哲学思想的熏陶 |
2.3 科学成果的推动 |
2.4 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 |
3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本内涵 |
3.1 “4E”认知的机能研究主题 |
3.2 “一导多元”的方法论体系 |
3.2.1 实用主义心理学方法论 |
3.2.2 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 |
3.2.3 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与人文主义心理学方法论 |
3.3 特色鲜明的理论建构 |
3.3.1 身心关系论 |
3.3.2 认知本质观 |
3.3.3 丰富的研究方案 |
3.3.4 研究成果 |
4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4.1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 |
4.2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超越 |
5 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未来 |
5.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贡献 |
5.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局限 |
5.3 心理学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技创新思想的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思想的界定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
二、科技思想与科技创新思想的辨析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 |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 |
三、科技创新改善民生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第二节 西方科技创新思想 |
一、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
二、注重科技创新教育和科研 |
三、注重相关政策和战略指引 |
第三章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化起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局势剧烈变革的国际背景 |
二、百废待兴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对外开放”的科技创新思想 |
二、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 |
三、注重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
第四章 以科技创新“让中国富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际背景 |
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以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 |
二、科技创新发展两大战略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五章 以科技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背景 |
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形势 |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内状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
一、以科技创新实现国强民富 |
二、全面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思想 |
三、实现“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思想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 |
第一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 |
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二、“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
三、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
第二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
一、科技创新巩固国防、发展工业 |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三、科技创新建成小康、实现强国 |
第三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
一、组建尖端科技人才队伍 |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
三、“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分析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2.2.3 科技创新模式 |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
5.3.3 经验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6.3.3 经验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7.3.3 经验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模式转型 |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
8.2 路径转型 |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
8.3 政策转型 |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
8.3.2 创新政策转型 |
8.3.3 产业政策转型 |
8.3.4 财税政策转型 |
8.3.5 金融政策转型 |
8.3.6 人才政策转型 |
8.3.7 对外政策转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创新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技术创新模式 |
2.1.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2 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技术差距理论 |
2.2.3 后发优势理论 |
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理论 |
2.3.2 雁行形态理论 |
2.3.3 价值链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特征及问题 |
3.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及动因 |
3.1.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 |
3.1.2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演进的动因 |
3.2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及国际比较 |
3.2.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
3.2.2 主要工业强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
3.2.3 比较分析 |
3.3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对国外先进技术过度依赖 |
3.3.2 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 |
3.3.3 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形势、测度及分析 |
4.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 |
4.1.1 制造业战略功能被重新定义 |
4.1.2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施 |
4.1.3 新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技术 |
4.1.4 居民消费层次不断升级 |
4.2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及现有衡量指标的不足 |
4.2.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 |
4.2.2 现有衡量指标的不足及本文的选择 |
4.3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方法 |
4.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
4.3.2 盈利能力的测度方法 |
4.3.3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 |
4.4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2 盈利能力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3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
5.1 技术溢出效应 |
5.1.1 技术溢出的内涵 |
5.1.2 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 |
5.1.3 引入南北技术扩散模型的数理分析 |
5.2 要素匹配效应 |
5.2.1 要素匹配的内涵 |
5.2.2 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创新模式的适配性 |
5.2.3 引入两部门模型的数理分析 |
5.3 市场竞争效应 |
5.3.1 市场竞争的内涵 |
5.3.2 基于市场竞争效应的分析 |
5.3.3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 |
5.4 协同创新效应 |
5.4.1 协同创新的内涵 |
5.4.2 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协同 |
5.4.3 基于协同创新效应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数据来源 |
6.2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6.2.1 基于静态面板模型的分析 |
6.2.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分析 |
6.3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分析 |
6.3.1 阶段性特征分析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
6.4.1 行业异质性特征分析 |
6.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7.1 推动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 |
7.1.1 建设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网络平台 |
7.1.2 加速高端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
7.1.3 重视并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
7.1.4 优先布局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 |
7.2 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和工艺水平 |
7.2.1 发挥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 |
7.2.2 运用高技术推动工艺的改良和创新 |
7.2.3 加强生产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
7.2.4 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化制度 |
7.3 完善技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 |
7.3.1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
7.3.2 构建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
7.3.3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7.3.4 推动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创新驱动理论 |
二、创新系统理论 |
三、公共物品理论 |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
一、创新政策的含义 |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 |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 |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
一、创新政策绩效的内涵 |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方法 |
三、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内容 |
第四节 创新政策选择与优化的研究综述 |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与构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的阶段划分 |
一、全面恢复科技体系阶段(1978-1985 年) |
二、科技体系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5 年) |
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 年) |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 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中国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计划体系 |
二、中国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我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趋势分析 |
一、从独立“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体系”演变 |
二、从“政府导向”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同演变 |
三、从“单项政策”向“组合政策”转变 |
第三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评价 |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
五、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
一、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 |
二、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 |
三、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 |
四、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 |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 |
二、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 |
三、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 |
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 |
五、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 |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基于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
一、技术创新政策的三种分析框架 |
二、基于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的创新活动研究框架设计 |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基于创新活动分析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逼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十大军工集团为例 |
第三节 “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建筑央企为例 |
第四节 “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
第五节 “网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BAT为例 |
第五章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 |
第一节 中国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及时间差异 |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
二、单位面板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三、实证分析结果 |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地区差异 |
一、DEA评价模型及其适用性 |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
三、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超效率评价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
二、理论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模型设定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单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主要实证结果 |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二、同时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湖南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D]. 张伟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1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5]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J]. 刘仲华,陈宗懋,杨亚军,姜仁华. 中国茶叶, 2021(02)
- [6]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D]. 钟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D]. 莫艺祯.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9]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李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D]. 吴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