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市场价格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傅伟[1](2020)在《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共物品价格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当今研究依然具有现实需要。一是基于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需要,二是基于提升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需要,三是基于探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点的需要。纵观已有研究,对“公共物品”的探讨多从公共财政切入,而对“价格”的探讨则多为私人物品交换领域,尽管“公共物品价格”一词频繁出现于众多文献并成为了常用词汇,但两个概念之所以能够结合的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解析;已有研究较多地仿照私人物品价格分析的新古典范式,可能难以解释现实中的某些公共物品定价行为,有必要寻找新的交易范式公共物品理论,从产权标价的内在性和“一致同意规则”的决策性,重新理解和确立公共物品价格的经济学内涵。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贡献。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公共物品和价格的基本涵义。从消费角度,根据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同,可将社会提供的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其中,公共物品又可细分为两类,分别是纯公共品以及准公共品。关于私人物品,其消费特征为竞争性以及排他性,纯公共品反之,准公共品则有三种定义,分别是雷诺兹定义(准公共品是具有外部性的私人物品)、植草益定义(准公共品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或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物品)和布坎南定义(准公共品是俱乐部物品)。从生产角度,所谓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或由组织提供的物品,或经集体决策提供的物品。本文认为,是制度选择决定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分类。价格形式反映了某种单位使用价值与货币单位数量的量比关系,体现了物品的有用性、物品的稀缺性、物品的产权性、评价的货币性、交易的博弈性、社会的互动性和支付的代价性。价格形成的价值基础归纳起来有供给侧价值论、需求侧价值论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供求价值论,但它们均淡漠了物品产权在价格形成中的前置地位和实质内容。只有首先确立交易主体对交易客体的产权归属及交易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交易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同时产权作为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取收入的权利,其拥有的要素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便构成了物品的成本,生成和创造的价值便构成了物品的收益,交易中让与和取得的产权权利束的大小便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对价值的探讨有必要回归哲学关于价值定义的本源,公共物品的纳入意味着应将价格概念广义化,方能实现逻辑的自洽。第三章分别从广义的物品、产权、成本、收益和交换等方面对传统的价格范畴进行拓展,得出广义价格的命题。任何价格都是某个或某种、某类物品的价格。人作为“社会人”结群而居,除了个人需要之外还存在共同需要,有赖组织提供。这包括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发展、有益品等公共物品。随着人类需要的物品由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拓展,价格圈也相应地要由私人物品价格延展到公共物品价格。任何有用且稀缺的物品都有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与之相匹配,产权的让与是各种交换形成的重要原因,交换的同时会产生产权成本和产权收益。广义的产权泛指一切依据某种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权利,一个完整清晰的产权包括排他的所有权、自由的转让权和剩余的索取权,或者包括所有权财产和“共同财产”。人类社会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社团产权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分别对应私人物品、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种物品。成本是指在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基于要素使用或耗费而付出的货币代价或价值牺牲,并随要素范畴的延展而广义化。广义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分别反映了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今人与后人打交道所发生的成本,是分别耗费生产要素、制度要素、环境要素、可持续要素所支付的货币代价和价值牺牲。成本广义化过程中存在层次态演进规律,价格决策者要以广义成本为最低经济界限。要素的投入一方面产生了成本,另一方面产生了收益。价格是产生收益的因素之一,且平均收益便是价格。广义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它们分别是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成和创造的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和生态价值。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非经济利益越来越占有更大的比重,并通过各种可计量的方式纳入价格体系。广义的成本和广义的收益必须通过交换获得社会承认,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和实现,同时广义的物品和广义的产权也使交换的对象和内容发生变化,为此需要将交换广义化。广义的交换是产权让与和取得的交易行为。这表明无论交易主体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还是同一经济主体内部,交易客体是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交易方式是自愿还是强制,交易价格是等价还是不等价,只要其间发生了产权的让与和取得的行为,便属于交易的范畴,在交易中所让与和取得的产权价值的货币标度,便是物品的价格。价格由自由价格向规制价格的演进,税收由税收收入向非税收入的演进,也说明了交换与分配具有同一性,可以在广义交换的命题中获得统一。据此所构造的以市场和科层为两端的交易频谱上,各类物品、产权和价格形态可以有序分布。由此得出,广义的价格是物品产权价值让与和取得的货币标度。从让与主体来看,是让与主体基于所拥有的要素使用或耗费所付出的成本的补偿索价;从取得主体来看,是取得主体为获得物品产权的收益而愿意支付的代价。广义价格包括狭义的市场价格、收费和税收。广义价格的形成和实现是通过交易各方的博弈,遵循“一致同意规则”达成的均衡价格。以交易成本为生产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私人物品实行私人产权和价格制度,纯公共品实行集体产权和税收制度,准公共品实行社团产权和收费制度,是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制度选择。通过对企业循环经济的初始投入、生产、销售、消费回收环节中的价格、税费、押金、基金、罚款、补贴、政府采购等的考察,不仅表明广义价格的客观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广义价格手段的组合运用,可使各方面的利益兼容,价值链保持增值,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广义价格论的真正用武之地。第四章以广义价格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和机制。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机理与私人物品价格有所不同,一是存在多个交易环节,二是存在多种价格形式,三是存在多重价格水平,四是存在多条补偿渠道,五是遵循“一致同意”或“大多数同意”的集体定价决策方式,经一致同意达成的均衡价格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之所以作此制度安排,是为了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由供给决策成本、生产成本、代理成本构成,三者之和构成纯公共品的总价格即税收总额,个人所缴纳的税金则为个人为取得纯公共品所支付的个体价格。纯公共品价格的优化体现在供求实现最优均衡、补偿成本最小化和税制优化。准公共品Ⅰ是指可由公私部门共同提供,允许市场竞争经营的公益性准公共品,其价格由市场经营价格(私人价格)和政府补偿或规制价格(公共价格)合成,其价值补偿来自市场价格和政府补贴双重途径,其中政府补贴的力度视物品公益性程度的大小而定。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规制则更多的是限制和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准公共品Ⅱ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营性准公共品,其价格具有明显的行政定价和市场定价结合的特征。应区别进入有无障碍、企业有无承受力和自然垄断强弱状况,采取不同的规制决策,达到激励与约束兼容,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准公共品Ⅲ是指外部性物品。可通过庇古提出的补贴和税收方式、科斯提出的产权交易方式、威廉姆森提出的纵向一体化方式、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方式,将外部性内在化。第五章在机理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公共物品价格的一般计量模型。公共物品价格计量模型由两个自变量构成,一个是定价基础(Bi),即向个人定价的基础,取决于各类公共物品的消费特征和公共物品的定价目标,有以受益为基础定价和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另一个是价格结构系数(Ki),其取决于定价的政策目标和定价方法的特点,有线性模型(如定额模型、均一价格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如多部制价格、递增(递减)定价、高峰负荷定价)。第六章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首先阐述了纯公共品的分级供应模式和分税制政策。在分析纯公共品价格结构、税收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讨论了税收政策规制问题,指出应税费归位。接着分析了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在回顾我国准共品价格政策目标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均衡点”的固化控制为“安定带”的区间调控,变市场、政府分轨定价为“市场+政府”合轨定价,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警。变单打独斗为综合治理的改革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由于侧重于从概念逻辑和理论思辨上进行规范分析,而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在广义价格研究方面缺乏深入,有待后续研究予以改进和深化。
袭希,张篷,周吉冲[2](2020)在《翻转课堂在《价格学》教学中的改革探讨》文中提出为达到提升课堂效果的目标,基于"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在事实上统一的思想,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价格学的翻转课堂模式,从教学环节、教学角色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价格学教学过程的改革方案,同时为了配套实现价格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改革,设计综合理论和实践双重考核目标的考核体系。为价格学以及相似课程提供教学过程借鉴,创设有效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师素养的平台。
陈璋[3](2015)在《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学每况愈下的状况,讨论了国民经济学学科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基本依据,进一步讨论了国民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立的一致性和必要性,在肯定国民经济学必须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国民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进而讨论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
忻红[4](2014)在《高校《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建设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市场价格学》是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修课。在分析《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重要性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价格协会《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课题组[5](2011)在《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经济学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高昂的保健费用令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不堪重负。为了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1979年美国国会下属的技术评定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形成药物经济学的雏形。此后到了80年代,产生了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这一英文词汇;1989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业期刊《Pharmacoeconomics》;1991年专着《药物经济学原理》出版。从此,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初步形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初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则")。《规则》是对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包装数量等之间的差异,在价格差别上做出的明确规定,并作为政府制定药品价格的重要准则。《规则》是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在总结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价格法律法规为依据,借鉴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思路与方法,运用价格关联性原理形成的一种药品价格规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分析和评价《规则》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充分说明《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中国价格协会《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6月至9月对药品差比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梳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的同时,广泛收集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意见,对《规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评判,并以此作为《规则》引入市场之后的重要反馈结果与未来政策调整的依据。本着对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的态度,本杂志将《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报告全文刊登,以保证报告所阐述的问题不引入编者本身的观点。
李晓津,邓戬[6](2003)在《从价格学原理看民航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从价格学原理出发,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价格管理方面的职能,分析了中国民航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介绍了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陆满平[7](2000)在《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文中提出对价格水平上涨现象进行了归因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 内生机制。学术界通常把通货膨胀称为“世界之谜”,物价上涨称为“世纪之谜”。几乎所 有研究通货膨胀和价格学的书中,都有专门的章节对价格水平上涨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 并由此产生各种理论学说和流派。但国内外这些关于价格水平上涨现象的归因分析大多立 足于宏观领域的研究,较少涉及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动因和机制。且这种对价格水平上涨 现象归因的宏观定位分析又往往是先验地带着要控制价格水平上涨的思想观念把价格水平 上涨或通货膨胀作为坏东西,甚至是经济学领域的“万恶之首”来对待。这就在探索价格 水平上涨现象的成因,从而揭示价格水平上涨的客观规律之前,已经先验地戴上了“变色 眼镜”,就很难揭示价格水平上涨的内生机制和变化规律。总之,学术界对价格水平上涨的 归因定位分析,具有宏观性,主观性和外在性,缺乏对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的研 究,诸如缺乏对价格水平运动变化过程中微观价格构成要素变动规律,这一对价格水平上 涨影响最为深刻、影响力最强,属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性机制的分析与探索,尚未揭示 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动力机制。为了体现对价格水平上涨研究上的客观性和内在性, 努力揭开价格水平上涨的真实“面纱”,揭示价格水平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必须把价格水 平上涨现象的归因定位分析界定在微观内生机制的分析上,才能使价格水平上涨原因的分 析更具客观性、内生性、长期性和规律性,从而具有诸多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 此,根据价值构成和价格构成理论,价值构成要素c、v、m的货币表现,即为价格构成要 素C、V、M的变动,以及具体表现在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 、税金的变动,对价格运 动的推动作用是内在的。这样,价格构成要素,即C、V、M的变动就形成了已经形成了的 价格运动的内在力量,而不是已经形成的价格来自于外界影响所发生的运动。C、V、M作 为价格构成的内在组成要素,他们对价格变动的作用最直接、最有力,必将成为价格水平 运动的动力机制。因此,价格构成要素 C、V、M的变动状况及其相互间作用所形成的机理 与功能,就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已经形成的价格的运动程度,从而形成价格水平变动的内 生机制。因此,只要能从理论到实践上证明价格构成中的C、V、M及其相互组合在变动上 都具有上涨的趋势和上涨的必然性,就能说明无论是以一般商品价格水平、服务价格水平、 要素价格水平表示的价格水平,还是以单个商品价格水平、分类商品价格水平、价格总水 平表示的价格水平,也就具有上涨的趋势和上涨的必然性。由于价格构成中C、V、M及其 组合的分析与论证都具有客观的微观性,这就确立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 分析了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C的上升性。首先,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促使C的上升,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的日益扩大,更加加剧了自 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增加了人类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困难。人类为寻求自然资源付 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这种劳动有增加的趋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迫使人类在维 持再生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方面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断增加。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生产 的时间更长。对一些非再生性自然资源,如矿藏,其开采的难度随着其开采的程度而加大, 采掘同量的矿产资源所付出的劳动量也呈上升趋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与社会化 大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税。也就是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费, 会走到自然的上限,遇到自然界承受能力的限制,促使C的上升。其次,自然资源的有价 性促使C的上升。从多方面论证了自然资源具有有价性,而自然资源是价格水平构成中C 的基础性构成内容,论证了自然资源的有价性特别是无价的自然资源变为有价的自然资源, 必然促使C的上升。再次,自然资源价格及其上涨性促使C的上升。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和 特性决定了其上涨的刚性,这就从根本上促使C的上升。 分析了价格水平上涨微现内生机制中V的上升性.首先,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提高及其上涨的趋势促使V的上升.其次,现行的工资制度促使v的上升,主要是最低工资制度促使V的上升、工资指导线促使V的上升、年薪制促使V的上升等;第三,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地位和比重的提高促使V的上升.第四,按生产要素分配大大拓宽了工资收入的根基,大大拓展了工资收入的构成和来源渠道,拉开了收入差距,必然使要素所有者的整体收入水准全面提升,从而促使V的上升.第五,效率优?
张卓元[8](1995)在《价格学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价格改革进程》文中研究表明价格学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价格改革进程张卓元经过十五年的经济改革,我国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已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结构已渐趋明朗。价格体制也逐步转向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王长酉[9](1995)在《建筑产品价格学讲座 第二讲 建筑产品价格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文中认为建筑产品价格学讲座 第二讲 建筑产品价格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王长酉建筑产品价格学所研究的建筑产品价格,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工程承包价格,不包括房地产销售价格。建筑产品价格相当于工业产品的企业出厂价格。第一节建国以来价格理...
蔺汉杰[10](1992)在《改革以来出版的价格书籍知多少》文中研究表明
二、《新市场价格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市场价格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关于公共物品的概念 |
1.2.2 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 |
1.2.3 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
1.2.4 关于公共物品的价格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贡献 |
2 基本涵义:公共物品和价格 |
2.1 关于公共物品的基本涵义 |
2.1.1 基于消费角度 |
2.1.2 基于生产角度 |
2.1.3 基于制度角度 |
2.1.4 公共物品的分类 |
2.2 关于价格的基本涵义 |
2.2.1 价格形式的特征 |
2.2.2 价格形成的基础 |
2.2.3 简要评述 |
3 理论基础:广义价格论 |
3.1 广义的物品 |
3.2 广义的产权 |
3.2.1 产权的涵义及特征 |
3.2.2 三种基本的产权制度 |
3.3 广义的成本 |
3.3.1 成本的涵义 |
3.3.2 成本的延展 |
3.3.3 广义成本的层次态分析 |
3.4 广义的收益 |
3.4.1 收益的涵义 |
3.4.2 收益的延展 |
3.5 广义的交换 |
3.5.1 交易及其交易的三种形式 |
3.5.2 交换与分配的相互转化 |
3.5.3 交易频谱及各种价格形态的定位 |
3.6 广义的价格 |
3.6.1 广义价格的定义 |
3.6.2 生产制度的选择 |
3.6.3 结语 |
3.7 广义价格论的应用:以循环经济为例 |
3.7.1 初始投入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2 生产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3 销售环节的价格安排 |
3.7.4 消费回收环节的价格安排 |
4 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 |
4.1 公共物品价格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
4.2 纯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2.1 纯公共品供给的成本构成 |
4.2.2 纯公共品价格形成优化分析 |
4.3 准公共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
4.3.1 准公共品Ⅰ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2 准公共品Ⅱ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4.3.3 准公共品Ⅲ的价格形成和优化分析 |
5 公共物品的价格模型 |
5.1 定价基础的确定 |
5.1.1 以受益原则为基础定价 |
5.1.2 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定价 |
5.2 K值的类型和定价模型 |
5.2.1 线性模型 |
5.2.2 非线性模型 |
6 公共物品的价格政策 |
6.1 纯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1.1 纯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与价格结构选择 |
6.2 准公共品的价格政策 |
6.2.1 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目标 |
6.2.2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的讨论 |
6.2.3 对我国准公共品价格政策改革的建议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2)翻转课堂在《价格学》教学中的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格学课程特征 |
二、传统价格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讲授为主,着重进行知识的铺垫 |
(二)互动交流情况不理想 |
(三)学生的实践代入能力较差 |
(四)考核制度缺乏全面性 |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环节设计 |
(二)教学角色设计 |
(三)教学资源设计 |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考核体系 |
五、结语 |
(3)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历史回顾 |
(一)国民经济计划学(专业)创立及初期发展阶段 |
(二)国民经济学学科恢复和鼎盛发展阶段 |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低谷时期和新挑战阶段 |
二、国民经济学作为二级学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
(一)目前国民经济学似乎名存实亡 |
(二)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继续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创新的困难与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
(一)国民经济学基本理论创新的困难 |
(二)国民经济学创新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
1.中国国民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初探 |
(1)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假设。 |
(2)引进和创新技术进步机制假设。 |
(3)国家强控制力机制假设。 |
2.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学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
(1)研究对象问题。 |
(2)研究内容问题。 |
(3)研究方法问题。 |
(4)高校《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基本情况 |
二、《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市场价格学》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
(二)《市场价格学》课程教学内容不统一 |
(三)《市场价格学 》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师生互动 |
(四)《市场价格学》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 |
三、加强《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对策 |
(一)重视《市场价格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
(二)加强《市场价格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
(三)强化《市场价格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 |
(四)加快《市场价格学》师资队伍的培养 |
(5)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规则》制定和实施回顾 |
一、《规则》制定的背景 |
(一)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展缓慢 |
(二) 相关改革的政策措施尚不配套 |
(三)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规制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
(四) 地方价格主管部门规范差比价行为的积极尝试 |
二、《规则》制定的目的 |
三、《规则》的实施步骤 |
四、《规则》的适用范围 |
五、药品差比价关系的计算 |
六、关于少数特例情况的处理 |
七、《规则》对药品价格的管理 |
第二部分《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 |
一、药品的特性分析 |
(一) 药品的自然特性 |
1. 药品的两重性 |
2. 药品的专属性 |
3. 药品的高质量性 |
4. 药品的时限性 |
(二) 药品的技术特性 |
1. 知识产权专有性 |
2. 生产趋同性 |
3. 药品的功能-成本性 |
(三) 药品的经济特性 |
1. 药品的价值性 |
2. 缺乏自主选择性 |
3. 信息不对称性 |
4. 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
5. 消费支付的第三方性 |
(四) 药品的社会特性 |
1. 药品的公益性 |
2. 药品的规制性 |
3. 药品的高关联性 |
二、“四同”药品与价格规制 |
三、《规则》的理论基础分析 |
(一) 基于商品属性的理论基础 |
1.药品差比价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
2.药品差比价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 |
(二) 基于药品特性的理论基础 |
1.药品差比价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理论 |
2.《规则》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理论联系 |
3.《规则》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差异 |
(三) 基于定价依据的理论基础 |
1.药品差比价与药剂理论 |
2.药品差比价与生产技术理论 |
3.药品差比价与价格体系理论 |
四、《规则》的法律政策依据 |
(一) 《规则》制定目的的法律依据 |
1.规范药品价格行为 |
2.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3.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
(二) 差比价关系的法律政策依据 |
(三) 定价因素的法律政策依据 |
1.按社会平均成本定价 |
2.按质论价 |
第三部分课题调研的组织与实施 |
一、调研内容 |
(一) 《规则》制定的背景 |
(二) 《规则》制定的必要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
(三) 药品差比价考虑因素的必要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
(四) 药品差比价关系的必要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
(五) 药品差比价系数及其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六) 代表品遴选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七) 《规则》的实施效果 |
(八) 《规则》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 |
二、样本构成 |
(一) 调查样本的单位构成 |
(二) 调查样本的药品构成 |
(三) 调查样本的省份构成 |
三、调研方法 |
(一) 调查方式 |
(二) 调查方法 |
四、调研数据整理 |
第四部分《规则》制定与实施的评价 |
一、《规则》的评价视角 |
(一) 《规则》的理论评价 |
(二) 《规则》的动态评价 |
(三) 《规则》的区域评价 |
(四) 《规则》的国际评价 |
(五) 《规则》的综合效益评价 |
二、《规则》制定的评价 |
(一) 《规则》的制定目的评价 |
(二) 《规则》的适用范围评价 |
1.《规则》适用范围的合理性评价 |
2.《规则》适用范围的全面性评价 |
(三) 《规则》的差比价关系评价 |
1.《规则》差比价关系的必要性评价 |
2.《规则》差比价关系的合理性评价 |
(四) 《规则》中差比价考虑因素的评价 |
1.《规则》中差比价考虑因素的全面性评价 |
2.《规则》中差比价考虑因素的合理性评价 |
(五) 《规则》中差比价代表品的评价 |
(六) 《规则》中差比价系数的评价 |
三、《规则》实施效果的评价 |
(一) 《规则》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 |
(二) 《规则》实施对规范药品价格的评价 |
1.《规则》的实施降低了药品价格 |
2.《规则》的实施使部分化药价格水平持平 |
3.《规则》的实施提高化药价格 |
4.《规则》实施对中药价格的影响 |
(三) 《规则》对改剂型和增规格的制衡 |
(四) 《规则》覆盖剂型和系数的评价 |
(五) 《规则》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影响 |
(六) 《规则》的实施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
(七) 《规则》实施的理论基础评价 |
(八) 《规则》实施的社会影响评价 |
(九) 《规则》的独创性和长期适用的可能性评价 |
第五部分《规则》评价结论与展望 |
一、《规则》制定与实施的评价结论 |
(一) 关于《规则》制定的评价结论 |
(二) 关于《规则》实施的评价结论 |
二、《规则》存在的问题 |
三、几点建议 |
四、课题研究展望 |
(6)从价格学原理看民航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格学原理简述 |
(一)价格的本质 |
(二)价格管理 |
(三)价格管理的特征和手段 |
二、民航国内票价的管理体制 |
三、票价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现行票价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四、国内民航票价管理体制改革 |
(一)改革目标 |
(二)运价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三)价格管理政策着力点 |
(四)民航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
(7)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对价格水平上涨现象归因的定位分析 |
第二节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的构造 |
第二章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的C |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促使C的上升 |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有价性促使C的上升 |
第三节 自然资源价格及其上涨促使C的上升 |
第三章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的 V |
第一节 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提高促使V的上升 |
第二节 现行工资制度促使V的上升 |
第三节 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地位和比重的提高促使V的上升 |
第四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促使V的上升 |
第五节 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决定V的上升 |
第六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促使V的上升 |
第七节 V的上升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推动 |
第四章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的M |
第一节 利润具有上升性 |
第二节 税收具有增长性 |
第三节 利润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推动 |
第四节 税收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推动 |
第五章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的(C+V) |
第一节 成本与价格的关系是(C+V)成为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的依据 |
第二节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存在证明了(C+V)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 |
第三节 特殊成本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推动 |
第六章 价格水平上涨微观内生机制中的(V+M) |
第一节 高附加值化促使(V+M)具有上升的必然性 |
第二节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主要措施及其对价格水平上涨的推动 |
第三节 高档新产品牵动型物价上涨为(V+M)推动价格水平上涨提供了例证 |
第四节 特殊附加值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 |
第七章 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与重大现实问题 |
第一节 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 |
第二节 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与过剩经济及买方市场 |
第三节 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与通货紧缩 |
附 录: 主要参考资料 |
四、《新市场价格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物品价格问题研究 ——基于广义价格角度[D]. 傅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翻转课堂在《价格学》教学中的改革探讨[J]. 袭希,张篷,周吉冲.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3]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J]. 陈璋.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05)
- [4]高校《市场价格学》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 忻红. 价格月刊, 2014(04)
- [5]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J]. 中国价格协会《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课题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1(02)
- [6]从价格学原理看民航国内票价管理体制改革[J]. 李晓津,邓戬.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02)
- [7]价格水平上涨的微观内生机制[D]. 陆满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01)
- [8]价格学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价格改革进程[J]. 张卓元.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95(04)
- [9]建筑产品价格学讲座 第二讲 建筑产品价格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J]. 王长酉. 建筑经济, 1995(03)
- [10]改革以来出版的价格书籍知多少[J]. 蔺汉杰.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