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杂交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1](2016)在《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首创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途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回顾了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配套及发展的历程.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除野败型外,还有岗型、D型、印水型、矮败型、红莲型、K型不育胞质.其中红莲型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不同,其他都与野败型相似.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多样性解决了胞质单一可能带来的生产风险.在骨干亲本的选育方面,本文介绍了优良不育系珍汕97A,V20A,Ⅱ-32A,金23A等,以及优良恢复系IR24,明恢63,蜀恢527等的选育和应用情况.目前,我国三系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已经由过去的高产品种,转变为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新品种为主.但是,三系杂交水稻面临产量潜力提升较慢、优良保持系创制效率较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完全适应轻简化栽培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以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为手段,以选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为方向,全面提升杂交水稻的科技竞争力.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2](2011)在《“十一五”四川省审定杂交稻组合产量和稻瘟病抗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十一五"通过四川省审定的50个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稻瘟病抗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产量与稻瘟病抗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0个杂交稻组合中丰抗结合较好的组合有1个;丰产性突出、感稻瘟的组合有7个;抗稻瘟病的组合有1个。区域试验产量与颈瘟平均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颈瘟最高级呈负相关;颈瘟鉴定的平均级与叶瘟的最高级和平均级呈极显着正相关。该试验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出区域优势品种布局建议,并为培育超高产、抗稻瘟病能力强的强势组合提供参考。
朱旭东[3](2009)在《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文中提出了解杂交水稻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对提高强优组合的选配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探讨广泛应用的不育系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初步定位,对更好的利用该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首次同时采用6种细胞质类型10个不育系(保持系)即野败型(珍汕97A、福伊A、Y99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优ⅠA、中9A)、冈型(冈46A)、D型(D62A)、K型(K17A)和矮败型(协青早A)等和10个恢复系即R005、R132、R471、R379、R388、R389、R478、密阳46、明恢63及恩恢58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00个组合为材料,对杂交水稻单株产量、7个农艺性状、12个品质性状及4个稻瘟病抗性指标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然后以5个不育系(保持系)即K17A、优ⅠA、D62A、冈46A和珍汕97A等和5个恢复系即R617、R612、明恢63、R654、R655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25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的光合性能(叶绿素SPAD值、4个光合性状)、5种内源激素、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研究了K17A/R612和珍汕97A/明恢63及其亲本的光响应曲线。再以K17A(B)、明恢63、K优63(F1)及其F2为材料,应用SSR技术,探讨了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关于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主要性状中,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整精米率的对照优势较强;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超亲优势和穗颈瘟级别的超低亲优势及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的对照优势较弱。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Ⅱ-32A/密阳46和Y99A/R132,穗颈瘟级别超低亲优势最弱的为K17A/R471,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D62A/R478、Y99AfR005和福伊A/恩恢58。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表现与供试100个组合基本一致。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主要性状中,生理性状的超亲优势以乳熟期剑叶SPAD值和Pn、Zn含量较强;对照优势以剑叶SPAD值、Pn、GA1、分蘖高峰期和乳熟期的K与P含量、分蘖高峰期的Zn含量、乳熟期的Fe含量较强。SPAD值、Pn、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冈46A/R654、冈46A/R665、K17A/R612、冈46A/R665,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珍汕97A/R665、D62A/R612、冈46A/R612、冈46A/R665。2、关于杂交水稻的配合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所有性状均受GCA和SCA共同控制;供试100个组合的结实率、整精米率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结实率SCA的作用大于GCA,供试100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穗颈瘟级别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中除PnSCA起主导作用外,其它生理性状都是GCA起主导作用;SPAD值、IAA、ABA、K和Zn含量恢复系GCA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不同性状GCA和SCA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供试100个组合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40.40%和41.41%,品质性状SCA低的占46.15%,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4.29%;亲本GCA都低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39.85%和42.86%,品质性状低的SCA占56.9%,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6.23%;亲本GCA中等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SCA高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52.00%和42.86%。供试25个组合的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SPAD值SCA在该类型组合中高、中、低比例相同,均为33.33%,PnSCA中等的和低的均占该类型组合的40%,内源激素含量高的SCA占80.00%,矿质元素K和Cu含量的SCA高的分别占75.00%和46.70%,P SCA高的和低的均占37.5%。4、关于杂交水稻的遗传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比较高,结实率、整精米率广义遗传力高,狭义遗传力低,单株有效穗、垩白度广义遗传力低,狭义遗传力高。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的广义遗传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5、相关分析表明,供试100个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与亲本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结实率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与不育系相关显着,主要受组合的SCA和双亲可恢性影响,与恢复系本身的结实率关系不大。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整精米率与亲本、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供试100个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平均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与超低亲优势呈极显着正相关;所有性状与双亲GCA和组合的SCA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供试25个组合剑叶SPAD值、Pn、内源激素含量及K和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和乳熟期的Fe含量与恢复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值、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分蘖高峰期的K和Zn、Fe、Mg、P含量与不育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IAA含量及K、Fe和Mn含量、乳熟期的P含量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ABA与超低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主要的生理性状与与S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矿质元素K、Fe、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含量与恢复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矿质元素K、Fe、Mn、P和Zn含量与不育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分蘖高峰期的Pn及矿质元素K、Mg、Mn、P含量,始穗期剑叶,乳熟期剑叶和倒2叶SPAD值、Pn、Tr及K、Fe、Cu、Mg、Mn和P含量,5种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乳熟期矿质元素Ca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6、不同组合光响应曲线不一致。杂交组合K17A/R612的Pn、Cs和Ci均高于双亲,Tr介于双亲之间;对照组合汕优63的Pn和Ci介于双亲之间,Cs和Tr低于双亲。K17A/R612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低于恢复系高于不育系,光饱和点低于双亲;汕优63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现量子效率低于双亲,光饱和点介于双亲之间。汕优63的产量潜力略大于K17A/R612。7、K17A的育性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6100连锁。
朱永川,郑家奎,蒋开锋,熊洪,徐富贤,万先其[4](2009)在《K型新质源胞质不育系的发掘和利用》文中认为K型胞质不育系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通过"粳/籼//籼"复合杂交创制的粳稻不育胞质,它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生活力、高午前花累积率和低闭颖率,并且在提高组合的配合力、结实率、千粒重和异交习性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章琦[5](2009)在《中国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进展迅速。在大面积种植的籼型三系和两系杂交稻中主要应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白叶枯病在生产中几乎"销声匿迹"了20年。但近年来,此病害却在长江流域一些种植新组合的稻田里又爆发了。什么原因引起它再度流行?品种的抗性是否还有效?抗病育种是否还是水稻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抗病基因培育出更为持久的抗性品种?为回答这些问题,就我国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改良,寄主与病菌群体的互动演变效应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拓宽抗性遗传基础、白叶枯病菌毒性群体结构、基因轮换、合理利用基因等问题。在采用了包括传统方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的综合策略后,杂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研究将出现新的局面。
蒋开锋[6](2007)在《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中认为培育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的最重要的目标;近年高温造成水稻结实率显着下降而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水稻耐热性的改良也日益迫切。本文用我省育成的5个代表性优质不育系组配的24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通过四川有生态代表性的四个试点试验,在消除以往同类研究存在的环境效应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杂交稻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的遗传与相关性,其中: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首次报道,并探讨了我省培育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组合的可能技术途径。用中优早8号/丰锦杂交后代的168个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和157个SSR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以自然常温和高温结实率的差值作为耐热指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进行了QTL分析,在第2、3、5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新的耐热QTLs。根据Wxa和Wxb的序列差异,建立了两个新的STS标记,开展了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育成的一个优质不育系通过省级鉴定,并组配出3个组合参加各级区试。旨在为我省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耐热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奠定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和相关研究1.1供试组合比汕优63增产的组合数(30.43%)较少、增幅不大(0.66~4.05%),主要原因在于不育系的配合力较低、杂交稻组合的结实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和整精米率较低是杂交稻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1.2产量和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的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均达到1%显着水平,除碱消值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着水平。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和稳定性评价都很重要。1.3双亲配合力改良和组合的选配,对杂交稻的产量提高和除碱消值外的品质改善都有显着效果。产量以恢复系改良的作用最大(相对重要性62%,下同),依次是不育系配合力改良(24%)和组合的评价筛选(14%);品质以不育系改良的作用最大,但不同指标各部分的相对重要性不同,改良的策略也应不同。1.4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稳定性较差,长宽比和糙米率等稳定性高;宜宾点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南充点对直链淀粉含量、作物所点对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鉴别力最强。1.5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所有品质指标完美结合有一定难度。外观、加工和食味品质内的品质指标间,都存在有利于彼此促进、共同协调改良的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增大粒长和长宽比有利于外观和食味品质改善,但不利于整精米率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1.6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优质与高产结合有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高产需增加单穗重,单穗重提高不利于外观品质改良、而有利于整精米率提高;穗数型的产量性状构成对整精米率提高不利,而有利于其它品质性状的改良。1.7品质性状与其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单一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与其表型值之间的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培育对环境钝感的优质稻是可能的;各品质指标间,垩白度大的糙米率和精米率的稳定性差,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增强低垩白粒率和小垩白度稳定性的间接选择,对改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作用。1.8丰产性与稳产性之间的相关,丰产性和稳产性分别与各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各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均不显着,表明丰产性、稳产性和综合稻米品质的稳定性可能较好的结合。2.水稻抽穗期耐热性的QTL分析2.1检测到qhts-2、qhts-3、qhts-5 3个加性效应显着的耐热性QTLs,分别位于第2、3、5连锁群上。单变异的贡献率为6.59%~10.72%,联合贡献率为28.01%;位于第3染色体的qhts-3的效应最大,贡献率达10.72%,基因作用方式为加性;位于第5染色体的qhts-5的效应次之,贡献率为10.70%,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超显性;位于第2染色体的qhts-2的效应最小,贡献率为6.59%,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超显性。其中,qhts-2和qhts-5是首次在第2和第5连锁群上检测到的两个耐热QTLs;qhts-3与已报道的第3连锁群位于RZ892和RG100区间的唯一1个耐热QTL,位置不同,是一个新的耐热QTL。1.2程式指数与常温结实率、高温结实率及耐热指数的相关均不显着,表明该RIL群体的偏粳分离对耐热性指数不存在影响;常温结实率与高温结实率和耐热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高温结实率与耐热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常温条件高结实率的材料,在高温条件下通常结实率也较高,耐热性选择应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对高结实率性状同时进行。3.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3.1建立了两个STS显性标记Wi10-1和Wi10-2,分别特异性识别非糯稻Wx等位基因Wxb和Wxa。3.2两个标记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05,能准确识别WxbWxb和WxaWxa。3.3应用建立的新标记,对不育系选育过程中的低世代不育株和保持系单株进行辅助选择,育成的优质不育系泸香618A通过了四川省技术鉴定,并组配出3个优质杂交稻组合参加各级区试。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7](2007)在《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泸恢17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稻广亲和品种02428与强恢复力、配合力好的品种圭630杂交,采用"籼粳杂交选用偏籼型材料,生物技术加速稳定,南繁北育穿梭选择,高温胁迫选择"的选育思路和技术路线育成的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偏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耐热能力强、配合力高、恢复力强、稻米品质较好、所配组合适应性广和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已配组育成4个杂交稻新组合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370万hm2以上。该项研究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富[8](2006)在《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及改造利用》文中指出由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是导致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掌握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布及其变异动态以及水稻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动态,对制定抗稻瘟病育种策略和指导抗病品种合理利用以及病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探明四川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布及其变异动态和主要杂交稻品种抗瘟性变化动态的基础上,对现有部分抗源材料的抗性特点、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恢、保特性、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的研究评价,同时采用“细胞工程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病圃低世代材料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和高世代稳定材料恢复力、配合力测定相结合,快速创制优质、抗稻瘟病新材料”的技术路线,改造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综合农艺性状,创制可直接应用于高产、优质、抗稻瘟病突破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的新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2002~2005年利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对四川稻区47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002~2005年四川稻区稻瘟病菌由7群33个小种组成,其中,ZB群出现频率为74.0%,为优势小种群,ZA群出现频率为19.7%,为重要小种群。ZB13小种出现频率最高(36.5%),为优势小种,重要小种有ZA13(9.6%)、ZB15(8.2%)、ZB29(7.6%)、ZB31(5.7%)和ZB5(5.2%)。年度间稻瘟病菌小种组成有差异,ZA群小种对水稻品种的致病力明显强于ZB群和ZC群,ZA群小种出现频率从2002~2003年的8.3%~3.4%上升到2004~2005年的30.3%~36.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抗病育种策略应重点针对ZA群小种。不同生态区的稻瘟病圃雅安病圃、叙永病圃、蒲江病圃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有差异。因此,有必要在不同生态区进行抗性鉴定,才能对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系统分析四川稻区历年(1979~2005年)来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动态和稻瘟病的流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与稻瘟病的流行危害密切相关,一个地区或生长季节的病原菌群体,其优势小种(群)所占的比例越高,该地区或生长季节病害发生危害就越严重。这对开展稻瘟病流行危害的中长期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才林[9](2006)在《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游俊梅[10](2005)在《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产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0,000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产量却占粮食总量的42%。因此,水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籼型杂交水稻广泛应用于我省稻作生产以来,粮食产量稳步攀升。尤其是近十年来,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很快,省内外的水稻育种家们先后培育出大量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并相继投入生产应用,并良种良法配套,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为推动我省稻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持续增产和实施粮食自给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贵州稻作生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生产应用中对水稻品种(组合)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要求。然而,生产实践中常因忽视这一要求,在布局与搭配上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鉴此,笔者立足于我省稻作生态特点与生产实际,对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的品种类型、来源、特性以及区域布局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分析、评价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品种多样性现状,以期探讨基于“稻区生态一品种多样性一持续增产”的理念,构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应用格局,进而确保我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近十年来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中不同组合的推广面积、产量水平、特征特性及亲本来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的组合类型较为丰富,品种多样,但存在着亲本来源相对单一,遗传背景狭窄的缺点。笔者就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存在的:1)区域间的品种配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2)同一区域内不同组合的遗传多样性较低;3)杂交水稻产业化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1)建立和完善杂交水稻的良种产业化生产应用技术体系:2)合理布局,提高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区域的遗传多样性:3)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提高创新效率,培育适应生产需要、符合生态要求的各种类型优良新品种以适应品种更替要求等相应对策。笔者认为,此举对今后水稻品种的选育、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内的品种合理布局与搭配,促进我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二、优质杂交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杂交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与杂种优势利用 |
1.1 自然雄性不育现象与杂种优势利用的构想 |
1.2 野败型雄性不育性与三系配套 |
1.2.1 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培育 |
1.2.2 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与三系配套 |
1.2.3 珍汕97A和V20A应用情况 |
1.3 新不育胞质的发掘与利用 |
1.3.1 冈型、D型不育系 |
1.3.2 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3 矮败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4 红莲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5 K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6 其他不育胞质 |
1.4 新优良保持系及其不育系的选育 |
2 新恢复系的创制 |
2.1 第二代优良恢复系的选育及应用 |
2.2 第三代抗病恢复系的培育 |
2.3 超级稻恢复系的培育 |
3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 |
3.1 优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与推广 |
3.2 三系杂交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种植面积下降 |
3.2.2 产量水平增幅较慢 |
3.2.3 优良保持系选育效率较低 |
4 展望 |
4.1 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4.1.1 建立优质高产并重、绿色高效生产的新理念 |
4.1.2 构建理想株型 |
4.1.3 优化绿色性状 |
4.1.4 适于轻简栽培 |
4.2 促进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4.3 培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 |
(2)“十一五”四川省审定杂交稻组合产量和稻瘟病抗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十一五”四川省审定杂交稻组合产量分析 |
2.1.1 区域试验产量。 |
2.1.2 生产试验产量。 |
2.2 “十一五”四川省审定杂交稻组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2.1 苗叶瘟鉴定结果。 |
2.2.2 颈瘟鉴定结果。 |
2.3 产量和稻瘟病抗性的变异度分析 |
2.4 稻谷产量与稻瘟病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产量及农艺性状 |
1.1.1 产量 |
1.1.2 有效穗数 |
1.1.3 每穗总粒数 |
1.1.4 每穗实粒数 |
1.1.5 结实率 |
1.1.6 千粒重 |
1.1.7 穗长 |
1.1.8 株高 |
1.2 稻米品质性状 |
1.2.1 稻米加工品质 |
1.2.1.1 糙米率 |
1.2.1.2 精米率 |
1.2.1.3 整精米率 |
1.2.2 稻米外观品质 |
1.2.2.1 精米长 |
1.2.2.2 精米长宽比 |
1.2.2.3 垩白粒率 |
1.2.2.4 垩白度 |
1.2.2.5 透明度 |
1.2.3 蒸煮品质 |
1.2.3.1 糊化温度 |
1.2.3.2 直链淀粉含量 |
1.2.3.3 胶稠度 |
1.2.4 蛋白质含量 |
1.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 |
1.3.1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 |
1.3.2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 |
1.3.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 |
1.3.4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关系 |
1.3.5 稻瘟病抗性育种的成就 |
1.4 生理性状 |
1.4.1 叶绿素含量 |
1.4.2 光合特性 |
1.4.3 光响应曲线 |
1.4.4 内源激素 |
1.4.5 矿质元素 |
1.4.5.1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
1.4.5.2 矿质元素的遗传控制 |
1.4.5.3 矿质元素的配合力研究 |
1.4.5.4 矿质元素的遗传力研究 |
1.4.5.5 矿质元素与亲本的相关 |
1.4.5.6 矿质元素的遗传相关 |
1.5 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1.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 |
1.5.1.2 CMS-WA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1.5.1.3 讨论 |
1.5.2 BT型雄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定位 |
1.5.3 滇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4 光温敏核不育恢复系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5 其它胞质类型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
1.5.6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 目的与意义 |
2.1 目的 |
2.2 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杂交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超亲优势 |
3.1.2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8个性状平均值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3.3.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表型、遗传、环境相关及相关遗传力 |
3.3.5 供试组合7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供试组合及亲本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
3.1.2 超亲优势 |
3.1.3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亲本12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种植地点与种植方法 |
2.2.2 抗病性记载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1.1 超低亲优势 |
3.1.2 对照优势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供试不育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的一般配合力(GCA) |
3.2.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特殊配合力(SCA) |
3.2.4 供试组合4个抗病指标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
3.3 相关分析 |
3.3.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相关 |
3.3.2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
3.3.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杂交水稻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叶绿素SPAD值 |
3.1.1 杂种优势分析 |
3.1.2 配合力分析 |
3.1.3 相关分析 |
3.2 光合特性 |
3.2.1 杂种优势分析 |
3.2.2 配合力分析 |
3.2.3 相关分析 |
3.3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
3.3.1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比较 |
3.3.2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比较 |
3.4 内源激素 |
3.4.1 杂种优势分析 |
3.4.2 配合力分析 |
3.4.3 相关分析 |
3.5 矿质元素 |
3.5.1 杂种优势分析 |
3.5.2 配合力分析 |
3.5.3 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水稻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引物 |
2.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田间试验与表型鉴定 |
2.2.2 水稻叶片DNA(微量)的提取 |
2.2.3 微卫星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 |
3.2 K17A育性恢复系基因连锁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表 |
附表1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的状超亲优势 |
附表2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3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4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5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6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7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表现 |
附表8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9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
附表10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11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
附表1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3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4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
附表15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
附表16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
附表17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
附表18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19 供试不同细胞质型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
附表20 生理性状试验供试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K型新质源胞质不育系的发掘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选育思路 |
2 K型粳稻新不育胞质的创制 |
3 K型不育胞质的研究 |
3.1 利于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
3.2 利于提高杂交稻的外观品质 |
3.3 利于提高不育系的异交习性 |
3.4 发掘方法上具有创新性 |
3.5 K型胞质是一种新质源 |
3.5.1 来源不同 |
3.5.2 3种不育胞质的育性基因效应不同 |
3.5.3 3种不育胞质的育性基因存在差异 |
3.5.4 3种不育胞质对不育系生化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 |
3.5.5 3种不育胞质的线粒体基因存在组织结构的差异 |
4 研究与利用 |
5 综合评价 |
(5)中国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 |
1.1 三系杂交籼稻 |
1.2 三系杂交粳稻 |
1.3 两系杂交稻 |
2 寄主与病菌群体的互动演变效应 |
2.1 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变异狭窄的潜在危险 |
2.2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遗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点 |
2.3 亚洲国家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及有效抗性基因 |
3 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途径 |
3.1 拓宽抗性遗传基础 |
3.2 综合策略 |
(6)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水稻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 |
1.1 我国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显着提高 |
1.1.1 矮化育种 |
1.1.2 杂种优势利用 |
1.2 高产仍然是水稻育种最重要的目标 |
1.3 杂交稻优质化是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 |
2 稻米品质的遗传相关研究进展 |
2.1 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
2.1.1 水稻外观品质的遗传 |
2.1.2 理化特性与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 |
2.1.3 营养品质的的遗传 |
2.1.4 加工品质性状的遗传 |
2.2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 |
2.3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2.4 水稻稻米品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2.4.1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4.2 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4.3 湿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4.4 土壤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4.5 营养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5 水稻品质、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
2.5.1 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
2.5.2 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
3 水稻QTL定位及研究进展 |
3.1 QTL的作图原理和分析方法 |
3.1.1 作图原理 |
3.1.2 统计分析方法 |
3.2 水稻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
3.2.1 QTL的数目和效应 |
3.2.2 上位性效应 |
3.2.3 QTL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
3.2.4 相关性状的QTL |
3.3 水稻QTL精细定位与克隆 |
3.4 QTL定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3.5 水稻耐热性的QTL定位 |
4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1 分子标记的特点 |
4.2 分子标记的类型 |
4.2.1 基于DNA-DNA杂交的分子标记 |
4.2.2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分子标记 |
4.2.3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结合的分子标记 |
4.2.4 基于单个核甘酸多态性的DNA标记 |
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原理 |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
4.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性改良的应用 |
4.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产量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
4.4.3 水稻蜡质基因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品质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
4.4.3.1 蜡质基因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4.4.3.2 蜡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 |
4.4.3.3 水稻蜡质基因DNA分子标记的建立和研究 |
4.4.3.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品质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
5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二章 杂交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性状分析 |
2.1.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 |
2.1.2 产量联合方差、配合力方差和AMMI方差分析 |
2.1.3 组合产量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
2.1.4 产量配合力分析 |
2.2 品质性状分析 |
2.2.1 组合和试点的品质指标情况 |
2.2.2 品质性状的联合方差、配合力方差和AMMI方差分析 |
2.2.3 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
2.3 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1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2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3 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2.3.4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与其表型值的相关性 |
2.3.5 品质性状和产量的稳定性参数与产量性状表型值的相关性 |
2.3.6 品质性状稳定性间及其与产量稳定性的相关性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高产育种途径 |
3.2 关于丰产性与稳产性结合 |
3.3 关于优质杂交稻组合选育 |
3.3.1 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整精米率低是主要矛盾 |
3.3.2 不育系品质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
3.3.3 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结合提高杂交稻品质 |
3.4 关于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环境钝感优质稻组合选育 |
3.4.1 品质性状稳定性及其选择 |
3.4.2 优质与品质稳定性的结合 |
3.5 关于广适性、高产和环境钝感优质稻组合选育 |
3.5.1 穗数与穗重兼顾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结合 |
3.5.2 合理的粒型和提高千粒重增强稳产性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
3.6 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表2-1 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组分分析 |
表2-2 产量AMMI方差、配合力方差分析 |
表2-3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方差组成及相对重要性 |
表2-4 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
表2-5 产量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表2-6 试验各组合、试点的品质指标情况 |
表2-7 品质性状AMMI方差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 |
表2-8 组合、试点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参数(D值) |
表2-9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表2-10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表2-11 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表2-12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列)与品质性状值(行)的相关分析 |
表2-13 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参数(列)与产量性状值(行)的相关分析 |
表2-14 品质性状稳定性间及品质性状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
第三章 水稻抽穗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耐热性田间试验 |
1.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4 QTL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耐热指数在双亲及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表现 |
2.2 QTL定位和效应分析 |
2.3 耐热性指数与偏粳分离及耐热性选择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水稻耐热性的QTL分析 |
3.1.1 已有研究结果分析 |
3.1.2 本试验结果与以往结果的比较 |
3.2 籼粳交群体的偏分离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3.3 耐热性遗传育种工作今后的打算 |
第四章 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分子标记的建立 |
1.2 新分子标记对非糯水稻Wx基因型的检测 |
1.3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Wi10-1和Wi10-2检测亲本的Wx基因型 |
2.2 新标记检测效果分析 |
2.3 用新标记对不育系AC的辅助选择 |
2.3.1 泸香618A选育过程 |
2.3.2 泸香618A的主要特征特性 |
2.3.3 泸香618A的应用情况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新STS标记与其它同类标记的比较 |
3.2 稻米食味品质的改良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的成果 |
致谢 |
(8)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及改造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2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
2.1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变异 |
2.2 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及遗传多样性 |
2.3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 |
2.3.1 突变 |
2.3.2 有性重组 |
2.3.3 准性重组 |
2.4 稻瘟病菌致病性的遗传 |
2.4.1 致病性的遗传特性 |
2.4.2 遗传转化 |
2.4.3 无毒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和克隆 |
3 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及利用 |
3.1 水稻抗稻瘟病种质种资鉴定筛选及评价 |
3.2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 |
3.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3.4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
3.4.1 稻瘟病抗源的收集和鉴定 |
3.4.2 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变化的监测 |
3.4.3 常规的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导入抗性基因 |
3.4.4 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川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监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品种 |
1.2 试验方法 |
1.2.1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1.2.2 稻瘟病菌群体毒力频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 |
2.2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 |
2.3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
2.4 稻瘟病菌主要生理小种群的致病力 |
3 讨论和结论 |
3.1 四川稻区稻瘟病菌小种组成、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 四川稻区稻瘟病菌小种变化动态及其与病害流行的关系 |
3.3 稻瘟病菌小种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变化监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品种 |
1.2 试验方法 |
1.2.1 病圃自然诱发叶瘟、穗瘟抗性鉴定 |
1.2.2 苗期人工接种抗谱测定 |
1.3 分级标准 |
1.3.1 叶瘟分级标准 |
1.3.2 穗瘟分级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主要杂交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 |
2.2 主要杂交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变化动态 |
2.3 水稻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 |
2.4 恢复系抗瘟性与杂交稻组合抗瘟性的关系 |
2.5 不育系抗瘟性与杂交稻组合抗瘟性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四川主要杂交稻品种抗瘟性变化动态 |
3.2 主栽杂交稻品种抗瘟性变化监测 |
3.3 杂交稻抗稻瘟病育种策略 |
第四章 97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抗病性鉴定 |
1.2.2 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
1.2.3 恢保特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瘟病抗性评价 |
2.2 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
2.3 恢保特性 |
3 讨论和结论 |
第五章 优质和抗稻瘟病的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谱测定 |
1.2.2 碾米及外观品质测定 |
1.2.3 基因组DNA提取 |
1.2.4 RAMP扩增 |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瘟病抗性及抗谱分析 |
2.2 碾米及外观品质分析 |
2.3 RAMP多态性 |
2.4 遗传相似系数 |
2.5 聚类分析 |
3 讨论和结论 |
3.1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
3.2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六章 重穗型抗稻瘟病新恢复系泸恢1345的创制及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D62A/泸恢1345的选育 |
1 稻瘟病抗源改造利用的技术路线 |
2 重穗型抗稻瘟病新恢复系泸恢1345的创制 |
2.1 泸恢1345的创制经过 |
2.2 泸恢1345的特征特性 |
2.3 泸恢1345的稻瘟病抗性 |
2.4 泸恢1345的配合力 |
3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D62A/泸恢1345的选育 |
3.1 D62A/泸恢1345的选育经过 |
3.2 D62A/泸恢1345的特征特性 |
3.3 D62A/泸恢1345的丰产性 |
3.4 D62A/泸恢1345的米质 |
3.5 D62A/泸恢1345的稻瘟病抗性 |
3.6 D62A/泸恢1345的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9)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史 |
1.1 起步阶段 (1970~1980年) |
1.2 发展阶段 (1980~1995年) |
1.3 突破阶段 (1996年以后) |
2 主要进展 |
3 发展趋势 |
3.1 主攻籼稻不育系和粳稻恢复系选育 |
3.2 进一步加快优质育种步伐, 尽快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
3.3 继续加强优质超高产育种 |
3.4 育种途径与方法多样化, 杂交稻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
3.5 重视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 |
3.6 加快发展优质稻米和种子产业化工程 |
(10)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贵州省稻作生态概况 |
1.1.1 稻作生态的立体特征 |
1.1.2 中、低产田比例大 |
1.1.3 贵州省稻作栽培区域划分 |
1.2 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的几个阶段 |
1.2.1 地方优良品种(系)推广应用 |
1.2.2 矮秆良种推广应用 |
1.2.3 杂交水稻的广泛普及推广应用 |
1.3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的概况 |
1.3.1 稻作生态多样性决定品种布局的多样性 |
1.3.2 杂交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是生产应用品种布局的基础 |
1.3.3 育种目标多元化逐渐适应生产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
2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 |
2.1 贵州杂交水稻主栽组合应用情况 |
2.1.1 几个主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变化 |
2.1.2 几个主栽组合推广面积近年来的年际间变化 |
2.1.3 1991~2003年的杂交水稻组合年平均产量变化 |
2.1.4 部分组合的来源 |
2.1.5 贵州省部分自育杂交水稻组合的性状 |
2.1.6 当前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产量、品质与抗性状况 |
2.2 杂交水稻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
2.2.1 按杂交水稻的不育系类型划分 |
2.2.2 按不育系的细胞质来源划分 |
2.2.3 按恢复系来源与类型划分 |
2.2.4 按熟期特性划分 |
2.2.5 超级稻育种模式 |
2.3 贵州省稻作生态多样性与品种布局 |
2.3.1 耐冷性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布局中的重要性 |
2.3.2 不同类型杂交水稻生产布局 |
2.3.3 对贵州省水稻品种布局的思考 |
3 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区域间的品种布局存在随意性 |
3.2 区域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
3.3 稻作生态的复杂性与组合选育 |
3.4 杂交水稻的产业化、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4 展望与建议 |
4.1 建立杂交水稻的良种营销、农技推广体系,合理布局 |
4.2 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提高创新效率, |
4.2.1 改善创新手段,有效拓展种质创新途径 |
4.2.2 拓宽种质资源创新的基因源,丰富遗传基础。 |
4.3 加强对现有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改良 |
5 致谢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封底(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四、优质杂交稻新组合K优04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 科学通报, 2016(35)
- [2]“十一五”四川省审定杂交稻组合产量和稻瘟病抗性分析[J].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7)
- [3]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D]. 朱旭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2)
- [4]K型新质源胞质不育系的发掘和利用[J]. 朱永川,郑家奎,蒋开锋,熊洪,徐富贤,万先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1)
- [5]中国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J]. 章琦. 中国水稻科学, 2009(02)
- [6]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 蒋开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1)
- [7]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J].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种子, 2007(10)
- [8]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及改造利用[D]. 黄富.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9]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06(01)
- [10]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应用评价[D]. 游俊梅. 贵州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