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1](2021)在《川藿醒神滴鼻剂对重症昏迷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探索川藿醒神滴鼻剂干预昏迷的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其疗效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观察川藿醒神滴鼻剂对重症昏迷患者的影响,评价川藿醒神滴鼻剂的促醒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昏迷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1)通过CNKI、PubMed收集整理川藿醒神滴鼻剂组方的4味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成分进行靶点预测,GeneCards数据库对昏迷疾病靶点进行筛选,利用Venny 2.1.0绘制韦恩图,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 11.0绘制PPI作用网络图,DAVID 6.8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川藿醒神滴鼻剂治疗昏迷的靶点与通路。(2)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利用随机表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收住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昏迷患者共40例分为试验组(川藿醒神滴鼻剂组)20例和对照组(常规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川藿醒神滴鼻剂滴鼻,疗程14天。对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相对α变异性评分以及治疗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网络药理学:获得挥发油主要成分共44个,包括Neocnidilide、Senkyunolide A、(Z)-Ligustilide、3-Butylidenephthalide、4-Vinylguaiacol、Butylphthalide、gamma-Terpinene、Terpinen-4-ol、Terpinolene等,药物作用靶点328个,治疗昏迷的可能作用靶点108个,与昏迷疾病发展有关的重点通路20条,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HIF-1信号通路等。(2)临床研究:①对照组和试验组第7天、第14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1),且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②试验组第7天、第14天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第7天优于治疗前(P<0.05),第14天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比较两组第7天、第14天的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试验组均优于照组(P<0.05)。③试验组第7天、第14天相对α变异性均显着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第7天相对α变异性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第14天显着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14天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其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试验组的苏醒率为80%,对照组苏醒率为50%,试验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⑥试验组28天全因死亡人数3人,对照组28天全因死亡人数6人,两组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网络药理学提示:川藿醒神滴鼻剂可能通过干预AKT1、MAPK3、APP、CASP3、SRC等关键靶点,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HIF-1信号通路等重要通路治疗昏迷。(2)临床研究提示:①川藿醒神滴鼻剂可以提高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增加苏醒率。②川藿醒神滴鼻剂可提高患者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相对α变异性评分,改善脑电及脑血流量,对患者脑功能有改善作用。③两组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川藿醒神滴鼻剂组方合理,能够安全应用于重症昏迷患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魏珍珍,方晓艳,樊帅珂,彭孟凡,白明,苗明三[2](2019)在《基于“鼻-脑”通路的中药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特别是脑中风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不断增加,脑靶向给药日益受到重视。鼻腔给药作为脑靶向给药的途径之一,可有效地使药物绕过血脑屏障,靶向递送到脑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给药途径。中药经鼻给药治疗脑病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药研究的热点。缺血性脑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通过鼻腔给药治疗中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鼻腔与大脑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鼻腔复杂而巧妙的结构为药物经鼻入脑提供了可能。药物经鼻腔给药应用于以缺血性脑中风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鼻腔给药具有非侵入、低感染、吸收迅速、脑靶向性等特点。笔者将从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阐述鼻腔给药脑靶向的理论基础,对药物经鼻入脑的转运通路,"鼻-脑"通路的体外、体内实验研究基础,中药鼻腔给药防治脑缺血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好地研究药物经"鼻-脑"通路防治脑缺血损伤提供参考,并为"鼻-脑"通路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
陆燕,刘华,王东兴[3](2011)在《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以全身疾病为治疗目的的中药鼻腔给药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涉及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冒发热、乳腺炎等疾病的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4](2011)在《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经鼻脑靶向理论及其制剂的研发现状,为开发中药鼻腔脑靶向药物提供依据。以经鼻给药、鼻腔给药、脑靶向等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文献51篇。通过解释鼻腔生理结构的特点,分析药物经鼻脑靶向转运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经鼻脑靶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实例;通过了解经鼻给药新型制剂(原位凝胶、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制剂),并结合中药鼻疗法,阐述了我国中药现有经鼻制剂的应用及开发中药脑靶向制剂的可能途径,认为中药经鼻给药脑靶向制剂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黄勇华[5](2011)在《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堵塞,使得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由于大脑结构精细而重要,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以及药物药理研究的滞后,现代医学治疗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尤其是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更是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中医药治疗中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疗效肯定。鼻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近年来,鼻疗法(经鼻给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已是目前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课题。将传统中医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脑清喷鼻微乳通过鼻腔给药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使用简便,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结合文献研究初步探明其疗效机制,同时确定脑清喷鼻微乳喷的制剂工艺。方法共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必要时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天;对照组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天。疗程均为14天。通过伪三相图优选出脑清喷鼻微乳的最佳处方比例,通过单因素考察选出合适的制备工艺,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Km值,确定处方组成与配比比例,并进行有效药物含量检测。结果一脑清喷鼻微乳处方与工艺的研究,通过伪三元相图对脑清喷鼻微乳的处方进行筛选,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Km值,确定处方组成与配比比例,以及含量与粒径检测,麝香酮浓度为0.060 mg/g。二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0例,基本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2.5%。两组总有效率相似,但等级资料分布不同,经Ridit分析,统计量u=2.5126,p=0.0120,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三两组患者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效果较好。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显着低于治疗7天后,p<0.01;治疗7天后NIHSS评分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组间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0.05)。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7天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4天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着低于治疗7天后,p<0.01。对照组中风病症状积分亦有所改善,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14天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较高。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增高,其中血沉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值高于正常值上限。治疗后,D-二聚体,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4天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14天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HCY)。治疗前,两组患者LPO、SOD、GSH-Px、HCY等指标均有异常表现,主要为LPO, HCY水平增高,而SOD与GSH-Px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LPO, HCY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p<0.01(0.05);SOD与GSH-Px水平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对比,p<0.01(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LPO,提高SOD, GSH-Px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0.05);但在降低HCY水平上则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八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鼻粘膜情况:7例治疗前3天有鼻痒,喷嚏等现象,但未影响疗程。5例鼻粘膜可见轻度潮红,充血,有少许分泌物附着。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均能接受全疗程治疗。其中2例治疗前3天有鼻痒,喷嚏等现象,但未影响疗程。1例鼻粘膜可见轻度潮红,充血,有少许分泌物附着。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优于安慰剂,且安全性较高,其可能的疗效机制,中医方面包括有效发挥麝香、川芎、三七、冰片、石菖蒲、薄荷等药物的活血通络,开窍醒神的作用,以及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包括脑腑)功能;现代医学方面包括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抗氧自由基损伤,抗炎症反应等神经保护机制。
李俊哲[6](2010)在《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实验与临床研究,阐明芎冰喷雾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通过芎冰普通制剂与纳米制剂的药效对比,予纳米制剂客观评价,并为芎冰喷雾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一)实验研究: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采用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微结构及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等方法,分别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尼莫通组、普通芎冰喷雾剂、芎冰纳米喷雾剂(高、低剂量)组的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征象、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塞体积,Caspase-3. AQP4基因表达的定量,TNF-α、IL-1β的含量进行观测和比较。(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加用芎冰喷雾剂)和常规西药对照组,疗程均为两周,重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一)实验研究:普通制剂组、尼莫通组、纳米制剂高剂组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缺血体积,下调Caspase-3、AQP4基因的表达,减轻缺血缺氧缺血的病理改变,有效抑制TNF-α、IL-1β的升高,其中三种制剂的疗效大致相似,而部分指标则提示普通芎冰喷雾剂、芎冰纳米制剂高剂量的效果更优于尼莫通。(二)临床研究: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尚无统计学差别。安全性研究证明芎冰纳米喷雾剂无明显肝肾毒性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芎冰喷雾剂通过抗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后脑水肿,抑制炎症反应等而发挥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具有显着的脑保护作用,纳米制剂有其优越之处,但仍有待改进。临床观察表明芎冰喷雾剂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药物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张建伟[7](2010)在《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raction),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迄今为止,中西医对该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已是国内外神经病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中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疗效肯定。将中医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成微乳通过鼻腔给药治疗本病,可以发挥中药、微乳、鼻腔给药三方面的优势,有望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天;对照组44例,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mg/次,3次/天。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予有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100mg/片,拜耳医药生产),1次/天,有脑水肿时予脱水,有感染时予控制感染等。]疗程均为14天。结果:1.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率95.24%,愈显率78.5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通过两组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后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改善显着(P<0.01),且脑清喷鼻微乳组优于尼莫地平组(P<0.01)。表明脑清喷鼻微乳、尼莫地平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且脑清喷鼻微乳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片。3.通过两组患者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积分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后组内比较,脑清喷鼻微乳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7天、14天后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显着(P<0.01)。说明脑清喷鼻微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而尼莫地平片对中医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4.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发现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仅有全血还原高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粘度明显改善(P<0.05)。,余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0.05)。表明脑清喷鼻微乳能全面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5.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患者颅脑CT梗塞面积和CT值的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梗塞面积有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T值均有显着降低(P<0.01),但脑清喷鼻微乳组降低幅度小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片,脑清喷鼻微乳可能通过脑保护作用,而具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高江宝[8](2009)在《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风痰瘀阻证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等),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标准,选取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脑醒丸6g Tid,共观察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体外反搏治疗50min Qd,观察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①临床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30例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例、17例、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7例、15例、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30例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8例、18例、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30例中分别为6例、12例、10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③各项积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上述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中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全血低切粘度、血沉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血液流变学各项积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研究初步显示: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症候,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颖[9](2009)在《脑清喷鼻微乳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中风(AI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至今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其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成为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脑清喷鼻微乳的主要成分为中药麝香、三七、川芎、石菖蒲、冰片等,存在成分复杂,结构多样性的特点。本课题采用国内外较为领先的微乳新技术,与鼻腔给药结合起来,使脑清喷鼻微乳中的药物与鼻粘膜紧密和持续地接触,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特别是利用喷鼻剂具有的剂型特点,加强药物针对脑部的靶向作用,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机能不全急性期的应急处理。国内尚未见报道使用微乳作为中药喷鼻给药的剂型。结合液微乳是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四部分组成,根据脑清喷鼻微乳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性质,将石菖蒲油和薄荷油作为油相,三七和川芎提取精制液作为水相,通过伪三元相图对微乳的处方进行筛选。其中水相三七和川芎提取精制液的制备是:将三七和川芎用1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离心处理,调节浓度以总药材计为0.33g/mL,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柱,以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继以70%乙醇2倍树脂体积洗脱,收集洗脱液。再浓缩至膏状,使用时用水稀释至每1ml含1g原药材,作为水相。根据处方中药物比例确定油相的量,以使用尽可能少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为原则,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脑清喷鼻微乳的处方,并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制备工艺,最终得出薄荷油-石菖蒲油:Cremophor EL:乙醇:三七-川芎提取液为3:10:10:77的最佳处方组成。采用转相乳化制备法,在25℃下,先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相与油相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体系中缓慢滴加水相,搅拌平衡30min,并加入适量氯化钠调节渗透压,0.22μm滤膜过滤,得到粒径呈正态分布且分布较窄的脑清喷鼻微乳。然后对制得的脑清喷鼻微乳的物化性质进行研究和对初步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物化性质的研究结果:微乳的黏度3.056×10-3Pa.s,表面张力11.8×10-3N·m-1,折光率1.3685,pH值6.1,平均粒径为19.9±5.07nm,Zeta电位-1.39±3.06mv。微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在室温(25℃)条件下放置4个月,微乳经10000转/min离心5min无分层,无沉淀析出,微乳仍为棕色澄清透明溶液;以脑清喷鼻微乳中麝香酮的含量作为含量指标,含量从54.3μg/ml变成54.1μg/ml,并无明显降低;粒径从21.0±8.49nm变42.9±18.2nm,按照粒径变化趋势,预计脑清喷鼻微乳在一年以内仍符合微乳的粒径要求。本论文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脑清喷鼻微乳的药效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谷氨酸和物理缺氧对PC12细胞进行损伤,建立缺氧模型,比较了微乳与传统水提制剂,以及鼻腔与灌胃不同给药途径得出来的血清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以MTT和LDH检测细胞存活率和损伤程度作为评价指标。试验证明:大鼠给予不同剂量脑清喷鼻微乳所得的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而微乳制剂比传统水提制剂的药效更好,鼻腔给药的药物吸收效果与灌胃给药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明脑清喷鼻微乳可经鼻黏膜吸收入血而发挥治疗作用,而且可避开首过效应,起到脑靶向作用,直接到达病灶,发挥作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脑清喷鼻微乳的急性毒性、黏膜刺激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脑清喷鼻微乳其鼻腔给药在急性毒性、局部刺激方面无显着的毒副反应,局部应用预期安全可靠。本研究为脑清喷鼻微乳做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源香[10](2008)在《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新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28天。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伴随症状、血脂、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观察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急性缺血性中风与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关系。结果:28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均改善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情程度与NSE水平呈显着正相关。结论:熄风通络化痰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远期的功能恢复,也将起到积极的治疗意义,熄风通络化痰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二、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川藿醒神滴鼻剂对重症昏迷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昏迷的研究进展 |
1.1 昏迷的中医概念 |
1.2 中医学对昏迷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昏迷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昏迷的认识与治疗 |
2.1 昏迷的概念 |
2.2 昏迷发病机制 |
2.3 昏迷的分类 |
2.4 现代医学对昏迷的治疗 |
3. 中药鼻腔给药的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 |
3.1 中药鼻腔给药的历史沿革 |
3.2 中药鼻腔给药的理论基础及优点 |
3.3 中药鼻腔给药剂型 |
3.4 中药鼻腔给药研究进展 |
3.5 结语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川藿醒神滴鼻剂治疗昏迷作用机制研究 |
1. 基于文献获取各个中药挥发油成分 |
2. 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 |
3. 疾病靶点的收集 |
4. 筛选成分-疾病共同靶点及韦恩图 |
5.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 |
6. PPI网络构建及关键靶点筛选 |
7. GO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与分析 |
7.1 GO富集通路 |
7.2 KEGG富集通路 |
8. 讨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伦理批号 |
4. 病例选择 |
4.1 病例的纳入标准 |
4.2 病例的排除标准 |
4.3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标准 |
4.4 脱落与剔除病例的处理 |
4.5 病例的终止 |
5. 研究方法 |
5.1 临床分组 |
5.2 治疗方案 |
5.3 观察项目及疗效判定 |
5.4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病人的基线情况 |
6.2 临床疗效比较 |
7. 讨论 |
7.1 GCS评分、总有效率及苏醒率 |
7.2 aEEG评分 |
7.3 相对α变异性 |
7.4 28天病死率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鼻-脑”通路的中药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鼻-脑”之渊源 |
2 现代医学对“鼻-脑”的认识 |
2.1 鼻的生理功能特点 |
2.1.1 解剖学依据 |
2.1.2 生理学基础 |
2.2“鼻-脑”通路的途径 |
3 中药经鼻给药防治脑缺血相关基础研究 |
3.1 体外细胞模型研究 |
3.1.1 动物离体鼻黏膜扩散池模型 |
3.1.2原代大鼠嗅神经鞘细胞(OECs)模拟“鼻-脑”直接通路 |
3.1.3 Calu-3细胞模拟“鼻-脑”间接通路 |
3.1.4 多细胞模型 |
3.2 在体动物模型研究 |
3.2.1 从鼻治脑减轻脑缺血损伤 |
3.2.2 从鼻治脑的优势 |
4 临床应用 |
4.1 古籍中“纳鼻通关”治疗脑中风 |
4.2 现代医学经鼻给药治疗脑缺血损伤 |
4.2.1 微乳喷鼻制剂 |
4.2.2 溶液滴鼻剂及喷鼻剂 |
4.2.3 微粉嗅吸剂 |
5 存在的问题 |
(3)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各种疼痛 |
2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3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心血管疾病 |
4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感冒发热 |
5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乳腺炎 |
(4)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鼻腔生理组织结构 |
2 经鼻给药脑靶向作用机制 |
2.1 嗅神经通路 |
2.2 嗅黏膜上皮通路 |
2.3 血液循环通路 |
3 经鼻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实例 |
3.1 脑梗死 |
3.2 偏头痛 |
3.3 血管性痴呆 |
3.4 脑肿瘤 |
4 经鼻给药制剂的研究 |
4.1 原位凝胶 |
4.2 脂质体 |
4.3 微球 |
4.4 纳米粒 |
5 中药经鼻给药 |
6 对我国经鼻给药研究的思考 |
6.1 经鼻给药脑靶向研究需更多临床验证 |
6.2 寻找更多对脑部疾病有显着疗效的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 |
6.3 改良治疗脑部疾病的中药剂型 |
6.4 结合现代工艺剂型 |
6.5 寻找高效低毒的吸收促进剂 |
(5)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治疗中风的进展 |
1.1.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2 中医治法方药的研究现状 |
1.1.3 中药治疗中风病的现代化研究 |
1.2 中医鼻疗法文献研究 |
1.2.1 何谓鼻疗法 |
1.2.2 鼻疗法的疗效基础 |
1.2.3 鼻疗法的基本方法 |
1.2.4 鼻疗防治脑病的文献实例以及机理分析 |
1.2.5 鼻疗法的基本用药规律 |
1.3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3.1 病因学以及发病机制 |
1.3.2 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4 鼻腔给药系统的现代医学研究 |
1.4.1 解剖结构依据 |
1.4.2 吸收途径 |
1.4.3 影响因素 |
1.4.4 剂型的研究 |
第2章 脑清喷鼻微乳处方与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伪三相图的绘制 |
2.2.2 微乳处方的筛选 |
2.3 实验结果 |
2.3.1 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 |
第3章 临床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中止、剔除标准 |
3.1.6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2.1 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观察中医症状和体征 |
3.2.2 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 |
3.2.3 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岐化酶等指标 |
3.2.4 治疗7天,14天后观察患者鼻粘膜情况 |
3.2.5 安全性指标观察与药物副作用监测 |
3.3 疗效评定 |
3.3.1 临床疗效评定 |
3.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3.3.3 其他资料比较 |
3.4 样本数估算与统计方法 |
3.4.1 统计学方法 |
3.4.2 样本数估算方法 |
3.4.3 随机分组方法 |
3.5 结果 |
3.5.1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比较 |
3.5.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NHISS评分比较 |
3.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
3.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3.5.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
3.5.7 不良反应观察 |
3.6 讨论与展望 |
3.6.1 研究结果分析 |
3.6.2 研究指标选用说明 |
3.6.3 中风病的主要病理病机与治则 |
3.6.4 脑清喷鼻微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机制 |
3.6.5 如何看待中医鼻疗法与现代医学经鼻给药 |
3.6.6 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前景 |
3.6.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3.7 研究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6)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对中风病的研究论述及治疗概要 |
1.中风病名概述 |
2.病因病机认识源流 |
2.1 唐宋以前内虚邪中的外风论 |
2.2 金元以降内风论萌芽 |
2.3 明清时期内外兼重,内风论日趋深化 |
2.4 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现代研究新观点 |
3.治则治法 |
3.1 活血化瘀法 |
3.2 益气活血法 |
3.3 泻下通腑法 |
3.4 化痰祛瘀法 |
3.5 补益肾气法 |
3.6 平肝熄风法 |
3.7 清热解毒法 |
3.8 醒脑开窍法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1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及形成机理尚需进一步阐明 |
4.2 治法诸多,利弊同存 |
4.3 规范化治疗任重道远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缺血损伤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
1.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 |
1.1 能量代谢障碍 |
1.2 炎症反应 |
1.3 谷氨酸毒性损伤 |
1.4 一氧化氮(NO)损伤 |
1.5 自由基损伤 |
1.6 凋亡 |
2. 缺血性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2.1 非药物性治疗 |
2.2 药物治疗 |
2.3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
2.4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
2.5 基因治疗 |
第三节 纳米芎冰喷雾剂的相关背景研究 |
1. 鼻腔给药相关基础研究 |
1.1 鼻腔的生理结构 |
1.2 鼻腔给药优点 |
1.3 中药鼻腔给药的经验 |
2.芎冰喷雾剂的相关研究 |
2.1 芎冰喷雾剂的研发的背景 |
2.2 制剂主药的选择 |
2.3 芎冰喷雾剂前期研究成果 |
3. 芎冰纳米脂质体的研发思路 |
3.1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药的简介 |
3.2 纳米脂质体剂型研发的必要性 |
3.3 纳米脂质体剂型研发的先进性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研究技术线路 |
2. 实验研究内容 |
3. 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
3.1 药物 |
3.2 分组与造模 |
3.3 给药方法 |
3.4 检测方法 |
3.5 手术造模过程示意图 |
4. 实验操作与结果 |
4.1 Zea-Longa神经缺失症状评分 |
4.2 TTC染色及计算缺血体积 |
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spase-3,AQP4基因的表达 |
4.4 缺血脑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微结构 |
4.5 血清TNF-α、IL-1β检测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分组及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2.5 治疗方法 |
2.6 观察项目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2.8 中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 |
2.9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可比性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 |
3.3 不良反应 |
4. 讨论与分析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医证候观察表 |
附录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
主要缩略词表 |
致谢 |
(7)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文献研究 |
1 中医治疗中风的进展 |
1.1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治法方药的研究现状 |
1.3 中药治疗中风病的现代化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和发病机理 |
2.2 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3 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3.1 解剖结构依据 |
3.2 吸收途径 |
3.3 影响因素 |
3.4 剂型的研究 |
二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中止、剔除标准 |
6 治疗方法 |
6.1 一般治疗 |
6.2 试验措施 |
6.3 对照措施 |
6.4 药物副作用监测 |
7 观察项目 |
8 疗效评定 |
9 统计方法 |
三 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NHISS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及治疗14天后日常生活能力状态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CT值的变化比较 |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CT梗塞面积的变化比较 |
8 副作用观察 |
9 结论 |
四 讨论与展望 |
1 痰瘀互结是中风病急性的主要病机特点 |
2 脑清喷鼻微乳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 |
3 血液流变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4 脑清喷鼻微乳对缺血缺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5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施治 |
1.3 中医药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 |
2.西医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及治疗 |
2.1 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临床疗法 |
3.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
3.1 活血化瘀疗法联合使用西药 |
3.2 祛风化痰疗法联合使用西药 |
3.3 祛风活血疗法联合使用西药 |
3.4 活血化痰疗法联合使用西药 |
3.5 扶正活血疗法联合使用西药 |
3.6 中西医综合疗法 |
4.体外反搏的研究 |
4.1 体外反搏发展的历史 |
4.2 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 |
4.3 体外反搏的临床应用 |
5.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依据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疗程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 |
3.临床资料分析 |
3.1 可比性研究 |
4.治疗结果 |
4.1 两组患者中风症状疗效比较 |
4.2 中医证候疗效 |
4.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积分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
4.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一、脑醒丸各剂型的组方依据、作用机制及疗效分析 |
二、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状、证候的疗效 |
三、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疗效 |
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五、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继发脑出血的安全性分析 |
六、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综合治疗的意义 |
七、本研究不足之处 |
八、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脑清喷鼻微乳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AIS)的理论阐述 |
二、脑清喷鼻微乳中成分的药理研究 |
三、中药微乳制剂的应用 |
四、鼻腔给药在脑靶向中的应用 |
五、本课题研究的依据 |
第一章 石菖蒲、三七、川芎提取工艺的研究 |
一、石菖蒲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考察加水量对石菖蒲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
2.2 考察提取时间对石菖蒲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加水量对石菖蒲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
3.2 提取时间对石菖蒲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 |
3.3 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
4 讨论 |
二、三七、川芎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对照品与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含量测定方法 |
2.2 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 |
2.3 提取溶剂考察 |
2.4 三七、川芎单提、合提考察 |
2.5 三七、川芎提取工艺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含量测定方法 |
3.2 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 |
3.3 提取溶剂考察 |
3.4 三七、川芎单提、合提考察 |
3.5 正交试验结果 |
3.6 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
4 讨论 |
三、三七、川芎精制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上柱样品溶液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2.2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2.3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方法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上柱样品溶液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3.2 大孔树脂吸附条件考察 |
3.3 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条件考察 |
3.4 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
4 讨论 |
第二章 脑清喷鼻微乳处方与工艺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伪三相图的绘制 |
2.2 微乳处方的筛选 |
2.3 单因素考察微乳制备的工艺 |
3 实验结果 |
3.1 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处方 |
3.2 单因素考察微乳制备的工艺 |
3.3 最佳处方工艺验证实验 |
4 讨论 |
第三章 脑清喷鼻微乳的理化性质研究和稳定性考察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GC 法测定脑清喷鼻微乳中麝香酮含量方法的建立 |
2.2 微乳理化性质的研究 |
2.3 微乳初步稳定性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GC 法测定脑清喷鼻微乳中麝香酮含量方法的建立 |
3.2 微乳理化性质的研究 |
3.3 微乳初步稳定性考察 |
4 讨论 |
第四章 脑清喷鼻微乳血清药理学和安全性研究 |
一、脑清喷鼻微乳血清药理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PC12 细胞培养方法 |
2.2 溶液配制 |
2.3 含药血清的制备 |
2.4 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诱导PC12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2.5 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诱导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实验结果 |
3.1 含药血清对谷氨酸诱导PC12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 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诱导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4 讨论 |
二、脑清喷鼻微乳安全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急性毒性试验 |
2.2 局部刺激性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急性毒性试验 |
3.2 局部刺激性试验 |
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10)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2 病例入选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3 一般情况 |
4 研究方法 |
4.1 随机分组 |
4.2 治疗方法 |
4.3 观察指标 |
4.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治疗结果 |
6.1 两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6.2 证候疗效比较 |
6.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4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比较 |
6.5 治疗前后TCD 变化 |
6.6 治疗前后血脂改变 |
6.8 发病前NSE 与病情程度的关系 |
7 安全性指标观察 |
7.1 实验室检查 |
7.2 心电图检查 |
7.3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因病机探讨 |
2.1 痰瘀是中风病发病的基础 |
2.2 气血逆乱是中风发病的主要病机 |
2.3 络脉闭阻是中风的关键 |
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则治法探讨 |
4 组方分析及疗效机理探讨 |
4.1 组方分析 |
4.2 疗效机理探讨 |
5 疗效分析 |
5.1 熄风通络化痰汤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 |
5.2 熄风通络化痰汤对血脂的影响 |
5.3 熄风通络化痰汤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5.4 熄风通络化痰汤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证候积分 |
附录2 既往史评分标准 |
附录3 卒中量表(CSS量表) |
附录4 伴发疾病的积分 |
附录5 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
致谢 |
四、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藿醒神滴鼻剂对重症昏迷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D]. 王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鼻-脑”通路的中药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J]. 魏珍珍,方晓艳,樊帅珂,彭孟凡,白明,苗明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22)
- [3]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J]. 陆燕,刘华,王东兴.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04)
- [4]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J]. 李思佳,杨俊,陈锋,潘艳娟,姜宇,路璐,张静,闫福林,卢光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4)
- [5]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 黄勇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李俊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7]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 张建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8]脑醒丸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 高江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脑清喷鼻微乳的研制[D]. 陈颖. 广东药学院, 2009(07)
- [10]熄风通络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D]. 刘源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