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西CST公司热带产能将翻番(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宇[1](2020)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取得成就的背后是依托于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致使我国面临资源、能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同时,工信部也针对工业领域,颁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促进工业绿色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理、历史等方面原因导致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工业化水平也处于不同阶段,因而各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状况也会有显着不同。因此,科学评价我国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深入探讨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积极寻求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提升路径,不仅对于探索工业绿色发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政府识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促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取得成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分析。首先,分析工业绿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工业绿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综合评价和投入产出两个角度出发,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最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协调程度,以此表征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空间差异性明显,整体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逐步减弱的格局,30省市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现象”;我国整体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呈现上升态势,东部地区呈现轻微下降态势,30省市则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我国整体协调等级一直稳定在中级协调,东部地区协调等级均稳定在良好协调状态,中部地区协调等级稳定在中级协调状态,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协调等级实现跨越,30省市呈现出五种协调等级的分布特征。2.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空间效应检验。首先,基于空间效应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构建邻近距离、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地理距离与经济距离嵌套四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其次,基于四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ESDA方法测算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Moran’s Ⅰ指数、Geary’s C指数,以此来判断其空间效应是否显着。最后,基于四种空间权重矩阵,通过Moran散点图、时空跃迁动态分析以及LISA图来分析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存在显着的空间效应,呈现出显着的正自相关的空间关联模式,大部分省市与其邻近省市表现出相似的集聚特征;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在空间地理分布上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和低流动性的特征,各省市想要脱离原来的集群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已形成北京、天津为中心的高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空间集群区域和以四川、甘肃为中心的低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空间集群区域。3.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明确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其次将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建立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并对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共线性及平稳性检验。再次,运用Matlab软件对四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等来分析各因素对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技术进步、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结构、工业集聚、所有制结构和禀赋结构8个因素会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产生显着影响,而四大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则各不相同。4.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提升策略。首先介绍了美国、德国、丹麦、日本四个发达国家工业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得出的分析结论,提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提升策略,主要包括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积极优化工业结构,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力度;提高FDI环境准入门槛,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增加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制定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策略。
陈展图[2](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覃杏晖[3](2019)在《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论文回顾了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历程,立足于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采用文献查找,数据对比,实地走访等研究手段,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本论文通过全面阐述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基本情况,对茂名市的天然橡胶农场种植、管理及生产以及加工项目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茂名农垦“走出去”项目特别是海外泰国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此外还对老挝、马来西亚、印尼等相关海外项目走访了相关人员,了解了相关情况。初步明确了制约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几个主要因素:1、天然橡胶市场低迷,价格跌破农场割胶成本;2、农场管理机构臃肿,非割胶成本居高不下;3、加工项目产业链断,产品附加值低;4、海外农业项目由于土地属性问题进展缓慢,成本回收较慢。本论文从体制改革、精简人员、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大对策:一、通过割制改革,严控割胶成本;二、农场机构改革,精简只能交叉部门及人员,减少辅助岗位人员;三、积极研究开发特种胶及军工胶,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四、明确海外租赁土地性质,加快推进项目进展。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橡胶产业链方向朝前迈进。但在发展中难免遇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实际研究和调查,总结了制约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制约因素,并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我们发现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积极稳健发展海外天然橡胶项目,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一定可继续做大做强。
金莉苹[4](2018)在《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剖析、解读印度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模式、状况、特征,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印度能源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印度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对其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路径,为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撑。将印度作为国家案例探究其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问题,对于印证和丰富经济学及能源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消费大国,2017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三位,中印两国能源消费量之和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8.76%,而中印两国消费增量之和占到了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46.06%。印度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能源需求,本文的研究可为中国立足自身发展应对印度的能源竞争及共同维护全球气候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也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印度利益相关国开展积极有效的能源合作。印度自2015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印度的化石能源大部分依赖进口,且进口比例逐年递增。印度能源消费模式具有明显的“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印中美日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以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印度要发展低能耗低碳经济增长,中国、美国、日本在资源开拓、能源结构调整、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印度借鉴。通过对印度能源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可知对印度能源消费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城市化是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的影响次之。应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方法,构建误差向量修正模型(VECM),运用Toda-Yamamoto方法,研究得到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符合保持假说。在保持假说情形下,采取以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节能措施不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印度碳排放高速增长,仍处在倒U型曲线拐点前的上升期。从能源结构看,来自煤炭的碳排放量最多,约占三分之二。从产业结构看,来自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的碳排放量最多。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992年。本论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如下: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也存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在2000年后已出现弱解耦的良好趋势。未来印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解耦发展措施重点方向是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发展碳减排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印度能源消费在理论上具有规模收敛的趋势。印度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改进的良好趋势,能源消费的GDP弹性系数值小于1,能源消费强度已出现倒U形特征。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取得积极成效。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能源的可持续能源供给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印度“三高”能源消费模式得以优化和可持续仍面临诸多现实的来自资源供给和环境的约束。印度政府应当从扩大能源产能、提高能源市场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技术进步等方面设计制定系统的、长远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综合能源政策,以改进能源消费模式,保障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印度需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尽早跨越库兹涅茨曲线,实现低能耗低碳排经济增长。本论文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可能的创新成果:在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印度能源消费“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结构未对碳排放形成趋势性影响,印度还需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促进碳减排。对印度碳排放增长有明显负向效应的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说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已经对碳减排产生了积极作用;利用通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印度能源消费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得出印度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规模理论上具有收敛性;分析指出了印度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路径。
李孔燕[5](2017)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传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也曾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也遭受到来自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模式及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践行,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是指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并且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提升。目前的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多年之后,资源与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过耗、生态恶化等问题矛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扩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绿色发展就是告别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为思想核心及价值判断的全新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开辟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路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模式逐渐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的发展模式。要达到这种模式,既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在全球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变,即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来突破困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手段和具体措施,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即将成为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目标,也将成为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本研究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与规律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其节能减排效果、政策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一些可能性的创新路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出路与建议等,进而为探索诸如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型欠发达省区绿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尽一些绵薄之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第一章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由来及其内涵外延;第二章以绿色发展的关联维度为出发点,探讨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梳理节能减排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沿革,总结国外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等;第三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为例,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从能源、废水、废气、固废角度,较为详实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污染分布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第四章从绿色发展理念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管理、金融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具体对策及建议;从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废水、废气、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五章,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内蒙古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及路径向绿色发展模式及路径的根本转变,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从而为具体实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为同类地区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及借鉴。
薛保山[6](2017)在《铁矿石消耗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铁矿石消耗对外依存度的逐年攀升,人们对铁矿石消耗未来走势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铁矿石消耗?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着铁矿石消耗?论文紧紧围绕这一命题,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以铁矿石储量现状和开发利用特征为基础,沿着铁的物质流路径,分析提炼出经济增长、环境政策、市场因素和技术进步四方面因素对铁矿石消耗产生必然影响,并分别就四方面因素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综合四方面影响因素,构建了铁矿石消耗综合影响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论文将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比较研究、数理统计建模法、理论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等方法对铁矿石消耗策略、钢铁循环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围绕铁矿石消耗与经济增长、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相关关系中的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了如下主要内容,形成了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耗关系的相关文献,得出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提炼拟创新点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铁矿石消耗影响因素分析。全面分析全球及中国铁矿石储量、品位以及分布特征,系统回顾铁矿消费利用状况,总结影响铁矿石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章,经济增长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首先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和模型,分析美、英、德、法、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增长对铁矿矿石消耗的影响,提出了美国“倒U”型、英法“山峰”型、德日“反7”型和韩国持续增长型等铁矿石消耗模式;再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对铁矿石消耗影响的时序特征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进而构建并验证中国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的时空耦合规律。形成主要结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主要反映在社会物质财富的蓄积,经济增长对铁矿石消耗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表现为人均钢铁蓄积量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经济增长主要反映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显现出逆向发展,表现为人均钢铁蓄积量的缓慢增长,并将最终实现均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具有时空耦合规律,整体上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同时,区域上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第四章,市场因素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先通过分析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历史、现状和演化趋势,论证铁矿石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再探讨国际铁矿石贸易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然后论述了铁矿石价格变化对铁矿石消费替代以及可消耗的铁矿石储量的影响,后又分别论证了钢铁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铁矿石贸易可以使铁矿资源全球再平衡,并通过价格影响铁矿石生产、消耗量。钢铁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改变钢铁国际间的平衡,并通过贸易转嫁铁矿石消耗所带来的能源环境负担。各国经济增长阶段和发展方式的不同,产生了钢铁利用链上的国际分工不同,进而影响铁矿石消耗,形成了铁矿石消耗与钢铁利用的不协调性。第五章,环境政策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论述了环境政策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并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角度论证了钢铁循环利用对铁矿石消耗产生的影响。形成主要结论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大量消耗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致使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化完成后,环境问题凸显,环境管制迫使铁矿石消耗量减少;铁矿石消耗减少,促进了钢铁循环利用,进而减少环境负担,铁矿石消耗与环境相适应,并最终达到均衡。从物质流分析和全生命周期理论考察,论文认为钢铁是节能环保资源,长期来看,依靠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有效保障铁矿石动态均衡消耗,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和经济均衡增长。第六章,技术进步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分别从铁矿石环境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和铁矿石资源利用率论证技术进步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对技术进步产生钢铁材料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间的替代,以及技术进步对铁矿石消耗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并从有偏技术进步理论探讨了技术进步对铁矿石消耗数量和质量提高的影响。形成结论为:技术进步提高铁矿资源勘探开发水平,增加可采铁矿资源储量,同时,技术进步使开采成本降低,提升铁矿资源可经济开采量。技术进步使钢铁潜在可替代材料增多,进而促使钢铁材料性能的提升,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相同功效的铁矿石消耗量,实现铁矿石消耗减量增效,可缓解铁矿消耗压力。有偏技术进步在中国钢铁工业表现突出,由于市场需求驱动,铁矿石消耗数量增长快于质量提升,随着人均钢铁蓄积量的饱和,技术进步将偏向于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上来,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减量提质发展。第七章,铁矿石消耗综合影响实证分析。通过对逐级细化影响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将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市场指标和技术进步指标逐步纳入系统模型,构建综合影响模型,并用运用5个典型发达国家45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形成主要结论:(1)经济增长增加铁矿石消耗,铁矿石消耗增加环境负效应,环境压力约束经济增长减少铁矿石消耗强度。(2)经济增长增加科技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降低资源消耗依赖;同时,技术进步增加铁矿石可采储量,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废钢铁回收利用率),提升钢铁制品品质,减少铁矿石消耗强度。(3)国际贸易促进铁矿资源全球有效配置,并通过价格形成材料的替代(包括铁矿石与废钢铁资源的替代);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转变钢铁资源的流动形式,钢铁间接贸易量迅速增加,转变了铁矿资源约束,并通过钢铁间接贸易提升了经济增长。(4)市场、环境、技术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着铁矿石消耗强度,同时,经济、市场、环境、技术也从不同测度共同影响着铁矿石消耗的形态、方式、效率和质量,构成了铁矿石消耗影响机制。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先逐步总结经济增长、市场因素、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对铁矿消耗影响的研究结论,在综合影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矿石消耗的影响机制,并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我国铁矿石消耗和钢铁产业政策面临的问题,提出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中国钢铁工业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管控和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钢铁制造国际分工,铁矿石资源远期不会约束中国经济增长,可以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通过对比主要发达国家不同历史时期铁矿石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我国不同发展方式,运用时序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中国铁矿石消耗与经济增长的时空耦合规律。(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全面分析经济、环境、市场、技术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选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指标、环境约束指标、钢铁贸易指标、技术进步指标等共10项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步构建铁矿石消耗综合影响模型,提出未来中国铁矿石消耗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
赵尉清[7](2017)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是提供热力、电力等常规动力的基础,加之天然气利用具有显着的清洁、高效特性,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世界能源优化的重要途径。有鉴于此,天然气产业发展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低碳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各国能源业界的焦点和热点。另外由于天然气产业具有很强自然垄断性,且关乎国计民生,一直以来也是各国政府规制的重点领域。天然气产业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支柱,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发展,历经了改革开放前的“政府垄断期”、改革开放之初的“寡头垄断期”以及产业大重组后的“寡头竞争期”,目前正朝着“市场化竞争期”迈进。在此之中得益于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以及社会低碳环保意识的崛起,天然气终端市场变化日新月异,需求增长突飞猛进,天然气产业得到高速的发展,市场化程度亦逐步加强,除传统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外,地方国企、民企、外企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新兴力量开始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天然气产业变迁仍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朝着市场化方向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规制政策不健全而导致的市场竞争偏弱、经营效率较低、运营绩效不理想等问题也在不断凸显。截至目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与西方先进国家同业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所以中国天然气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其间政府如何对产业施以系统而有效规制,成为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产业链视角为基础,将研究重心聚焦在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的SCP以及产业规制之上,来进行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以及规制体系构建的分析研究。全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考察,主要涉及到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自然垄断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规制理论等相关知识。作为本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为本文后续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天然气产业链及其自然垄断性进行了研究,从天然气资源的概念和特性切入,分析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衔接机制和动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天然气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划分对于各领域的自然垄断性进行了研究,进而总结出了政府对天然气产业链进行规制的出发点、目标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规制方式手段。接着,对中国、美国和英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发现了中国天然气产业与西方先进国家同业目前仍在产业结构、产业立法、监管体系、价格规制、供气保障以及设施配套等方面存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以美英两国同业发展为借鉴,从举措和效能两个维度归纳了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后续发展的重要启示。随后,基于产业链视角,使用SCP模型对于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天然气产业的市场结构,接着对产业的市场行为进行了考察,最后分析了产业的市场绩效。同时通过建立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于我国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的发展沿革进行评分比较,一来可作为SCP模型分析结果的检验和佐证,二来可发现产业演进过程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和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和建议来提升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而做好铺垫。进一步,通过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分析以及“十三五”期间国内天然气资源供需态势的预测,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S—C—P目标,并从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和提升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较为系统的总结了产业的发展举措。最后,提出了我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构建原则,并按照“量”和“质”两个范畴对我国天然气产业规制的目标体系进行了分类,同时也按照引导性工具、激励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对天然气规制体系的政策工具系统进行了归纳。在此之上,分别以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领域为划分,构建了各自相应的规制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整个产业链的规制总体系,最后对于实现该规制体系所需要的政策建议进行了阐述。基于以上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为:(1)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结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对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研究,研究视角具有全局性,研究结论对于解释当前天然气产业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普遍性;(2)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目标系统和规制体系。基于天然气产业链,按照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划分,从“量”和“质”两个角度构建了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目标系统,并围绕该目标系统的实现,结合当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提炼各领域的规制要素,构建了相应的“分-总”结构的产业规制体系;(3)以SCP模型为框架,从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维度提炼了中国天然气产业深化发展的目标,并以此为指针系统性提出了中国天然气产业深化发展的改革举措。同时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所构建的天然气产业总的规制体系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实施政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苏俊波[8](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蔗是我国重要的食糖来源,近年来由于受农业资源条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影响,我国甘蔗产业生产成本高涨,比较效益低下,并面临着国内糖价随国际糖价下滑、和大量配额外原糖盲目无序进口的双重冲击的形势;同时也面临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一些产业和经济体开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并逐步进入机械化、智能化和互联网+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甘蔗的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竞争力开展研究,结果如下:1、对我国甘蔗主产区5个省采用调查问卷面对面交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甘蔗生产规模偏小,户均种植面积约5亩;种植行距以1.2米以下为主,51.95%农户采用牛工培土,机械收割率不到1%,机械化程度低;近几年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约2300-2400万亩,产糖量约1100-1300万吨,规模和糖产量与泰国相近,继巴西和印度之后排名世界第三;甘蔗生产成本约2150-2300元/亩,平均亩产4.8吨,蔗糖生产成本约4400-4800元/吨,约为澳大利亚、巴西的2倍多;甘蔗的含糖量和出糖率分别为13.8%和12.1%,略高于泰国的11.6%、10.5%,低于澳大利亚15.5%、14.2%;蔗糖贸易在国内外价差巨大且关税保护不足的情况下,近三年原糖进口约400万吨,贸易逆差大,严重冲击国内蔗糖产业。2、案例分析:以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为例,2013/14榨季其蔗区面积约33万亩,平均亩产5.25吨,蔗糖含量14.55%,出糖率12.73%,在国内同行属于领先水平。但是其品种单一化严重,ROC22占9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的60%左右;平均单产高于世界平均的4.8吨/亩,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相近;蔗糖分和出糖率高于泰国,与巴西持平,低于澳大利的15.5%、14.2%;当榨季每吨白砂糖含税成本5317.86元,销售亏损684.64元。直接折射出我国甘蔗产业除单位面积产量和蔗糖含量与世界主要产糖国接近之外,在品种结构、蔗区规模、加工品质、制糖成本等方面竞争力处于明显劣势。3、试验验证:在甘蔗主产区通过土地流转组建一个1500亩的甘蔗生产农场,3年的生产实践结果为:机械化生产模式下平均亩产为5.64吨,比常规生产模式的5.93吨减产了0.29吨;平均每亩收入为2368.8元,比常规生产模式下少收入121.8元,而生产成本比常规生产模式下节约了331.62元。因此,机械化生产模式下,每亩的净利润为136.86元,比常规栽培模式的-72.96元增收了209.83元。并初步筛选出了福农38、柳城05-136、粤糖55等3个在粤西地区相对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品种;验证了我国机械化收割环节的含杂和损失与国外情况相当。但整个农场与世界糖主产国相比仍然没有竞争力,主要原因是农场规模太小,农机具闲置率高,农机与农艺并未完全融合。从侧面表明新形势下可通过扩大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4、针对当前形势,我国应尽快推进甘蔗产业的结构性改革,整合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整治与规划,深挖节本增效潜力:一是推动土地流转和规划、强化水利建设和地力恢复工程,开展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机补贴力度,鼓励成立甘蔗生产和农机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种植户和糖厂租赁承包土地,实现企业化的专业化经营。二是通过产业技术体系指导建设优良苗圃、优化品种构成和熟制搭配,加快推广福农38、柳城05-136、柳城03-1137、桂糖29、粤糖55等高产、高糖、适应机械化栽培的品种,丰富蔗区品种遗传多样性;同时加快健康种苗、抗旱节水技术、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三是构建糖料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化解食糖“价差驱动型进口”导致中国食糖产业“产量增、成本增、高库存与高进口”并存的困局;在主产区开展甘蔗种植直补试点,并严格限制配额外进口食糖,保护国内食糖产业。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5-10年内每吨甘蔗降低成本100-120元,吨糖成本降低1000-1300元,大幅度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的竞争力。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9](2016)在《技术动态》文中研究指明陕西未来能源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出油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10万t/a煤间接液化制油国家示范工程—国内首套百万吨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产出达到欧Ⅴ标准的优质油品,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该示范项目,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一氧化碳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气体净化、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及油品加氢提质等技术。按投资额度计算,项目装备自主
谭琦璐[10](2015)在《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污染物的双重挑战,多数实证研究证明针对两者的措施存在共生效益,研究共生效益有利于我国制定更科学全面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同时,共生效益概念所包含政治属性使得我国有必要明确行业具有的共生效益大小,以在国际谈判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为评估我国主要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共生效益,量化共生效益对减排政策制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钢铁、电力和水泥三个行业共146项技术开发了自底向上优化模型,构建了行业二氧化碳共生效益分析框架,结合多目标分析、不确定情景分析等评价了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和大小,在此基础上对行业未来二氧化碳削减目标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现有的针对2015年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在电力和钢铁中能够实现,而水泥行业的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目标设定过严。对三个行业而言,无论是减碳还是减污目标都具有使对方削减的共生效益,但在减污目标驱动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共生效益总和更大。三个行业在2015年达到减碳减污目标基础上,202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还能够分别进一步削减4-20%,0-4%及2-15%。通过将碳排放强度在其可行范围内采样发现,并非任何水平的二氧化碳削减强度都具有空气污染物减排的共生效益,对某些污染物而言,只有碳约束达到较强程度时才具有协同削减的效益。三个行业在2020年所具有的最大空气污染物削减共生效益值占行业减排成本的比重分别为0.7-1.3%,1.2-2.4%,1.5-3.1%,共生效益值同成本的比值十分微小。在考虑减污共生效益大小,单位减排成本变化趋势和速率下,对三个行业2020年碳削减目标的建议为:电力行业2020年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0-14%,排放量为34.4-36.0亿吨;钢铁行业2020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2%,排放总量将达到12.6-12.8亿吨;水泥行业2020年吨水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8-12%,排放总量为11.8-12.4亿吨。届时水泥行业有可能进入碳排放峰值的平台。
二、巴西CST公司热带产能将翻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西CST公司热带产能将翻番(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创新点 |
2 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 内涵分析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3 构成要素与基本内容 |
2.4 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分析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3.3 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
3.4 工业绿色发展协调度测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绿色发展质量空间效应分析 |
4.1 空间效应检验方法 |
4.2 空间权重设定 |
4.3 空间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工业绿色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识别与机理分析 |
5.2 空间计量分析框架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策略 |
6.1 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实践经验 |
6.2 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提升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文对照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2.1 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2.3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2.4 越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内容 |
2.3 创新之处 |
3 结果 |
3.1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3.1.1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种植产业发展历史 |
3.1.3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加工产业发展历史 |
3.2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种植现状及分析 |
3.2.1 茂名农垦各个农场天然橡胶种植情况 |
3.2.2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开割面积情况 |
3.2.3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中小苗种植面积情况 |
3.3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量变化 |
3.3.1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量情况 |
3.3.2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单产情况 |
3.4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种植管理情况 |
3.4.1 茂名农垦割胶工人人数变化情况 |
3.4.2 茂名农垦人均割胶情况 |
3.4.3 茂名农垦割胶工人收入情况 |
3.5 茂名农垦加工项目情况 |
3.6 茂名农垦“走出去”项目情况 |
3.6.1 国外农业、种植、加工项目 |
3.6.2 国内加工项目 |
3.7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3.7.1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7.1.1 天然橡胶市场因素 |
3.7.1.2 国外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冲击 |
3.7.1.3 茂名垦区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过高、胶工不足、残次胶园多 |
3.7.1.4 茂名垦区天然橡胶生产效率低、抗灾能力差、橡胶树品系单一 |
3.7.1.5 国内加工项目存在的问题 |
3.7.1.6 海外种植项目存在的问题 |
3.7.1.7 海外加工项目存在的问题 |
3.7.1.8 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
3.7.2 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对策 |
3.7.2.1 解决胶工短缺问题,提高胶工待遇 |
3.7.2.2 加快第三代胶园的开割及残次胶园的更新换代 |
3.7.2.3 强化灾害防御治理能力,加大品系调整优化和深化农场体制改革 |
3.7.2.4 加大工厂新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条 |
3.7.2.5 国内加工项目的对策建议 |
3.7.2.6 海外种植项目的对策建议 |
3.7.2.7 牢牢把握市场,充分利用好金融工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述评 |
1. 相关理论 |
2. 相关研究述评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经济增长进程中能源消费规模与结构的演进 |
一、印度能源供求变化的轨迹与发展 |
1. 印度能源产需缺口的动态变化 |
2. 印度能源政策的变迁及能源改革的推进 |
二、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演进 |
1. 印度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发电产能的发展 |
2. 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扩大 |
三、印度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化轨迹 |
四、印中美日能源消费演进对比分析 |
1. 能源消费量及能源强度 |
2. 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 |
3. 能源贸易及进口依赖 |
4. 能源部门系统运营管理及相关政策举措 |
5.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相关拐点对比分析 |
五、印度能源消费的特征 |
1. 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
2. 碳排放量持续扩大 |
3. 能源对外依赖度高企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
一、印度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2. 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二、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
1. 模型构建 |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 实证分析结果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
一、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效应 |
1.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
2. 印度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
二、印度的碳排放规模与碳排放强度 |
1. 碳排放总量与结构特征 |
2. 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轨迹 |
三、印度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 |
1. 模型构建 |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 实证分析结果 |
四、印度碳减排的不确定性及其成因分析 |
1. 相对碳减排 |
2. 绝对碳减排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 |
一、印度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规模收敛性分析 |
1. 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验证 |
2. 对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 |
二、印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分析 |
1. 碳排放、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 |
2. 解耦指标与解耦路径分析 |
三、印度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改进 |
1. 能源消费的GDP增长弹性系数 |
2. 能源强度的变化 |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 |
1.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 |
2. 宏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3. 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 |
五、制约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 |
1. 资源供给的约束 |
2. 环境的约束 |
六、应对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的路径分析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 |
2. 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能源缩略术语表 |
附录2: 电力流程简图和热能流程简图 |
附录3: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及GDP变动表 |
附录4: 印度石油/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
附录5: 印中美日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
附录6: 印度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表 |
附录7: 印度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 |
附录8: 印度电力传输线路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
一、发展的含义 |
(一) 发展的范畴 |
(二) 中国发展之路 |
二、绿色及绿色化的概念 |
(一) 绿色的定义 |
(二) 绿色化内涵 |
三、绿色发展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
(一) 绿色发展理论的三大来源 |
(二)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 |
(一)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
(二)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三) 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拓展 |
五、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的理论拓展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层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联维度 |
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 |
(一) 节能减排催生绿色技术范式 |
(二) 节能减排倒逼绿色转型发展 |
二、绿色发展指导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内涵要求 |
(二) 节能减排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
(三) 绿色发展指导下的生产力评价标准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被动”节能减排到“主动”节能减排 |
(二) 节能减排的新思维格局和空间格局 |
(三) 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三个层面 |
四、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 |
(一) 发达国家碳减排经验 |
(二) 发展中国家的碳减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史、现状与绩效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背景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梳理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结果 |
二、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 |
(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模式现状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业结构现状 |
(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现状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成就、绩效与问题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成就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绩效分析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出路与对策研究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机遇 |
二、内蒙古传统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
(一) 运用绿色化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目标 |
(三) 形成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体系 |
三、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政策 |
(一) 绿色化产业政策 |
(二) 绿色化金融政策 |
(三) 绿色化科技政策 |
四、内蒙古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实践 |
(一) 典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实践 |
(二) “三废”资源化路径探索 |
(三)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产业群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创新路径 |
(一) 绿色化技术创新 |
(二) 绿色化管理创新 |
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
(一) 结构升级转型的绿色化问题 |
(二)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问题 |
(三) 结构转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
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一) 绿色发展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 |
(二) 绿色发展模式实践要素 |
(三) 绿色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 |
(四) 绿色发展模式的政策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铁矿石消耗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
1.2.2 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研究 |
1.2.3 资源消耗与市场机制研究 |
1.2.4 资源消耗与技术进步研究 |
1.2.5 铁矿石消费预测研究 |
1.2.6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铁矿石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
§2.1 全球与中国铁矿石储量特征 |
2.1.1 铁矿石储量丰富 |
2.1.2 铁矿石储量分布极为不均 |
2.1.3 铁矿石储量不断增加 |
§2.2 全球与中国铁矿石利用状况 |
2.2.1 钢铁生产状况 |
2.2.2 下游产业用钢情况 |
2.2.3 钢铁冶炼技术进步 |
§2.3 铁矿石消耗影响要素选取 |
2.3.1 铁的物质流分析 |
2.3.2 铁矿石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
2.3.3 铁矿石消耗影响要素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时空耦合规律 |
§3.1 消费强度与钢铁蓄积量 |
3.1.1 钢材消费强度测算 |
3.1.2 钢铁蓄积量测算 |
§3.2 主要国家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 |
3.2.1 美国型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 |
3.2.2 英法型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 |
3.2.3 德日型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 |
3.2.4 韩国型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 |
3.2.5 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实证研究 |
§3.3 中国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分析 |
3.3.1 模型构建 |
3.3.2 实证分析 |
3.3.3 构建AR模型 |
§3.4 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的时空耦合关系 |
3.4.1 中国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时序特征 |
3.4.2 中国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空间分布规律 |
3.4.3 中国经济增长与铁矿石消耗时空耦合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因素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1 国际铁矿石市场格局与演化趋势 |
4.1.1 国际铁矿石市场基本格局 |
4.1.2 铁矿石价格走势与波动 |
4.1.3 未来铁矿石市场发展趋势 |
§4.2 国际铁矿石市场对中国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2.1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 |
4.2.2 海外投资效益不佳 |
4.2.3 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受制于人 |
§4.3 价格机制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3.1 价格变化形成铁矿石消耗的替代 |
4.3.2 价格变化对铁矿潜在储量的影响 |
§4.4 钢铁贸易对铁矿消耗的影响 |
4.4.1 钢铁直接贸易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4.2 钢铁间接贸易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4.3 钢铁的国际流动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环境政策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5.1 环境政策对钢铁工业的主要影响 |
5.1.1 主要环境政策 |
5.1.2 环境政策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5.2 钢铁循环利用对铁矿石消耗影响 |
5.2.1 全生命周期理论 |
5.2.2 废钢行业的发展 |
5.2.3 废钢应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
5.2.4 钢铁循环利用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技术进步对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6.1 技术进步降低铁矿石消耗的环境影响 |
6.1.1 冶炼技术革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6.1.2 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排放强度 |
6.1.3 技术进步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效率 |
§6.2 技术进步产生材料替代效应 |
§6.3 技术进步提高铁矿石利用经济效益 |
§6.4 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铁矿石消耗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铁矿石消耗综合影响实证分析 |
§7.1 影响因子确定 |
7.1.1 经济增长影响因子选取 |
7.1.2 市场因素影响因子选取 |
7.1.3 环境政策影响因子选取 |
7.1.4 技术进步影响因子选取 |
§7.2 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原理 |
§7.3 模型构建与检验 |
7.3.1 协整检验 |
7.3.2 模型估计结果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 |
8.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产业链理论综述 |
二、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理论研究 |
三、天然气产业发展和规制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五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自然垄断理论 |
一、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 |
二、自然垄断理论形成的起点 |
三、自然垄断理论的完善和成熟 |
四、自然垄断理论的新发展 |
五、自然垄断边界变化研究 |
第二节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一、产业定义、分类及范围界定 |
二、产业链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三、产业政策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组织S—C—P理论范式 |
一、市场结构理论S |
二、市场行为理论C |
三、市场绩效理论P |
第四节 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理论 |
一、政府规制理论基本概念 |
二、政府规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必要性 |
三、政府规制实施的判断标准 |
四、对于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政府规制的理论演进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气产业链自然垄断分析 |
第一节 天然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一、天然气的基本概念 |
二、天然气的特性 |
第二节 天然气产业链特性研究 |
一、基本概念 |
二、结构特征 |
三、衔接机制 |
四、动力结构 |
第三节 天然气产业链自然垄断研究 |
一、产业链上游——天然气资源生产环节自然垄断研究 |
二、产业链中游——天然气资源储运环节自然垄断研究 |
三、产业链下游——天然气资源配售环节自然垄断研究 |
第四节 天然气产业链的政府规制需求 |
一、规制的出发点 |
二、天然气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目标和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天然气产业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研究 |
一、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历程研究 |
二、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主要成果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天然气产业发展改革研究 |
一、改革前国际天然气产业概况 |
二、美国天然气产业改革研究 |
三、英国天然气产业改革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国际天然气产业改革比较结果 |
一、产业监管结构不完善 |
二、天然气产业规制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
三、天然气产业各环节价改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
四、供气保障能力偏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发展不协调 |
五、垄断势力依旧强大,未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 |
第四节 典型国家天然气产业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一、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二、中国天然气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
三、中国天然气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一、中国天然气企业的定价策略 |
二、中国天然气企业的产品策略 |
三、中国天然气企业排挤竞争对手策略 |
四、中国天然气企业组织调整策略 |
第三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一、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
二、中国天然气产业技术进步情况 |
第四节 我国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实证检验 |
一、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
二、天然气产业市场绩效研究方法 |
三、天然气产业绩效研究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四、实证分析过程 |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深化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微观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供需态势预测 |
一、需求侧分析 |
二、供给侧分析 |
三、供需平衡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深化发展的S—C—P目标 |
一、市场结构目标 |
二、市场行为目标 |
三、市场绩效目标 |
第四节 基于S—C—P目标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改革举措 |
一、优化S(市场结构)的产业发展改革举措 |
二、规范C(市场行为)的产业发展改革举措 |
三、提升P(市场绩效)的产业发展改革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构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原则、目标和工具 |
一、构建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主要原则 |
二、构建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目标系统 |
三、构建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政策工具系统 |
第二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的构建 |
一、上游规制体系的构建 |
二、中游规制体系的构建 |
三、下游规制体系的构建 |
四、天然气产业规制总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甘蔗产业竞争力的释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我国甘蔗生产技术现状 |
1.3.1.1 机械化装备情况 |
1.3.1.2 机械化生产情况 |
1.3.1.3 甘蔗生产农机农艺技术概况 |
1.3.2 我国甘蔗糖料的生产加工和供求状况 |
1.3.3 全球糖料供求及中国食糖贸易状况 |
1.3.3.1 全球糖料生产状况与区域特点 |
1.3.3.2 中国食糖贸易总体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1.1 总体思路 |
2.1.2 技术路线 |
2.2 我国甘蔗生产竞争力调研 |
2.2.1 调研目的 |
2.2.2 调研方式 |
2.2.3 问卷对象的分布 |
2.3 案例分析 |
2.3.1 甘蔗种植与生产 |
2.3.2 加工和制糖 |
2.3.3 成本和销售 |
2.4 试验验证 |
2.4.1 试验的目的 |
2.4.2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 |
2.4.3 供试材料 |
2.4.4 主要设备工具 |
2.4.5 生产处理 |
2.4.6 生产布局 |
2.4.7 田间生产管理 |
2.4.8 田间调查内容与方法 |
2.4.9 经济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研究 |
3.1.1 我国甘蔗种植生产环节竞争力分析 |
3.1.1.1 种植规模与地形 |
3.1.1.2 甘蔗品种的选择 |
3.1.1.3 种植行距的选择 |
3.1.1.4 培土及其方式的选择 |
3.1.1.5 对待甘蔗机械化的态度与认识 |
3.1.1.6 近三年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利润 |
3.1.2 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2.1 生产成本比较 |
3.1.2.2 甘蔗含糖分与加工品质比较 |
3.1.2.3 消费和贸易情况 |
3.1.2.4 灾害补贴与产业支持政策比较 |
3.1.2.5 食糖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
3.2 案例分析 |
3.2.1 甘蔗种植与生产 |
3.2.2 加工与制糖 |
3.2.3 成本与销售 |
3.2.4 惠农扶持措施 |
3.2.5 案例分析小结 |
3.3 试验验证 |
3.3.1 两种生产模式的产量比较 |
3.3.2 两种生产模式的总收入比较 |
3.3.3 两种生产模式的总成本比较 |
3.3.4 两种生产模式的净收益(利润)比较 |
3.3.5 两种栽培模式收获后的土壤紧实度 |
3.3.6 宿根萌芽率与土壤紧实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7 不同品种机械化收获后的宿根性比较 |
3.3.7.1 不同品种的宿根发株率 |
3.3.7.2 不同品种机收后的宿根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 |
3.3.7.3 供试品种在其他试验站的表现 |
3.3.8 甘蔗收获的含杂和损失 |
3.3.8.1 甘蔗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 |
3.3.8.2 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田间损失率分析 |
3.3.8.3 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夹杂物率分析 |
3.3.8.4 甘蔗蔗糖分的变化 |
3.3.8.5 甘蔗还原糖分的变化 |
3.3.8.6 甘蔗重力纯度的变化 |
3.3.9 试验结论与分析 |
3.3.9.1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 |
3.3.9.2 甘蔗收获的含杂和损失 |
3.3.9.3 本试验的竞争力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全文结论 |
4.2 讨论 |
4.2.1 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的竞争力 |
4.2.1.1 甘蔗生产立地条件与环境 |
4.2.1.2 甘蔗和糖料生产成本 |
4.2.1.3 规模与机械化程度 |
4.2.1.4 加工效率和品质 |
4.2.1.5 消费与贸易 |
4.2.1.6 产业管理体制 |
4.2.2 提升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4.2.2.1 明确主攻目标 |
4.2.2.2 产业支持政策体系 |
4.2.2.3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
4.2.2.4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
4.2.2.5 “走出去”战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问卷问答题 |
附录2 问卷调研对象分布表 |
附录3 本研究开展过程中的相关附图 |
致谢 |
(9)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陕西未来能源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出油 |
九江石化新建渣油加氢和PSA装置双双开车成功 |
延长石油集团自主开发的煤油共炼成套工业化技术 |
我国发现石墨烯超级材料 |
独山子石化聚乙烯管材专用料通过PE80等级认证 |
天津石化采用气液法流化床工艺升级LLDPE |
中原石化开发高熔融透明PP |
北化院牵头研发的环保型高刚高韧聚丙烯试产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耐辐照医用高分子项目通过验收 |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用碳纤维作纯电动车车身 |
新疆蓝山研发出低导热EPS树脂 |
青岛科技大学等研究的改性碳纳米管补强橡胶技术通过鉴定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乙烯刺激NR增产调控机制 |
洛阳石化聚丙烯专用料再出新品 |
东华大学与常州兴诚合作开发PTFE复合面料 |
中科院改性磁性材料及油水分离获专利 |
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研发纤维素海绵高效净化含油污水 |
中美科学家发现黄粉虫可吃掉聚氯乙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超细航空级玻璃棉 |
山西利达第三代巨型工程废胎热裂解技术通过专家评估 |
河南油田复合降黏工艺试验成功 |
华东理工大学实现金属氧化物高效水分解产氢 |
太阳能电池用纳米材料获突破 |
燃料乙醇行业展示整体形象 |
我国氧化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已规模化应用 |
开滦中润研发双膜法处理煤化工废水 |
塑料包装市场增长看起来非常乐观PRW,October 20 2015 |
日本开发出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异戊二烯橡胶的新技术石油化学新报(日),2015(4946):8 |
青岛科技大学用废旧橡塑制备高强度材料工艺通过验收 |
2015年上半年过后东南亚烯烃价格持续下降石油化学新报(日),2015(4948,4950):16,19 |
新燃料和新原料推动生物燃料蓬勃发展Chem Weekly,2015,61(9):188 |
大连瑞克开发煤制乙二醇废水处理工艺 |
不含金属的催化剂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甲酸Chem Weekly,2015,61(6):194 |
到2017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4 145亿美元Chem Weekly,2015,61(6):188 |
到2022年汽车塑料市场将价值530亿美元PRW,26 August 2015 |
日本开发异构化烃类的有机镁催化剂Chem Eng,October 1,2015 |
用纳米晶纤维素增强的聚丙烯J Appl Polym Sci,September 10,2015 |
日本电装公司将确立由藻类提取生物燃料的实用技术日经技术在线(日),2015-08-19 |
丙二醇催化转化高效生产丙烯Appl Catal,B,September 2015 |
用于热成型模内贴标的新型BOPPPlast Technol,October 2015 |
日本工学院开发出新型锂电池日经技术在线(日),2015-08-28 |
氢气作为来自生物柴油和柴油的燃料Focus on Catal,October 2015 |
抚顺石化乙烯装置首用空气预热器 |
陕煤化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 |
神华陕西煤制烯烃项目交工 |
河南利源焦炉气制LNG装置投产 |
山东玉皇美国甲醇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
河北工程大学玉米芯综合利用有新方案 |
内蒙古辉腾6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通过节能评审 |
广东茂名异壬醇装置投产 |
通辽金煤煤制MEG新型催化剂获工业验证 |
上海石化院乙苯脱氢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等两项目获奖 |
辽阳石化脱烷基PX催化剂通过侧线考评 |
锦江油化轻汽油醚化装置中交 |
中国石化IHCC技术首次工业试验成功 |
(10)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采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必要性 |
1.2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实践 |
1.2.1 国外共生效益政策实践 |
1.2.2 我国行业节能减排行动 |
1.3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综述 |
2.1 共生效益的定义及研究动机 |
2.1.1 共生效益概念的界定 |
2.1.2 共生效益研究动机 |
2.2 共生效益分类 |
2.3 定量评估模型 |
2.3.1 自底向上模型 |
2.3.2 自顶向下模型 |
2.3.3 BU和TD在共生效益研究中的比较 |
2.3.4 混合模型 |
2.4 将共生效益纳入政策决策的方法 |
2.4.1 政策效果评价 ——传统成本效益分析 |
2.4.2 考虑共生效益的改进成本效益分析 |
2.5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评述 |
2.5.1 质疑共生效益相关研究总结 |
2.5.2 中国共生效益研究综述 |
第3章 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及共生效益分析模型 |
3.1 主要行业选择 |
3.1.2 二氧化碳排放 |
3.1.3 空气污染物排放 |
3.2 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共生效益分析模型框架 |
3.3 行业及技术数据库模块 |
3.3.1 行业宏观外生变量及取值说明 |
3.3.2 行业技术系统构建和技术参数说明 |
3.4 共生效益分析优化模块 |
3.4.1 行业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和成本计算式 |
3.4.2 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 |
3.5 行业减碳减污政策评估模块 |
3.5.1 行业2015年既有减碳减污总量控制目标政策评估 |
3.5.2 基于共生效益的行业碳减排目标制定 |
第4章 行业技术系统及技术层面共生效益 |
4.1 行业技术系统 |
4.1.1 电力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1.2 钢铁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1.3 水泥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2 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 |
4.2.1 电力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2.2 钢铁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2.3 水泥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3 技术层面共生效益分析 |
4.3.1 主体技术或设备 |
4.3.2 附属节能技术 |
4.3.3 污染物治理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015年行业减碳减污目标评价 |
5.1 行业2015年总量控制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1 电力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2 钢铁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3 水泥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2 现有总量控制目标的共生效益分析 |
5.2.1 电力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2.2 钢铁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2.3 水泥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3 不同目标导向下减排行动经济效率评价 |
5.3.1 电力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3.2 钢铁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3.3 水泥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共生效益分析 |
6.1 行业层面减碳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检验 |
6.1.1 电力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1.2 钢铁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1.3 水泥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2 基于共生效益的碳减排目标制定与建议 |
6.2.1 行业空气污染物削减总共生效益 |
6.2.2 行业边际减排成本 |
6.2.3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削减目标建议与评价 |
6.3 碳约束下技术经济性判定 |
6.3.1 电力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2 钢铁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3 水泥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4 行业实现减碳减污技术推广清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巴西CST公司热带产能将翻番(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成宇.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3]茂名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D]. 覃杏晖.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4]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 金莉苹. 云南大学, 2018(04)
- [5]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孔燕.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6]铁矿石消耗影响机制研究[D]. 薛保山. 中国地质大学, 2017(12)
- [7]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规制研究[D]. 赵尉清. 武汉大学, 2017(07)
- [8]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D]. 苏俊波.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9]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6(01)
- [10]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D]. 谭琦璐. 清华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