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Ray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剑[1](2021)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文中认为黄韧带肥厚(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LFH)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LF)位于上、下椎板之间,从颈椎延伸至骶椎,起到保护和稳定脊柱的作用。黄韧带在纤维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其自身体积发生增厚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其自身弹性的下降在脊柱后伸时出现皱褶、折叠,使椎管容积减小,导致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受压和缺血缺氧。与此同时,肥厚黄韧带中增多的炎性介质会透过硬脊膜而扩撒至神经根,易造成神经根的炎症及水肿。另外,炎性介质还可以激活多种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而加速纤维化的进程。因此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而导致了 DLSS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在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促炎细胞因子中,IL-1β、TNF-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在肥厚黄韧带中的高表达已得到初步证实,另外TGF-β 1/Smads被认为是引起纤维化的最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它在各种组织与器官的纤维化和瘢痕组织纤维性修复过程中有着核心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关于黄韧带炎性或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至于Smads通路是否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的肥厚,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中的相关原件与黄韧带厚度、纤维化程度的具体相关性尚未见报道。而在中医机制方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黄韧带肥厚的病机阐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与现代医学“炎症-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相契合。但目前尚无从该角度探讨黄韧带肥厚的报道。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基础,也是探索黄韧带增厚机制、发现药物潜在治疗靶点的前提。但极少数研究涉及腰椎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该动物模型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一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目的:通过对比增厚黄韧带与未增厚黄韧带的纤维化程度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相关原件的表达水平,探索黄韧带厚度与纤维化程度和以上原件表达的具体相关性,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角度阐述黄韧带肥厚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在取得医学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临床手术中收集废弃的DLSS组增厚黄韧带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组未增厚黄韧带,各25例。(2)通过MRI测量两组黄韧带的厚度并对比其差异。(3)对两组标本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4)进行Masson三色法染色后,通过纤维化分级标准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值来对比两组黄韧带总体与各层(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纤维化程度的差异。(5)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韧带IL-1β、TNF-α、TGF-β 1/Smads(TGF-β1、p-Smad2/3、Smad7)、collagen Ⅰ(Col 1)、collagen Ⅲ(Col 3)的定位、半定量表达。(6)Real-Time PCR 法检测两组黄韧带 IL-1β、TNF-α、TGF-β1/Smads(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 和 Col 3 mRNA 的定量表达。(7)相关性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明确DLSS组黄韧带的厚度与其各层纤维化程度、mRNA表达的具体相关性。结果:(1)DLSS 组的黄韧带厚度为 5.13±0.80mm,大于 LDH 组 3.52±0.67mm(p<0.01)。(2)HE染色下,LDH组的未增厚黄韧带弹性纤维呈直线状,排列紧密且整齐,表面光滑连续,以弹性纤维为主,含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数目较少。DLSS组增厚的黄韧带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紊乱、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多。(3)DLSS组的总体纤维化分级为2.44±0.31级,高于LDH组的1.62±0.22级(p<0.05);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是逐渐递增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DLSS组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面积比值为1.85±0.54,低于LDH组的2.92±0.37(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均低于LDH组(p<0.05或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是逐渐递减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4)免疫组化:DLSS 组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和Col 3的蛋白表达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的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LDH组(p<0.01)。(5)Real-Time PCR:DLSS 组 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 和 Col 3 的 mRNA 表达高于 LDH 组(p<0.05 或 p<0.01 或 p<0.001)。DLSS 组 Smad7 的 mRNA 表达低于 LDH 组(p<0.05);DLSS 组的 IL-1β、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高,腹侧层最低,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减的趋势。Smad7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低,腹侧层最高,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增的趋势。(6)在DLSS组中,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0.73,0.84,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程度最高。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72,-0.81,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相关程度最高。(7)在DLSS组中,黄韧带厚度与背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IL-1 β、Col 1等;黄韧带厚度与中间层IL-1 β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Smad7、TGF-β 1等;黄韧带厚度与腹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为IL-1 β、Col 3等。结论:(1)相较于未增厚黄韧带,肥厚黄韧带中TGF-β1、Smad2、Smad3(或p-Smad2/3)、Col 1和Col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Smad7的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2)在肥厚黄韧带中,背侧层的纤维化程度大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在肥厚黄韧带中,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 mRNA表达均高于中间层和腹侧层,Smad7 mRNA表达低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mRNA表达呈正线性(或负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说明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由背侧向腹侧逐渐递减,其病理改变可由背侧向腹侧逐渐发展。(3)结合“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黄韧带在增龄、急性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作用下易出现微损伤,并诱导了局部炎症反应,当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时,这种损伤尚能引发适度的炎症反应,以及正常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而当机体处于阴阳失衡、阳不化气状态时,持续的炎症反应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代谢产物长期聚集于黄韧带局部,形成了炎症微环境,从而诱发了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该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炎症反应诱发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形成的理论相类似。实验二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并将其与人肥厚黄韧带组织进行比较、评估。同时,探讨腰椎活动范围的增加所诱发黄韧带增厚的机制。方法:(1)将72只大鼠分为A假手术组(切开皮肤等组织后缝合)、B肌肉切除组(切除L5-L6椎旁肌肉)、C骨关节切除组(切除L5-L6棘突和棘上韧带,磨除L5/6双侧关节突关节的一半,关节囊不做缝合处理)以及D肌肉+骨关节切除组(B+C混合)共4组,于造模后的4w、8w、12w共3个时间点取材。(2)通过对黄韧带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测量L5/6节段黄韧带总体和背侧层的厚度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比值。(3)通过X线片测量屈曲和背伸位时L5/6节段的活动范围和椎间隙高度。(4)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法检测黄韧带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TGF-β1/Smads通路相关原件和Col 1、Col 3的表达。(5)将大鼠黄韧带与人肥厚黄韧带的退变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1)HE染色与黄韧带厚度的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厚度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整体厚度是假手术组的1.35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14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06倍。但三种造模方法均不能引起黄韧带宽度的额外增加。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背侧层厚度是假手术组的2.09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2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6倍。三种造模方法中只有骨关节切除法和肌肉+骨关节切除法可以引起黄韧带背侧层厚度及其所占比例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2)Masson染色与纤维化程度: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下降,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是假手术组的0.43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6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5倍。(3)影像学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造成屈曲位椎间隙后方高度和活动范围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骨关节切除法次之,最后是肌肉切除法。(4)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 和 Col 3的蛋白表达量最多,Smad7的表达量最少,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和Col 1的蛋白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1和Col 3的mRNA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5)造模术后12w时假手术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79,将其与实验一中数据比较,其退变程度类似于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肌肉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65,退变程度仍接近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84,退变程度接近人轻度肥厚的黄韧带(1.66-2.23);肌肉+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19,退变程度与人中度肥厚的黄韧带相近(1.08-1.66)。结论:(1)建立了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其退变程度可能类似于人类中度肥厚的黄韧带。(2)三种造模方法均能引起黄韧带退变与增厚,其程度依次为肌肉+骨关节切除法>骨关节切除法>肌肉切除法。(3)在大鼠模型中,黄韧带背侧层的增厚占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背侧层在屈曲位受到更大的应力导致的。说明机械应力可能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增厚的重要因素。(4)腰椎屈曲范围的增加所引发的机械应力可导致黄韧带中炎性因子TNF-α、IL-1 β的高表达,并诱导TGF-β 1/Smads通路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
周新艳[2](2021)在《基于三维动态X光的猫下肢运动学及仿生步行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仿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仿生四足机器人取代或者辅助人从事危险工作,极大地增大了人的工作安全性并降低了工作强度。由于四足步行机器人具有极强的地形适应性、良好的运动稳定性,且相比其他多足机器人机械结构简单等显着特点,因而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目前,多数四足机器人的机械腿机构多为刚性铰连接,刚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与撞击,机械腿的柔性调整性不足、易于在高速运动下发生冲击损坏。而自然界能够快速奔跑、腿足系统承受显着冲击而不损伤的四足动物可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启发,本课题选择相比其他科动物具有显着运动灵活性和柔顺性优势的猫科动物-家猫为实验对象。仿生原型选其腿部骨骼肌肉系统,结合采用双平面三维动态X光运动捕捉技术测试分析其在四种不同的运动速度下的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调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下肢关节系统的柔性单元(肌肉、韧带和骨骼之间的软骨)与硬质骨骼的集成建模并仿真分析了刚柔耦合作用的功能原理;设计了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结合多体力学仿真,分析了仿生柔性韧带的刚度、仿生髌韧带和仿生肌肉连接点位置变化对步行腿关节角变化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猫在运动时,其下肢膝关节随运动速度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猫的膝关节依次呈现屈-伸-屈-伸、内旋-外旋-外旋-内旋、内翻-外翻-外翻-内翻运动和内移-外移-内移-外移的规律性运动,股骨和胫骨之间依次呈现上移-下移-上移-下移运动,触地期的膝关节先进行了小幅度屈曲、内旋、内翻、膝关节内移和股骨胫骨上下分离,膝关节产生小幅度伸张、外旋、内翻、外移和股骨胫骨上下移动,随后进入摆动期,膝关节角达到最大屈曲、外旋、内翻、内移和股骨胫骨上下分离,后肢开始下落,膝关节开始伸展内旋翻转外移胫骨后移股骨胫骨上下移动直至脚掌再次触地。随着速度的增大,猫的下肢的触地期均显着减小,由原来0.8km/h速度下占步态周期的55%左右调整1.4km/h速度下的35%左右。(2)膝关节的柔性韧带和肌肉系统作用使得硬质骨骼上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同时提高了骨骼的抗弯性能。同等载荷边界条件下,膝关节周围不同的肌肉对骨骼应力分布影响不同,可能与肌肉本身的分布模式,形状和大小有密切关系。肌肉的弹性模量变化对股骨截面和胫骨轴向应力的均衡分布作用更加显着,而对胫骨截面和股骨轴向应力的分布影响不太明显。(3)仿生柔性韧带的弹性模量在1-200MPa左右时,弹性模量越大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变化越小,而弹性模量大于200MPa时,对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的关节角屈曲作用效果不明显。仿生肌肉与小腿骨部件的连接位置改变,对于步行腿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具有影响。当仿生肌肉连接点逐渐远离小腿骨部件末端,膝关节的角度呈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仿生肌肉的不同连接点位置对于关节角度的影响作用不同,研究范围内,当仿生肌肉连接点位置约占小腿骨部件总长度的80%时,步行腿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变化最大。
孙琪[3](2021)在《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大鼠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大鼠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诱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进行腰椎融合手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建立邻近椎间盘退变(Adjacent segmental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ASDD)的动物模型。观察腰椎融合后相邻椎体和椎间盘的退变情况,进一步讨论腰椎融合术后ASDD病理情况以及去除卵巢引起雌激素减少对ASDD的影响。方法:将雌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以下4组: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双侧卵巢切除组)、PLF组(腰椎融合组)以及OVX+PLF组(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组)。大鼠3月龄时进行OVX术,术后4周再行PLF术。PLF术是对L4-5节段双侧融合同时将自体髂骨研磨呈颗粒状进行自体骨移植并使用钢丝穿过棘突缠绕,使之得以固定。在PLF术4周后,对行PLF术的动物进行X-ray扫描检查,观察腰椎融合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分,随之安乐死动物并取材,保留L3-6节段及其椎间盘。采用手法评估去检测腰椎融合情况,对标本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分离提取L5-6椎间盘及相邻椎体,进行脱钙、包埋、切片,并采用HE染色评估ASDD情况。结果:1融合评估1.1X线检测结果:与OVX+PLF组相比,PLF组L4-5节段新骨形成和影像学密度增加。同时影像学评分结果证实PLF组显着高于OVX+PLF组(P<0.05)。由于Sham与OVX组未行PLF术,故未参与融合评分。1.2手法检测结果:作为检测融合情况的金标准,对PLF和OVX+PLF组行手法检查,发现L4-5节段固定良好,并且缠绕棘突的钢丝完整,未检测到融合节段的活动情况。2 Micro-C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PLF组合大鼠的BMD、BV/TV、Tb.N和Tb.Th均显着降低(P<0.01),而Tb.Sp显着增加(P<0.05,P<0.01)。然而Sham组与PLF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DHI评分在Sham组中显着高于OVX组,PLF组和OVX+PLF组(P<0.01),OVX+PLF组的DHI评分显着低于OVX组和PLF组(P<0.05,P<0.01),DHI评分在OVX组和PLF组之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3组织学检测及评分结果HE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和OVX+PLF组髓核细胞减少且部分发生黏液样退变,纤维环排列紊乱,终板钙化增加,这种变化在OVX+PLF组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和OVX+PLF组评分显着增高(P<0.05),与OVX组和PLF组相比,OVX+PLF组评分显着增高(P<0.05,P<0.05),然而OVX组与OVX+PLF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第二部分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大鼠合并腰椎融合诱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拟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术诱导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模型给予狄诺塞麦(Denosumab,Dmab)进行干预,从而观察Dmab对ASDD的作用。方法:将雌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以下5组:Sham组、OVX组、PLF组以及OVX+PLF组和OVX+PLF+Dmab组,对大鼠分别行假手术(Sham组),双侧卵巢切除(OVX组),腰椎融合(PLF组),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OVX+PLF组)和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Dmab干预(OVX+PLF+Dmab组)。腰椎融合术72小时后,OVX+PLF+Dmab组大鼠经皮下注射给予Dmab治疗干预,剂量为0.25mg/kg/day,一周五天,其余各组大鼠经皮下注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Dmab干预4周后对大鼠行安乐死并取材,保留L3-6节段及其椎间盘,同时采用手法评估去检测腰椎融合情况,随之行Micro-CT检测,提取L3-4椎间盘的m RNA行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13)、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gg)和血小板型金属蛋白酶4(A sid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4,ADAMTS-4)m RNA的表达水平,将L5-6椎间盘及相邻椎体分离提取,并进行脱钙、包埋、切片。对L5-6椎间盘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3、Agg和ADAMTS-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手法检测:对PLF组、OVX+PLF组和OVX+PLF+Dmab组行手法检查,发现L4-5节段固定良好并且缠绕棘突的钢丝牢固完整,未检测到融合节段的活动情况。2 Micro-C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PLF组合大鼠的BMD、BV/TV、和Tb.N均显着降低(P<0.01),而Tb.Sp均显着增加(P<0.05,P<0.01)。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BMD、BV/TV和Tb.N均显着增加(P<0.01),而Tb.Sp显着降低(P<0.01)。然而Sham组与PLF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与OVX+PLF组中MMP-13(P<0.01)和ADAMTS-4(P<0.05,P<0.05,P<0.01)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而Agg(P<0.01)蛋白表达均降低。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中MMP-13(P<0.01)和ADAMTS-4(P<0.0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而Agg(P<0.01)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4 RT-PCR检测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与OVX+PLF组中MMP-13(P<0.01)和ADAMTS-4 m RNA(P<0.01)表达水平显着增高而Agg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中MMP-13(P<0.01)和ADAMTS-4 m RNA(P<0.01)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Agg(P<0.01)蛋白表达显着增高。第三部分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诱发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Dmab可以延缓卵巢切除大鼠合并腰椎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拟应用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诱导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模型,早期经皮下注射给予Dmab干预,进一步探讨Dmab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后大鼠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以下5组:Sham组、OVX组、PLF组以及OVX+PLF组和OVX+PLF+Dmab组,对大鼠分别行假手术(Sham组),双侧卵巢切除(OVX组),腰椎融合(PLF组),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OVX+PLF组)和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Dmab干预(OVX+PLF+Dmab组)。腰椎融合术72小时后,OVX+PLF+Dmab组大鼠经皮下注射给予Dmab治疗干预,剂量为0.25mg/kg/day,一周五天,其余各组大鼠经皮下注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Dmab干预4周后,安乐死动物并取材,保留L3-6节段及其椎间盘,Micro-CT分析L6椎体终板结构的变化,同时采用手法评估去检测腰椎融合情况。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保存,然后对标本进行脱钙、包埋、切片。对L5-6椎间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OX-9(Sry related HMG box-9,SOX-9)和CD2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4,CD24),番红O固绿染色染色评估ASDD情况。对L6椎体进行压缩试验检测椎体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1融合评估手法检测结果:对行腰椎融合的所有动物(PLF组、OVX+PLF组和OVX+PLF+Dmab组)进行手法检查,结果证实大鼠L4-5节段固定良好并且缠绕棘突的钢丝完整。均未检测到融合节段存在活动情况。2 L5-6终板检测在Sham组中可以观察到完整的终板结构,骨质结构相对紧密,在OVX组、PLF组和OVX+PLF组中发现终板存在不同程度骨质丢失的情况,同时发现终板上存不同程度的空隙,然而在OVX+PLF+Dmab中上述情况得以显着改善。分析结果证实,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PLF组中大鼠终板的Po.N均降低(P<0.05,P<0.01),而Po(op)(P<0.05,P<0.01)和Po.V(tot)(P<0.01)显着增高。然而再给予Dmab治疗后,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中大鼠终板的Po.N均显着增高(P<0.01),而Po(op)和Po.V(tot)均显着降低(P<0.01)。3组织学检测及评分结果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Sham组髓核内充大量的脊索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终板结构完整有大量的软骨细胞,纤维环排列整齐有序,然而与之相反,OVX组、PLF组和OVX+PLF组髓核内脊索细胞及围绕脊索细胞的细胞外基质显着减少并且部分发生黏液样退变,终板钙化严重伴有新骨形成,纤维环稀疏紊乱。上述退变情况在OVX+PLF组中表现的更加突出。然而,在给予Dmab干预后上述变化被显着抑制。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和OVX+PLF组评分显着增高(P<0.05),与PLF组相比,OVX+PLF组评分显着增高(P<0.05),然而OVX组与OVX+PLF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评分显着降低(P<0.05)。4生物力学检测椎体压缩实验证实,与Sham组相比,在OVX组、PLF组和OVX+PLF组椎体极限应力(Maximum stress)、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极限负荷(Maximum load)及屈服应力(Yield stress)均显着降低(P<0.01)。这些变化在OVX+PLF组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然而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极限应力、弹性模量、极限负荷及屈服应力均显着增加(P<0.01)。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与OVX+PLF组大鼠髓核中SOX-9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高(P<0.01)。与OVX组和PLF组相比,OVX+PLF组中SOX-9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高(P<0.01)。然而,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中SOX-9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Sham组相比,OVX组、PLF组与OVX+PLF组大鼠髓核中CD24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和PLF组相比,OVX+PLF组中CD24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然而,与OVX+PLF组相比,OVX+PLF+Dmab组中CD24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结论:1.切除卵巢大鼠行自体髂骨移植横突间合并棘突钢丝固定的腰椎融合术可以导致ASDD的发生。该模型对阐述ASDD病理改变以及后续治疗干预提供较好的动物模型基础。2.雌激素减少诱发的骨质疏松加重ASDD,提示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进展中骨质疏松是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中,早期给予Dmab药物干预可以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延缓终板软骨的骨化,维持椎体骨密度和保持骨小梁结构的完整性,提示Dmab是防治ASDD的一种潜在性药物。3.Dmab不仅可以有效维持椎体的骨密度,还能通过促进成骨形成来改善椎体和终板骨小梁微结构维持椎体生物力学的性能,同时保护椎间盘结构功能的完整性,进而延缓ASDD的病理改变。
平少华[4](2021)在《雷洛昔芬治疗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联合应用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和卵巢切除术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价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联合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建立大鼠绝经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有效性,为绝经后骨关节炎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1.48只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sham组,ACLT组、OVX组和ACLT+OVX组,每组12只,各组又分为病理学观察亚组和影像学分析亚组,每个亚组6只。ACLT组接受右膝ACLT手术,OVX组接受双侧OVX手术,ACLT+OVX组同时接受ACLT和OVX手术,sham组接受假手术操作。2.造模8周后,收集所有大鼠的右膝关节标本,对影像学分析亚组标本的胫骨平台软骨面进行宏观评分后置于75%乙醇中固定,然后应用微型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进行软骨下骨的检测分析。病理学观察亚组标本经固定、脱钙、包埋和切片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进行染色,然后应用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评分法进行评分以评价软骨退变情况。结果:1.宏观评分结果:sham组胫骨平台关节面光滑有光泽,关节囊结构正常。OVX组的关节面基本光滑,但色泽略暗。ACLT组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面表层可见软骨侵蚀,光泽度变差,呈浅灰白色,周围关节囊和软组织可见肥厚增生。然而,ACLT+OVX组的软骨损伤程度更为严重,侵蚀达软骨深层,残面呈灰白色,色泽差,表面可见溃疡面,周围关节囊组织增厚明显。宏观评分结果显示ACLT组的评分显着高于sham组(P<0.005),但低于ACLT+OVX组(P<0.005)。OVX组和sham组的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2.甲苯胺蓝染色及OARSI评分结果: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结构层次清晰,软骨细胞排列规整,基质着色均匀,潮线结构清晰,半月板形态正常。OVX组软骨表面可观察到轻微不平整,软骨细胞排列基本正常,基质染色略浅于sham组,潮线结构较清晰,半月板形态正常。ACLT组可见软骨浅层侵蚀和深达中层的裂缝,周围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损伤区基质染色变浅,潮线结构欠清晰,半月板碎裂。然而,ACLT+OVX组可见更为广泛的、深达软骨深层的侵蚀和裂缝,局部可见软骨下骨板塌陷,软骨细胞显着减少,基质染色变浅,潮线不清晰,半月板崩解、移位。ACLT组的OARSI评分显着高于sham组(P<0.005),但低于ACLT+OVX组(P<0.005),OVX组和sham组的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3.Micro-CT分析结果:ACLT组的Tb.Th显着低于sham组,而SMI高于sham组(P值均<0.05),OVX组的BMD、BV/TV和Tb.Th显着低于sham组,而SMI显着高于sham组(P值均<0.05)。然而,与其他三组相比,ACLT+OVX组的BMD、BV/TV和Tb.N明显降低,SMI和Tb.Sp显着增高(P值均<0.05),而Tb.Th显着低于sham组(P<0.001)。第二部分雷洛昔芬对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防治作用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雷洛昔芬(Raloxifene,RAL)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联合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诱导的大鼠绝经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防治效果。方法:1.12周龄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ACLT组、OVX组、ACLT+OVX组和RAL组(ACLT+OVX+RAL),每组12只,又分为病理学观察和影像学分析两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2.ACLT组接受右膝ACLT手术,OVX组接受双侧OVX手术,ACLT+OVX组和RAL组同时接受ACLT和OVX手术,sham组接受假手术操作。RAL组大鼠从造模72h后开始每天予以RAL灌胃治疗,剂量为6.25mg/kg,每周测量体重并调整药量,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安慰剂治疗,疗程12周。3.12周后,收集各组的右膝关节标本,对影像学分析亚组标本的胫骨软骨面进行宏观评分,然后于75%乙醇中固定,并应用微型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软骨下骨。病理学观察亚组标本经固定、脱钙、包埋和切片后以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应用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评分法评价软骨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软骨中的II型胶原(Type II collagen,Col-II)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GG)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al optical density,IOD)以评价表达水平。结果:1.宏观评分结果:sham组的软骨面光滑完整,光泽度好,关节囊与软骨界限清楚。OVX组的关节面基本光滑,但光泽较sham组差。ACLT组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面后部可见深达中层的侵蚀,伴有软骨褪色,光泽度明显变差,周围软组织增生肥厚。而ACLT+OVX组的软骨损伤更为严重,软骨失去光泽,可见大面积侵蚀达深层软骨,可见边缘软骨增生和后部软骨有全层缺损区,周围关节囊明显增生肥厚。RAL组的关节软骨侵蚀程度和光泽度明显好于ACLT+OVX组。ACLT组和ACLT+OVX组的宏观评分都显着地高于sham组(P<0.005),但ACLT+OVX组高于ACLT组(P<0.005),而RAL组评分显着低于ACLT+OVX组(P<0.005)。OVX组和sham组的评分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2.甲苯胺蓝染色及OARSI评分结果:sham组软骨表面光滑,结构清晰,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基质着色均匀,潮线结构清晰,半月板形态正常。OVX组软骨表面可观察到轻微褶皱,软骨细胞排列基本正常,基质着色略浅,潮线较清晰。ACLT组可见软骨侵蚀达中层,并可见接近深层的裂缝,损伤区软骨细胞减少,基质染色明显变浅,潮线不清晰,半月板可见断裂。ACLT+OVX组可见软骨全层磨损,软骨下骨外露,其表层可见小缺损区域,内有纤维组织填充,半月板毁损。RAL组软骨侵蚀明显轻于ACLT+OVX组,潮线较清晰,而软骨下骨形态以及半月板损伤程度也明显好于ACLT+OVX组。ACLT组的OARSI评分均显着高于sham组(P<0.005)而明显低于ACLT+OVX组(P<0.005),RAL组评分显着低于ACLT+OVX组(P<0.001)。OVX组和sham组的OARSI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3.免疫组化结果:ACLT组Col-II(P<0.005)和AGG(P<0.05)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ham组,而ACLT+OVX组的Col-II(P<0.05)和AGG(P<0.05)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CLT组。RAL组Col-II(P<0.001)和AGG(P<0.05)水平显着高于ACLT+OVX组。OVX组的Col-II和AGG表达水平较sham组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4.Micro-CT分析结果:ACLT组的Tb.Th(P<0.05)显着低于sham组而SMI(P<0.005)明显高于sham组。与sham组相比,OVX组的BMD(P<0.01)、BV/TV(P<0.005)和Tb.Th(P<0.05)显着降低,而SMI(P<0.001)显着升高。然而,与ACLT组、OVX组和sham组相比较,ACLT+OVX组的BMD,BV/TV,Tb.Th和Tb.N均显着降低,而SMI和Tb.Sp显着增高(P值均<0.05)。RAL组的BMD(P<0.01)、BV/TV(P<0.001)和Tb.N(P<0.05)显着高于ACLT+OVX组,而SMI(P<0.001)和Tb.Sp(P<0.05)低于ACLT+OVX组。第三部分雷洛昔芬治疗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雷洛昔芬(Raloxifene,RAL)治疗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联合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应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RAL治疗绝经后OA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ACLT组、OVX组、ACLT+OVX组和RAL组(ACLT+OVX+RAL),每组6只。2.ACLT组的右膝予以ACLT手术,OVX组予以双侧OVX手术,ACLT+OVX组和RAL组同时予以ACLT和OVX手术,而sham组予以假手术操作。造模72h后,RAL组每天接受剂量为6.25mg/kg的RAL灌胃治疗,每周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其他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安慰剂,治疗12周后取材。3.收集所有大鼠的右膝关节,经过固定、脱钙、包埋和切片处理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软骨中X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X)、含凝血酶敏感素基序的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5,ADAMTS-5)、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和软骨下骨中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I)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al optical density,IOD)以评价表达水平。此外,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对软骨下骨区域的破骨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ACLT组MMP-13、ADAMTS-5、COL-X、caspase-3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sham组(P值均<0.05),但明显低于ACLT+OVX组(P值均<0.05)。而RAL组的上述因子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ACLT+OVX组(P值均<0.05)。OVX组的MMP-13和TGF-β1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值均<0.05)但低于ACLT+OVX组(P值均<0.05),其他因子水平较sham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此外,OVX组的Col-I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ham组(P<0.001),但高于ACLT+OVX组(P<0.001),而RAL组的Col-I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CLT+OVX组(P<0.001)。ACLT组的Col-I表达水平与sham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2.TRAP染色结果:ACLT组和sham组软骨下骨的破骨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OVX组的破骨细胞数量高于sham组(P<0.05),但是低于ACLT+OVX组(P<0.001)。而与ACLT+OVX组相比,RAL组的破骨细胞数量显着减少(P<0.001)。结论:1.大鼠ACLT+OVX模型表现出极为严重的软骨退变、软骨下骨骨吸收和微结构损伤,具有类似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性OA的病理变化特点,可做为绝经后OA相关研究的模型。2.RAL的早期干预具有减轻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的双重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延缓ACLT联合OVX诱导的大鼠OA病程进展,提示RAL具有防治绝经后OA的临床应用潜力。3.RAL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和caspase-3的过度表达来延缓ACLT联合OVX诱导的大鼠OA软骨损伤,并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改善软骨下骨健康。
马争发[5](2021)在《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抗菌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以聚乙烯醇(PVA)为材料合成的水凝胶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是暂时性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单一以PVA合成的水凝胶通常无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存在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通常与一种或几种聚合物制备复合水凝胶而满足更方便的需求。聚苹果酸(PM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无毒性,易降解、非免疫原性,血液稳定性和细胞易摄取性等特点,正逐渐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但以PVA和PMLA为材料合成地复合水凝胶敷料尚未见报道。据此,本文拟开展以PVA和PMLA为基材,添加姜黄素(Cur)制得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的PVA-PMLA复合水凝胶在吸水性、保湿性和力学性能等区别;筛选出最优配比的PVA-PMLA复合水凝胶,再此基础上添加姜黄素制备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并探究两种复合水凝胶的生物学指标,如溶血性、凝血性、抑菌性、细胞毒性是否符合国家生物医用标准;最后用动物实验对伤口的愈合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聚苹果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以聚乙烯醇(PVA)和聚苹果酸(PMLA)为基材,通过冷冻-解冻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VA/PMLA复合水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最佳配比PVA/PMLA复合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及创面敷料的测试方法探究了PVA/PMLA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吸水性、保湿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VA为5wt%、PMLA为0.25wt%配比下,PVA/PMLA复合水凝胶24h的溶胀率为996.92±14.60%,保水率为28.97%,给湿率为0.9%,拉伸强度为0.028MPa,断裂伸长率为226.45%。采用平板抑菌圈法对PVA/PMLA复合水凝胶进行了抑菌性检测。受试菌种为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结果显示PVA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活性。PVA/PMLA复合水凝胶对两种细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抑菌活性随着PM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MLA含量为1wt%时,复合水凝胶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8mm和16.5mm。2.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在最优配比下添加姜黄素制得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研究测试了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的溶胀率和力学性能,并探究了其在不同体系溶液中的姜黄素释放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同p H条件下,复合水凝胶在同模拟体液中的药物释放效果要优于PBS缓冲液;在同种体液中,复合水凝胶在碱性条件下(p H=8.0)的释放效果要优于中性环境。复合水凝胶在p H为8.0的PBS缓冲液中24h姜黄素的释放率为16%。采用红细胞溶血、动态凝血实验和MTT法检测了PVA/PMLA和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敷料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溶血率均在5%以下,符合国家标准中对生物材料的要求。通过MTT法检测了两种复合水凝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在PVA/PMLA复合水凝胶敷料对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均高于80%,无细胞毒性;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促进细胞增殖。3.复合水凝胶对大鼠皮肤创伤创面的愈合效果评价利用动物模型实验考察PVA/PMLA和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测定其伤口愈合能力。制备大鼠全皮层切除伤口模型,用医用纱布作为对照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创面形态、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H&E染色、创面炎症因子水平及生长因子水平等指标来评定敷料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VA/PMLA和Cur-PVA/PMLA水凝胶料敷料能够明显抑制SD大鼠TNF-α和IL-6的表达,增强IL-10的表达,减弱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够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上调创面组织VEGF和b FGF的表达以促进血管生成,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以此协同促进创面组织的快速愈合。伤口愈合的20d,空白组(纱布)、PVA水凝胶、PVA/PMLA水凝胶和Cur-PVA/PMLA水凝胶敷料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4.38%、92%、93.93%、96.18%,实验结果表明在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敷料的生物相容性增强,抑菌抑炎效果显着,创面愈合率高,是一种良好的医用水凝胶敷料。
石玉迎[6](2020)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是依据Parks分型原则分类,指起源于肛腺感染,瘘管沿内、外括约肌间隙走行,向外穿透皮肤形成外口,向内走行盲端穿过肛提肌的肛瘘。因其位置穿过肛直环,手术时在敞开瘘道治愈肛瘘时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是临床难题,如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保护肛门功能一直是临床瓶颈。对于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国内外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手术标准,因此探索疗效好、痛苦小、并且可以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手术方案是肛肠专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本文一方面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与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与传统实挂线方法来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等有效性观察指标,评估术后疼痛,肛门功能、肛门直肠压力等安全性评价指标,另一方面通过动物实验构建肛瘘模型,并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干预此动物模型,探讨肛瘘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优势作用机制。临床研究 应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目的:通过虚实结合挂线与实挂线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一种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新术式,评价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在保证临床疗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单盲、随机、对照、非劣效性临床研究。门诊确诊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并住院安排手术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填写随机分配卡,其中包含序号、随机数字、组别。将随机分配卡装入编有序号的不透光专用牛皮纸信封中并密封。按照病人就诊先后顺序,符合纳入标准后开启信封。A组为试验组,36例,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实挂线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包括治愈率、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术后疼痛评分、肛门直肠压力值、WEXNER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外观形态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完成病例34例。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有效性指标:①治愈率:试验组治愈率91.18%,对照组85.29%,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复发率:试验组随访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平均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41.74±8d,对照组51.27±11.77d(p<0.05);④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d两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14d、20d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肛门Wexner功能评分: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⑥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术后两组肛门静息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肛门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在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避免肛门不全失禁出现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实挂线法。实验研究1.丝线挂线引流的肛痰模型研究目的:构建大鼠肛瘘模型,探讨丝线挂线造瘘模型可能。方法:将30只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肛周丝线挂线留置,对照组采用金属丝挂线留置。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肛温、肛周分泌物、取材后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肛瘘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 的含量。结果:①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度降低,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死亡时间术后5d、10d、13d)。正常组、实验组无异常死亡。②大鼠肛门温度:造模前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14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21d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0d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大鼠肛周分泌物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造模后肛周出现有分泌物,造模第1d两组肛周分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7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少于对照组(p<0.05);第14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少于对照组(p<0.05);第21d两组肛周分泌物差异不明显(p>0.05);第30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取材后肛周组织HE染色,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镜下均可见肛瘘样改变,实验组实际成模率高于对照组(p<0.05)。⑤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含量:造模后两组大鼠肛周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实验组肛周组织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丝线挂线留置肛门方法建造大鼠肛瘘模型成功,且实际成功率高于既往文献发表金属丝挂线组。2.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虚实结合挂线治疗大鼠肛瘘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该方法治疗肛瘘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涉及两次分组,第一次将SD雄鼠30只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采用丝线虚实结合挂线,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肛温、肛周局部分泌物、以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肛周组织中VEGF、FGF-2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与肛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①第1次分组造模后空白对照组在一般情况、肛周分泌物情况、VEGF与FGF-2水平、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肛门平均温度差异不明显(p>0.05)。②大鼠一般情况:干预后大鼠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活动度降低,进食、饮水较少,排便、排尿无异常,无异常死亡。③大鼠肛门温度:干预前三组肛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d实验组、对照组平均肛温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第7d实验组平均肛温低于对照组(p<0.05)。④大鼠肛周分泌物:干预前三组肛周分泌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d实验组分泌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7d实验组肛周分泌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血清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⑥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肛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4、TGF-β、IL-6、TNF-α的含量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肛周组织中IL-4、TGF-β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⑦肛周组织愈合因子水平:干预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组织中VEGF、FGF-2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VEGF、FGF-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VEGF、FGF-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实验组VEGF、FGF-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术后引流及组织愈合作用明显,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与愈合因子水平可能是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作用机制之一。
沐彩云[7](2020)在《生物功能性钛基植入体的制备及其促成骨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及钛合金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硬组织修复和替换。研究显示,钛植入体表面的生物惰性降低了其与周围骨组织的骨整合特性,从而增加了钛基植入体松动、移位和二次翻修的概率,这种缺陷在骨质疏松病理条件下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如何优化和维持骨-钛植入体良好界面性能,成为植入体长期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关键。本论文利用阳极氧化、层层自组装和等离子喷涂等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具有抗破骨细胞吸收、促进成骨分化和募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性能的钛基植入体,并对其体内外生物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负载雷诺昔芬(Ral)及透明质酸钠-阿伦膦酸钠(HA-Aln)多层膜的Ti O2纳米管促进骨质疏松条件下的骨整合为了在骨质疏松条件下增强钛基植入物的局部骨整合,本章利用阳极氧化技术在钛表面构建了Ti O2纳米管阵列(TNT)用作抗骨质疏松药物雷洛昔芬(Ral)的纳米储池(TNT/Ral)。然后利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将透明质酸钠(HA)与阿伦膦酸钠(Aln)接枝复合物(HA-Aln)、壳聚糖(Chi)和明胶(Gel)覆盖于装载Ral的Ti O2纳米管阵列表面(TNT/Ral/LBL-Aln)。该复合结构分别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释放测试表明,TNT/Ral/LBL-Aln的设计可以防止Ral从Ti O2纳米管阵列中暴释,稳定保持植入部位的Ral浓度,这对于抑制骨质疏松环境中破骨细胞的活性有重要作用。体外实验显示TNT/Ral/LBL-Aln组具有更高ALP活性和矿化能力,并具有显着抑制破骨细胞吸收的能力。体内植入后的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TNT/Ral/LBL-Aln植入物可以有效增强植入物周围新骨的形成,提高了骨质疏松环境中植入体与周围骨组织的早期骨结合。2.钛表面趋化因子物质P(SP)插层多层膜的构建及原位MSCs募集和促骨整合效应研究骨损伤发生后,MSCs受趋化因子的诱导募集到损伤部位并促进原位骨组织再生。受此启发,本章利用LBL技术在钛材界面构建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趋化因子SP插层的Chi和Gel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结构(Ti/LBL-SPL、Ti/LBL-SPM和Ti/LBL-SPH)。从Ti/LBL-SP释放的SP可在植入手术后有效地将周围的MSCs募集到植入体周围,避免了早期组织修复过程中组织MSCs不足的固有缺陷。SEM、AFM和接触角实验表明含有SP插层的多层膜结构已成功构建。释放结果显示,多层膜结构可连续释放SP近2周。体外实验证实,Ti/LBL-SP组MSCs的伪足增多,且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中显示Ti/LBL-SP组MSCs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并呈现出一定的SP浓度依赖性。此外,Ti/LBL-SP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分泌水平显着上调,然而对MSCs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能力没有显着性差异。植入体内后,免疫荧光实验证实Ti/LBL-SP组募集的MSCs数量最多。Micro-CT扫描分析,组织学染色(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实验)结果表明Ti/LBL-SP植入物显着增强了新骨的形成。3.碱性硅酸镁钛涂层上含趋化因子SP插层多层膜的构建及原位MSCs募集和骨再生效应研究骨损伤时MSCs介导的生物学过程(如在损伤部位募集、增殖和成骨分化)在增强骨组织原位修复和再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章中,我们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表面制备了硅酸镁(Mg Si O3,记为Mg Si)碱性陶瓷涂层,并在其上覆盖了含趋化因子SP插层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结构(Mg Si/LBL-SP)。SP插入的上层膜可以在骨骼愈合的初期募集足够的MSCs,而底部的Mg Si涂层连续释放镁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并创造碱性环境促进MSCs进一步的增殖和成骨分化。SEM、白光干涉仪、X射线衍射(XRD)和XPS等检测表明Mg Si/LBL-SP样本成功构建。镁离子释放和p H检测显示多层膜覆盖后可以延缓Mg Si涂层的离子释放和p H变化。Transwell实验、MMP2分泌检测以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从Mg Si/LBL-SP底物释放的SP可以有效增强MSCs的体内外募集。同时Mg Si/LBL-SP组还显着增强了MSCs的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在体内,Mg Si/LBL-SP组对植入体周围的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凋亡抑制具有最显着的刺激作用。植入1个月后,H&E、Masson染色以及Micro-CT结果进一步证实Mg Si/LBL-SP植入体具有最明显的促进新骨形成能力。
熊洋[8](2020)在《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文中提出1 研究目的1.1临床研究:观察颈椎病行Hybrid手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联合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单纯ACDF手术治疗患者中期临床疗效及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异位骨化成因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1.2临床基础研究:分析颈椎成骨性退变的可能机制,探索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颈椎成骨性退变中的作用。1.3基础实验研究: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初步探索三七总皂苷靶向防治异位骨化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2 研究方法2.1 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电话、门诊回访近年连续双节段病变,于我科行Hybrid手术或ACDF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查阅并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后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观察术后异位骨化情况并探讨其成因及对临床的影响。2.2 临床基础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重度颈椎退变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术前影像学是否具有成骨性退变分为成骨组与非成骨组两组,分别收集各组手术节段颈椎间盘等病变组织样本,行不同组织学染色比较两组退变间盘组织学差异,运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样本中TGF-β 1、p-Smad2及p-Smad3表达的差异,探索TGF-β/Smads信号通路对颈椎成骨性退变的作用。2.3 基础实验研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建立大鼠跟腱横断异位骨化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干预。术后行X线检查,从影像学观察各组异位骨化发生情况;行跟腱形态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跟腱愈合情况,比较各组跟腱体积大小;行组织学染色,比较各组跟腱组织学差异;最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跟腱组织中TGF-β/Smads相关信号因子表达差异。3 研究结果3.1临床研究:(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共纳入83名患者,最终59名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有效随访率约71%,其中男27例,女32例,年龄34-78岁,平均56.67岁,平均随访时间约6 年(79.69±16.89 个月)。(2)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Hybrid组与ACDF组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Hybrid组Byran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7.19±3.83)与术前(6.48±3.28)比较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曲度较术前均有显着增加(P<0.05);两组C2-7整体活动度较术前显着减少(P<0.05),组间比较ACDF组(25.06±12.99)显着小于 Hybrid 组(34.15±14.43,P<0.05);在 ACDF 组,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13.57±5.37)较术前(10.19±4.41)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Hybrid组(10.41±5.01)相比较亦显着增加(P<0.05)。(3)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Hybrid组共5例Byran间盘置换节段出现重度异位骨化,包括4例Ⅲ级及1例Ⅳ级异位骨化,总体发生率约15.6%。3.2 临床基础研究:(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筛选最终纳入患者22名,其中男14名,女8名,平均年龄55.12岁,行单节段、双节段及三节段手术患者分别为3名、15名及4名,共45例手术节段,其中成骨组为25例,非成骨组为20例。(2)组织学检测结果:在成骨组椎间盘外层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及髓核中细胞数均多于非成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层纤维环及髓核中,成骨组番红0着色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显着低于非成骨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TGF-β 1及其下游p-Smad2和p-Smad3在两组椎间盘各部分及成骨组骨赘中均有表达。在成骨组外层纤维环及髓核中,TGF-β 1表达AOD均高于非成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在成骨组内层纤维环组织中显着高于非成骨组(P<0.05);对于p-Smad3,在成骨组外层纤维环中p-Smad3表达AOD显着高于非成骨组(P<0.05)。3.3基础实验研究:(1)术后X线检查结果:手术组包括高剂量组(HP组)、中剂量组(MP组)、低剂量组(LP组)及西药组(X组)、模型组(M组)在术后5w成骨率分别为67%、67%、50%、50%及67%;在术后10w,HP组成骨率为83%,其余手术组成骨率均为100%。各组间成骨累计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比较,术后5w,M组高于其他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w,实验组MP组IOD显着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2)术后跟腱形态学检测结果:术后2w,各手术组大鼠横断跟腱均已愈合。2w至10w手术组跟腱硬度逐渐增加,各组大鼠跟腱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在术后2w,实验组跟腱体积均显着高于M组、假手术组(J组)及正常组(Z组)(P<0.05);实验组中LP组显着高于HP组及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w,实验组及X组体积均高于M组、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X组跟腱体积显着大于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w,手术组跟腱体积均大于Z组(P<0.05),且LP组及M组大于HP组和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普通组织学染色结果:手术组跟腱组织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跟腱纤维相对更为纤细,排列相对紊乱。在术后5w,各手术组均可见部分跟腱中形成骨组织及其周围软骨内化骨区;术后10w,各手术组骨化灶均更为成熟。(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TGF-β 1及其下游p-Smad2、p-Smad3在各组大鼠跟腱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各蛋白表达IOD组间比较在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在术后2w,HP组及LP组TGF-β 1表达IOD显着大于J组(P<0.05);对于p-Smad2,HP组IOD大于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M组大于Z组及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p-Smad3表达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高于LP组、X组及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IOD高于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w,MP组TGF-β 1表达IOD高于J组、Z组及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M组TGF-β1高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HP组、MP组、X组及M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M组IOD高于MP组和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IOD亦高于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3,MP组、LP组及M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0w,对于TGF-β 1,M组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及LP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但仅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Z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MP组及LP组IOD高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IOD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3,HP组IOD高于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节段重度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相比于ACDF,其中期影像学结果更具优势。(2)颈椎术后重度异位骨化发生率低,它可明显限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可能存在再次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潜在风险,但其对中期临床疗效未见显着影响,其长期影响仍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3)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到了颈椎间盘的退变及异位骨的形成中,但下游p-Smad2与p-Smad3对间盘成骨性退变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4)三七总皂苷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存在一个窗口阈值。(5)一定条件下,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异位骨化发生率并降低异位骨骨质的潜能,但也存在加重异位骨化的风险。
陈宇彤[9](2020)在《X射线引起辐照部位皮肤及远处器官炎症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射治疗(Radiotherapy)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放射治疗不仅能够杀死受到照射的肿瘤细胞,还可以杀灭其周围未受到照射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放射诱导的旁观者效应”,其生物学效应包括DNA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癌症形成等。放射诱导的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机制及时间效应尚不明确,且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体外细胞水平或组织水平,动物模型的在体实验研究较少,体内信号转导通路不明确,仍需进行深入探讨。DNA损伤在旁观者效应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电离辐射通过使水分子进行电离,形成自由基,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释放炎症因子。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的早期和晚期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LRP3炎症小体作为早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炎症晚期反应因子,在炎症相关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但是,DNA损伤与两种炎症因子在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中关系及机制,我们知之甚少。同时,临床上采用HMGB1相关的药物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但对辐射后机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尚无文献报道。因此,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建立了38 Gy X射线单次大剂量辐照Wistar大鼠后臀部皮肤建立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本研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辐射和药物对辐射后大鼠受辐照处皮肤、免疫器官胸腺及非免疫器官肝脏中DNA损伤、NLRP3的表达、HMGB1及下游通路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探究辐射对大鼠皮肤及远处器官(胸腺、肝脏)的DNA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q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照射区域皮肤中DNA损伤及NLRP3炎症小体、HMGB1及下游通路的表达及变化规律;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照射后特定时间点大鼠远处器官(胸腺、肝脏)中DNA损伤、NLRP3炎症小体及HMGB1的表达。结果发现,大鼠皮肤被辐照后,氧化应激标志物8-oxo G在照射后6 h表达量升高,导致DNA损伤及细胞凋亡,释放炎症因子,激活NLRP3炎症小体、HMGB1炎症因子及它们下游相关因子。且NLRP3炎症小体在辐射后48 h-15 d表达量达到峰值,HMGB1则在辐射后15 d-18 d表达量最高。同时,大鼠皮肤受到的损伤通过血清中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对远处器官胸腺和肝脏造成影响。DNA损伤及炎症反应表达量到达峰值的先后顺序为皮肤-胸腺-肝脏。(2)探究药物对辐射后大鼠皮肤及远处器官(胸腺、肝脏)的DNA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选取伤口表征最严重的第15 d,大鼠腹腔注射促炎类药物HMGB1溶液及抑炎类药物甘草酸铵溶液,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q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腹腔注射促炎类药物HMGB1溶液及抑炎类药物甘草酸铵溶液1 d后照射区域皮肤中DNA损伤及NLRP3炎症小体、HMGB1及下游通路的表达及变化规律;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腹腔注射促炎类及抑炎类药物1 d后大鼠远处器官(胸腺、肝脏)中DNA损伤、NLRP3炎症小体及HMGB1的表达。结果发现,HMGB1溶液促进皮肤中DNA损伤的表达,甘草酸铵溶液则抑制其表达;促炎类药物HMGB1溶液能促进辐射对大鼠皮肤NLRP3通路的作用,抑炎类药物甘草酸铵溶液则能抑制辐射对大鼠皮肤HMGB1通路的作用。同时,促炎类药物HMGB1溶液能够促进辐射对大鼠胸腺的损伤,抑炎类药物甘草酸铵溶液则能减轻辐射对大鼠肝脏造成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皮肤受到辐照后,氧化应激造成DNA损伤及细胞凋亡,诱导炎症反应,且能通过血液中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造成未辐照器官的损伤。抑炎类药物对未辐照器官损伤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李华[10](2020)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17β-雌二醇通过激活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延缓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目的:已有研究证实,17β-雌二醇(E2)能有效抑制白介素-1β(IL-1β)及TNF-α诱导的大鼠椎间盘细胞的凋亡,但是对于E2作用机制及其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作用还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mTOR、GSK-3β、NF-κB三种信号转导通路在E2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为将来应用雌激素延缓椎间盘退变提供前期基础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针刺组(OVX组)、雌激素组(E2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ICI组)。分组处理如下:1、sham组:仅进行手术操作,并未行尾椎穿刺,并且未摘除卵巢,仅去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2、OVX组:即OVX+针刺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并且于手术当日起每日皮下注射0.4ml玉米油;3、E2组:即雌激素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并且于手术当日起每日皮下注射雌激素(17β-雌二醇/E2),溶媒玉米油0.4ml;4、ICI组: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每日给予ICI182780(雌激素受体拮抗剂)30min后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E2进行干预。药物干预28天,用Western blot从蛋白分子水平初步探索E2干预大鼠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NF-κB、mTOR、GSK-3β三种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发现,mTOR通路为雌激素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主要信号通路。因此,后续研究又应用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针刺组(OVX组)、雌激素组(E2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ICI组)、mTOR通路抑制剂组(Rap组)。分组处理如下:sham组、OVX组、E2组、ICI组处理同前;Rap组:即mTOR通路抑制剂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每日皮下注射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30min后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E2进行干预。分别从影像学、蛋白分子、组织形态水平对大鼠椎间盘退变情况进行评估:1)在最后一次给药24h后,对所有大鼠尾椎行X线片影像学资料收集;2)每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取Co5/6髓核组织,收集髓核细胞,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Caspase-3蛋白表达丰度;3)剩余的大鼠取包括Co5/6间隙在内的双侧终板及部分椎体骨质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以10%EDTA脱钙液中脱钙30 d,脱钙完成后蜡片包埋,切片厚度选择5μm,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IHC)。结果:在第一次动物实验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当给与雌激素干预后,增加趋势被逆转(P<0.05);而在ICI组,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本研究同时探讨了mTOR、GSK-3β、NF-κB/p65三种通路在E2干预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与sham组相比,OVX组p-m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当给予E2后,p-mTOR的表达丰度显着升高(P<0.05),并且其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逆转(P<0.05)。然而,GSK-3β与NF-κB/p65磷酸化的表达丰度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之前的研究及上述Western blot结果本研究发现,mTOR通路为E2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主要信号通路,为了深入说明mTOR通路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进一步调控mTOR蛋白,探讨其对下游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MMP-13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E2组相比,mTOR通路抑制剂组(Rap组)的p-mTOR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另外,与E2组相比,Caspase-3、MMP-3、MMP-13在Rap组中的表达(/GAPDH)显着增加(P<0.05)。IL-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VX组可见IL-6在髓核细胞及其外周呈强阳性表达;与OVX组相比,E2组IL-6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但当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后,E2的这种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E2组相比,Rap组中IL-6阳性表达增多。二型胶原(COL II)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am组的COL II表达较多,OVX组中表达明显下降,E2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上调了COL II的表达,而ICI和Rap组中COL II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在组织学水平上,OVX组与sham组相比,髓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发生破坏,髓核组织已经发生降解。在E2组,给予E2进行干预后,上述现象被逆转,但Rap组组织结构相对遭到了破坏,髓核细胞在某些区域发生聚集,并且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紊乱,裂隙形成,髓核纤维环边界不清。以上4组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分别为1.313±0.464(Sham)、3.688±0.768(OVX)、1.750±0.559(E2)、2.438±0.496(Rap),Rap组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E2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E2可以有效抑制椎间盘细胞的异常凋亡,以及有效干预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进程,且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发挥椎间盘保护作用。第二部分三种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观察目的: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参数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融合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疾病的201例患者,依据接受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腰椎MRI、CT、X线片检查,并记录患者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融合节段;术前术后ODI评分、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椎间隙高度指数、椎间孔高度及椎间孔面积、手术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比较不同融合方式早期影像学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OLIF组79例患者,TLIF组38例患者,PLIF组84例患者。与术前相比,OLIF组在腰椎前凸角(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均有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变化指数为1.24±0.11;TLIF组在腰椎前凸角(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P<0.001),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较术前明显改善,椎间隙前后比1.23±0.13;PLIF组在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较术前明显改善,椎间隙前后比为0.67±0.05。三组间比较,OLIF与TLIF和PLIF相比,有更大的腰椎前凸角度(P<0.05)、融合节段前凸角度(P<0.05)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以及椎间孔高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IF相比,TLIF更大的腰椎前凸角度(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度(P=0.008)、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2)。而PLIF组在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和椎间孔高度(P<0.001)恢复方面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隙高度指数结果显示:与PLIF比较,OLIF组(P<0.001)和TLIF组(P<0.001)明显更高,然而,OLIF与TLIF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471)。结论:OLIF,PLIF和TLIF三种腰椎融合方式均能达到满意的融合效果,OLIF在腰椎前凸角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以及椎间孔高度恢复方面有更大的优势。TLIF手术在恢复腰椎前凸角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椎间隙前缘高度方面优于PLIF,椎间隙后缘高度以及椎间孔高度改善方面不及PLIF。第三部分退变性腰椎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术后早期腰椎前后位和侧位x线,观察并记录椎间融合器后移(posterior cage migration,PCM)发生情况。PCM的界定为椎间融合器向后方移位超过椎体后缘。根据随访时PCM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CM组和非PCM(N-PCM)组。为分析PCM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贡献度,将危险因素分为3类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特征: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密度、病程、诊断、合并症、吸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策略、椎间融合器形态、椎间融合器大小、手术节段、融合数量、植骨来源、术者经验;影像学参数:术前腰椎前凸、腰椎前凸矫正度、术前腰椎活动度、术前椎间高度、椎间高度变化、椎旁肌退变。结果:在随访过程中,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出现PCM。两组患者的诊断具有显着性差异,腰椎滑脱诊断在PCM组发生率高于N-PCM组,其它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指标中,仅有椎间融合器大小和术者经验有显着性差异,在PCM组椎间融合器尺寸小于N-PCM组,与N-PCM组相比较,在PCM组中缺乏经验的外科医生(不到3年)更多见。两组放射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少于3年经验的外科医生、小尺寸椎间融合器、腰椎滑脱是PCM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退变性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发生率为6.3%,危险因素包括外科医生经验、椎间融合器尺寸、腰椎滑脱,对于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应充分了解PCM的风险。而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最好选择尺寸较大的椎间融合器,操作要谨慎,尤其是对于融合术经验不足3年的术者。
二、X-Ray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Ray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收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影像学测量 |
1.4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5 手术方式 |
1.6 标本的取材、运输等标准操作规程 |
1.7 HE染色与组织形态学观察 |
1.8 Masson染色与纤维化观察 |
1.9 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初带IL-lp、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和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10 实时焚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HE染色结果 |
2.3 Masson染色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Real-Time PCR结果 |
2.6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2.7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弹性-胶原纤维比的相关性分析 |
2.8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炎症与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病理机制 |
3.2 黄韧带背侧层是退变的起点 |
3.3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DLSS的中医药治疗 |
3.5 其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3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取材 |
1.4 实验动物的造模 |
1.5 影像学测量 |
1.6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测量 |
1.7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观察 |
1.8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黄初带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9 免疫印迹法定性、半定量分析IL-1β、TNF-α、TGF-β1和Coll蛋白在各组黄韧带内表达 |
1.10 Real-Time PCR检测 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的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结果 |
2.2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的结果 |
2.3 影像学测量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免疫印迹结果 |
2.6 Real-Time PCR结果 |
2.7 大鼠黄韧带与人增厚黄韧带的比较 |
2.8 模型成功率 |
3 讨论 |
3.1 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建立方法 |
3.2 大鼠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表现 |
3.3 机械应力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肥厚的重要因素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大鼠黄韧带增厚模型的建立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三维动态X光的猫下肢运动学及仿生步行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足机器人步行腿研究现状 |
1.2.2 生物运动测试分析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三维动态X光的猫下肢运动学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与实验对象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数据采集流程与实验对象 |
2.3 试验基础理论 |
2.3.1 逆向工程 |
2.3.2 多刚体运动学 |
2.4 猫下肢运动学试验测试与分析 |
2.4.1 基于三维动态X光的试验具体设计与实施 |
2.4.1.1 辅助试验台的搭建 |
2.4.1.2 标定系统布置以及试验参数设置 |
2.4.1.3 实验对象步态和试验参数设计与采集 |
2.4.2 猫下肢的医学图像采集与模型重建 |
2.4.2.1 猫下肢医学图像采集 |
2.4.2.2 猫下肢模型重建 |
2.4.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3.1 数据校准 |
2.4.3.2 双平面三维动态X光环境和坐标系的建立 |
2.4.3.3 2D-3D配准 |
2.4.3.3 三维六自由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猫下肢膝关节系统的张拉作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猫下肢骨骼肌肉系统介绍 |
3.2.1 骨骼 |
3.2.2 肌肉 |
3.2.3 韧带 |
3.3 基于有限元的猫下肢膝关节张拉作用分析 |
3.3.1 仿真平台介绍 |
3.3.2 膝关节系统的张拉作用仿真分析 |
3.3.2.1 膝关节系统骨骼-肌肉-韧带模型的建立 |
3.3.2.2 材料属性设置 |
3.3.2.3 膝关节系统模型的定义 |
3.3.2.4 接触和载荷边界条件设置 |
3.4 仿真分析结果 |
3.4.1 不同模型中的股骨应力 |
3.4.2 不同模型中的胫骨应力 |
3.4.3 肌肉材料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柔耦合仿生腿设计及其多体力学仿真 |
4.1 引言 |
4.2 软件介绍 |
4.3 猫下肢仿生步行腿的设计 |
4.3.1 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设计内容 |
4.3.2 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装配与连接方式 |
4.4 基于Recur Dyn的多体力学仿真分析 |
4.4.1 刚柔耦合仿生步行腿模型简化 |
4.4.2 刚性体柔性化及约束和载荷参数设置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柔性韧带弹性模量变化对关节角的影响 |
4.5.2 仿生肌肉连接点位置的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研究生期间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3)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大鼠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大鼠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诱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大鼠合并腰椎融合诱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诱发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作用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再生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雷洛昔芬治疗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联合应用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和卵巢切除术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雷洛昔芬对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雷洛昔芬治疗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雌激素及其替代药物治疗绝经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抗菌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Abbreviations) |
1.绪论 |
1.1 医用伤口敷料的研究概况 |
1.1.1 伤口的类型及其愈合过程 |
1.1.2 医用伤口敷料的分类 |
1.2 抗菌水凝胶敷料的研究概况 |
1.2.1 自身抗菌水凝胶敷料 |
1.2.2 载药抗菌水凝胶敷料 |
1.3 聚苹果酸的简介 |
1.3.1 聚苹果酸的概述 |
1.3.1.1 聚苹果酸的特性 |
1.3.1.2 聚苹果酸的合成方法 |
1.3.2 聚苹果酸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2.1 PMLA及其衍生物在药物传递系统上的应用 |
1.3.2.2 PMLA及其衍生物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 |
1.3.2.3 PMLA及其衍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4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概述 |
1.4.1 聚乙烯醇的概述 |
1.4.2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研究现状 |
1.5 姜黄素的简介 |
1.5.1 姜黄素的概述 |
1.5.2 姜黄素的应用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6.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6.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聚苹果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PMLA/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2.2.2 PMLA/PVA复合水凝胶的性能评价 |
2.2.2.1 凝胶分数 |
2.2.2.2 含水率测定 |
2.2.2.3 溶胀率测定 |
2.2.2.4 保水率测定 |
2.2.2.5 给湿率测定 |
2.2.2.6 力学性能研究 |
2.2.2.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2.2.9 抑菌性评价 |
2.2.2.10 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凝胶分数 |
2.3.2 含水率 |
2.3.3 溶胀率 |
2.3.4 保水率 |
2.3.5 给湿率 |
2.3.6 力学性能分析结果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9 抑菌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3.2.2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性能研究 |
3.2.2.1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溶胀率测量 |
3.2.2.2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实验 |
3.2.2.3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释药性研究 |
3.2.2.4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制备 |
3.3.2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的溶胀率测量 |
3.3.3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的力学性能实验 |
3.3.4 姜黄素-聚苹果酸/聚乙烯醇的释药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水凝胶的血液相容性及细胞毒性评价 |
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血液相容性评价 |
4.2.1.1 溶血实验 |
4.2.1.2 动态凝血实验 |
4.2.2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溶血实验结果 |
4.3.2 动态凝血评价结果 |
4.3.3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结果 |
4.3.3.1 细胞生长形态观察 |
4.3.3.2 L-929 细胞毒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水凝胶对大鼠皮肤创伤创面的愈合效果评价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1.1 实验动物 |
5.1.1.2 主要仪器 |
5.1.2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鼠创伤溃疡模型的制备 |
5.2.2 实验分组及伤口处理 |
5.2.3 敷料促愈合评价指标 |
5.2.3.1 创面形态学观察及创面愈合率 |
5.2.3.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2.3.3 炎症因子的检测 |
5.2.3.4 生长因子的检测 |
5.2.4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创面愈合形态学观察 |
5.3.2 创面愈合率 |
5.3.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5.3.4 ELISA检测结果 |
5.3.5 VEGF和 b FGF的表达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研究成果 |
(6)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医关于肛瘘的认识与研究 |
1. 肛瘘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
2. 西医关于肛痰的认识与研究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位肛瘘手术现状 |
1. 括约肌保留术式 |
2. 部分括约肌损伤术式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肛瘘模型的动物选择与常用造模方法 |
1. 肛瘘模型的动物选择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应用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标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丝线挂线引流的肛瘘模型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肛瘘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附录 |
附录1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CRF表 |
附录2 动物实验一照片 |
附录3 动物实验二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生物功能性钛基植入体的制备及其促成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骨损伤修复过程 |
1.2.2 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组成 |
1.2.3 钛基表面生物功能化的研究现状 |
1.3 钛基材料的功能化策略 |
1.4 本文研究思路以及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负载Ral及 HA-Aln多层膜的Ti O_2纳米管促进骨质疏松条件下的骨整合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
2.2.3 Ral的释放检测 |
2.2.4 成骨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和RAW264.7 细胞培养 |
2.2.5 成骨细胞增殖活力检测 |
2.2.6 成骨细胞ALP活性检测 |
2.2.7 成骨细胞矿化活性检测 |
2.2.8 破骨细胞分化潜能检测 |
2.2.9 骨质疏松条件的钛材植入手术 |
2.2.10 体内骨整合能力检测 |
2.2.11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Ral吸附和释放 |
2.3.3 成骨细胞增殖活力分析 |
2.3.4 成骨分化潜能分析 |
2.3.5 破骨细胞分化潜能分析 |
2.3.6 Micro-CT评估骨形成 |
2.3.7 组织学观察 |
2.4 结论 |
3 钛表面趋化因子SP插层多层膜的构建及原位MSCs募集和促骨整合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
3.2.3 多层膜结构中SP的释放检测 |
3.2.4 MSCs原代分离和培养 |
3.2.5 MSCs细胞形态观察 |
3.2.6 MSCs的迁移能力检测 |
3.2.7 明胶酶谱实验 |
3.2.8 MSCs增殖能力检测 |
3.2.9 MSCs的 ALP活性定量和染色实验 |
3.2.10 MSCs矿化染色及定量检测 |
3.2.11 蛋白质印迹实验 |
3.2.12 体内植入和生物学表征 |
3.2.1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SP的释放和多层膜的降解分析 |
3.3.3 MSCs细胞形态分析 |
3.3.4 体外MSCs的迁移能力评估 |
3.3.5 明胶酶谱检测分析 |
3.3.6 MSCs增殖活力和成骨分化分析 |
3.3.7 体内MSCs招募的评估 |
3.3.8 体内骨形成的评估 |
3.4 结论 |
4 碱性硅酸镁钛涂层上含趋化因子SP插层多层膜的构建及原位MSCs募集和骨再生效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4.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
4.2.3 趋化因子SP和Mg离子的释放 |
4.2.4 MSCs原代分离和培养 |
4.2.5 明胶酶谱实验 |
4.2.6 Transwell实验 |
4.2.7 MSCs细胞形态观察 |
4.2.8 MSCs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检测 |
4.2.9 蛋白质印迹实验 |
4.2.10 破骨细胞分化潜能检测 |
4.2.11 体内植入手术和X射线观察 |
4.2.12 免疫英光实验 |
4.2.13 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实验 |
4.2.14 体内骨整合能力检测 |
4.2.1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初步材料表征和喷涂厚度选择 |
4.3.2 目的材料表征 |
4.3.3 趋化因子SP和Mg离子的释放 |
4.3.4 不同样品的p H变化 |
4.3.5 明胶酶谱和transwell迁移实验 |
4.3.6 MSCs细胞形态和增殖活力分析 |
4.3.7 MSCs的成骨分化潜能分析 |
4.3.8 破骨细胞分化潜能分析 |
4.3.9 X射线检测和植入体周围细胞凋亡的评估 |
4.3.10 植入体周围细胞增殖水平的评估 |
4.3.11 体内MSCs募集的评估 |
4.3.12 体内骨形成的评估 |
4.4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的论文 |
B.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异位骨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诱发刺激因素 |
3 细胞来源 |
4 成骨环境 |
5 异位骨化与免疫反应 |
6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异位骨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异位骨化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
1 异位骨化的微观靶向防治 |
2 异位骨化的临床防治 |
3 中医对异位骨化的认识 |
4 三七总皂苷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临床应用 |
5 对三七总皂苷防治异位骨化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与基础研究 |
研究一 颈椎前路双节段Hybrid手术中期疗效随访及异位骨化评价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TGF-β/Smads相关因子在颈椎成骨性退变中的作用初探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三七总皂苷基于TGF- β /Smads信号通路对大鼠跟腱横断异位骨化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颈椎前路术后随访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X射线引起辐照部位皮肤及远处器官炎症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放射性皮肤损伤简介 |
1.1.1 放射性皮肤损伤 |
1.1.2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病机制 |
1.1.3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 |
1.1.4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 |
1.2 放射诱导的旁观者效应 |
1.2.1 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定义 |
1.2.2 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研究 |
1.2.3 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的体内体外研究 |
1.3 DNA损伤简介 |
1.4 NLRP3炎症小体简介 |
1.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简介 |
1.6 放射诱导旁观者效应中的DNA损伤,NLRP3炎症小体、HMGB1及三者关系 |
1.7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辐射诱导大鼠皮肤和远处器官DNA损伤及炎症活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方案及样本收集 |
2.2.4 免疫组化分析 |
2.2.5 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分析 |
2.2.6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血液中炎性因子的释放 |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A损伤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水平 |
2.2.8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DNA损伤及炎症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 |
2.2.9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辐射对皮肤组织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2.3.2 辐射对旁观者组织(胸腺)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2.3.3 辐射对旁观者组织(肝脏)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物对辐射后大鼠皮肤和远处器官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辐射后药物对皮肤组织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2.2 药物对辐射后旁观者组织(胸腺)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2.3 药物对辐射后旁观者组织(肝脏)中DNA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17β-雌二醇通过激活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延缓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三种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退变性腰椎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和下沉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X-Ray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D]. 王宝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三维动态X光的猫下肢运动学及仿生步行腿研究[D]. 周新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3]狄诺塞麦对卵巢切除合并腰椎融合大鼠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其机制[D]. 孙琪.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雷洛昔芬治疗前交叉韧带切断联合卵巢切除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 平少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Cur-PVA/PMLA复合水凝胶抗菌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D]. 马争发.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 石玉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生物功能性钛基植入体的制备及其促成骨效应研究[D]. 沐彩云. 重庆大学, 2020(02)
- [8]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D]. 熊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X射线引起辐照部位皮肤及远处器官炎症损伤的研究[D]. 陈宇彤.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D]. 李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