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ong-day photoperiod induced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s in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sterile rice(论文文献综述)
姜明珠[1](2019)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雄性不育是自花和常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最重要、最有效途径,小麦杂种优势能否广泛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小麦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的认识与理解。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很多,有核不育、核质互作不育、光温敏不育等。我国小麦生产上小有利用的是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及调控机制将拓展人们对小麦雄性不育的认识与理解,扩大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本研究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短日低温不育条件下显着上调表达的几个基因进行了克隆,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其中三个候选基因Ta MS337S-3、Ta MS337S-4、Ta MS337S-5的超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对小麦不同品种幼胚进行了遗传转化,对转基因阳性苗进行了表型差异分析,同时将三个候选基因在拟南芥中进行了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枪介导的小麦幼胚遗传转化:华麦2152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3基因共获得了5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13株阳性苗;华麦2566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46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9株阳性苗;科农199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3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2.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的遗传转化:华麦2152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3基因共获得了4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华麦2566为受体材料转Ta MS337S-4基因共获得了14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2株阳性苗;科农199受体材料转Ta MS337S-5基因共获得了49株抗性苗,PCR检测其中有5株阳性苗。3.转基因阳性苗的表型差异:与对应的受体亲本材料相比,转Ta MS337S-3基因的阳性苗分蘖数明显增多,生长势更旺,并且营养生长期明显延长,表明Ta MS337S-3基因是控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基因之一,据此推测Ta MS337S-3基因可能与337S育性有关;转Ta MS337S-4基因的阳性苗植株相比受体亲本矮小瘦弱,小穗明显变小,并且部分小花的雄蕊短小,没有花粉散出,不能正常灌浆而形成种子,表明Ta MS337S-4基因对小麦的生长、小穗、小花发育,有负向作用,据此推测Ta MS337S-4基因应该与337S的不育性有关;转Ta MS337S-5基因的阳性苗植株在表型上与受体材料无明显差异,暂不能确定Ta MS337S-5基因与育性是否有关。4.以转Ta MS337S-3、Ta MS337S-5基因的T3代拟南芥株系,转Ta MS337S-4基因T2代单拷贝拟南芥株系为材料,研究三个候选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转Ta MS337S-3基因拟南芥其中两个株系发现分枝数明显增多,与野生型差异显着,并且开花时间比野生型晚了一周左右,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Ta MS337S-4基因明显延缓了拟南芥的发育进程,与野生型相比,其抽苔开花时间迟了近20 d,且植株相对弱小,荚果长度、荚果数、株高、种子质量等性状表型值显着小于野生材料,亦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转Ta MS337S-5基因的拟南芥5个株系性状与野生型差异较小,也与转基因小麦的表型趋向相似;基于转基因小麦、转基因拟南芥阳性苗的表型差异分析结果,可以认为,Ta MS337S-3、Ta MS337S-4基因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的育性关联,Ta MS337S-5基因对337S的育性影响不大。
陈凡,钱前,王台,董爱武,漆小泉,左建儒,杨淑华,林荣呈,萧浪涛,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2](2018)在《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认为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重大成果频出,具体表现在中国植物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平稳上升。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成果精彩纷呈,如新型广谱抗病机制的发现、水稻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及机制和疫霉菌诱发病害成灾机制研究等。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评选中,有两项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入选。水稻生物学、进化与基因组学和激素生物学等领域学科发展突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从事高等植物与代谢途径调控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的李家洋院士的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标志着中国植物科学在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居于引领和卓越地位。该文对2017年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全面追踪和报道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王小菁,萧浪涛,董爱武,王台,钱前,漆小泉,陈凡,左建儒,杨淑华,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3](2017)在《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持续稳步发展,表现在中国植物科学家在国际主流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稳中有升,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期刊逆风出行,进入研究性期刊世界前三甲行列。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学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水稻(Oryza sativa)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植物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体信号识别机制的研究和独脚金内酯的受体感知机制入选2016年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植物科学,特别是以水稻为代表的作物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在水稻组学(如基因组和转录组等)资源和技术平台的建立、重测序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调控网络的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如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的"去抑制化激活"机制、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和广亲和性基因S5的作用机理及发现了控制水稻耐冷的基因组位点),已经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该文对2016年中国本土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与读者共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朱宇光[4](2017)在《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基因ZmDPS10-2启动子结合蛋白筛选的研究》文中提出光周期敏感性是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利用时的主要障碍。研究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关键基因的分子机制,将为有效地利用和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以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基因ZmDPS10-2为研究对象,以光周期敏感的热带自交系CML288为材料构建酵母单杂交文库,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ZmDPS10-2候选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分析,从而为解析该基因的作用机制及调控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对光周期敏感基因ZmDPS10-2研究的基础上,以光敏感型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为试验材料,克隆了该候选基因长约1148bp的核心启动子片段和756bp的编码区片段,并进行了功能预测。通过启动子功能元件的预测,发现该基因富含光响应元件、逆境和抗性元件、激素调节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元件,以及参与干旱、类黄酮生物合成调控和其它抗性的结合位点,推测该候选基因很可能受非生物胁迫(干旱、高温等)和生物胁迫(细菌、病毒等)调节。对ZmDPS10-2基因编码区结构域和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属于玉米NF-YC2亚基转录因子,有HMF保守结构域,与高粱、狗尾草、水稻等物种HMF结构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且与高粱、狗尾草亲缘关系较近。将二者结合,推测基因ZmDPS10-2可能在植物开花、ER胁迫、热胁迫等逆境调控途径中有一定的功能作用。(2)本试验以CML288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SMART技术合成cDNA,构建了酵母单杂交文库。从转化效率和插入片段长度两方面对文库质量进行了评价,发现文库容量和滴度都符合要求;插入片段大部分在7503000bp之间。综合来看,此cDNA文库质量良好,可以进行后续试验。(3)本试验以CML288 DNA为模板,克隆了其候选基因启动子区域1148bp的片段,构建了酵母单杂交诱饵表达载体,通过转入酵母细胞,筛选到了37个与目的基因有相互作用的蛋白,从中选出了4个有相关功能注释的蛋白:光周期和逆境相关蛋白Ribosomal L7Ae/L30e/S12e/Gadd45 family protein(Gadd45)和Ribosomal L14/L23 family protein(RPL23A)、内质网响应相关蛋白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60(bZIP60)以及逆境相关蛋白A member of Arabidopsis BAG proteins(BAG)。并构建了pGADT7载体做了进一步回转验证,初步证实了它们与候选基因的互作关系。(4)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筛选到的4个互作蛋白进行了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域、亚细胞定位等方面预测分析,发现核糖体蛋白Gadd45和RPL23A可能都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容易结合配体,在线粒体中发挥作用;bZIP60转录因子和BAG蛋白可能都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也都容易与配体结合,其中bZIP60转录因子最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而BAG蛋白则在细胞核中起作用。
种康,王台,钱前,王小菁,左建儒,顾红雅,姜里文,陈之端,白永飞,杨淑华,孔宏智,陈凡,萧浪涛[5](2015)在《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高速稳步发展,表现在具有原创意义的高质量论文迅速增长。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学诸多领域,如水稻(Oryza sativa)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途径、水稻代谢遗传调控、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机理及农业与环境生物学等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基因组研究从功能到进化、从模式作物扩散到各类经济作物,表现出全方位多维度的整合研究态势。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汇响应机制取得重要进展。Nature等国际学术刊物高度关注中国植物科学特别是水稻生物学研究进展。该文概括性综述了2014年中国本土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袁明,瞿礼嘉,王小菁,钱前,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6](2014)在《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多个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包括水稻(Oryza sativa)株型调控的激素信号转导机制、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机理、重要物种的基因组解析、植物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等。该文对2013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钱前,瞿礼嘉,袁明,王小菁,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7](2013)在《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多个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包括植物基因组研究、植物天然免疫抗性及其应答环境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植物去甲基化作用和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研究等,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该文对2012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王伟[8](2011)在《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文中认为自1973年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被发现,研究者们定位了三个光敏核不育基因(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e, pms):pms1、pms2和pms3,它们分别位于7号、3号和12号染色体上,由于表型鉴定的复杂性,并没能成功克隆到光敏核不育基因,研究者们仅在光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以及细胞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至今还没有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期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报道。为了研究长日照导致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我们利用水稻表达谱芯片比较分析了农垦58S在长、短日照下的转录组差异;同时我们利用同重标签相对绝对定量方法(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对农垦58S和农垦58N在长日照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A、通过对农垦58S在长、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发育敏感时期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在颖花原基分化期长、短日照之间的差异基因共有73个,被长日照抑制倍数变化大于5倍的基因有5个,被短日照激活倍数变化大于5倍的基因只有1个;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长、短日照之间总的差异基因数量增加至128个,被长日照抑制倍数变化大于5倍的基因有22个,被短日照激活倍数变化大于5倍的基因仅有5个。这些结果表明长日照抑制了农垦58S在第二光周期下的基因表达。随着幼穗发育进程的推进差异基因的数目在增加,这表明不育的发生具有累积效应,这与长日照在光敏时期的育性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一致。B、为了在众多差异基因中寻找到受光周期调控的代谢通路,我们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了GO注释和pathway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与生物节律途径和开花途径有关。其中生物节律途径中的RICE PSEUDORESPONSE REGULATOR1(OsPRR1)、RICE PSEUDORESPONSE REGULATOR37(OsPRR37)、RICE GIGANTEA(OsGI)和RICE LATE ELONGATED HYPOCOTYL (OsLHY)4个基因可能参与了光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过程;水稻开花途径中的EARLY HEADING DATE1(Ehd1), HEADING DATE3a(Hd3a), RICEFLOWERING LOCUS T1(RFT1),OsMADS BOX1(OsMADS1)4个基因可能参与了光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过程途径。C、通过对参与水稻生物节律和开花基因以及芯片中的差异基因在长、短日照下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在四个发育时期的昼夜表达模式的分析,发现参与水稻生物节律的基因OsPRR1、OsPRR37、OsGI和OsLHY在第二光周期中在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有显着地节律性差异,这暗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过程是水稻生物节律的output pathway。D、我们发现参与水稻开花通路的Ehd2、Ehd1、Hd3a、RFT1和OsMADS1等基因长日照条件下虽在农垦58S中受到抑制,但在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没有节律性差异。Hdl是开花通路基因中唯一没有被长日照抑制的基因,它在第二光周期中在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表现有显着地节律性差异,这暗示了Hdl也参与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过程,并且在该过程中存在OsGI对Hdl的调节。E、通过在对24个差异基因进行生物节律分析后发现:转录因子OsDof在第二光周期中在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有显着地节律性差异,并且表现出与OsLHY相似的表达模式。这表明OsDof可能参与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过程,推测可能位于OsLHY的下游。F、水稻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在农垦58S和农垦58N之间不表现出节律性的差异。这暗示了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可能体现在蛋白质水平。G、为了了解HYA、PHYB和CRY1b在农垦58S和农垦58N的幼穗中是否存在组织特异性的差异,我们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它们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PHYA、PHYB和CRY1b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在农垦58S和农垦58N的幼穗中没有组织特异性的差异,均集中在幼穗的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H、利用iTRAQ方法对农垦58S和农垦58N在第二光周期的长日照下叶片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在颖花原基分化期共有75个差异蛋白,到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差异蛋白数量增加至102个。差异蛋白的总数随着幼穗发育进程向前推进和长日照处理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表明在蛋白水平上的差异表现出积累效应,在颖花原基分化期农垦58S中有33个蛋白的表达量比农垦58N高,到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则有62个蛋白的表达量比农垦58N高,增加了大约一倍,而比农垦58N表达量低的蛋白数量则从42个减少为40个,这就暗示了随着幼穗发育进程向前推进和长日照处理的延长,不育发生过程存在积累效应。这些结果与转录组得到的结果一致。Ⅰ、蛋白组学结果发现,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在农垦58S中受到影响。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颖花原基分化期,在农垦58S中共有13个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要低于农垦58N;在雌雄蕊原基形成期里则有13个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在农垦58S中表达要高于农垦58N。这一结果表明农垦58S中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暗示了其中叶绿体的功能发生异常变化,与前人的农垦58S的叶绿体的结构异常的研究结果一致。J、结果发现与翻译相关的蛋白质在农垦58S中被抑制。在颖花原基分化期,共有6个翻译相关蛋白被抑制;在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则有11个被抑制。这一结果表明在育性转化期内农垦58S中蛋白质的翻译受到阻碍。通过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调控机制的模型:在长日照条件下,农垦58S的育性转换同时受生物节律和开花两条通路的调节,在生物节律通路中,参与生物节律的基因将长日照的信号传递至下游OsDof基因,再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最终作用于那些影响花粉发育的基因,从而导致雄性不育;在开花控制通路中,长日照信号通过未知的因子激活OsGI基因表达,然后通过对Hdl来调节,与生物节律基因共同参与花粉的发育,从而导致花粉不育,导致雄性不育。
王玉锋[9](2009)在《利用antisense-OsPDCD5基因创建水稻光敏雄性不育两用系》文中研究说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及环境胁迫情况下自身启动的重要程序。我们发现,在光敏粳稻品种中花11中,通过反义技术下调OsPDCD5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雄性不育性。这种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的雄性不育特性是可逆转的,它由光周期决定。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13.5 h光照),转基因水稻的花粉几乎全部败育且植株的生育期明显推迟,开花推迟4周左右。随着光周期的变短,当处于12.8h-13 h的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水稻的花粉育性逐渐恢复,可以达到10-30%的自交结实率。在短日照条件下(11-12h光照),转基因水稻的生育期与对照中花11相近,花粉可育率恢复到70-80%,并可达到与对照相近的结实率。RNA原位杂交显示antisense-OsPDCD5片段在转基因水稻的幼茎、幼叶、花药中均有表达,而且内源的OsPDCD5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降低。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结果也显示:不同生长条件下的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中,内源OsPDCD5的表达水平均比相同条件下的对照要低。而且对照中花11中OsPDCD5的表达受光周期影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切片结果说明: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13.5h光照),转基因水稻花药的四层壁细胞降解过程均比对照中花11缓慢,而且绒毡层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尤为延迟,导致在单核花粉期的小孢子内容物不能充实,最终形成典败型花粉。通过TERNEL检测,绒毡层细胞PCD过程的延迟被再次证实。转基因光敏不育水稻与其它粳稻品种杂交获得的F1代在长日照条件下能够不同程度的恢复育性,实现自我结实。这与F1代中转基因片段的拷贝数减半,内源OsPDCD5基因表达抑制程度降低紧密相关。这个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的光敏雄性不育系可应用到“两系法”育种中,用以生产杂交水稻。这种对环境无蛋白污染的不育系容易制备且容易自我繁殖,与传统的育种手段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周期。而且PCD基因在水稻中是很保守的,该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李玮[10](2007)在《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及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或三系,和化学杀雄杂交种。生态雄性不育两系制种法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新途径,是未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生态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基础工作。373S是本课题组发现并选育出的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系。本研究通过田间育性调查和人工气候箱处理研究温度对373S育性的影响,石蜡切片法和苏木精染色法观察其雄蕊败育的细胞学特征,经典遗传学试验鉴定373S的遗传方式,同工酶电泳分析育性表现和同工酶变化的相关性,旨在揭示373S的遗传规律和败育特征,为生态雄性不育的理论研究和育种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73S属温敏不育类型,初步揭示了其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败育时期;373S的败育起始于单核期,其主要特点是单核期花粉粒中未见大液泡的形成,推测干扰了花粉粒的第一次有丝分裂,不能形成生殖核和营养核,从而最终导致小孢子败育;373S的不育性状受2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73S不育花药与正常材料间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较明显差异,两种同工酶条带均有增加。为提供杂交种选育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和揭示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的黄化机理,通过田间统计、叶绿素测定和同工酶分析,初步研究了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L638-y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原始材料L638-g相比,黄化突变体L638-y的子叶宽度、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均减少,始花期推迟1d,成熟期提早1d,说明叶片黄化突变对植株发育的进度影响较大;黄化突变体L638-y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锐减,说明突变影响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变;黄化突变体L638-y与原始材料L638-g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条带数目以及条带亮度均未发现较显着的差异。可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可能为缺总Chl型,导致叶片缺绿的原因为叶绿素代谢异常。
二、Long-day photoperiod induced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s in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sterile ri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ng-day photoperiod induced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s in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sterile rice(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 |
3 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3.1 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
3.1.1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3.1.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 |
3.1.3 光温敏雄性不育(PTMS) |
3.2 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3.2.1 绒毡层发育与雄性不育 |
3.2.2 蛋白质、糖、氨基酸、酶类、Ca2+等生理生化特征与雄性不育 |
3.2.3 线粒体DNA组与雄性不育 |
3.2.4 RNA编辑与雄性不育 |
4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4.1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种类 |
4.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
4.2.1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
4.2.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4.2.3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分子研究 |
5 相关基因的研究背景 |
5.1 植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s)的研究进展 |
5.2 RNA识别基序蛋白家族(orrm)研究进展 |
5.3 线粒体内膜转位酶复合体(TIM)的研究进展 |
6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
6.1 小麦转基因方法 |
6.1.1 农杆菌介导法 |
6.1.2 基因枪法 |
6.1.3 花粉管通道法 |
6.2 小麦外植体的选择 |
6.2.1 小麦幼胚 |
6.2.2 小麦成熟胚 |
6.2.3 其他外植体材料 |
6.3 转基因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6.3.1 小麦品质改良 |
6.3.2 抗性改良 |
7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因枪介导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1.1 受体材料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1.4 培养基 |
1.1.5 统计方法 |
1.1.6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与基因枪轰击转化 |
1.1.7 基因枪轰击 |
1.1.7.1 质粒向大肠杆菌转化 |
1.1.7.2 质粒的制备 |
1.1.7.3 微弹的制备 |
1.1.7.4 基因枪轰击操作 |
1.1.8 转基因植株T0代PCR检测 |
1.1.8.1 抗性苗总DNA的提取 |
1.1.8.2 引物设计 |
1.1.8.3 PCR检测 |
1.2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 |
1.2.1 受体材料 |
1.2.2 试剂与仪器 |
1.2.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2.4 培养基 |
1.2.5 统计方法 |
1.2.6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与农杆菌转化 |
1.2.7 转基因植株T0代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小麦品种幼胚出愈率统计情况与分析 |
2.2 基因枪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枪介导小麦流程 |
2.2.2 基因枪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数据统计 |
2.2.3 基因枪介导法转化T0 代抗性苗PCR检测结果 |
2.3 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结果与分析 |
2.3.1 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流程 |
2.3.2 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数据统计 |
2.4 T1 代转基因小麦PCR检测鉴定 |
2.5 小麦转基因阳性苗性状差异 |
2.5.1 小麦转基因阳性苗性状数据统计 |
2.5.2 转基因阳性苗生长发育表型差异 |
3 讨论 |
3.1 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出愈情况 |
3.2 两种遗传转化法效果比较 |
3.3 三个候选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 |
第三章 拟南芥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体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目的基因与载体 |
1.3.1 目的基因 |
1.3.2 载体 |
1.4 培养基 |
1.5 试验方法 |
1.6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1.6.1 植物DNA提取 |
1.6.2 植物RNA提取 |
1.7 拟南芥性状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拟南芥遗传转化实验流程 |
2.2 拟南芥T2 代筛选单拷贝数据分析 |
2.3 拟南芥RNA检测结果 |
2.4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差异 |
2.4.1 转TaMS337S-3 基因T3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2.4.2 转TaMS337S-4 基因T2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2.4.3 转TaMS337S-5 基因T3 代拟南芥植物学性状统计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生物学 |
1.1 水稻育性及作物育种 |
1.2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
2 激素生物学 |
2.1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
2.2 脱落酸 |
2.3 茉莉素与水杨酸 |
2.4 油菜素内酯 |
2.5 其它植物激素 |
2.6 植物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
3 逆境生物学 |
3.1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
3.1.1 抗性与基因沉默 |
3.1.2 抗性相关的转录调控 |
3.1.3 抗性相关的信号转导 |
3.2 病原侵染及宿主细胞防御机制 |
3.3 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
3.3.1 温度胁迫 |
3.3.2 盐碱和干旱胁迫 |
3.4 营养转运与胁迫适应 |
3.4.1 磷的转运与胁迫适应 |
3.4.2 钾的转运与胁迫适应 |
3.4.3 其它营养元素 |
4 发育、代谢与生殖生物学 |
4.1 植物发育生物学 |
4.2 植物代谢生物学 |
4.3 植物生殖生物学 |
5 蛋白质组学 |
6 光合作用与光形态建成 |
6.1 叶绿体发育与光合作用 |
6.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
7 表观遗传调控 |
7.1 组蛋白修饰 |
7.2 染色质组装与重塑 |
7.3 DNA甲基化与非编码RNA |
8 细胞骨架与囊泡运输 |
8.1 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调控 |
8.2 囊泡运输 |
9 植物系统进化 |
9.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
9.2 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
1 0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
(3)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生物学 |
1.1 水稻育性及作物育种 |
1.2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
1.3 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
2 激素生物学 |
2.1 生长素 |
2.2 脱落酸 |
2.3 油菜素内酯 |
2.4 茉莉素和赤霉素 |
2.5 乙烯 |
2.6 植物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
3 逆境生物学 |
3.1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
3.1.1 抗性信号通路 |
3.1.2 抗性转录调控 |
3.1.3 抗性免疫反应 |
3.1.4 抗性防御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系统 |
3.2 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
3.2.1 干旱和盐碱胁迫 |
3.2.2 温度胁迫 |
3.2.3 氧化胁迫 |
3.3 营养转运及胁迫适应 |
3.3.1 钾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3.3.2 其它营养元素 |
4 发育、代谢与生殖生物学 |
4.1 植物发育生物学 |
4.2 植物代谢生物学 |
4.3 植物生殖生物学 |
5 蛋白质组学分析 |
6 叶绿体发育与光形态建成 |
6.1 叶绿体发育与光合作用 |
6.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
7 表观遗传调控 |
7.1 组蛋白修饰 |
7.1.1 组蛋白甲基化 |
7.1.2 组蛋白乙酰化 |
7.2 染色质组装与重塑 |
7.3 DNA甲基化 |
7.3.1 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 |
7.3.2 DNA甲基化与进化 |
7.4 非编码RNA |
7.4.1 新型RNA |
7.4.2 RNA结合蛋白 |
8 细胞骨架与细胞内蛋白质转运 |
8.1 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调控 |
8.2 液泡及囊泡运输 |
9 植物系统进化 |
9.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
9.2 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
1 0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
(4)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基因ZmDPS10-2启动子结合蛋白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光周期和光周期敏感现象 |
1.1.1 光周期和光周期敏感的发现 |
1.1.2 光期和暗期的作用 |
1.1.3 植物光周期敏感时期的研究 |
1.1.4 模式植物中光敏感现象的分子机制研究 |
1.1.4.1 光受体 |
1.1.4.2 生物钟模型 |
1.1.5 玉米光敏感性研究进展 |
1.1.5.1 玉米光周期敏感的遗传特点 |
1.1.5.2 玉米光敏感性QTLs定位研究 |
1.1.5.3 玉米光周期基因的克隆研究 |
1.2 NF-Y的研究进展 |
1.2.1 NF-Y的结构特点 |
1.2.2 植物NF-Y的生物功能 |
1.3 启动子 |
1.3.1 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
1.3.2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1.4 酵母单杂交 |
1.4.1 酵母单杂交的原理 |
1.4.2 酵母单杂交的优缺点 |
1.4.3 酵母单杂交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
1.4.3.1 转录因子的克隆 |
1.4.3.2 验证已证实的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互作 |
1.4.3.3 定位已证实互作的DNA结合域 |
1.4.3.4 酵母单杂交的发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与取样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菌株和载体 |
3.1.4 实验相关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3.1.5 引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2.1.1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CTAB法) |
3.2.1.2 DNA的纯化 |
3.2.1.3 目的片段的扩增及检测 |
3.2.1.4 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
3.2.1.5 质粒提取 |
3.2.2 诱饵载体的构建 |
3.2.3 诱饵菌株的获得 |
3.2.4 Ab A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 |
3.2.5 酵母单杂文库的构建 |
3.2.5.1 玉米叶片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3.2.5.2 c DNA一链的合成及检测: |
3.2.5.3 第二链的合成 |
3.2.5.4 对LD-PCR得到的ds c DNA柱纯化 |
3.2.5.5 ds c DNA和p GADT7-Rec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 |
3.2.5.6 酵母文库质粒提取 |
3.2.6 酵母单杂交文库质量的鉴定 |
3.2.6.1 文库检测方法 |
3.2.6.2 文库插入片段大小检测 |
3.2.7 从文库中筛选互作蛋白 |
3.2.8 互作蛋白的回转验证 |
3.2.8.1 重组载体的构建 |
3.2.8.2 重组质粒转入诱饵感受态细胞 |
3.2.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Zm DPS10-2 基因启动子与编码区的克隆 |
4.1.1 DNA提取与检测 |
4.1.2 候选基因启动子与编码区的克隆 |
4.2 基因Zm DPS10-2 的结构域分析与功能预测 |
4.2.1 候选基因结构域预测 |
4.2.2 候选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4.2.3 启动子功能元件预测 |
4.3 诱饵载体的构建 |
4.3.1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双酶切 |
4.3.2 重组载体的菌液PCR及酶切检测 |
4.4 诱饵菌株的获得及检测 |
4.5 确定Ab A筛选浓度 |
4.6 酵母单杂交文库的构建及检测 |
4.6.1 RNA检测与ds c DNA的纯化 |
4.6.2 文库库容量及滴度检测 |
4.6.3 文库插入片段大小检测 |
4.7 酵母单杂交互作蛋白的筛选 |
4.7.1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PCR鉴定 |
4.7.2 互作蛋白的功能注释 |
4.8 互作蛋白的回转验证 |
4.8.1 互作蛋白重组载体的构建与检测 |
4.8.2 重组质粒与诱饵质粒共转化 |
4.9 互作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9.1 氨基酸序列 |
4.9.2 蛋白基本理化性质预测 |
4.9.3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4.9.4 蛋白亲疏水性预测 |
4.9.5 信号肽预测 |
4.9.6 跨膜结构域预测 |
4.9.7 亚细胞定位预测 |
5 结论与讨论 |
5.1 Zm DPS10-2 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预测 |
5.2 酵母单杂交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
5.3 酵母单杂交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回转验证 |
5.4 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发育、代谢与生殖的遗传调控 |
1.1植物发育的遗传调控 |
1.2植物代谢遗传调控 |
1.3植物生殖遗传调控 |
1.4水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
1.4.1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
1.4.2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
1.5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 |
2蛋白质组学分析 |
3叶绿体发育和光形态建成 |
3.1叶绿体和光合作用 |
3.2光形态建成 |
4植物激素与信号转导 |
4.1生长素 |
4.2独脚金内酯与脱落酸 |
4.3赤霉素 |
4.4乙烯与细胞分裂素 |
4.5茉莉素与甾醇类激素 |
4.6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
5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
6表观遗传调控和组蛋白修饰 |
6.1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
6.2RNA代谢和蛋白质修饰 |
7细胞骨架与液泡蛋白转运 |
7.1细胞骨架及其调控蛋白 |
7.2液泡形成及液泡蛋白转运的调控 |
8营养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1磷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2氮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3钾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4其它营养元素 |
9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
9.1干旱及渗透胁迫的响应 |
9.2盐胁迫的响应 |
9.3温度胁迫的响应 |
9.4重金属胁迫的响应 |
10植物系统进化 |
10.1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
10.2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11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
(6)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发育、代谢与生殖的遗传调控 |
1.1 植物发育遗传调控 |
1.2 植物代谢遗传调控 |
1.3 植物生殖遗传调控 |
1.4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
2 蛋白质组学分析 |
3 叶绿体发育和光形态建成 |
3.1 叶绿体和光合作用 |
3.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
4 植物激素与信号转导 |
4.1 细胞分裂素 |
4.2 独脚金内酯和油菜素内酯 |
4.3 乙烯和生长素 |
4.4 赤霉素和脱落酸 |
4.5 茉莉酸 |
4.6 激素互作 |
5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
6 表观遗传调控和RNA代谢 |
6.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
6.2 RNA代谢和蛋白质修饰 |
7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 |
7.1 细胞骨架及其结合蛋白 |
7.2 细胞结构和物质运输 |
8 营养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1 磷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2 氮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
8.3 离子吸收及信号转导 |
8.4 其它营养元素 |
9 环境胁迫与适应 |
9.1 干旱和盐胁迫 |
9.2 温度胁迫 |
9.3 氧化胁迫 |
9.4 重金属胁迫 |
9.5 其它环境胁迫 |
1 0 植物系统进化 |
1 0.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
1 0.2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
1 1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
(8)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光调控研究进展 |
1.1 动物光调控研究进展 |
1.1.1 动物光受体 |
1.1.2 动物光信号传导 |
1.2 植物光受体 |
1.2.1 植物光敏色素 |
1.2.2 植物隐花色素 |
1.2.3 植物向光素 |
1.3 植物的光调控 |
2. 生物节律(CIRCADIAN RHYTHM)研究进展 |
2.1 动物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
2.2 植物生物节律进展 |
2.2.1 植物生物节律研究历史 |
2.2.2 植物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模型 |
2.2.3 植物生物节律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
3. 植物的开花 |
3.1 拟南芥开花调控 |
3.1.1 拟南芥光周期与开花调控 |
3.1.2 拟南芥春化与开花 |
3.2 水稻的开花基因以及开花调控 |
4.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研究进展 |
4.1 水稻雄性不育 |
4.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现象与研究意义 |
4.1.2 植物雄性不育的表型特征和细胞学特征 |
4.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特性 |
4.1.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 |
4.2 水稻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 |
4.2.1 水稻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的发现与意义 |
4.2.2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基本特性 |
4.2.3 光周期敏感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4.2.4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
4.2.5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表达水平的研究 |
4.2.6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细胞学以及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农垦58S转录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品种 |
2.1.2 材料的种植方式及光照处理 |
2.1.3 取材时间与部位 |
2.2 方法 |
2.2.1 试剂 |
2.2.2 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 |
2.2.3 水稻叶片总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 |
2.2.4 水稻幼穗的组织原位杂交 |
2.2.5 引物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日照抑制第二光周期下农垦58S叶片中的基因转录 |
3.2 对长、短日照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和PATHWAY分析 |
3.2.1 GO分子功能注释分析 |
3.2.2 Pathway分析的结果 |
3.3 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差异基因昼夜节律 |
3.3.1 生物节律参与光敏核不育的败育过程 |
3.3.2 水稻开花调控途径参与光敏核不育 |
3.3.3 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作为输入信号起始雄性不育的转化 |
3.4 PHYA、PHYB和CRY1B幼穗组织原位杂交结果 |
4. 讨论 |
4.1 光敏核不育调控的模型 |
4.2 光敏核不育信号通路与开花途径的相似之处 |
第三章 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 前言 |
1.1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 |
1.2 ITRAQ技术 |
1.2.1 iTRAQ技术基本原理 |
1.2.2 iTRAQ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
1.2.3 iTRAQ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运用 |
1.3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总蛋白提取 |
2.2.2 总蛋白的预处理与定量 |
2.2.3 总蛋白的标记 |
2.2.4 iTRAQ分析流程 |
2.2.5 iTRAQ实验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农垦58S与农垦58N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差异 |
3.2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农垦58S中受到长日照的影响 |
3.3 长日照下在两个不同的发育时期里,农垦58S中与翻译有关的蛋白被下调 |
4. 讨论 |
4.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与核糖体蛋白的相关性 |
4.2 蛋白组学结果与芯片结果的相关性 |
4.3 光合作用和核糖体蛋白调控在光敏核不育形成中的可能机制 |
4.4 ITRAQ实验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利用antisense-OsPDCD5基因创建水稻光敏雄性不育两用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粉发育及其分期 |
1.2 植物雄性不育现象与其研究意义 |
1.3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4 应用生物技术创建水稻雄性不育新品系 |
1.4.1 细胞工程途径创建水稻雄性不育新种质 |
1.4.2 基因工程创建条件性雄性不育的策略 |
1.5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1.5.1 植物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
1.5.2 诱导植物 PCD的因素 |
1.5.3 植物 PCD相关的基因 |
1.5.4 植物 PCD的调控 |
1.5.5 绒毡层程序性死亡与雄性不育 |
第二章 通过反义技术获得受光周期调节的雄性不育转基因水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I_2-KI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 |
2.1.4 转基因水稻在不同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种植 |
2.1.5 转基因水稻在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下种植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OsPDCD5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2.2.2 转基因阳性植株表型分析 |
2.2.3 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在人工气候箱中的育性分析 |
2.2.4 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育性分析 |
第三章 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光敏雄性不育的机理初探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时定量 PCR(RT-QPCR) |
3.1.2 石蜡切片 |
3.1.3 RNA原位杂交 |
3.1.4 DeadEnd~(TM)荧光法TUNEL检测系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转基因水稻的RNA原位杂交检测 |
3.2.2 转基因水稻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 |
3.2.3 转基因水稻的花药切片分析 |
3.2.4 转基因光敏不育水稻花粉发育的PCD检测 |
第四章 Antisense-OsPDCD5转基因水稻做母本与其它品种的F1代育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及展望 |
第五章 含RRM结构域的新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5.1 前沿-RRM结构域 |
5.1.1 RRM结构域的结构 |
5.1.2 RRM结构域型 RNA结合蛋白的功能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RRM domain的Ak100642和Ak070340序列分析 |
5.3.2 Ak100642和Ak070340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5.3.3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5.3.4 T_0代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检测及表型变异情况 |
5.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10)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及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态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
1.1.1 引言 |
1.1.2 生态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选育 |
1.1.3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
1.1.4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1.1.5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光温特性 |
1.1.6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研究 |
1.1.7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克隆和定位 |
1.1.8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
1.2 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 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373S 的发现与育性表现 |
2.2.2 温度对373S 育性转换的影响 |
2.2.3 373S 细胞学观察 |
2.2.4 373S 的遗传分析 |
2.2.5 373S 同工酶电泳 |
2.3 讨论 |
2.3.1 影响373S 育性的生态因素 |
2.3.2 373S 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
2.3.3 373S 的遗传 |
2.3.4 373S 的同工酶电泳 |
2.4 结论 |
第三章 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 |
3.2.2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2.3 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同工酶电泳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Long-day photoperiod induced un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s in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sterile rice(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337S不育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D]. 姜明珠.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陈凡,钱前,王台,董爱武,漆小泉,左建儒,杨淑华,林荣呈,萧浪涛,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 植物学报, 2018(04)
- [3]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王小菁,萧浪涛,董爱武,王台,钱前,漆小泉,陈凡,左建儒,杨淑华,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 植物学报, 2017(04)
- [4]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基因ZmDPS10-2启动子结合蛋白筛选的研究[D]. 朱宇光.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种康,王台,钱前,王小菁,左建儒,顾红雅,姜里文,陈之端,白永飞,杨淑华,孔宏智,陈凡,萧浪涛. 植物学报, 2015(04)
- [6]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袁明,瞿礼嘉,王小菁,钱前,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 植物学报, 2014(04)
- [7]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钱前,瞿礼嘉,袁明,王小菁,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 植物学报, 2013(03)
- [8]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D]. 王伟. 武汉大学, 2011(05)
- [9]利用antisense-OsPDCD5基因创建水稻光敏雄性不育两用系[D]. 王玉锋. 复旦大学, 2009(12)
- [10]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及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D]. 李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