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

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

一、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君[1](2021)在《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安全评估》文中研究指明依据区域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用水矛盾,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估2017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水资源整体属于基本安全等级,水资源安全等级优先顺序为: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昌吉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其水资源综合评价等级分别为2.72、2.74、3.07、3.29、3.45、3.61、3.56、3.67、4.04。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将为改善区域空间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指导意义。

娜吾拜尔·依不拉音[2](2019)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到2018年底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经走完了第五年。这五年期间,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在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抓好社会稳定的同时,狠抓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五大中心、三通道、三基地和形成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建设总体思路。本文对新疆经济核心区建设进程和效果评价时,不仅关注了新疆总体推进五大中心建设中的主要成果,还关注了新疆各区域整体协调推进核心区建设目标的问题,即把新疆南疆、北疆和天山北坡一带三个增长极作为整体协调推进核心区的重点区域,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增长极的喀什地区、以乌鲁木齐为增长极轴心的天山北坡一带,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区为增长极的伊犁州作为典型,讨论了新疆核心区建设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协调推进问题,有讨论了核心区建设对各个区域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度的影响,通过构造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新疆核心区建设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对新疆核心区建设进程效果以及相关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丝路经济带的缘起、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评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新疆核心区建设的理论架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本文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则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以及新疆核心区建设进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新疆核心区建设进程分析做了一个国际国内环境分析并对新疆核心区建设中起到增长极推动的作用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他们的经济发展现状中考察核心区建设提出之后,对上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冲击影响。即对新疆内部典型区域的核心区建设进程现状做了概要性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新疆核心区建设中的五大中心、三大基地和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核心区建设政策对三个典型区域经济增长、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影响。由于上述三个典型区域的核心区建设评价指标数据很难获取,本文采用核心区建设指标的定性实证分析。同时把核心区建设提出来后的政策效果作为虚拟变量,考察了这一政策提出之后对疆内三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否产生了正面影响。以进出口贸易作为开放度策量,通过政策虚拟变量进行回归讨论了这一政策对新疆对外开放度的影响作用,进而评价了核心区建设这一政策做法对新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效果。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四部分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一是核心区建设比较顺利,有一定的成效。二是核心区建设效果在部分领域比较明显,整体效果有待一段时间的累计效应。三是核心区的建设对于原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区产生了一定辐射效应。四是核心区建设对于原本发展较好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五是核心区建设离预期的目标和规划进展相差较远,需要进一步加快。六是核心区建设的影响力并没有快速显现,需要将其作为长期推动和发展目标来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建设。

陈曦[3](2019)在《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格局,使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点,促进中国同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区域合作。天山北坡城市群以乌(乌鲁木齐)、昌(昌吉)、石(石河子)核心,是中国唯一面向中亚五国的陆桥型城市群,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承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践的核心地带。这既给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对其脆弱的环境带来了挑战。如何避免重蹈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天山北坡城市群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作为衡量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体现,本研究分城市群整体和群内城市两个层面对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分析,对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理论解析的基础上,结合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特征,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及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评价,基于灰色GM模型对城市群未来五年综合承载状况及各子系统承载状况进行科学预测,随后从综合承载力内部构成主要素入手,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各城市以及城市群在综合承载力提升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1-2016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有所提升,承压指数一般大于压力指数,承载状况基本为可载,各子系统承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就2016年得分来看,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要优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2)2011-2016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但各城市综合承载力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其综合承载能力较强,博乐、哈密、乌苏综合承载能力较弱,综合承载能力得分差异明显。资源、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在各城市间的不均衡分布最为明显,且近年来各城市之间综合承载能力差异逐步加大。(3)未来五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状况均为可载,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子系统承载状况不断优化,资源、环境、人口子系统承载状况则有待进一步提升。(4)天山北坡城市群群内城市在其综合承载力提升的过程中优势因素与短板因素不尽相同,但就天山北坡城市群整体来说,经济实力、水资源供给能力、能源供给能力是影响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主导影响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业质量、产业结构、科技教育水平、社会福利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是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土地生产能力、人口规模、环境规制强度是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协调影响因素。

武庆彬[4](2019)在《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以往仅仅考虑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已经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在区域人口承载力中的影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新疆地区而言尤甚。因此本文以新疆及15个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视角下研究新疆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疆地区特殊的区情,选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重要变量作为制约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作用机制和研究框架之后,本文分别以新疆水资源和新疆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强约束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作用为基础,对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分析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分别测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因素对于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来测算和预测新疆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本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整体是较高的,但是部分地州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严重超载的。在2000-2016年的考察期内,新疆15个地州市中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并且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水资源分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其水资源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规模以及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较高,但是受水资源影响较大。新疆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整体和部分来看都是很高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新疆15个地州市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较多的地州市大多位于水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州市,水资源是影响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3)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水平总体超载,并且空间差异显着。新疆的经济人口承载力超载情况严重,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空间较多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地州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第三产业较为发达。(4)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寄希望于外调水的进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强约束因素,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新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只有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入疆才能有效改善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藏水入疆”工程。而经济因素是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因素,并且受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较大,短期内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有效突破口。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区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作为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疆的人口承载力水平。

秦新喜[5](2018)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都在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作用在土地利用变化上的综合驱动力也有着不断增强的趋势。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天山以北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我国开发大西北的重点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慢慢地突显出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土地利用科学的预测已经成为全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焦点所在,也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选择天山北坡经济带进行研究,是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新疆天山以北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规律及驱动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在遥感影像中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借鉴土地利用变化综合指数的概念,建立模型,得到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化综合指数。运用驱动力综合模型分析研究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因子并利用二阶最小二乘法建立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与主要驱动力因子间的数学模型。最终,根据研究结果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中研究的结果如下所示:(1)通过对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相关的预处理工作,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像进行解译及后续的图斑处理,最后解译出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这六种地类,解译的精度均在85%以上,能够满足研究中的需要。(2)1996-2016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动态变化,从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上看,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总体上在不断地减少,草地和未利用地变化明显,其余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程度变化上看,研究区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不断增加,反映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的程度在不断加大,在研究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程度不管是变化量还是变化的速率都大于0,这说明了研究区在1996-2016年土地利用正位于发展阶段。从研究区土地利用的景观变化上看,天山北坡经济带在1996-2016年间,土地利用的景观优势度指数在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景观多样性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大部分是受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控制。(3)借助土地利用变化综合指数的概念,利用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的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的景观优势度创建其模型。由研究结果可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开发在不断地增强。(4)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了12个关联程度高于0.9的驱动力因子,说明它们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指数关联程度高,并且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水平影响程度强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结果表明人口的变化、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是促使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尝试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中Backward的方法,将12个高关联度驱动因子提炼到8个,成功的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和主要的驱动力因子之间的数学模型:Y=176.446+0.203X1+0.083X2+0.017X3+0.006X5+0.045X6+0.5X7+0.083X9+0.069X11Y代表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X1代表人口数量、X2代表城镇人口数量、X3代表GDP、X5代表第二产业产值、X6代表第三产业产值、X7代表人均GDP、X9代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X11代表粮食总产量(以上指标均已经过标准化)。(5)将本文中运用的常规的曲线拟合分析和驱动力的综合模型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结果合理可行,并且驱动力的综合模型对于驱动力因子的提取更加的快速简洁,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法。(6)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现状,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发展,可以从控制人口、耕地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和节约集约的利用土地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为今后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杨荣金,孟伟,段宁,舒俭民,张惠远,贾尔恒·阿哈提,王浩,张林波,乔琦,尹伟伦,张强,孙美莹[6](2017)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研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愿景与行动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区域定位以及发展实际,提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开发战略、产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战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战略和内引外联向西开放战略。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为加快我国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丝绸之路绿色经济带延伸、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和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郭凯江[7](2017)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新疆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又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沿线经济带,在城市经济转型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下,如何从城市以往的发展道路中摆脱出来,实现区域经济的飞速增长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与特色,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转型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现状分析入手,进一步测算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水平,并对其转型成效水平做了耦合协调性分析,挖掘提升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转型研究所做的相关成果,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转型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界定了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以及转型的目标要求;论述了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评析。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研究范围的界定,从转型发展的现状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把握。第四部分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研究的实证部分。首先根据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确立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的基本内容,从转型动力和转型绩效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框架,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北坡城市的转型成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从提升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水平和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转型成效的协调发展这两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然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动力逐年增强,但区域差异较大。2.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绩效系统的转型成效水平提升空间较大,虽然转型成效稳中有升,加快了整体转型的步伐,但转型成效的水平值较低。此外,通过转型成效的协调性分析发现:3.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动力系统与绩效系统转型成效的协调性水平有待提高,动力系统与绩效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的区间内变化,协调性水平相对较低。4.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转型绩效系统中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性水平总体偏低,始终处于轻度失调的状态,整体状况不容乐观。5.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城市动力系统与绩效系统的协调发展制约因素以及绩效系统中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均存在差异。

付兴春[8](2016)在《新疆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特征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联系状况关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在引力模型计算出的经济联系值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拓扑图及其相关指标,结合ArcMap9.3软件,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联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为低密度网,但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区域发展由单一中心结构逐渐向多中心结构转变;天山北坡经济带内部小团体集聚现象明显;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结构。

申立敬[9](2016)在《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城市水平大幅度提升,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壮大,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也随之改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我国城镇化格局,使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形成与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区域大合作。201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而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便是西部地区担此重任的增长极。本文对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运用首位律、金字塔规律、纳尔逊法、区位商法、引力模型、隶属度模型、潜力模型等对城市空间经济结构包括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结构、空间联系结构、空间分布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全文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等级规模方面,等级规模由本来相对均衡发展转向不均衡,且趋势在加强,户籍已经成为掣肘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的瓶颈。第二,职能分工结构方面,从天山北坡城市群整体看,突出职能较少,弱势职能偏多,职能结构出现恶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博乐、哈密和吐鲁番等6个城市职能结构较为完整,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余城市突出职能占中等水平;城市群内城市间存在一定自我竞争。第三,城市群空间联系方面,空间联系强度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近域指向性;乌昌石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整体好于克-奎-乌城市群,而两个城市群之间联系强度不佳,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伊宁、哈密和博乐,与其他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普遍很差;乌昌石城市群城市对中心城的隶属度更加均衡,而克-奎-乌城市群城市对中心城市的隶属度较为极端;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四个城市的空间聚潜能值较高。第四,城市群空间布局方面,天山北坡城市群具有典型的“点-轴”空间分布特征,各城市主要沿铁路、公路、河流等重要干线分布;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紧凑度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升,克-奎-乌城市群情况远差于乌昌石城市群,而人口密度指数和城镇密度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总之,空间紧凑度较差,空间结构不稳定。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大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建合理等级规模,明确各城市职能分工定位,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次增长极,加强对中心城市隶属度,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提升空间紧凑度,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各城市协同发展等对策措施。

李东[10](2016)在《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自2000年被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自治区政府优先发展的重心。2010年,国家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天山北坡经济带上升到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自此天山北坡不仅是自治区,也成为了国家层面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11年7月,《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并最终于2012年11月获得批复。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之一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全区经济等各方面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域,对整个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到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面向中亚、西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物流、石油化工、外贸及纺织业基地。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整个新疆重要的经济增长级,对全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城镇化是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逐渐演进的一个持续过程,表征为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其本质是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发展现象。而新型城镇化相比以往的城镇化则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不断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城市生态化、城市现代化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它要求注重并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生态环境、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优化、提高和发展。积极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积极促进农民和市民享受同等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大力营造宜居的、注重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努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城镇化理论研究;然后,文章概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状况;之后,又以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并结合各地自身情况给出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和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的趋势,天山北坡经济带应当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契机,努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 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2 指标等级标准确定
3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3.1 熵权法确定权重
    3.2 模糊集对分析评价法
        3.2.1 单指标联系度
        3.2.2 样本综合联系度
        3.2.3 评价等级确定
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1 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2 准则层水资源安全等级确定
    4.3 水安全等级确定
    4.4 结论与建议
5 结语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和特色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特色与不足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进程
    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程
        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界定
        二. 国内区段建设进程
        三. 国内五通建设进程
        四. 国外段衔接进程
    二. 新疆五大中心建设基本进展
        一. 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二. 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进程
        三. 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进程
        四. 文化科技中心建设进程
        五. 医疗服务中心建设进程
    三. 新疆区内各区核心区建设进程
        一. 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建设进程
        二.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建设进程
        三. 喀什地区喀什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建设进程
三. 新疆核心区建设效果的总体评价
    一. 新疆核心区建设目标与具体规划
        一. 新疆核心区建设目标
        二. 新疆核心区建设具体规划
    二. 核心区建设目标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构建思路
        二. 具体指标体系介绍
    三. 核心区建设效果的公因子分析
        一. 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二. 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三. 分析结果和简要结论
四. 核心区建设政策效果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方法介绍
        一. 数据来源
        二. 理论模型
        三. 分析工具和说明
    二. 回归分析与结论
        一. 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影响
        二. 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对核心区建设的影响
        三.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影响效果
        四. 基本结论
    三.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 五大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三通、三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 新疆各区域推进核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 原因分析
五.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建议
    一. 整体推进核心区的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巩固稳定局面,释放稳定的红利
        二. 进一步综合各种利好政策,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
        三. 国际环境变化的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四. 结合供给侧改革有利时机,提升新疆产业竞争力
        五. 动态关注政策效果差异、整体推进核心区建设
    二. 内部区域协调推进核心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天山北坡一带推进核心区建设建议
        二.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推进核心区建设对策建议
        三. 喀什经济开发区推进核心区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3)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城市群的研究进展
        1.2.3 关于承载力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
        1.2.4 关于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群
        2.1.2 承载力
        2.1.3 综合承载力
        2.1.4 城市群综合承载力
        2.1.5 天山北坡城市群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发展理论
        2.2.2 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概述
    3.1 天山北坡城市群基本概况
        3.1.1 地理位置概况
        3.1.2 空间结构布局
        3.1.3 城市等级规模分布
    3.2 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现状
        3.2.2 资源环境现状
        3.2.3 社会发展现状
第四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估
    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对象
        4.1.2 数据来源
    4.2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及确定
    4.3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
    4.4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
        4.4.1 天山北坡城市群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升
        4.4.2 天山北坡城市群整体综合承载力有所提升
        4.4.3 天山北坡城市群承载状况基本为可载
第五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预测
    5.1 预测模型
    5.2 天山北坡城市群承载状况预测
        5.2.1 资源承载状况预测
        5.2.2 环境承载状况预测
        5.2.3 经济承载状况预测
        5.2.4 人口承载状况预测
        5.2.5 公共服务承载状况预测
        5.2.6 基础设施承载状况预测
        5.2.7 综合承载状况预测
    5.3 预测结果分析
第六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及代表性指标选取
        6.1.1 经济发展层面影响因素
        6.1.2 资源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6.1.3 社会发展层面影响因素
    6.2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2.1 灰色关联度模型
        6.2.2 天山北坡城市群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
        6.2.3 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启示
        7.2.1 合理规划城市群布局,明确群内城市分工职能
        7.2.2 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各城市协同发展
        7.2.3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群内资源型城市落入“资源诅咒”陷阱
        7.2.4 适度加强环境管制力度,但要与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目标
        1.3.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1.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承载力
        2.1.3 人口承载力
        2.1.4 资源人口承载力
        2.1.5 经济人口承载力
        2.1.6 综合人口承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口理论
        2.2.2 人口承载力理论
        2.2.3 资源稀缺理论
        2.2.4 短板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2.3.1 新疆水土资源相互关系分析
        2.3.2 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相互关系分析
        2.3.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机理分析
第三章 新疆人口、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疆人口现状分析
        3.1.1 新疆人口规模与增速
        3.1.2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况
        3.1.3 新疆人口结构状况
    3.2 新疆水资源现状分析
        3.2.1 新疆河流水系与湖泊现状
        3.2.2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3.2.3 新疆水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疆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3.3.1 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3.2 新疆可利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3.3.3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4.1 新疆经济规模与增速分析
        3.4.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4.3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3.4.4 新疆社会消费现状分析
        3.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4.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4.2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各主要子系统分析
        4.2.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3 模型主要微分方程及参数设定
        4.2.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4.3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4.3.1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4.3.2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4.3.3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5.1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5.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5.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3 主要数据来源
    5.3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5.3.1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5.3.2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5.3.3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分析
    6.1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6.2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1 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6.2.2 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6.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6.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6.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
    7.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7.1.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7.1.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7.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构建
        7.2.1 模型的构建
        7.2.2 权重的确定
    7.3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7.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7.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7.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7.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与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8.1.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受水资源影响较大
        8.1.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总体超载,且空间差异显着
        8.1.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制约短板空间差异显着
        8.1.5 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经济因素的弱约束作用
        8.1.6 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水土资源的强约束作用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8.2.2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8.2.3 合理规划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入疆,结构性提高新疆供水能力
        8.2.4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鼓励技术创新
        8.2.5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破资源诅咒约束
        8.2.6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体发展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与环境
        2.1.3 人力资源水平
    2.2 核心城市发展概况
第三章 遥感数据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几何校正
        3.2.2 辐射校正
        3.2.3 图像镶嵌
        3.2.4 图像裁剪
    3.3 遥感影像解译
        3.3.1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建立
        3.3.2 土地利用分类及精度评价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的内容研究
        4.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4.1.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1.3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
    4.2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定义
        4.2.2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模型
    4.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4.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幅度
        4.3.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速度
    4.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4.4.1 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数分析
        4.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与变化率分析
    4.5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分析
    4.6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的计算
    4.7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驱动力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自然因素
        5.1.2 人口因素
        5.1.3 经济因素
        5.1.4 政策因素
    5.2 驱动力的单一指标常规曲线拟合分析
    5.3 驱动力的综合模型分析
        5.3.1 驱动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5.3.2 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3.3 主成分分析法求出主成分和综合得分
        5.3.4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综合指数与驱动力因子综合得分曲线拟合
        5.3.5 建立二阶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科学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6.2 保护耕地,加强耕地基础设施质量
    6.3 科学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严格落实总体规划内容
    6.4 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中的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6)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战略
    (一) 实施东西向空间格局优化, 实现国际和国内空间均衡
    (二) 实施南北向空间格局优化, 实现经济带内外和流域上下游空间均衡
    (三)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推进国土空间分区差异化管控
二、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开发战略
    (一)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化水平
    (二)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提升土地资源质量效益,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三) 统筹“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推动矿产资源由本地开采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三、产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
    (一) 优化三产结构, 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
    (二) 加快主要矿产绿色矿山建设, 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三)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四、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战略
    (一) 推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提高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战略
    (一) 创新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协作机制
    (二)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八项制度
六、内引外联向西开放战略
    (一) 加大向西开放力度
    (二) 优化向西开放方向
    (三) 加强向西开放支撑

(7)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常态”促使经济转型成为热点话题
        1.1.2 城市经济转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1.1.3 新疆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推动和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经济转型
        2.1.2 城市经济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天山北坡经济带研究区域概况
    3.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1 产业结构转型现状
        3.2.2 技术水平转型现状
        3.2.3 外向型经济转型现状
        3.2.4 城市社会系统转型现状
        3.2.5 城市环境系统转型现状
    3.3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化转型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3.3.2 城市首位度明显,集约型增长转型受限
        3.3.3 基础设施滞后,社会系统的转型效益不明显
        3.3.4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系统的转型力度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实证分析
    4.1 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4.1.1 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体系
        4.1.2 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3 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2 基于熵权TOPSIS法城市经济转型成效评价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及权重的确定
        4.2.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转型动力系统评价
        4.2.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转型绩效系统评价
    4.3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城市经济转型成效协调性分析
        4.3.1 城市经济转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2 城市经济转型动力系统与绩效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4.3.3 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系统中经济-社会-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 提升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水平的对策建议
        5.1.1 强化城市经济转型动力
        5.1.2 提升城市经济转型绩效
    5.2 促进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5.2.1 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5.2.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内部协调发展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创新之处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新疆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特征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区域概况、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区域概况
    (二)研究方法
        1. 引力模型
        2. 社会网络分析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特征的实证分析
    (一)网络密度分析
    (二)中心性分析
    (三)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四)凝聚子群分析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9)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支撑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核心-边缘理论
        2.1.4 点-轴发展理论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城市群内涵及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2.2.2 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
        2.2.3 天山北坡城市群概念及空间经济结构识别
第三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概述
    3.1 天山北坡城市群概况及发展中的政策影响
        3.1.1 天山北坡城市群概况
        3.1.2 天山北坡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
    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数据来源
        3.2.1 关于天山北坡城市群范围界定及存在争议
        3.2.2 数据来源
    3.3 与大、中、小不同梯队城市群的比较
    3.4 天山北坡城市群整体发展及各城市综合实力简介
        3.4.1 天山北坡城市群整体实力
        3.4.2 天山北坡城市群各城市综合实力
第四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4.1 规模等级结构分析
        4.1.1 城市首位律及分析
        4.1.2 城市金字塔规律及分析
    4.2 职能分工结构分析
        4.2.1 纳尔逊法及城市群整体职能特征分析
        4.2.2 区位商法及城市群内城市职能分工分析
    4.3 空间联系结构分析
        4.3.1 改进的引力模型及空间联系强度分析
        4.3.2 隶属度模型及空间联系隶属度分析
        4.3.3 潜力模型及空间集聚潜能分析
    4.4 空间分布结构分析
        4.4.1 空间布局形态特征
        4.4.2 空间紧凑度模型及分析
第五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
    5.1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存在问题
    5.2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影响因素
        5.2.1 地域辽阔,地形复杂
        5.2.2 依附绿洲,生态脆弱
        5.2.3 人口稀少,区情复杂
        5.2.4 经济落后,发展缓慢
        5.2.5 兵地体制,协调不足
第六章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优化
    6.1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优化理念
    6.2 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优化对策
        6.2.1 大、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建合理等级规模
        6.2.2 明确各城市职能分工定位,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
        6.2.3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2.4 培育次增长极,加强对中心城市隶属度
        6.2.5 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提升空间紧凑度
        6.2.6 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各城市协同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概述
    2.1 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3 城镇化理论
        2.3.1“S”曲线理论
        2.3.2 城市聚集与扩散理论
        2.3.3 中心地理论
        2.3.4“城乡磁铁”理论
    2.4 区域经济学理论
        2.4.1 农业区位理论
        2.4.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2.4.3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4.4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
    3.1 天山北坡经济带概况
    3.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规模结构分析
        3.2.1 城市首位度
        3.2.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首位度分析
    3.3 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
        3.3.1 经济子系统
        3.3.2 人口子系统
        3.3.3 社会子系统
        3.3.4 生态环境子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县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
    4.3 实证分析
        4.3.1 计算方法
        4.3.2 模型测算
    4.4 结果分析
        4.4.1 优势发展水平地区
        4.4.2 较好发展水平地区
        4.4.3 一般发展水平地区
        4.4.4 较差发展水平地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1.1 城镇化发展现状结论
        5.1.2 实证分析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优势发展水平地区的发展策略
        5.2.2 较好发展水平地区的发展策略
        5.2.3 一般发展水平地区的发展策略
        5.2.4 较差发展水平地区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附表

四、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安全评估[J]. 张志君.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06)
  •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效果评价[D]. 娜吾拜尔·依不拉音.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2)
  • [3]天山北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估与预测研究[D]. 陈曦.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4]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D]. 武庆彬.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秦新喜. 新疆大学, 2018(12)
  • [6]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J]. 杨荣金,孟伟,段宁,舒俭民,张惠远,贾尔恒·阿哈提,王浩,张林波,乔琦,尹伟伦,张强,孙美莹.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4)
  • [7]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评价研究[D]. 郭凯江.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8]新疆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特征时空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J]. 付兴春. 财经理论研究, 2016(04)
  • [9]天山北坡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申立敬.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10]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李东. 新疆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若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