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水河龙滩水电工程——新世纪中国的水电明珠(论文文献综述)
周维现[1](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黄吕卫[2](2011)在《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所处的深切河谷地区拥有动辄几百米的自然边坡,其稳定性成为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关注重点。对于拱坝建设方案地区,拱肩槽的开挖将形成与自然斜坡同等高度的人工边坡,使得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水电工程中,对自然斜坡及人工边坡进行研究,评价其稳定性特征,对水电工程本身的修建和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以玛尔挡水电站坝肩边坡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现场调研、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测试、数值分析、块体理论等理论方法及手段,研究坝肩部位结构面的分布与分级特征,揭露研究区岩体结构及强度特征。并依据河谷演化过程,重现地应力场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斜坡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及模式,并对开挖条件下拱肩槽边坡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运用块体理论对开挖条件下边坡局部稳定性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玛尔挡水电站坝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及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得出坝肩边坡岩体主要由二长岩与变质砂岩组成,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地质构造主要为小型断层、层间错动带及节理裂隙等。(2)结合区域地应力研究、河谷区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回归分析等手段,成果表明,研究区主压应力方位近E-W向,与区域应力场方位相吻合,坝区应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河谷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表明,河谷地应力场是在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叠加作用下,受后期河流下切、剥蚀等作用下形成的残余应力场。(3)分别从结构面分布、结构面分级、结构面性状及结构面规模等方面综合阐述结构面发育特征。依据结构面间距、规模等特征,将结构面划分为4级,其中Ⅰ、Ⅱ级结构面多属软弱结构面,Ⅲ、Ⅳ级结构面多属硬性结构面。并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原位试验,揭露坝区岩体力学强度特征。(4)描述坝址区两岸斜坡特征,着重讨论坝肩部位天然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应力场形成演化过程,分析总结坝肩部位两岸斜坡坡体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得出斜坡坡体结构主要分为层状与块状坡体结构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进一步细分,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松动拉裂、楔形块体、平面滑动块体、倾倒变形及潜在崩塌等模式。(5)玛尔挡水电站高拱坝坝顶高程约3273m,最大坝高215m,坝顶长度达377.447m。从地应力场分布角度评价开挖边坡整体稳定性,得出边坡整体性较好。运用块体理论在坝肩部位搜寻不利块体组合,并计算其稳定性,预测可能破坏方式,对边坡局部稳定性作评价。
贝为超,张重汶,潘炳康[3](2008)在《龙舞龙滩——龙滩水电工程又好又快建设“精品龙滩、绿色龙滩、和谐龙滩”巡礼》文中指出序言龙舞龙滩风生水起2007年5月21日,龙滩水电工程首台1号机组提前8个月发电!龙滩工程创下世界同类工程施工和安装速度最快纪录,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
张重汶,潘炳康[4](2007)在《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全力打造“精品、绿色、和谐龙滩”》文中指出我国西部"不落的太阳"冉冉升起,迸发出璀璨光芒——今年5月21日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首台机组提前8个月发电,成为我国建设速度最快的特大型水电工程。这是全国经济
戴波[5](2007)在《打造“精品龙滩、绿色龙滩” 建设具有龙滩特色的企业文化》文中研究表明在龙滩水电工程6年的建设中,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出符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同心文化”特征,又独具龙滩特色的“精品龙滩、绿色龙滩”愿景,并以建设样板型、创新型、效益型、环保型、和谐型龙滩为奋斗目标,全面提高了工程建设、工程环境、生产运营的管理水平。
范继辉[6](2007)在《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文中认为流域水电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一直是水文学与水资源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而大型流域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长江上游为对象,开展了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的水库群模拟调度研究;同时,长江上游水库群合理调度对于维护三峡水安全和保障三峡工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也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论文在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流域水库联合调度以及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综述;对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掌握了该区域水库建设的现状与布局;将河网汇流模型与水库调度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利用该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了各种调度方式下三峡梯级水库的响应、河流径流变化情况等;并初步对流域水库群调度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调度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概括起来,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收集整理了相关的水库参数与水文站历史流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调查了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及已有的水电规划,收集了大型水库特征参数,对未来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收集和整理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的历史流量数据,分析了径流变化趋势。2、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利用长河段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采用“演-合-演”或“合-演-合”的方法,对长江上游河网进行汇流计算模拟,并用历史数据对其参数进行了率定,建立了河网汇流模型;根据各水库的设计目标和特征参数,拟合了各水库的库容曲线,提出了一种水库调度图的制定方法,建立了水库调度模型;将水库调度模型与河网汇流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3、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方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利用模型对长江上游水库群不同组合、不同蓄水时间等调度方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对径流过程和三峡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水库群蓄水将减少三峡水库的年径流总量,汛后蓄水时间减少尤为明显,但却增加三峡枯季的入库流量,从而保证三峡总弃水量减少,高水头发电时间增加,有利于三峡蓄水发电;此外错开汛后上游水库群与三峡梯级的蓄水时间,也将有利于三峡水库效益的发挥。4、对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时间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三峡来沙量减少,为三峡提前汛后蓄水提供了可能;长江上游降雨量与径流量的降低,尤其是汛后,有必要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利用模型对改变三峡汛后提前蓄水时间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可以更好的保证三峡蓄水到正常高水位,有利于发挥三峡梯级效益,同时又没有增加三峡防洪风险,因此提前三峡汛后蓄水时间是可行的。5、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对长江上游各河段的生态基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模型对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对河流生态基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增加了河流的枯季径流量,从而能更好的保证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此外,本论文还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黎鹏[7](2006)在《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背景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日益深入,出现了FTA(自由贸易区)化和“增长三角”蓬勃发展的势头。与全球趋势类似,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也在加快发展,并于2001年11月在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就在今后10年内建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意见,进而在2002年11月由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以下简称CAFTA)。其中加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结合部的“黄金四角”)的合作开发等,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基于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用好已有的12对国家一类口岸、16对地方二类口岸,良好的交通运输对接基础与经贸联系基础,以及显着的资源与经济互补性等条件,加快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与共同发展,提高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科学性与实际效率,推动CAFTA建设的进程等目的,论文选定了以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理论与策略问题为研究对象。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引言、结论和四章正文。引言部分,系统分析了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地缘经济地位上升、中国—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与CAFTA的建设、我国西部大开发及“9+2”与“10+1”等发展战略等主要背景;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相应的研究内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思维方法与手段来实施论文的研究。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相互结合;采用广泛的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手段;针对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在部分研究内容中适当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第一章,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主要对地缘关系与地缘经济地域、边境区位、边境合作与跨国增长三角、CAFTA建设问题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简要评价。经过文献述评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在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问题也欠系统与综合的研究,这一章为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章,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较深入地研究了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问题。首先对区位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经典理论依据及其在论文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结合边境区位的特点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研究提出“边境区位价值”的理论概念,并阐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内涵与构成,论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机理;最后,论述了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
蓝瑞轩[8](2004)在《天峨女人(外一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天峨是一个县,地处黔桂边界。被某些人喻为“壮族母亲河”的红水河在这里弯弯曲曲地延绵了111.5公里。朋友知道我已经在天峨生活了三个年头,一碰面总爱问:天峨的龙滩壮观吗?而我的回答总是意味深长:和龙滩一样壮观的还有天峨的绿色和天峨女人! 天峨女人怎么能用壮观来比喻? 我说,天峨女人有俏丽的面孔、姣好的身材、蜜甜的言语,她们乳丰臀肥、眼
李晶莹[9](2003)在《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石的风化剥蚀作用是研究物质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大部分,其一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利用河水主要化学组成去追溯流域发生的化学风化反应,探讨不同岩性、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因素、大气CO2等因素对河水中溶解质的相对贡献率,进而估算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及岩石化学风化所消耗的大气CO2量;其二通过河流沉积物主要元素组成来探讨流域岩石的化学风化强度,揭示流域盆地中碳酸盐类、硅酸盐类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并根据质量平衡原理估算机械剥蚀率;其三从宏观上利用离子径流模数与化学风化率、输沙模数与机械剥蚀率之间的关系汇总了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和机械剥蚀率,结合流域盆地的综合岩性、气候、地貌、植被、人文活动等相关影响因子的量化数值,建立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模式,阐述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诱因对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定量化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 1 河水化学、化学风化率和岩石风化的大气CO2消耗量 利用Gibbs图分析得到趋于“大气降水控制”类型的河流-东江和赣江。利用大气降水的控制面积和流域的蒸发蒸腾F因子,计算得到大气降水对东江河水中Cl-的最大输送量,将Cl-作为参照元素,通过海盐校正方法估算得到大气降水对东江、赣江河水溶解质载荷的总贡献率分别为4.94%和5.09%,由此对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为显着的东江和赣江,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总贡献率仅为5.0%左右,中国绝大多数河流矿化度很高,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相对贡献率更低,可忽略不计。初步探讨了长江干流人类活动对河水中溶解质的输入贡献率,发现河水离子中仅SO42-表现出20-40%人为来源的输入率,占长江干流河水溶解质总量的约2-3%,与长江流域广泛发生的酸雨密切相关。 黄河流域蒸发盐类和碳酸盐类风化溶解较强,对河水的贡献率均很高且平分秋色,而硅酸盐类化学风化对黄河河水的贡献很微弱。长江干流主要发生了碳酸盐类的化学风化尤其是白云岩的溶解,碳酸盐类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达到近50%),蒸发盐类和硅酸盐类风化的贡献率较弱。珠江流域3条主要支流的化学风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西江和北江流基本以碳酸盐类溶解为主,而东江河水扣除大气降水的来源外,溶解质基本出自硅酸盐类的风化。总体而言,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大部分以碳酸盐类的风化溶解为主,其对河水溶解质的平均贡献率介于30-60%之间,而硅酸盐类和蒸发盐类风化通常较微弱,对河水溶解质中国土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人气CO: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的贡献率分别为。一20%和10一30%,大气CO:对河水溶解质载荷的总体贡献率约占30%。 扣除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大气CO:等非岩石风化来源的物质后得到了中国17个主要流域盆地较为准确的化学风化率数值。对这17个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与其离子径流模数的相关统计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平均比值为1.40,反映了河水中共计约30%的溶解载荷来自于大气CO:或降水等非岩石风化来源,这与对中国主要河流溶解质载荷来源分析得到大气CO:对河水溶解质的平均贡献率在30%左右完全吻合,由此利用离子径流模数除以140近似地估算得到了中国所有主要流域盆地较为准确的化学风化率数据,其化学风化率值分布在10.65一168.0t/k mZ.yr范围。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年均大气CO:消耗量1375.91x109mol(占世界岩石风化年均消耗co:总量的6.55%)、转移的碳量为1.65又107t碳,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类化学风化消耗的大气CO:量分别占85%和15%。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消耗率通常较高,而且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整体上碳酸盐类的风化溶解对河水化学的影响程度明显强于硅酸盐类,这是中国主要流域盆地较为突出的特征。2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和机械剥蚀率 化学风化指数与化学风化率属于表征化学风化作用意义不同的函数,前者为相对概念反映流域岩石在原岩基础上己发生淋溶作用的深度,主要受到了气候因子的深刻影响(中国流域沉积物化学风化指数由北到南呈有规则的递增序列,气候因子对风化进程的影响掩盖了岩性的巨大差异),而化学风化率含义是指单位流域面积岩石风化淋溶产生的离子绝对总量。但2者又紧密联系,文中引入综合岩性和岩石化学风化响应度的概念,反映出流域岩石整体对岩石风化的反应和敏感程度。研究发现综合岩性整体上控制了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大小,但化学风化率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流域岩石的化学风化进程。 西江和北江沉积物中易溶元素风化淋溶强烈,Ca消耗最为强烈,流域内碳酸盐类化学风化程度较之硅酸盐类强烈。西江和北江流域岩石的相对化学风化指数分别达到了1.71和1.91,且沉积物中Al加a摩尔丰度平均比值分别为黄河的2.10倍和长江的5.92倍。相比而言,西江和北江流域岩石的整体化学风化进程、2大类岩性的化学风化程度均较之长江、黄河流域强烈的多。3条支流的硅酸盐类化学风化作用已达到了?
潘家铮[10](2002)在《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扼要总结了在 1949至 2 0 0 0的 5 0年间中国大陆取得的主要水利建设成就 ,分别从防洪、灌溉、供水、通航和水能利用等方面加以叙述 ,并反映到水利科学、技术、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分析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所发生的问题与缺点 ,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 ,主要有江河防洪标准仍然偏低 ,未形成可靠和完整的防洪体系 ;洪水位不断抬高 ,防汛负担与风险不断增加 ;水资源过度开发与严重浪费 ,水质广泛污染 ,水环境不断恶化以及水利工程配套不全 ,质量不高 ,管理粗放 ,经济效益低落等 ,并认为产生这些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思想意识的片面和政策措施的欠当。在总结 5 0年来成绩和教训的基础上 ,根据新世纪中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要求 ,展望了今后中国水利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特别探讨了在思路和政策上应如何吸取教训 ,供决策层参考和全国人民思考。
二、红水河龙滩水电工程——新世纪中国的水电明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水河龙滩水电工程——新世纪中国的水电明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谷地应力场 |
1.2.2 坝肩边坡稳定性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地形地貌 |
2.5 水文地质现象 |
2.6 物理地质现象 |
2.7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7.1 新构造运动 |
2.7.2 地震 |
第三章 河谷地应力场 |
3.1 区域地应力场 |
3.2 坝址区地应力现象 |
3.3 地应力实测 |
3.4 河谷地应力场演化 |
3.4.1 河谷演化 |
3.4.2 模型及参数 |
3.4.3 河谷应力场演化 |
第四章 坝肩岩体结构特征 |
4.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4.2 岩体结构特征 |
4.2.1 结构面分布 |
4.2.2 结构面规模 |
4.2.3 结构面分级 |
4.2.4 结构面性状 |
4.3 结构面力学性质 |
4.4 岩体质量 |
4.4.1 BQ法 |
4.4.2 CSMR法 |
4.4.3 分级结果 |
4.5 岩体力学性质 |
第五章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
5.1 斜坡特征 |
5.1.1 斜坡总体特征 |
5.1.2 坝肩斜坡特征 |
5.2 坡体结构 |
5.2.1 顺陡倾层状 |
5.2.2 反陡倾层状 |
5.2.3 缓倾面控制似层状 |
5.2.4 无缓倾面控制似层状 |
5.3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
5.3.1 松动拉裂 |
5.3.2 楔形破坏 |
5.3.3 平面滑动 |
5.3.4 倾倒变形 |
5.3.5 潜在崩塌 |
第六章 坝肩边坡稳定性 |
6.1 拱肩槽边坡 |
6.2 开挖对地应力场影响 |
6.3 边坡整体稳定性 |
6.3.1 定性分析 |
6.3.2 稳定性计算 |
6.4 边坡局部稳定性 |
6.4.1 左坝肩边坡 |
6.4.2 右坝肩边坡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全力打造“精品、绿色、和谐龙滩”(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龙滩”奠定又好又快的基础 |
“龙滩模式”筑就突飞猛进的轨迹 |
“同心龙滩”激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
“创新龙滩”扬起催人奋进的旗帜 |
“绿色龙滩”筑就巍然矗立的丰碑 |
(6)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能源危机,电力紧张 |
1.1.2 绿色能源——水电 |
1.1.3 我国梯级开发局面已经形成 |
1.1.4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1.1.5 梯级统一调度,有利于提高水能利用率 |
1.2 研究区选择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研究综述 |
2.1.1 水电能资源及水电开发概述 |
2.1.2 国内外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现状 |
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综述 |
2.2.1 水库群联合调度概述 |
2.2.2 水库群联合调度的重要性 |
2.2.3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进展 |
2.2.4 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小结 |
2.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
2.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概述 |
2.3.2 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2.3.3 流域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2.3.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趋势 |
2.3.5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电梯级开发情况 |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3.1.1 地质条件 |
3.1.2 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自然资源 |
3.1.6 水文 |
3.1.7 自然灾害 |
3.1.8 社会经济状况 |
3.2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3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 |
3.3.1 金沙江流域 |
3.3.2 雅砻江流域 |
3.3.3 大渡河流域 |
3.3.4 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河段) |
3.3.5 嘉陵江流域(含渠江、涪江) |
3.3.6 岷沱江流域 |
3.3.7 乌江流域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内容 |
4.2.1 梯级规划调查与资料收集 |
4.2.2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的建立 |
4.2.3 上游水库群不同调度规则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 |
4.2.4 三峡梯级水库不同汛后蓄水时间对发电的影响 |
4.2.5 不同调度方式下梯级水库对水环境的影响 |
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技术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料收集与整理 |
5.1 资料收集 |
5.1.1 水文控制站 |
5.1.2 主要大型水库 |
5.1.3 河流分段情况 |
5.1.4 长江上游河道汇流时间 |
5.1.5 中型水库 |
5.1.6 降雨资料 |
5.2 资料整理 |
5.2.1 水文资料插补 |
5.2.2 格式化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模拟系统设计 |
6.1 河网汇流计算模型 |
6.1.1 河网汇流概述 |
6.1.2 模型基本原理 |
6.1.3 模型的结构 |
6.2 水库调度模型 |
6.2.1 模型原理 |
6.2.2 调度计算公式 |
6.2.3 库容曲线拟定与调度规则的制定 |
6.2.4 三峡梯级调度要求及调度规则 |
6.2.5 调度模型建立 |
6.3 水库群调度模拟 |
6.3.1 水库群调度模型 |
6.3.2 大中型水库处理 |
6.3.3 初步规划阶段大型水库调度模式 |
6.3.4 梯级水库的蓄放水顺序 |
6.3.5 预见期内上游水库群的蓄水调度计算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长江上游水库群对三峡梯级水库蓄水发电的影响研究 |
7.1 上游水库群组合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1.1 模拟设置 |
7.1.2 模拟结果 |
7.1.3 结果分析 |
7.2 上游水库群蓄水时机对三峡来水发电的影响 |
7.2.1 模拟设置 |
7.2.2 模拟结果 |
7.2.3 结果分析 |
7.3 上游来水预测及其三峡调度计划的制定 |
7.3.1 上游来水预测对三峡梯级水库调度制定的意义 |
7.3.2 不同降雨预报方法下三峡梯级发电情况 |
7.4 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峡梯级水库汛后提前蓄水的研究 |
8.1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能性分析 |
8.1.1 上游主要干支流泥沙量变化趋势 |
8.1.2 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拦沙作用 |
8.2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必要性分析 |
8.2.1 长江上游降雨量变化 |
8.2.2 长江上游河川径流变化 |
8.2.3 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及蓄水 |
8.3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3.1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发电影响 |
8.3.2 三峡水库蓄水时机对三峡防洪影响 |
8.3.3 三峡提前蓄水的可行性分析 |
8.4 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河流生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
9.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 |
9.2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制约因素 |
9.3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 |
9.3.1 梯级水库对生境的影响 |
9.3.2 梯级水库对生物的影响 |
9.4 对策 |
9.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梯级水库对河流径流变化及河道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与研究方法 |
10.1.1 生态需水量的含义 |
10.1.2 生态需水研究方法 |
10.2 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估算 |
10.3 不同调度方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10.4 不同调度方式对河流枯季径流量的影响 |
10.5 讨论 |
10.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1.1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1 缺乏流域总体规划,综合利用、统筹开发程度较低 |
11.1.2 开发混乱,多龙治水 |
11.1.3 缺乏龙头水库 |
11.1.4 水库调度方式存在不足 |
11.2 对策 |
11.2.1 加强流域统一规划与管理 |
11.2.2 加强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 |
11.2.3 加强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11.2.4 探索并实施水库生态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生态功能 |
11.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总结 |
12.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2.3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
12.4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地缘关系与地缘经济地域的相关研究 |
一、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二、我国的地缘关系与地缘战略 |
三、简要评价与思考 |
第二节 边境区位研究述评 |
一、边境区位研究综述 |
二、简要评价与思考 |
第三节 边境合作与跨国增长三角研究述评 |
一、边境合作研究综述 |
二、跨国增长三角研究综述 |
三、中国西南边境合作开发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价与思考 |
第四节 CAFTA 建设问题研究述评 |
一、对 CAFTA 建设背景的研究 |
二、CAFTA 建设的动因、意义与效应分析 |
三、CAFTA 的建设实施与主要困难 |
四、简要评价与思考 |
第二章 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理论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经典理论依据及其应用 |
一、区位理论 |
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三、梯度推移理论 |
四、系统理论 |
五、协同理论 |
第二节 边境区位价值 |
一、边境区位的特点及其资源属性 |
二、边境区位价值的内涵与构成 |
三、边境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机理 |
第三节 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条件、特征与原则 |
一、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 |
二、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主要特征分析 |
三、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区情分析及合作的条件与现状 |
第一节 西南边境地带合作开发的区域背景 |
一、东盟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简析 |
二、中国—东盟合作的东亚区域背景 |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西南边境地带跨国区域的区情与合作开发条件分析 |
一、区域范围、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二、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梯度差异 |
三、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条件 |
第三节 西南边境经贸联系与跨国区域合作现状 |
一、边境贸易发展评析 |
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现状评析 |
三、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发展的主要趋势 |
第四章 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对策措施 |
第一节 促进边境区位价值的提升与开发利用 |
一、促进边境区位价值提升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
二、价值提升与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优化路径 |
三、价值提升与开发利用的价值工程途径 |
四、价值提升与开发利用的区域规模经济途径 |
第二节 合作开发的模式构建与功能整合 |
一、增长极模式与口岸特色经济建设 |
二、“增长三角”模式与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 |
三、点轴开发模式与跨国经济走廊的共同建设 |
四、跨国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区的共同构建 |
五、“单一模式”的功能整合与“复合模式”的构建 |
第三节 以实践策略调整加快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 |
一、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 |
二、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策略调整 |
三、小结 |
第四节 引导要素流动重组加快边境地带的合作开发 |
一、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
二、实证研究:以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的合作开发为例 |
第五节 加强共赢前提下跨国区域合作的保障体系建设 |
一、战略与规划层面的跨国协调体系建设 |
二、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 |
三、组织运作的跨国协调体系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 河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 |
3.1.1 河水样品的采集 |
3.1.2 河水样品的代表性 |
3.1.3 河水样品的分析方法 |
3.2 河流沉积物的采集、消化和分析测定 |
3.2.1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的采集 |
3.2.2 沉积物样品的代表性 |
3.2.3 沉积物样品的消化和分析测定 |
3.2.4 样品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3.3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4 中国主要河流水化学及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和大气CO_2消耗量(率)的研究 |
4.1 中国河水化学组成特点及流域主要的风化过程 |
4.1.1 大气降水对河水化学组成的贡献率 |
4.1.2 人为活动因素对河水化学的影响 |
4.1.3 中国主要河流河水化学的物质来源与流域主要的化学风化过程 |
4.1.3.1 黄河流域 |
4.1.3.2 长江流域 |
4.1.3.3 珠江流域 |
4.1.4 中国主要河流河水溶解质来源的对比 |
4.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 |
4.2.1 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估算方法 |
4.2.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 |
4.2.3 河流的离子径流模数与化学风化率 |
4.2.4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作用的特点 |
4.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_2消耗量(率) |
4.3.1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_2消耗率 |
4.3.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过程的大气CO_2消耗量和转移的碳量 |
4.4 小结 |
5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和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研究 |
5.1 中国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
5.1.1 沉积物及其原岩组成 |
5.1.2 沉积物中元素的相对活动性与化学风化进程参数 |
5.1.3 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作用进程 |
5.1.3.1 黄河流域沉积物的化学风化进程 |
5.1.3.2 长江流域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
5.1.3.3 珠江3大支流岩石的化学风化进程 |
5.1.3.4 浙江省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强度 |
5.1.3.5 中国东北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
5.1.4 气候和岩性对中国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进程的影响 |
5.1.5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不同岩性的化学风化进程特征 |
5.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机械剥蚀率 |
5.2.1 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估算方法 |
5.2.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估算 |
5.2.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输沙模数与机械剥蚀率 |
5.3 小结 |
6 中国主要河流的物质输送通量与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
6.1 河流和影响参数的选取 |
6.2 中国主要河流的物质输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与输沙模式 |
6.2.1 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量和变化趋势 |
6.2.2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的影响因素 |
6.2.3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的估算模式 |
6.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影响因素 |
6.3.1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分布特点及其关系 |
6.3.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控制因素 |
6.3.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影响因素 |
6.3.4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总剥蚀率的影响因子 |
6.4 小结 |
7 定量化结果的不确定性与可信度探讨说明 |
8 主要结论 |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附录 |
12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
(10)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50年来中国水利事业的成就 |
1.1 修堤建库, 泄蓄兼筹, 抗洪减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
1.2 发展灌溉 增产粮食 解决12亿人口温饱问题 |
1.3 保障工业、城市用水,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城市化建设 |
1.4 水电迅猛增加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1.5 其他 |
2 存在的问题 |
2.1 防洪 |
2.2 灌溉和供水 |
2.3 污染加剧, 水质下降 |
2.4 其他问题 |
3 21世纪中国水利事业的展望 |
3.1 妥善解决大江大河防洪问题 |
3.2 治理黄河, 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
3.3 合理调配水资源,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
3.4 狠抓节水治污, 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 |
1) 以预防为主, 进行源头控制, 推行清洁生产。 |
2) 对城市废水, 要因地制宜加快废水处理厂建设, 实施废水资源化。 |
3) 启动对面污染的治理, 包括农田污水、乡镇企业排污等。 |
4) 全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3.5 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为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环境做贡献 |
1) 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务使移民能迁得出、稳得住、富得起来。 |
2) 重视水电开发所产生的副作用, 尽量予以消除、减轻或补偿。 |
3) 尽可能发挥水电站的综合利用效益, 使工程能产生最优、最全面的效益。 |
四、红水河龙滩水电工程——新世纪中国的水电明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2]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D]. 黄吕卫. 兰州大学, 2011(11)
- [3]龙舞龙滩——龙滩水电工程又好又快建设“精品龙滩、绿色龙滩、和谐龙滩”巡礼[J]. 贝为超,张重汶,潘炳康. 广西电业, 2008(07)
- [4]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全力打造“精品、绿色、和谐龙滩”[J]. 张重汶,潘炳康. 广西电业, 2007(09)
- [5]打造“精品龙滩、绿色龙滩” 建设具有龙滩特色的企业文化[J]. 戴波. 水力发电, 2007(04)
- [6]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上游为例[D]. 范继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7(06)
- [7]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 黎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8]天峨女人(外一篇)[J]. 蓝瑞轩. 红豆, 2004(07)
- [9]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李晶莹.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 [10]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J]. 潘家铮. 中国工程科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