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立体化和常规化的电视直播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飞[1](2020)在《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近年来,报刊的发行量和销售量逐年走低,传统纸媒面临着断崖式下跌的危机,新兴媒体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布局,用户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布局呈移动化、社交化的态势。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迫在眉睫,以技术为核心驱动,以内容为品牌特色成为了媒体实现深度融合的基本发展路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媒体的深度融合由全媒体、融媒体逐渐发展到智媒体的阶段,探索智媒体化的发展模式,布局智媒体化的传媒生态,创新智媒体化的发展策略成为了产业发展和媒体转型的主流趋势。笔者以封面新闻APP为案例,由其创立背景出发,分析封面新闻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布局策略,同时针对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具有借鉴性的发展建议。据此,文本拟定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封面新闻APP相关概念、发展背景、现状和智媒体的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加以界定和阐述;通过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切实分析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过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的智媒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二是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茧房”现象滋生、省外传播影响力不足、内容与形式同质化严重、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三是造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包括把关人缺位,受众盲目追捧、技术使用率低,内容竞争力不强、媒体价值弱化,生产原创力不足、市场追求流量,相关法规欠缺;四是针对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把关人作用,提高技术利用效率、培养用户思维,重新瞄准突围、坚持原创立身,强化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法规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给学界和业界带来启示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笔者简要的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第2章,封面新闻与智媒体概述。主要是理清封面新闻与智媒体的相关概念,详细介绍封面新闻的创立背景,以及封面新闻APP的布局和定位,包括用户定位、价值定位、战略定位、商业定位和技术定位五个板块的内容。详细界定了智媒体相关概念,包括发展历程、分类、特点以及应用形态。第3章,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布局与受众画像。从创新背景、创新布局和受众画像三个方面来阐述《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到封面新闻智媒体化创新发展的历程、手段和举措。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体制创新四个层面来介绍封面新闻的智媒体化创新布局,并总结其优势和特点。第4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调查研究。从“用户的基本信息”、“使用习惯及个人偏好”、“受众使用体验及满意度”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进行问卷发放,最后进行总结。然后选取受众和业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确定访谈内容、制定访谈提纲、确定访谈对象,整理访谈结果,对结果进行观点的提炼、总结和分析。第5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第4章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主要从技术算法推荐、传播影响力强度、内容生产质量以及数据隐私问题四个层面来分析研究。分别在四个层面论述了封面新闻APP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第6章对策的论述提供前提和依据。第6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对第5章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前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在强化把关人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相关法规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策略。结论,通过对以上研究得出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的一般性结论,达到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王丽娜[2](2020)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其负面问题不断显现,由此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之推动互联网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诸多互联网的治理方式中,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凭借其治理的快速和有效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重要治理选择,同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不同时期的全局性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案例,纵向勾勒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历程;界定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厘清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分析其治理主体的构成,对其治理客体进行分类,并分析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此外,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和过渡性,对治理的效果评价和价值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细致探讨,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具有过渡性特点,体现在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并存,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反复重叠,治理中运动性治理和常规化治理相冲突等方面;就其治理的效果评价来说,最初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显现出治理速度快、治理效果好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问题的增多,其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治理违规现象多及治理内卷化等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对它的评价从最初的肯定其治理有效性转向对其弊端的多方诟病;鉴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底层逻辑和规定性,本文认为对其应进行客观的再评价: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行动催生的规则在不断导正其治理行为偏差;要看到其治理行动中输送的制度对互联网秩序的维护作用;要看到其法治化转型对互联网治理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在增加;要看到其制度供给背后的法治追求和治理理念的转型努力;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维护治理对象的相关权利的客观结果。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进行否定之否定不是不顾其弊端而默守陈规,恰是为了正视其所面临的困境。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面临着的法律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主体经常不能协调好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诸多法律价值的平衡,导致治理中多元法律价值的失衡和错位;另外,治理中所依据的法律文本缺失和模糊导致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出现较多困难。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主体的同质化困境、复合性困境和权威性困境亟待解决;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客体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框架内,受到治理主体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影响,导致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治理主客体间的协调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上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使得其合理转型变得非常迫切。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方向而言,法治中国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和公共治理理念引入等背景和因素都指向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这一解决之道。具体而言,要转变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观念,走出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中的法制输送机制,包括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文本输送机制和法律制度输送机制,从而推动互联网法的完备化、制度化、体系化和均衡化发展,并有力推动互联网法的良好执行、适用、遵守和互联网法的监督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的治理学习机制和技术再塑机制,共同推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李严[3](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文中提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办以来,以特有的媒介仪式保存了其国家级媒介事件的优势地位。这个属于全球华人的文化载体,背后映射的是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繁荣。多年来,央视春晚的成功举办,实质成为传播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中国人除夕夜的“新年俗”。作为媒介仪式的央视春晚更是建构权力仪式、维系国家认同、共享文化理念的象征符号。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作为“媒介事件”的性质依旧凸显,但其仪式传播的内容设置、形式构建及展演平台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媒介仪式亦由联欢逐渐过渡为狂欢。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掀开了主流媒体仪式传播的新篇章,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参与和新媒体空间的广泛分享是要义所在。当前,互联网络的技术迭代和春晚的圈层互动造成了权力流动,受众想要通过仪式抵抗改变政治力量与商业资本不断入侵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毕竟,文化价值延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央视春晚作为全民公认的国家级项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体传播者和国家形象的荧屏塑造者,它需要紧随传媒发展动态,采用可行且有效的仪式传播手段来强调文化保护、凝聚中国力量、建构国家认同。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媒体时代2015年至2018年四年的春晚仪式传播所发生的显着变化,以及央视春晚的媒介传播对认同建构的重要意义。绪论主要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央视春晚和仪式传播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流变进行阐释;其次从媒介融合、象征符号、场域拓展等方面对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与效果展开分析;随后从重拾文化记忆与增强国家认同两个层面解读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尾篇,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研究,以期为电视工作者提供形式全域化传播、内容原质性叙述、品牌价值化塑造的创新实践表达,更好地适应于受众日益复合的媒介消费心理,使央视春晚由一场纯粹的电视文艺产品转变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满载时代文化内核的、年度国家艺术综合水准呈现的全民视觉盛宴。
陈玉明[4](2019)在《移动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视听新闻研究》文中认为当技术要素革新了新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短视频迅速发展以及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闻信息的视频化书写迫在眉睫。基于这种视频化的生产语境,在移动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日益革新、视频制作技术日益简化、用户信息消费的狂欢化和视觉化趋势日益强烈以及媒介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多重推力下,与党媒的其他新闻客户端一样,湖南日报旗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新湖南》注重视听新闻的生产,创建了视听栏目,并即将成立集团层面的视听中心,不断开拓视听新闻业务。遵循《新湖南》“推介湖南形象、引导湖南舆论定位”的传播理念,《新湖南》视听新闻以可视可听的唯美信息传播湖南。在内容生产上,它注重融合化生产主体,PGC主导与多平台联动,生产个体技能全媒体化;构建了主流化的选题设置,正能量的选题视角与亲民式的题材相得益彰;形成了热点事件的视听化和视听信息的网络化等内容特色。以更好地实施这些内容设置,《新湖南》视听新闻重视传播策略和表达技巧:善用视觉符号生成唯美的动态画像和生动的临场回应,建构了唯美与具象的新闻感知;善用适合视觉消费习惯的竖屏式结构,便于用户的便捷式阅读和快速式信息消费;话语注重从讲授式向对话式的转变,形成传受的平等式对话,释放了网民话语权力。然而,《新湖南》视听新闻尚存自制新闻缺乏、内容表达粗糙、矩阵传播效应欠缺、湖南形象建构单一等问题。因此,导入视觉识别系统、整合视听符号、打造矩阵传播、采用多样化的生产视角是《新湖南》视听新闻未来发展的主要举措。
许可[5](2017)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通信技术不断发展,2016年移动直播全面爆发,基本覆盖各个领域,竞争激烈。其中,移动新闻直播正成为媒体融合的新热点,其强大的交互性吸引传统媒体纷纷试水。传统媒体正在积极调整转型战略,摸索与新兴媒体从“相加”走向“相融”的方法。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与质化的深度访谈法,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下,对直播的发展历程、内容特色、组织机构变革、新闻生产流程四个维度进行研究,探讨人民日报客户端运用直播这种创新形式,在组织内层面的扩散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直播内容上有什么特色,直播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组织机构、新闻生产流程带来了哪些改变。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的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内容层面上,选题策划不够精细,精彩直播较少;传播效果上,推广渠道较窄,互动效果较弱;组织架构与新闻生产流程方面,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搭建了一个松散的直播合作机制,没有专职直播团队运作,且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不完善,技术手段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在运用实践中,应结合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的相对优越性、复杂性、可观察性、可试验性、兼容性五个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挖掘独特新闻点,避免内容同质化(内容上优化创新);优化内部机制,调整组织结构(降低复杂性);加强技术支撑、手段融合,促进二次传播(增强可观察性);实施多现场直播,增开直播信号(积极试验);建立直播联盟,拓展合作社交平台(扩大兼容性)。
贾军[6](2017)在《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方式智能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共同推动着当前的媒介平台、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转向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媒体智能化发展从新闻内容形态、新闻生产者、新闻制作、编辑、分发等环节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带来变化和创新。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危机。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于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以新闻生产理论、技术取向的媒介环境学作为理论资源,在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宏观背景下,以案例法、溯因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新闻生产进行考察,分析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影响,尝试构建智能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模式,以弥补现有模式解释力的不足。在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构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传统媒体在智能化过程新闻生产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媒体智能化发展改变媒介形态是本文研究问题的起点,智能媒体的媒介形态回归口语传播时代的特征,实现对人各项感官的全面调动和再平衡。媒介形态的改变推动了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创新。本文在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内容、新闻生产者及工作方式、新闻编辑、新闻分发和受众的分析框架。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内容的总体特征是再现式新闻报道,突出沉浸感和临场感,优化传播效果。新闻传播主体维度上表现为新闻机构、普通用户、自媒体和人工智能计算程序共存的新闻生产图景。新闻编辑部的功能退守到内容编辑领域内,编辑部职能向平台层面转型,呈现出更多自组织、自动化的特征。智能媒体的受众实现了从“不定量的多数”向具有清晰存在感的“节点”转向。算法的本质在于,基于新闻内容的标记和用户画像,主动向用户提供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智能媒体依靠人工编辑和算法协同实现新闻分发,有利于解决受众信息阅读碎片化、资讯信息大规模产出这两大趋势之间存在的注意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循环系统、智能媒体树形模型、智能媒体生产主体的煎蛋模型等,试图再现智能媒体多主体共存、传统新闻生产主体去中心化以及普通用户以社会化方式参与新闻生产的特征,是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协同的信息传播流动联盟。本文最后提出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坚持内容价值,编辑部职能转向UGC内容的公司化接管、对新闻资讯内容的知识化管理和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在智能化媒体的内容形态方面,要遵循媒介发展规律创新进行内容创新,智能化媒体要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表达方式向视觉转换,同时增加新闻内容的场景因素。以组织及其成员的观念和技能为切入点,推动新闻组织机构内组织规范、新闻常规与新媒介配套发展,以智能媒体算法驱动实现人工编辑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媒介组织创新是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组织机构保证,本文认为要以互联网为主体、以吸引和汇聚用户为目的、以三个平台建设为核心、同时争取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郭亚芸[7](2017)在《新媒体平台的政务直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各种直播互动平台层出不穷,呈现爆炸式增长,“直播+”成为新一轮的潮流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政务新媒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务直播的平台也由传统媒体平台向新媒体平台转移,并呈现出常态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平台中的政务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务传播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形态的特性和效应,其强大的代入感、交互性、互动性以及多场景的特性,将引领政务传播与政务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按时间纵轴可以分为政务直播1.0时期、政务直播2.0时期和政务直播3.0时期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政务直播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传统媒体平台为主到新媒体平台为主,从单向运营到直播链条式运营的变化。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现实背景下,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扩大了政务传播的范畴,增强了政务传播中多元主体的互动效果,拓展了移动端政务自媒体的应用领域,在政务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政务宣传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活动表现出内容生产普泛化、直播场景多元互动化、情绪表达碎片化、强社交属性等特征,让其成为政务宣传“指尖上的新利器”。此外,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应用于公众服务,二是应用于行政执法,三是跨部门综合应用。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接了官民两个舆论场,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提升了舆情响应力;另一方面优化了政务管理,内化政务公开理念。然而,对于正处于上升时期、还有待培育的直播市场而言,也存在着如直播大环境浮躁、直播内容良莠不齐、圈子化传播壁垒等诸多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应该从制度上建立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长效机制,从内容上加强双向管理,从技术上净化直播生态,进一步拓宽政务直播发展的科学路径。
牟兰[8](2015)在《SNG时代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电视新闻也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从转播到录播再到直播,电视新闻经历了时光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今日不论是在技术或是形态上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SNG即卫星新闻采集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在电视新闻直播中,成为电视直播新闻的重要领域,开启了电视新闻SNG直播的时代大门,改变了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那么在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出镜记者是否能够适应SNG时代的要求,转变思想、改变工作方式、拓展职业素养以符合时代的发展呢?这便是当前新闻界值得深入探寻的领域。直播时代的定义及SNG技术在新闻上的应用现已被业界普遍认同。SNG的时效性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SNG直播的真正魅力,才能承担起新闻直播中的职责。只有通过内容分析方式进行论述,才会得到更细致的研究结果;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剖析当前SNG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的现状,才能总结其优势,发挥其长处,发现其中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谋求解决之道,优化SNG传播效果。
李丹丹[9](2014)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展势头强劲,使我国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新媒体具有丰富的形式、广泛的渠道、较高的覆盖率和精准度、较强的互动性、推广方便等特点,在新时代的传媒产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寻求一种有效的与新媒体抗衡的传播途径对电视媒体来说显的尤为重要。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一种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的传播方式。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利用现场直播报道可以将事件发生现场的图像、声音包括现场记者和播音员的解说一起传播给观众。现场直播能够将电视的本质属性最好的体现出来,观众深深地被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所吸引。在今天,各媒体竞争中,努力追求速度、强化时效成为了新闻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在新闻媒介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人们呈现世界的最新动态。此研究以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为背景,以中央电视台直播新闻为研究对象,使用历史分析、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借鉴前辈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央视新闻直播的有关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新闻学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近年来央视有代表性的新闻直播事件,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有关特点进行了阐述,试探性地研究了在我国电视直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央视新闻直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试图为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更好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性策略。
何鑫[10](2014)在《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研究》文中指出直播是电视媒体自产生以来最原始的信息呈现方式。随着视听技术和新闻采编技术的成熟发展,直播一度淡出了观众的视野。现今,国内外新闻媒体在不断地历史沿革和操作实践中,深化新闻直播的内涵,挖掘新闻直播的价值,将直播视作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别是以CNN为代表的有影响力的国际新闻媒体成熟地运作“新闻即直播”的理念后,业内人士乃至电视观众切身地感受到了新闻直播的魅力,即时效性足、悬念感强、互动度高等优势,实现了新闻事实、电视媒体和收视观众的共时共在,强化了电视媒体的平台服务意识,引发了人与人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播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新闻理念根植于新闻实践之中。如今,央视新闻频道历经了十年的探索和变革,其中以新闻直播为主线的研究成为探讨主题。首先,梳理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发展的历程,并结合当下的直播环境,宏观展现直播概况;其次,以直播节目《新闻直播间》为研究范本,利用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微观立体化剖析直播形式、内容和特色;继而,引发直播对于整个央视新闻频道意义价值的探寻。然而,央视新闻频道的十年直播现状也暴露出直播理念、模式、机制等方面的欠缺,进而希冀借助理念创新、资源配置、平台建设等发展策略为央视新闻频道的直播开辟出既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又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走向立体化和常规化的电视直播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立体化和常规化的电视直播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封面新闻与智媒体概述 |
2.1 封面新闻概述 |
2.1.1 封面新闻的创立背景 |
2.1.2 封面新闻的定位及特点 |
2.2 智媒体概述 |
2.2.1 智媒体概念 |
2.2.2 智媒体的发展阶段 |
2.2.3 智媒体特点 |
2.2.4 智媒体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形态 |
第3章 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布局与受众画像 |
3.1 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创新背景 |
3.1.1 从传统纸媒到构建“AI+”全生态 |
3.1.2 三个优先思路,增强受众粘性 |
3.1.3 “技术驱动+内容为王” |
3.1.4 正能量的价值观与企业精神 |
3.2 封面新闻智媒体化创新布局 |
3.2.1 内容创新,生产优质信息产品 |
3.2.2 技术创新,引领智媒体发展 |
3.2.3 平台创新,打造泛内容生态 |
3.2.4 机制创新,推动一体化发展 |
3.3 封面新闻APP受众画像 |
3.3.1 用户画像:年龄层年轻化 |
3.3.2 用户使用行为 |
第4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调查研究 |
4.1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问卷的预测试与发放 |
4.1.3 问卷调查进度安排 |
4.1.4 人口统计学分析 |
4.1.5 信效度分析 |
4.1.6 封面新闻APP的传播效果分析 |
4.1.7 调查研究总结 |
4.2 关于封面新闻APP的深度访谈 |
4.2.1 访谈规划 |
4.2.2 访谈流程 |
4.2.3 访谈主要内容 |
第5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信息茧房”现象的滋生 |
5.1.2 省外传播影响力不足 |
5.1.3 内容与形式同质化严重 |
5.1.4 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问题 |
5.2 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把关人缺位,受众盲目追捧 |
5.2.2 技术使用率低,内容竞争力不足 |
5.2.3 媒体价值弱化,生产原创力不足 |
5.2.4 市场追求流量,相关法规欠缺 |
第6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 |
6.1 强化把关人作用,提高技术利用效率 |
6.1.1 坚持把关人的培养 |
6.1.2 注重技术赋能媒体 |
6.2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培养人才 |
6.2.1 完善企业布局 |
6.2.2 加强人才培养 |
6.3 强化核心竞争力,重新瞄准突围 |
6.3.1 强调用户思维 |
6.3.2 坚持内容原创 |
6.4 加强行业自律,依托相关法规 |
6.4.1 提升道德自律 |
6.4.2 完善相关法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2)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行动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及现状 |
一、常规行政管理方式被移植 |
二、运动式行政监管日见成效 |
三、运动式行政监管趋于成熟 |
四、运动式行政监管纵深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界定 |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
二、管理行政与治理行政 |
三、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动逻辑 |
一、行政主体的主导性 |
二、行政方式的强制性 |
三、秩序优位的导向性 |
第二章 作为规制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 |
一、管制型行政传统和秩序追求 |
二、制度资源不足的外部局限性 |
三、互联网典型事件爆发的刺激 |
四、行政路径依赖的消极性因素 |
五、治理主体选择的积极性因素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 |
一、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 |
二、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繁复重叠 |
三、运动治理与常态治理时有冲突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过渡性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责与职权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客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
三、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及其实施机制 |
第四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结果评价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正向结果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负向结果 |
第五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 |
一、对治理价值的正面评价 |
二、对治理价值的负面评价 |
三、治理的价值评价的否定之否定 |
第三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困境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法律困境 |
一、治理的法律价值平衡之难 |
二、治理的法律规制文本之失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体困境 |
一、治理主体的构成同质和单一 |
二、治理主体内部行政协调不良 |
三、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日趋弱化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客体间的相对困境 |
一、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思维限制互联网的优势发挥 |
二、运动式治理的分割治理阻碍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 |
一、法治中国建设指引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二、公共治理理念影响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三、互联网法治建设引导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目标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健全化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良好实施 |
第五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保障 |
第一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治理的法律观念的转型路径 |
二、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 |
三、治理主客体间相对性困境的缓解路径 |
第二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法制输送机制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文本输送机制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制度输送机制 |
第三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配套机制 |
一、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治理学习机制 |
二、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技术反塑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3)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现实意义 |
2. 理论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现状总结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个案分析法 |
3. 访谈法 |
二、媒介仪式视角央视春晚的发展流变 |
(一) 仪式传播的理论概述 |
1. 仪式传播的内涵 |
2. 仪式传播的价值 |
3. 仪式传播的流变 |
(二) 央视春晚的缘起发展 |
1. 央视春晚的开播背景 |
2. 作为仪式的央视春晚及其社会意义 |
三、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特征及效果分析--以2015-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 |
(一) 媒介融合展演仪式场景 |
1. 电视的现场直播 |
2. 广电+新媒体的直播互动 |
(二) 节日符号显化仪式效果 |
1. 物化象征符号的呈现 |
2. 行为象征符号的呈现 |
3. 社会象征符号的呈现 |
(三) 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效果分析 |
1. 新媒体技术助力仪式参与 |
2. 反向议程增益内容建构 |
3. 场域拓展促成仪式分享 |
4. 角色越入消解仪式信任 |
四、新媒体时代央视春晚认同建构的内涵解读 |
(一) 重拾文化记忆 |
1. 追寻春节文化记忆 |
2. 重构春节文化记忆 |
(二) 增强国家认同 |
1. 塑造国家形象 |
2. 凝聚社会共识 |
3. 维护政治秩序 |
五、央视春晚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效果提升 |
(一) 仪式传播中的限制因素 |
1. 制作定位模糊 |
2. 受众注意力分散 |
3. 受众仪式抵抗 |
(二) 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的优化路径 |
1. 重视议程设置 |
2. 增强仪式互动 |
3. 唤醒认同意识 |
4. 把握意表契合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移动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视听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湖南》视听新闻生产的媒介环境 |
第一节 技术要素带动视听传媒市场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智能终端的革新 |
二、视频制作技术的简化赋予人性关怀 |
第二节 用户消费需求刺激新闻生产 |
一、自我表达需求牵引全民狂欢 |
二、用户消费的视觉化趋势 |
第三节 行业竞争推动新闻变革 |
一、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 |
二、主流媒体争夺视听新闻市场 |
第二章 《新湖南》视听新闻的内容生产 |
第一节 融合化的生产主体 |
一、PGC主导与多平台联动 |
二、生产个体技能的全媒体化 |
第二节 主流化的选题设置 |
一、正能量的选题视角 |
二、亲民式的内容呈现 |
第三节 热点聚焦与网络化的内容特色 |
一、聚焦热点事件的视听文本选择 |
二、视听内容的年轻化与网络化书写 |
第三章 《新湖南》视听新闻的表达技巧 |
第一节 视听符号建构唯美与具象的新闻感知 |
一、视觉符号生成唯美的动态画像 |
二、听觉符号塑造生动的临场回应 |
第二节 视听符号再造竖屏式表达 |
一、视听符号构建的竖屏式结构 |
二、竖屏式的便捷快速阅读优势 |
第三节 传受对话释放话语权力 |
一、讲授式向对话式转移的传受关系 |
二、对话式传受关系滋生网民话语权力 |
第四章 《新湖南》视听新闻生产的问题与价值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新湖南》视听新闻生产的问题与反思 |
一、自制与转载视听素材占比错位 |
二、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比例失衡 |
三、视听内容生产未形成矩阵效应 |
四、视听新闻构建湖南形象单一 |
第二节 《新湖南》视听新闻传播价值提升路径 |
一、成立视频部导入视觉识别系统 |
二、民间视听觉符号平衡新闻话语 |
三、社交媒体与自有平台共筑矩阵传播 |
四、多样化视角建构湖南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新闻生产社会学 |
1.4.2 创新扩散 |
2 移动新闻客户端直播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移动新闻客户端 |
2.1.2 移动新闻客户端直播 |
2.1.3 移动新闻客户端直播特点 |
2.2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背景条件 |
2.2.1 移动端成为转型契机 |
2.2.2 政治经济推动转型 |
2.2.3 技术创新扩散驱动 |
2.2.4 受众需求日新月异 |
2.3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发展历程 |
3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内容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内容分析 |
3.3 直播特色总结 |
3.3.1 效率:即时传送 |
3.3.2 情怀:用户至上 |
3.3.3 体验:直击现场 |
3.4 个案分析:《新年访凉山:悬崖上的山村》 |
4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的组织架构与新闻生产流程 |
4.1 直播组织与平台 |
4.1.1 创新扩散与组织架构 |
4.1.2 响应机制与流程简化 |
4.1.3 采编人员转型势在必行 |
4.1.4 技术要素与技术人才 |
4.2 直播新闻生产流程 |
4.2.1 采编流程:“在线式”、“交互式”的采编方式 |
4.2.2 新闻审核:简化审核程序 |
4.2.3 产品推广:生产流程的延长 |
5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存在的问题 |
5.1.1 选题策划意识较弱,精彩直播较少 |
5.1.2 推广渠道较窄,互动效果较弱 |
5.1.3 组织架构调整不明显 |
5.2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参与直播的人手不足 |
5.2.2 技术手段较落后 |
5.2.3 体制机制不完善 |
6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的优化策略 |
6.1 挖掘独特新闻点,避免内容同质化 |
6.2 优化内部机制,调整组织结构 |
6.3 加强技术支撑、手段融合,促进二次传播 |
6.4 实施多现场直播,增开直播信号 |
6.5 建立直播联盟,拓展合作社交平台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表 |
附录2 深度访谈问题提纲(汇总) |
(6)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创新和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变革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
1.2.2 智能媒体与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新闻生产理论 |
1.3.2 媒介环境学理论 |
1.4 概念界定 |
1.4.1 媒体智能化 |
1.4.2 新闻生产 |
1.4.3 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媒体智能化发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
2.1 新技术与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 |
2.1.1 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展迅速 |
2.1.2 信息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加快迅速 |
2.1.3 国家利益需求、国家政策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 |
2.2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媒介形态变迁 |
2.2.1 媒体智能化发展驱动媒介形态变迁 |
2.2.2 媒体智能化趋势下的媒介形态 |
2.3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生产发生变化 |
2.3.1 虚拟现实新闻:新闻内容形态发生变化 |
2.3.2 机器人写作:新闻生产主体的变化 |
2.3.3 受众、用户的智能化迁移 |
2.3.4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编辑部发生变化 |
2.3.5 算法主导新闻内容分发 |
3 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媒体新闻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传媒当前新闻生产的现状 |
3.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SWOT分析及存在问题 |
3.2.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面临的问题 |
3.3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发生革新 |
3.3.2 媒介技术及媒介形态持续创新 |
3.3.3 用户及用户关系发生变革 |
3.3.4 传统媒体面临政治、商业和技术的多重诉求 |
3.3.5 传统媒体组织及其人员认知、观念的局限 |
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建思路 |
4.1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构成要素 |
4.1.1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的再现式特征 |
4.1.2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与数据流密切相关 |
4.1.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主体系统模式构成 |
4.1.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用户 |
4.1.5 智能媒体系统的新闻编辑部 |
4.1.6 智能媒体新闻分发 |
4.2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过程模式:与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对接 |
4.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成模式 |
4.3.1 智能媒体 |
4.3.2 智能媒体系统模式 |
4.4 当前阶段智能媒体新闻分发的案例分析 |
4.4.1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以《今日头条》为例 |
4.4.2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制约 |
5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 |
5.1 走向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 |
5.1.1 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仍需坚持内容价值 |
5.1.2 新闻机构对UGC内容的机构化接管 |
5.1.3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知识化管理 |
5.1.4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 |
5.2 智能化媒体遵循媒介发展规律进行新闻内容创新 |
5.2.1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从数据、信息到价值 |
5.2.2 新闻内容的形态向视觉化转向 |
5.3 走向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者 |
5.3.1 提升媒体智能化形态下的新闻生产实践技能 |
5.3.2 算法技术驱动人工编辑升级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 |
5.3.3 改革新闻机构内组织结构和常规,克服路径依赖 |
5.4 智能化媒体的媒介组织创新 |
5.4.1 新闻生产智能化重构与组织变革 |
5.4.2 组织变革应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 |
5.4.3 组织变革应以汇聚用户为主 |
5.4.4 新闻编辑部要建设三大基础平台 |
5.4.5 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媒体平台的政务直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兴起动因与发展历程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
2.1.2 新媒体平台的范围界定 |
2.1.3 政务直播的定义及类型 |
2.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兴起的动因 |
2.2.1 技术升级:互联网服务应用快速发展 |
2.2.2 用户需求: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
2.2.3 媒介转型:社交媒体全面移动化 |
2.2.4 政策环境:政务改革的提速升级 |
2.3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发展历程 |
2.3.1 政务直播1.0时期:专业领域的被动回应 |
2.3.2 政务直播2.0时期:融媒时代的主动发声 |
2.3.3 政务直播3.0时期:直播链条式运营形成 |
第3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应用 |
3.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公众服务 |
3.1.1 “直播+”激活公共服务新模式 |
3.1.2 直播问政打开民主政治新窗口 |
3.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行政执法 |
3.2.1 庭审直播增强政务宣传力度 |
3.2.2 执法直播主动回应舆论关注 |
3.3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政务宣传 |
3.3.1 服务升级塑造政府新形象 |
3.3.2 移动直播助力城市微营销 |
第4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特征及优势 |
4.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特征 |
4.1.1 融媒体下内容生产普泛化 |
4.1.2 多样化互动式的直播场景 |
4.1.3 根植新媒体的强社交属性 |
4.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优势 |
4.2.1 信息公开掌握传播主动权 |
4.2.2 立体化传播渠道提升舆情响应力 |
第5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中的问题对策 |
5.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 |
5.1.1 复杂和浮躁的移动直播大环境 |
5.1.2 直播内容优势与短板并存 |
5.1.3 圈子化传播形成的信息壁垒 |
5.1.4 技术瓶颈与流量资费制约 |
5.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应对策略 |
5.2.1 双向管理净化网络直播生态 |
5.2.2 纵深拓展加强直播内容管理 |
5.2.3 一主多元打破信息传播壁垒 |
5.2.4 媒介技术的适应和升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8)SNG时代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直播时代的来临及SNG技术的应用 |
(一)直播时代的解读 |
1.直播的界定 |
2.直播的发展状况 |
3.新闻直播时代的到来 |
(二)SNG的简述 |
1.SNG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2.SNG为我国电视新闻带来的改变 |
二、出镜记者的概述 |
(一)出镜记者的概念及其来源 |
(二)出镜记者的发展状况 |
(三)出镜记者对于电视新闻的必要性 |
1. 使新闻结构多样化 |
2. 使报道形式多元化 |
3. 使传播魅力扩大化 |
4. 使品牌效应增强化 |
(四)出镜记者的职责 |
1. 观众视觉的延伸 |
2. 媒体形象的代言人 |
3. 新闻选取的“把关人” |
三、SNG时代下出镜记者现状解析 |
(一)出镜记者在SNG中发挥优势 |
1. 时效性的增强 |
2. 现场感的真实 |
3. 可视性的增加 |
4. 包裹性的信息 |
(二)出镜记者在SNG中遇到的问题 |
1. 社会角色的失调 |
2. 镜头意识的缺失 |
3. 合作精神的欠缺 |
4. 采访技能的弱化 |
5. 新闻题材的重复性 |
6. 时效与质量的失衡 |
(三)SNG出镜记者出现问题的原因 |
1. 专业素养的缺失 |
2. 人文关怀的淡漠 |
3. 职业道德的背离 |
4. SNG意识的模糊 |
四、SNG对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的要求 |
(一)个人素养的要求 |
1. 仪表的适宜 |
2. 体态语言的诠释 |
(二)专业知识的要求 |
1. 正确的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 |
2. 敏锐的观察和现场判断能力 |
3. 流畅的叙事表达和采访提问 |
4. 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
5. 强烈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 |
6. 扎实的新闻基础和较强的合作意识 |
(三)职业技能的要求 |
1. 出镜场景的选择 |
2. 明确的镜头意识 |
3. 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 |
4. 创新的视角和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专着 |
2.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期刊论文 |
3.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优秀硕士论文 |
一、 我国电视直播报道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一) 从初露峥嵘到长期发展(1958—1985) |
(二) 从缺位到复出(1985—1993) |
(三) 从单一到多样(1993—2003) |
(四) 从预知到突发(2003—2009) |
(五) 3G 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2010--) |
二、 电视直播的意义和优势 |
(一) 电视直播的意义 |
1.电视直播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2.电视直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
3.电视直播改变了受众的收视习惯,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参与 |
(二) 电视直播的优势 |
1.新闻事件和报道与观众收视同步 |
2.拥有第一时间的真实性,唤起观众的真实感 |
3.观众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节,增强现场感 |
4.电视直播节目的技术指标高、信息量大 |
三、 央视直播的发展历程 |
(一) 新闻栏目直播的发展 |
(二) 重大时政活动直播阶段 |
(三) 重大新闻事件直播阶段 |
(四) 突发事件直播阶段 |
(五) 新闻直播常规化发展阶段 |
四、 央视新闻直播存在的问题 |
(一) 信息的可控度先天不足 |
(二) 演播室直播多,场内外互动少 |
(三) 选题欠考虑 |
(四) 忽视直播背景报道 |
(五) 议程式直播多,创新直播少 |
(六) 主播难以到位 |
(七) 记者无法深入挖掘细节,新闻可信度下降 |
(八) 直播视角和话语缺少人文关怀 |
五、 新媒体时代我国电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策略 |
(一) 挑选适宜直播的新闻事件 |
1. 事件内容现场感要强、要充满悬念 |
2. 事件要有不可重复性、即时性强 |
(二) 利用好直播节目中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参与意识 |
1. 利用好直播节目中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参与意识 |
2.丰富互动手段,提高百姓参与意识 |
(三) 直播协作,实现信息首发和电视速报 |
1.中央牵头、地方合作,建立直播协作机制 |
2. 推动与国际传媒之间的合作 |
(四) 拓展报道领域,实施多现场直播 |
1.拓展报道领域 |
2.实施多现场直播 |
(五) 融合新兴事物的优势 |
1.加速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的融合 |
2.通过 3G 看电视直播 |
(六) 创新电视直播的形态,强化媒介责任 |
1.创新电视直播的形态、建立新的直播机制 |
2.规范报道结果,加强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状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发展的概述 |
(一)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发展历程 |
1. 起步初始期(2003—2005) |
2. 日臻成熟期(2006-2008) |
3. 发展壮大期(2009—至今) |
(二)央视新闻频道直播背景环境 |
1. 政治环境 |
2. 经济环境 |
3. 技术环境 |
4. 受众环境 |
5. 媒介环境 |
二、央视新闻频道直播节目的解读 |
(一)直播形式 |
1. 演播室直播 |
2. 现场直播 |
3. SNG 卫星直播 |
(二)直播内容 |
1. 数据分析 |
2. 个案分析 |
(三)直播特色 |
1. 聚焦时效 |
2. 方式灵活 |
3. 人文关怀 |
三、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的意义 |
(一)新闻立台 打造媒介专业品牌 |
(二)新闻快报 树立主流媒体公信力 |
(三)信息透明 构筑公共话语空间 |
(四)强势发声 力争国际话语权 |
四、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理念同当下直播行为相脱节 |
1. 新闻与宣传理念的混沌 |
2. 本土化和国际化博弈失衡 |
(二)直播模式同信息需求不相适应 |
1. 盲目求快 深度不足 |
2. “第一现场”与“第二现场”失衡 |
(三)直播机制与新闻发展趋势不协调 |
1. 直播竞争机制的缺失 |
2. 直播运作机制的滞后 |
五、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的发展策略 |
(一)媒体互动联合打造强势直播平台 |
1. 电视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 |
2. 国家媒体同地方媒体协同合作 |
3. 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资源共享 |
(二)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直播常态化 |
1. 人力资源精细化 |
2. 技术资源精简化 |
3. 信息资源精量化 |
(三)传播理念革新创立直播特色 |
1. 参与理念 |
2. 人格化传播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走向立体化和常规化的电视直播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D]. 李鹏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2]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D]. 王丽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以2015年至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D]. 李严.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4]移动新闻客户端《新湖南》的视听新闻研究[D]. 陈玉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研究[D]. 许可. 武汉大学, 2017(06)
- [6]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 贾军. 武汉大学, 2017(06)
- [7]新媒体平台的政务直播研究[D]. 郭亚芸. 湖南大学, 2017(07)
- [8]SNG时代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研究[D]. 牟兰. 渤海大学, 2015(01)
- [9]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D]. 李丹丹. 渤海大学, 2014(08)
- [10]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研究[D]. 何鑫. 渤海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