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破“瓶颈”:“合纵联横”锁定资源渠道(论文文献综述)
吴洪波[1](2020)在《WD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商业地产的大量开发,酒店作为商业地产及旅游地产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大量迅速涌入市场,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高星级酒店有投资大、建造周期长、经营管理复杂等困难,在投资回收和退出方面都有较大风险,中国的酒店经营净利润很低甚至是常年亏损。由于大量开发和持有高星级酒店,万达、恒大及世贸等大型房地产公司纷纷成立酒店管理公司,负责酒店资产的管理,并且在委托管理的基础上,推出自主酒店品牌,借机进军酒店行业。本文的研究对象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属于房地产开发集团投资下酒店管理公司之一,相对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国内专业从事酒店管理的集团,此类酒店管理公司在品牌、渠道和酒店管理方面均不占优势,强大的房地产背景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本文从酒店行业的特性出发,在对比我国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模式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分析为主要方法,通过问卷网收集有效问卷387份,进行高端访谈五人,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阐述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制定发展战略重要性。首先利用PEST分析工具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且对酒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合价值链理论对公司占有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其次,利用SWOT分析,结合公司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作为新兴的酒店管理公司,存在多种发展路径和较大发展空间,选择扩张性战略有利于其实现战略性发展。再次,通过QSPM矩阵分析,选择贯穿酒店设计、酒店建设和酒店管理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加适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最后,建立统一业务平台、整体营销平台和酒店业集中采购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并在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财务健全以及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方面制定战略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战略实施。国内外对母公司为房地产企业的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较为鲜见,对此类企业的调查研究成果对酒店管理行业有较大的参考指导作用。基于酒店开发与管理产业链,万达酒店管理公司选择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酒店开发与管理业务互通平台,打通酒店的投资开发、设计、建造和经营管理等阶段,实现全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这是完全不同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以及本土酒店集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酒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线。
李跃峰[2](2016)在《侠客美学研究》文中认为侠客艺术及美学是包含在古典华夏美学历史中经久不息的文化潜流。相对于华夏大历史而言,侠的审美、艺术及美学无疑是处于边缘地带,但它在历史中积累了重要、丰富的审美经验,至今依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从侠诞生的周秦之变开始,侠就被定义为“以武犯禁”(韩非子)的社会角色。在民间性的江湖文化史中,侠客的存在千百年来却以隐性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华夏审美心灵世界的建构,但无论是秦汉到清以来的大陆农耕文明的主流文化模式、还是近代新文化运动所表征的近代中国民间文艺流变,以及在20世纪冷战与后冷战国际格局下的革命文艺风潮,对侠文化乃至侠客文艺的美学思考,在大部分时段内都是被压抑或处于有意或无意的忽略状态。但20世纪以降的民间小说、市民文学、乃至文革期间的“样板戏”等都无法回避潜藏在民间侠义审美传统中那种的深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学元素,那种在前现代漫长历史中养成的侠义人格心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美学受众。由于新的文化媒介的出现,当代侠客文艺更是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并显现出某种前沿性艺术特质和现代性文化的建构力量。这不仅源于好莱坞的艺术工业和消费文化的兴起,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失序后重建的剧烈变迁中,侠的文化实践及其思想形态都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到新的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重构过程中,并显现为中国精神的指标性符号之一。20世纪的侠客文艺的演变似乎再现了他某种历史性生成机制,又一次成为当代最为耀眼的艺术门类之一。包括侠义文学、戏剧、武侠与以及演员个人命名的功夫电影,乃至网络虚拟空间的江湖话语和武侠游戏,玄幻、仙剑、穿越小说文本的流行等等,都在时代深处叙述着一种独特的无意识英雄崇拜和审美心理经验,具有无限延展的衍生文化形态,成为全球化时代华语世界可通约的艺术语言。由此也造就了侠客艺术的迅速嬗变,彰显了文化中国历史中另一条潜在的、延绵不绝的艺术线索并引起美学的自觉和反思。中西现当代艺术也恰恰在这里展开了对话与交融,在好莱坞的工业机制里诞生了与东方侠客艺术和美学特质有着某种类似性的功夫片。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文学,李小龙、成龙式的极具个体色彩的功夫电影在徐克、李安、张彻、吴镇宇等导演的推动下,将一种来自远古轴心时代的侠客美学模式穿越式的再造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影视美学,实现了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传统媒介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动态的、跨媒介文化整合。那种来自历史的文化阐释力无疑深深影响了时代艺术的展开路径。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先秦社会侠客诞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因序列,指出这种轴心时代诞生的初步理性化的周秦文明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侠客与侠义文化的开始形成也建基于此一历史基点,其文化之源甚至可以上溯到神话时代。虽然两汉以后侠的人格形态及文化被主流社会所压抑,但先秦士文化的养成和西周封建的解体为侠客的文化生成奠定了历史性根基。虽然汉武帝以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叙事中侠客的身影日渐星希,包括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社会文艺发展,都将其置于主流文化书写之外,只能以小传统模式长期居于华夏文化的边缘地带亦即民间江湖社会,成为亚文化边缘群体中闪光而游移的小传统。但关于侠客的艺术与美学思考在中国历史中却从未中断,尤其在民间江湖社会获得丰厚的沉淀,且历久弥新。本文第二部分意在更为深入地揭示古典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内涵,并梳理其内在结构,揭示其历史流变生成过程;同时也深度阐释了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亚文化传统一一江湖文化的关联。江湖不仅有侠客,而且还是传统中国游民社会的重要空间。但在先秦以来漫长的历史时空内,他们和各类民间亚文化群体、游民社会是被皇权庙堂社会压制或忽略的存在,但也是永不屈服的梁山泊好汉们的江湖所在。它漫长的年代里积淀出一种强大的亚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结构,侠义精神逐步为各民族、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在悠久的文化实践中具有了一种文明的潜在动力机制、和隐性心理基因。江湖与庙堂的互动构成了文明内在的隐性文化潜流。尽管历史上华夏文明遭受了来自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江湖文化与草原文明的反复砥砺,但作为特定地域内一个相对隔绝的文明整体,借助先秦时代诞生的儒道文明的文化整合力量,由秦至清的天下秩序却能够克服大陆文明体系内在的几乎所有危机。侠义文化的实践成为大转折时代普遍的社会选择,并逐步渗透到上层社会文化中,在汉魏以后的民间文化中诞生了唐传奇和游侠诗、边塞诗、江湖诗派、水浒戏、侠义文学等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学与侠义艺术题材。侠客的精神不断照亮古典文明高峰期的旷达与勇敢精神,成为华夏民族心理深度积淀和自我文化意识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将阐述近代在海洋文明冲击下侠客文艺历史与近代侠客美学的变迁。近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之际全球化变迁格局刺激了华夏精神的全面复苏,近代侠文化与美学意识的苏醒也是其一。近代以西方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介入使得华夏文明体固有的内在运行模式遭受根本性的挑战。正面的交锋失利,但东西边缘的对立与融合也悄然展开,侠文化的历史潜质再次得到发掘,由此而来的海洋与大陆文明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有晚明清初至民国以来的整个近代史,侠义精神成为抗击封建皇权专制和抵御外辱的重要武器,而与此相关的文化与艺术的变迁则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兴起,已然改变了侠文化的传播与成长模式,把侠客文艺变为新时代的最具广泛性的大众艺术门类。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现代侠客艺术与美学在港台地区的兴起,并进而阐述了当代侠客美学的一般意义。近代随着大陆边缘脱离了天下庙堂核心秩序的约束,昔日位于大陆边缘的东南沿海如香港、澳门等,其底层民间社会有机会自我成长并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法权体系相结合。借助中国传统与地缘的力量,侠义文化变得逐步强大起来。美苏冷战和后冷战格局下的香港和近代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民族文化共鸣,港澳地区作为历史上岭南文化余脉,其隐性江湖文化的抵抗基因天然地具有抵御殖民文化的抗争基因,侠客文化获得意外的成长空间。以粤语文化区为主体的边缘地带既脱离了传统庙堂的羁绊,也部分架空了外来“主流”(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并与革命话语产生交集。尽管是一种有待提高的民间形态,但这种传统民间自组织特色的江湖社会与文化已然空前强大发达,凭借历史传承和华人世界特定接受心理结构建立了现代性文化叙事空间。漂泊的城市游民、功夫英雄、侠义警匪片、古惑仔故事等小传统民间叙事以一种泛侠客文化符号出现于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空间,成为民族的、喜闻乐见艺术形式,且逐步由非主流成为主流,从边缘走向中心。但如此的侠显然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而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更新,一定意义上也延续了五四精神启蒙之余脉,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自我反思意义。本文第五部分最后力图阐释侠客美学的当代意义,由于特定政治、文化、地理原因,作为一种成功的大众文化范式和艺术实践,侠客艺术与美学为20世纪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提供了走向现代性的独特启迪,在新时期文学思潮之外的开启了文化与艺术的现代性思考的新边疆。它延续了五四乃至由近代革命救亡而带来的启蒙之思,某种意义上也修复了20世纪因空前的人类暴力而分裂的华夏文明,成为21世纪“两岸三地”现代性艺术和思潮可通约的文化与艺术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再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的“一致性”并延伸到新的媒介文化领域。迪斯尼制作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这样的新媒介作品,成为好莱坞工业力量与中国的“侠时代”共舞,产生了奇妙的跨文化对话和文本融合,在拥有不同文明历史完整性的文化体系间相互交织,铸就了独特的现代华夏艺术奇观。无疑、近代全球化所导致的地缘政治结构变迁既引发了古典中国的解体,也引发20世纪以降中国雅俗文化的重构、中心与边缘文化的互动。这样的历史大幕远未终结,侠客艺术与江湖文化的再度兴起既表证着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广义上也可视为近代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两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继续,这种源自中国历史的抗争性文明力量在20世纪殖民地中国以及港、澳及世界华人圈中率先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之一,既具有抗衡殖民地文化的天然基因,也具有普适性文明基础,最终被西方主导的世界艺术市场所接纳,并再次将此类昔日边缘文化浪潮以主流的方式、反馈至海峡两岸的华人主体社会之中,绽放出某种本文所理解的后现代特色的文化奇观。如此的侠客艺术与美学几乎脱离了它历史上留给中国人的直观印象,他的艺术性存在不仅突破了传统儒释道的美学解释体系,也走出了20世纪与冷战相关联政治美学话语的框架,甚至成就某种后现代文本符号和可通约的世界语,具有了广义的世界性文化魅力。这种隐藏在小传统体系、源自先秦乃至更为遥远的中国历史中的艺术与文化密码显然存在着我们尚未思考的美学内涵。
黎建波[3](2011)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基于A上市公司的研究》文中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各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也是优化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崛起,同时,欧美国家机构投资者对待公司治理的态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从“用脚投票”向“用手投票”转变。西方学者将此称为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完善了公司的权力制衡,成为重要的治理机制。美国机构投资者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渐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大公司的主要持股者,1987 1989年美国大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一直在50%左右。在这一背景下,“华尔街规则”作为股东维护自身利益的防御性机制作用受到限制,机构投资者纷纷采取提交股东议案、公开批评、争夺委托投票权等方式对反接管、投票、董事会等问题积极回应,参与公司治理。1999年以后,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规模迅速增加,机构股权集中度也明显提高。同时,机构投资者开始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以投票、公开批评等方式予以回应,机构投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案例不断出现。但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影响力及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上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整体上仍处于被动阶段。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宏观环境正在逐步发生转变。本文还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上第一家主动取消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揭示了该公司取消增发的真实原因是迫于机构投资者的压力。当前,约束我国机构投资者主动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既有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因素,又有资本市场、政策等因素。因此,应从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资本市场、政策引导等方面积极培育促进机构投资者主动参与公司治理体系的形成。
许宁[4](2010)在《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文中指出多边主义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展最重要时代性特征之一,而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全球生产力变革从源头上来说构成国际体系演进的根本动力,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阐明国际关系发展动力的源泉与其时代特征之间的多维逻辑关联。为此,论文在对科技革命的国际政治效能,以及多边主义的内在逻辑机理与方法论路径进行细密解析与对接的基础上,在体系格局下的单元行为偏好、同特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相对应的政府角色职能,以及“财富——权力”关系位移所引发的,以全球市场为依托的资本结构性权力兴起等三重逻辑桥梁所搭建起的理论空间中,运用理性选择、社会合法性建构、历史路径依赖与节点变异等分析工具,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科技革命同多边主义间的多维关联展开探讨。文章论证了科技革命在重构国家间博弈形态、塑造政府观念认知及行为取向、转换国际政治权力内涵与运行方式的过程中,对于当代多边机制的影响机理与作用力度;阐明了多边机制在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多重社会政治效应推动下于短期内的变化特征及长远发展趋势。论文在结尾指出,虽然从为科技革命的深化发展所带动的全球社会力量崛起这一现实判断,“新多边主义”概念的提出具备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并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某种趋势,但当前“数字鸿沟”所造成的全球社会力量的失衡、分裂、变异决定了“新多边主义”由学理向现实演进过程上的艰辛与曲折。
黄汉高[5](2009)在《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信市场的竞争由城市开始转向农村,农村通信市场的地位日渐突出,是各运营商确保增量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受到各运营商的重视。因此,做好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市场份额,对中国电信各分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怀化电信的基本情况入手,对怀化电信的农村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进而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对怀化电信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怀化电信当前生产经营的现状,针对怀化电信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自有渠道全面覆盖、社会渠道有效补充的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模式,包括在农村市场实现电子渠道的有效覆盖、直销渠道的营销能力提升、实体渠道的服务能力提升等,并提出了给予营销成本支撑、人力资源支撑、营销系统支撑、考核机制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以上市场营销渠道体系建设和措施的完善,将大大提高怀化电信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增强怀化电信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陈军[6](2009)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地方化交互作用的背景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着地方化和根植性的优势,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动力系统和推动各地繁荣的创新源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产业集群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步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们对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期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对发展中国家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提出了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集群内部网络组织方面,会遇到“路径依赖”造成的网络结构性风险、嵌入性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在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面,会遇到价值链参数的限定、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功能升级受阻等问题。因此,为建立和保持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集群成长,实现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进行产业集群治理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为指导,借鉴网络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新成果,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实现对产业集群的治理。论文首先从集群网络风险的规避、集群嵌入性不足的弥补和集群内部创新的实现等方面分析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网络组织治理的内在关联;其次,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突破价值链的“锁定”和促进集群实现升级等方面分析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内在关联;再次,论文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地方价值链治理概念并分析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地方价值链治理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络组织治理、全球价值链治理及地方价值链治理在内的整合的产业集群治理理论框架。最后,论文以浙江永康五金业集群为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治理,并分析了集群治理对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创新和升级的影响。
郭南芸[7](2009)在《基于动态能力的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产业网络是由产业内部或相关产业间各经济主体结合而形成的网络体系。地方产业网络的蓬勃发展对推动地方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诸如产业附加值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增强我国地方产业网络的动态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各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内在机制和演进效应研究,从分析企业和网络动态能力的变化来探讨这些问题,探索实现我国地方产业网络升级、增强竞争力的途径。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自组织理论以及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对产业网络演进的行为主体、产业网络研究维度、产业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内在机制和演进效应进行了分析。产业网络各行为主体之间表现为契约关系、竞争与合作关系、信任关系。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产业网络演进表现为微观维度的企业动态能力演进和宏观维度的网络动态能力演进,产业网络演进是微观维度和宏观维度共同演进的结果。产业网络演进受企业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主观动机表现为对网络控制权的追逐,客观因素表现为环境因素和企业的资源水平。企业行为揭示了产业网络演进的内在机制,在竞争与合作行为的作用下,产业网络不断发生演进。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网络在竞争与合作行为作用下可能变得更加稳定,也可能变得很不稳定。产业网络演进与企业成长是相伴随的,随着企业成长,网络动态能力和企业动态能力会得到提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演进的内在机制以及演进效应的三个假说。在实证研究部分,利用东莞IT产业网络调查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会影响地方产业网络演进。其中,企业网络控制权的追逐对产业网络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环境洞察能力、企业组织柔性与变革更新能力、企业研发能力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没有显着影响;企业资源水平对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企业环境洞察能力、企业研发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环境因素对网络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二,企业互动行为引起地方产业网络不断演进。具体来说,竞争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和网络动态能力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合作行为在网络动态能力演进的作用机理中,对网络的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对网络的资源整合能力则没有显着相关关系;合作行为在企业动态能力演进的作用机理中,对企业组织柔性与更新能力、研发能力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对环境洞察能力则没有显着相关关系。第三,网络动态能力和企业动态能力总体上会随着企业成长得到提升。其中,网络的资源获取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随着企业的成长表现出了显着变化,而网络的资源配置能力、组织柔性与变革更新能力、研发能力的变化趋势未得到验证。第四,东莞IT产业网络整体演进不显着,说明东莞IT企业动态能力不强,IT产业网络没有实现向高端道路的方向迈进,尚不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蔡宏柱[8](2009)在《稻花香精神论》文中认为精神是前进的力量。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乃至一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支撑,才能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稻花香精神是稻花香集团企业文化的精髓。稻花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宏柱撰写的长篇论着《稻花香精神论》,以企业战略家的眼光,从理论与实践的多个层面,诠释了"敢冒风险,自我加压,创造机遇,超常发展"这一稻花香精神的深刻内涵。这对中国企业界、特别是中国白酒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贡献。2007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委副书记、以及时任省长罗清泉考察稻花香集团后,对其积极进取、超常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正是靠着稻花香精神,从三个人、三口缸、1500元贷款起步,艰苦拼搏,发展成为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稻花香集团,在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名列前茅,其品牌价值达20.45亿元,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研读《稻花香精神论》,可以从一个侧面探寻稻花香集团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也可以从字里行间洞察蔡宏柱做强做大企业的思想精髓。
高勇[9](2008)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集群化发展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今天,企业集群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极富挑战和机遇的转折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转变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是在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内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地,集群化发展正是促进开发区产业升级、加快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新开发区发展现状,特别是很多高新开发区缺乏发展后劲、难以发挥当初预想的效应的现状,就嵌入式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其发展规律,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嵌入式企业集群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为研究主题,在对企业集群形成、集群成长和发展、集群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机制及演化路径;对企业集群成长中的社会资本、合作竞争及集群治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的势能模型,阐述了集群知识溢出机制、知识溢出效应对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影响;构建了嵌入式企业集群测度模型,对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医药企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对英国剑桥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集群的实证分析,以及我国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集群化发展中的问题,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颖[10](2008)在《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国家科技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战略出发,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中枢和战略支撑点进行重新布局的重大举措,对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天津高新区亟需通过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来实现引领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乃至整个东北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解析创新与孵化器、增长极与创新极、创新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和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成功案例,为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可兹借鉴的创新经验。进而,论文给出了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义、特点、建设任务和主要内容。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天津高新区要成为支撑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和响应全球技术与市场变化的“创新极”。最后,论文提出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①新建区(滨海高新区)要构建全球性区域创新系统;②已建区(华苑产业区和政策辐射区)要实现以创新为导向的升级和转型;③实现路径:包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全球创新治理与区域联合治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④外部支持建议:通过法律、组织、财税、金融、人才、考评等六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对天津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二、打破“瓶颈”:“合纵联横”锁定资源渠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破“瓶颈”:“合纵联横”锁定资源渠道(论文提纲范文)
(1)WD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框架和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1 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范式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进展 |
2.2 纵向一体化战略理论及文献综述 |
2.3 酒店行业发展战略文献评述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科技环境 |
3.2 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3.2.1 酒店行业整体发展分析 |
3.2.2 酒店行业分类分析 |
3.2.3 度假市场分析 |
3.2.4 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 行业竞争结构——五力模型分析 |
3.3.1 供应商议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 |
3.3.2 购买者议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 |
3.3.3 新进入者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 |
3.3.4 替代品的威胁(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 |
3.3.5 行业竞争者的竞争(The rivalry among competing sellers) |
3.3.6 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
3.4 外部因素综合评价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概况 |
4.1.1 发展历程 |
4.1.2 组织架构与企业理念 |
4.1.3 业绩表现 |
4.2 内部资源分析 |
4.2.1 自有资源 |
4.2.2 集团产业资源 |
4.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能力分析 |
4.3.1 价值链构造图 |
4.3.2 基于价值链的能力分析 |
4.4 内部因素综合评价 |
第5章 战略选择与实施 |
5.1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5.2 战略选择 |
5.2.1 SWOT分析列表 |
5.2.2 SWOT矩阵 |
5.2.3 QSPM矩阵分析与战略选择 |
5.3 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 |
5.3.1 建立统一业务平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5.3.2 整合酒店营销网络 |
5.3.3 建立酒店业集中采购平台 |
第6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建立事业部制组织架构 |
6.2 企业文化保障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4 财务健全保障 |
6.5 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层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评分及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评分及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中国酒店发展战略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侠客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周秦侠客的诞生 |
一、周秦文化的养成 |
(一) 商周封建与中原文化圈的建立 |
(二) 先秦文化的养成 |
(三) 士的文化 |
二、周秦英雄史观与侠士的出场 |
(一) 英雄与国家 |
(二) 侠义英雄的出场 |
(三) 侠客与周秦社会转型 |
三、先秦侠士与审美 |
(一) 士阶层的崛起 |
(二) 侠士的养成 |
(三) 先秦侠义之美 |
(四) 先秦侠客的历史局限 |
四、春秋侠客与周秦文化 |
(一) 侠与儒、道、墨 |
(二) 侠与法家 |
(三) 周秦文明遗产与华夏美学 |
第二章 两汉至唐宋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侠客与江湖文化 |
(一) 江湖释义 |
(二) 中国历史的隐性结构:江湖——庙堂社会 |
二、侠客历史与文化变迁 |
(一) 汉朝侠客与政治 |
(二) 侠客的儒家化 |
(三) 东汉侠客的重生与凋敝 |
三、汉朝的侠客美学 |
(一) 司马迁开创了侠客美学 |
(二) 司马迁侠客美学思想特点 |
(三) 汉朝的终结与侠客美学的递进 |
四、魏晋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 魏晋文化与游侠诗的兴起 |
(二) 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五、唐宋以来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 隋唐侠客文化与美学 |
(二) 两宋的武林江湖 |
第三章 元、明、清侠客文化与美学 |
一、江湖与海洋的砥砺 |
(一) 海洋与中国 |
(二) 中国的海上侠客 |
(三) 近代江湖与海洋 |
二、元、明、清文艺与侠客美学 |
(一) 元代侠客文艺与美学 |
(二) 明清侠义小说与侠客文化 |
(三) 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 |
三、近代侠客文化的美学反思 |
(一) 近代世界与侠客文化变迁 |
(二) 历史周期、侠文化和美学 |
第四章 现代侠客美学与“新武侠”反思 |
一、20世纪中国侠客与革命文艺 |
(一) 庙堂与侠客 |
(二) 百日维新与侠客 |
(三) 辛亥革命与侠客 |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侠客精神 |
二、20世纪侠客文艺及港台新武侠的崛起 |
(一) 民国初年的侠客文艺 |
(二) 港台新武侠文艺的兴起 |
(三) 金庸小说的美学魅力 |
(四) 香港武侠电影对新武侠文化的影响 |
(五) 多媒体艺术与侠客美学 |
三、侠客、骑士与武士 |
(一) 侠客与骑士 |
(二) 侠客与武士 |
(三) 武功与决斗 |
第五章 侠客美学的意义 |
一、侠客美学内涵 |
(一) 侠与美 |
(二) 侠客美学分析 |
二、侠客美学及特质 |
(一) 中国独特人文地理与历史的产物 |
(二) 高扬个体性自由精神与抵抗意志 |
(三) 推崇与仁义相结合的勇敢精神 |
(四) 具有潜在的大众文化批判性 |
(五) 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补充 |
(六) 代表了一种普适性文明精神 |
三、当代侠客文化的反思和美学意义 |
(一) 当代侠客文化的理性反思 |
(二) 侠客文化与江湖亚文化 |
(三) 当代侠客艺术与全球化 |
(四) 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基于A上市公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机构投资者的含义 |
1.2.2 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与公司治理 |
1.2.3 机构投资者股东消极主义与公司治理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 |
2.1 美国机构投资者 |
2.2 日本机构投资者 |
2.2.1 日本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阶段 |
2.2.2 日本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反思 |
2.3 各国机构投资者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型分析 |
3.1 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机制分析 |
3.1.1 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理性决策模型 |
3.1.2 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博弈模型 |
3.2 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绩效分析 |
3.2.1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
3.2.2 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参与A上市公司治理的案例分析 |
4.1 公司概况简介 |
4.2 公司案例回顾 |
4.2.1 市场环境 |
4.2.2 增发方案 |
4.3 案例分析 |
4.3.1 取消增发的原因 |
4.3.2 会计指标的理性分析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的后续思考 |
5.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5.1.1 积极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
5.1.2 优化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环境 |
5.2 机构投资者层面的对策建议 |
5.2.1 改进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 |
5.2.2 积极监督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 |
5.3 目标公司治理层面的策略建议 |
5.3.1 改进股权结构 |
5.3.2 制衡高层权力 |
5.3.3 完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 |
5.3.4 改善财务治理评价状况 |
5.3.5 改善外部治理状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科技革命社会政治效能的发挥及其国际影响 |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社会政治效能简析 |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 |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一超多强格局下的秩序建构 |
第二章 多边主义的概念解析与方法论透视 |
第一节 多边主义的概念解析 |
一、多边主义基本含义 |
二、多边主义的概念层次 |
三、多边主义的功能与局限 |
第二节 多边主义的历史延革与当代形态 |
一、农业文明下的区域关系中的模糊“多边”轮廓 |
二、启蒙时代欧洲“多边主义”的制度萌芽 |
三、“革命与战争”年代多边主义的曲折演进 |
四、全球化时代多边主义的实践推进、功能挖掘与理论进展 |
第三节 多边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含义 |
一、多边主义理论的历史延革 |
二、多边主义理论的概念范式 |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多边主义: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制度建构与变迁 |
第一节 理性国家的多边主义制度偏好 |
一、协作问题 |
二、协调问题 |
三、劝说型博弈 |
四、保证型博弈(猎鹿博弈) |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下科技因素对于多边机制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核武器的出现与大西洋框架下多边主义的沉浮 |
第四章 规范的形成、扩散与内化:科技革命、国内政治经济与多边主义承诺 |
第一节 科技革命:政府职能变迁的生产力源泉 |
一、科技革命与组织形态演变:政府职能变迁的微观动因 |
二、科技革命、组织嬗变与政府增长:从“守夜人”向福利国家的历史演变 |
三、科技革命、组织社会化与“新公共行政”潮流下的政府角色变迁 |
四、信息化浪潮、组织虚拟化与“治理黑洞” |
第二节 科技革命与国家责任演变:法律与政治双重维度上国际延伸 |
一、国际法体系中“国家责任”概念的演绎路径 |
二、国际法语境下“国家责任”的现实困境及其向国际政治空间的延伸 |
三、国内政治经济过程中政府“国际责任”的建构及其多边政治意涵 |
第三节 科技革命、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变迁与多边规范的输出 |
一、国内国际互动视角下的多边规范作用机理 |
二、“新政”管制模式的国内动因及其输出路径 |
三、国际国内互动视角下的多边规范远景走向 |
第四节 发展维度下的多边机制内化:“内嵌”过程中的抵触与冲突 |
一、科技革命的正负社会效应:“内嵌”式多边机制的现实根源 |
二、发展维度上的路径分歧:对多边规范的遵循与逃逸 |
第五章 科技革命、结构性权力的兴起及多边主义远景走向 |
第一节 信息化时代政治权力分散化的外在表现与现实根源 |
一、国际政治权力的理论建构与时代性内涵 |
二、科技革命、权力形态转换及其现实表征 |
三、当代国际体系的权力格局及其多边政治意涵 |
第二节 信息化时代全球市场结构性权力的兴起与多边主义未来走向 |
一、“权力——财富”关系时代性变位下的主权权力嬗变 |
二、科技革命、“国家——社会”关系转型与“国家中心主义”的褪色 |
三、主权权力、结构性权力的多形态组合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
四、变革时代多边主义的远景趋势及“新多边主义”的理论困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通信市场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通信市场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通信市场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
1.2.3 市场营销渠道研究应用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市场营销渠道现状及评价 |
2.1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概况 |
2.2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现状 |
2.3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市场营销渠道的障碍分析 |
2.3.1 人力资源分析 |
2.3.2 财务支撑分析 |
2.3.3 系统支撑分析 |
2.4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评价 |
2.4.1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现状 |
2.4.2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评价 |
2.5 农村市场通信需求调查与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 |
3.1 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
3.1.1 移动竞争分析 |
3.1.2 联通竞争分析 |
3.1.3 其它竞争条件分析 |
3.2 内部条件分析 |
3.2.1 企业收入结构 |
3.2.2 企业竞争力分析 |
3.2.3 企业核心价值观 |
3.2.4 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
3.3 企业应对竞争条件分析 |
第4章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的模式设计 |
4.1 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基本原则 |
4.2 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基本要求 |
4.2.1 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模式的特点 |
4.2.2 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 |
4.3 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设计的主要内容 |
4.3.1 在县级分公司统一成立农村市场拓展中心 |
4.3.2 在乡镇建立统一的农村支局和综合信息服务站 |
4.3.3 在农村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点 |
第5章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实施与保障 |
5.1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具体实施 |
5.1.1 制定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三年规划 |
5.1.2 全面建设自有渠道 |
5.1.3 大力发展社会渠道 |
5.2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保障措施 |
5.2.1 成本资源支撑 |
5.2.2 人力资源支撑 |
5.2.3 渠道系统支撑 |
5.3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的机制创新 |
5.3.1 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导向 |
5.3.2 建立分客户群的渠道营销策略 |
5.3.3 创新激励机制 |
5.4 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
5.4.1 企业文化全面创新 |
5.4.2 加强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员的人文关怀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产业集群治理的理论框架 |
(一) 相关理论基础 |
1. 网络组织理论 |
2. 价值链理论 |
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 有关产业集群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 |
2. 产业集群内部治理:网络组织治理 |
3. 产业集群外部治理:全球价值链治理 |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产业集群治理的内在关联 |
(一) 产业集群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其内涵 |
2. 集群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内涵 |
(二) 企业社会责任与网络组织治理 |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 |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集群的嵌入性 |
3.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产业集群创新 |
(三) 企业社会责任与全球价值链治理 |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集群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 |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 |
3.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产业集群升级 |
(四) 企业社会责任与地方价值链治理 |
(五)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一个整合的框架 |
四、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治理 |
(一) 永康五金业集群发展概述 |
1.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
2. 强烈的市场意识 |
3. 集群效应的体现 |
(二) 永康五金业集群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
(三) 企业社会责任与永康五金业集群治理 |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五金业集群网络组织治理 |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五金业集群全球价值链治理 |
(四)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与永康五金业集群的创新升级 |
五、结束语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永康五金业集群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动态能力的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网络概念的界定 |
2.1.2 动态能力的界定 |
2.1.3 行为主体的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产业网络中企业行为研究 |
2.2.2 产业网络演进研究 |
2.2.3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 |
3 产业网络演进的理论研究 |
3.1 产业网络演进的行为主体分析 |
3.1.1 行为主体的特征 |
3.1.2 行为主体的类型 |
3.1.3 行为主体的关系 |
3.2 产业网络演进的研究维度 |
3.2.1 企业动态能力——微观维度 |
3.2.2 网络动态能力——宏观维度 |
3.2.3 微观维度与宏观维度的共同演进 |
3.3 产业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资源、环境与动态能力 |
3.3.2 网络控制权与动态能力 |
3.3.3 研究假说Ⅰ |
3.4 产业网络演进的内在机制——企业的互动 |
3.4.1 竞争行为与动态能力 |
3.4.2 合作行为与动态能力 |
3.4.3 产业网络演进的企业行为特征 |
3.4.4 研究假说Ⅱ |
3.5 产业网络演进效应 |
3.5.1 企业成长与产业网络演进 |
3.5.2 研究假说Ⅲ |
4 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对假说Ⅰ的检验 |
4.1 东莞IT产业网络分析 |
4.1.1 东莞IT产业网络的情况 |
4.1.2 东莞IT产业网络发展的制约因素 |
4.2 实证研究假设 |
4.3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
4.3.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
4.4 测量效度与信度检验 |
4.4.1 资源与环境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4.2 企业网络控制权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4.3 产业网络演进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4.4 因子赋值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4.5 多元回归分析 |
4.5.1 资源与环境、企业网络控制权和网络动态能力回归分析 |
4.5.2 资源与环境、企业网络控制权与企业动态能力回归分析 |
4.6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 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的内在机制——对假说Ⅱ的检验 |
5.1 产业网络演进的一个演化博弈模型 |
5.1.1 演化博弈理论与模型简介 |
5.1.2 模型分析 |
5.1.3 模型参数解释 |
5.2 实证研究假设 |
5.3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
5.4 测量效度与信度检验 |
5.4.1 企业行为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5.4.2 因子赋值、描述性统计 |
5.5 多元回归分析 |
5.5.1 企业行为对网络动态能力的回归分析 |
5.5.2 企业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回归分析 |
5.6 检验结果与分析 |
6 地方产业网络演进效应研究——对假说Ⅲ的检验 |
6.1 自组织理论与产业网络演进 |
6.1.1 自组织理论 |
6.1.2 产业网络的自组织演进 |
6.1.3 产业网络演进的临界现象分析 |
6.1.4 产业网络演进轨迹 |
6.2 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假设 |
6.2.2 数据选择及分析方法 |
6.2.3 企业成长阶段的聚类分析 |
6.2.4 产业网络演进的方差分析 |
6.3 检验结果与讨论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逻辑架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企业集群与产业集群 |
2.1.2 集群类型与嵌入式企业集群 |
2.1.3 集群成长 |
2.1.4 集群演化 |
2.1.5 转型经济理论 |
2.2 企业集群形成因素研究 |
2.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3 企业集群形成因素研究述评 |
2.3 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3 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2.4 企业集群发展道路研究 |
2.4.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3 企业集群发展道路研究述评 |
2.5 对于上述研究的总体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型经济中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研究 |
3.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
3.1.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 |
3.1.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特点 |
3.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
3.2.1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制度背景 |
3.2.2 企业市场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3.2.3 集体效率对企业家的利益驱动 |
3.2.4 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的措施 |
3.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
3.3.1 开发区管控机制 |
3.3.2 分工协作机制 |
3.3.3 融资机制 |
3.3.4 官产研学协力机制 |
3.4 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 |
3.4.1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 |
3.4.2 嵌入式企业集群吸收能力 |
3.4.3 其他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演化路径 |
4.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 |
4.1.1 企业集群演进理论的基本观点 |
4.1.2 开发区生命周期与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阶段演进 |
4.1.3 嵌入式企业集群阶段演进的特点 |
4.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部共生机制 |
4.2.1 社会资本与集群发展 |
4.2.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合作竞争 |
4.2.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集群治理 |
4.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规模扩张 |
4.3.1 企业集群规模扩张的功能 |
4.3.2 集群的外部扩张 |
4.3.3 集群的内部衍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集群创新 |
5.1 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的制度分析 |
5.1.1 集群组织结构 |
5.1.2 创新模式与创新系统 |
5.1.3 外部环境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5.2 集群创新的势能 |
5.2.1 创新势能的一般模型 |
5.2.2 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动力 |
5.2.3 集群创新资源保证 |
5.3 知识溢出与集群创新 |
5.3.1 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一般理论 |
5.3.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 |
5.3.3 集群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成长测评与实证研究 |
6.1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测度 |
6.1.1 企业集群发展状况测度的理论基础 |
6.1.2 嵌入式企业集群竞争力要素的基本假设 |
6.1.3 研究方法与假设检验 |
6.2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现状 |
6.2.2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
6.2.3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质量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外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
7.1 中国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纵览 |
7.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历程 |
7.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
7.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中的问题 |
7.2 国外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7.2.1 发达国家:英国剑桥工业园生物技术集群的发展 |
7.2.2 发展中国家: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区的发展 |
7.2.3 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创新理论与孵化器理论 |
2.2 增长极与创新极理论 |
2.3 创新集群理论 |
2.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的国际比较 |
3.1 美国硅谷的发展概况和成功要素 |
3.2 英国剑桥科学园的发展概况和成功要素 |
3.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区的发展概况和成功要素 |
3.4 三个科学园区成功的共性要素分析和创新经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市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高新区与天津高新区概述 |
4.2 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 |
4.3 天津高新区的基础与优势 |
4.4 天津高新区面临的瓶颈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市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战略选择 |
5.1 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义与特点 |
5.2 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
5.3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SWOT分析 |
5.4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战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市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天津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思路 |
6.2 天津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路径选择 |
6.3 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外部支持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打破“瓶颈”:“合纵联横”锁定资源渠道(论文参考文献)
- [1]WD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吴洪波. 山东大学, 2020(05)
- [2]侠客美学研究[D]. 李跃峰. 武汉大学, 2016(06)
- [3]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基于A上市公司的研究[D]. 黎建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4]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D]. 许宁. 吉林大学, 2010(08)
- [5]中国电信怀化分公司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研究[D]. 黄汉高. 中南大学, 2009(S1)
- [6]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产业集群治理研究[D]. 陈军. 浙江师范大学, 2009(04)
- [7]基于动态能力的地方产业网络演进:理论与实证研究[D]. 郭南芸. 暨南大学, 2009(09)
- [8]稻花香精神论[J]. 蔡宏柱. 决策与信息, 2009(02)
- [9]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D]. 高勇. 吉林大学, 2008(07)
- [10]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D]. 刘颖. 天津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