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

一、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1](2021)在《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孤独症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孤独症状(CARS)及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认知、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认知、自理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穿衣、进食、如厕、洗漱、作息规律、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穿衣、进食、如厕、洗漱、作息规律、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儿孤独症状,改善患儿行为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陈栋[2](2021)在《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吴旭教授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ASD)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针刺疗效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ASD的可能的临床机制。同时,基于菌-脑轴,初步观察电针足三里单纯调肠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的影响,以期为调肠治神法针刺通过菌-脑轴治疗A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康复组(常规教育康复融合训练),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末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及香港协康会《PEP-3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量表评估疗效;②肠道微生物研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ASD儿童针刺干预前后或康复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针刺前后各肠道菌群与PEP-3总分的相关关系,筛选与针刺疗效相关的肠道菌群。③实验研究:采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孕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S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足三里组,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以三箱社交行为学检测、旷场实验、水迷宫试验等为行为学效应指标,以ASD小鼠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为肠道菌群观察指标,以外周的炎性因子TNF-α、IL-17a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为中枢炎症的观察指标,以探讨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①PEP-3量表治疗前后评分统计发现两组均能改善ASD儿童认知,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大小肌肉及视觉动作模仿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和语言行为为特征(均P<0.05)。但与康复组相比,针刺组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模仿,情感表达及语言行为特征等改善程度较优(均P<0.05)。②ABC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ASD儿童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均P<0.05)。但针刺组在患儿的感觉、语言、自我照顾能力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③CARS量表各项总分在治疗前后差值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ASD患儿各项能力(均P<0.05)。而针刺组在调肠治神法针刺介入后患儿在情感反应、听觉反应、语言交流、总的印象及总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肠道菌群研究:①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正常儿童组中,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及脆弱类杆菌丰度均较多;而在ASD儿童组,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粪杆菌种、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较多。②针刺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与针刺干预前相比,针刺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变形菌(门、纲)、交替单胞菌目、海原杆菌(科、属)丰度增多;放线菌(门、纲)、双歧杆菌(目、科、属)丰度减少。其中拟杆菌分别在门、纲、目、科、属丰度水平在针刺干预后发生显着变化,并趋向于正常儿童的菌群丰度水平。此外,针刺干预后,乳酸杆菌、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瘤胃球菌科、罕见小球菌属丰度减少。③共筛选出五种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菌群,分别为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其中拟杆菌与针刺疗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双歧杆菌科、梭状芽胞杆菌纲,厚壁菌门与针刺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研究:①三箱社交实验、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提示ASD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社交能力障碍、新鲜事物偏好障碍、探索能力障碍、刻板运动、空间记忆能力下降。电针足三里或百会均可改善上述功能障碍,同时,电针足三里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运功能力,电针百会组可显着提高AS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②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水平均显着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下调ASD模型小鼠外周血清炎症水平,同时,电针足三里组的外周抗炎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③AS 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升高,而电针百会或电针足三里均可抑制ASD模型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同时,电针足三里组抑制中枢炎症的作用优于电针百会组;④小鼠肠道菌群实验结果表明:1)在正常组小鼠中,拟杆菌(门、纲、目)、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多;而在模型组小鼠中,则表现为厚壁菌门、梭状芽胞杆菌(纲、目)、瘤胃球菌科等丰度增多。2)电针足三里组干预后拟杆菌(门、纲、目、科、属)、疣微菌(门、纲、目、科、属)、艾克曼菌属等菌群丰度水平增多。而电针百会穴则主要以拟杆菌S24-7科丰度增加为主。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结合常规教育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在认知、语言表达、理解、语言行为特征,模仿,情感表达等方面优于单纯教育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是孤独症医教综合治疗可行、可推广的方案。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调肠治神法针刺可良性调节ASD儿童肠道菌群。电针足三里可改善ASD模型小鼠行为学、肠道菌群紊乱、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

袁滨[3](2021)在《接纳承诺疗法对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对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治疗效果,为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CL-90筛选,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向研究对象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预期益处及可能的风险等情况。由研究对象签署同意书后,将70名首诊孤独症儿童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在一般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接纳承诺疗法(ACT),一对一进行接纳承诺疗法治疗,每周一次,总共干预7次。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接纳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II,AAQ-II)、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F)进行效果评估。结果:1、干预后干预组在SCL-90、SDS、SAS、AAQ-II、CFQ-F评分分别为(105.20±23.71)分、(33.46±11.69)分、(27.20±6.67)分、(12.17±7.73)分、(13.29±8.38)分均低于对照组(127.09±57.93)分、(40.74±9.32)分、(35.54±8.35)分、(19.66±12.31)分、(26.03±16.93)分评分,而干预组GSES评分(31.23±8.52)分又高于对照组(23.09±7.73)分评分;SCL-90、SDS、SAS、AAQ-II、CFQ-F,GSE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干预后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饮食和睡眠评分及SCL-90、SDS、SAS、AAQ-II、CFQ-F评分均低于ACT干预前评分(P<0.05),而GSES评分高于ACT干预前评分(P<0.05)。3、干预组的自我效能GSES评分与SAS、SDS评分呈负相关。4、经验性回避(AAQ-II)评分、认知融合(CFQ-F)评分与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结论:1、接纳承诺疗法可提高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灵活性,降低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程度。2、接纳承诺疗法能增强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处理生活中抑郁、焦虑、无助等压力的能力。

黄妍[4](2021)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基于H市C康复机构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孤独症儿童的人数呈日益增加的趋势,现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孤独症是一种发育类障碍疾病,患病儿童存在严重的身心障碍,极易造成终身残疾,这对每个孤独症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残酷的精神打击。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H市C孤独症康复机构为调研地点,运用参与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评估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需求。然后,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正式支持主体和非正式支持主体两方面,揭示目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从而帮助孤独症家庭减轻负担,帮助孤独症儿童顺利融入社会。经调查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存在照顾与治疗需求、经济支持需求、社会认同需求和教育与安置需求。本研究从政府、康复机构、社区、医院四个正式支持主体和家庭、亲朋邻里、孤独症家长间、社会组织四个非正式支持主体出发,探究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发现各支持主体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些支持与帮助。但是支持力度不足,尚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能力,需要构建完善的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具体包括加强对政府、孤独症康复机构、社区、家庭支持网络的构建,加大亲朋及孤独症家长间的支持力度等。

宓宝来[5](2021)在《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又常被称为自闭症等,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缺陷的发育性神经行为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交交流和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以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孤独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但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病因集中在以遗传-基因等为主的生物学因素和孕产期失调等为主的环境因素。除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外,孤独症的共患症状也逐渐得到重视,相关资料表明胃肠道功能失常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孤独症共患躯体症状。在治疗上,目前并无特效药物可以用来治愈孤独症,而以行为训练为主。中医药在改善孤独症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如针灸、推拿、中药等。推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安全、舒适、易于接受、疗效确切的特点。振腹推拿以腹部操作为核心,在临床中基于“小肠气化”理论干预孤独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本试验以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振腹推拿治疗为干预方案,在振腹推拿治疗前后对受试儿童进行量表评分和肠道菌群检测,来明确振腹推拿对该病的疗效情况,并初步探讨振腹推拿临床疗效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孤独症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科孤独症儿童专病门诊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ASD患儿,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每周3次、为期8周的振腹推拿治疗和4周的随访。通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进行症状评分,同时采集患儿大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以对比振腹推拿干预前后的变化。期间共完成临床观察17例,收集到合格的大便样本13例。研究结果1.量表评分:患儿治疗前CARS评分为41.94 ± 4.62,治疗8周后评分为35.76 ±3.46;治疗前ATEC评分为110.29±2.34,治疗8周后评分为89.00±2.52,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胃肠疾病中医量表评分中,单项症状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项为口臭、便秘/大便难、腹泻、胃脘疼痛。经过振腹推拿治疗后患儿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58.82%。2.肠道菌群结果:将13对大便样本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经过振腹推拿治疗,在门层级下,孤独症患者肠道微生物中的厚壁菌门占比下降3.80%,放线菌门占比下降1.72%,拟杆菌门占比上升5.71%;在属(Genus)层级下,治疗前后菌种丰度占比变化幅度较大的前15种菌种分别为:拟杆菌(Bacteroides)、Faecalibacterium、norankf<sub>noranko<sub>clostridiaucg-014、Dore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Subdoligranulum、链球菌(Streptococcus)、Coprococcus、Anaerostipes、Blaut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普氏菌(Prevotella)、Romboutsia、Dialister。结论1.振腹推拿能够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胃肠功能障碍表现,能够降低患儿CARS、ATEC量表评分;第8周的评分改善情况较第4周明显,说明振腹推拿临床起效需要一定时长的疗程。2.振腹推拿能够降低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中的厚壁/拟杆菌门比值,增加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的占比,降低拟杆菌、瘤胃球菌属等的占比,这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有关。3.振腹推拿从腹论治孤独症,是否是由干预肠道菌群起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朱俊丽,聂颖,姜志梅,郭岚敏,杨秀明,刘洋[6](2021)在《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探究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本市孤独症患儿40例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参与该研究,研究人员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深入到被选家庭进行观察与访谈,收集了有关其日常生活的质性资料。于2019年7月-2020年2月开始实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以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干预后,孤独症患儿ABC及CAR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孤独症患儿ATEC量表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态学视野下进行孤独症患儿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顾竹筠,朱晓华,龚蕾,潘剑蓉[7](2020)在《孤独症患儿康复干预中引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效果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康复干预中引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的5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给予引用PECS康复干预的5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患儿心理发育状况、孤独症行为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沟通、肢体、行为评分分别为42.71±7.01分、45.23±5.71分、52.59±4.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CARS评分为30.25±4.73分,低于对照组(35.36±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在康复干预中引入PECS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发育状况,减轻患儿孤独症行为,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王毅彤[8](2020)在《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幸福感影响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变得复杂与多元化,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干预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一个家庭出现自闭症儿童,患儿与父母的日常行为交流、沟通会出现一定的障碍,患儿的父母在心理上会容易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家庭功能、家庭成员生活质量、家庭幸福指数有所下降,若没有及时的干预及治疗,整个家庭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据研究分析,亲子运动的干预不仅对自闭症儿童及父母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减缓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提升家庭幸福指数有所帮助。本文采用实验法选取两组自闭症儿童家庭为实验对象,通过亲子啦啦操运动进行干预,经过6个月的实验周期,运用《家庭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亲子关系自我评定量表》进行前后数据测量,观察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幸福感是否有所改变,其影响因素影响干预效果,得出下列结论:1、亲子啦啦操干预能够提升自闭症儿童上肢、下肢力量,协调性及反应能力,能够增强感官配合、提升患儿空间方位感,提升肢体运用能力,全面提升患儿的身体素质。2、亲子啦啦操在干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改善自闭症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配合、互动方式,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降低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减少患儿父母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3、亲子啦啦操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幸福感提升的干预手段,在教学设计中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课程内容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基础动作到组合动作,从徒手动作到持器械动作进行教学。主要建议如下:1、课程干预过程中要根据儿童自身情况及时调整适合其训练的难度及强度,及时反馈效果信息,使其更好的完成及配合课程干预过程。2、亲子啦啦操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和父母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活动,有效地改善自闭症家庭亲子关系,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幸福感。因此建议未来将亲子啦啦操作为自闭症儿童体育干预的一部分,选取大量样本量,长期进行干预,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3、加强对自闭症儿童干预治疗的宣传力度,提倡社会各界人士对自闭症儿童的帮助与支持,希望可以建立一些基金项目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治疗,帮助自闭症儿童家庭缓解经济压力。

赵婷婷[9](2020)在《基于碎镜理论和“Avatar”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干预可行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诊断症状,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也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有效治愈该病,教育干预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治疗手段。近年来比较新颖的认知理论将大脑的异常与行为障碍联系起来,并提出“碎镜理论”,该理论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障碍可能是孤独症的主要成因。和之前的理论相比,“碎镜理论”从神经认知层面出发,对孤独症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了更加深入且全面的解释。本文利用文献法对镜像神经元与孤独症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为证明“碎镜理论”的成立寻求可靠依据,从而在“碎镜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孤独症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孤独症儿童的镜像神经元只是处于休眠状态而并不是完全丧失,因此能够促进镜像神经元系统激活的模仿行为或观察对象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恢复和重塑休眠的镜像神经元。“Avatar”是真实人物在数字世界的虚拟化形象,孤独症儿童能感知到数字世界中的人物是自己的化身,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这种类似“镜子”的功能正好与镜像神经元的映射功能相似,可以唤醒孤独症儿童休眠的镜像神经元,因此,利用“Avatar”技术可以唤醒孤独症儿童休眠的镜像神经元,进而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障碍。本研究将“碎镜理论”与“Avatar”技术融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之中,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技术为每个孤独症儿童合成“Avatar”,并驱动“Avatar”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变化,然后制作融入“Avatar”技术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情境教学动画和测评游戏,最终设计出一个孤独症儿童社交干预系统,旨在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提供一种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孤独症儿童的模仿和社会互动能力,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

廉彬[10](2020)在《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Ⅴ,DSM-Ⅴ)。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显示,1987年孤独症的患病率为0.58‰,到2014年,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达到14.7‰,相当于68位儿童中即有1例孤独症患者(Makushkin,Makarov,&Pashkovskiy,20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可能已达到数百万。由于大部分孤独症患者自身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照料,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孤独症患儿,对孤独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或交互作用导致的。来自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60%,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这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asi,DeMayo,Glozier,&Guastella,2017)。另一方面,在一项包含192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就发现,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具有37%的解释率,而环境因素达到55%(Hallmayer et al.,2011),这表明了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过程中也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如前额叶受损)、神经生化因素(如环境毒物汞、铅、砷)、孕产期病变(如妊娠期糖尿病)、感染(如孕期感染丙戊酸)及免疫(孕期感染病毒引起母体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关(Sandin et al.,2014)。由于孤独症的确切病因不清楚,因此对孤独症患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治疗。目前对孤独症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训练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一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因此,尽快探明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对于孤独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将DSM-Ⅳ描述的孤独症患者的三大特征改为两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正常的社交行为对于个体的社会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孤独症患者由于其社交障碍导致很难融入群体,无法进行社会适应。虽然研究者对孤独症患者的社交缺陷行为进行了一些行为学方面描述性的研究,但是对于孤独症患者所表现的社交缺陷背后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重复刻板行为包括“专注于一个或多个刻板和受限的兴趣模式,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焦点上都是异常的”。这通常表现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和“过度依恋喜爱的物体”。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可能会干扰社会、情感和记忆功能,使孤独症各症状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然而,导致孤独症这种“物体固化”行为增强的病理学机制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虽然以孤独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由于直接以人为被试进行研究存在技术限制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动物模型进行前临床研究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机制就显现了一些优势。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能够很好模拟孤独症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孤独症的病理学机制,是找到预防和治疗孤独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首先采用孕鼠暴露丙戊酸这种非遗传手段构建孤独症动物模型;然后,在验证其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有效的基础上,从5-羟色胺发育异常的角度,探究了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最后采用操纵与干预方式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的具体作用机制。给孕期大鼠暴露于丙戊酸(Valproate acid,VPA),其后代会表现出与孤独症患者类似的社交缺陷(T.Schneider&R.Przew?ocki,2005),但是,该方法是否能够模拟孤独症的另一个核心症状——重复刻板行为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人类孤独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岁以前,并且会持续一生,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孤独症患者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Varghese et al.,2017)。利用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的动物模型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越来越严重呢?针对这两个问题,研究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具体而言,研究一试图解决:(1)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增强上是否是有效的;(2)利用丙戊酸产生的孤独症样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两个年龄阶段的症状是否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早在1961年,Schain和Freedman就发现孤独症患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异常(Schain&Freedman,1961)。临床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孤独症儿童外周血小板中5-羟色胺浓度很高(Nickl-Jockschat&Michel,2011)。因此,5-羟色胺系统异常可能是引起孤独症发病的一个原因。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以调控动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比如,繁殖、情绪、攻击、痛觉、食欲血管收缩、激素释放等)。通过对这些生理功能的调节,进而对行为进行调节。5-羟色胺能系统几乎支配着大脑的所有区域。脑内5-HT的生物合成是以色氨酸(Tryptophan,TP)为前体。TP经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作用下生成5-羟色氨酸(5-hydroxy trytophan,5-HTP),在5-THP脱羧酶(5-HTP decarboxylase,5-HTPDC)的作用下脱羧基而生成5-HT。胞浆中合成的5-HT被摄取(与5-HT结合蛋白结合)并存储于5-HT神经能终末的囊泡中。释放入突触间隙的5-HT与受体结合,进而发挥作用。中枢5-HT能神经元广泛分布在包括前额叶皮质在内的前脑,5-HT受体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海马等区域广泛分布,参与大脑的多种认知功能。很多研究者认为5-HT受体功能可能与孤独症的发生有某种关联(N.Khatri,K.L.Simpson,R.C.S.Lin,&I.A.Paul,2014)。5-HT受体在脑内共有14种亚型,孤独症患者脑内每一种受体亚型的表达是否异常仍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中,5-HT1A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脑干、额叶皮层、边缘系统,具有为大脑提供营养的作用(Burnet,Eastwood,Lacey,&Harrison,1995)。5-HT2A受体主要分布在许多前脑区域,特别是皮质区域、尾状核、伏隔核、海马,对于大脑突触连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Duman,Heninger,&Nestler,1997)。5-HT2B受体主要分布在小脑、侧中隔、下丘脑和杏仁核,可能具有调节5-HT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在社交行为中可能具有抗焦虑的作用(Bonhaus et al.,1995;Kursar,Nelson,Wainscott,&Baez,1994;Loric,Launay,Colas,&Maroteaux,1992)。5-HT2C受体主要分布在脉络丛、皮质(嗅核、梨形核和扣带回)、边缘系统(伏隔核、海马、杏仁核)和基底节(尾状核、黑质)区域,激活该受体可引起包括运动不足、吞咽异常、焦虑和体温过高在内的行为反应(Koek,Jackson,&Colpaert,1992)。内侧前额叶是与社会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被认为是孤独症患者的主要大脑功能异常区域之一(E.Courchesne&Pierce,2005;Krueger,Barbey,&Grafman,2009),主要是由5-HT轴突支配,富含各种5-HT受体亚型,尤其是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Arango,Underwood,&Mann,2002;Azmitia&Segal,1978)。杏仁核涉及情绪和恐惧的调节、学习和记忆,以高度加工的形式接收大量的感觉输入(LeDoux,2003),并可对体感、视觉、听觉和所有类型的内脏输入做出反应。杏仁核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的破坏最近被认为是孤独症的一个原因(Marín,2012)。海马在学习和记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交行为和重复刻板行为也涉及到对于物体和社会性同伴的识别和记忆。由于目前尚不清楚孤独者患者脑内5-HT受体的表达是否出现异常,5-HT受体的表达异常与孤独症的症状是否有关,以及究竟哪些脑区的5-HT受体表达出现异常,因此在研究二中,选取了5-HT1A、5-HT2A、5-HT2B、5-HT2C表达相对丰富的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进行了探究。具体而言,在研究一有效构建孤独症样大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二中试图解决: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内侧前额叶、海马、杏仁核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的表达是否异常。最后,结合研究二的结果,研究三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激活或拮抗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在研究一中(实验一),采用Schneider在孕鼠妊娠期第12.5天暴露丙戊酸诱导其子代产生孤独症样行为的方法构建孤独症模型。本研究首先探究了孕期暴露丙戊酸在模拟孤独症两大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即“物体固化”行为)方面的有效性问题。以被试大鼠是否暴露于丙戊酸为自变量,以被试大鼠在经典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两个测试阶段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社交缺陷;以被试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测试中探索物体的比率为因变量,探究暴露于丙戊酸分娩的子代大鼠是否表现出“物体固化”增强现象。结果发现,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 mg/kg VPA,其分娩的后代具有与孤独症患者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模式相似。具体而言(1)不论在单独检测社交行为的社会性探索测试中,还是在由物体刺激存在的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同伴的时间都显着降低,即表现出明显的社交缺陷;(2)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范式中,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的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探索物体的时间都显着增强,即表现出明显的“物体固化”行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利用VPA进行塑造孤独症大鼠动物模型在模拟孤独症患者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方面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儿童期的大鼠上表现更加稳定。在研究二(实验二)中,在行为测试结束后,对孤独症样组和对照组儿童期雄性大鼠进行断头取脑,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大鼠脑内内侧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三个脑区内5-HT1A、5-HT2A、5-HT2B、5-HT2C受体表达的情况。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内侧前额叶内5-HT1A和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2B和5-HT2C受体的mRNA表达未受影响;(2)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杏仁核内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而5-HT1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未受影响;(3)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海马内5-HT1A、5-HT2A、5-HT2B和5-HT2C受体mRNA的表达都未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孕期暴露丙戊酸选择性的破坏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孤独症核心症状出现的机制之一。在研究三中,通过暴露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实验三)和拮抗剂WAY-100635(实验四),考察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在实验三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改善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三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2)5-HT1A受体激动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激活5-HT1A受体能够改善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改善作用。在实验四中,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拮抗剂剂8-OH-DPAT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4个测试阶段(样本阶段:Test 1;物体识别阶段:Test 2;位置识别阶段:Test 3和社会性识别阶段:Test 4)中探索同伴的时间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表现出的社交缺陷是否有进一步的加剧作用。以被试大鼠是否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WAY-100635为自变量,以大鼠在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Test 3中探索物体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被试大鼠探索两个物体的时间和除以大鼠探索两个物体和同伴的时间总和)作为“物体固化”的指标,并且以该指标为因变量,考察5-HT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的“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实验四的结果发现:(1)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在测试结束时(拮抗剂暴露1.5小时)仍然没有减弱;(2)5-HT1A受体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所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拮抗5-HT1A受体会进一步加重孤独症的社交缺陷,但是对“物体固化”行为中没有显着作用。本论文在验证孕期暴露丙戊酸构建孤独症大鼠模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探究了四种主要的5-HT受体(包括5-HT1A、5-HT2A、5-HT2B、5-HT2C)在孤独症大鼠脑中的表达情况,并从操纵与干预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综合而言:(1)在妊娠期第12.5天给SD孕鼠单次腹腔注射600mg/kg VPA,可以有效的模拟孤独症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物体固化”行为增强);VPA大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都表现出的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增强现象,并且在儿童时期更加稳定。(2)孕期暴露丙戊酸,导致了子代大鼠内侧前额叶内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异常以及杏仁核内5-HT2A受体的表达出现异常;(3)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社交缺陷,但是激动剂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周围暴露激动剂50-60分钟左右的时间,激动剂的效果最佳,之后激动剂的效果减弱;5-HT1A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会加重孤独症大鼠的社交障碍,并且拮抗剂的效果的作用时间更久;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的“物体固化”行为没有显着影响,这些结果说明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产生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的这些结果不仅为孕期暴露丙戊酸可以有效的构建孤独症的动物模型提供了支持,也能够为治疗孤独症的社交缺陷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的途径。首先,研究一的结果证明了采用孕期暴露丙戊酸的方法是有效的,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该模型对孤独症的其他病理学机制和心理行为学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其次,研究二证明了孤独症样大鼠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的出现异常,5-HT的不同受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异常情况是不一致的,这也表明了未来的研究对5-HT每一种受体在某些具有关键功能的脑区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三首次表明了,5-HT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的两个核心症状——社交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激活5-HT1A受体可以改善孤独症样大鼠的社交缺陷行为,抑制该受体会进一步加剧该缺陷,但不论激活或抑制5-HT1A受体对重复刻板行为没有显着影响。综上而言,现有的研究进一步表明5-HT1A受体在孤独症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来5-HT1A受体可能作为研发治疗孤独症药物的新的靶点。

二、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2)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孤独症的认识
        1 对病名的认识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心气不足,邪乘于心
        2.2 心火不足,肝木虚弱,心肺俱怯
        2.3 禀赋(母气)不足,肾气亏虚
        2.4 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2.5 乳母五火遗热,闭塞气道
        2.6 病后亡津,会厌干涸
        2.7 气结痰凝,上蒙心窍
        2.8 金石之药损伤
        3 古籍记载疗法
        3.1 早期经验,取类比象
        3.2 脏腑辨证、灸药结合
        3.3 从幼填补,母婴同治
        4 当代中医治疗
        4.1 从“脏”论治
        4.2 从“痰”论治
        4.3 从“肠”-“神”论治
        4.4 中医心理治疗
        5 传统针灸推拿疗法
    二、现代医学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研究
        2 AS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1 肠道微生物与ASD发生发展及行为严重性密切相关
        2.2 异常的中枢及外周炎症过程可能是ASD的一个持续病因
        2.3 中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是ASD中枢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
        2.4 迷走神经介导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交流,调控中枢炎症反应
        2.5 针灸通过菌-肠-脑轴治疗孤独症的可能相关机制
        3 治疗现状研究
        3.1 药物治疗
        3.2 应用行为分析治疗
        3.3 感官刺激疗法
        3.4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3.5 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运用
        3.6 心理疗法
        3.7 其它非药物疗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剔除标准
        2.5 随机方法及治疗分配
        3 临床研究方案
        3.1 治疗方案
        3.2 疗程
        3.3 观察内容
        3.4 观测时点
        3.5 疗效评价
        3.6 安全性评价
        3.7 统计分析
    二、结果部分
        1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2 疗效分析
        2.1 总体疗效比较
        2.2 两组PEP-3积分比较
        2.3 两组ABC积分比较
        2.4 两组CARS积分比较
        2.5 安全性分析
    三、讨论
        1. 调肠治神取穴组方分析
        2. 针刺手法分析
        3. 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肠道微生物研究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剂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分组与样本采集方法
        2.2 样本采集方法及时点
        2.3 粪便内总D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2.4 16S rDNA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3. 结果
        3.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3.2 正常儿童与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
        3.3 针刺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3.4 康复组儿童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
        3.5 相关性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动物研究
    引言
    实验一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1.3 造模及干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二、实验结果
        2.1 三箱社交实验
        2.2 旷场实验
        2.3 水迷宫实验
        三、讨论
    实验二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外周炎症因子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二、实验结果
        2.1 各组小鼠外周炎症因子TNF-α与IL-17a含量对比
        2.2 各组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性对比
    实验三 电针足三里对AS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动物分组、造模及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肠道菌群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二、实验结果
        2.1 测序结果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2.2 正常鼠与ASD模型鼠肠道菌群的差异
        2.3 模型组、百会组、足三里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三、讨论
    实验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接纳承诺疗法对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概述
        1.2.1 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学
        1.2.2 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表现
        1.2.3 孤独症谱系障碍共患病
        1.2.4 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现状
        1.2.5 孤独症谱系障碍父母心理健康现状
    1.3 接纳承诺疗法(ACT)概述
        1.3.1 ACT的历史
        1.3.2 ACT的理论
    1.4 接纳承诺疗法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接纳承诺疗法(ACT)对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干预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与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对象
        2.3.3 干预方案
    2.4 研究工具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2.6 研究结果
        2.6.1 一般资料
        2.6.2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DS、SAS、GSES、AAQ-Ⅱ、CFQ-F、SCL-90评分比较
        2.6.3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SDS、SAS、GSES、AAQ-Ⅱ、CFQ-F、SCL-90 评分比较
        2.6.4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SDS、SAS、AAQ-Ⅱ、CFQ-F、GSES评分比较
        2.6.5 一般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照组在SCL-90、SDS、SAS、AAQ-Ⅱ、CFQ-F、GSES评分比较
    2.7 讨论
        2.7.1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
        2.7.2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程度
        2.7.3 接纳承诺疗法作用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的自我效能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研究不足
    3.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接纳承诺疗法在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4)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基于H市C康复机构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半结构式访谈法
第二章 孤独症儿童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分析——以C孤独症康复机构为例
    第一节 C孤独症康复机构及孤独症儿童的基本情况
        一、C孤独症康复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孤独症儿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照顾与治疗需求
        二、经济支持需求
        三、社会认同需求
        四、教育与安置需求
第三章 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
    第一节 孤独症儿童的正式支持网络现状
        一、政府支持
        二、康复机构支持
        三、社区支持
        四、医院支持
    第二节 孤独症儿童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
        一、家庭支持
        二、亲朋邻里支持
        三、孤独症家长间支持
        四、社会组织的支持
第四章 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正式社会支持不足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二、机构师资力量与后续发展有限
        三、社区支持基本空白
    第二节 非正式社会支持薄弱
        一、家庭支持缺乏稳定性
        二、亲朋邻里支持有限
        三、孤独症家长间支持效用低
        四、社会排斥现象仍存
第五章 推进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一、拓宽康复补助覆盖范围
        二、制定专项救助与监管政策
        三、营造包容关爱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完善机构支持网络
        一、组建优秀教师队伍
        二、扩宽机构筹资渠道
    第三节 构建社区服务网络
        一、提高社区服务意识
        二、开展社区康复服务项目
    第四节 提高家庭支持的稳定性
        一、激发家长的主观求助意愿
        二、保证温馨的家庭环境
    第五节 加大亲朋及孤独症家长间的支持力度
        一、增强亲朋支持力度
        二、加大孤独症家长间的互助支持力度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孤独症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孤独症康复机构管理者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现代医学认识
        1. 基本概念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3.1 遗传因素
        3.2 神经因素
        3.3 环境因素
        4、孤独症的干预现状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学认识
        1. 基础概念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3.1 针灸治疗
        3.2 推拿治疗
        3.3 中药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评价
        7 不良事件处理
        8 统计处理
        9 质量控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2 讨论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表1 基本信息表
    附表2 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附表3 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
    附表4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表5 知情同意书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孤独症患儿干预前后ABC及CARS量表评分比较
    2.2 孤独症患儿干预前后ATEC评分比较
3 讨论

(7)孤独症患儿康复干预中引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发育情况
        1.3.2 孤独症行为变化
        1.3.3 临床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发育状况对比
    2.3 两组干预前后CARS评分对比
    2.4 两组患儿干预后临床症状对比
3 讨论

(8)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幸福感影响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1.1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2.1.2 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手段
        2.1.3 自闭症儿童家庭情况研究
        2.1.4 家庭幸福感的研究
        2.1.5 体育运动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幸福感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2.1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2.2.2 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手段
        2.2.3 自闭症儿童家庭情况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对儿童CARS量表的对比分析
    4.2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对儿童ABC量表的对比分析
    4.3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课程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幸福感的对比分析
        4.3.1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亲子关系的对比分析
        4.3.2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家长主观幸福感对比分析
        4.3.3 实验前后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生活满意度对比分析
    4.4 讨论
        4.4.1 亲子啦啦操课程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自身变化的影响
        4.4.2 亲子啦啦操课程干预对自闭症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
        4.4.3 亲子啦啦操课程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4.4.4 亲子啦啦操课程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自编亲子啦啦操套路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碎镜理论和“Avatar”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干预可行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病因
        1.2.2 病理理论
        1.2.3 治疗
        1.2.4 镜像神经元和“碎镜理论”
    1.3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镜像神经元与孤独症
    2.1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
    2.2 早期模仿与镜像神经元
    2.3 镜像神经元的功能
        2.3.1 语言
        2.3.2 心理理论
        2.3.3 移情
    2.4 “碎镜理论”的提出
    2.5 “碎镜理论”之实践意义
第三章 “Avatar”干预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3.1 “Avatar”技术
    3.2 “Avatar”情境教学干预可行性依据
    3.3 教育干预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3.3.1 情境教学理论
        3.3.2 建构主义理论
        3.3.3 视觉支持策略
        3.3.4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理论
        3.3.5 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章 融入“Avatar”的干预系统设计
    4.1 选择干预内容
    4.2 应用视频教学法
    4.3 干预系统组成
        4.3.1 系统主界面
        4.3.2 情境教学动画1
        4.3.3 情境教学动画2
        4.3.4 情境教学动画3
        4.3.5 情境教学动画4
    4.4 系统功能
        4.4.1 干预原则
        4.4.2 干预方法
        4.4.3 评估指标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对孤独症早期诊断和干预的启示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孤独症的概述
    1.2 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现
        1.2.1 脑发育异常
        1.2.2 5-羟色胺系统发育异常
        1.2.3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功能失调
        1.2.4 多巴胺系统发育异常
    1.3 5-HT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1.3.1 5-羟色胺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1.3.2 5-羟色胺受体的亚型及功能
    1.4 孤独症的动物模型研究
        1.4.1 遗传动物模型
        1.4.2 非遗传动物模型
    1.5 孤独症的治疗与干预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1.1 孕期暴露丙戊酸模拟孤独症两个核心症状的有效性
        2.1.2 孤独症样大鼠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基础
        2.1.3 干预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核心症状的影响
    2.2 研究方案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应用意义
    2.4 研究创新之处
第3章 研究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3.1 预实验物体和同伴竞争性探索范式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一:孕期暴露丙戊酸的孤独症大鼠模型建构与检验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2.5 结论
第4章 研究二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异常的脑基础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统计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研究三5-HT_(1A)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中的作用
    5.1 实验三5-HT_(1A)受体激动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1.4 讨论
        5.1.5 结论
    5.2 实验四5-HT_(1A)受体拮抗剂对儿童期孤独症样大鼠社交缺陷和“物体固化”行为的影响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实验结果
        5.2.4 讨论
        5.2.5 结论
第6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讨论
        6.2.1 孕期感染丙戊酸作为孤独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性
        6.2.2 孤独症样大鼠儿童期5-HT受体表达异常的脑机制
        6.2.3 5-HT_(1A)受体对孤独症样大鼠具体作用机制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6.4 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黄永.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22)
  • [2]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及模型小鼠菌/脑效应研究[D]. 陈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接纳承诺疗法对首诊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干预研究[D]. 袁滨. 南昌大学, 2021(01)
  • [4]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基于H市C康复机构的调查[D]. 黄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5]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D]. 宓宝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 朱俊丽,聂颖,姜志梅,郭岚敏,杨秀明,刘洋. 中国医学创新, 2021(02)
  • [7]孤独症患儿康复干预中引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效果探析[J]. 顾竹筠,朱晓华,龚蕾,潘剑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04)
  • [8]亲子啦啦操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幸福感影响的个案研究[D]. 王毅彤.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碎镜理论和“Avatar”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干预可行性初探[D]. 赵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5-羟色胺受体在孤独症样大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廉彬.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