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低段教育,促进能力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1)在《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文中认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而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成为一线教师最常提及的难点。为了研究“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研究采用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以“参与型局外人”的角色和客位视角对凉山彝族地区Z小学的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4个月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探析了以下四个子问题:第一,“差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究竟有何表现?通过田野观察,记录并描述了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等学生之间的行为习惯差异,印证了最初调研时所了解到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第二,“难吗”,即学校采取了怎样的行为习惯教育,效果如何?作为一种富有权力的规训机构,学校采用了分配艺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全景敞视主义等规训手段。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呈现出适应与发展的样态,而另一部分学生进行着抗争与排斥,导致学校行为习惯规训教育陷入困境。第三,“是这样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习惯?基于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视角,他们有着实用主义、可视主义、集体主义等独特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并在内心深处是一个“行为-情感的矛盾体”。第四,“为什么难”,即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围绕“难”字,本研究从三个阶段对难点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对难点进行审视,找到了分析路径——文化环境。第二,对难点进行剖析,分析了四个文化要素——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和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第三,对难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三个论点——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针对上述所呈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三个思考路径——在多元文化中融合、用后喻文化来反哺、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范欣宇[2](2021)在《小学低段汉字笔画书写偏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XY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低段写字教学又是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根基。部编版教材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识字,教材的普及和“先汉字再拼音”的设计也要求我们对之前的写字教学重新进行审思。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关系到中、高段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起到地基式的作用,打好小学低段书写汉字的基础,会对后面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汉字形体的三大结构是笔画、部件和整字,要剖析小学低段学生汉字书写p偏误的现状,必须从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笔画入手,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最基本要求。与研究部件和整字相比,对汉字笔画书写偏误情况进行分析,是从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小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重视,通过对汉字笔画的深入研究,可以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汉字,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针对低段学生书写汉字,因笔画错误导致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别字的现状,从笔画入手研究汉字书写问题有助于从根源解决学生书写问题。本文依据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版)低段生字中的一类字,以汉字构形理论、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理论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本文主要以试卷调查法的形式对昆明市XY小学低段学生汉字笔画书写偏误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校低段学生书写汉字笔画存在四种错误类型,分别是笔形错误、笔际关系错误、笔画增减错误和笔画顺序书写错误,并对这四类错误展开分析。接着,针对该校低段学生汉字笔画书写现状,总结出低段易错写笔画的成因,提出能改善小学低段学生笔画书写现状的针对性对策。最后进行了笔画相应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吴迪[3](2021)在《运用绘本开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低段的看图写话是高年级习作的基础训练,这项训练对低段学生自身的分析、观察、交流等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小学低段学生想要提升事物认识方面的认知能力、思考问题方面的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依赖于培养看图写话能力。本文旨在弥补当前看图写话教学的缺陷,丰富不同的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小学低段的看图写话能力。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看图写话教学及绘本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看图写话教学和绘本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通过相关论述明确看图写话教学的相关概念、意义以及现有策略。并从中分析当前策略一些不足,确定现状调查的维度。第三部分通过从学生、教材、教师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学生没有兴趣、没有语言积累与方法;教师方法不得当、资源较少;教材中题目偏少、形式单一,此三方改进迫在眉睫。第四部分承接第三部分的现状,提出“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以写话教学为基点探索绘本的多种教育功能,利用绘本要素进行写话训练”的相关策略。并论述了利用绘本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第五部分首先进行案例选择,阐述了选择课程实践的三本绘本的原因。其次设计课程实践的方案,并分别从改写、续写以及仿写进行写话训练。最终通过案例实施,证明采用绘本开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意义与效果。最后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文所论述的运用绘本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可行性,笔者也会继续在一线教学中持续实践此策略,以便更好的完善绘本教学的相关方法。
特日格勒[4](2021)在《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识字与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而且无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考试,都对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进行综合性考察。我国教育事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地区性经济问题和人才问题,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缺少汉文化底蕴、汉语基础薄弱和汉语学习氛围不活跃等问题,而识字与写字是蒙古族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等方法对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蒙古族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识字与写字教学方法的建议,以供蒙古族小学汉语教师参考。本文引言部分说明了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除引言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了《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建议。第二部分是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笔者选取了阿鲁科尔沁旗5所蒙古族小学的355名低段学生和16所蒙古族小学的58名汉语教师进行调研,对学生主要采取课堂观察法和检查汉语作业的方式,深入到汉语课堂之中,了解学生在识字课上的表现,检查汉语作业了解写字的情况。对教师发放的问卷中,通过对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情况、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识字与写字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蒙古族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蒙古族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出了几种建议。
钟雪[5](2021)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是汉民族古代历史的语言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习文言文是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能大幅提高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背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课文篇目和字数大幅增加,初学的学段提前。文言文学习原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硬骨头”,这一调整无疑再次加大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困难。面对新形势,如何使文言课文教学的策略进一步得到优化,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或了解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梳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针对文言文教学对小学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明晰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实状况。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课文教学存在缺乏对学生深层的兴趣激发;字词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实践运用还需加强;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各阶段教学衔接不够顺畅;教学内容拓展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统编教材还不够稳定成熟,教师文言课文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需要加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挖掘内容、贴近生活、学以致用来建立和维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字词的学习和积累上注意个别突出和整体系联的统一;以儿童为本位,探索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和创新实践;妥善处理文言文教学各阶段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内容和方法的衔接;适度拓展课文内容以达到有效巩固。最终使得小学文言课文教学的内容更加适合,方法更加科学,成效更加显着。
王洁[6](2020)在《对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文中提出特殊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源结构也有较大的变化。《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制定和颁布表明了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新课标也明确规定了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落实新课标是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对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研究适应了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助于新课标下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特教学校课程的变革与重构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首先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由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智力落后儿童识字规律分析,对培智学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理想状态有了基本认识:培智学校低年级识字教学要“以生活为核心”,明确开放而适性的识字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生活”,丰富识字教学的资源;“多措并举”,优选识字教学方法“以评价促发展”,多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进而,通过对L培智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在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形同虚设,忽视梯度设计,难以体现“识写分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实施中,分层教学实施不利,难以提供个别化支持,识字内容局限教材,教学方法强调直观性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经历的重要性,课堂问题频发,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依据不足,评价方式单一。就其原因,主要是智力落后儿童差异性太大,给教学带来困难;课标缺位,教学无据可依;汉字本身特点,增加学生识字难度;教师教学理念以及能力还有待提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当务之急是更新教师识字教学理念。第二,钻研课标,落实“基于标准的教学”。第三,基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增强识字教学的针对性,为不同需要学生制定更适合的识字教学方案。第四,分析教材,充分发挥生活世界的教育价值。第五,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第六,综合运用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识字过程与识字结果。
刘钰[7](2020)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理市X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支架”这一概念源于建筑行业的框架结构,建筑的建造第一步要完成建筑实体支架的搭建,进而按步骤完善建筑细节。随着对建筑行业“支架”的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教育家将这种支架搭建的模式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教学是进行写作教学的前提,使学生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认识事物、了解字义,将口头表达的内容用书面化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课标的制订者对作文教学进行梯度的区分,并明确规定各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写作标准。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本研究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意图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展开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而改进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的教学问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写话兴趣和自信心,引领学生逐渐实现从口头语到书面语的过渡,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后续写作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进一步深入,确定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基础。其次,利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大理市X小学低段学生看图写话现状,从支架式教学视野发现当前低段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问题分析:1.在搭建支架方面的问题分析;2.在创设情境方面的问题分析;3.在独立探索方面的问题分析;4.在协作交流方面的问题分析;5.在效果评价方面的问题分析。将问题归因后发现,看图写话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机械和教师教学目标的无序化的原因;学生层面主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和学生阅读量不足,缺乏积累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探寻以及对看图写话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及分析的结合,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注意事项。本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学中搭建支架、创造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的五个环节中提出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一是提供学生感兴趣并且达到看图写话教学目标的图片素材,为搭建支架做准备;二是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看图写话兴趣;三是针对现在学生写话能力薄弱和不会观察图的现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片的方法;四是重视学生间的协作交流,老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用说带动学生写的能力;五是写话评价环节,通过学生自我批改、学生互改以及教师批改后讲评修改。从而更好地贯彻支架式教学的理念。
李彦明[8](2020)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思考、品德修养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长和终身学习起到奠基性、支撑性作用。本研究运用教育叙事法,将研究视角聚焦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选择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七个来源于实践的事例还原了学生真实的课外阅读状态,描绘了学生真实的阅读场景。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将视角对准了学生个体,区别于以往面向学生群体的研究视角,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从方法、时空、关系三个维度论述了低起点现实困境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路径。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得出结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础和工具。课外阅读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学习习惯是一体互融,互相促进与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应建立课外阅读的整体思维和课程意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指引、督促检查是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目标的关键。教师的引导、父母的培养、同伴的影响是学生形成课外阅读认知内驱力的三个主要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习惯是基础,兴趣是动力。课外阅读的低起点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狭,但却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有趣的书籍、适当的督促,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课外阅读浓厚的兴趣的。有适读的书、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有适宜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是阅读开始的三个必要物质条件。
申明月[9](2020)在《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绘本是孩子通过阅读感知世界的第一本书。随着绘本阅读越来越得到重视,数学绘本教学热潮兴起。数学绘本巧妙地将故事与数学相结合,使得阅读与思考并存,感性与理性碰撞。使用数学绘本教学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现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所以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法,对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当前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发展趋势;对杭州市31所小学教师发放问卷,了解教师和数学绘本教学的相关信息便于分析研究;对7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详细了解数学绘本教学开展与实施情况;观察6节小学低段数学绘本课,在课堂中感受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实际情况,记录数学绘本教学案例。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方法做论述,介绍绘本研究的发展历史,突出数学绘本教学的优势。第二部分是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理论基础,介绍数学绘本教学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基于数学绘本教学与认知发展理论和直观教学理论的联系,突出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第三部分是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现状调查,掌握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认识情况、数学绘本的选择情况、数学绘本教学的运用情况和数学绘本教学的评价方式。第四部分是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认识不足、小学低段数学绘本选择不恰当、数学绘本教学运用不合理和教学评价不全面四个方面的问题。通过文献和调查结果参考,深入分析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热情、数学绘本分析能力、运用绘本教学能力和评价意识四个因素。第五部分是针对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满腔热忱,提高绘本教学认识;取好择优,选择恰当数学绘本;有的放矢,合理运用绘本教学;改弦易调,着力改进教学评价。
冉小凤[10](2019)在《铜仁市碧江区农村小学低段识字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段识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一直没有动摇过,识字被视为学好语文的基础。识字教学是进行正常阅读与写作的必备条件。课标指出:“识字是低段的中心任务”,即低段的语文得抓牢抓实识字教学,为今后各科学习铺好路子。语文界很多专家、研究者都致力于识字研究,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归纳关注的焦点:有的偏向于识字兴趣的研究,有的偏向于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的探讨,还有的偏向识字理论探索等等,其研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识字教学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城乡教育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孩童的成长与学习的差异性也是有目共睹的,识字必须因材施教、识字策略必须取舍得当。然而,在实际的农村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和偏差,误把识字简单理解为“多认几个生字”或“重复地抄字记字”,识字方法固化,没有具体考虑农村小学孩童的学情。农村小学孩童厌字情绪越演越烈,导致农村小学识字教学水平较低下,语文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为农村小学,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农村小学孩童这一“特殊群体”。论文的绪论部分重点围绕选题缘由、研究理论现实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等内容展开详细概述,在借鉴、总结前人识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本论文有用的理论依据。从而分析农碧江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图探析出切合碧江农村小学实际的识字策略,丰富识字形式,提升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论文除了结语和绪论外,正文共有三章,现简要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识字教学的相关理论概念、地位及目的进行简要的阐述研究。主要是对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概念的界定,清晰认识研究的目标范围。重点阐述了识字的地位和目的,为后文写作提供理论方向,让一线教师对识字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识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识字更不是简简单单的记住几个生字,识字过程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孩童的表达交流、提升阅读、习作品质的能力的过程。同时,识字不仅是在传承古人优秀文化,也是在培养孩童的智慧。第二章主要是关于碧江区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和问题分析,笔者根据师生识字问卷重点分析出如下问题:一是农村小学孩童来源特殊,特殊于“源于农村小学家庭、家校沟通不到位、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少数民族居多,以方言交流为主”;二是农村小学孩童学习力特殊,特殊于“识字动力不足、识字方法单一、识字习惯欠缺”;三是农村小学教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语文教师非语文类专业、识字方法固化、盲目抄写等等。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的识字教学现状,笔者试图探究出优化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的策略,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入手,一是想方设法提兴趣,二是通力协作抓习惯,三是优化农村小学教师资源。
二、抓好低段教育,促进能力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低段教育,促进能力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行为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
1.1.2 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视 |
1.1.3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
1.1.4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备受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研究 |
1.4.2 已有研究的主要贡献 |
1.4.3 已有研究的发展趋向 |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1.5 概念界定 |
1.5.1 行为习惯 |
1.5.2 良好行为习惯 |
1.5.3 凉山彝族 |
1.6 研究设计 |
1.6.1 田野点的确定 |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3 研究者的角色 |
1.6.4 收集资料的方法 |
1.6.5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 |
1.7 理论基础 |
1.7.1 文化再生产理论 |
1.7.2 规训理论 |
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 |
2.1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历程 |
2.1.1 道德齐礼,维护秩序 |
2.1.2 新旧冲击,移风易俗 |
2.1.3 爱国自强,严肃纪律 |
2.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的特点 |
2.2.1 行为习惯教育目的功能化 |
2.2.2 行为习惯教育形式非正式 |
2.2.3 行为习惯教育方式单一化 |
2.2.4 行为习惯教育内容侧重化 |
2.3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
2.3.1 制约与依存 |
2.3.2 传承与发展 |
3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
3.1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好与差 |
3.1.1 道德习惯上的“听话懂事”与“破坏规矩” |
3.1.2 学习习惯上的“勤奋好学”与“无所事事” |
3.1.3 生活习惯上的“勤劳独立”与“不讲卫生” |
3.2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差异大 |
3.2.1 男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2 高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3 学生面对女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4 学生面对汉族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
4 凉山彝族小学行为习惯规训教育 |
4.1 学校的规训与惩罚 |
4.1.1 分配艺术 |
4.1.2 层级监视 |
4.1.3 规范化裁决 |
4.1.4 检查 |
4.1.5 全景敞视主义 |
4.2 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
4.2.1 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变 |
4.2.2 学校常规管理的有序化 |
4.2.3 家长认可度的提升 |
4.3 学生的抗争与排斥 |
4.3.1 管教与挑战——反抗 |
4.3.2 当面与背面——逃避 |
4.3.3 隔离与回归——反弹 |
4.3.4 行为与思想——异化 |
5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 |
5.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逻辑 |
5.1.1 实用主义 |
5.1.2 可视主义 |
5.1.3 集体主义 |
5.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实践逻辑 |
5.2.1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
5.2.2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
5.3 凉山彝族小学生内心的矛盾对话 |
5.3.1 自卑与自我放弃 |
5.3.2 自责与自我逃避 |
5.3.3 自然与自我迷茫 |
6 凉山彝族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难的文化因素 |
6.1 大环境下的难点审视——文化环境 |
6.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6.1.2 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角逐 |
6.2 文化环境中的难点剖析——文化要素 |
6.2.1 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 |
6.2.2 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 |
6.2.3 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 |
6.2.4 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 |
6.3 基于文化要素的难点总结——文化再生产、文化冲突与文化排斥 |
6.3.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
6.3.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 |
6.3.3 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 |
7 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路径 |
7.1 在多元文化中融合 |
7.1.1 创设多元文化校园环境 |
7.1.2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
7.1.3 建立多元弹性评价系统 |
7.2 用后喻文化来反哺 |
7.2.1 促进行为习惯文化反哺 |
7.2.2 建立新型家庭代际关系 |
7.2.3 发挥数字媒体积极作用 |
7.3 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
7.3.1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风气 |
7.3.2 开展序列全民教育活动 |
7.3.3 建立合作共赢养成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低段汉字笔画书写偏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XY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国家对小学生汉字书写的重视 |
二、汉字中笔画的重要作用 |
三、低段学生笔画书写存在问题较多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 汉字笔画本体的研究 |
二、汉字笔画教学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汉字笔画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笔画相关概念 |
一、笔际 |
二、笔形 |
三、笔画顺序 |
第二节 笔画的特点 |
一、笔形变化 |
二、笔际关系 |
第三节 笔画的规范 |
一、命名规范 |
二、笔画顺序规范 |
三、笔形规范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汉字构形学理论 |
二、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
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低段学生笔画书写测试情况分析——以昆明市XY小学为例 |
第一节 测试的设计 |
第二节 测试的实施 |
第三节 测试的结果统计 |
一、笔形偏误 |
二、笔际关系偏误 |
三、笔画增减偏误 |
四、笔画顺序错误 |
第四章 小学低段易错写笔画的成因及改善笔画书写现状的对策 |
第一节 小学低段易错写笔画的成因分析 |
一、笔画本体原因 |
二、学校原因 |
三、教师原因 |
四、学生自身原因 |
第二节 改善小学低段笔画书写现状的对策 |
一、学校宏观调控方面 |
二、教师教学方面 |
三、 学生学习方面 |
第五章 易错写笔画教学片段设计 |
第一节 笔形偏误的教学片段设计——以“竖折折钩”为例 |
第二节 笔际偏误的教学片段设计——以“真”字为例 |
第三节 笔画增减偏误的教学片段设计——以“带”字为例 |
第四节 笔画顺序错误的教学片段设计——以“巨”字为例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运用绘本开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看图写话研究现状 |
二、绘本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直观教学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论述 |
第一节 看图写话的基本含义 |
一、定义 |
二、类型 |
三、特点 |
第二节 看图写话教学的意义 |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
三、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
第三节 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 |
一、捕捉要素,激发想象 |
二、善于观察,乐于发现 |
三、内外结合,丰富积累 |
第二章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关于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的学生问卷调查 |
一、学生对看图写话兴趣不足 |
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想象力匮乏 |
三、学生没有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 |
第二节 关于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材料的现状调查 |
第三节 关于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教师访谈 |
一、教师对看图写话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
二、教师对看图写话教学的实施方法不规范 |
三、教师进行看图写话教学的素材单一 |
第三章 运用绘本开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
第一节 绘本的内涵 |
一、含义 |
二、特点 |
第二节 运用绘本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意义 |
一、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
二、丰富学生想象能力 |
三、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
四、提升学生情绪表达能力 |
第三节 运用绘本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策略 |
一、获取绘本图画拓展看图写话素材 |
二、利用绘本特点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
三、提取绘本语言要素进行写话训练 |
第四章 在小学低段运用绘本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课程实践及其反思 |
第一节 案例选择 |
第二节 案例实施 |
一、运用绘本进行改写练习——以《岩石上的小蝌蚪》为例 |
二、运用绘本进行续写练习——以《超级无聊的一天》为例 |
三、运用绘本进行仿写练习——以《对换节》为例 |
第三节 案例反思 |
一、《岩石上的小蝌蚪》教学反思 |
二、《超级无聊的一天》教学反思 |
三、《对换节》教学反思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低段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 《课程标准》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解读 |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解读 |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的解读 |
1.对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评价 |
2.对学生识字与写字兴趣和习惯的评价 |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建议的解读 |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的基本情况 |
(二)对低段《汉语》教材的简析 |
(三)调查设计及实施 |
1.调查对象的选取 |
2.调查工具的设置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师的基本情况 |
2.识字与写字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
3.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习惯的培养情况 |
4.教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5.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使用情况 |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 |
(二)识字与写字课堂的设计不够精良 |
(三)识字考察方式较为单一 |
(四)学生书写中错别字较多 |
1.错字 |
2.别字 |
(五)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意识相对薄弱 |
四、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建议 |
(一)认真研读《课标》、提高教学质量 |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识字兴趣 |
(三)拓展识字途径、增强识字能力 |
1.校园内识字 |
2.校园外识字 |
(四)注意教学侧重点、巧妙设计课堂 |
(五)注重基础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
结语 |
附录1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
1.1.2 时代发展的政策性要求 |
1.1.3 教材变更后的教师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教材使用的指导意义 |
1.2.2 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 |
1.2.3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统编版教材 |
1.3.2 文言课文教学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文言课文教学激趣研究 |
1.4.2 文言课文字词教学研究 |
1.4.3 文言课文教学方法研究 |
1.4.4 文言课文教学衔接研究 |
1.4.5 文言课文教学拓展研究 |
1.4.6 文献述评 |
2 研究方案设计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1.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调查法 |
2.3.4 观察法 |
3 小学语文文言课文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研工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访谈设计 |
3.3 调查实施 |
3.3.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
3.3.2 访谈调查实施过程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2 访谈内容分析 |
3.5 已有的积极探索 |
3.5.1 教材对于文言课文的重视提升 |
3.5.2 教师对于文言课文教学的探究加深 |
3.5.3 文言文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增多 |
4 小学语文文言课文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题和原因的具体分析 |
4.1.1 学习兴趣激发不够有效 |
4.1.2 重点字词讲授不够精细 |
4.1.3 教学方法使用不够灵活 |
4.1.4 阶段学习衔接不够顺畅 |
4.1.5 课文内容拓展不够适当 |
4.2 问题和归因小结 |
5.小学语文文言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5.1 以建立兴趣为基础,维系兴趣为突破 |
5.1.1 挖掘文言内容,故事性激趣 |
5.1.2 贴近生活实际,根源性激趣 |
5.1.3 领悟学以致用,习得感激趣 |
5.2 以字词教学为抓手,词句贯通为突破 |
5.2.1 形成统一字词教学链 |
5.2.2 提出个别字词教学法 |
5.3 以传统教法为根基,儿童本位为创新 |
5.3.1 儿童本位探新教学方法 |
5.3.2 教师主导组合运用方法 |
5.4 以儿童认知为根据,阶段衔接为贯通 |
5.4.1 从无到有,低段到中段的过渡 |
5.4.2 从少到多,中段到高段的跨越 |
5.4.3 从内容衔接走向方法衔接 |
5.5 以课文文本为基础,适切延伸为积累 |
5.5.1 围绕课文编排,完善拓展标准 |
5.5.2 加强课外联合,增强方法使用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统编版小学文言文学习状况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对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基础地位 |
二、适应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识字教学 |
二、生活语文 |
三、培智学校 |
四、低年级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的量化分析 |
(一)总体趋势 |
(二)主题分布 |
二、文献的质性分析 |
(一)关于识字教学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识字教材的研究 |
(三)关于识字教学要素的研究 |
(四)关于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五)关于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识字教学的“应然状态” |
第一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分析 |
一、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 |
二、实施建议 |
第二节 基于教材的分析 |
一、整体结构分析 |
二、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 |
三、教材对识字内容的选择 |
四、教材对生字的编排 |
第三节 基于智力落后儿童识字规律的分析 |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 |
二、智力落后儿童身心发展特征 |
三、智力落后儿童识字特点 |
四、智力落后儿童识字的困难与障碍 |
第四节 识字教学“应然状态”的启示 |
一、“以生活为核心”,明确开放而适性的识字教学的理念 |
(一)把握生活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
(二)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
(三)弹性设计教学目标,实施生活化教学,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
(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供支持性策略,实施层次化教学 |
(五)遵循先认后写、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特点,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
二、“关注学生生活”,丰富识字教学的资源 |
(一)基于学生生活,打通学科联系 |
(二)基于学生生活,沟通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
三、“多措并举”,优选识字教学方法 |
四、“以评价促发展”,多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 |
第三章 对识字教学“实然状态”的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L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强调知识维度,三维目标形同虚设 |
(二)教学目标忽视梯度设计,难以体现识字教学原则 |
二、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分层教学实施不利,难以提供个别化支持 |
(二)教学内容局限教材,忽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
(三)强调教师教法的直观,忽视学生经历的重要性 |
(四)课堂问题行为频发,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
三、教学评价依据不足,评价方式单一 |
第三节 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共性与差异带来的挑战 |
二、课标缺位,识字教学无据可依 |
三、汉字本身特点,加大教学难度 |
四、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第四章 识字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
一、创新识字教学的理念,树立生活化的教育观 |
二、钻研课标,强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
三、重视个别化教育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
四、分析教材,拉近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
五、遵循“识写分流”的教学原则,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
六、综合运用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理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要性 |
2.支架式教学理论的适用性 |
3.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
2.关于看图写话教学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支架 |
2.支架式教学 |
3.小学低段 |
4.看图写话 |
(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支架式教学的特性 |
1.基于“最近发展区”的预设性和生成性 |
2.三大主体性 |
3.整体联系性 |
4.互动交流性 |
5.多样统一性 |
(四)支架式教学应用于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必要性 |
1.深化理论研究 |
2.实践新课程理念 |
3.解决实际问题 |
三、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现状分析 |
(一)低段看图写话现状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内容 |
(二)支架式教学视野下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
1.在搭建支架方面的问题分析 |
2.在创设情境方面的问题分析 |
3.在独立探索方面的问题分析 |
4.在协作交流方面的问题分析 |
5.在效果评价方面的问题分析 |
(三)支架式教学视野下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
1.教师层面原因分析 |
2.学生层面原因分析 |
四、支架式教学在低段看图写话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
(一)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
1.选择图片,明确目标 |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3.搭建支架,独立探索 |
4.协作交流,以说促写 |
5.多元评价,重视二次修改 |
(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看图写话教学注意事项 |
1.支架式教学中师生共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
2.加强师生间的协作 |
3.学生多做积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外阅读个案研究类 |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类 |
四、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具体方法 |
第一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低起点课外阅读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基本情况 |
二、任教、资料收集情况 |
三、本校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特点 |
第二节 课外阅读低起点的现实困境 |
一、疑惑:你们为什么不读课外书? |
二、释疑:课外阅读低起点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辩思:课外阅读低起点对课外阅读习惯与兴趣培养的影响 |
一、课外阅读低起点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
二、课外阅读低起点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 |
第二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 |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方法之维 |
一、故事一“逼”着我们看课外书:适当的督促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紧箍咒” |
二、故事二“这一本书就像阅读钥匙”:感兴趣的书籍是唤起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时空之维 |
一、故事一“现在我要扑去书海里”:着力于阅读的当下,着眼于未来 |
二、故事二“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是我最美好的事”:阅读氛围与环境营造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关系之维 |
第三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下的随迁子女课外阅读提升建议 |
一、加强随迁子女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多渠道共同努力协同推动 |
第三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实践反思 |
一、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
二、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广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
三、数学绘本教学的热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绘本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法 |
第二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绘本教学的特点 |
一、数学绘本教学的趣味性 |
二、数学绘本教学的生活性 |
三、数学绘本教学的丰富性 |
第二节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与相关理论 |
一、数学绘本教学与认知发展理论 |
二、数学绘本教学与直观教学理论 |
第三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内容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认识 |
二、数学绘本的选择情况 |
三、数学绘本教学的运用情况 |
四、数学绘本教学的评价方式 |
第四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认识不足 |
二、数学绘本选择不恰当 |
三、数学绘本教学运用不合理 |
四、数学绘本教学评价不全面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数学绘本教学热情不高 |
二、数学绘本分析能力欠缺 |
三、数学绘本教学能力较弱 |
四、数学绘本教学评价意识薄弱 |
第五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解决对策 |
第一节 满腔热忱,提高绘本教学认识 |
一、爱岗敬业,端正态度 |
二、加强学习,合作创新 |
三、关注美育,全面发展 |
第二节 取好择优,选择恰当数学绘本 |
一、以生为本,从生出发 |
二、精挑细选,探寻绘本 |
三、深入分析,合理分配 |
第三节 有的放矢,合理运用绘本教学 |
一、两条线索,齐头并进 |
二、精细入微,别出心裁 |
三、寓教于乐,多样体验 |
四、挖掘数学,围绕数学 |
第四节 改弦易调,着力改进教学评价 |
一、多面考虑,全面发展 |
二、科学反馈,精益求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铜仁市碧江区农村小学低段识字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识字教学相关理论概念、定位及目的 |
第一节 农村小学识字教学基本概念定义 |
一、农村小学 |
二、低段 |
三、识字教学 |
第二节 识字在语文“课标”中的定位及识字目的 |
一、识字在课标中的定位 |
二、识字教学的目的 |
第二章 关于碧江区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关于问卷调查说明 |
第二节 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问卷反馈 |
一、农村小学生源特殊 |
二、农村小学孩童学习力特殊 |
三、农村小学教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想方设法提识字兴趣 |
一、识字,从训练说普通话话开始 |
二、用“趣”激发“识”的动力 |
三、激励的语言激发“识”的兴趣 |
四、用比较的情景培养“观”的能力 |
五、寓识字于生活来巩固识字 |
六、归类识字,学以致用 |
第二节 通力协作培养识字习惯 |
一、家校携手,共育孩童习惯 |
二、培养自觉的识字习惯 |
三、培养孩童主动表达和交流的习惯 |
第三节 优化教师资源 |
一、语文教师应知应晓的识字方法 |
二、为农村小学配备专业语文教师 |
三、培养“学习、实践、反思”型教师 |
四、加强文字学学习,灵活运用字理识字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抓好低段教育,促进能力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D]. 李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低段汉字笔画书写偏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XY小学为例[D]. 范欣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运用绘本开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研究[D]. 吴迪.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调查研究[D]. 特日格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D]. 钟雪. 成都大学, 2021(07)
- [6]对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D]. 王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以大理市X小学为例[D]. 刘钰. 大理大学, 2020(05)
- [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D]. 李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申明月.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铜仁市碧江区农村小学低段识字现状分析与对策[D]. 冉小凤.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