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值”在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抗病值”在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一、“抗病值”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铭慧[1](2021)在《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大豆(Glycine max)病害。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抗性品种和非寄主品种轮作,但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轮作受到限制;高毒有效的化学杀线虫剂已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SCN在田间是混合群体,存在多个生理小种;目前大多数抗性品种的抗性单一,东北的抗性资源更有限,仅有的抗线品种对变异线虫的抗性已出现减弱或丧失;已存在的抗线育种系的分子遗传背景及抗性机制未知,使得这些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因此筛选和培育多抗品种是当务之急,解析抗性机制使这些抗性种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速分子辅助育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62个大豆基因型的SCN抗性反应进行评价,SCN包括4号生理小种(SCN4,HG type 1.2.3.5.6.7)和5号生理小种(SCN5,HG type 2.5.7),结果表明了不同品种之间的表型差异非常显着。对rhg1和Rhg4位点进行特异性引物扩增及测序,在51个黑龙江省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中,共鉴定了3种单倍型,发现了新的抗病类型且所检测的东北主栽品种均为感病。进一步通过定量PCR分析证实了rhg1和Rhg4的表达量高低和基因的拷贝数相关,而拷贝数与抗感有关。本研究所鉴定的抗性资源及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利于加速SCN分子辅助育种。2.基于前期结果,选取抗SCN4但对SCN5感病的新型抗性基因型09-138(单倍型II)与地方感病品种绥农54(单倍型III)进行杂交,形成F2代,并对SCN4表型筛选,结果发现表型雌虫指数(Female Index,FI)分布广泛(FI范围,3-439)且后代的FI超出抗病亲本09-138(FI 9)和感病亲本绥农54(FI 113),表明多基因参与大豆对SCN抗性调控且表现出超亲遗传现象。通过Graded Pool-seq方法检测到SCN抗性相关的区间位于8、10、11、13及14号染色体,总长度为6.5 Mb。通过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利用单因素标记Kruskal-Wallis(K*)分析(P<0.005)且多因子MQM定位方法(LOD>2)共鉴定了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的21个QTLs对抗性的贡献率范围是5.7-12.6%,双亲对抗性均有贡献,证实了SCN抗性的超亲遗传。同时对Graded Pool-seq与GBTS共同检测到的基因区间进行了功能注释,发现了一些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有关的转录因子可能与大豆抗SCN有关。3.在QTL定位F2(绥农54×09-138)群体时,发现多个微效基因参与抗性,同时发现一些分离个体的雌虫指数FI低但根重比较小。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SCN评价指标,该研究首次利用162个BC3F7-BC7F3大豆染色体代换系群体CSSLs(G.max绥农14×野生型G.soja ZYD00006)开展了每克根重SCN的孢囊数(cysts per gram root,CGR)的抗性评价和QTL定位研究,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表型分布广泛,SCN5 FI和CGR都呈现出了超亲遗传现象,FI与CGR的相关性比较低(R2=0.0018),CGR与根重的相关性较高(R2=0.5424)。使用K*单标记检测和MQM方法共鉴定得到38个QTLs(FI和CGR)覆盖了大豆20条染色体,双亲对超亲遗传都有贡献。研究发现在缺少SCN主要抗性基因(如rhg1和Rhg4)的情况下,综合考虑FI、CGR及根重三者有利基因的组合可以有效抑制线虫繁殖,同时发现对SCN有耐性并适合于东北种植的具有绥农背景的代换系株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为了解析09-138对SCN4和SCN5的抗性差异,利用全长转录组(ONT)对侵染和未侵染的大豆根部进行测序。通过基因组结构分析,得到lnc RNA转录本为288个,可变剪接数量均在200个左右;转录因子分析中WRKY、AP2/ERF-ERF、NAC、GRAS转录本的数量均在200个以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中共鉴定了2255个DEG。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所有过氧化物酶的GO注释与防御线虫反应相关(GO:000215),KEGG富集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ko00940);96%的WRKY转录因子与呼吸爆发防御反应相关(GO:0002679);VQ(Valine-glutamine)motif基因中,与对照相比Glyma.03G120700与Glyma.19G125300基因表达最高,可能在防御线虫方面存在潜在的功能。同时利用q RT-PCR比较了3个单倍型不同抗感的大豆品种(09-138,抗线12号、11-452和东生1号)在3个时间点(3 d、6 d和8 d)对SCN4和SCN5的表达,同一基因表达量的不同,说明对两个线虫之间防御机制不同,对这些基因功能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线虫的抗性或者防御机制。综上,本研究所筛选的抗性种质资源、确定的抗性单倍型、鉴定的分子标记能够加速东北大豆抗孢囊线虫分子辅助育种,通过解析大豆-孢囊线虫复杂的互作机制,从而丰富了线虫-植物互作知识。

闫凯[2](2021)在《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基因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利用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定位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病QTL,获得连锁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感病品种晋豆28号与抗病品种赤不流黑豆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试验材料,对其抗病性进行了QTL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对双亲及RIL群体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抗胞囊线虫的最适模型是MX2-AI-AI,即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分别为13.1960和12.9956,主基因上位性效应为12.9731,主基因遗传率为46.10%,多基因遗传率为52.62%。通过对大豆RIL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确定最适模型并掌握其遗传规律,为该群体后代选育大豆抗胞囊线虫提供理论依据。2.利用117对多态性SSR标记对RIL群体及亲本进行扩增。采用软件win QTLcart2.5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抗性呈正态连续分布,共检测到2个抗胞囊线4号小种的QTL位点,qSCN4-1在2019年检测到位于A2连锁群(Chr8)的AW132402-Satt089区间内,LOD值为2.50,贡献率为9.01%,加性效应为-11.62;qSCN4-2位于G连锁群(Chr18)的Satt309-Satt235区间内,qSCN4-2同时在2019年和2020年两个环境下检测到。2019年LOD值为2.28,贡献率为8.32%,加性效应为-11.26。其中2020年LOD值为4.71,贡献率为11.01%,加性效应为-11.39。本研究结果为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3.对RIL群体每个家系及双亲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构建了高密度Bin Map图谱,总遗传距离长度为3624.391c M,标记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92c M。基于5239个bin marker定位到4个QTL区间,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5.08%—6.63%,加性效应大小为-8.60—-9.84。其中qSCN4-3被检测到其贡献率为5.47%,加性效应为-9.03,位于第8号染色体chr08_bin2358和chr08_bin2365之间。qSCN4-4被检测到其贡献率为5.67%,加性效应为-9.16,位于第11号染色体chr11_bin3545和chr11_bin3551之间。qSCN4-5被检测到其贡献率为6.63%,加性效应为-9.84,位于第18号染色体chr18_bin5443和chr18_bin5450之间。qSCN4-6被检测到其贡献率为5.08%,加性效应为-8.60,位于第18号染色体chr18_bin5450和chr18_bin5453之间。本研究进一步缩小了QTL位点的区间范围,为大豆抗胞囊线虫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雪[3](2021)在《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文中指出重离子束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可以诱导更高的突变率和更广的突变谱,在诱变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不同剂量(100 Gy、120 Gy和140 Gy)的碳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品种“东生28”的种子,构建突变体库以筛选特异性突变体,并在表型水平、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了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在后代群体中,鉴定到多种类型的可遗传的变异,包括株高、生育期、不育株、高产、抗倒伏、卷叶短叶柄、品质性状、子粒大小和每荚粒数的变异等。综合M1代和M2代出苗率和成活率以及生理参数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认为120Gy是碳离子束辐照大豆育种比较合适的剂量。辐照导致生理损伤,相关生理参数在M1代均发生了较宽范围的变异。除了140 Gy对叶绿素a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以外,辐照处理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积累均具有促进作用。相比于对照,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发生了范围较宽的变异。但是在M2代,辐照处理的叶绿素浓度和MDA浓度相比于M1代变异幅度明显变窄,而SOD和POD的活性保持了较宽范围的变异。对M2代和M3代群体91个株系的子粒蛋白质、脂肪、蔗糖、可溶性糖、Fe、Mn、Zn、Cu、大豆黄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11项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的分析表明,群体中所有指标均发生了丰富的变异,且基本呈正态分布。除蔗糖和可溶性糖以外,其它指标从M2代到M3代仍处于分离中。在更高的世代中进行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突变体的概率更高。较高的辐照剂量对异黄酮和锰(Mn)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但对其它品质指标却具有促进效应。子粒大小和每荚粒数的改变在碳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中比较普遍。对典型突变体motp1研究表明,相比于WT,在子粒生长时期,突变体叶片、荚皮和茎秆中淀粉的浓度更高,这可能是大粒形成的物质基础。R6.5时期,是大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前期储存的淀粉在该时期更多的向子粒进行转化。因此,此期突变体子粒蔗糖和可溶性糖的浓度均明显高于WT。而一粒荚、二粒荚的增多,增加了荚皮的库强,为大粒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中获得的卷叶短叶柄突变体(rlsp1),在大豆中属于首次报道。相比于WT,该突变体叶柄中IAA浓度较低,叶片中IAA浓度差异不显着,叶片和叶柄中ZR浓度较低,ABA和GA3浓度较高;叶片中叶绿素和蔗糖浓度较低,但茎中蔗糖含量较高;突变体对外源IAA的响应也与WT存在不同;突变体rlsp1的叶柄韧皮部不发达,叶片细胞数量少,但是细胞间隙较大。通过转录组分析,分别在叶片和叶柄中鉴定出7946个和5402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突变体rlsp1的生长素和碳水化合物的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但微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被促进。在Seq-BSA分析中,筛选了3、6、8、13和17号染色体上的10个区域作为目标基因的候选区域,总共6.47Mb,共计790个基因,其中包括81个含有有效突变位点的有效基因。拟南芥BOP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Glyma.03G128600,可能是该突变体形成的重要候选基因。

周立峰[4](2017)在《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分化与致病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是一种松树内寄生线虫,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天然松林中。它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十分相似,是松材线虫的近缘种,它们拥有相同的食物资源与媒介昆虫,占据相同生态位。从拟松材线虫发现至今已有30余年,尚无研究表明其与松树大量死亡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拟松材线虫部分虫株也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迄今为止,关于拟松材线虫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与松材线虫的区别、鉴定上,在其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不同致病力拟松材线虫虫株在致病条件下差异表达基因的种类、数量和功能,并鉴定出了一些与致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拟松材线虫致病机制及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基础。初步研究成果如下:1.拟松材线虫致病性研究为探讨拟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将6株不同地理来源的拟松材线虫虫株接种到2年生的马尾松和湿地松上,接种后的松苗置于野外环境下观察,供水充足,温度自然。结果表明,这6株拟松材线虫虫株对两种松苗的致病力不同:马尾松苗的死亡率在22.2-83.3%之间,而湿地松苗的死亡率在0-33.3%之间。为进一步探讨拟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在松苗致病力测定的基础上,挑选3株致病力显着差异的拟松材线虫接种到12年生黑松上,接种后的松树自然抚育。黑松死亡率在22.2-66.7%之间。实验期间,实验地的月均降雨量和月均气温与当地历史月降雨量、月气温相近,无极端天气情况出现。本实验证明了拟松材线虫具有致病性,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非其致病的必要条件。2.拟松材线虫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为探讨不同地理来源的拟松材线虫虫株的遗传背景,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14个省份及日本、韩国的61株拟松材线虫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将拟松材线虫分为2个分枝,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更清楚地将拟松材线虫分为4个以上组分。Mantel检测表明,拟松材线虫各虫株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呈显着的弱相关性(p<0.05,r=0.312)。拟松材线虫各虫株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1,远大于遗传分化阈值0.25;另外,拟松材线虫各虫株间的基因流为1.091,接近生殖隔离指数1。这些说明,可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拟松材线虫各虫株间的生殖隔离,进而形成不同致病力的拟松材线虫虫株。3.拟松材线虫不同生境和不同发育阶段内参基因的筛选本研究应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Cq、RefFinder等5种分析方法评价了8个常见的内参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不同发育阶段和生境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中,微管蛋白,18S核糖体RNA和泛素结合酶的表达较为稳定;而在不同发育阶段,微管蛋白,组蛋白和18S核糖体RNA表达较为稳定。4.拟松材线虫转录组与蛋白组分析应用RNA测序和蛋白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采集了两个致力差异显着的拟松材线虫虫株的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共获得了约40000个基因和5000个蛋白。拟松材线虫的转录组和蛋白组两个组学水平上的数据相关性较弱(r=0.138),表明转录后调控发生在致病过程中。功能分析发现5个致病相关蛋白在强致病力虫株中都是高表达的,其中过氧化物酶、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应对寄主防御反应有关,纤维素酶、扩张蛋白与破坏寄主细胞壁有关。因此,拟松材线虫的致病机制可能与适应寄主体内生活有关。5.拟松材线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基于拟松材线虫转录组测序数据,我们应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克隆了拟松材线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是694和1630 bp。其中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而钙网蛋白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为确认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和钙网蛋白基因与拟松材线虫致病的相关性,构建了这两个基因的RNA干扰体系。应用RT-qPCR检测经dsRNA和M9处理过的靶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其中以M9处理后的靶基因表达量为100%,GFP dsRNA处理后靶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显着变化,而靶基因dsRNA处理后靶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其中FA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只有对照的26.9%,C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也仅有对照的17.4%。不同处理的拟松材线虫幼虫在灰葡萄孢上培养10 d后,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收集线虫。M9处理后的幼虫平均每20对产生1239个F1代,而FAR dsRNA、CRT dsRNA和外源对照基因GFP dsRNA处理后的幼虫平均每20对产生945、906和1133个F1代。同时将RNAi处理后的线虫接种到2年生的黑松上,评估RNAi对拟松材线虫致病力的影响。接种五周后,M9、GFP dsRNA、FAR dsRNA三个处理出现死亡松苗,CRT dsRNA处理组第六周出现死亡松苗。靶基因dsRNA处理组死亡率(33.3-41.7%)显着低于M9(83.3%)和外源基因(75%)对照组,说明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拟松材线虫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李海燕,蔡德利,段玉玺,陈井生,李肖白,商莹宇[5](2017)在《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文中提出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是东北大豆产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生理小种,五寨黑豆对包括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在内的7个生理小种具有高抗性。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合丰35为母本,与五寨黑豆进行杂交,通过鉴定F2、F3代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了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以合丰35为遗传背景下,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1∶3的分离比例,表明五寨黑豆对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宋洁[6](2016)在《连作土壤寄生真菌多样性及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病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其病原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种典型定居型内寄生土传线虫,大豆连作会使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不断积累,导致病害加重,因此大豆胞囊线虫也是引起大豆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大豆感病品种连续种植5年以上,会出现大豆胞囊线虫自然衰退现象,并将存在这种现象的土壤称为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抑制性土壤中寄生微生物-大豆胞囊线虫-大豆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抑制生态系统。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作为抑制性土壤中的抑制因子之一,在该抑制生态系统中作用至关重要。为了探讨抑制性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作用,以大豆长期定位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传统分离方法,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Biolog微平板分析技术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大豆长期连作(23年)、大豆2年连作(玉米-大豆-大豆,8个循环周期)和长期轮作(小麦-玉米-大豆,8个轮作周期)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特征、优势寄生真菌种类多样性及对大豆胞囊线虫致病作用。通过解析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种群结构特征和明确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衰退机制,对抑制性土壤抑制生态系统和线虫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大豆长期定位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大豆生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豆经过23年连作以后,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下降,盛花期和鼓粒盛期表现尤为明显。在大豆盛花期和鼓粒盛期土壤中饱满胞囊密度每100g土中均仅含有7个,显着低于大豆2年连作(P<0.05),与轮作差异不显着。大豆23年连作下,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空胞囊占总胞囊数量比率显着升高,在大豆盛花期和鼓粒盛期,空胞囊比率可达到70%,显着高于大豆2年连作。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变化特征存在差异。大豆2年连作和轮作下,在大豆生育期进程中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呈现增加趋势,而大豆23年连作下,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变化不明显,且在大豆盛花期和鼓粒盛期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有下降趋势。此外,大豆23年连作下,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下降,大豆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大豆产量较大豆2年连作明显升高。说明大豆经过长期连作以后形成抑制性土壤,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改善由于连作障碍引起的大豆生长不良和产量降低现象,且在盛花期和鼓粒盛期对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抑制作用尤为明显。采用Biolog微平板方法对大豆23年连作、大豆2年连作和轮作方式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大豆2年连作下,大豆胞囊线虫寄生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有增加趋势,且对碳源的利用程度较为均匀。大豆23年连作除播前期外,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与轮作结果相似,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大豆23年连作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3种轮作方式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大豆23年连作、轮作和大豆2年连作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分成3组,而主要引起这种差异的碳源类型为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说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呈正相关,且大豆经过23年连作以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有优势微生物存在。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对不同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存在变化,不同轮作体系之间条带亮度和数量存在差异,大豆23年连作下存在特异性条带,在大豆整个生育期进程中,大豆23年连作和轮作下随着大豆生育期的推进,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多样性存在增加趋势,且胞囊寄生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大豆2年连作。对dgge图谱中具有代表性20条特异性条带进行dna序列切胶测序,结果表明,这些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种群主要分布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期进程中3种轮作方式下,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明显分开,大豆经过长期连作以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acremoniumsclerotigenum、paraphomaradicina、mortierellaelongata、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和galactomycescandidum为大豆23年连作下优势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大豆2年连作下优势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包括:paraphomachrysanthemicola、cylindrocarponsp.、neonectriaramulariae、fusariumoxysporum和galactomycescandidum。说明大豆经过长期连作以后,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并形成特有的大豆胞囊线虫优势胞囊寄生真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不同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和特殊寄生真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主要包括: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alternate)、根异茎点霉(paraphomaradicina)、neonectriaradicicola、链蠕孢属(dendryphionnanum)、轮状镰孢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短梗蠕孢菌(trichocladiumopacum)、长被孢霉(mortierellaelongata)、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青霉(penicilliumpolonicum)、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花斑曲霉(aspergillusversicolor)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这些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很可能是对大豆胞囊线虫具有潜力的生防真菌。利用传统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分离方法,对不同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分离,结果表明在大豆23年连作下,大豆整个生育期内,从大豆胞囊线虫不同虫态上均分离到了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镰孢菌(fusariumspp.)、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且数量明显高于大豆2年连作和轮作。其中23年连作下,大豆盛花期和鼓粒盛期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分离频率为1.3%和2.6%,而大豆2年连作下盛花期未分离到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鼓粒盛期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分离频率仅为0.1%。轮作盛花期和鼓粒盛期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分离频率也仅为0.4%和0.8%。大豆23年连作下,在大豆盛花期和鼓粒盛期优势寄生真菌分离数量出现明显升高趋势。同时,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与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呈现一定负相关趋势,说明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很可能与抑制性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自然衰退有关。对抑制性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镰孢菌(Fusarium spp.)、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不同菌株寄生不同虫态大豆胞囊线虫致病性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寄生真菌和同种寄生真菌不同菌株之间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均存在差异。其中镰孢菌H-4-E-14、G-4-E-16和4-G-C-A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均达到90%以上,H-4-E-14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7.1%,菌株G-4-E-16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抑制率较高为90.6%,4-G-C-A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J2抑制作用最佳,可达到95.3%。厚垣轮枝菌菌株4-H-C-12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抑制作用最好达到95.2%,而菌株4-G-C-6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抑制率最高为81.6%,4-H-C-12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J2抑制作用也较好达到96%。淡紫拟青霉17-H-C-15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的抑制率最好达到96.8%,而菌株4-G-C-10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该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J2抑制作用也较强可达到92%。说明这些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均可通过寄生作用抑制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和卵孵化及J2活性。综上所述,大豆经长期连作形成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控制了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改善了大豆生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豆产量,改变了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在大豆长期连作进程中积累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形成优势寄生真菌种类,从而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

牛雯雯[7](2016)在《禾谷孢囊线虫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SSR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是我国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原线虫,可造成小麦产量的严重损失。H.avenae在我国16个省市区的麦区有发生分布,而H.fillpjevi目前在河南和安徽两省有分布,此外,二者在河南省复合侵染小麦的现象比较普遍。本研究建立同步快速检测这两种孢囊线虫的双重PCR体系,旨在为我国小麦孢囊线虫(CCN)的田间快速诊断与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通过挖掘GenBank中EST数据信息开发H.avenae的微卫星(SSR)标记引物,旨在为揭示我国CCN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种群扩散传播途径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tDNA-COI序列建立H.avenae和H.filipjevi的双重PCR检测体系通过比对分析10种植物寄生线虫24个群体的mtDNA-COI序列,设计并筛选出H.avenae特异性上游引物HaF8和H.filipjevi特异性上游引物HfF9,以及二者的下游通用引物HafR8。引物对HaF8/HafR8对H.avenae的扩增产物为200 bp,而HfF9/HafR8对H.filipjevi的扩增产物为320 bp,条带区分明显。建立了针对两种CCN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在优化的退火温度58℃和引物HaF8/HfF9/HafR8浓度比0.24:0.16:0.4 μmol/L时,能从不同供试线虫中同时特异检测出H.avenae和H.filipjevi,扩增效率较高;对H.avenae和H.filipjevi单孢囊的检测灵敏度为1/2000000个孢囊,而对2龄幼虫的检测灵敏度则分别为1/640条线虫和1/1280条线虫。对我国黄淮麦区14个CCN样本的鉴定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可用于H.avenae和H.filipjevi田间单一或混合发生样本的同步快速检测。2.基于EST数据库开发H.avenae的SSR标记通过挖掘GenBank中EST数据信息开发微卫星(SSR)标记引物是最为经济高效的策略。本研究基于H.avenae的EST序列设计了 210对SSR标记引物,通过降落PCR和短串联重复(STR)分型检测,共筛选到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标记引物。利用H.avenae群体JSPX对这13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CS-31、CS-60、CS-102、CS-121、CS-137、CS-179、CS-187 和 CS-8384 等 8 对 SSR标记引物所对应的微卫星位点,无效等位基因频率都很低,低至为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均大于0.25,表明它们的多态性较高。此外测试13对SSR引物的哈德温(Hardy-Weinberg)平衡和连锁遗传,并利用Sequencial Bonferroni校正P值,发现以上8对SSR引物均未偏离哈德温平衡(P<0.05),也不存在连锁遗传现象(P<0.05)。结果表明,这8对SSR标记引物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可用于分析我国H.avenae.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

宋美静[8](2016)在《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及其辅助鉴别寄主的发掘》文中指出以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adera glycines)群体致病力多样性为出发点,分析了大豆胞囊线虫毒力表型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分化现象,从毒力表型层面分析了大豆胞囊线虫不同地理群体的致病性分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4年对来自我国大豆主产区的15个田间群体共82份土样进行胞囊群体密度的测定。结果表明,15个地区均有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在82份土样中有63份检测到胞囊,总检出率为76.83%。共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和1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分布于江苏徐州、辽宁康平和山东济南;2号生理小种分布于黑龙江齐齐哈尔;3号生理小种分布于安徽宿州、黑龙江大庆、辽宁沈阳和宁夏银川;4号生理小种分布于甘肃镇原、河南商丘、河南郑州、山西汾阳和陕西延安;14号生理小种分布于辽宁大连和内蒙古赤峰。在所鉴定的15个群体中,安徽宿州、甘肃镇原、内蒙古赤峰、陕西延安和宁夏银川5个群体的生理小种类型均为首次鉴定。2.2014和2015年间,在沈阳、康平、大庆三地分别对本实验室保留的37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病圃的抗性鉴定,在鉴定的37个品种中,对康平1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有33个;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1个;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有2个,表现为感病的品种有1个,其中免疫的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有应县小黑豆、连毛会黑豆和小粒黑豆3个;对沈阳试验田3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有32个,;中抗的品种有3个;表现为感病的品种有1个,其中免疫品种是五寨黑豆;对大庆试验田3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有34个,表现为中抗的品种为2个;表现为感病的品种有1个,其中免疫品种为平顶山黑豆。3.采用单胞囊接种的方法对SCN 3号小种连续繁殖5代后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小种的群体,单胞囊接种繁殖5代后由两个单胞囊系变为了1号小种和6号小种,其余仍为3号小种,从毒力表型层面验证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遗传群体杂合性现象。4.以雌虫指数作为评价标准对8个均为4号生理小种的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8个群体对于这4个鉴别寄主和感病对照的侵染能力有明显差别。陕西延安群体在4个鉴别寄主上的雌虫指数相对于其他群体高,侵染力最强,毒性最高。河南商丘、河南郑州和山西汾阳三个群体在四个鉴别寄主上的雌虫数相比其他群体均较低,侵染力相对较弱,毒性不强。用哈尔滨小黑豆、五寨黑豆、灰皮支黑豆、应县小黑豆和小粒黑豆这5个品种对这8个4号小种群体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灰皮支黑豆、五寨黑豆和应县小黑豆3个品种的抗性均较强,哈尔滨黑豆和小粒黑豆这两个品种对这8个群体的抗性存在明显分化,能将8个群体进一步分为3个类别,可辅助原有鉴别寄主对我国SCN的4号小种群体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可以作为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辅助鉴别寄主。

刘树森[9](2016)在《小麦应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基因表达谱和miRNA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土传病原线虫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该线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小麦主产区,近年来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国内外对禾谷孢囊线虫与小麦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小麦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了感病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响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基因表达谱。以P value≤0.05,|log2-ratio|≥1为标准,与未接种线虫的对照相比,线虫侵染4、8和16 dpi分别有4,915、5,556和4,715个差异表达基因。挑选了三个时间点的6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验证结果与芯片数据基本一致,说明了芯片结果的可靠性。GO富集分析表明4和8 dpi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响应胁迫、跨膜运输以及代谢过程,而16 dpi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生物合成过程、蔗糖代谢过程以及糖原生物合成过程。进一步对富集显着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在合胞体建成初期(4 dpi)和发育扩张阶段(8dpi),热激蛋白、病程相关蛋白、木聚糖酶抑制剂、晚期胚胎富集蛋白和萌发素类蛋白等响应胁迫或防卫反应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同时扩展蛋白和葡聚糖酶等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发生改变;而在合胞体发育成熟进入维持阶段后(16dpi),淀粉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与能量供应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此外,茉莉酸信号、苯丙烷与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线虫侵染也发生了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禾谷孢囊线虫侵染4、8和16 dpi的小麦根系样品进行了小RNA测序,鉴定出184个已知miRNA,预测到393个新miRNA。以P value≤0.01,|log2-ratio|≥1为标准,在线虫侵染的三个时间分别筛选到40、29和58个差异表达已知miRNA以及21、20和24个差异表达新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20个差异表达miRNA的表达量,其中17个miRNA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说明了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禾谷孢囊线虫侵染导致寄主防卫反应相关的miRNA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其中miR950、miR1157-3p、miR1069-5p、miR1850.2、miR5485和miR6170等在线虫侵染的三个时间都上调表达;多个响应生长素信号的miRNA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改变,包括miR156c-3p、miR396c-3p、miR167e-3p、miR171k-5p、miR393b-3p和miR393h等。这些miRNA有可能通过负调控相应靶基因影响小麦的防卫反应以及合胞体的形成和发育。预测了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其中包括NAC、bHLH、WRKY和AP2/EREBP等重要转录因子。将预测到的靶基因与表达谱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比对分析,最终有14个差异基因与预测的靶基因相匹配,其中 AAC69-1和 DFR在 16 dpi 可能受novelmir54调控。对禾谷孢囊线虫北京种群田间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田间孵化动态结果表明2龄幼虫在小麦整个生长季有两个孵化高峰,其中主要的孵化高峰期发生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调查还发现禾谷孢囊线虫在北京地区可以形成秋季侵染并以幼虫在根系内越冬。进一步研究证明当季新形成的孢囊必须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才能孵化出2龄幼虫进而形成侵染。由此可见,造成秋季侵染的2龄幼虫可能来自于残留在土壤中经过一个或几个冬季的陈旧孢囊。本论文通过对响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小麦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禾谷孢囊线虫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制定新的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此外,通过进一步了解禾谷孢囊线虫的田间发生规律,可以加深对禾谷孢囊线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继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减轻禾谷孢囊线虫的危害和小麦产量损失具有指导意义。

王岚,王连铮[10](2016)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育种及大豆品种中黄26及中黄54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1991年开始从事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以来,将抗大豆胞囊线虫育种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每年均配制一定数量的抗胞囊线虫育种组合,经过筛选鉴定及育种实践,比较好的抗源是PI437654、灰皮支黑豆和五寨黑豆等,通常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和新育成的高产品系为母本,抗源为父本进行杂交,取得了较好结果,以单8为母本,PI437654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2个品种,一个是中黄26,在北京地区推广;另一个是国审品种中黄54,在西北地区推广。

二、“抗病值”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病值”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
        1.1.1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特点及危害
        1.1.2 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
    1.2 大豆孢囊线虫的种群多样性及抗性资源
    1.3 大豆孢囊线虫的遗传抗性及分子标记
    1.4 抗大豆孢囊线虫基因rhg1和Rhg4
    1.5 QTL定位的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
        1.5.1 遗传分离群体构建及连锁分析
        1.5.2 关联分析
    1.6 超亲遗传抗性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
    1.8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2章 SCN抗性筛选及rhg1和Rhg4位点的单倍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线虫接种
        2.1.3 大豆品种SCN抗性表型鉴定
        2.1.4 抗病及感病大豆品种根部染色
        2.1.5 DNA提取
        2.1.6 标记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
        2.1.7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1.8 基因组DNA的拷贝数变异检测
        2.1.9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对SCN4号及5号生理小种的表型鉴定
        2.2.2 抗病及感病大豆品种SCN发育形态的比较
        2.2.3 GmSHMT08和GmSNAP18基因位点单倍型鉴定
        2.2.4 利用DNA标记对大豆品种进行基因分型
        2.2.5 rhg1位点的拷贝数变异
        2.2.6 GmSNAP18和GmSHMT08基因的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利用Graded Pool-seq和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定位大豆F_2群体对SCN的抗性QTL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线虫培养及F_2的表型鉴定
        3.1.3 Graded Pool-seq测序
        3.1.4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
        3.1.5 QTL定位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及其亲本对SCN4的表型鉴定
        3.2.2 Gradseq Pool-seq测序
        3.2.3 Graded Pool-seq关联分析
        3.2.4 利用GBTS技术检测SNPs及其分析
        3.2.5 通过非参数和MQM方法定位与SCN FI相关的SNPs
        3.2.6 Graded Pool-seq结合GBTS定位SNPs及基因预测
        3.2.7 通过非参数和MQM方法分析与SCNCGR相关的SNPs的累加效应
    3.3 讨论
第4章 利用感病亲本构建的染色体代换系群体定位SCN超亲抗性QTL
    4.1 植物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线虫培养及CSSLs的表型鉴定
        4.1.3 通过全基因组重新测序进行高通量基因分型
        4.1.4 QTL定位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SSLs及其亲本对SCN的表型评估
        4.2.2 单倍型模块的构建及QTL定位
        4.2.3 根重与线虫繁殖相关的QTL定位
    4.3 讨论
第5章 利用全长RNA-seq分析大豆与Heterodera glycines互作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线虫培养及样品准备
        5.1.2 RNA提取及全长转录组测序
        5.1.3 实时定量PCR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豆根部线虫发育形态
        5.2.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5.2.3 转录本的去冗余及功能注释
        5.2.4 与参考转录组序列比对
        5.2.5 转录本及基因表达分布
        5.2.6 lncRNA、可变剪接与转录因子统计
        5.2.7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2.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基因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
        1.1.1 大豆胞囊线虫生活史
        1.1.2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划分
    1.2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
    1.3 分子遗传标记
    1.4 遗传图谱
    1.5 数量性状基因座
    1.6 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抗病基因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重组自交系群体鉴定及遗传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抗病性鉴定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候选模型的选择
        2.3.2 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候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3.3 遗传参数的估计
    2.4 讨论
第三章 利用SSR标记进行赤不流黑豆抗胞囊线虫QTL定位与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性鉴定
        3.2.2 正态分布图的制作
        3.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3.2.4 构建抗池和感池
        3.2.5 引物
        3.2.6 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rhg1和Rhg4在赤不流黑豆中的序列
        3.3.2 SSR标记初定位
    3.4 讨论
第四章 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鉴定
        4.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3 文库构建
        4.2.4 测序流程
        4.2.5 信息分析流程
        4.2.6 标记的开发
        4.2.7 子代物理重组图谱的构建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RIL群体家系表型数据分析
        4.3.2 标记的统计
        4.3.3 Bin Marker标记
        4.3.4 遗传距离统计
        4.3.5 QTL定位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重离子辐照技术及应用
        1.2.2 大豆辐照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1.2.3 大豆辐照诱变后代主要变异类型
        1.2.4 大豆辐照诱变后代选育方法研究
        1.2.5 卷叶和短叶柄性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表型和生理的诱变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实验材料与辐照处理
        2.1.3 试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2.2.2 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2.2.3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
        2.2.4 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对SOD和 POD活性以及MDA浓度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品质性状的诱变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对大豆后代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3.2.2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3.2.3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子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3.2.4 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后代子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3.2.5 碳离子束辐照M_2代和M_3代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荚粒数和子粒大小突变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突变体motp1的表型鉴定分析
        4.2.2 motp1和WT干物质积累动态
        4.2.3 motp1和WT叶片、叶柄和茎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动态
        4.2.4 motp1和WT子粒和荚皮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动态
        4.2.5 motp1和WT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积累量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卷叶短叶柄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基于RNA-Seq和BSA-Seq的基因定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样品采集
        5.1.2 rlsp1叶片和叶柄石蜡切片的制备
        5.1.3 BSA-Seq分析
        5.1.4 转录组学分析
        5.1.5 叶片和叶柄内源激素(IAA、GA_3、ZR、ABA)的测定
        5.1.6 外源激素对rlsp1和WT根系生长的影响
        5.1.7 rlsp1和WT叶绿素浓度,蔗糖浓度和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lsp1的表型鉴定与解剖学分析
        5.2.2 通过Seq-BSA分析定位rlsp1候选区域
        5.2.3 rlsp1和WT的转录组学分析
        5.2.4 rlsp1和WT叶片和叶柄内源激素浓度的比较
        5.2.5 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rlsp1和WT根系的影响
        5.2.6 rlsp1和WT之间其他生理参数的比较
    5.3 讨论
        5.3.1 韧皮部发育与rlsp1
        5.3.2 生长素相关基因与rlsp1
        5.3.3 叶片中微管相关基因的上调与卷叶形成
        5.3.4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下调与rlsp1的形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分化与致病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拟松材线虫研究现状及评述
    3.1 拟松材线虫生物学特性
    3.2 拟松材线虫的分类地位与鉴定
    3.3 拟松材线虫致病性与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3.4 转录组测序与蛋白组分析在病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3.4.1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植物病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3.4.2 蛋白组分析及其在病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3.4.3 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关联分析的应用
    3.5 RNAi在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3.5.1 RNAi机制
    
3.5.2 RNAi在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4.1 研究的主要目标
    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拟松材线虫致病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线虫与寄主
    
1.1.2 供试松苗及松树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4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供试线虫鉴定
    
1.2.2 接种试验
    1.3 试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松材线虫鉴定结果
    2.2 试验期间两地气象统计
    2.3 拟松材线虫对马尾松苗和湿地松苗的致病性测定结果
    2.4 拟松材线虫对12年生黑松的致病性及其在死亡黑松体内的分布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地理来源的拟松材线虫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虫株及来源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ISSR–PCR
    
1.2.2 种群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1.2.3 主成分分析
    
1.2.4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2.5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2 结果与分析
    2.1 非加权类平均(UPGMA)聚类分析
    2.2 主成分分析
    2.3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Mantel检验
    2.4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拟松材线虫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虫株及来源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不同实验条件下拟松材线虫的收集
    
1.2.2 不同实验条件下拟松材线虫总RNA的提取
    
1.2.3 拟松材线虫总RNA质量检测
    
1.2.4 拟松材线虫总RNA的反转录
    
1.2.5 拟松材线虫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与qPCR引物的设计
    
1.2.6 RT-qPCR反应
    
1.2.7 拟松材线虫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候选内参基因的鉴定及引物的筛选
    
2.1.1 候选内参基因的鉴定
    
2.1.2 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的筛选
    2.2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3 基于geNorm软件分析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情况
    2.4 基于NormFinder软件分析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情况
    2.5 基于BestKeeper软件分析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情况
    2.6 基于deltaCq分析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情况
    2.7 基于RefFinder分析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拟松材线虫转录组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线虫与寄主
    
1.1.2 接种实验及线虫收集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4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总RNA提取及检测
    
1.2.2 cDNA文库构建和RNA-Seq
    
1.2.3 测序数据处理与与评估
    
1.2.4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5 RT-qPCR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量检测
    2.2 测序及组装数据评估
    
2.2.1 测序及组装数据评估
    
2.2.2 De novo拼接
    2.3 Unigene功能注释
    2.4 COG功能分类
    2.5 Unigene的GO分类
    2.6 KEGG通路分析
    2.7 SSR分析
    2.8 SNP分析
    2.9 RT-qPCR验证
    2.10 差异基因分析
    
2.10.1 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
    
2.10.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拟松材线虫蛋白组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线虫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蛋白提取
    
1.2.2 蛋白浓度测量
    
1.2.3 SDS电泳检测蛋白质量
    
1.2.4 蛋白酶解
    
1.2.5 iTRAQ标记
    
1.2.6 SCX分离
    
1.2.7 基于Q-Exactive的LC-MS/MS分析
    
1.2.8 蛋白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9 蛋白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质样品质量检测
    2.2 蛋白组鉴定信息
    
2.2.1 蛋白组鉴定质量评估
    
2.2.2 蛋白组鉴定基本信息
    
2.2.3 拟松材线虫蛋白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2.4 肽段长度序列分布
    
2.2.5 肽段序列覆盖度
    
2.2.6 鉴定蛋白的功能注释
    
2.2.7 差异蛋白分析
    2.3 拟松材线虫蛋白组与转录组鉴定信息
    
2.3.1 蛋白组与转录组关联的数量关系
    
2.3.2 蛋白组与转录组关联表达相关性
    
2.3.3 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的差异基因与蛋白的GO注释
    
2.3.4 拟松材线虫致病相关基因的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拟松材线虫致病相关基因FAR和EXP克隆与功能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线虫
    
1.1.2 供试松苗
    
1.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4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拟松材线虫RNA提取及cDNA合成
    
1.2.2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片段克隆
    
1.2.3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cDNA全长克隆
    
1.2.4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2.5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i功能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Seq测序片段克隆确认
    2.2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3'-RACE扩增结果
    2.3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5'-RACE扩增结果
    2.4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ORF全长分析
    
2.4.1 拟松材线虫FAR结构分析与功能预测
    
2.4.2 拟松材线虫CRT结构分析与功能预测
    2.5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i实验
    
2.5.1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i效率
    
2.5.2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i后线虫的繁殖量
    
2.5.3 拟松材线虫FAR和CRT基因RNAi效率
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附件1 博士论文相关数据 附件2 双尾线虫研究

(5)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杂交群体的构建
        1.2.2 抗性鉴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监测鉴定
    2.2 不同亲本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反应
    2.3 F2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2.3.1 绝对胞囊数分级抗性分析
        2.3.2 胞囊指数分级抗性分析
    2.4 F3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连作土壤寄生真菌多样性及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1.1.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与分布
        1.1.2 大豆胞囊线虫病病原
        1.1.3 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措施
    1.2 环境因素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2.1 土壤环境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2.2 土壤类型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2.3 农业管理措施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3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影响
        1.3.1 大豆轮作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抑制作用
        1.3.2 大豆连作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影响
    1.4 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研究
        1.4.1 大豆胞囊线虫自然衰退现象发生与抑制性土壤形成
        1.4.2 寄生真菌在抑制性土壤中的作用
    1.5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方法
        1.5.1 微生物平板计数法
        1.5.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
        1.5.3 Biolog碳素利用法
        1.5.4 磷脂脂肪酸(PLFA)法
        1.5.5 高通量测序技术
    1.6 存在问题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样品采集地点
    2.2 土壤样品采集轮作体系
    2.3 取样时间
    2.4 试验材料
        2.4.1 供试培养基
        2.4.2 主要供试仪器设备
        2.4.3 主要试剂
    2.5 试验方法
        2.5.1 土壤样品采集
        2.5.2 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分离
        2.5.3 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分离
        2.5.4 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分离
        2.5.5 大豆根表大豆胞囊线虫雌虫计数
        2.5.6 大豆根表大豆胞囊线虫雌虫内卵和J2分离
        2.5.7 大豆生长指标测定
        2.5.8 田间大豆产量测定
        2.5.9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悬浮液置备
        2.5.10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微生物Biolog分析
        2.5.11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DNA提取
        2.5.12 胞囊寄生真菌DNA PCR扩增
        2.5.13 胞囊寄生真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
        2.5.14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分离
        2.5.15 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分离
        2.5.16 大豆胞囊线虫J2寄生真菌分离
        2.5.17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形态学鉴定
        2.5.18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5.19 大豆胞囊线虫卵悬液制备
        2.5.20 大豆胞囊线虫J2悬液制备
        2.5.21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致病性测定
    2.6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长期连作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特征
        3.1.1 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饱满胞囊密度的影响
        3.1.2 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中空胞囊比率的影响
        3.1.3 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密度的影响
        3.1.4 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单胞囊卵量的影响
        3.1.5 不同轮作体系对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J2密度的影响
        3.1.6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根表大豆胞囊线虫雌虫密度的影响
        3.1.7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根表雌虫内卵密度的影响
        3.1.8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根内J2密度的影响
        3.1.9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0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2 大豆长期连作胞囊寄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
        3.2.1 不同轮作体系对胞囊寄生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的影响
        3.2.2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寄生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3.2.3 不同轮作体系下胞囊寄生微生物冗余分析
        3.2.4 不同轮作体系下大豆胞囊寄生微生物碳代谢功能主成分分析
    3.3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多样性特征
        3.3.1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DGGE图谱分析
        3.3.2 胞囊寄生真菌DGGE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
        3.3.3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DGGE图谱特征条带系统发育分析
        3.3.4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
    3.4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鉴定
        3.4.1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形态学鉴定
        3.4.2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5 大豆长期连作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分布特征
        3.5.1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的影响
        3.5.2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寄生真菌的影响
        3.5.3 不同轮作体系对大豆胞囊线虫J2寄生真菌的影响
        3.5.4 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与大豆胞囊线虫密度相关性分析
    3.6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3.6.1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的抑制作用
        3.6.2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
        3.6.3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致死作用
4 讨论
    4.1 大豆长期连作影响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特征
    4.2 大豆长期连作影响胞囊寄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
    4.3 大豆长期连作影响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特征
    4.4 大豆长期连作形成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
    4.5 大豆长期连作影响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分布特征
    4.6 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存在抑制作用
5 结论
    5.1 大豆长期连作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改善大豆生长情况
    5.2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线虫种群密度有关
    5.3 大豆长期连作影响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种群结构多样性
    5.4 大豆胞囊线虫优势和特殊寄生真菌主要包括11属和14个种
    5.5 大豆长期连作积累优势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寄生真菌
    5.6 大豆长期连作下胞囊线虫寄生真菌为抑制性土壤主要抑制因子
    5.7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禾谷孢囊线虫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SSR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我国作物孢囊线虫研究概述
        1 禾谷孢囊线虫
        2 菲利普孢囊线虫
        3 大豆孢囊线虫
        4 旱稻孢囊线虫
        5 甜菜孢囊线虫
    第二章 孢囊线虫分子检测研究概述
        1 基于基因组D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2 基于核糖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3 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技术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5 LAMP技术
        6 DNA条形码
        7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
    第三章 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 微卫星的多态性和产生机制
        2 微卫星的开发策略
        3 微卫星的应用
        4 微卫星在线虫中的应用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线粒体DNA-COI序列的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双重PCR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线虫
        1.2 孢囊的分离及2龄幼虫的孵化
        1.3 线虫DNA的提取
        1.4 基于COI序列设计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
        1.5 单组及双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1.6 单组PCR及双重PCR特异性检测
        1.7 双重PCR灵敏度检测
        1.8 双重PCR鉴定我国黄淮麦区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CN种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和筛选
        2.2 单组及双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单组PCR特异性检测
        2.4 双重PCR特异性检测
        2.5 双重PCR灵敏度检测
        2.6 我国黄淮麦区CCN种类的双重PCR检测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EST数据库开发禾谷孢囊线虫的微卫星标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线虫
        1.2 孢囊的分离
        1.3 孢囊DNA的提取
        1.4 禾谷孢囊线虫的双重PCR鉴定
        1.5 微卫星引物的设计
        1.6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1.7 引物的验证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单孢囊DNA提取结果
        2.2 双重PCR分子检测
        2.3 微卫星标记引物的开发
        2.4 引物的验证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及其辅助鉴别寄主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大豆胞囊线虫致病性分化及品种抗病性研究进展
    1.1 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1.1.1 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和危害
        1.1.2 大豆胞囊线虫在世界上的分布
        1.1.3 大豆胞囊线虫在中国的分布
    1.2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1.2.1 大豆胞囊线虫的分类学地位及形态
        1.2.2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活史
        1.2.3 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范围
    1.3 大豆胞囊线虫致病性分化研究进展
        1.3.1 大豆胞囊线虫毒力表型研究进展
        1.3.2 大豆胞囊线虫国内外生理小种分布
    1.4 大豆胞囊线虫致病力变异研究进展
    1.5 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5.1 大豆抗胞囊线虫常用资源及基因
        1.5.2 大豆种质资源的抗胞囊线虫评价
第二章 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土样来源及线虫的繁殖
        2.1.2 鉴别寄主品种
        2.1.3 仪器和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的测定
        2.2.2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密度的测定
        2.3.2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3号生理小种抗性鉴定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大豆种质资源
        3.1.2 供试地块
        3.1.3 试验方法
        3.1.4 胞囊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分级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3.2.2 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胞囊线虫田间鉴定评价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致病性变异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4.2.2 致病性变异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不同地理群体对不同抗病品种的抗性反应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豆胞囊线虫不同地理群体致病力差异比较
        5.2.2 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不同地理群体对不同抗性品种的抗性反应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研究
    6.2 抗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3号生理小种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6.3 大豆胞囊线虫3号、4号生理小种致病性变异研究
    6.4 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不同地理群体对不同抗性品种的抗性反应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9)小麦应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基因表达谱和miRNA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禾谷孢囊线虫
        1.1.1 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危害
        1.1.2 禾谷孢囊线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1.3 禾谷孢囊线虫的侵染特性
        1.1.4 禾谷孢囊线虫的传播途径
        1.1.5 禾谷孢囊线虫的治理
    1.2 基因芯片在研究植物与线虫互作中的应用
    1.3 植物miRNA研究进展
        1.3.1 miRNA的发现
        1.3.2 植物miRNA的生物合成及特征
        1.3.3 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
        1.3.4 植物miRNA的鉴定方法
        1.3.5 植物miRNA表达的检测方法
        1.3.6 植物miRNA与生物胁迫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小麦应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禾谷孢囊线虫接种小麦及样品收集
        2.1.3 小麦Total RNA的提取、质量检测及纯化
        2.1.4 双链cDNA的合成
        2.1.5 生物素标记cRNA合成
        2.1.6 芯片杂交、洗脱及染色
        2.1.7 芯片数据分析
        2.1.8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otal RNA样品质量检测
        2.2.2 芯片杂交效果检测
        2.2.3 芯片数据分析
        2.2.4 芯片部分差异表达探针验证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小麦应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miRNA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小麦接种线虫及取样
        3.1.3 小麦Total RNA的提取、质量检测
        3.1.4 sRNA文库制备
        3.1.5 数据分析
        3.1.6 差异表达miRNA荧光定量PCR验证
    3.2 结果分析
        3.2.1 Total RNA质量检测
        3.2.2 小麦sRNA初级信息分析
        3.2.3 与GenBank和Rfam数据库的比对
        3.2.4 与重复序列的比对
        3.2.5 小麦sRNA分类注释
        3.2.6 已知miRNA鉴定及新miRNA预测
        3.2.7 响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差异表达miRNA分析
        3.2.8 部分差异表达miRNA荧光定量验证
        3.2.9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
        3.2.10 潜在靶基因与表达谱差异表达基因的相互印证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北京地区禾谷孢囊线虫发生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设备及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根围土壤中2龄幼虫的垂直分布
        4.2.2 田间2龄幼虫的孵化动态
        4.2.3 禾谷孢囊线虫的侵染循环
        4.2.4 禾谷孢囊线虫秋季侵染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附录 大豆孢囊线虫抗性种质筛选及抗性机制初步分析
致谢
作者简历

(10)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育种及大豆品种中黄26及中黄54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抗源
    1.2 杂交亲本
    1.3 试验方法
    1.4 鉴定
2 试验结果
    2.1 明确生理小种
    2.2 配制杂交组合
    2.3 中黄26选育经过及主要特征特性
        2.3.1 品种来源
        2.3.2 特征特性
        2.3.3 抗性鉴定
        2.3.4 产量表现
        2.3.5 适宜种植地区
        2.3.6 栽培技术要点
    2.4 中黄54选育经过及主要特征特性
        2.4.1 品种来源
        2.4.2 特征特性
        2.4.3 品质分析和抗性鉴定
        2.4.4 产量表现
        2.4.5 适宜种植地区
        2.4.6 栽培技术要点
3讨论

四、“抗病值”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D]. 黄铭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2]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基因定位研究[D]. 闫凯. 山西大学, 2021(12)
  • [3]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D]. 王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分化与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 周立峰.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2)
  • [5]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J]. 李海燕,蔡德利,段玉玺,陈井生,李肖白,商莹宇. 大豆科学, 2017(01)
  • [6]连作土壤寄生真菌多样性及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D]. 宋洁.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
  • [7]禾谷孢囊线虫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SSR标记的开发[D]. 牛雯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及其辅助鉴别寄主的发掘[D]. 宋美静.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9]小麦应答禾谷孢囊线虫侵染的基因表达谱和miRNA比较分析[D]. 刘树森.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4)
  • [10]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育种及大豆品种中黄26及中黄54的选育[J]. 王岚,王连铮. 大豆科技, 2016(02)

标签:;  ;  ;  ;  

“抗病值”在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