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茎秆性状化学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南铭[1](2021)在《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倒伏(Lodging)已成为限制燕麦优质、稳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燕麦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本研究于2017-2019年度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4个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理化组分含量、茎秆木质素代谢酶活性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揭示了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对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燕麦抗倒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燕麦根、茎、穗部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有关,穗下节是响应倒伏胁迫的敏感部位,其长度与茎秆重心高度显着(P<0.05)负相关,穗下节长与穗位高之比大于30%时田间倒伏风险明显增大。茎秆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及鲜密度与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负相关。茎秆基部节间密度、茎秆各节间配置是影响茎秆重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穗干重大,穗下节短;基部(1+2)节与穗位高之比小于20%,根颈短而粗,根系体积大;基部节间节间短,茎粗、壁厚内腔小,茎秆充实度高,秆型指数大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形态特征。可通过优化茎秆基部节间结构和组成比例提高茎秆质量,建立抗倒伏燕麦品种理想株型。2.抗倒伏品种基部节间皮层厚度,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及大维管束面积分别较易倒伏品种大4.74μm、6层、521.52μm、8个和7653.9μm2,表皮坚硬,皮层细胞壁木质化程度高,厚度大,厚壁细胞体积小且排列紧密有规则。同一视野范围内,易倒伏品种厚壁组织细胞排列相对松散,薄壁细胞和髓腔体积较大,维管束数目较少。机械组织厚度、大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与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抗折力和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正相关,机械组织发达,细胞层数多且排列紧实,维管束数目多间距小且面积大,髓腔体积小且角质化程度较高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解剖结构特征。3.抗倒伏品种的茎秆基部(1、2)节间中的钾、钙及硅含量分别是易倒伏品种的1.36倍、1.49倍和1.20倍,纤维素、木质素、C/N和可溶性糖分别高于易倒伏品种13.30%、11.72%、20.45%和16.82%。根颈中高氮、硅含量可增加茎秆基部节间重量和充实度,降低茎秆重心高度,矿物质元素含量与茎秆基部节间组织结构和充实度有关。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和C/N决定茎秆重量和质量,影响茎秆抗倒伏能力强弱。茎秆理化指标对倒伏指数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木质素>可溶性糖>钾>硅>纤维素>C/N>钙>镁>氮。茎秆基部节间低氮高钾、钙、硅、镁元素和可溶性糖、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既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上茎秆硬度,更有利于维持茎秆C/N平衡,降低干物质转运率,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理化特性之一。4.灌浆期至蜡熟期,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木质素含量平均增加27.70%,抗倒伏品种增加幅度达到38.38%。随生育进程变化,不同倒伏类型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先升高后下降,而基部第2节间倒伏指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及倒伏指数下降幅度显着(P<0.05)高于抗倒伏品种。燕麦茎秆木质素含量及其抗折力的变化均受到PAL、TAL、CAD、4CL活性的共同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节间中的PAL、CAD、TAL和4CL活性显着(P<0.05)低于抗倒伏品种。其中PAL、CAD活性对茎秆基部第2节木质素含量影响最大(0.473,0.281),PAL和CAD活性较高能促进木质素合成,增强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5.6个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在燕麦茎秆基部节间均有表达,表达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灌浆期抗倒伏品种PAL、CAD、CCR1表达量相对较高,乳熟期易倒伏品种4CL、CAD、CCR1、CCR2的表达量相对较低;CCR1和CCR2在3个生育期间表达量最高,平均为1.563,而4CL表达量最低,平均为0.823,品种与生育期的互作效应对PAL、4CL、C4H的表达量影响明显。灌浆期PAL、C4H、CAD、CCR1、CCR2正向调控木质素合成,乳熟期PAL、C4H、CCR1对木质素合成负向调控,PAL、CAD、CCR1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大,PAL的表达量与C4H和CCR1的表达量相关性最强,CCR2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弱。推测PAL、CAD、CCR1的相对高表达对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调控更加明显。
贾志锋[2](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石文波[3](2021)在《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牡丹并称为“花王”和“花相”。由于芍药花大色艳、花型端庄、花香袭人,常被作为婚礼鲜花使用,现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广受青睐的高档切花。花茎挺直程度是衡量芍药切花品质的重要外观指标,然而大量花色、花型表现优异的传统芍药品种却在花茎挺直程度上表现欠佳,容易弯曲、倒伏。如何提高花茎强度、改善花茎挺直程度是目前我国芍药切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褪黑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未见褪黑素调控植物茎秆强度方面的报道。为了明确褪黑素能够调控芍药花茎强度,本研究首先测定了高、低花茎强度差异显着的两组芍药品种花茎中褪黑素含量,分析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此外,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了芍药响应外源褪黑素调控的相关基因,并对候选基因PlCOMT1进行克隆与功能验证,明确PlCOMT1在调控植株茎秆强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与低花茎强度芍药品种相比,高花茎强度芍药品种具有较高的茎粗、茎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木质素含量和褪黑素含量。并且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两者均与木质素含量达显着正相关,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合成来间接影响花茎强度。(2)外源褪黑素显着增强了芍药花茎强度。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提高了芍药茎粗、茎重、花径、花重,尤其是茎粗提升最显着;还显着增加了芍药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层数、内源褪黑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及其分布范围。通过FTIR和2D-HSQC对芍药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发现,外源褪黑素能够促进花茎中G-木质素与S-木质素的合成,尤其是对S-木质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更显着,提高了 S/G 比值。此外,外源褪黑素还显着提高了芍药花茎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3)对外源褪黑素处理(MT)和对照(CK)在花蕾期(S1)和盛花期(S4)的芍药花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1.2 GB序列数据,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共获得90,857个基因,平均比对率为71.02%。通过比对,CK-S1 vs MT-S1筛选到28,30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CK-S4 vs MT-S4筛选到25,507个DEGs,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随机选择的9个DEGs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测序数据准确、可靠。DEGs的Pathway功能分析显示,在28,309和25,507个DEGs中分别有22,037和19,958个DEGs注释到135条代谢通路中,共同富集的代谢通路有9条,其中满足QValue≤ 0.05的代谢通路为甘油酯代谢、RNA转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硫中继系统、二萜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以及RNA聚合,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是木质素合成主要途径。在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外源褪黑素诱导了5种DEGs大量表达,包括2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2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3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4个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抑制了莽草酸/奎尼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基因(HCT)表达。而在褪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除了COMT外,外源褪黑素还诱导了色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大量表达。此外,MYB、NAC、AP2和C3H等转录因子家族受外源褪黑素诱导表达的数量最多。(4)采用RACE技术对候选COMT基因进行克隆,芍药PlCOMT1基因DNA序列全长1608 bp,cDNA序列全长1346 bp,具有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077 bp,共编码35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COMT基因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构建含PlCOMT1基因序列的超表达载体pBWA(V)HS-PlCOMT1-GLosgfp基础上,借助烟草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发现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超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并经PCR和qRT-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5)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的茎秆强度提高了 29.6%,并且株高、茎粗、茎重、茎秆褪黑素含量和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叶片光合参数Pn、Gs、Ci、Tr均显着增高。其次,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次生细胞壁层数木质素分布范围均较野生型烟草显着增加。此外,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素总量、G-木质素与S-木质素含量、G/S比值以及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PAL、COMT、CAD、CCR和POD的表达水平较野生型烟草显着提高。
王丹丹[4](2021)在《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水稻倒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茎秆强度,有效的解决倒伏问题,进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水稻拔节期对不同水稻品种喷施壮秆剂,并将施药后15、30、45 d作为试验分组,同时设定未施药对照组。在不同时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测定,从而评判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的影响。选取了四个抗倒伏相关基因OsEXTL、OsPEX1、OsSUS3、OsCESA9,通过qRT-PCR对这四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探索了壮秆剂会对基因的表达量产生哪些影响,为日后在分子水平研究水稻抗倒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壮秆剂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如下,施药后垦稻22在30、45 d的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提高了19.67%、51.48%;施药后龙粳31在15 d,垦稻22在15、30 d的POD活性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升了28.07%、20.59%、45.97%;施药后龙粳31、垦稻22、绥粳18在15 d,龙粳31在30 d的CAT活性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升了70.98%、37.30%、45.29%、112.86%;施药后绥粳18在30、45 d的多糖百分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高了0.85%、2.89%。2.壮秆剂对抗倒伏指标的影响如下,施药后龙粳31、垦稻22、绥粳18的株高极显着低于对照(P<0.01),分别降低了11.50%、9.32%、9.30%;施药后3个品种的第2、3节节间长显着低于对照(P<0.05),分别缩短了7.48%、11.34%、3.82%、13.03%、14.14%、9.26%;施药后龙粳31、垦稻22、绥粳18的倒伏率分别下降了39.8%、39.8%、31.8%;施药后3个品种的2、3节抗折力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提升了40.68%、30.51%、28.21%、21.54%、37.89%、27.78%;施药后龙粳31穿刺力3节(中)、绥粳18穿刺力2节(下)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高了17.74%、16.05%;施药后3个品种的2、3节茎秆直径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提升了12.15%、13.44%、4.37%、7.94%、2.96%、13.58%。3.壮秆剂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如下,施药后龙粳31、垦稻22的穗粒数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升了10.86%、22.81%;施药后龙粳31结实率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提升了7.76%;施药后3个品种的实收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提升了25.2%、4.1%、9.7%。4.壮秆剂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如下,施药后龙粳31、垦稻22在30 d的OsEXTL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上调了5.49、24.82倍;施药后龙粳31在30 d的OsPEX1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上调了7.29倍,绥粳18在30 d的OsPEX1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P<0.01),下调了206.58倍;施药后龙粳31在15 d、绥粳18在45 d的OsSUS3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P<0.01),分别下调了22.19、4.63倍。垦稻22在15、45 d的OsSUS3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对照(P<0.01),分别上调了4.54、4.42倍;施药后龙粳31在30、45 d,绥粳18在45 d的OsCESA9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分别上调了4.67、3.86、47.49倍。综上所述,施用壮秆剂会使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显着增加,倒伏率降低,并显着的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谭畅[5](2021)在《青稞茎秆特征与抗倒伏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通过在前期1600份青稞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40份不同抗折力青稞品种进行抗倒性评价方法的判定,继而对青稞茎秆外部形态指标、内部解剖、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性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单茎抗推力法、基部第2节抗折力法和倒伏指数为常用的抗倒伏评价方法,通过三者之间的比较发现,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法与单茎抗推力法评价结果一致性强,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605**;因此本研究采用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法进行评价;基部第2节抗折力法与青稞茎秆外部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与基部第2节间粗度、充实度呈极显着相关性,分别达到了0.811**与0.817**,基部第2节间粗度与其充实度更是达到了0.807***的极极显着正相关水平,同时总鲜重、总干重、穗鲜重、穗干重、株高、重心高、穗长与抗折力呈极显着相关,证明增强以上指标可以提高青稞的抗倒伏能力,特别是增加基部第2节间粗度,提高基部第2节间茎秆充实度,对提升青稞的抗折力有显着影响。2.基部第2节抗折力法与青稞茎秆内部结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大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小维管束面积、机械组织厚度、薄壁和厚壁组织厚度与基部第2节抗折力呈极显着正相关水平,其中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面积与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574**、0.425**;维管束面积与薄壁组织厚度、厚壁组织厚度、机械组织厚度、抗折力呈正相关,故而倒伏能力上升。因此青稞茎秆维管束面积是影响青稞倒伏最为重要的指标。利用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法对化学成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得出:基部第2节抗折力与木质素的相关系数为0.493*,说明化学成分中的木质素含量越高,青稞抗倒伏能力越强,纤维素则反之。3.本研究利用40份抗折力差异显着的青稞品种,比较不同抗倒性评价方法,发现基部第2节抗折力法表现良好,因此运用此方法对青稞茎秆外部形态指标、内部解剖结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探究影响青稞倒伏的重要因素,为提升青稞产量,提高青稞品质,培育抗倒伏青稞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
王娜[6](2021)在《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抗旱耐贫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籽粒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药食同源的特点,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的形成影响,本试验以绿豆品种“冀0816毛-3”和“安绿7号”为材料,在始花期(R1)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比较分析了绿豆叶片、荚壳和籽粒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状况,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生育性状、同化物积累、源库器官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S3307处理降低了绿豆植株株高,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植株株高,两者均可缩短主茎节间长,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S3307和DTA-6处理促进了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向主茎叶片的分配比例增加,向分枝叶片和茎秆的分配比例下降,后期干物质向荚壳和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大。(2)S3307和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S3307对叶绿素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与不喷调节剂的对照相比,调节剂处理的绿豆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鼓粒中期有所降低,鼓粒后期有所升高。调节剂处理的安绿7号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增加,而调节剂处理的冀0816毛-3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前期降低,后期升高。调节剂处理后两品种叶片总氮含量均高于对照。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鼓粒后期荚壳叶绿素含量,增加了荚壳蔗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调节剂处理后绿豆荚壳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中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3)S3307处理增加了绿豆多数测定时期籽粒蔗糖含量,DTA-6处理增加了鼓粒后期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了中期蔗糖含量。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籽粒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含量,降低了鼓粒中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了冀0816毛-3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安绿7号籽粒还原糖含量。(4)S3307和DTA-6处理提高了绿豆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各处理单株荚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在两年试验中,S3307和DTA-6处理后绿豆产量均较对照显着增加,2019年DTA-6的增产效果优于S3307,2020年S3307的增产效果优于DTA-6。S3307和DTA-6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籽粒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黄酮和总酚含量,其中S3307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显着,各处理籽粒粗脂肪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DTA-6对绿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的调控效果优于S3307。综合分析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绿豆株型,缩短节间长,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强干物质运输和分配能力。S3307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增加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扩大了“源”;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扩大了“库”容,提高了库活力。可见,植株生长调节剂通过扩源增库,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进而实现增产提质。
魏丽娜[7](2021)在《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资源利用率低。近年来,玉米的种植密度也不断增加,导致玉米植株间的水养及空间竞争加剧,玉米茎秆细弱、根系生长不良,进而玉米倒伏程度加重。针对这个问题,本试验于2018-2019年两年以‘先玉335’作为供试品种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连续进行了两季的春玉米田间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平地无覆盖(CK)、半膜平铺覆盖(M)、全膜双垄沟覆盖(RFM)三种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倒伏特性以及对春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显着改善春玉米土壤水分状况,增加整个生育时期春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RFM对株高的改善最为明显;两季的叶面积指数趋势均为RFM>M>CK;地膜覆盖各个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平地无覆盖处理,RFM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2、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的3-5茎长、茎粗和茎节干重。2018-2019年RFM的平均节间粗较CK高出11.7%、较M高出8.5%;RFM的平均茎长与CK和M相比分别高出9.2%-19.5%、3.7%-8.5%;与CK相比,RFM和M处理的第三节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增加;覆膜处理的茎节干重和单位茎节干重均高于平地无覆盖。3、覆膜处理显着增加了茎秆的力学强度。两年中,各处理间的抗压强度、穿刺强度和弯折力均表现为RFM>M>CK。RFM处理对增加茎秆的力学强度效果更为显着;与CK相比,覆膜处理提高了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两年试验结果中,各处理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表现为RFM>M>CK。4、与平地无覆盖相比,覆膜处理有效促进了根系发育。与CK相比,覆膜处理增加了根系地下根层数,RFM处理和半M处理的地下根层数为8层,平地无覆盖处理有7层;地膜覆盖处理还显着的增加了根的生物量,其中RFM处理根干重最大,两年试验较CK平均增加了81.7%。覆膜处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与CK差异明显,RFM>M>CK。5、地膜覆盖提高春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明显。两年中RF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与M和CK相比平均高出4.87%和15.15%。覆膜处理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有效提高了春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其中RFM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年中,RFM处理的产量分别较M和CK高出13.74%和59.94%因此,覆膜处理可以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其中全膜双垄沟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茎秆发育和根系生长,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使用。
龚胤书[8](2021)在《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文中认为小麦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问题一直备受育种学家关注。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总面临着病虫害、倒伏等问题,特别是倒伏往往会使粮食大量减产,因此,解决好小麦的倒伏问题对提高产量尤为重要。矮秆基因通过降低株高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因而成为高产育种的关键基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绿色革命”以来,控制小麦矮化的矮秆基因已被开发和命名约有二十余种,但是被广泛利用的仍为Rht-B1b、Rht-D1b和Rht8。挖掘新矮源,探寻有育种价值的矮秆基因,将对进一步利用矮秆基因进行高产育种具有推动作用。硬粒小麦ANW16F携带矮秆基因Rht16,目前关于Rht16基因的研究比较薄弱。Rht16基因定位不够精细,致矮机制仍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Rht16基因,对小麦育种生产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ANW16F和高秆对照LD222为实验材料,进行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的统计与相关性分析、外源赤霉素喷施、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茎组织学分析,并利用SSR与FSRAP分子标记以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矮秆基因Rht16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NW16F/LD222杂交F2代株高呈双峰且明显偏矮秆性状的偏态性分布,且偏度值和峰度值都小于3,说明有主效基因参与控制ANW16F株高性状。与高秆对照相比,矮秆ANW16F的穗长和各节间长均明显缩短(P<0.05),Rht16降秆33.9%。ANW16F的株高与各茎节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其中与倒2节相关性最高,其次为穗下节,株高与小穗数、穗长与小穗数为显着正相关。2、使用浓度为30 mg/L的赤霉素溶液,从拔节期至成熟期,对矮秆小麦ANW16F在温室环境下进行全株喷施。喷施赤霉素后ANW16F株高明显增加,达38.03%,其中倒2茎节间伸长最多,达152%,其次为倒3茎节间,伸长136%,表明赤霉素处理后矮秆小麦ANW16F株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促进了倒2茎节间和倒3茎节间的伸长,这也说明,矮秆ANW16F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缩短了倒2茎节间和倒3茎节间。3、进一步测定了矮秆小麦ANW16F和高秆小麦LD222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茎秆中内源赤霉素GA4的含量。矮秆小麦ANW16F内源GA4含量均显着低于同时期的对照高秆LD222(P<0.05),拔节期差异达到近2倍,孕穗期差异最大,相差6倍多,抽穗期也是2倍左右的差异。矮秆基因Rht16的降秆作用与GA4含量缺乏或不足有关。4、以矮秆ANW16F、高秆LD222及喷施赤霉素的ANW16F为实验材料,于抽穗期取倒2茎节间通过石蜡切片进行茎组织学分析。横切结果表明,与高秆LD222相比,矮秆ANW16F的茎秆壁表皮细胞较厚,维管束数目显着减少(P<0.05),而茎秆表皮细胞面积以及茎宽无显着差异(P>0.05)。喷施赤霉素后,ANW16F的茎宽明显增加,维管束数目也显着增多(P<0.05),然而茎秆表皮细胞厚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纵切结果表明,矮秆ANW16F的薄壁细胞明显比LD222短(P<0.05),喷施赤霉素后ANW16F的薄壁细胞显着伸长(P<0.05)。对于整个倒2茎节间,矮秆ANW16F和高秆LD222的细胞数目无显着差异(P>0.05)。同样的,未喷施处理的ANW16F与喷施处理的相比,整个倒2茎节间中细胞数目差异也不大(P>0.05),说明矮秆基因Rht16的致矮作用是通过缩短茎节间细胞长度实现的。5、以矮秆ANW16F和高秆LD222亲本,及其杂种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96对SSR引物和1936对FSRAP引物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将Rht16基因定位到6A染色体上SSR标记Xwmc753与FSRAP标记Me28-Em17之间遗传距离为9.2 cM的范围内。
赵小红,白羿雄,姚有华,安立昆,吴昆仑[9](2021)在《禾谷类作物茎秆特性与茎倒伏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倒伏是作物生产中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倒伏会使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作物倒伏主要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禾谷类作物中茎倒伏研究报道居多。茎秆纵向生长调控株高,其与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途经相关;横向生长同茎粗和壁厚等性状密切相关,主要涉及纤维素、木质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抑制茎秆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可使株高降低,茎秆变粗,茎秆抗折力提升,最终增强植株抗倒伏特性。本文对禾谷类作物茎秆特性与倒伏关系研究以及抗倒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阐述,以期为作物抗倒伏品种选育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魏世林[10](2021)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乙烯利、矮壮素和烯效唑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的3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河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粱品种‘农大红1号’为试验材料,以3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ETH)、矮壮素(CCC)、烯效唑(Uniconazole)分别采用3个浓度梯度在高粱拔节期均匀喷施,对照组用等量清水处理。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喷施浓度。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高粱株高降低(各处理株高分别较对照降低:乙烯利:10.7%、11.7%、17.5%;矮壮素:6.1%、8.3%、11.5;烯效唑:39.9%、44.7%、52.7%)、节间长度缩短、茎粗增加、抗折力增加,有效提高了高粱抗倒伏能力。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通过缩短叶片长度提高高粱抗倒伏能力。烯效唑对高粱茎秆和叶片影响显着高于乙烯利和矮壮素,乙烯利与矮壮素之间差异不显着。2.各处理叶面积、SPAD、Ci、Tr、Gs和Pn在不同生长时期均高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增加。Ci随生长发育进程先上升后下降,在开花期达到最高,之后下降。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低浓度下对Gs影响依次为烯效唑>矮壮素>乙烯利,且差异显着。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Pn影响依次为:烯效唑>乙烯利>矮壮素(C3浓度下高粱Pn分别较对照增加:烯效唑:44.2%;乙烯利:22.9%;矮壮素:19.3%。),烯效唑与乙烯利和矮壮素差异显着,乙烯利与矮壮素差异不显着。3.不同生长时期高粱SOD、POD、CAT活性、SP和SS含量均高于对照,MDA含量较对照降低。SOD和POD活性在拔节期至喇叭口期呈下降趋势,于喇叭口期至灌浆期上升。CAT活性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开花期达到最高,之后活性下降。SP含量于拔节期至开花期呈上升趋势,之后下降。3种植物生长调节对高粱抗逆性影响表现为:烯效唑>矮壮素>乙烯利。4.研究发现,各处理高粱GA和IAA含量较对照降低,ZT和ABA含量较对照增加。随处理浓度增加GA和IAA含量下降,ZT和IAA含量上升。GA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下降。ZT和IAA含量在拔节期至喇叭口期上升,之后下降。ABA含量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呈上升的趋势。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内源激素含量影响表现为:烯效唑>矮壮素>乙烯利,烯效唑与乙烯利和矮壮素差异显着,乙烯利与矮壮素差异不显着。5.试验对高粱产量指标分析后发现,高粱穗粒重除乙烯利在Cl浓度下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外均显着高于对照(穗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烯效唑:27.9%;矮壮素:11.3%;乙烯利:9.0%),且随处理浓度上升而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千粒重除矮壮素在C3浓度下显着高于对照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高粱穗粒数显着高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各处理穗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乙烯利:7.2%、13.5%、19.2%;矮壮素:10.2%、10.2%;18.6%;烯效唑:22.7%;28.8%;36.0%。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通过调节高粱产量系数,提高高粱产量。6.试验对高粱籽粒品质进行测量后发现,各处理高粱籽粒蛋白质、单宁、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对照增加,且随处理浓度增加上升。淀粉和脂肪含量较对照下降,且随着处理浓度上升含量下降。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节高粱营养物质积累,改善籽粒品质。7.研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调节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含量实现的:(1)株高与G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AB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ZT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节间长度与GA和I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ABA和ZT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茎粗与IA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降低高粱GA和IAA含量,增加ABA和ZT含量,使株高降低,茎粗增加,茎秆抗折力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强。(2)高粱光合指标与ABA和ZT含量呈正相关,与GA和IAA含量呈负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提高高粱ZT和ABA含量来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数,提高高粱光合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积累。(3)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性调节剂物质含量与ABA和ZT含量呈正相关,与GA和IAA含量呈负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提高高粱ZT和ABA含量,降低GA和IAA含量,促进高粱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性调节剂物质含量增加,使MDA含量降低,提高高粱抗逆能力。综合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烯效唑对高粱影响显着大于矮壮素和乙烯利,乙烯利和矮壮素差异不显着。烯效唑浓度在1110mg/L-1665mg/L时能够显着降低高粱株高,有效提高抗倒伏能力,同时显着提高高粱产量,且对高粱生育期影响较小,能够适时收获。
二、小麦茎秆性状化学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茎秆性状化学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作物倒伏的特征和影响 |
1.1.1 倒伏的特征 |
1.1.2 倒伏的影响 |
1.2 作物倒伏的原因 |
1.2.1 外部因素 |
1.2.2 内部因素 |
1.3 .形态特征与倒伏的关系 |
1.3.1 穗部形态特征 |
1.3.2 茎秆形态特征 |
1.3.3 根部形态特征 |
1.4 解剖结构与倒伏的关系 |
1.5 理化特性与倒伏的关系 |
1.5.1 矿物质元素 |
1.5.2 多糖 |
1.5.3 纤维素 |
1.5.4 木质素 |
1.6 木质素代谢酶活性与倒伏的关系 |
1.7 木质素合成基因与倒伏的关系 |
1.8 燕麦抗倒伏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9.1 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目标 |
1.9.3 研究内容 |
1.9.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倒伏分级 |
2.1.5 形态性状测定 |
2.1.6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2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穗部形态特征 |
2.2.3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茎秆形态特征 |
2.2.4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根部形态特征 |
2.3 讨论 |
2.3.1 穗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3.2 茎秆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3.3 根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解剖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和仪器 |
3.1.3 试验取样 |
3.1.4 试验方法 |
3.1.5 解剖结构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燕麦品种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 |
3.2.2 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燕麦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差异 |
3.3.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倒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理化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取样 |
4.1.3 试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根部理化物质含量 |
4.2.2 茎秆基部第1 节理化物质含量 |
4.2.3 茎秆基部第2 节理化物质含量 |
4.2.4 理化物质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根部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4.3.2 茎秆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茎秆木质素代谢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茎基部节间抗折力变化 |
5.2.2 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变化 |
5.2.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变化 |
5.2.4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
5.2.5 PAL、4CL、TAL、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的回归分析 |
5.3 讨论 |
5.3.1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折力的变化 |
5.3.2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5.3.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取样 |
6.1.3 试验仪器和试剂 |
6.1.4 试验方法 |
6.1.5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 |
6.2.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
6.3 讨论 |
6.3.1 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量变化 |
6.3.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植株表型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相关性 |
7.1.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7.1.3 根、茎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7.1.4 茎秆木质素代谢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
7.1.5 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
7.2 主要结论 |
7.3 创新之处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
1.1.1 植株形态特征 |
1.1.2 茎秆解剖结构 |
1.1.2.1 机械组织 |
1.1.2.2 输导组织 |
1.1.3 茎秆细胞壁组分 |
1.1.3.1 纤维素 |
1.1.3.2 木质素 |
1.1.3.3 其他主要成分 |
1.2 植物茎秆强度的调控措施 |
1.2.1 栽培措施 |
1.2.2 外源物质调控 |
1.2.3 分子育种 |
1.3 植物中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中褪黑素的发现 |
1.3.2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3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
1.3.3.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1.3.3.2 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2.1.2.2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
2.1.2.3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
2.1.2.4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
2.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茎强度 |
2.2.2 植株形态指标 |
2.2.3 植株光合特性 |
2.2.4 花茎木质素含量 |
2.2.5 花茎褪黑素含量 |
2.3 讨论 |
第3章 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
3.1.2 方法 |
3.1.2.1 植株形态指标 |
3.1.2.2 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观察 |
3.1.2.3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
3.1.2.4 花茎木质素分布观察 |
3.1.2.5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
3.1.2.6 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 |
3.1.2.7 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测定 |
3.1.2.8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表型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分布的影响 |
3.2.6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2.7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
3.2.7.1 花茎木质素FTIR分析 |
3.2.7.2 花茎木质素2D-HSQC分析 |
3.2.8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外源褪黑素增强芍药花茎强度的转录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花茎总RNA提取 |
4.1.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4.1.2.3 测序数据的过滤、比对和基因表达水平计算 |
4.1.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 |
4.1.2.5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
4.1.2.6 DEGs功能分析 |
4.1.2.7 候选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结果评估及与参考基因集比对 |
4.2.2 DEGs筛选与统计分析 |
4.2.3 DEGs的GO功能分类及KEGG富集分析 |
4.2.4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
4.2.5 褪黑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DEGs表达模式分析 |
4.2.6 转录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芍药PlCOMT1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2.1 PlCOMT1基因克隆 |
5.1.2.2 PlCOMT1基因序列分析 |
5.1.2.3 PlCOMT1基因表达模式检测 |
5.1.2.4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
5.1.2.5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5.1.2.6 PlCOMT1基因对烟草的遗传转化及鉴定 |
5.1.2.7 PlCOMT1基因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
5.1.2.8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lCOMT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5.2.2 PlCOMT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5.2.3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
5.2.4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5.2.5 转PlCOMT1基因烟草植株鉴定 |
5.2.6 PlCOMT1基因的功能验证 |
5.2.6.1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表型变化 |
5.2.6.2 转PlCOMT1基因烟草形态指标变化 |
5.2.6.3 转PlCOMT1基因烟草叶片光合特性变化 |
5.2.6.4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褪黑素含量及TDC活性变化 |
5.2.6.5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部次生细胞壁结构观察 |
5.2.6.6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分布观察 |
5.2.6.7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含量变化 |
5.2.6.8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单体组成变化 |
5.2.6.9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5.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倒伏的研究概况 |
1.1.1 水稻倒伏的原因 |
1.1.2 水稻倒伏的类型 |
1.1.3 水稻倒伏的危害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倒伏的影响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茎秆结构的影响 |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水稻抗倒伏的分子机制 |
1.3.1 抗性基因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1.3.2 水稻抗倒伏的调控机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处理 |
2.1.4 仪器设备 |
2.2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1 取样方法及酶液提取 |
2.2.2 SOD活性的测定 |
2.2.3 POD活性的测定 |
2.2.4 CAT活性的测定 |
2.2.5 多糖百分含量的测定 |
2.3 形态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取样方法 |
2.3.2 水稻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3 水稻抗倒伏指标的测定 |
2.4 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方法 |
2.4.1 取样方法 |
2.4.2 室内考种 |
2.4.3 理论测产 |
2.5 抗性基因的定量分析 |
2.5.1 抗倒伏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引物设计 |
2.5.2 RNA提取 |
2.5.3 植物基因组总RNA的鉴定 |
2.5.4 反转录步骤 |
2.5.5 qRT-PCR步骤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抗性酶活性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
3.1.1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1.2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1.3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3.1.4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多糖百分含量的影响 |
3.2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指标的影响 |
3.2.1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株高、节间长的影响 |
3.2.2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抗倒伏性的影响 |
3.3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壮秆剂对水不同稻品种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1 水稻总RNA的鉴定 |
3.4.2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Os EXT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3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Os PEX1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4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Os SUS3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5 壮秆剂对不同水稻品种Os CESA9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壮秆剂对水稻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
4.2 壮秆剂对水稻物质代谢的影响 |
4.3 壮秆剂对水稻形态指标的影响 |
4.4 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4.5 壮秆剂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6 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基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青稞茎秆特征与抗倒伏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倒伏研究进展 |
1.2.1 茎秆的形态特征与倒伏的关系 |
1.2.2 茎秆的化学成分与倒伏的关系 |
1.2.3 茎秆的解剖结构与倒伏的关系 |
1.2.4 倒伏的评价方法 |
第二章 青稞抗倒性评价方法比较及茎秆外部形态指标与抗倒性相关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青稞抗倒性评价方法比较 |
2.3.2 茎秆外部形态指标间的差异 |
2.3.3 茎秆外部形态指标与抗倒性相关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青稞内部解剖及化学成分与抗倒性的相关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项目测定与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稞茎秆内部解剖结构与抗倒性的相关研究 |
3.3.3 青稞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性的相关研究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全文讨论 |
4.2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源的调控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的调控 |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
2.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田间调查项目 |
2.3.2 干物质测定 |
2.3.3 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3.4 籽粒品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植株株高 |
3.1.2 主茎茎粗 |
3.1.3 其他农艺性状 |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3.3.2 茎秆干物质积累 |
3.2.3 叶片干物质积累 |
3.2.4 荚壳干物质积累 |
3.2.5 籽粒干物质积累 |
3.2.6 干物质分配规律 |
3.2.7 干物质转运规律 |
3.3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1 叶片叶绿素含量 |
4.1.2 叶片蔗糖含量 |
4.1.3 叶片还原糖含量 |
4.1.4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
4.1.5 叶片淀粉含量 |
4.1.6 叶片总糖含量 |
4.1.7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
4.1.8 叶片总氮含量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荚壳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1 荚壳叶绿素含量 |
4.2.2 荚壳蔗糖含量 |
4.2.3 荚壳还原糖含量 |
4.2.4 荚壳可溶性糖含量 |
4.2.5 荚壳淀粉含量 |
4.2.6 荚壳总糖含量 |
4.2.7 荚壳可溶性蛋白含量 |
4.2.8 荚壳总氮含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籽粒蔗糖含量 |
5.2 籽粒还原糖含量 |
5.3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
5.4 籽粒淀粉含量 |
5.5 籽粒总糖含量 |
5.6 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
5.7 籽粒总氮含量 |
5.8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产量 |
6.2 籽粒品质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
7.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2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3 覆膜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4 玉米倒伏基本性状与倒伏特性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量 |
2.3.2 水分利用效率 |
2.3.3 春玉米发育指标 |
2.3.4 茎秆特征指标 |
2.3.5 茎秆力学指标 |
2.3.6 纤维素和木质素 |
2.3.7 根系指标 |
2.3.8 考种与计产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倒伏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含水量的影响 |
3.1.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穗位高和穗位系数的影响 |
3.1.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5 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特征的影响 |
3.2.1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间长的影响 |
3.2.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节茎粗的影响 |
3.2.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第3-5 茎节生物量的影响 |
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
3.3.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弯折力的影响 |
3.4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条数和根干重的影响 |
4.2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干重分配比例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
4.3.1 根表面积 |
4.3.2 根体积 |
4.3.3 根长 |
第五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覆膜覆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2 春玉米茎秆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 春玉米根系特征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6.1.2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3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
6.1.4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矮秆小麦的研究进展 |
1.1.1 小麦矮秆基因起源 |
1.1.2 小麦矮秆基因及其遗传效应 |
1.1.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布与矮源利用现状 |
1.2 影响小麦矮化的环境因素与矮化机理 |
1.2.1 影响小麦矮化的环境因素 |
1.2.2 矮秆小麦矮化机理 |
1.3 分子标记技术与小麦矮秆基因定位 |
1.3.1 主要的分子标记 |
1.3.2 小麦矮秆基因定位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矮秆小麦ANW16F(携带Rht16)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器材 |
2.1.3 田间种植与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株高、穗长、节间长度表型特征分析 |
2.2.2 株高、穗长、茎节长及部分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矮秆小麦ANW16F外源赤霉素响应及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最适赤霉素浓度筛选 |
3.2.2 外源赤霉素喷施后株高及其构成因子性状测定与分析 |
3.2.3 内源赤霉素GA_4含量的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矮秆 ANW16F和高秆 LD222 茎秆组织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矮秆基因Rht16 的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剂耗材与仪器 |
5.1.3 试验引物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SR引物差异筛选 |
5.2.2 FSRAP引物差异筛选 |
5.2.3 连锁图的绘制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9)禾谷类作物茎秆特性与茎倒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茎秆特性与倒伏关系的研究 |
1.1 茎秆纵向生长指标与倒伏的关系 |
1.2 茎秆横向生长指标与倒伏的关系 |
2 茎秆特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
2.1 纵向生长相关性状分子机理研究 |
2.2 横向生长相关性状分子机理研究 |
3 展望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缩略词与中文对照(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1 乙烯利 |
1.2.2 矮壮素 |
1.2.3 烯效唑 |
1.3 植物生长调节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株型的影响 |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物光合的影响 |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1.3.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产量的影响 |
1.3.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1.3.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栽培管理 |
2.2.2 农艺性状调查 |
2.2.3 光合指标测定 |
2.2.4 生理生化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光合的影响 |
3.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MDA含量的影响 |
3.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光合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渗透性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叶片的影响 |
3.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开花期的影响 |
3.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株高的影响 |
3.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抗倒伏指标的影响 |
3.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株型的影响 |
3.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籽粒品质的影响 |
3.2.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籽粒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9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高粱株型和穗粒数与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抗倒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与抗折力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5 抗倒伏指标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光合的影响 |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籽粒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小麦茎秆性状化学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D]. 南铭.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石文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4]壮秆剂对水稻抗倒伏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D]. 王丹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5]青稞茎秆特征与抗倒伏相关性分析[D]. 谭畅.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6]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魏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D]. 龚胤书.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9]禾谷类作物茎秆特性与茎倒伏关系的研究[J]. 赵小红,白羿雄,姚有华,安立昆,吴昆仑. 植物生理学报, 2021(02)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剂筛选[D]. 魏世林.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