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特色产业 激活多元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龚丽钧,杨忍,杨帆[1](2021)在《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珠三角地区乡村经济空间重构历程与重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构建了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珠三角地区乡村土地资本化各阶段中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特征与传导机制,并以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乡村经济空间重构过程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土地资本化是产权主体通过出让、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过程,核心是集体土地产权的流动性与增值性。(2)珠三角地区农村土地资本化过程大致经历以集体内部经营为主转变为以出租为主,再到多元方式并存的土地资本化形式。其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向分散、破碎、低效、蔓延的乡村工业格局转变,最终逐渐走向集中的乡村多元经济空间形态。(3)农村土地资本化是黄龙村经济空间重构的核心环节也是重要驱动力。在以土地出租为主到土地出让与出租并存的土地资本化过程中,土地的资本价值重新活化,同时促进低端集聚的乡村工业空间向绿色高质量的乡村多元经济空间重构。
杨小柳,史维[2](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国内学界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的丰富积累,以发展的一体化和特殊性为基点,开展与国际发展研究的比较,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回应发展研究现有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解决发展问题上的强大理论优势,并提出了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验中推演发展研究中国理论的思路和框架。
郝武峰[3](2021)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我国“三农”问题依旧严重,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空间受限,城乡发展不平衡。突出的“三农”问题既与我国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相矛盾,又是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的“淤点、堵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期破解“三农”困局,加快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国家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老路,而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在主体、利益、价值、空间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如何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三农”困局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新命题。产业链是现代产业的基本组织方式,是产业融合分析研究的重要载体。产业融合是产业链分解、重构和升级的过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然引发农业产业链重塑升级。因此,从产业链视角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从产业链视角重点回答了融合发展三个层面的关键性问题:第一,理论问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二,历史发展问题: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和发展水平如何?第三,实践核心问题: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空间优化、价值增值问题。①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是谁?农民如何深度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就业增收?如何培育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②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有哪些?农村如何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提升空间载体功能?③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如何进行融合发展?农业如何通过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价值增值,提升附加价值?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产业链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在分析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视角重点探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内涵、动因、机理等,构建了一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村空间为主导,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增值为目的,通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涉农二三产业或农业产业内部之间交叉重组、互动融合,形成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升级农业产业链的过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将产业链这一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价值、主体、空间等维度实现深度融合。从融合动因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推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模块化分工、主体利益驱动、技术与知识创新、市场需求升级、产业组织创新、政策与制度变革等六个方面。从融合机理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始于农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双向链式关联关系,经过产业链环节的模块化分解、整合两个阶段,最终形成融合型农业产业链网络。第三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考察。重点分析了建国七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性特征、核心政策以及历史脉络。本文认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以工农结合发展为导向的萌芽阶段(1949-1977年)、以农工商联合为导向的探索阶段(1978-1990年)、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的起步阶段(1991-2014年)、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导向的深化阶段(2015至今)。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演化和调整始终坚持以解决“三农”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农民利益为核心,以市场化改革和农村产业政策创新为手段的逻辑主线。第四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运用投入产出模式,探索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两个核心指标。基于2002年到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张国家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融合均衡度,农业与涉农第二、三产业及18个涉农二三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度度进行了科学测度分析。研究表明,①从总体水平来看,2002-2017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呈现先上升、后波动变化趋势,2017年融合度达到0.2188,整体仍处于低水平融合状态。②从均衡水平来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非均衡”状况突出。201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为0.1613,我国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远高于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短板。从融合均衡度的变化来看,2002-2015年和2015-2017年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融合均衡度变化特征。2002-2015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逐渐下降,农业与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等涉农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成为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提升的主要动力。而这一时期,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的融合水平呈现低水平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的融合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从2015年到2017年,随着一系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实施,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下降趋势发生逆转,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低水平融合现状有所改善,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提升的重要动力。第五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升级分析。从产业组织链维度,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特征、主体之间组织链模式,剖析融合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和实地调研状况,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方向,创新融合主体组织链模式。本文认为,当前融合主体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弱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诸多局限;二是高质量融合主体缺失,组织链构建动力不足;三是融合主体之间利益联结关系松散,组织链协同水平不强。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政策错配和政策泛化以及配套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应从小农户、融合主体和融合主体间组织链三个层次全面推动,小农户必须通过自身提质增效、内源组织化、外向嵌入联合等方式提升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对于融合主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综合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体和村集体经济主导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内生型融合主体壮大;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服务咨询公司等外生型和混合型融合主体的带动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融合主体之间要不断创新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组织链模式,推动产业组织链高水平分工协作。第六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优化分析。从产业空间链维度,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变化状况,剖析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空间制约问题及原因,探究融合发展空间优化的目标载体和优化方向。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潜在要素禀赋逐渐显性化、城乡要素资源互补性与流动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形成、经济空间产业形态不断重塑等特征,这些新比较优势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石。但与此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着农村空间资源无效利用与价值流失,城市知识、技术、数据等现代经济要素向农村流通不畅,农业产业空间链“短链”和“断链”等空间制约。基于此,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重点以村庄和小城镇为核心空间,城市与郊区城镇为辅助空间,以数字虚拟空间为新兴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地理-网络多维融合空间体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既要以农村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小城镇涉农二三产业空间集聚等方式推动农村区域内部产业空间链延伸,提升农村融合空间主体地位,又要以农村农业产业链外向对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等方式重构城乡间产业空间链,促进城乡产业空间大循环。第七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析。从产业价值链维度,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价值增值空间特征,探究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结合典型案例,对比研究不同路径特征和区域空间、融合主体的现实适用条件。本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空间呈不规则马鞍型。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空间的“长、宽、高”三个方面来看,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为三种:价值链抬高、价值链攀升、价值链拓展。三种路径的价值增值特征、区域空间适用条件、融合主体适用条件迥异,不同区域要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因地制宜,进行融合发展目标路径选择。第八章,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融合发展方向与趋势,从政策与制度创新、融合主体升级、融合空间优化、融合价值增值以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强化农村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第二,提升多元融合主体能级;第三,完善多维利益联结机制;第四,加快农村要素资源与空间优势重塑;第五,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武帅航[4](2020)在《东北地域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达斡尔作为契丹大贺尔氏后裔,是北方游牧和渔猎民族文化带中唯一自族群创生起就定居的民族。在近八个世纪的繁衍生息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耕定居聚落形态和以萨满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化。时至今日,全球化、城镇化、市场化、旅游开发等多元发展,裹挟着市场转型、资本增值、文化趋同等的建设力和“破坏力”,冲击着这一人口较少、地处边陲、经济滞后、民族文化濒危的达斡尔族,其民族聚落的原始风貌渐趋同化,原生文化渐趋失活。因此对于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以达斡尔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文献史料、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口述史访谈等方法,形成文献佐证、口述询证、个案例证、技术拟证共生的循证体系,进行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并结合图解方式进行成果表达。首先,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三方面进行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的历史溯源,探究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关键参变量。其次,立足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研究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结构,分别从“人-自然(1000-10000m)”、“人-社会(100-1000m)”、“人-家庭(1-100m)”三个维度挖掘自然生存空间、社会生产空间、家庭生活空间,三重空间叠合出达斡尔族聚落的物质空间原型;并立足空间原型,针对各个层级的空间吸引点,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更新策略,使达斡尔族传统聚落能够自下而上的活化,实现自更生。最后,基于文化空间概念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空间,研究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的文化空间场域,分别从民族、群体、个体三个层面解析宗教仪式性文化空间、文娱交往性文化空间和手工生活性文化空间,建构出各自的文化空间功能模型;并以此作为理论架构,通过更新、重构三种文化空间功能模型,提出相应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策略。
李芸[5](202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技术的影响,新旧媒介此消彼长,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建设移动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都市报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探索具有充满张力的格局意义。研究以信息系统使用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媒介生态理论为依据,使用了定量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动了数据、模型、访谈、问卷等多重工具和手段,探讨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要素,以都市报的融媒体发展的视角回应对我国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中部力量”建设的思考。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是都市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维系用户、聚集用户的系统性战略,平台层面的粘性、产品层面的粘性、都市报从业者的融媒体素养、用户粘性是其粘性的构成要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反映了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基于价值连接的互动关系,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对用户需求了解和用户服务,他们为融媒产品的设计、制作、传播协同合作,他们在共生融合之中实现共赢。都市报融媒体以大数据技术驱动,赋能平台价值;平台之间的联动、协同发力和激发多层次的用户互动参与构建了平台粘性。都市报融媒产品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构建了产品粘性。都市报主体层面的融媒体意识、融媒体能力、融媒体知识、融媒体伦理与道德四个方面构成了都市报融媒主体的融媒体素养,人才的优势及其融媒体素养成为决定都市报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实质性因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是用户在使用都市报的多元融媒体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使用行为,建立在用户的采纳开始,经过持续使用到粘性产生的行为演进过程,粘性的强弱反映着都市报和用户关系的强弱。研究以期望确认模型(ECM-ISC)为原型,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并通过持续使用意向影响粘性。满意度也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意向、感知转换成本、习惯均正向影响粘性。都市报融媒体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对都市报融媒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逐步形成依存感,形成粘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深描我国都市报融媒体的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进程中希冀通过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对都市报的特质、功能形成延伸,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感知,进而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增强粘性。技术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平台建设方面实现跨媒体、跨业务的融合,解决内容、用户和连接方面的问题;产品方面,发挥都市报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生产优势,转型战略从原来的“媒介拓展”调整到优质内容生产的本位上来,将优质内容向移动端迁移;服务方面,整合都市报长期积累的资源,以综合化的媒体创新服务,开拓都市报的市场新空间。都市报的融合行进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技术、产品、业态、用户、体制机制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系统协调。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过程中,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提升路径,要在都市报融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连接为核心的基础上,确立优质内容生产本位、优化业务流程,社交化传播、激活用户“价值”,技术驱动、与内容传播融通共享,树立融媒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在国外报纸提升粘性、建立与用户的新型关系策略中,我国的都市报可以借鉴通过创新团队组建、编辑部重组进行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实现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会员制、付费制等模式,与用户关系强连接;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关系,增强粘性;跨界融合、延长产业链。
叶磊磊[6](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国办发93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中简称“农村产业融合”),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我们基于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研究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旨在理清当下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紧密的农企关系,如何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指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比较、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研究利益联结机制相关问题。从农村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入手,梳理相关文献和概念,运用交易成本、产业融合和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利益联结机制的类型和模式,归纳总结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从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多角度进行博弈进化分析,提出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吉林省“优质粮食”项目,指出股份式是利益联结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全文指出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必然依托现代企业,以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其它利益联结机制作为补充。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是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发挥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利益联结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监管和加大违约惩罚力度促进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现代产权制度开辟了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通道,农户成为企业股东才能参与并分享农村产业融合的利润。为了推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构建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利益联结机制,当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临不紧密、不规范、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滞后、促进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七条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监管力度,二是严格规范契约合同,三是建立关系信用制度,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五是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六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七是重视环境保护。
文成[7](2020)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屈明[8](2020)在《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中村具有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烙印,是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城中村犹如城市中的孤岛,在区位上与城市有紧密的关联,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兼有城市村民(农村户口)及外来流动人口,人员复杂,在公共管理、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居住质量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城乡差异。如何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一村一策”(而非“一拆而就”)实施有针对性的城中村更新改造,以实现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各大城市依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城乡规划学(而非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研究视野,以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小屯地区城中村的发展现状及更新改造面临的困境,总结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北京市总体规划及丰台区分区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提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总体目标与定位,进而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大屯村为例,提出具体的更新规划策略,以期为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鉴。首先,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通过对该地区城中村的更新状况进行比较,确定小屯地区的重点城中村——大屯村为更新设计案例;其次,对近年来我国城中村更新思路与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影响更新模式的社会经济、区域区位、相关政策、人口构成、物质空间等若干因素;再次,解读丰台区及小屯地区城中村的更新现状、核心问题、已实施的改造工程,以上位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总体目标及原则,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域面临的更新困境,提出“自组织更新”这一现阶段最适宜的更新模式;然后,以大屯村为例,重点进行该典型城中村的更新设计研究,提出具体的更新对策及设计方案;最后,总结可供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更新借鉴的一般性策略,思考对北京城中村更新的几点启示。“一村一策”是城中村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鉴于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本文对于该地区城中村更新对策的探讨,可以为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梁琦[9](2020)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三提五统”的资源提留方式向农村提取资源,并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村级组织完成资源汲取,村级组织具有强制度性权威,村级组织代表国家的行政意志直接和村民打交道而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2003年国家税费改革以后,国家从农业资源中汲取工业化建设资本转为向农村输送公共品资源,大量资源下乡,一方面,乡镇基层政府的收益基础发生了改变,由此也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资源,而不是关心村庄中的资源、公共事务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基层政权走向“悬浮”。另一方面,村级自治组织的治权开始衰落,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资源和动力不足,越来越多的村庄走向私人治理路径。在国家制度供给能力不足,村庄治权衰落的背景下,许多资源稀疏的一般农业型村庄,其村级组织的配置性权威丧失,村干部只能靠在村内“表面公平潜在的利益攫取”、“针对性的私人动员”、“拉关系、套近乎、讲感情”的私人协商方式抑或是“消极作为”、“不出事逻辑”、等私人治理逻辑来积累治理资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管控也使得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没有培育起来,乡村共同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发生改变,村级组织没有培育起治理能力,造成了动员困境、项目落地困境、公共性萎缩困境等问题,此外,村庄的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并没有培育村庄公共性而仅构成村庄私人关系的聚合,这些因素在村庄内的合力就构造了该村的私人治理,应该看到该村的治理逻辑是一种“去权威生成机制”而无法生产出农村治理现代化所需的体系与能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深描和比较的手法,运用丰富的经验材料分别从两个村庄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村民小组、普通村民、钉子户等不同村庄力量的行动逻辑、参与过程以及扮演角色来呈现同样为资源稀疏的农业型村庄,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不同的基层治理实践机制和结果,以及竹村在私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治理困境、河村的制度公共性激活村级治理。具体来说,竹村村级私人治理逻辑主要存在着制度权威衰落困境、治理资源缺乏困境、村庄利益分化困境等,而河村主要动用了“制度动员、价值动员以及舆论动员”、“村—组—湾"三级治理架构”、“五议两公开”等再造公共性的规则,通过对两个村庄治理逻辑的对比,从而探讨私人治理对国家政权合法化的冲击、村级组织的治理困境、以及激活村庄治理公共性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经验资料,本文通过对资源禀赋上相近但治理逻辑相异的两个村庄的比较分析来揭示私人治理的运用在基层治理中的困境,并试图通过针对性的动员逻辑再造村庄公共性,其目的主要有:其一、在治理资源和治理权威绝对衰落以及治责结果化导向下,私人治理治理过程中不仅大量耗散村庄资源增加治理成本并进一步压缩治理的空间,还割裂了村庄的完整性和村治主体之间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治理困境。其二、探讨如何发挥村民在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成国家资源与村庄真实需求对接从而再造村庄内生的公共性进行“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动员与激活村民主体化的民主协商机制;其三、探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国家大量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占主体的农业类型村庄的治理能力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如何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其四、对再造村庄公共性的意义与对国家-农村社会-农民关系之间的探讨,并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点经验之谈。其五、结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解读以期能成为有价值的参考。
沈令婉[10](2020)在《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全面启动传统村落调查后,传统村落受到了重视与保护,但目前传统村落更多地处于静态化保护状态,存在保护与活化利用不协调,人口流失导致活力缺失的困境与问题。另一方面,在政策、资本以及消费需求的共同推助下,乡村民宿呈蓬勃发展趋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也成为民宿发展的平台,但民宿的“井喷式”增长状态和同质化的营造设计与传统村落的活化并不匹配,如何让传统村落中的民宿让村落在保护的前提下产生活化效果?首先,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传统村落活化与民宿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自身思考提出传统村落活化的核心目标。其次,对浙江丽水的具有典型性的传统村落民宿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现状民宿主要存在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主体关系相对错位;二是民宿的在地性文化缺失;三是民宿产业融合度不高。接着,通过扎根学习和调研小组讨论,以传统村落活化的核心目标为导向,结合现状问题,提出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的四个关键因素:产业融合、文化融入、自然环境融入、村民主体参与。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整理与归纳,从考虑产业融合、在地文化融入、自然环境融入、村民主体纳入四方面提出设计策略。
二、建立特色产业 激活多元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特色产业 激活多元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珠三角地区乡村经济空间重构历程与重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珠三角地区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 |
1.1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概念内涵 |
1.2 农村土地资本化与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的逻辑关系 |
2 珠三角农村土地资本化各阶段中乡村经济空间重构特征与机制 |
2.1 1978—1992年:以集体经营为主的农村土地资本化阶段 |
2.2 1992年—21世纪初:以出租为主的农村土地资本化阶段 |
2.3 21世纪以来:多元化方式并存的农村土地资本化阶段 |
3 典型乡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的乡村经济空间重构机制 |
3.1 黄龙村概况 |
3.2 黄龙村发展历程 |
3.2.1 1991年前年前:农地时期——传统农业生产阶段 |
3.2.2 1991—2000年年:农地转用前期——工业起步阶段 |
3.2.4 2020年以来:工业用地转型时期——多元化产业发展阶段 |
3.3 黄龙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的乡村经济空间重构机制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发展”的两个基本认识 |
二、少数民族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
四、结束语 |
(3)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链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业链理论 |
一、产业链思想起源与发展 |
二、产业链理论含义 |
三、产业链的三重维度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农村的概念界定 |
二、一二三产业的概念界定 |
三、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第四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模块化分工 |
二、主体利益驱动 |
三、技术知识创新 |
四、市场需求升级 |
五、产业组织创新 |
六、政策与制度变革 |
第五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一、融合基础: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双向链式关联关系 |
二、融合阶段Ⅰ:产业链环节模块化分解 |
三、融合阶段Ⅱ:产业链环节模块化整合 |
四、融合状态:融合型农业产业链网络 |
第三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考察分析 |
第一节 萌芽阶段:工农结合发展(1949-1977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二节 探索阶段:农工商联合发展(1978-1990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1991-2014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四节 深化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至今)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五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实践启示 |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第一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构建 |
一、投入产出法与投入产出模型 |
二、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依据 |
三、农业、涉农第二产业以及涉农第三产业划分 |
四、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及构建 |
第二节 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总体融合水平分析 |
二、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水平比较 |
第三节 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总体融合水平分析 |
二、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水平比较 |
第四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均衡状况分析 |
三、主要问题 |
第五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与组织链特征分析 |
一、我国不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特征分析 |
二、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组织链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困境分析 |
一、原子层:“弱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制约显着 |
二、分子层: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主体缺失 |
三、引力层: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松散 |
四、支撑层:政府相关政策错配、泛化及制度供给不足 |
第三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方向 |
一、小农户提质增效、内源组织化与外向嵌入 |
二、驱动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多元化发展 |
三、战略联盟式组织链创新与纵向一体化组织链培育 |
第四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组织链目标模式分析 |
一、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
二、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Ⅱ:“龙头企业+信息平台+企业集群+农户” |
三、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Ⅲ:“互联网平台企业+企业集群+合作社+农户” |
四、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Ⅳ:“服务咨询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 |
五、多元主体驱动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
第六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要素禀赋与产业空间载体动态变化 |
一、农村空间潜在要素禀赋优势显性化 |
二、城乡要素互补性与流动性增强 |
三、农村经济空间核心区域形成加快 |
四、农村经济空间产业形态不断重塑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制约问题 |
一、农业产业空间链“断链”和“短链”现象突出 |
二、农村空间资源无效利用与价值流失 |
三、城市技术、知识等经济要素向农村流通不畅 |
四、空间制约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载体功能分析 |
一、核心空间载体:村庄与小城镇 |
二、辅助空间载体:城市与郊区城镇 |
三、新兴空间载体:数字虚拟平台 |
第四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方向 |
一、完善农村内部产业空间链与重构城乡间产业空间链 |
二、内向拓展集聚Ⅰ:农村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 |
三、内向拓展集聚Ⅱ:小城镇涉农二三产业空间集聚 |
四、外向联通循环Ⅰ:农村农业产业链外向对接 |
五、外向联通循环Ⅱ:城市总部经济与产业转移 |
第七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分析 |
一、传统农业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特征 |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的三维静态空间分析 |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的动态路径分析 |
第二节 价值增值路径Ⅰ:价值链抬高 |
一、价值链抬高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抬高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价值增值路径Ⅱ:价值链攀升 |
一、价值链攀升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攀升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四节 价值增值路径Ⅲ:价值链拓展 |
一、价值链拓展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拓展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五节 不同价值增值路径比较分析 |
一、价值增值特征比较 |
二、区域空间适用条件比较 |
三、融合主体适用条件比较 |
第八章 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农村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
一、探索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法》 |
二、创新农村融合型产业监管机制 |
三、提高农村财税与金融政策靶向性 |
四、鼓励推进农村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
第二节 提升多元融合主体能级 |
一、推动小农户向高质量规范化家庭农场转变 |
二、重点培育农民综合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体 |
三、大力探索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
四、择优支持融合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 |
五、激活新兴现代服务企业融合动力 |
第三节 完善多维利益联结机制 |
一、完善利益协同共享机制 |
二、完善风险协同共担机制 |
三、完善信息协同共享机制 |
第四节 加快农村要素资源与空间优势重塑 |
一、加快建立农村生态要素资源市场化定价机制 |
二、加快优化村庄和小城镇的现代化营商环境 |
三、加快建设农村新型基础设施与数字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
一、以生态化+构筑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 |
二、以精细化+延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三、以创意化+拓展现代农业多功能产业链 |
四、以数字化+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水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4)东北地域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少数族裔口述史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达斡尔族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解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成因溯源 |
2.1 达斡尔族的自然环境特质 |
2.1.1 与地理格局相适应的聚落空间分布 |
2.1.2 与地形地貌相契合的聚落空间格局 |
2.1.3 与生态气候相协同的聚落生产周期 |
2.1.4 与物产资源相依附的聚落空间生态链 |
2.2 达斡尔族的社会经济结构 |
2.2.1 经济生产结构:聚居之基 |
2.2.2 氏族血缘制度:聚居之魂 |
2.2.3 国家政治革新:聚居之变 |
2.3 达斡尔族的文化习俗特质 |
2.3.1 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
2.3.2 情感寄托的民俗民风 |
2.3.3 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结构 |
3.1 自然维度下的生存景观空间 |
3.1.1 空间模式:“人-农”与“居”的定-居空间模式 |
3.1.2 空间格局:“山水相依”“沿江拓田”的空间格局 |
3.1.3 空间构成:“山-水-田-草-人”的聚落空间构成 |
3.2 社会维度下的生产聚居空间 |
3.2.1 单体聚落呈现的空间规划布局 |
3.2.2 多重经济组构的空间深层结构 |
3.2.3 社会制度制约的空间隐性秩序 |
3.3 家庭维度下的生活居住空间 |
3.3.1 家庭结构下的居住建筑类型演变 |
3.3.2 伦理秩序下的“人”与“家”民居空间原型 |
3.3.3 行为主导下的“人”与“庭”院落空间原型 |
3.4 物质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
3.4.1 修复“人-自然”景观维度的空间吸引点 |
3.4.2 重构“人-社会”聚居维度的空间吸引点 |
3.4.3 更新“人-家庭”住居维度的空间吸引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的文化空间场域 |
4.1 民族演绎的萨满祭祀性文化空间 |
4.1.1 祭祀仪式的表现形式 |
4.1.2 萨满活动的场所选择 |
4.1.3 祭祀性文化空间功能模型 |
4.2 群体演绎的文娱交往性文化空间 |
4.2.1 文娱活动的表现形式 |
4.2.2 群体文娱的场所选择 |
4.2.3 交往性文化空间功能模型 |
4.3 个体演绎的手工生活性文化空间 |
4.3.1 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 |
4.3.2 个体手工的场所选择 |
4.3.3 手工艺文化空间功能模型 |
4.4 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4.4.1 重构萨满祭祀文化空间 |
4.4.2 激活文娱交往文化空间 |
4.4.3 更新个体手工文化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融媒体研究 |
1.2.4 关于粘性影响因素和粘性机理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融媒体的界定与内涵 |
2.1.2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
2.2 粘性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粘性的界定与测量 |
2.2.2 粘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系统使用理论 |
2.3.2 关系营销理论 |
2.3.3 信息素养理论 |
2.3.4 媒介生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
3.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及其与资讯类平台差异 |
3.1.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 |
3.1.2 都市报融媒体与资讯类平台的差异 |
3.2 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构成要素 |
3.2.1 平台层面 |
3.2.2 产品层面 |
3.2.3 传播主体层面 |
3.2.4 用户层面 |
3.3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与相互作用 |
3.3.1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 |
3.3.2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分析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2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构念与假设提出 |
4.3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4.4 样本数据及处理 |
4.4.1 《钱江晚报》融媒体用户粘性影响因素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4.2 问卷信度、效度 |
4.5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与案例考察 |
5.1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 |
5.1.1 都市报融媒产品运营 |
5.1.2 都市报融媒平台运营 |
5.1.3 都市报及其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养 |
5.2 技术驱动型: 《钱江晚报》 |
5.2.1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和服务平台 |
5.2.2 垂直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优质资源整合 |
5.2.3 创新管理机制,助力提升产品的自我迭代能力 |
5.2.4 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互动,增强用户活跃度 |
5.3 创新优质融媒产品型: 成都商报 |
5.3.1 借力纸媒,打造区域新媒体集群 |
5.3.2 内容为王,重视原创新闻 |
5.3.3 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5.3.4 打造社群聚合平台,突出用户互动服务 |
5.4 定制化、综合化媒体服务型: 安徽生活网 |
5.4.1 综合平台+垂直账号全面布局,构建新媒体集群 |
5.4.2 瞄准用户痛点,重点打造精细化、垂直化的城市生活服务 |
5.4.3 联合多业态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
5.4.4 打造互动性的品牌主题活动,建立与用户的持久连接 |
5.5 国外报纸融合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
5.5.1 跨界融合,向入口平台转型 |
5.5.2 重组编辑部,深耕高品质内容 |
5.5.3 付费制、会员制、订阅制等多种模式,以服务与用户强连接 |
5.5.4 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与用户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提升策略 |
6.1 以建设综合智慧平台为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
6.2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本位,提升都市报融媒体品牌影响力 |
6.3 以融媒体意识为贯穿,创新管理机制 |
6.4 以用户参与为中心,激活用户“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产业融合 |
1.2.2 农村产业融合 |
1.2.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1.2.4 龙头企业 |
1.2.5 新型经营主体 |
1.2.6 互利机制 |
1.2.7 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产业融合部分 |
2.1.1 理论基础 |
2.1.2 文献综述 |
2.2 利益联结机制部分 |
2.2.1 理论基础 |
2.2.2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
3.1.2 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 |
3.1.3 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
3.1.4 利益联结机制信息化滞后 |
3.1.5 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不足 |
3.2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中利益联结机制经验借鉴及启示 |
3.2.1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 |
3.2.2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对利益联结机制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 |
4.1 利益联结机制的四个内涵机制 |
4.1.1 利益创造 |
4.1.2 利益分配 |
4.1.3 利益保障 |
4.1.4 利益约束 |
4.2 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内部影响因素 |
4.2.2 外部影响因素 |
4.3 利益联结机制的激励因素分析 |
4.3.1 内部激励因素 |
4.3.2 外部激励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
5.1 利益联结机制的分类 |
5.1.1 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 |
5.1.2 合同式利益联结机制 |
5.1.3 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 |
5.1.4 企业式利益联结机制 |
5.1.5 股份式利益联结机制 |
5.2 区别易混淆的利益联结机制 |
5.2.1 合作式与合同式的异同 |
5.2.2 企业式与股份式的异同 |
5.3 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
5.3.1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
5.3.2 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组织模式及博弈分析 |
6.1 “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及其博弈分析 |
6.1.1 组织模式 |
6.1.2 博弈分析及模型建议 |
6.2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及其博弈分析 |
6.2.1 组织模式 |
6.2.2 博弈分析及模型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两种典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比较 |
7.1 康祺米业 |
7.2 康美优品米业 |
7.3 绩效评估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 |
8.1.2 利益共同体是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的目标 |
8.1.3 加强监管是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主要职责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大监管力度,减少监管成本 |
8.2.2 严格规范契约合同,提高合同履约率 |
8.2.3 建立关系信用制度,促进双方良性互动 |
8.2.4 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 |
8.2.5 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中介组织 |
8.2.6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户融合发展 |
8.2.7 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我国的城中村改造 |
1.1.2 存量规划语境下的城市更新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与棚户区 |
1.3.2 城市更新、存量规划与城中村更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概况 |
2.1 北京城中村的改造更新历程 |
2.1.1 北京城中村的更新现状 |
2.1.2 北京城中村更新改造相关政策 |
2.1.3 主要问题与挑战 |
2.2 丰台区城中村现状问题与更新困境 |
2.2.1 丰台区城中村的更新现状 |
2.2.2 丰台区城中村的更新困境 |
2.2.3 丰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挑战 |
2.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现状问题解读 |
2.3.1 区位与行政区划 |
2.3.2 人口及经济结构 |
2.3.3 用地结构特征 |
2.3.4 已实施的改造工程 |
2.3.5 新版总规及分区规划等相关政策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中村更新主要思路与实践 |
3.1 城中村更新的主要思路 |
3.1.1 土地整改 |
3.1.2 “一拆而就”与“一步到位” |
3.1.3 有机更新 |
3.1.4 补齐短板 |
3.1.5 小屯地区可借鉴的更新思路 |
3.2 城中村更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社会经济因素 |
3.2.2 区位及地域因素 |
3.2.3 相关政策因素 |
3.2.4 人口聚集因素 |
3.2.5 物质空间因素 |
3.3 城中村更新案例实践 |
3.3.1 比较成功的更新改造案例 |
3.3.2 尚存争议的更新改造案例 |
3.3.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案例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目标与定位 |
4.1 上位规划解读 |
4.1.1 小屯地区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发展定位 |
4.1.2 小屯地区在《北京市丰台区分区规划》中的发展定位 |
4.1.3 小屯地区城中村综合定位与更新目标 |
4.2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
4.2.1 问题1:调整用地及产业布局 |
4.2.2 问题2:解决人口外迁安置 |
4.2.3 问题3:完善公服设施配套 |
4.2.4 问题4:环境综合治理改善 |
4.2.5 问题5:提升居住及建筑质量 |
4.2.6 问题6:保护与彰显文化内涵 |
4.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目标与原则 |
4.3.1 城中村阶段性更新目标 |
4.3.2 城中村阶段性更新原则 |
4.3.3 城中村更新区域划分 |
4.3.4 重点城中村的更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屯地区重点城中村—大屯村更新规划研究 |
5.1 重点城中村—大屯村现状解读 |
5.1.1 区位及用地分析 |
5.1.2 人口及社会经济分析 |
5.1.3 物质环境及空间特色分析 |
5.1.4 人文及社会价值分析 |
5.1.5 城中村更新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5.2 重点城中村—大屯村更新设计策略 |
5.2.1 自组织更新的模式选择 |
5.2.2 相关政策层面的引导 |
5.2.3 物质环境治理与改善 |
5.2.4 公服设施补齐短板 |
5.2.5 城中村活力塑造 |
5.3 对于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的参考与借鉴 |
5.3.1 对小屯其他城中村的借鉴意义 |
5.3.2 对小屯已更新区域的参考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研究价值 |
二、北京城中村更新的几点启示 |
三、论文主要观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论依据 |
1.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村治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理论范式 |
1.3.2 村治中的实体论研究视角 |
1.3.3 分析范式转向: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 |
1.3.4 村治困境与村庄公共性的研究 |
1.4 篇章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核心概念 |
1.5.1 个案访谈法 |
1.5.2 参与式观察法 |
1.5.3 核心概念 |
1.6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1.6.1 分析框架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村庄社会经济基础:浙西南部竹村与鄂东北部河村概述 |
2.1 浙西南部竹村概况 |
2.1.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
2.1.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
2.1.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
2.1.4 小结 |
2.2 鄂东北部河村概况 |
2.2.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
2.2.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
2.2.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
2.2.4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政府的行动角色:两个乡镇不同的表达 |
3.1 行政压力向下传导与自利性表达:林乡政府的行为逻辑 |
3.1.1 水库移民的遗留问题 |
3.1.2 项目进村初期的“拉资跑项”、村级债务 |
3.1.3 从“跑”到“分”的自利性项目资金分配 |
3.1.4 运动式治理与村庄社会的接轨 |
3.1.5 “一票否决”的任免考核 |
3.2 治理现代化下的精细化、留痕化:泉镇政府的行为逻辑 |
3.2.1 早期结果考核的“计划生育”政策 |
3.2.2 治理现代化时期的运动式治理 |
3.2.3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考核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村级组织的比较:被困的私人治理与公共性再造 |
4.1 多方被困的治理:浙西南部竹村的村级组织 |
4.1.1 从一项村庄公共品说起 |
4.1.2 私人治理的村干部寡头 |
4.1.3 无行动能力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 |
4.2 鄂东北部河村的村级组织:多元的治理主体 |
4.2.1 “五议两公开”公共性再造的场域 |
4.2.2 村治主体的“两个原则”与“四个特性” |
4.2.3 治理下沉与小组善治的村民小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动员群众的比较:私人治理与公共性激活的呈现 |
5.1 私人治理下的利益群体:浙江竹村的农民群众 |
5.1.1 嵌入在土地利益里的“硬”钉子户 |
5.1.2 两头游走的政治投机分子 |
5.1.3 村庄中的“软钉子”与牟利群众 |
5.2 激活公共性的治理群体:湖北河村的农民群众 |
5.2.1 在公共话语场域被磨“软”的钉子户 |
5.2.2 双向的村务反馈与村庄决策的普通村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私人治理:对治理困境发生机制的解读 |
6.1 私人村治主体与配置性权威资源丧失 |
6.2 村庄治理空间与乡镇政府的管控逻辑、村治自主性 |
6.3 项目进村困境与项目争取和落地的私人治理 |
6.4 私人关系建构的村庄社会基础、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公共性再造:一种“找回群众”的治理机制 |
7.1 制度动员:公共场域、精英吸纳、多元村治主体与治理身份 |
7.1.1 公共场域再造 |
7.1.2 精英吸纳逻辑 |
7.1.3 村治主体多元化 |
7.1.4 治理主体的多重身份 |
7.2 价值动员:“公心”评价体系、内生价值与自主参与 |
7.3 舆论动员:集体舆论对少数钉子户的压制 |
7.3.1 舆论动员 |
7.3.2 对钉子户的治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村治逻辑核心机制:比较与归纳 |
8.1.1 两村乡镇政府的治理逻辑比较 |
8.1.2 两村村干部治理逻辑比较 |
8.1.3 两村村民小组治理比较 |
8.1.4 两村找回村内群众的逻辑比较 |
8.2 对找回群众理路的探讨 |
8.2.1 吸纳逻辑 |
8.2.2 消解逻辑 |
8.2.3 动员逻辑 |
8.3 从私人治理逻辑的发生机制视角对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
8.3.1 制度权威衰落困境 |
8.3.2 治理资源缺乏困境 |
8.3.3 村庄利益分化困境 |
8.3.4 应对私人治理的思路 |
8.3.5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
8.3.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
8.4 再造村庄治理公共性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
8.4.1 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性内涵 |
8.4.2 制度公共性在不同层面的价值 |
8.4.3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
8.5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10)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的困境——保护与活化不协调 |
1.1.2 民宿是机遇也是问题——民宿的“井喷式”增长状态与村落活化不匹配 |
1.2 主要概念阐述 |
1.2.1 传统村落 |
1.2.2 民宿 |
1.2.3 活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传统村落活化与民宿的相关性研究 |
2.1 传统村落活化的内涵解析 |
2.1.1 活化理念的核心内涵 |
2.1.2 传统村落活化的相关研究 |
2.1.3 传统村落活化的核心目标 |
2.2 民宿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民宿研究与实践 |
2.2.2 国内民宿整体研究格局情况 |
2.2.3 传统村落民宿的相关研究 |
2.3 传统村落活化与民宿的关系分析 |
2.3.1 传统村落对民宿建设的推动与限制 |
2.3.2 民宿对传统村落的激活与破坏 |
2.4 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触媒理论 |
2.4.2 有机更新理论 |
2.4.3 内生式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传统村落民宿发展概况——以浙江丽水为例 |
3.1 丽水民宿整体发展情况 |
3.1.1 传统村落与民宿分布情况 |
3.1.2 政策管控与保障 |
3.1.3 传统村落中的民宿分类 |
3.1.4 传统村落民宿开发模式 |
3.2 传统村落民宿调研案例分析 |
3.2.1 西坑村 |
3.2.2 上田村 |
3.2.3 平田村 |
3.3 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的现状问题 |
3.3.1 相对错位的主体关系 |
3.3.2 在地性文化的缺失 |
3.3.3 民宿产业融合度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因素研究 |
4.1 一般民宿营造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1 民宿选址位置 |
4.1.2 民宿项目定位 |
4.1.3 民宿投资收益 |
4.1.4 民宿运营管理 |
4.2 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的关键因素 |
4.2.1 产业融合 |
4.2.2 在地文化融入 |
4.2.3 自然环境融入 |
4.2.4 村民主体参与 |
4.3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
5.1 考虑产业融合的设计策略 |
5.1.1 宏观层面: 规划布局 |
5.1.2 微观层面: 功能空间复合设计 |
5.2 考虑在地文化融入的设计策略 |
5.2.1 外立面本土材料使用 |
5.2.2 空间在地文化表达 |
5.2.3 乡土适应性的改造技术 |
5.3 考虑自然环境融入的设计策略 |
5.3.1 环境适应性设计 |
5.3.2 引入自然景观 |
5.4 考虑村民主体纳入的设计策略 |
5.4.1 创造“村落公共性”空间 |
5.4.2 营造“内部交往型”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传统村落民宿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建立特色产业 激活多元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土地资本化驱动下珠三角地区乡村经济空间重构历程与重构机制[J]. 龚丽钧,杨忍,杨帆. 经济地理, 2021(09)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意义[J]. 杨小柳,史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郝武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4]东北地域达斡尔族传统聚落空间研究[D]. 武帅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D]. 叶磊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乡村振兴进程中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 文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D]. 屈明.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9]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D]. 梁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3)
- [10]传统村落活化视角下民宿营造策略研究[D]. 沈令婉. 浙江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