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徐锦华,王峰,王增黎[1](2021)在《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校企合作,是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基于造价咨询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结果,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融合提供参考经验。通过建立造价咨询工作室,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促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速校企融合。

刘玉洁[2](2020)在《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重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构建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厘清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对提升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方式和相关的实践展开,研究相对丰富且多从具体专业出发探究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实施情况,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本研究从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出发,运用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工具探究构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要素,并总结的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基于以上思考,本研究选取江苏省两所实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对其数控技术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对院校老师、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其对现代学徒制本身、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及教学模式、校企监督管理机制等现状,总结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本文一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章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主要从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特色角度阐述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运行框架等。同时选取两所五年制高职对其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访谈,了解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现状。第3章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总结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4章主要归纳构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明确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理念基础,包括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多元智能理论、从课程教学角度出发的情景教学理论以及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的人力资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构成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过程以及支持三大系统和理念、目标、课程、教学、师资、实训基地、组织管理等七个要素,最后提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第5章主要是本研究的反思及展望,希望能给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汪洋,柴美娟[3](2018)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本地化、校本化,尽管各院校践行方法、途径多种多样,成效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提升在校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有资格、有能力承担相关专业工作,满足行业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的途径,实践证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程咨询工作室分类分层次教学,既能实现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又区别于企业以营利为首要目标;既能实现真实项目操练,又能实现课程的传统教学,对于提升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谭晓玲[4](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朱远来[5](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朱亚峰,吴赛君[6](2016)在《独立学院基于协同育人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现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探索在广东省独立学院建立并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合作内涵,形成"校企共同筹划、共同投入、互利共赢"的格局.

尹贻林,白娟[7](2015)在《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咨询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适用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本文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剖析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从教学体系构建,团队的培养和建设两方面,对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构建进行系统的阐述,旨在为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李怀伦[8](2012)在《CDIO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是课程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两个重要支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据CDIO理念论证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徐大统[9](2013)在《大型建筑企业运作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管理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各大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二三线城市亦在踊跃筹备报建。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建设管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建设单位需要探索多种形式的投资、建设与管理模式。BT模式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融资方式。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BT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推行提供了政策支持,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对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运作已经做出了很多探索与尝试,取得成功经验。本论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法,以大型建筑企业(BT承办人)的视角,主要从BT项目承揽企业竞争力研究、BT项目建设管理案例两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运作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结构如下:(1)绪论。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目前BT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2)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概述。对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理论体系展开系统分析,包括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的涵义、特征、运作流程、各参与主体,辨析其与PPP、BOT等模式的区别与联系,辨析其与施工企业垫资承包的本质区别等,并简述当前BT模式在我国发展应用的政策支撑体系,探讨BT模式在城市地铁建设中的适用范围。(3)承揽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企业竞争能力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建筑企业竞争力各影响因素,探讨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办法,并采用企业能力、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理论深入研究企业BT项目承揽竞争力的提升途径。(4)运作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企业建设管理实践。主要以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为例,研究包括BT项目的运作机构设置、资金运作管理、施工图设计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物资集中管理、验收及移交等各方面的实践探索,分析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运作的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5)运作BT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通过对BT项目运作的项目获取、项目建设、项目移交三个阶段的潜在风险分析,提出BT项目运作的风险防范应对措施。(6)研究结论。

中国职教学会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10](2009)在《第七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文中提出

二、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融合背景
二、校企融合探索与实践
    1.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2.挑选骨干成员,组建造价咨询工作室
    3.突破传统教育,实施“三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4.强化校企协同培育,提升人才培养效能
    5.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三、校企联动,协同育人初显成效

(2)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现实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1.1.2 政策导向: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1.1.3 价值旨归: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研究综述
        1.2.1 学徒制的发展沿革
        1.2.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研究
        1.2.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1.2.4 对既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现代学徒制
        1.3.2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1.3.3 人才培养模式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现状调查
    2.1 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调查与分析
        2.1.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本特征
        2.1.2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3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2.2 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调研
        2.2.1 定向培养,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2.2.2 校企协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3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2.2.4 校内外实训基地系统化建设
        2.2.5 校企管理与评价考核机制
    2.3 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调研
        2.3.1 中德合作,制定本土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3.2 依据专业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3.3 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的选拔与培训制度
        2.3.4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制度
        2.3.5 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运行机制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3.1.1 校企行合作,共同制定职业人才培养方案
        3.1.2 学生主体,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知识
        3.1.3 双师团队,提升教师整体专业能力水平
    3.2 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
        3.2.1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还不够精准
        3.2.2 人才培养规模受定向培养形式制约
        3.2.3 双师队伍建设不规范,激励晋升机制缺位
        3.2.4 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管理保障不足
        3.2.5 教育成本的投入分担机制缺乏有效保障
第4章 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归纳与构建
    4.1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理论基础
        4.1.1 多元智能理论
        4.1.2 情境认知理论
        4.1.3 人力资本理论
    4.2 构建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系统七要素”
        4.2.1 目标系统
        4.2.2 过程系统
        4.2.3 支持系统
    4.3 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4.3.1 多方联合,创新招生模式
        4.3.2 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4.3.3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4.3.4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4.3.5 教学评价与组织管理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
二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
    (一)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二) 分类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础与校本化
    (一)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础
    (二) 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化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一) 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程咨询工作室
    (三) 我校工程咨询工作室的教学实践
        1. 工程咨询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
        2. 真题真做, 分类分层次教学。
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实施成效
    (一) 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跃居全省高等院校前列
    (二) 工程造价技能竞赛位居全省前列
    (三)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招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特征
3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双认证”制度模式下的课程结构建设
    3.2 教学和科研联动机制下的理论教学体系
    3.3 基于工作坊(studio)模拟实验室的实践教学体系
    3.4 “四位一体”模式下的毕业考核制度
4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团队的培养与建设
    4.1 培养和提升教师科研实力
    4.2 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4.3 加强师资工程实践训练

(8)CDIO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以构思、设计为重点构建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2 以实施、运行为核心, 强化课程体系支撑条件建设
    2.1 打造一支以“双师+双岗”为支撑的师资队伍
    2.2 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功能和机制, 打造“校中厂”实践教学平台
    2.3 按照CDIO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2.3.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3.2 丰富教学内涵,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升教学效果

(9)大型建筑企业运作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管理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概述
    2.1 B丁模式概述
        2.1.1 BT模式涵义与形式
        2.1.2 BT模式特征与优势
    2.2 BT与其他融资模式和建设方式的比较分析
        2.2.1 BT与PPP模式的联系
        2.2.2 BT与BOT模式的区别
        2.2.3 BT与垫资承包的区分
    2.3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
        2.3.1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渊源
        2.3.2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运作流程
        2.3.3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参与主体
        2.3.4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政策支持
        2.3.5 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适用范围
第三章 承揽BT项目的企业竞争能力研究
    3.1 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因素
        3.1.1 资源因素
        3.1.2 平台因素
        3.1.3 文化因素
        3.1.4 环境因素
    3.2 企业竞争能力培育
        3.2.1 强化企业核心资源整合能力
        3.2.2 构建企业高效运转平台机制
        3.2.3 建设企业积极向上企业文化
        3.2.4 适应企业发展外部经营环境
    3.3 企业BT项目承揽的竞争能力提升
        3.3.1 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3.3.2 发掘企业文化作用
        3.3.3 推行企业市场营销
        3.3.4 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章 运作BT项目的企业管理实践
    4.1 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管理实践概述
        4.1.1 北京地铁BT项目管理模式
        4.1.2 上海地铁BT项目管理模式
        4.1.3 深圳地铁BT项目管理模式
    4.2 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承办企业的运作管理实践
        4.2.1 BT项目的运作机构设置
        4.2.2 BT项目的资金运作管理
        4.2.3 BT项目施工图设计管理
        4.2.4 BT项目工程建设管理
        4.2.5 BT项目物资集中管理
        4.2.6 BT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
    4.3 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运作的不足与建议
        4.3.1 项目的运作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
        4.3.2 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有待做足做细
        4.3.3 项目回购的经济基础有待拓宽思路
第五章 运作BT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5.1 BT项目运作的风险分析
        5.1.1 项目获取阶段
        5.1.2 项目建设阶段
        5.1.3 项目移交阶段
    5.2 BT项目运作的风险防范
        5.2.1 做好调研评估
        5.2.2 加强合同谈判
        5.2.3 创新融资方式
        5.2.4 加强自身管理
        5.2.5 谋求政策扶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简介

四、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 徐锦华,王峰,王增黎.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2)
  • [2]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D]. 刘玉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 汪洋,柴美娟. 机械职业教育, 2018(04)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独立学院基于协同育人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J]. 朱亚峰,吴赛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7]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 尹贻林,白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1)
  • [8]CDIO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李怀伦.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2(04)
  • [9]大型建筑企业运作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管理探索与实践[D]. 徐大统. 深圳大学, 2013(06)
  • [10]第七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评选结果[J]. 中国职教学会职教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 职业教育研究, 2009(09)

标签:;  ;  ;  ;  ;  

我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