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Teenagers时尚大盘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1](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指出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王尊[2](2020)在《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文博类电视节目以文物为主要载体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多种原因发展得不如人意,一直处于小众冷门的状态。不过近年来,文博类电视节目积极进行创新转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具有特色的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都大幅提升,令大众耳目一新。这些节目创新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指导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更好发展。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是多种因素推动的必然结果,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外部环境的推动,其次是节目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存在不足急需进行提升,另外还有博物馆愿意走向大众以及经济技术支持的客观条件支持。文博类电视节目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好评,原因在于无论是节目制作还是传播方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上,坚守赋予文物生命的理念,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对接,并通过平衡专业性和大众化的方式对文物进行解读,使受众对文物建立新的认知。在节目的内容上,坚持文化先行,一改以往同类节目更加推崇文物的经济价值,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同时节目也开始重点关注人性情感,更加突出文化传承的意义,树立大众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节目的形式上,选择了更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将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交叉使用,并将多种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融合,最终运用技术使节目的视听呈现审美性。在节目的传播方式上,采用面向多年龄层受众与突出年轻原生网民相结合的受众策略,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通过网台联动实现节目的有效传播,并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以追求传播的最大效果。文博类电视节目虽然通过创新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与挑战,如市场份额比重小,在激烈的节目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节目的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且展示出的文物关联性弱;节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节目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节目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并增加节目的附加价值;对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进一步深入,并寻求节目的育乐平衡;扩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联系。
晏娇[3](2020)在《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学界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演进路径和具体机制的研究上。演进路径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问题上,以及具体的诸如“共区原则”、“资金与技术”或者“气候融资”等问题上;气候治理机制的研究则试图从之前的京都机制中寻找机制设置的缺陷,进而对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但这些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诸如“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限制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治理问题的思维。因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全球气候治理不是在‘自上而下’的京都机制式治理路径上进行自我完善,而是在《巴黎协定》的设计下发生了‘自下而上’的转型”以及“为什么美国在京都进程中退出,到了巴黎进程再次退出”。气候治理路径转型之后的“后巴黎时代”的谈判仍然艰难。无论是从合作理论还是从制度主义视角都很难对这种现象给予很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跳出现有研究成果的限制框架,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背景、梳理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现象、得出治理权威动态变化的结论,最后探讨其对中国的意义。首先,当前的全球治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背景:全球治理总体上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性。各个国家不但更多时候选择进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更多地选择在特定的议题上进行联合,还有日渐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与传统的主权国家共同拉开了全球治理的大网。因而文将多层次治理框架引入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搭建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为支撑,大国气候治理行动为基石,跨国气候治理网络为辅助的全球气候治理架构。其次,通过以“服从”为核心特征的治理权威这一关键因素,探求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根原因及实际意义。分析发现,在气候治理路径的转变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一是国家的权威得以增强;二是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权威已经兴起且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影响。在对“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的梳理中发现,《京都议定书》的惨淡收场实际上并非是其机制设置的问题,原因在于该多层次治理体系没有一个实质凌驾于所有主权国家之上的“超级政府”,因而就无法确保一个机制得到所有国家的遵守。在审视《巴黎协定》安排的气候治理路径时,可发现所谓的“自下而上”路径实质上依靠的是主权国家各自的节能减排行动。由于还没有明确的不遵约机制,因此该路径的治理效果取决于各国最后对国的定位和对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协定对签约国实际上的约束力非常小,既无法强制国家履约,也无法在国家能履约的情况下进行惩罚。这就是国家层次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这一超国家层次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的动态变化——国家权威的强势回归。这是一种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同时也是对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再次,在国家权威回归、超国家权威势弱,且缺乏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方向、治国理念以及中国当前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展现出的积极态势,文认为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出了方向型领导力。因此通过与国直接相关的气候行动以获得领导力,增加中国的话语权,是合理且可行的。最后,结合当前针对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谈判进程,文认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强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减排协议,全球层面的国家间合作会持续性艰难。因此国家自主气候治理行动最终将会落在次国家层次,而各国是否能顺利地将气候治理政策内化及下沉是气候治理的关键。国家内部的次国家层次的区域化合作、国际层面的次国家合作以及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参与,可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范星[4](2020)在《空间传播视域下土家女儿城的地方性塑造研究》文中认为自人类文明起源,传播与空间就无法割裂,空间传播研究既重视传播实践中的空间维度,也关注空间的地方意义。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在民俗旅游空间的地方性研究中,结合空间传播研究的“空间实践”与“媒介地方”的双重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关怀。本研究以民俗文化旅游空间——土家女儿城为研究对象,在空间生产和空间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中,考察民俗旅游空间的地方性塑造问题。具体来说,观照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传播如何塑造了女儿城实体、精神、社会交往三重空间的地方性?第二,对民俗旅游空间的地方性塑造有何启示?研究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通过研究土家女儿城的景观语言、景观路径、景观叙事,探究景观修辞如何塑造了女儿城实体空间的地方性;第二部分,通过研究媒介个人话语、市场话语、官方话语,探究媒介话语如何生产了女儿城精神空间的地方性;第三部分,通过研究空间人际交往实践,探究人际交往与互动如何形成了女儿城社会空间的地方性;第四部分,对民俗旅游空间的地方性塑造机制进行思考。本研究认为,从空间传播研究的理论视域出发,土家女儿城的地方性塑造源于其景观视觉修辞、媒介话语生产及人际交往互动。在实体空间层面,多元的景观语言、半结构化的景观路径、视觉支配的景观叙事,形成了土家女儿城民俗与现代兼具的视觉风格和空间语法。在精神空间层面,和女儿城有关的个人话语、市场话语、官方话语,生产了地方空间的浪漫意义、消费意义与发展意义。在社会空间层面,通过人际交往互动中,女儿城被赋予多元价值和意义,生发出地方依赖、地方自我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的地方感。在民俗旅游空间的地方性塑造中,应警惕出现视觉修辞滥用、媒介话语权力失衡、空间地方感被挤压等问题,以形成地方性塑造的良性机制。
赵英豪[5](2020)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主流话语建构 ——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打造出新的社会传播形态,丰富了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亚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并壮大,在分众化的传播模式中形成了不同的网络亚文化圈层。而作为网络亚文化圈层用户主体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亚文化全方位的冲击。共青团作为党中央联系青年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代表青年群体最主流的话语体系,其在网络平台中打造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成为主流媒体在亚文化圈层中传播的主要力量,承担起了建构主流话语的工作重任。其中哔哩哔哩网站作为国内影响力较强的网络亚文化社区,成为共青团进行主流话语建构的主要阵地。本文选取共青团中央的B站账号作为研究对象,以其2016年至2019年发布的视频、专栏、相簿、音乐等内容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共青团中央的主流话语建构实践以及建构效果评估作为研究重点。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账号发布内容的类型、标题、互动指标等元素进行研究,总结主流话语建构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共青团采用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建构、打造“皮皮团”的形式建构以及消解式的话语权建构三个立体层面的建构方式。共青团中央发布作品的主题与内容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进行了成功的国家形象塑造以及价值引导,同时专栏、相簿、音乐等板块仍有探索空间。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用户发送弹幕的文本内容深入探究,探索主流话语建构效果。弹幕情感方面共青团中央全类别的视频中用户发送的弹幕均以展现爱国情绪等正面情感为主;用户方面表现为弹幕文本产生的认同与归属、弹幕对视频内容的再生产、以及用户对共青团中央产生的价值期待。共青团中央的主流话语建构起到了增强亚文化圈层用户民族认同、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效果,收到了很好的用户反馈,在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主流话语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青团中央在B站中的主流话语建构为其他主流媒体的话语建构提供了蓝本,本文结合共青团中央的话语建构实践经验,从话语主体、议题和方式三个方面讨论了网络亚文化圈层中提升主流话语建构能力、优势和范式的有效途经,以期为主流媒体的话语建构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方案。
王烨[6](2019)在《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文中认为数字时代,面临颓势的报业正探索多样化的转型路径以实现转型。借用熊澄宇教授(2006)的话:“所有的媒介都将向电子化和数字化靠拢”,我国传统媒体开始依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革新信息产品,丰富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但是,纵观我国报业市场,用户群体依然不断被来自社交媒体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巨头所分食,广告面临断崖式地下滑,传统的盈利模式也不再适用。传统媒体纷纷找寻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颠覆式创新理论原是由经济管理学领域的克里斯汀森教授提出,旨在解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硬盘行业内企业跌宕更新的情况,后被引用至新闻传播学界。学者们认为,传统报业可以通过借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的内在逻辑而完成数字化转型,巩固其市场地位。新京报,自2003年进入北京市场起,短短十六年间,从一个当初并不被看好的媒体企业,快速成长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新京报是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其转型的路径以及其转型背后的逻辑,代表了我国这一类报纸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通过回顾新京报的转型历程,本研究认为新京报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与趋势,符合颠覆式创新理论的整体逻辑。据此,本文将尝试结合颠覆性创新理论,从技术、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三个维度出发,以我国报业转型中的北京都市类报纸代表——新京报为个案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与分析新京报创刊以来的历史背景、发展理念、操作实践与转型路径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京报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有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颠覆式创新理论、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以及新京报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研究经验。第三章围绕“技术颠覆”这一主题,从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采集、加工与分发,展现技术驱动下新京报新闻生产的变革,试图勾勒出新京报的技术图谱。第四章为传媒环境转变下的“商业颠覆”,分别从“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版权合作”以及“传媒+资本”这三方面阐述新京报经营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第五章围绕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更新与扩张”,论述新京报作为媒体企业的价值网络演变历程与市场表现。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认为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通过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其价值网络地不断更新与发展,新京报已经将自身打造成为极具多元化、本土化、智能化的资源整合商与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中的创建小型独立机构、塑造企业文化等内容都为我国报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意见。借助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红利,都市类报纸将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张圣晨[7](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节点。《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大陆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杂志,在这四十年间见证着社会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分析《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特点以及价值建构。本文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距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160篇封面人物报道,然后按照性别、民族、学历、职业、专业背景、政治面貌对封面人物进行编码。研究发现,《中国青年》主要选取重大事件的焦点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榜样人物以及从“扁平”到“圆形”的公众人物作为封面人物进行报道。在封面人物形象呈现上,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塑造高扬理想主义的时代精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主要塑造艰苦拼搏的励志榜样,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这一时期重点塑造价值多元化的青年偶像。《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特点主要体现在密切关注受众需求变化;图文结合,突出视觉效果;以通讯类人物报道、深度报道为主,增强阅读感受;注重客观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四个方面。封面人物报道在价值建构上主要表现为坚定政治方向与理想信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培养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三个方面。
侯顺[8](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胡杨梅[9](2019)在《“房柯吸毒”事件报道中的媒介议程设置研究 ——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明星吸毒事件频发,反映我国禁毒工作的严峻现实,其中最受大众和媒体关注且影响较大的要数房祖名、柯震东聚众吸毒事件。由于明星本身比普通人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和公众影响力,明星负面新闻报道早已成为公众议题,所以,媒体对此类新闻如何设置议程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就显得比较重要。本研究以“房柯吸毒”事件为例,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分析比较人民网和新浪网在报道该事件时的媒介议程设置。以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来分析两家媒体议程设置和属性议程设置的差异。同时,探讨媒介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对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重点探讨两家媒体在“房柯吸毒”事件报道中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发现,人民网和新浪网在对“房柯吸毒”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时,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报道形式、综合各种主题为受众呈现全方位的议题报道。人民网采用多栏目分散报道,新浪网则是集中式报道。人民网的报道体裁多为通讯,而新浪网则视频新闻为主。人民网没有特别突出的以某一人物为报道主角,更多地是对事件全方位的报道,而新浪网则将视线更多地聚焦在柯震东身上。人民网和新浪网的报道主题都比较丰富,且基本一致,人民网报道主题分布相对来说更为均匀。在报道立场方面,两者都主要以中立的立场来对事实进行报道,相比于新浪网,人民网更注重多角度的正面引导。在属性议程设置方面,人民网报道的属性设置特征更为明显,随着事件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强调议题的某些属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属性设置变化,新浪网则很难看出一个清晰的属性设置过程。在对“房柯吸毒”事件报道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媒介议程设置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与公众议程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媒介议程设置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众态度、当事人和亲友的态度和法律审判,其中新浪网的议程设置受公众态度影响较大,其他两方面对两家媒体的影响程度相似。
段莉[10](2018)在《人口:作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文中认为人口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人与文化统一互动"关系的扩大和复杂化,人口是文化产业投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原创力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兼具社会整合功能,更高素质的人口规模的提升,也是文化产业产出和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人口由此成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议题,可以基于此设计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评估的工具。在基础性的理论阐述和宏观分析框架建构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局部数据解释了人口作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简要方法。
二、2004年Teenagers时尚大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Teenagers时尚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2)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0.2.1 文博类电视节目概念界定 |
0.2.2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的背景 |
1.1 外部环境呼唤创新 |
1.1.1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
1.1.2 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 |
1.1.3 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 |
1.2 节目自身发展需要创新 |
1.2.1 节目的内容需要创新 |
1.2.2 节目的形式需要创新 |
1.2.3 节目的传播方式需要创新 |
1.3 客观条件允许创新 |
1.3.1 博物馆放下身段走向大众 |
1.3.2 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
1.3.3 技术的进步提供加持 |
第2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创新 |
2.1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创新 |
2.1.1 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的对接 |
2.1.2 探求专业性和大众化的平衡 |
2.2 文博类节目内容的创新 |
2.2.1 文化先行,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 |
2.2.2 关注人性情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
2.2.3 彰显文化传承,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 |
2.3 文博类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 |
2.3.1 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相结合 |
2.3.2 多种电视节目形式交互融合 |
2.3.3 年轻化和技术化的视听呈现 |
第3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创新 |
3.1 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策略的创新 |
3.1.1 目标受众覆盖范围全面 |
3.1.2 突出锁定年轻原生网民 |
3.2 文博类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策略的创新 |
3.2.1 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加强互动 |
3.2.2 网台联动扩大传播影响力 |
3.2.3 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 |
第4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及解决策略 |
4.1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与挑战 |
4.1.1 市场份额比重小,缺乏竞争力 |
4.1.2 内容同质化,缺乏关联性 |
4.1.3 宣传力度不够,限制节目发展 |
4.2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瓶颈的解决策略 |
4.2.1 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节目价值 |
4.2.2 深挖文化内涵,寻求育乐平衡 |
4.2.3 扩宽宣传渠道,加强与受众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全球治理中的权威的研究 |
(二)关于气候治理路径的研究 |
(三)关于多层次全球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研究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文的主要创新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重构 |
一、全球治理权威的重置与分解 |
二、全球治理权威的分层 |
(一)国家让渡权威给区域一体化组织 |
(二)国家让渡权威给国际组织 |
(三)非国家行为体逐步形成权威 |
三、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的思路与架构 |
(一)全球气候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同源性 |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思路 |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架构 |
第二章 “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 |
一、“自上而下”的实质 |
(一)“自上而下”的内涵 |
(二)“上”与“下”之间的“服从”关系 |
(三)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原因 |
二、“自上而下”治理思路的源起与实践 |
(一)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 |
(二)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 |
(三)欧盟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 |
(四)臭氧层治理与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
三、“自上而下”思路安排下的京都机制 |
(一)联合履约机制 |
(二)清洁发展机制 |
(三)排放交易机制 |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路径 |
一、“自下而上”的实质 |
(一)“自下而上”的内涵 |
(二)“下”与“上”之间的相对关系 |
二、《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安排 |
(一)国家自主贡献 |
(二)国家自主贡献的内容 |
(三)国家自主贡献的特点 |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外的“自下而上”路径 |
(一)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兴起 |
(二)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范例 |
四、美国国内“自下而上”气候治理实践 |
(一)加州经验 |
(二)康州经验 |
第四章 两种气候治理路径下的权威分析 |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结构 |
(一)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
(二)不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
二、动态的气候治理权威的变化 |
(一)京都机制的衰弱——国家权威让渡受限 |
(二)《巴黎协定》——国家权威增强 |
(三)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知影响 |
三、权威的动态变化带来的结果 |
(一)国家权威在转向过程中增强 |
(二)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 |
(三)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 |
第五章 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中国应对 |
一、中国与京都机制的互动 |
(一)中国参与的CDM项目 |
(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
(三)京都时期中国体现的大国担当 |
二、中国在“自下而上”时代的大国风范 |
(一)日益进取的中国治理 |
(二)中国地方政府与城市的治理实践 |
三、中国在后巴黎时代的角色定位 |
(一)中国以积极作为发挥“领导”作用 |
(二)中国的准备 |
(三)中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重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
致谢 |
(4)空间传播视域下土家女儿城的地方性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景观视觉修辞中的地方性塑造 |
第一节 景观语言:民俗与现代兼具的视觉风格 |
一、吊脚楼与水车:民俗视觉符号的压缩与挪用 |
二、博物馆与仪式展演:文化记忆的复现与改造 |
三、纪念品与餐馆:民俗的物化延伸与空间延展 |
第二节 景观路径:半结构化的民俗观看语序 |
一、民俗展演时间表:民俗观看的时间语序 |
二、街区功能划分:民俗观看的空间语序 |
三、闲逛:观看语序的再生产 |
第三节 景观叙事:视觉支配的旅游符号消费 |
一、吃、住、购、娱:文化审美需求的视觉符号满足 |
二、摄影:镜头中介的视觉消费 |
第二章 媒介话语生产中的地方性塑造 |
第一节 个人话语的浪漫意义生产 |
一、游记里的乡愁述说 |
二、抖音中的现实呈现与浪漫表演 |
第二节 市场话语的消费意义生产 |
一、商户广告里的慢生活消费空间 |
二、景区公众号中双重商品属性的空间 |
第三节 官方话语的发展意义生产 |
一、以文旅发展为主的报道框架 |
二、城市形象片中土家文化传承的视听意象 |
第三章 人际交往互动中的地方性塑造 |
第一节 女儿城游客人际交往与地方性塑造调查研究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第二节 社交与情感:作为地方依赖的本土生活空间 |
一、社交性 |
二、情感性 |
三、便利性 |
第三节 交往与建构:作为地方自我重构的人际交往空间 |
一、商户:从普通商贩到文化经营者 |
二、本地居民:从空间消费者到文化中介人 |
三、旅居者:从陌生人到新主人 |
第四节 凝视与对话:作为地方认同的旅游文化空间 |
一、凝视:消费与被消费 |
二、对话:跨越时空的相遇 |
第四章 民俗旅游空间地方性塑造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民俗旅游空间地方性塑造的问题 |
一、景观修辞中的符号滥用 |
二、媒介话语的割裂与失衡 |
三、交往空间多重性被挤压 |
第二节 民俗旅游空间地方性塑造的建议 |
一、合理压缩挪用民俗文化符号,形成独特的景观叙事 |
二、平衡媒介话语主体的权力,建构多样的地方意义 |
三、保护交往空间的多重性,丰富空间地方感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土家女儿城相关报道一览表 |
附录2 土家女儿城地方感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5)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主流话语建构 ——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对于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研究 |
二 国内外关于“圈层”的研究 |
三 国内外关于主流话语建构的研究 |
四 关于共青团中央新媒体传播实践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案例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文本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非主流网站中的“主流”表达:共青团中央账号在B站的崛起 |
第一节 哔哩哔哩网站——“Z世代”的亚文化乐园 |
一 竞争中崛起 |
二 创新中发展 |
第二节 B站中的共青团——“团团”入驻B站 |
一 初创:真当团中央不上B站? |
二 运营:“接地气”与“高大上” |
第二章 建构实践: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共青团中央发布视频的分析 |
一 视频分类统计 |
二 标题与封面统计 |
三 互动量化指标统计 |
第二节 共青团中央其他发布内容的分析 |
一 专栏文章 |
二 相簿 |
三 音频 |
第三节 共青团中央在B站的主流话语建构实践 |
一 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
二 打造“皮皮团”的形式建构 |
三 消解式的话语权建构 |
第三章 建构效果:用户弹幕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弹幕的产生 |
第二节 共青团中央视频弹幕的情感特征 |
一 新闻类:爱国情感的表达 |
二 生活类:事件相关的态度 |
三 娱乐类:分散的情感倾向 |
第三节 用户视角的主流话语建构效果 |
一 弹幕与弹幕:群体的认同和归属 |
二 弹幕与视频:内容的再生产 |
三 用户与团团:主流话语的价值期待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网络亚文化圈层中主流话语建构的有效路径 |
第一节 培养话语主体提升主流话语的建构能力 |
第二节 创新话语议题凸显主流话语的建构优势 |
第三节 转变话语方式改善主流话语的建构范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与价值网络 |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新京报的数字化转型 |
第三章 技术“颠覆”:新京报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方式的技术改进 |
第二节 新闻加工模式的技术变革 |
第三节 新闻分发渠道的技术开拓 |
第四章 商业“颠覆”:新京报经营模式的创新 |
第一节 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 |
第二节 版权合作 |
第三节 创客活动 |
第五章 价值主张“颠覆”: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演变 |
第一节 竞争进入市场:精英化、高端化、专业化 |
第二节 产品迭代更新:数字化、深度化、社交化 |
第三节 合作拓展融合:移动化、平台化、共享化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 |
第二节 新京报转型实践具有普遍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杂志封面人物研究现状 |
1.2.2 《中国青年》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阶段 |
1.3.5 样本选取 |
1.3.6 样本编码 |
1.4 创新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创新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2章 《中国青年》发展概况与封面人物总体描述 |
2.1 《中国青年》发展概况 |
2.2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总体描述 |
2.2.1 封面人物性别构成:男性始终占主导地位,女性占比逐渐增加 |
2.2.2 封面人物学历构成:高学历人物占比猛增,海归人才大量涌现 |
2.2.3 封面人物职业构成:多元职业并存,新兴职业崛起 |
2.2.4 封面人物专业背景:艺术、理工科背景保持高占比,多学科人才猛增 |
2.2.5 封面人物政治面貌:前期党员模范作用突出,后期政治身份淡化 |
2.2.6 封面人物民族身份:汉族占主导,少数民族关注程度有待提升 |
第3章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选取与形象呈现 |
3.1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选取 |
3.1.1 重大事件的焦点人物 |
3.1.2 平凡生活中的榜样人物 |
3.1.3 从“扁平”到“圆形”的公众人物 |
3.2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形象呈现 |
3.2.1 改革开放初期:高扬理想主义的时代精英 |
3.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艰苦拼搏的励志榜样 |
3.2.3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青年偶像 |
第4章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特点与价值建构 |
4.1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特点 |
4.1.1 密切关注受众需求变化 |
4.1.2 图文结合,突出视觉效果 |
4.1.3 以通讯类人物报道、深度报道为主,增强阅读感受 |
4.1.4 注重客观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
4.2 《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的价值建构 |
4.2.1 坚定政治方向与理想信念 |
4.2.2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4.2.3 培养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房柯吸毒”事件报道中的媒介议程设置研究 ——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问题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二、人民网、新浪网媒介议程设置内容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人民网、新浪网议程设置比较 |
三、人民网、新浪网属性议程设置分析 |
(一)议题的显要性获得 |
(二)媒介属性议程设置 |
四、两家媒体议程设置中的影响与相关影响因素 |
(一)媒介议程设置对受众的影响 |
(二)影响媒介议程设置的因素 |
五、结论 |
(一)重视议题报道,提高公众关注度 |
(二)议题设置广泛,突显多样议题属性 |
(三)倾听各方声音,积极调整媒介议程 |
(四)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人口:作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入产出分析及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 |
二、人口作为文化产业评价体系的理据 |
三、文化产业人口投入产出分析框架 |
四、局部数据基础上的简单量化分析 |
(一) 投入视角:人口向文化产业流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二) 产出视角:文化产业对人口结构变化的作用力 |
四、2004年Teenagers时尚大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 王尊. 湘潭大学, 2020(02)
- [3]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D]. 晏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4]空间传播视域下土家女儿城的地方性塑造研究[D]. 范星.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网络亚文化圈层中的主流话语建构 ——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为例[D]. 赵英豪. 郑州大学, 2020(02)
- [6]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D]. 王烨. 深圳大学, 2019(09)
- [7]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青年》封面人物报道研究[D]. 张圣晨. 西南大学, 2019(12)
- [8]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房柯吸毒”事件报道中的媒介议程设置研究 ——以人民网和新浪网为例[D]. 胡杨梅.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人口:作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J]. 段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