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银行业评论

世纪末银行业评论

一、银行业的世纪末评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1](2020)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控问题及其应对研究 ——以A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施旖旎[2](2018)在《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文中认为对当代中国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不能脱离对当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作形态以及市场主体的行动逻辑的研究和理解,而住房投资现象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窗口。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中,住房投资者常被称为“炒房客”,也常被描述成助长房价、击垮实体经济的“害群之马”。然而,住房投资的机会来源和行动者的行动策略等主体经验却长期被忽视。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住房投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发生的,如何得以发生及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具体来说,住房投资机会是怎样衍生出来的,是怎样被投资者们所认知的,在限购背景下,隐性机会是怎样变成显性行动的,其作用机制有哪些,投资目标的达成意味着什么。基于对22位住房投资者进行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以及对开发商、银行、中介公司等相关领域行动者的访谈,本研究集中呈现了从投资机会来源到投资目标达成的过程。同时,对投资机会隐现的宏观社会背景即中国住房市场的形成、变迁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从社会分化和市场风险的角度探讨了可能的社会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城市土地生产资料由国家独占且“经营型”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经营城市的背景下,市场无法发挥出使价格达到平衡的功能,大城市的人口增加与住房需求的增加,无法刺激更多的土地供应,行政调控使得住房市场陷入一个“房价上涨—限制需求—夯实价格—限制解除—房价上涨”的循环。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与浮于表面的行政调控相结合,促成了“政策市”与“福利房”的产生。第二,在投资机会的认知方面,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强关系和权威性“超弱关系”发挥着关键促进作用,表现在投资信息的提供、住房投资合法性的建构以及策略的提供方面。在投资目标达成过程中,制度内外涌现了丰富的资源和策略信息,这不仅来源于政府部门为城市发展留下的口子、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以及政府代理人对规则的“灵活”执行和主动利用,也来源于开发商所生产的排斥与笼络机制,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的支持与通融,还来源于中介公司在促进成交和加速回款等方面的帮助。在各正式组织后台活动的“万能的担保公司”,将各利益主体进行匹配与撮合,为组织代理人的个人创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组织的责任规避提供出口。与此同时,住房投资者们在家庭内外动员相关资源,择机采取与其他行动主体的合作策略或使用“弱者的武器”,以达成投资目标。在关系资源的动员方面,关系人的特征同质性与关系强度同时发挥作用,观念同质性与身份同质性是关系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研究还表明,住房投资者内部表现出一定的阶层差异,尤其在资源动员能力和所承受风险大小方面。第三,住房投资者与其他市场主体的行动看似理性,但这些行动的集合结果却是非理性的。限购背景下,政府、开发商和银行对“优质市民”、“优质业主”和“优质客户”的选择,意外地使得“优质”投资者成为“福利房”的购房人群,解构了限购政策的初衷,进而将使社会阶层得以再生产,不正常的市场得以再生产,加剧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大量的投资需求为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市场的实际运行使得调控政策脱离初衷,对现有的治理逻辑、土地制度和住房政策提出挑战。本研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研究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和社会后果,有助于拓展住房投资的已有理论解释,也丰富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对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行动的考察,特别是关于房地产市场主体行动逻辑的探讨,将为探索转型期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转型提供重要的经验资料,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住房政策提供学理依据。

李文冰[3](2016)在《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文中提出近年来,媒介形象研究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浙商,一般指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内外从事创业活动的商人群体。本研究所界定的当代浙商,是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特有的商人群体。当代浙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之一。浙商在追求财富的路途上,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推动下,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公共形象,这一形象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极具价值的组成部分。随着浙江经济和浙商影响力的提升,浙商报道成为中国媒体经济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商媒介形象通过媒介得以呈现,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又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时代特征,浙商媒介形象所内含的浙商精神、浙商文化又对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浙商同时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介在成功呈现和传播浙商文化过程中塑造并发展了自身,形成了与浙商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有“当代中国第一商帮”之称的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的主旨之一,是通过审视浙商形象进入公众视野的历史发展,探讨媒介是如何通过议程设置、框架建构以及话语策略将浙商纳入报道议题并加以呈现的?媒介呈现了怎样的浙商形象?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背后,有怎样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和文化推动力量?报纸媒体在形塑、呈现浙商形象时,存在哪些问题?浙商发展的兴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对浙商的褒扬和批判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对浙商媒介形象呈现进行考察,既能丰富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的另一研究要旨在于通过梳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历程,透视媒介与社会、媒介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抽样选取《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浙商报道文本,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报纸浙商报道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及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浙商通过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不断获得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日益走向中国经济社会舞台的中心。报纸媒体通过命名与身份书写、断言式言语行为和话语隐含意义的表达,遵循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三种叙事模式,勾勒出浙商从“草根商人”向肯吃苦、善经营的“闯天下”创富群体形象、从“财富”浙商向“责任”浙商、从“功利”浙商向“公利”浙商、从传统创业形象向变革和创新形象转变的历程,从而呈现出浙商作为当今中国“第一儒商”的形象。本文认为,浙商媒介形象是多元力量共同建构和呈现的结果,标示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浙商新闻报道始终是传统媒体在与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等各种权力场域关系中进行的,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的交互是贯穿浙商报道或明或暗的主线;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又离不开媒介推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生态的变迁,既是不同阶段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动因又是结果;浙商也在在自塑的努力中共同完成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研究发现,处在多种场域关系中的报纸传媒,在呈现浙商形象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传播偏向,在呈现浙商形象时因陷入框架化、模式化、学科化的泥沼整体上存在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以及“人”的迷失,这在大众传媒充分发展、媒介生态深刻变迁、数字化媒体蓬勃兴起的当今时代不能说不是一种缺失和遗憾。相形之下,网络新媒体对浙商形象呈现的不遗余力和畅所欲言能给传统报纸媒体带来诸多启示,此外,新闻形态之外的各种浙商题材电视剧虽是浙商形象艺术化地再现,但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其所呈现的浙商形象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也是值得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借鉴和反思的。基于对浙商媒介形象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当下中国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对报纸媒体在多媒体图景和新媒体环境下浙商媒介形象再现的思考。

王伟[4](2014)在《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公共物品链构建——公共物品链应用”为主线,用“公共物品链”分析框架研究保障性住房问题,得出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源于支持性金融政策供给不足的结论,并建设性地提出中国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设计方案。“公共物品链”建立在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由公共物品概念入手,首先从效用属性角度,将公共物品区分为一般公共物品和具体公共物品:前者具有较高公共性,“形而上”并仅为人类所知觉,包括纯公共物品、无形公共物品、国家公共物品。后者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为人类直接感觉,包括准公共物品、有形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继而从供给主体角度,将公共物品区分为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对应一般公共物品)与多主体混合供给(对应具体公共物品)两种模式,并由政府供给决定混合供给,导出一般公共物品决定具体公共物品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府供给的主要公共物品,它具备完整的“政策生命周期”,即从政府供给到混合供给、一般公共物品到具体公共物品的转化过程。因该过程的各阶段致密相连,各种规则呈“嵌套”状并逐步释放影响力,因而总体呈现“历时性’”的链状结构。与此同时,由规则串联起的各个层面(不同的“行动舞台”)内部,实际上也是个动态的“共时性”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将政策纵向过程和横向过程之融合定位于行动规则体系的演化,它由自上而下的规则集串联起多重横向网络互动层面,最终形成完整的公共物品链。在公共物品链上,由公共政策投入到具体公共物品产出的总过程,即为规则逐级释放影响,上一层外部规则渐次“内化”为下一层内部规则,各舞台逐层开展互动的过程,这一规律不可逆转,此即为完整的政策运行流程。此框架用于公共政策分析,其逻辑在于,立足于整体链上找寻缺陷,从问题源头进行改造,并通过链的传导机制最终解决终端产出问题。即纵向查找问题,横向改进问题。将公共物品链框架运用于保障性住房领域,我们证明,支持性金融政策位于公共物品链的高端,而保障性住房供给则位于终端,两者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关系。用公共物品链框架分析,当前我国终端保障性住房供求严重失衡的现象正反映出高端支持性金融政策的缺陷。从住房公共物品链着眼,当前支持性金融政策的主要问题在于治理思维、终高端之间、开发和消费金融之间严重割裂,各类政策制定严重滞后,政策要素散乱不清,缺少必要的反馈手段而显封闭。这种只重终端而忽视高端的政策体系,使保障性住房领域参与各方均有利益之损失。在现有政策体系内,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勉为其难,即便完成,保障性住房的消费问题亦必显现。要解决住房这一终端问题,政府应立足公共物品链思维,主抓高端政策生产,即首要任务和直接职能应是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支持性金融政策,而非直接抓保障性住房的生产与考核。否则,立意虽好,却因职责不清、顺序颠倒不啻为缘木求鱼。政府应回归生产一般公共物品——政策之本位。通过吸取西方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支持性金融政策演变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建议:一、中央政府应当调整思路,合理化职能分工,主抓全国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政策拟定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方能让地方政府去执行;二、政策必须明晰各类客体的定位和关系。对于直接客体的保障性住房,不应纠结其分类或名称、抑或产权,关键是根据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付费能力原则线,将公共物品的边界明晰。同时,不仅应覆盖弱势群体,应考虑参与支持的金融机构,只有在“保障”其不亏本的基础上方能使之积极投入;三、在政策环境方面,重点构建“虹吸机制”,建立、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金融的一级、二级市场,通过两级市场的融合,使更多层次、种类的金融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金融供给,形成多方共赢的态势;四、在政策工具方面,应建立国家专业住房银行,通过发挥其政策工具的引领作用,实施政府政策意图,带领社会金融资源投入保障性住房领域;五、为保证住房公共物品链的运行,除了要抓好“顶层设计”而外,仍要关注中端三个层级(省-市-区)的传导,发挥好央地、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程仲坤[5](2010)在《银行业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着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已经有了国民待遇,地域和人民币业务的限制被逐步取消。这种迹象表明,厉兵秣马多年的外资银行开始发力,其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发展战略等各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在经济全球化中,跨国银行的扩张行为对东道国银行机构同时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提升银行业竞争度,传播先进的经营手段和风险管理技术,促进东道国银行业改革;另一方面,又可能产生对国内银行的竞争冲击,跨国银行全球组合管理导致其业务调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跨国传播,以及对东道国金融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侵蚀。鉴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中国在借助外部力量推动银行业发展的同时,更要确保对银行业的控制力和国家金融安全。所以在银行业开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背景条件,选择适当的开放度和开放步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快国内银行改革,尽快提升自身竞争实力。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格局有一定影响的大国,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心目中的潜在对手。因此,尽管中国希望通过加速开放进程来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但在开放过程中应非常明确自己有着独立的战略利益,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布局和安排,国家对任何涉及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影响的主要产业都必须保持足够的控制力。而银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渠道,属于各国经济中的战略核心产业。对银行业能否保持必要的控制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本文在认真考察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由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步骤考察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战略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金融稳定性、金融效率及金融主权三个方面,分析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为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提出参考建议。文章共包括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介绍了金融安全相关理论,对金融安全做出了自己的定义,并给出关于金融安全的三个评价标准。第三章通过详细的数据资料,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与中资银行在相关指标上进行比较,得出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趋势。第四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银行业开放度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察我国银行业开放对金融稳定性、金融效率及金融安全产生的效应,及其是否会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威胁。第五章为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提出建议。

秦援晋[6](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提出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张渠[7](2007)在《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际化并购方式已成为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型银行通过国际化并购将其物理形式的经营网络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将虚拟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银行国际化并购过程中,全球的金融资源重新分配、金融版图重新划分。在由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银行为主掀起的金融业国际化并购浪潮中,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从注重“引进来”逐渐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转变,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在完成股改上市以后,在资本金充裕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国际化并购拓展经营区域和业务范围,提高银行绩效,从而在国际金融竞争中获得生存权、拓展发展权、抢到话语权,为国家争取更多的金融资源,增强国家金融实力,是一个历史意义极强的经济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现实意义极强的经济实践命题。本文的论证主线是:围绕银行国际化并购是否能够提高绩效,银行国际化并购怎样才能提高银行绩效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研究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的理论来归纳银行如何通过国际化和国际化并购实现业绩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构建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评价体系,提出本文拟采用的评价模型。然后以国际大型跨国银行为例,运用评价模型对相关银行进行案例和实证分析,归纳出银行国际化并购对绩效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成功的银行国际化并购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的存在的问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银行可行的国际化并购策略。本文对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研究从银行国际化与绩效的理论开始,逐渐深入到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的分析。银行绩效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成本控制有效和盈利能力提高,银行国际化并购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就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银行国际化与绩效理论以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包括追随效应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三分类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规避风险理论。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包括效率理论、并购价值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和银行产品理论。由于银行所处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银行国际化并购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更是国家之间经济势力和金融资源的重新划分。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与各国的经济金融战略紧密相连,银行国际化并购成功与否,并最终提高银行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各国的经济金融战略的影响。因此引入“国家利益”这一变量,分析其对银行国际化并购的影响,突破了以往理论界对银行国际化并购研究仅局限于微观经济主体范围的现状。在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评价体系。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是对发起并购活动银行在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比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会计/财务评判指标,利用财务和会计的专业知识进行评判。二是引入经济学中效率(银行效率)的概念,运用计量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进行评价。财务会计的角度是从会计数据出发来判断银行并购以后是否改善了业绩;企业效率的角度是从企业投入/产出的效率出发来判断银行并购以后是否改善了业绩。在构建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股权收益率”模型和DEA模型,对主要依据国际化并购而发展壮大的花旗集团、汇丰控股集团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加强比较,本文还运用“股权收益率”模型分析了工银亚洲并购华比富通银行的情况,通过DEA模型分析了主要专注于国内并购的JP摩根大通银行和美洲银行。通过综合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动静态相结合的定量和定性比较分析。论文研究表明:一是银行国际化并购从长期来看基本能够提高银行的效率和绩效。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技术的发展使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银行国际化并购不仅仅是企业竞争,更是国家之间对全球金融资源的版图的重新划分。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提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三是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应积极寻求国家的政策支持,制定有计划、有步骤的国际化并购实施战略,实现我国银行的全球化经营,并成为国际一流的跨国银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探讨了影响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目前存在的地域范围多集中在亚洲尤其是香港地区以及缺乏混合并购、并购发生具有偶发性、零散性等不足,提出了我国银行在地域扩展、组织方式、经营产品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制定有计划、有步骤的国际化并购实施战略,实现我国银行的全球化经营。

叶立新[8](2006)在《巴塞尔新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本监管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适度的、有效的资本监管也是《巴塞尔资本协议》不断完善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该协议是一个对全球银行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国际性银行监管文件,其所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经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将在发达国家实行的情况下,作为已经入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银行业如何变革才能实现与世界同步是令人关注的!因此,认真研究《巴塞尔新协议》的内容及其所体现的实质要求,以便更好地按照协议所提出的三大支柱的监管框架改善我们的银行经营,显得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论文从分析资本充足监管的理论前提出发,认真研究了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的特点,比较分析其核心内容的变化,并对新协议资本充足监管技术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探讨,通过参照“新协议”的规定,及对我国银行业的资本、资本充足率、资本监管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既符合当前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实际又能够向成熟国际银行标准靠拢的应对策略。论文内容共有7章,第1章为导论,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从第2章到第6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作了以下研究:分析银行体系监管的理论依据,探讨银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比较新、旧巴塞尔协议,透视“一条铁律”向“三大支柱”转变结论的本质内涵,回顾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揭示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改革趋向;综述新协议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总框架,具体剖析、评价三大类风险的资本提取度量方法,揭示新协议的技术内涵;根据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提出的资本要求,选择若干种计量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实证研究;对新协议下我国银行业的应对作深入的研究——从资本监管工作、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方略。

王志辉[9](2004)在《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中,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曾经历了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到了20世纪末,由于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要求,它更加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中引入注目的亮点,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从风险和效益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的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国际银行业的历史沿革、特征分析和并购原因的理论归纳;第二部分是对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兼议了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问题,主要论述了当前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银行并购的意义及可能性。 一、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特征和原因(一)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沿革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到20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过四次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并购浪潮(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第三次并购浪潮(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第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二)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1.金融全球化全速推动银行业并购20世纪90年代正是金融全球化空前发展的时期。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适应这个背景而方兴未艾地进行着。 <WP=52>2.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并购由于政府管制的放松和监管条例的变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以银行为主体并购的同时,出现了跨行业并购的案例。 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应该是美国的花旗银行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3.强强合并成为银行并购主流趋势例如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宣布合并,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成为当时资产量首屈一指的国际性银行。4.并购范围广泛,方式多样。不仅在发达国家间,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相互的并购发生。 (三)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原因及理论依据1.并购可以形成竞争优势从理论上来讲,商业银行有无可比拟的广阔市场。由于经营对象的特殊性,使得银行规模越大,可能筹措到的货币资金就越多,贷放货币资金的对象选择就越广泛,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而且,银行经营的派生效应,即能使存款多倍扩大的现象,也使得单个银行规模越大,收益越多。正因为如此,原来已经“大诸侯割据”的一些西方国家,在银行业本己十分集中的情形下仍然一并再并 。有一些经济学家称此为市场势力的影响,并总结出“市场势力理论”(MARKETPOWER),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增大公司规模将会增强公司实力,可以说这一理论为银行扩大规模、频繁合并、增强竞争力提供了依据。2.并购可以实现银行综效一般效率理论(EFFICIENCY EXPLANATION)认为并购活动能<WP=53>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通过并购活动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原理在于规模经济。具体表现为三种效率:协同效率 规模效率和管理效率。由企业的效率论可以延伸出并购银行与被并购银行会有部分互补作用的理论。并购后银行所产生的效率或效能远超过并购前各银行单独经营时所产生的效能之和,所谓综效(SYNERGY)就是经并购所产生的1+1>2的效果。3.并购可以防范金融风险例如,在日本朝野上下,政府民众都信奉“大则不倒”的定律,以不断合并作为解决濒临倒闭的银行的手段。二、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 (一)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一是并购前及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二是并购后银行的微观风险,这主要包括企业文化整合风险、管理效率低下的风险、利益重新分配风险。三是并购后的宏观风险,主要包括并购有可能导致垄断风险和并购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二)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收益 一是换股并购带来收益;二是成本节约带来收益;三是优势互补带来收益, 可以出现两种互补情况:一是地区互补, 二是业务互补。 (三) 国际银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1.美国花旗集团创立案例花旗集团的并购案被称为美国银行史上的一大壮举,这不仅是因为其规模之大,无其它银行能望其项背,更主要的是花旗集团同时向美国的两个法规挑战,完成银行、投资银行与保险业务三位一体的合并,迈出美国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WP=54>步,并促成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产生。 2.日本银行业合并案例东京三菱两行的传统优势业务正好使两行的业务形成互补,实现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契合,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列入国际大银行之列。3.欧洲地区银行并购案例(1)瑞士银行与对视联合银行合并成新的瑞士联合银行UBS)。(2)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三、关于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战略思考对于我国的银行业来讲,如果说入世之前还可以在政策的保护下练内功,那么2001年12月11日之后,全球竞争已经热浪扑面,继续维持原有状态,只会使我国银行业遭遇困境。考察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案例,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并购后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或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有的甚至出现股票下跌的现象,—如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但考虑的一个因素是个案分析,另一个因素还有长期效应。 (一)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与思考中国银行业的基本现状就是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分业经营,削弱实力 ;二是传

张云峰[10](2003)在《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为企业并购(M&A)提供咨询、顾问策划等策略服务的并购业务,本质上是资本存量调整的金融中介服务,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和核心业务。在某种意义上,赢得并购业务也就赢得了投资银行的未来。我国投资银行面临着来自海外同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亟需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并购业务正在成为我国投资银行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由此,对并购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无论对投资银行的成长还是对资本市场的完善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谈起,正本清源,论证了并购业务的本源性与核心性;然后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分别探讨了投资银行在激烈的生存竞赛中培育和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意义、内容及对策;最后以点带面,通过对我国并购业务及其产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探索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之路。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本文从探讨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入手,分析了投资银行发展的途径与竞争的策略,从完善并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的角度探求如何保障资本市场效率、发展市场经济。 其次,对投资银行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下文总结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及探讨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作了理论铺垫。 第三,介绍了全文的写作思路,总结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包括对投资银行定义及其业务内容的改良界定、对并购业务核心性与本源性的论证、对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竞争态势的探讨、对投资银行规模的辩证认识,以及对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多角度分析。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投资银行基本问题的全景式分析,从定义、业务、发展历史、地位与功能等方面论证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本源地位。 首先,对传统上从业务角度定义投资银行的方法进行质疑,指出投资银行的概念具有“业务”和“机构”的两重性,并从投资银行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作用入手,将投资银行业务定义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等间接金融业务的、实现资本市场上资本总量增加和存量调整的一系列收费的金融中介业务”。根据这个改良定义,投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业务被划分为“涉及资本市场资本总量增加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私募、项目融资、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卫型退人银行业务等)和“涉及资本市场资本存量调整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并购重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金融三〔程业务等)两部分。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并购业务的本源性,即根据投资银行发展重心的变化,对其萌芽阶段、英国的商人银行阶段和美国的投资银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并购业务与证券发行业务一样,都是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 最后,深入探讨了投资银行在沟通资金供需、构筑资本市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投资银行的产生、发展趋势及组织形式选择做出了理论解释,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分析并购业务的本源性和重要意义。 第三章《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并购业务》,从业务内容、发展历程、发展轨迹等角度对企业的并购活动和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本章认为,投资银行从事并购业务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既是企业从事并购活动的合理选择,也是投资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并购业务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枢纽地位所决定的,并且在各国投资银行业务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在本章的最后,结合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具体情况,全面评述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即(1)并购业务规模的小型化趋势;(2)企业分拆、资产剥离的主流化趋势;(3)投资银行的集中化与国际化趋势;(4)并购业务的行业间互补性趋势。 第四章《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分析》,从企业和产业两个角度分别探讨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策略和原则。 第一节探讨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文中认为,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是指投资银行在并购中开拓市场、赚取利润的本领,其实质是投资银行个体之间争夺有限业务资源的综合的、独特的和内在的核心能力,是投资银行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对自身的优势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首先,从客户的选择看,投资银行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努力落实在良好的声誉、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优秀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收费水平方面。第二,在并购风险方面,投资银行通过以下措施管理风险,提高竞争能力:(l)以规模保安全,以特色求发展;(2)建设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3)建立合理的风险应对机制。第三,在投资银行自身建设方面,合理的?

二、银行业的世纪末评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业的世纪末评点(论文提纲范文)

(2)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视角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重返行动者与实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节 调查地点的选择
    第三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第四节 调查内容与结构
第四章 机会隐现
    第一节 住房市场的重新启动
    第二节 大城市化与市场分化
    第三节 国家对市场的再介入
    第四节 政策市与福利房隐现
第五章 机会认知
    第一节 观念与经济行动
    第二节 理论自觉的体现
    第三节 社会网络的作用
    第四节 示范效应的发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涌现
    第一节 制度性的口子与漏洞
    第二节 开发商的排斥与笼络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增援机制
    第四节 中介公司的特殊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行动策略
    第一节 家庭内资源动员
    第二节 家庭外资源动员
    第三节 利益主体的博弈
    第四节 利益共同体生成
第八章 行为结果
    第一节 市场与阶层的再生产
    第二节 市场与社会风险积聚
    第三节 矛盾心态与深层困境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思考
        一、住房投资之中国特色
        二、住房市场秩序的转型
        三、住房保障之如何可能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访谈对象简介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浙商研究
        二、关于媒介形象研究
        三、关于浙商媒介形象研究
        四、评析与展望:浙商媒介形象呈现与浙商研究的合流与研究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与基本概念
        一、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
        二、基本概念
第一章 浙商媒介形象的历时性分析
    第一节 浙商的旧读与新解
        一、“商”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沧桑变迁
        二、商帮文化与浙江商帮
        三、改革开放与浙商的重新崛起
    第二节 浙商形象的媒介话语嬗变
        一、“儒商”和“奸商”——中国古代浙商的形象悖论
        二、“新式商帮”形象和“红顶商人”的命运——近代浙商的双重印记
        三、“当代第一儒商”形象的呈现——新时期浙商媒介形象的总体特征
    小结
第二章 内容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变迁的基本描述
        一、类目建构与操作化说明
        二、版面、篇幅、报道类型和报纸类别的基本分析
        三、浙商主体身份和角色属性演变的统计分析
        四、浙商形象呈现议题变化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当代儒商——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一、“当代儒商”的内涵
        二、“当代儒商”框架的主导性呈现
    第三节 他者框架——不同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比较分析
        一、他者呈现的基本样貌
        二、不同类别媒体他者呈现的比较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话语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与叙事策略
    第一节 媒介形象呈现中的话语与话语理论
        一、批判话语分析理论
        二、作为新闻的话语
    第二节 身份书写、权力话语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一、命名与身份书写
        二、断言式言语行为与权力话语
        三、话语的隐含意义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第三节 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交互下的叙事模式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一、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
        二、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
        三、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
    小结
第四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多元力量及其互动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社会动因
        一、经济场域的生成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二、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三、社会价值观念转型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媒介推手
        一、传媒生态变迁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二、媒介场域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三、传媒与浙商对浙商媒介形象的同构与互动
    第三节 浙商自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一、浙商媒介事件与形象呈现
        二、浙商政治参与与形象呈现
        三、浙商企业形象传播与形象呈现
    小结
第五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断言和肯定式新闻中的浙商媒介形象话语遮蔽与理想化
        一、肯定式新闻与浙商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
        二、明星浙商的卡里斯玛光环与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
        三、宣传导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模式化”与“人”的缺失
        一、“模式化”呈现与“人”的缺失
        二、“模式化”呈现与“个体”形象的缺失
        三、“模式化”呈现与“个性”形象的缺失
    第三节 多媒体形态下报纸媒体浙商形象呈现的不足与反思
        一、多媒体形态下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立体化图景
        二、多媒体时代报纸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反思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保障性住房融资难:保障房供给不足的原因
        二、保障性住房缘何融资难:政策缺失是关键
        三、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一个模糊的领域
        四、研究主题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构建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框架
        二、探索应用性政策分析框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二、对公共物品概念发展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研究成果的创新与突破
        二、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分析框架构建:公共物品链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分类及其关系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与性质
        二、效用属性的分类:一般公共物品与具体公共物品
        三、供给角度的分类:政府供给模式与混合供给模式
        四、不同分类公共物品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供给的主要公共物品: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产品
        二、公共政策运行规律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公共物品链
        一、本文创新型政策分析框架的推导
        二、公共物品链概述
    第四节 基于公共物品链的政策思维
        一、公共政策与具体公共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
        二、公共政策评估与设计过程中的思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然的政策: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
    第一节 住房公共问题
        一、住房非均衡现象
        二、住房公共问题分析
    第二节 可分性与不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解构与建构
        一、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解构
        二、不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建构
    第三节 科学的保障性住房金融政策—住房公共物品链视角
        一、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是住房政策的核心
        二、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的要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策借鉴:境外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分析
    第一节 侧重供方战略——美国
        一、美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二、美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应变发展
        三、美国保障性住房金融政策的反思: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第二节 面向需求方——台湾地区
        一、台湾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二、台湾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应变发展
        三、台湾的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分析
    第三节 成功的专业金融机构案例——德国
        一、德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二、德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特色
        三、德国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借鉴
    第四节 本章小结(兼论政策借鉴)
第五章 政策变革:我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的缺陷与修复
    第一节 终端失衡与高端不足
        一、终端现状:实体住房失衡
        二、高端反馈:政策缺陷
        三、应变:必须改进政策
    第二节 住房公共物品链的缺陷
        一、割裂
        二、时滞
        三、散乱
        四、封闭
        五、政策体系的缺陷
    第三节 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再设计
        一、政策主体:合理化
        二、政策客体:明晰化
        三、政策环境:机制化
        四、政策工具:多样化
        五、链的中端:三个重要层级
    第四节 前瞻性技术的地方试点
        一、政策环境的探索:南京保障性住房开发金融“虹吸机制”的启动
        二、政策客体的探索:南京低收入者购买保障房的消费金融初创
        三、政策工具的探索:天津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的创立
        四、倒逼:政策主体的改革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一、本文政策过程分析框架的推导过程
        二、政府应立足公共物品链思维解决公共问题
        三、用高端的支持性金融政策解决终端的保障性住房问题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的市场体系建设
        二、国家住房银行的设立问题
        三、各专项公共政策的改革与重新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译着
    三、中文期刊
    四、外文文献
    五、报纸文章及电子文献
    六、其它
致谢

(5)银行业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总体实体影响论
        1.2.2 国内银行业竞争弱势环境下的利益受损论
        1.2.3 国有资产贱卖论
        1.2.4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1.3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家金融安全概述
    2.1 金融安全的含义
        2.1.1 狭义的的金融安全观
        2.1.2 广义的金融安全观
    2.2 金融安全主要影响因素
        2.2.1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2.2 金融体系的效率
        2.2.3 国家金融主权与战略利益的保障
第3章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和趋势
    3.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1.1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总体状况
        3.1.2 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网点布局向纵深发展
        3.1.3 在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布局全面提速
        3.1.4 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股权投资情况
    3.2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格局
        3.2.1 市场份额比较
        3.2.2 资产质量情况比较
        3.2.3 业务领域比较
    3.3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经营策略及发展趋势
        3.3.1 精心布局提高收益
        3.3.2 重视战略合作
        3.3.3 运用技术和管理优势
        3.3.4 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和风格
第4章 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影响分析
    4.1 银行业开放度的优化选择分析
    4.2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稳定性影响分析
    4.3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效率影响分析
    4.4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主权影响分析
第5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5.1 对外审慎开放
    5.2 加速国内银行内部改革
    5.3 加强控制与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与银行绩效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与银行绩效
    第四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与国家战略
第三章 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节 银行绩效的度量
    第二节 银行绩效与银行并购效率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效率研究综述
    第四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第四章 银行国际化并购前后绩效实证分析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银行国际化并购发展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分析的模型和样本
    第三节 “股权收益率”模型的分析
    第四节 DEA 模型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战略与绩效
    第一节 影响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绩效的因素
    第二节 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战略
    第三节 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的地域拓展
    第四节 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组织方式
    第五节 我国银行国际化并购业务的选择
    第六节 银行国际化并购中国家的政策支持
结束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巴塞尔新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关于银行资本监管国内外研究的综述与评析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现有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1.5.1 银行资本
        1.5.2 经济资本
        1.5.3 监管资本
        1.5.4 资本充足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学分析
    2.1 监管的一般理论
        2.1.1 社会利益论
        2.1.2 利益集团论
        2.1.3 管制成本论
    2.2 银行体系监管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说
        2.2.2 金融脆弱说
        2.2.3 金融约束论
        2.2.4 成本效益说
    2.3 银行资本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2.3.1 市场对银行的资本约束
        2.3.2 监管对银行的资本约束
    2.4 本章小结
3 银行资本监管的制度安排研究
    3.1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3.1.1 协议的产生
        3.1.2 主要内容
    3.2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更新
        3.2.1 新资本协议的框架
        3.2.2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更新
    3.3 新资本协议推行的主要困难
    3.4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分析
        3.4.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与制度安排
        3.4.2 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存在的问题
        3.4.3 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的改革趋向
    3.5 本章小结
4 银行资本充足率测量方法研究
    4.1 资本充足率计算总框架
        4.1.1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4.1.2 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
        4.1.3 计量市场风险的方法
        4.1.4 计量操作风险的方法
    4.2 信用风险资本度量分析
        4.2.1 标准法
        4.2.2 内部评级法
    4.3 市场风险资本度量分析
        4.3.1 标准法
        4.3.2 内部模型法
    4.4 操作风险资本度量分析
        4.4.1 基本指标法
        4.4.2 标准法
        4.4.3 高级计量法
    4.5 上述测算方法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资本充足率测量方法应用研究
    5.1 操作风险计量的实证分析
        5.1.1 实证分析选用的计量方法与研究对象
        5.1.2 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
        5.1.3 使用具体损失事件的操作风险分析
        5.1.4 实证分析结论
    5.2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VaR方法应用研究
        5.2.1 VaR的银行交易帐户收益率波动的正态性分析
        5.2.2 各指数收益的异方差检验
        5.2.3 计算VaR值
        5.2.4 巴塞尔协议规则下模型的检验
        5.2.5 结论
    5.3 标准法下经济资本的测算及运用研究
        5.3.1 标准法下经济资本的测算
        5.3.2 经济资本的配置与绩效考评
    5.4 本章小结
6 新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策略思考
    6.1 资本监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6.1.1 银监会内成立独立的高层次的银行资本监管部门
        6.1.2 借鉴先进国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经验
        6.1.3 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督检查
    6.2 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造与建立
        6.2.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特点
        6.2.2 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造与建立
    6.3 现阶段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6.3.1 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实施
        6.3.2 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全面控制
    6.4 信息披露的改进与强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9)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特征和原因
    (一)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沿革
    (二)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
    (三)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原因及理论依据
二、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
    (一)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
    (二)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收益
    (三) 国际银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三、 关于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战略思考
    (一)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与思考
    (二) 中国银行业实现并购的意义
    (三) 中国银行业实现并购的可能性
    (四) 中国银行业并购案例评述
结 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10)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尝试
        一、 研究思路
        二、 创新尝试
    第三节 相关理论综述
        一、 投资银行相关理论综述
        1 交易费用理论
        2 产业组织理论
        3 委托--代理理论
        二、 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1 竞争力理论综述
        2 公司竞争战略的一般理论视野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投资银行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投资银行概念辨析
        一、 投资银行传统概念综述
        二、 本文的投资银行概念
        1 对投资银行业务的认识
        2 对投资银行机构的认识
        3 本文对投资银行概念的使用
    第二节 投资银行业务综述
        一、 涉及资本市场资本总量增加的投资银行业务
        1 证券公开发行
        2 证券私募
        3 项目融资业务
        4 商人银行业务
        二、 涉及资本市场资本存量调整的投资银行业务
        1 并购业务
        2 资产证券化业务
        3 金融工程业务
        三、 对投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其他业务的甄别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
        二、 英国的商人银行阶段
        三、 美国的投资银行阶段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地位与功能
        一、 在沟通资金供需方面的作用
        二、 在构筑资本市场方面的作用
        三、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第五节 投资银行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 从交易费用理论看投资银行产生的必然
        二、 从产业组织理论看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
        1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化趋势
        2 扩大自身规模--集中化趋势
        3 扩大业务范围--专业化与多样化统一的趋势
        三、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选择
第三章 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并购业务
    第一节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述
        一、 并购概述
        二、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主要内容
        1 投资银行担当买方企业的顾问
        2 投资银行担当目标企业的顾问
        三、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历程
        四、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轨迹评述
        1 由被动适应发展到主动出击
        2 由简单单一发展到复杂全面
        3 由从属地位发展到核心地位
    第二节 并购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一、 现代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的必然性
        1 投资银行是企业从事并购活动的合理选择
        2 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 并购业务是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1 并购业务成为核心业务是投资银行发展的必然
        2 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由其在投行业务中的枢纽作用所决定
        3 并购业务的核心地位已为资本市场的实践所证实
    第三节 从第五次并购浪潮看并购业务的发展特点
        一、 投资银行参与并购活动的规模与收益迅速增加
        二、 并购业务的深化使专业性越来越强
        三、 并购业务的激烈竞争要求投资银行增强综合实力
    第四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趋势综述
        一、 并购业务规模的小型化趋势
        二、 企业分拆、资产剥离的主流化趋势
        三、 投资银行的集中化与国际化趋势
        1 合并裁员,表现为集中化趋势
        2 开拓市场,表现为国际化趋势
        四、 并购业务的行业间互补性趋势
第四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 从客户端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树立投资银行的良好声誉
        2 培育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3 提高投资银行的业务素质
        4 制订合理的并购业务定价策略
        二、 从风险管理角度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风险
        2 并购风险的有效管理
        三、 从投资银行自身建设角度提高并购业务的企业竞争力
        1 合理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前提
        2 创新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3 客户开发是提高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开放条件下本土投资银行与海外投资银行的竞争
        2 混业体制下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二、 提高并购业务产业竞争力的原则策略
        1 正确对待保护与开放、公平与效率
        2 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 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综述
        一、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特点综述
        1 并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政府的干预和主导作用开始减弱
        3 并购活动趋于复杂
        4 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前景美好
    第二节 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分析
        一、 并购业务的主体研究
        1 政府
        2 市场化金融中介机构
        二、 并购业务的发展历程
        三、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特点综述
        1 并购业务市场潜力大,但相对规模小
        2 政府积极参与并购业务,作用强大
        3 投资银行的竞争力亟需加强
第六章 提高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竞争力
    第一节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意义
        一、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
        二、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投资银行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 提高并购业务竞争力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背景
        2 中外投资银行的产业竞争优势比较
        3 中外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
        1 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背景
        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比较优势分析
        3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并购业务的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并购业务竞争力的提高
        一、 我国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 合理的战略选择
        2 大胆创新
        3 客户资源的开发
        二、 我国并购业务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2 完善资本市场
        3 改善投资银行的市场结构
        4 设计对外竞争的总体方案与措施
        5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银行业的世纪末评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控问题及其应对研究 ——以A银行为例[D]. 刘鑫. 东南大学, 2020
  • [2]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D]. 施旖旎. 南京大学, 2018(12)
  • [3]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D]. 李文冰. 武汉大学, 2016(01)
  • [4]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D]. 王伟. 南京大学, 2014(03)
  • [5]银行业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D]. 程仲坤. 安徽大学, 2010(12)
  • [6]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7]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D]. 张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
  • [8]巴塞尔新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D]. 叶立新.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9]国际银行业并购的风险与收益研究[D]. 王志辉. 吉林大学, 2004(04)
  • [10]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及其竞争力分析[D]. 张云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标签:;  ;  ;  ;  ;  

世纪末银行业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