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内事外事良性互动 促进国际交流再上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郭嘉星[1](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秦雨[2](2019)在《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会组织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又起到了整体上的推动作用。商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微观社会组织,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会组织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影响处于蓬勃发展期。在一定程度上,商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折射出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因此,以江苏省盐城市商会组织为例进行相关探讨。首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对商会组织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梳理;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发现盐城市商会组织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外部政策环境不够健全、二是政府对商会管理不够顺畅、三是商会组织内部建设亟待完善、四是工商联职能“部分失灵”。同时,通过运用公共管理学中第三部门理论和治理理论,从政府部门、商会组织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有利于商会组织发展,提高商会组织综合实力的意见建议:一是推进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商会法律地位;二是减少行政干预,构建政府与商会组织新型关系;三是发挥优势,促进商会提升自我建设能力;四是改革创新,推动工商联工作上台阶。主要基于盐城市商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参考了国内外商会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希望能为盐城市商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城市治理以及民营经济更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希望由此,为我国其他商会组织发展薄弱地区做些有益的基础工作。
王筱鑫[3](2018)在《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与北京城市治理体系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北京城市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高标准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成为更好地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重大国事活动的特点,以及对北京城市治理提出的新挑战,并根据进一步优化北京城市治理体系的优势条件,提出了首都外事工作与城市治理良好互动的建议。
陈永华(Chan Wing Wah)[4](2017)在《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移民外地的历史悠久而且漂洋过海无处不到,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民异地先侨居,後发展为落地生根,与当地非华族主体共存共荣,渐次融入主流社会。他们把中国文化习惯、物质文明带到异地,经历多年累积构建而成当地多元化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同时华侨散布各国,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发展为世界性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研究可追朔100年前之清末民初。但由於华侨华人事务、活动繁多,分布的地域国家也非常广泛。於是有着众多可供历史研究的选材下,多数学者的着作是华侨在某国家、某地区生活状况的国别史,或是专科领域的教育、媒体、经济、宗教和社团等,或是专题专案的关於成功企业家、革命家(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某类物质文明或个别乡族文化。对於海外中华商会或某国家中华商会的专门研究是稀少。发掘海外中华商会的重要性,是近年的事。中国在开放改革後,市场经济重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半。商业活动、商人和商会又在国内蓬勃起来,连带推动对近现代中国商业活动和商人组织的经济、社会功能的研究。对中国的商业、商人、商人组织的活动和历史展开研究,除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有学术价值外,实际重要意义是帮助中国寻找一条合适自已的经济发展之路。在20世纪末的90年代,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领导团队对中国商会历史作出大规模系统性的研究,继而引发连串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商会研究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急速一体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的政策加大力度。政府修改了 20世纪90年代的“引进来、走出去”的被动战略转变为21世纪的主动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上世纪末,中国“崛起”的现象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未来10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再度攀昇是可以预期的。另一个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而又与印尼中华商会相关的是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中、印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与世界华商网络接轨。同时段中国商会学者也发现中国的商会组织随华侨移民海外,并且已经自然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华商会网路。他们在中国商会的档案中也发现中国的商会与各地海外中华商会曾经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和通讯。因而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内着名华侨历史研究大学的支持下对海外中华商会(南洋区)的专门研究。南洋区是中国人最早移民也是最多华侨的地域,其中以印尼为最突出。估计印尼华人人口在1000万以上,是中国以外最大华人族群的居住国,当地华商更是印尼经济的主力。可是至今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是稀少。在众多印尼国别史上,学者往往侧重於教育、经济、宗教等明显社会议题的论述。即使在社团的研究论着中,有关印尼中华商会的内容也是稍有涉及,通常是放在业缘社团中的一栏目,给予小篇讨论。从而忽视了中华商会对中国、印尼关系和印尼华人近今100多年历史的重要贡献。论文是采用“总体式”专题研究的方法。印尼中华商会定义为:由印尼华侨华人在印尼成立的商会,组织成员为华商,商会主要服务对象为华侨华人,并承传着中华文化。总体史强调宏观的、综合的、长时段的研究。把握和审视是宏觐的,切入是微观的,描述是全方位的,观察包括了“时段性”和“统合长时段”性两种。在研究分析时也可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的说,论文是对印尼中华商会和活跃其中的商人进行研究。透过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研究看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联系,看印尼中华商会与上述三个政社群体之间的关系,看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印关系”作为宏观环境的切入角度,以在过去115年内中、印关系和中华商会的重要事件作为分时段的指标。经过四章的“时段”性分析,清楚显示了印尼中华商会在不同的时段,都对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中、印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时段,她的角色扮演和功能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中、印关系中的三大政社群体,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人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最後,综合各时段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个动态式的观察来,它成为评论印尼中华商会对中、印关系的总体作用的基础。在中国、印尼近今115年的历史里,两国的内、外政局急剧变化带动着中、印关系的起伏。生存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印尼华侨华人固然是两地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20世纪前,印尼华侨可以说是中、印关系的始祖。到了清末之後,中国和印尼两地政府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导者。由清末至1958年,当时代表着华侨的总机构-印尼中华总商会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任命,带领着印尼华族在异国生存,维繋着与中国、印尼两国政府和华侨民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後进行社会主义建国,政府没有使用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里发挥功能。不幸地,在1965年印尼军事强人苏哈托施行邀进的同化华人政策,取缔了所有华人社团包括中华商会在内。从此时计算,印尼中华商会消失了 36年,到苏哈托被推翻下台三年後的2001年才得以复办。在进入21世纪初的15年,印尼中华商会再度在中、印尼关系中发挥她专长的经济功能,成就不少中、印经济贸易合作的成绩,使印尼渡过国家经济重大危机及帮助中、印两国修补过去的历史伤痕,为两国建立全面的战略性夥伴关系出了一分力。总的来说,印尼中华商会在历史的激流里,仍能保持她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位置是靠着他们儒商智慧和坚毅的精神。她使用“三赢”的方程式使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同得益处,其中以经济益处为最基本;并适时地调和这三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政治互信,为华侨和中华商会寻求最大的生存空间。在21世纪未来的中、印关系,相信印尼中华商会也会采用这个曾经被长期使用并证实为有效的“三赢”方程式去做出贡献。而且在2015年中、印两国刚宣布了两国的长期经济大战略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经济”,明显展示了双方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以中、印关系现时的良好走势看,印尼中华商会在调谐印尼华人与中、印政府的关系是较为容易。但印尼中华商会的三赢方案并不是必胜的。从四个歴史时段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华商会的作用和“三赢方案”成效与当时“印尼华人国家认同”的争议情度有密切的关系。印尼中华商会的功能作用基本上是经济性质。但在不同时段的中、印内外政治环境形成不同的中、印关系状态时,三个主角,中国政府、印尼政府和印尼华侨社群会赋予它额外的政治、外交、社会文教等其他重要任务,调教着它在不同时段的角色。印尼中华商会未来的挑战仍然是在“印尼华人的国家认同”争议。2015年7月一批“反华人”的人士组成了“原住民党”,并故意在8月17日印尼国庆日宣布,制造声势。现今世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国家有责任对国民作出一生的教育、照顾和保护,换取的是国民必须向国家效忠。是一种法理上的承诺。入了外国籍的华人对国家效忠必定是他们的国籍国,是法理上必须要做。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损国籍国的利益时,必被定为叛国罪行。但在法理以外的感情归属,则各地民族和各人也有不同。人类的情感归属效忠对象可能是出.生国、或是居住国、或是祖籍国,甚至是宗教信仰。但不竟华人问题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敏感问题。中、印关系的三大主角,中、印两国政府和代表印尼华人的重要社圑,必须要合作,共同面对,主动地去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笔者以印尼中华商会为历史研究个案,在论文开始写作之前,并未感到使用“总体史”研究范式的特点和好处。但使用後,意识到它是研究专题个案的很好方法。采用了“总体史式”的方法,能把印尼中华商会的特性和历史角色看得明白,也能总结出印尼中华商会“成功”、“失败”的因素和导致她在近今115年的中、印关系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继而本着“监古知今”学习历史的态度,推论印尼中华总商会在21世纪中、印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相信此论文不单是一篇对印尼中华商会多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印经济史、社会史和外交史的一篇辅助参考。
林杰[5](2016)在《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自主办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一个宏大的研究课题。然而,大学自主办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依然需要澄清;作为一种理念,依然遭受着公众的质疑甚至是误解;作为一种价值,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作为一种制度,依然需要改进与完善;作为一种实践,依然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大学自主办学既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首先表现为理论问题。本研究认为,大学自主办学是指为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大学在推动政府、社会、大学三者彼此衔接与互相协调和促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行为。政府、社会、大学三者之间的彼此衔接与相互协调,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外在支撑;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之间的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内在依托。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内外部关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但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之间的互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需以信任为基础。当然,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也不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实际上,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是大学自主办学合法性的基础,没有对大学自主办学合理性系统与深刻的阐明,大学自主办学势必会缺乏公众认同与法理基础。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大学自身发展逻辑与外部发展诉求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动态行为过程,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是大学自行其是、为所欲为的理由。所以,无论是分析与研究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还是推动与促进大学自主办学实践的顺利发展,都应以尊重和彰显大学的本质属性为基点,践行大学的本质使命为旨归。通过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发现,大学自主办学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变迁,体现出一些典型的特征。从演变时空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外部关系以内外部关系之间通常处于割裂状态;从演变形态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渐进地推进的;从演变动力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从演变目的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在“政治—经济”主导下推进的。总之,在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大学的本质属性与本质使命体现的均不明显。大学自主办学现实困境——“放乱收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转变行政化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方式,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宋俊骥[6](2015)在《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毋庸置疑。但是,高职教育处于“二流教育”,甚至“N流教育”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家长、学生和市场对高职教育的接纳度和认可度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高职院校的“合法性”危机没有完全消除。高职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发展阻力也一直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这种压力和阻力既有来自组织外部场域的,包括政府、市场等,也有来自组织内部的,包括组织的历史和传统,组织文化-认知等。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既影响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也影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应对世界工业革命的不二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为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仅停留在专科层次,没有本科层次,更勿提硕、博层次的职业教育,这既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不相符,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因此本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应该而且必须转型。这种转型不能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相混淆,这种转型意义更大,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社会的受益面更广。本研究突出过程性关注,研究以江西某高职院校为例,全面回顾了案例院校所经历的建校、停办、复校以及升格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这个过程中学校为了获取“合法性”和内外部各方的支持,如何调整办学目标、组织结构,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研究运用组织研究的制度主义视角,从历史逻辑的线索,结合组织场域环境,探索当前高职院校转型的制度化过程及其困境。借助研究者身份优势,以质性研究为分析取向,综合应用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人经历叙述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解剖案例高校,力图从个案中寻求中国高职院校,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未来走向,以此为中国的高职院校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和理论支撑。研究按以下框架和思路展开:绪论:围绕“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五个方面展开,是论文的一个总体概况。第一章:“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全面叙述了W学院在50年办学历史长河中的纷纷扰扰,受大气候的影响,学校走过了“建校—停办—复校—升格”的曲折历程,但是每一次转型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第二章:“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分析了W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跨越所经历的内外环境变迁,以及学院的应对,以此获得生存和发展。第三章:“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这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章,重点介绍W学院升格为高职之后,为了获得“合法性”,摆脱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改革,以及由此给W学院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为进一步向“应用技术大学”大学转型带来的影响。第四章:“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这一章是基于前面三章的基础,总结W学院历次转型,特别是由中专向高职转型过程的成功经验,为下一章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提出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与世界接轨,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转型需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自身要加强内功修炼。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三个15%”的转型模式和“3-3-5”的转型时间表等观点。结语:高职院校转型是中国教育的大事,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文化是国家昌盛的深层本源。高职院校和所有大学一样承担着维持人类精神文化价值、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崇高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环境的改善。高职学院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之路必须要走。
王颖君[7](2013)在《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稀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凸显,土地资源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各项建设用地对土地资源需求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物质生活需求对耕地保护和粮食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除子坚持实行农地保护和耕地保护制度,还需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充分挖掘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缓解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更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对武汉市市区、各城区和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相对应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本文将改进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特尔斐法相结合,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再通过数学计算公式来分析其障碍度因子和可挖掘潜力的程度,最终依据相关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数理方法进行的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层评价来看,①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土地利用程度的障碍度呈上升趋势,而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的障碍度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②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同。③7个开发区土地集约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水平差异很大;各开发区的最大潜力都集中在强度潜力上,其次为扩展潜力,继而为结构潜力。(2)从土地集约利用的准则/目标层评价来看,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4个准则层的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的水平是逐渐增加的。②各城区目标层4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可知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③开发区目标层3个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和排序,从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来看,排序最前的是武昌经济开发区,排序最后的是洪山经济开发区;从土地用地效益来看,排序最前的是江汉经济开发区,排序最后的是青山经济开发区,与江汉经济开发区相差达0.5001;从土地管理绩效来看,排序靠前的是武昌经济开发区,排序最后的是青山经济开发区。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改进Topsis法可有效地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可弥补其他多因素评价方法在横向比较上的不足。同时表明改进Topsis法可用于带有时间序列因素的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扩展了改进Topsis法的可评价对象。
陈贤[8](2013)在《上海友城外事的定位、作用及其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安全格局的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对外交往不再由中央政府垄断。各国为了提升国际交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纷纷鼓励和推动各自的地方政府进入国际交往合作的空间,以实现中央和地方在对外交往中的共赢。其中最为流行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展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友城)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地方友城外事即指地方政府为了建立和发展友城交流合作而开展的相关工作本文首先对我国地方友城外事的由来、发展、背景、性质、定位、作用等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上海友城外事为实证研究对象,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及作用、横向定位及作用,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友城外事在发展过程中纵横定位的结好模式的演变过程。最后,本文剖析了上海友城外事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二部分是对地方友城外事的概述,界定了地方友城外事的概念、介绍了地方友城外事的由来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地方友城外事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及其性质。第三部分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解析了地方友城外事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纵向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向定位及相关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纵横定位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模式和保障体系。第四部分以上海友城外事为具体的实证研究对象,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横向定位及相关作用。第五部分以上海友城外事为具体的实证研究对象,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友城外事纵横定位结合模式的演变。第六部分剖析了上海友城外事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的总结对本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
张晓冬[9](2013)在《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求确保权力正确规范运行,这表明党对权力运行机制认识的深化。我国公办高校内部权力高度集中,顶层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权力制约机制非制度化运行明显。基于以上背景和现象,本研究主要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围绕核心概念“权力制约机制”,本研究遵循“(权力)主体—(权力)关系—(权力制约)机制”的研究思路,运用多案例与历史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形成本论文的内容框架。通过历史的研究分析发现,中世纪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主要是基于宗教信仰、神圣的宣誓与大学章程而形成的文化制约权力机制形式。近代大学因为规模、功能的扩展以及国家权力的介入,形成了典型的“学术-行政”权力结构二重性的权力制约权力机制主导类型。现代大学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除基本的制度制约权力机制、权力制约权力机制外,以董事会为形式的社会权利制约权力机制是其突出特征。从大学治理结构变革的角度划分,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经历了行政控权的京师大学堂时期,教授治校的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时期,党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校务委员会负责的新中国大学时期。权力制约机制除民国时期典型的“三会”分权制约机制比较突出外,主要表现为“螳螂捕蝉”式垂直权力制约权力机制和基于个人道德自觉的道德(文化)制约权力机制。前者具有自上而下的监督意味,后者具有一定的“人格”依赖性。通过对美、英、德、日四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仍表现为以董事会制为特征的权利制约权力机制形式,这一机制是以分权治理和大学自治为基础的;英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表现为以权利和文化制约权力机制为特征的“牛桥”大学模式,以“董事会、理事会和评议会”三会分权制约机制为特征的“92前”大学模式和以董事会为形式的权利制约权力机制为特征的“92后”大学模式;德国大学权力制约机制以“教授治校”为基础,以分权制约机制为主要特征,逐步转向寻求以董事会为形式的社会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类型;日本大学在《国立大学法人法》颁布实施后,形成以校长为首的新型集权控制模式,但是寻求外行参与大学治理的社会制约权力机制是其机制构建的趋势之一。通过调研访谈和统计分析,本研究认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仍是我国高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解决的议题。从权力制约机制运行效果看,我国高校权力制约机制存在非制度化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委领导(决策)与党委书记领导(决策)的矛盾、大学权力与权利的矛盾、两个“一把手”的博弈和基于非正式人际关系的权力“潜规则”文化问题,以及“法治与人治”的矛盾问题等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与对策,认为:(1)完善权力制约权力机制,校党委会应主要发挥大学治理权,保留大学的重要决策批准权;校长实施遴选制,实现校长选举与任命相分离,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赋予学术委员会对各类决策的违“章”否决权。同时,根据董/理事会与教代会制度建设要求,提高社会力量和民主力量对大学权力制约的效果,并最终形成“党、政、学、社”四权差异决策、优势互补的内部权力运行关系。(2)完善制度制约权力机制应在修订完善高教法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章程和各项内部规则的法律效力,保证大学权力依法行使和程序正当。同时,将大学纪检监察与审计部门从学校系统独立出来,由上级纪委监察审计主管部门领导,实施对学校内部各权力主体的监督检查。(3)对于完善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基本建议是,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明确董事会的合法地位及参与大学决策的机制,赋予董事会对学校决策权力和法人代表的问责权、评估权与推荐权等。赋予教代会对大学主要权力主体的选举权与提请解聘权,确定教代会议事规则及相关规程的法律效力,完善教代会的运行机制。确保教代会在党委领导下独立自主的行使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利。(4)对于文化制约权力机制的完善建议是,重构学术生态文化,构建党委治理、校长管理的大学政治与行政权力运行文化,营造廉洁的政治权力治理文化、高效负责的行政权力服务文化、自由创新的学术权力自治文化和和谐共赢的民主权利监督文化。促进制度、规则向权力主体价值信念的转变,以此形成权力运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制约权力的效果。
胡鞍钢[10](2012)在《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文中研究说明一、简要的回顾与评价中国处在大国崛起的时代,需要明确的国家大战略。所谓大国崛起,指的是一个大国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反之,所谓大国衰落,指的是一个大国主要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见表10-14-1和图10-14-1)。根据作者提出的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和迅速崛起期(1978—2020年),①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期,其主要标志就是中国主要指标
二、形成内事外事良性互动 促进国际交流再上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形成内事外事良性互动 促进国际交流再上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一)商会的概念 |
(二)行业协会的概念 |
(三)工商联的概念 |
二、理论依据 |
(一)第三部门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盐城市商会组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一、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历史 |
(一)萌芽与初建 |
(二)改组与转型 |
(三)恢复与发展 |
二、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现状 |
(一)盐城市商会组织分类情况 |
(二)盐城市商会组织个案分析 |
(三)盐城市商会组织的职能贡献 |
第三章 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 |
(一)外部政策环境不够健全 |
(二)政府对商会管理不够顺畅 |
(三)商会组织内部建设亟待完善 |
(四)工商联职能“部分失灵” |
二、盐城市商会组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社会对商会组织地位认识不足 |
(二)政府对商会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
(三)商会发展过于依赖“人治” |
(四)工商联双重角色结构束缚 |
第四章 国内外商会组织经验借鉴 |
一、国外商会组织经验借鉴 |
(一)国外商会职能发挥 |
(二)国外商会与政府关系 |
(三)国外商会组织自身建设与运作 |
二、国内商会组织经验借鉴 |
(一)完善商会相关法律、法规 |
(二)政府积极扶持商会发展 |
(三)商会自身建设发展 |
三、国内外商会组织对比 |
(一)国内外商会组织对比 |
(二)结论 |
第五章 完善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对策建议 |
一、推进法律体系建设,明确商会法律地位 |
二、减少行政干预,构建政府与商会新型关系 |
三、发挥优势,促进商会提升自我建设能力 |
四、改革创新,推动工商联工作上台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与北京城市治理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年以来北京保障重大国事活动取得的成果 |
(一) 坚持首都外事服务中央总体外交的初心, 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 切实履行好“四个中心”职责 |
(二)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互利合作, 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 不断打造首都繁荣发展的新成果 |
(三) 坚定推进精细化管理、治理“城市病”的信心, 注重问题导向, 激发做好各项工作的主动性, 让首都更加美丽宜居 |
二、重大活动的特点对北京城市治理提出的挑战 |
(一) 高层智慧引领, 突出实效 |
(二) 出席规格较高, 内容宽泛 |
(三) 活动广受关注, 影响深远 |
三、优化北京城市治理体系的强大信心分析 |
(一) 信心来自于中央政府对首都工作不遗余力的支持 |
(二) 信心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的正确引领 |
(三) 信心源自于“一带一路”为首都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强大动力 |
(四) 信心源自于坚持“功在日常”、一以贯之的重要思路 |
四、开辟首都外事工作与城市治理互动新境界 |
(一) 确立城市更高定位, 用心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
(二) 保持与中央部门融洽沟通的良好势头, 确保各项工作精准有效 |
(三) 赋予首都外事更丰富内涵, 优化国际交往功能布局 |
(四) 培育业务与党建全覆盖、共促进、双丰收的干部队伍 |
(4)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绿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 |
(二) 中国商会研究。 |
(三) 海外中华商会研究 |
(四) 研究状况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尼)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两地的内、外政治环境(1900-1945) |
一、中国的内政、外交 |
二、荷兰及其印尼殖民政府的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的中、印(荷政府)关系(1900-1945) |
一、中国的印尼政策 |
二、印荷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改变 |
三、中国、印荷政府在印华事务上的角力 |
四、中国、印荷政府关系的改善 |
五、印尼华侨社会状况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与诞生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孕育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成立 |
第四节 中国、印荷政府合作下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印尼中华商会的管理 |
二、荷属东印度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印尼中华商会二战前的发展及其功能作用 |
一、中国政府在印尼的华侨事务机构 |
二、印尼华侨的“市民社会”管治核心 |
三、印荷政府的辅助管治工具 |
四、华侨”认同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
第六节 印尼中华商会的抗日运动与在日治时期所受的迫害 |
第七节 对抗的中、印(荷政府)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二章 二战结束後中、印(尼)关系及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45-1965)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独立战争和“指导民主”时代 |
四、印尼的外在环境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後的中、印(尼)关系(1945至1965)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 |
二、新中国的印尼外交与侨务管理(1949-1965) |
三、印尼开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四、印尼华侨社会的急剧变化 |
第三节、二战结束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取代印尼中华会馆的印尼中华总会 |
二、复办的印尼中华商会与新办的中华总会的关系 |
三、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成立宗旨、组织、活动、人事布局 |
四、印尼中华商会联合会的关键人物分析 |
第四节、印尼各地区中华商会重光後的复办 |
第五节、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与分裂 |
一、印尼中华商会的衰落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分裂 |
第六节、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与历史中断 |
一、印尼中华商会被查封 |
二、印尼中华商会的历史中断 |
第七节、复杂多变的中、印关系中的的印尼中华商会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角度 |
二、印尼华侨社会的角度 |
三、印尼政府、印荷政府、印尼民众的角度 |
四、新中国政府的角度 |
五、印尼中华商会在中、印关系的整体作用 |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商会再次复办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政治环境(1992-2004) |
一、中国的国内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外在政治环境 |
三、印尼的国内政治环境 |
四、印尼的国外政治环境 |
第二节 世纪之交的中、印(尼)关系(1992-2004) |
一、中国的印尼外交 |
二、印尼的中国外交及华人政策 |
三、印尼华人社会的正向转变 |
第三节 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土壤和经过 |
一、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政治土壤 |
二、印尼中华商会第二次复办的经过 |
第四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早期活动与初步成绩 |
第五节、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重要领导人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总主席陈大江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执行主席杨克林 |
三、印尼中华总商会首任常务副总主席张锦雄 |
第六节 风雨同舟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印关系与印尼中华总商会 |
第一节 中国、印尼的内、外在政治政环境(2004-2015) |
一、中国的大国兴起和新的对外经济策略 |
二、印尼的快速经济增长与打造海洋大国经济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印关系(2004-2015) |
一、战略夥伴关系 |
二、全面战略夥伴关系 |
第三节 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中、印关系 |
一、世界华人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成立 |
二、世界华商大会与中国经济发展 |
三、世界华商对印尼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革新扩展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变革更新 |
二、领导印尼中华总商会改革的重要人物 |
第五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与世界华商大会的接轨 |
第六节 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政、商、社关系 |
一、印尼中华总商会的活动分析 |
二、印尼中华总商会与其他华人社团的关系 |
第七节 战略性伙伴的中、印关系中的印尼中华总商会 |
一、21世纪初中、印经贸成绩 |
二、“一带一路”遇上“海洋大国经济建设” |
三、世界华商大会扩展对中、印关系的帮助 |
四、印尼中华总商会在中、印战略性伙伴关系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论文後记 |
(5)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关注与反思 |
1.1.2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3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紧张”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
1.2.5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推进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大学自主办学研究的“问题域” |
1.3.2 深化大学自主办学本质的理论认识 |
1.3.3 化解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之困 |
1.3.4 开拓大学自主办学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选择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增强权能理论 |
1.5.2 权责对称 |
1.5.3 治理理论 |
1.5.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2 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解读 |
2.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内涵 |
2.2 大学自主办学的构成要素 |
2.2.1 办学自主权 |
2.2.2 自主办学能力 |
2.2.3 自主办学责任 |
2.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特征 |
2.3.1 相对性 |
2.3.2 文化性 |
2.3.3 历史性 |
2.3.4 复杂性 |
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与合理性 |
3.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 |
3.1.1 大学的本质属性 |
3.1.2 大学的附属属性 |
3.1.3 大学本质属性与附属属性之间的关系 |
3.1.4 大学自主办学的身份确认 |
3.2 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 |
3.2.1 大学组织特殊性的本质要求 |
3.2.2 大学基本职能发挥的内在基础 |
3.2.3 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 |
3.2.4 大学基业常青的根源 |
3.2.5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动力 |
3.2.6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 |
4 大学自主办学的双重关系 |
4.1 大学自主办学的外部关系 |
4.1.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政府 |
4.1.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社会 |
4.1.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大学 |
4.1.4 大学、政府、社会的衔接与协调 |
4.2 大学自主办学的内部关系 |
4.2.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办学自主权 |
4.2.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能力 |
4.2.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责任 |
4.2.4 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的匹配与耦合 |
4.3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的互动 |
4.3.1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价值 |
4.3.2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基础 |
5 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政策变革的视角 |
5.1 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
5.1.1 中央与地方:经过集权与分权多次反复后走向“央地结合” |
5.1.2 大学与政府:大学从完全处于政府控制之中到逐渐获得办学自主权 |
5.1.3 大学与社会:大学从完全封闭状态到逐渐社会化 |
5.2 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
5.2.1 1949—1978 年:政策安排未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2 1978—1992 年:政策安排开始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3 1992—1998 年:政策安排逐渐重视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4 1998—2014 年:政策安排开始反思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5 2014年至今:政策安排全面关注与调整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3 大学自主办学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 |
5.3.1 割裂性 |
5.3.2 渐进性 |
5.3.3 “自上而下”性 |
5.3.4 “政治—经济”主导性 |
6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抉择 |
6.1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 |
6.1.1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界说 |
6.1.2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危害 |
6.1.3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原因 |
6.2 大学自主办学的理性抉择 |
6.2.1 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 |
6.2.2 转变行政化与实体思维方式 |
6.2.3 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 |
6.2.4 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工作实践的困惑与反思 |
(二) 对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高职院校面临服务面向转变的困难 |
(四) 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进行转型 |
二、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是理论导向下的实证研究,重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
(二) 本研究的分析和结论为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职业院校转型研究现状 |
(二) 大学组织转型研究现状 |
(三) 组织转型定义及组织制度理论概述 |
(四) 高等教育分类及应用型大学(本科)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 |
一、建校(1964-1966)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建校历程 |
(三) 停办(1966-1968) |
二、复校(1982-2003) |
(一) 复校缘由 |
(二) 复校过程及分析 |
三、转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3-至今)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升格转型过程 |
(三) 组织转型的驱动力——知识、政府和市场 |
第二章 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 |
一、转型后环境的变化与应对 |
(一) 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W学院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
(二) 管理体制给组织转型带来的危机与应对 |
(三) 文化-认知及市场之困与应对 |
二、办学目标定位与调整 |
(一) W学院组织目标变迁历程 |
(二) 目标定位的焦点:特色与生存的矛盾 |
(三) 有目的之无预料后果:专业特色的重新确立及其影响 |
第三章 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 |
一、分分合合为何求:组织管理机构调整 |
(一) 知识衍变中的系部和专业调整 |
(二) 仪式与效益:虚华与实用并存的机构调整 |
二、开发与探索:迎评估、建示范、树品牌、促升级 |
(一) 全面接受评估检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学院发展的影响 |
(二) 内涵提升:示范建设的动机与影响 |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校企合作到集团化办学 |
(四) 转型预演:升格为副厅级别和试办本科班 |
三、应用至上:配套内涵建设 |
(一) 人才是关键:“两化一型”工程 |
(二) “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国际商务系的故事 |
(三) 研究是基础:科研提升工程 |
第四章 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 |
一、W学院发展与外部环境有效耦合是其成功转型的外因 |
(一) 政府重视高职教育是W学院发展的保障 |
(二) 经济转型呼唤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
二、组织专有能力是组织成功转型的内因 |
(一) 组织发展欲望:W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 领导力:W学院发展的引领者 |
(三) 组织文化:W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
三、W学院转型模式分析 |
(一)“行政主导”的治理模式 |
(二) “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 |
第五章 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 |
一、新常态:发展高层次应用技术大学是时代的要求 |
(一) 职业院校不断升格转型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
(二) 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 高职院校转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本身发展需要 |
(四)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高职院校转型提供了契机 |
二、进位转型: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一) 高职院校成转型主体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 |
(二) 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决定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三) 高职院校成为转型主体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
三、建立多维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
(一) 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相应法律 |
(二) 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
(三) 加强内功修炼,实现人才培养要素转型 |
(四) 转变组织领导,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
(五) 建立共同愿景,实现组织文化转型 |
(六) 制定评价标准,转变评价机制 |
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制度设计 |
(一) 边界与维度: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 “三个15%和3-3-5”模式: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比例和步骤 |
(三) 恶与善:理性看待高职院校转型的动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情况 |
后记 |
(7)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3.3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可能的创新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
2.1.2 开发区 |
2.1.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2.2 理论基础梳理 |
2.2.1 集约客观依据:资源稀缺理论 |
2.2.2 集约内在机制:区位理论、地租地价理论 |
2.2.3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2.4 集约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传统Topsis法改进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构建 |
3.1 传统Topsis法概述及应用 |
3.1.1 传统Topsis法概述 |
3.1.2 传统Topsis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
3.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
3.2.1 传统Topsis法的局限性 |
3.2.2 改进Topsis法 |
3.2.3 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
4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 |
4.1 评价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气候特征 |
4.1.3 水资源条件 |
4.1.4 交通运输条件 |
4.1.5 社会经济状况 |
4.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 |
4.2.1 数据的来源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指标层动态评价过程 |
4.2.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准则层横向比较 |
4.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因子诊断 |
4.3.1 指标层障碍因子 |
4.3.2 准则层障碍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各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1 评价区域用地调查 |
5.1.1 评价区域概况 |
5.1.2 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5.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各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2.1 数据的来源 |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指标权重及理想值的确定 |
5.2.4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指标层评价过程 |
5.2.5 各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层横向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武汉市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6.1 评价区域用地调查 |
6.1.1 评价区域概况 |
6.1.2 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6.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6.2.1 数据的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指标权重及理想值的确定 |
6.2.4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指标层评价过程 |
6.2.5 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层横向比较 |
6.3 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
6.3.1 潜力内涵和类型 |
6.3.2 潜力测算 |
6.4 本章小结 |
7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7.1 针对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 |
7.2 针对各城区土地集约利用 |
7.3 针对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上海友城外事的定位、作用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由来 |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 |
三、该选题迄今的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地方友城外事概述 |
第一节 地方友城外事的界定、由来和发展 |
一、地方友城外事的界定 |
二、地方友城外事的由来和发展 |
第二节 地方友城外事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一、国际层面 |
二、国家层面 |
三、地方层面 |
第三节 地方友城外事的性质 |
一、非主权性 |
二、中介性 |
三、公共性 |
四、地方性 |
第二章 地方友城外事的定位与作用 |
第一节 地方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与作用 |
一、地方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 |
二、地方友城外事纵向定位的作用 |
第二节 地方友城外事的横向定位和作用 |
一、地方友城外事的横向定位 |
二、地方友城外事横向定位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友城外事纵横定位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模式 |
一、纵横定位的相互关系 |
二、纵横定位的结合模式 |
三、纵横定位结合的保障体系 |
第三章 上海友城外事的定位与作用 |
第一节 上海友城外事概要 |
一、上海友城外事的发展历程 |
二、上海友城外事的现状 |
第二节 上海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及作用 |
一、上海友城外事的纵向定位 |
二、上海友城外事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作用 |
第三节 上海友城外事的横向定位及作用 |
一、上海友城外事的横向定位 |
二、上海友城外事横向定位的作用 |
第四章 上海友城外事纵横定位结合模式的演变 |
第一节 起步阶段的代理型(1973-1978) |
一、背景分析 |
二、纵横定位的结合模式分析 |
三、体制机制分析 |
第二节 稳步发展阶段(1979-1989)的多层增益型 |
一、背景分析 |
二、纵横定位的结合模式分析 |
三、体制机制分析 |
第三节 快速发展阶段的融合型(1990至今) |
一、背景分析 |
二、纵横定位的结合模式分析 |
三、体制机制分析 |
第五章 上海友城外事: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与探索 |
第一节 上海友城外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一、国家对外战略层面 |
二、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第二节 上海友城外事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理念落后于形势发展 |
二、央地统筹尚未达到对外战略协作的要求 |
三、领域外事缺少整体协同 |
四、区县外事职能下沉不足 |
五、民间外事潜力开发不够 |
六、友城交往形式不够灵活 |
七、长三角城市群友城外事资源有待整合 |
第三节 上海友城外事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转变观念,走融合型友城发展之路 |
二、发展战略上实现三个转变 |
三、操作实务上提升三项管理 |
四、体制机制上处理好三对关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 |
2 大学权力制约机制的形成与历史演变 |
2.1 “信仰、宣誓与特许状”:文化制约权力机制主导的时期 |
2.2 国家主义、分权分工与大学章程:权力制约权力机制主导的时期 |
2.3 外行董事会制:社会权利制约权力机制主导的时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类型与演变 |
3.1 授权委托、临堂监议与体国公忠:行政控权下的京师大学堂 |
3.2 “委员会”、“教授会”与“合议制”: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
3.3 优先决定、协同决策与教授治校:战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3.4 新中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类型与变革 |
3.5 本章小结 |
4 美、英、德、日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现状与特点 |
4.1 美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现状与特点 |
4.2 英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现状与特点 |
4.3 德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现状与特点 |
4.4 日本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现状与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运行现状与问题 |
5.1 我国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的基本情况 |
5.2 大学内部权力制约机制运行效果 |
5.3 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完善的路径 |
6.1 差异决策与优势互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完善的路径 |
6.2 依法治校与程序正当:制度制约权力机制完善的路径 |
6.3 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权利制约权力机制完善的路径 |
6.4 重构学术生态文化:文化制约权力机制完善的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课题研究情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与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3 调研统计表 |
附录4 调研访谈提纲 |
附件5 吉林大学章程 |
附件6 兰州大学章程(草案) |
附件7 中国政法大学章程 |
四、形成内事外事良性互动 促进国际交流再上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盐城市商会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秦雨. 东南大学, 2019(01)
- [3]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与北京城市治理体系优化[J]. 王筱鑫.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8(01)
- [4]中、印(尼)关系中的印尼中华商会[D]. 陈永华(Chan Wing Wah).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D]. 林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9)
- [6]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D]. 宋俊骥.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王颖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8]上海友城外事的定位、作用及其演变研究[D]. 陈贤. 复旦大学, 2013(03)
- [9]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研究[D]. 张晓冬.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10]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从世界性开放大国到世界性开放强国[A]. 胡鞍钢. 国情报告(第十卷 2007年(上)),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