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露[1](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黄日斌[2](2021)在《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文中指出当前,随着新基建的不断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建设被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地紧跟国家试点城市的步伐纷纷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信息化浪潮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管理领域引发的技术和理念变革,其以三维模型为载体,通过对空间规划、城市设计空间要素的模拟以及对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录入、管理和应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数字化信息应用和统一,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精细化空间治理和高效管理。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从城市信息模型所依托的BIM、GIS等技术、应用领域及实现目标等方面入手分析城市信息模型的概念定义、内涵、主要构成内容以及当前国内CIM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模式。以防城港市为例分析CIM体系构建及应用现状,对比国内其他地区,发现防城港市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存在数据共享关联性差、审批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CIM数据资源目录。2、开展数据关联专项治理,并在规划审批中推行数据动态关联机制。3、优化CIM系统平台,增强数据支撑、数据分析等功能、增加系统间互联互通。4、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推行电子报批提高报建数据的标准性和一致性,提升审查核算技术手段,提高审批效率。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谢宏观[5](2020)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县级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县级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整个研究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需求的背景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然后,通过分析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大城市和县级城市中的应用状况,对比两者的差别;接着,分析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县级城市中的应用与发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和县级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的联系,思考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并对今后县级城市如何开展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今后县级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对更加深入地应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莹莹[6](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翁阳[7](2019)在《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总体城市设计为代表的大尺度空间设计正成为规划领域的热点话题和重要关切,2017年颁布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总体城市设计以法定地位,开展相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正解构着基于构图美学和视觉美学的传统城市设计手法与评判体系,其倡导在城市营造过程中关注、尊重和实现个体需求,但:囿于技术不足与数据沉淀不够等原因,大尺度工作环境下往往无法对细颗粒度、体量庞大、关系复杂的个体需求做到有效回应——所谓的人本主义城市设计也只是对笼统、泛化的需求做出模式化的回应,尤其在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上,“以人本主义之名,行物质空间决定论之实”的现象更为显着。这一状况需要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加以解决。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当前的城市设计范式正逐渐由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向人机互动的数字化城市设计转型,其构建了形态、数据与拓扑的互动关系,将设计师的设计过程转化为计算机算法,对庞杂的个体需求数据具有高效、精确的处理能力,这给人本主义设计的技术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尝试基于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式,在人本维度上构建大尺度城市设计方案的评价体系,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作为实证。因此,搭建评价框架、设计具体操作步骤、对实证对象进行评价分析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分析怀柔科学城使用主体——中科院科研人员在个体层面和汇总层面的时空活动规律以及对城市空间的行为需求,基于此,建立使用主体时空间行为适应性的评价标准,作为城市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价的依据;根据评价标准从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中提取出评价要素,并将其转化为标准格式的矢量数据;在犀牛软件平台(Rhinoceros)和嵌入式的草蜢模块(Grasshopper)中设计用于时空间行为适应性评价的分析工具——城市布局关系分析工具,将评价标准和评价要素输入至分析工具中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达到部分时空间行为适应性评价标准,在午间出行、夜间出行等方面未能较好地满足,应对方案中相关设施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研究意义在于: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视角建立针对使用主体需求的方案评价标准(而非模式化的标准),使人本城市建设真正关注具有属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的个体(而非标准化的个体),为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的适应结合提供更为科学的路径;其次,建立了基于人机互动的城市布局关系数字化分析工具,使大尺度城市设计在高颗粒环境中的作业成为可能,从而将更为微观的需求切实地贯彻到城市设计方案中;最后,对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实证分析,为其优化调整提出建设性建议。
张文[8](2018)在《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长期面临的两大严峻考验。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光伏发电,逐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供应是解决这两项难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建成环境是为满足人类活动需求而建设的人为环境,对其的光伏应用可以将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已开发土地潜能,节约集中式电站所占用土地,大幅度减少远程输电线损。同时,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还可以减少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并可将所发多余电力并入电网,进而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因此,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结合近20年更新发展的光伏应用技术,对国际能源署于1997年提出的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的概念,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范围以及需要考虑的经济、社会、美学等相关影响方面进行完善,并界定了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进而,从光伏组件选型以及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式两个层面对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提出建议,还提出在建成环境光伏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美学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在国际能源署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形式标准建议,并提出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流程,并增加方案评估阶段,以推动建成环境光伏应用项目落成,降低公众对于光伏应用的消极态度。本文还对于现有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对于复杂环境下的非建筑类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技术潜力测评方法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也提出基于正射影像图与GIS相结合的区域停车场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以及基于图像的三维点云重建与GIS相结合的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然后,结合文献研究,对现有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并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此外,本文对两种光伏潜力测评方法进行实例操作。采用正射影像图与GIS相结合的潜力测评方法对天津某大学内停车场光伏应用潜力进行了测评,采用基于图像的三维点云重建与GIS相结合的潜力测评方法对于新加坡某停车场以及一处建筑屋顶光伏应用潜力进行测评,验证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然而,大面积建成环境光伏应用势必影响区域热环境。为了了解不同光伏组件对于局部热环境影响,本文以建筑屋顶为例进行局部区域温度场实验。首先对安装于建筑屋顶的不同光伏组件局部区域热环境温度场进行了比较,确认高效率且背面为高反射性材料的光伏组件在有安装间隙的情况下对减缓混凝土屋面局部区域热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然后,实验还对屋顶绿植,屋顶光伏应用以及无遮挡混凝土屋面的局部区域热环境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比较测试,测试得出屋顶绿植对于减缓混凝土屋面区域热环境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屋顶光伏应用;第三,实验对于不同材料光伏组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温度进行了对比,得出光伏组件正反表面温度差异主要与光伏组件背板材料相关,背面材料为高反射性材料时,日间上下表面温差约为1℃,夜间则基本相同;最后,实验还对光伏组件背面空气传热距离进行了统计,得出新加坡屋顶光伏组件下方传热距离约为6.2cm。本测试以屋顶为例进行了温度场相关实验,对于建成环境其他组成要素的热环境研究,该测试方法的原则和思路同样适用。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建成环境光伏应用从概念演进、设计方法与流程、潜力评估方法以及建成环境中屋顶光伏应用局部区域热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未来建成环境生产性改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贺志军[9](2012)在《GIS在生态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框架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城市设计引入生态手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城市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分析与表述方法,没有理性的科学支撑,方案评估体系与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生态城市设计的相关理念最终沦为“生态噱头”。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计算机图形和属性数据库融于一体,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有机结合,利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三维模拟功能,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空间分析工具与辅助决策工具。能够将感性的生态理念在空间实体上进行量化分析,提高城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生态城市设计的相关研究,总结生态城市设计的思想起源、概念以及核心内涵。通过与传统城市设计相比较,总结生态城市设计的相关特征,并客观论述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根据生态规划理论中的生态目标、原则、特征与方法,结合传统城市设计实践过程,总结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五个阶段——前期研究阶段、方案创作阶段、方案评审阶段、实施执行阶段以及运作维护阶段。以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为主线,针对实践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基于GIS技术的具体解决办法。在通过实践案例论证GIS技术方法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整理GIS技术在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应用框架。在前期研究阶段,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制图功能,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基础资料采集与表述问题,为生态城市设计全过程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基于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生态条件的分析与评估,确立生态优先的基本准则。在方案设计阶段,基于GIS的相关技术手段,辅助决策城市空间结构设计、用地功能设计、景观形态设计、绿色交通设计与基础设施设计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在方案评估阶段,利用GIS技术手段,建立量化评估体系,是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评估的重要决策依据。在方案实施运行阶段,利用GIS技术手段建立实施项目库、公众参与平台和动态实施监督平台,完善生态城市设计后续保障工作,确保生态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
李宝[10](2011)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内容及设计思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步骤及设计思路,其中详细探讨了数据库设计和逻辑设计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城市信息模型的认识 |
1.2.2 CIM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3 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现状 |
1.2.4 城市信息模型(CIM)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 |
2.1 城市信息模型(CIM)概念界定及内涵 |
2.2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资源体系构建 |
2.2.1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资源构成 |
2.2.2 数据资源与业务的关系 |
2.3 CIM模型构建 |
2.3.1 CIM模型的概念模型 |
2.3.2 基于“地-楼-房-人”一体化的CIM数据模型 |
2.4 城市信息模型(CIM)系统平台体系构建 |
2.4.1 CIM基础平台 |
2.4.2 CIM规划设计数字化平台 |
2.4.3 BIM报建审查审批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信息模型(CIM)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 |
3.1 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中的应用 |
3.1.1 项目选址与用地预审应用 |
3.1.2 用地规划许可应用 |
3.2 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的应用 |
3.2.1 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电子报建实施流程 |
3.2.2 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电子报建实施模式 |
3.2.3 主要审查内容及应用方式 |
3.3 在竣工验收阶段中的应用 |
3.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协同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城港市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现状 |
4.1 防城港市CIM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现状 |
4.1.1 规划管控数据建设现状 |
4.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数据现状 |
4.1.3 时空基础数据建设现状 |
4.1.4 其他数据资源建设情况 |
4.2 防城港市CIM模型构建现状 |
4.2.1 防城港市城市三维模型(3DCM) |
4.2.2 轻量化电子报建BIM模型 |
4.2.3 规划设计方案三维模型 |
4.3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体系构建现状 |
4.3.1 现状系统平台构成及功能 |
4.3.2 现状系统融合互通情况 |
4.4 防城港市CIM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现状 |
4.4.1 3DGIS辅助选址 |
4.4.2 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规划审查 |
4.4.3 三维辅助设计方案审查 |
4.5 防城港市CIM构建及应用存在问题 |
4.5.1 数据层面问题 |
4.5.2 系统建设及应用层面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城港市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及应用的优化 |
5.1 防城港市CIM数据资源建设优化 |
5.1.1 重构数据资源目录,开展数据整理建库 |
5.1.2 基于“一码管地”数据关联开展数据整理串联各审批阶段数据 |
5.2 防城港市CIM模型建设优化 |
5.3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体系优化 |
5.3.1 系统平台功能优化 |
5.3.2 系统融合优化 |
5.4 防城港市CIM系统平台在规划审批中的应用优化 |
5.4.1 CIM应用优化需求 |
5.4.2 应用优化总体思路 |
5.4.3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电子报建 |
5.5 防城港市CIM规划审批应用优化实例 |
5.5.1 案例项目概况 |
5.5.2 报建图形规范化整理转换 |
5.5.3 总平面审查 |
5.5.4 单体审查 |
5.6 CIM建设及应用优化效果 |
5.6.1 审查审批提质增效 |
5.6.2 全生命周期业务集成管理 |
5.6.3 多源数据集成关联共享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县级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
1.1.2 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 |
1.1.3 县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自身需求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城市的数据应用状况 |
2.1 大数据应用 |
2.1.1 手机信令数据 |
2.1.2 POI数据 |
2.1.3 微博签到数据 |
2.2 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 |
2.2.1 规划基础数据的获取 |
2.2.2 城市交通管理的数字化 |
2.3 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 |
2.3.1 在城乡规划管理全流程中的应用 |
2.3.2 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县级城市的数据应用状况 |
3.1 调研内容 |
3.2 调研范围 |
3.3 调研情况汇总、分析 |
3.3.1 各类专题数据应用情况 |
3.3.2 在移动端的应用情况 |
3.3.3 调研数据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县级城市与大城市的数据应用的差别 |
4.1 数据应用的时间 |
4.2 数据应用的广度 |
4.2.1 数据类型 |
4.2.2 数据量 |
4.3 数据应用的深度 |
4.3.1 全流程中的应用 |
4.3.2 单个系统的应用 |
4.3.3 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应用 |
4.4 数据的更新频率 |
4.5 小结 |
第5章 县级城市的数据应用与发展 |
5.1 数字武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数据应用情况 |
5.2 数字武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后数据应用情况 |
5.2.1 数据现状 |
5.2.2 数据需求 |
5.2.3 数据的空间信息化 |
5.2.4 各类应用系统情况 |
5.2.5 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
5.3 小结 |
第6章 县级城市的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
6.1 在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1.1 选址分析 |
6.1.2 叠合对比 |
6.1.3 现场踏勘 |
6.1.4 选址意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办理 |
6.2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方案对比 |
6.2.2 视域分析 |
6.2.3 空间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县级城市的数据应用思考与建议 |
7.1 数据应用思考 |
7.1.1 积极作用 |
7.1.2 存在问题 |
7.2 数据应用建议 |
7.2.1 加强顶层设计 |
7.2.2 完善体制机制 |
7.2.3 统一数据标准 |
7.2.4 应用系统本地化 |
7.2.5 前沿技术的应用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现有应用系统(PC端)使用情况调研表 |
附录2:现有应用系统(移动端)使用情况调研表 |
作者简历 |
(6)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7)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尺度城市设计正成为规划行业内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诉求 |
1.1.2 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转型拓展了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范畴 |
1.1.3 小结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文献选取与研究分类 |
1.2.2 研究阶段分期与研究进展 |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发展展望 |
1.3 研究问题与案例甄选 |
1.3.1 研究问题:基于数字化技术建构人本框架下总体城市设计的评价体系 |
1.3.2 案例甄选:基于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证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设计 |
第2章 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与方法 |
2.1 时空间行为研究产生的背景 |
2.1.1 行为地理学从空间研究向时空间研究的转型 |
2.1.2 计量革命建构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方法体系 |
2.1.3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方法 |
2.2 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核心命题 |
2.2.1 时空棱柱的建构、管理与可视化 |
2.2.2 时空制约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2.2.3 时空弹性的定义与测度方法研究 |
2.3 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场景分类 |
2.3.1 出行与交通模型中的活动分析 |
2.3.2 消费者行为与零售中心区位分析 |
2.3.3 迁(择)居行为与特征分析 |
2.3.4 亚文化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空间适应性评判标准建立 |
3.1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3.1.1 样本选取与研究数据 |
3.1.2 活动日志调查设计 |
3.1.3 社会经济属性统计 |
3.1.4 活动路径的录入与个案分析 |
3.2 时空间行为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
3.2.1 空间:以方向分布算法计算潜在路径区域面积 |
3.2.2 时间:以理想用时计算时间预算的值 |
3.2.3 辅助:以出行目的的频率分布探寻科研人员对设施的需求状况 |
3.3 科研人员时空间行为的测度(分时段) |
3.3.1 上班时段 |
3.3.2 午休时段 |
3.3.3 下班时段 |
3.3.4 夜间时段 |
3.3.5 周末时段 |
3.3.6 对比分析 |
3.4 科研人员时空间行为的影响机理 |
3.4.1 有序Logistic模型与解释变量 |
3.4.2 模型拟合结果 |
3.5 规律总结与适应性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
3.5.1 规律总结:科研人员时空间行为存在一定的结构性规律 |
3.5.2 评价标准:基于时间预算和重要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标准 |
第4章 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概述与评价要素选取 |
4.1 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项目背景 |
4.1.1 政策背景:建设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落实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 |
4.1.2 社会经济背景: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在新阶段下叠合的产物 |
4.1.3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的项目概况 |
4.2 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述评 |
4.2.1 规划构思:基于两组矛盾关系的思辨 |
4.2.2 总体结构:“核圈插件”与“复合环廊”的空间构型 |
4.2.3 重点地段:智慧中核、科学插件 |
4.2.4 专项设计:城市形态与空间格局设计等四个专项设计(规划) |
4.2.5 总体评价:功能主义和美学主义色彩浓厚 |
4.3 适应性评价要素选取与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 |
4.3.1 评价要素选取思路 |
4.3.2 评价要素:提取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中的体要素、面要素和线要素 |
4.3.3 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 |
4.4 小结 |
第5章 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建议 |
5.1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的时空间行为适应性评价工具 |
5.1.1 评价难点:涉及复杂的起讫点之间时程距离的定量计算 |
5.1.2 工具原理:引入拓扑深度和整合度等可达性分析的概念 |
5.1.3 工具改良:适用于起讫点时空距离测算的布局关系分析工具 |
5.2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的时空间行为适应性评价分析 |
5.2.1 上班时段:较好地满足职住邻近的要求 |
5.2.2 午休时段:仅信息与智能插件较好地符合该时段的评价标准 |
5.2.3 下班时段:较好地符合该时段的适应性评价标准 |
5.2.4 夜间时段:未充分考虑科研人员对于图书馆设施的需求 |
5.2.5 周末时段:较好地符合该时段的评价标准,但仍有不足之处 |
5.3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
5.3.1 需要进行优化调整的内容汇总 |
5.3.2 针对设施布局的优化调整建议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2.1 引入时空间行为的研究视角,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评判标准 |
6.2.2 基于人机互动的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式,构建人本量化的评价分析工具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总体城市设计关注内容的研究统计 |
附录B:科研人员日常出行调查问卷 |
附录C:北京市道路等矢量数据截图 |
附录D:科研人员活动日志数据库分层截图 |
附录E:怀柔科学城上位规划用地布局拼合图 |
附录F: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数量预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能源形势 |
1.1.2 太阳能光伏技术 |
1.1.3 光伏政策 |
1.2 研究现状 |
1.2.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发展研究 |
1.2.2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研究 |
1.2.3 光伏应用热环境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概念演进 |
2.1 建成环境概念学理界定 |
2.1.1 城市环境 |
2.1.2 建成环境 |
2.2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式研究现状 |
2.2.1 建筑 |
2.2.2 道路 |
2.2.3 景观 |
2.2.4 其他基础设施 |
2.3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概念 |
2.3.1 概念界定 |
2.3.2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范围与影响 |
第三章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方法研究 |
3.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材料选择 |
3.1.1 晶体硅太阳电池 |
3.1.2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 |
3.1.3 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 |
3.1.4 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 |
3.1.5 有机和特种薄膜太阳电池 |
3.1.6 聚光和特种太阳能电池 |
3.1.7 高效率光伏发电技术 |
3.2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式选择 |
3.2.1 建筑光伏应用方式 |
3.2.2 道路光伏应用方式 |
3.2.3 景观光伏应用方式 |
3.2.4 其他基础设施光伏应用方式 |
3.3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方法与流程 |
3.3.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选择建议 |
3.3.2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组件设计选择 |
3.3.3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式设计选择 |
3.3.4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方案评估 |
3.3.5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设计流程 |
第四章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研究 |
4.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软件选择与精度分析 |
4.1.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软件选择 |
4.1.2 PVSYST软件精度测试 |
4.2 一种基于正摄影像图与GIS的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 |
4.2.1 基于正射影像图与GIS空间光伏停车场潜力测评方法流程 |
4.2.2 以天津某大学为例的光伏停车系统潜力研究 |
4.2.3 基于正射影像图与GIS的建成环境区域停车场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的优势 |
4.2.4 小结 |
4.3 一种基于图像三维点云重建与GIS的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 |
4.3.1 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约束条件 |
4.3.2 基于图像三维点云重建与GIS相结合的建成环境光伏潜力测评方法流程 |
4.3.3 方法案例研究与分析 |
4.3.4 小结 |
4.4 不同建成环境光伏应用潜力测评方法比较 |
第五章 建成环境屋顶光伏应用局部区域热环境影响实验测试 |
5.1 实验目标以及实验对象 |
5.2 搭建实验平台 |
5.2.1 实验平台设计 |
5.2.2 测试仪器选择 |
5.2.3 测试探头布置 |
5.2.4 测试仪器检验 |
5.2.5 测试安排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光伏组件开路与有回路工况下温度比较 |
5.3.2 混凝土屋面、屋顶绿植以及屋顶光伏应用局部区域热环境温度场数据比较 |
5.3.3 不同材料光伏组件正面与反面温度比较 |
5.3.4 不同材料光伏组件屋顶光伏应用对于屋面温度影响比较 |
5.3.5 光伏组件对空气传热分析 |
5.3.6 测试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GIS在生态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城市设计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
1.1.2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
1.1.3 GIS 技术在生态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GIS 与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 |
2.1 GIS 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2.1.1 GIS 概述 |
2.1.2 GIS 的基本功能 |
2.1.3 GIS 与城市规划的关联性 |
2.1.4 GIS 在城市规划领域的运用 |
2.2 生态城市设计 |
2.2.1 生态城市设计起源与概念 |
2.2.2 传统城市设计与生态城市设计 |
2.2.3 生态城市设计的特点 |
2.3 生态城市设计实践的现实困境 |
2.3.1 生态城市设计实践理论的困境 |
2.3.2 生态城市设计编制与评审的困境 |
2.3.3 生态城市设计实施与运作的困境 |
2.4 以 GIS 推动生态城市设计实践 |
2.4.1 城市设计过程阶段划分 |
2.4.2 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阶段划分 |
2.4.3 引入 GIS 具体手法推动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GIS 在生态城市设计前期研究阶段的应用 |
3.1 生态城市设计前期研究过程 |
3.1.1 传统城市设计前期研究过程 |
3.1.2 生态城市设计前期研究过程 |
3.1.3 生态城市设计前期研究实践的难点 |
3.2 基于 GIS 技术手段的基础资料采集与表述 |
3.2.1 基础资料采集与表述的优点 |
3.2.2 基础资料采集 |
3.2.3 基础资料可视化表述 |
3.3 基于 GIS 技术手段的生态条件分析与评估 |
3.3.1 生态条件分析与评估的意义 |
3.3.2 城市用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3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IS 在方案设计与实施运作阶段的应用 |
4.1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与实施运作过程 |
4.1.1 传统城市设计方案设计与实施运作 |
4.1.2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与实施运作 |
4.1.3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与实施运作实践的难点 |
4.2 基于 GIS 技术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 |
4.2.1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内容 |
4.2.2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方法 |
4.2.3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设计应用框架整理 |
4.3 基于 GIS 技术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评估 |
4.3.1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的评估体系的建立 |
4.3.2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的评估方法 |
4.3.3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评估的应用框架整理 |
4.3.4 案例实践借鉴 |
4.4 基于 GIS 技术的生态城市设计实施运作 |
4.4.1 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实施运作的关键 |
4.4.2 生态城市设计保障机制建立方法 |
4.4.3 生态城市设计保障机制应用框架整理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内容及设计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研究 |
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逻辑设计 |
3 数据库设计 |
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评价方法 |
四、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城市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的应用研究 ——以防城港市为例[D]. 黄日斌. 广西大学, 2021(1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在县级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D]. 谢宏观. 浙江大学, 2020(01)
- [6]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评价研究[D]. 翁阳.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8]建成环境光伏应用研究[D]. 张文. 天津大学, 2018(06)
- [9]GIS在生态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框架研究[D]. 贺志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10]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内容及设计思路研究[J]. 李宝. 科技资讯,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