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券商重组后的市场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中杰[1](2014)在《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研究 ——风险社会中的激励性进路》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化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分散和降低风险等功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和必然趋势。而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则始终是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中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立法者和监管者已愈发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下我国金融法律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即为,如何通过法律规制的完善来激励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引导金融资本来解决普遍存在的企业融资困境,进而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银行、融资租赁、证券、保险、信托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五大金融业务形式。其中,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融资租赁已成为地位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而资产证券化将静态的债权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资产,具有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直接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特点,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要的金融创新。作为这两类结构金融产品的有机结合,融资租赁证券化是产融结合创新型产品的典型代表。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促使金融市场各方再度对融资租赁证券化等结构性金融创新风险规制的发展进路和合理机制等问题进行审视和思索。风险社会环境中,对融资租赁证券化的法律规制进行完善应当采取激励性规制的进路。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考察美国这一创始国和英国、德国、日本等继受国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源流、进路、工具选择及有效条件等问题,对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激励性创新思路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当下的法制环境与金融实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本文除引言、结论外,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首先分别从现代租赁业和证券化的勃兴切入分析融资租赁证券化的产生背景,进而对融资租赁证券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进行介绍。在引介融资租赁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基本概念、特征、结构、分类以及其中的法律关系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引入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发展,在法律规制逻辑和具体内容两个层面梳理了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发展脉络。最后以功能评析的方式对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历史发展及金融危机后法律规制者对证券化的应有态度等问题进行总结。第二章从融资租赁证券化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在现代风险社会之中,金融风险具有有限的可测性、强烈的主观建构性、多元自反性和易传导性等新特性。为有效应对风险社会中金融风险的新特性,金融法律规制应该适应与风险共生的新环境,进行激励性创新,对风险的规制和归责实现“去个体化”,并通过主体多元、合作互补的复合风险治理机制在自我主义与利他主义、自由竞争与社会福利、市场自治与国家干预之间取得适度平衡。而融资租赁证券化在宏观上对风险进行配置,在微观上通过包括真实租赁和真实销售在内的交易真实性审查和破产隔离机制进行风险隔离,其法律规制应沿循风险的识别、分析、防范和化解展开,在信息披露、风险衡量、税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对传统规制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第三章对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价值目标进行阐释,将其价值目标归纳为效率、安全和公正,并结合“形式与实质”的规制理性和近年来的金融现实深入分析了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中多重价值目标的冲突与衡平;进而提出,当前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价值目标衡平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偏重效率到偏重安全,具体体现为场外交易的场内化以及监管权向中央银行的适度集中。在为转入现实条件铺垫的同时,亦与第一章中法律规制路径的发展趋势形成呼应。第四章通过对市场准入、税收、法律规制指标以及信息披露的论述阐释了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工具的选择。融资租赁证券化的市场准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区别。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其规制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多采取审批许可制。融资租赁证券化的税法规制中,各国从应税收入、代扣等方面各有差别。而其信息披露在金融危机之前相对较为自由,在金融危机后的改革中通过信用保留、信息披露等方式渐趋严格。第五章详细分析了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有效条件。提出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有效条件包括权利的创新设计与衡平,以及市场根基和产业根基的良好确立。在权利的创新设计与衡平部分着重论述了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中对所有权与占有的衡平、追索权与出租人权益的衡平以及取回权行使的保障。在产业根基部分提出,融资租赁证券化良性发展的前提是具有成熟的融资租赁行业、完善的二手设备市场,并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深入论证。在市场根基部分结合金融脱媒的宏观背景对证券化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融资模式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融资租赁证券化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基础。第六章对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起步较晚,并有着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的宏观金融背景,目前其性质是“准证券化”,专业性程度较低。其法律规制在市场准入、税收、规制指标以及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均有待改进。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的应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处理“营改增”给融资租赁证券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融资租赁证券化的税收优惠;并通过多重价值理念的权衡、经营模式及其所对应监管模式的转变和监管机构的协调来完善融资租赁证券化的监管。
刘洋[2](2014)在《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前苏东国家的剧变后,这些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市场化转轨道路,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对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渐进式转轨的国家,因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转轨方式和政策,从而实现了转轨过程中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受“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东地区的转轨国家,则多数采取了“休克疗法”的激进转轨方案,从而造成了这些国家在转轨伊始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转轨的不同初始条件是引致这些国家在未来的转轨过程中具体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激进”或“渐进”的转轨方式所形成的经济绩效差异更直观地被中国遥遥领先的经济增速所表现出来,这使得“转轨方式决定论”的观点一度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地,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的“中国模式”也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经济转轨的最优模式和路径。尽管如此,看似盖棺定论的研究“共识”实则是基于市场化转轨以来不同国家绩效差异的表象而对经济转轨过程的一种经验论认识。它忽略了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从而割裂了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组织与制度的演化过程。随着转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基于“转轨方式决定论”思维进路的“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已经不足以独立地解释经济转轨问题的全部。而基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视角尽管能够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场景而对渐进式的转轨过程进行较为直观的解释,但作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个案,“中国模式”则无法对其它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以转轨经济学为选题语境,综合运用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比较体制研究等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基础上,主要就这些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为了突破以往类似的许多研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定势,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不同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的形成到现今在后危机时代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跨度的历史回顾。其中包含了对这些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性所进行的考察;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政策的比较;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后危机时代持续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讨;对转轨国家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重新认识,并基于长期、动态的视角对转轨绩效进行的客观评判;以及对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和政治发展等问题的关注。笔者希望借助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通过“转轨——接轨”与“转轨——发展”的双重视角,系统阐释转轨国家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转轨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更全面、清晰地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转轨国家在经济改革、转轨与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模式和路径。笔者坚信,本文的分析将在不断丰富转轨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对转轨国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自转轨以来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来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最后,就本文的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文对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一个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所以,笔者围绕经济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制度理论展开概括性地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主要国内外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梳理,进而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转轨前的这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计划体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围绕对不同计划体制及其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经济转轨初始条件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一步挖掘转轨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与转轨路径选择背后深层的制度因素。第四章围绕经济转轨的驱动机制、遗传与选择机制,以及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国家采取的具体转轨方式和政策来综合比较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笔者根据前苏东国家与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的转轨方案与制度安排,结合当时转轨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激进式转轨的“休克疗法”,以及以“双轨制”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与“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第五章以“转轨——接轨”为研究视角,一方面,详细介绍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转轨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市场化转轨模式对这些国家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在具体介绍转轨国家应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剖析这些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六章以“转轨——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对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以及市场化以来这些国家长期转轨绩效的客观评价,深入探讨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路径对转轨经济长期增长的具体影响。此外,笔者对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市场化与政治发展等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而寻求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有关转轨经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共识或一般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最后是对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归纳。
杜晓芬[3](2014)在《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构建的研究 ——兼论法律监管体系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文中认为本文从内幕交易监管正当性的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在我国构建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的想法。依据新政治经济学的利益集团博弈模型,阐述以中小投资者保护为核心的原因所在,并据此形成内幕交易的外部监管模式。在分析过程中,以大量的违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厘清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监管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因素,借助事件研究法和Logit模型的实证研究工具,对影响因素和法律监管的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针对我国内幕交易监管提出具体对策。理论研究表明:(1)内幕交易中通过信息垄断而人为设置的信息障碍,使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渠道上不公平,造成双方在交易收益上的不平等;由于内幕交易“税收效应”的存在,一方面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增加市场交易成本而降低市场效率,公平和效率的双重损失构成了内幕交易被禁止和监管的法理基础。(2)内幕交易行政监管目标具有双重性,同时由于得到赔偿的一方与真正利益受损方不匹配,无法实现总体福利的优化。法律监管的目标是投资者权利的保障,有利于总福利的改进,是最能实现公平和效率兼容的方式。(3)金融投资者的证券交易行为受到其“心理账户”和风险偏好的影响,法律监管便是通过对内幕交易者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发挥作用,改变内幕人交易策略使一部分个体退出交易,同时可以降低参与内幕交易的交易量。(4)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意义,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诉求外,对该利益集团的维护和培养,能有效的形成外部监管力量,与内幕交易者形成力量均衡。实证研究表明:(1)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金融市场化程度和法律指数共同构成内幕交易的影响因素。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内幕交易获得的超额收益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高,参与内幕交易的激励水平和动机更强。沪市的股票内幕交易得到的超额回报高于深市的股票,沪市内幕交易的激励水平高。(2)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赋予大股东的权力越大,能使大股东等内幕人通过地位和权力优势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也就是说股权越集中,通过掌握的内幕信息获利的动机越强。而法律制度的作用恰恰相反,法律制度越完善,内幕交易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越低,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助于降低实施内幕交易的动机。(3)上市公司所处地区针对内幕交易的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带来法律监管的提升,可以增加监管机构发现内幕交易的概率。在法律监管力度短期内无法做出调整的情况下,对内幕交易发现概率的提升可以有效的提高法律监管对内幕知情人的震慑,增加其对面临惩罚的预期,从而使一部分风险偏好低的人群从内幕交易中退出。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议:(1)完善证券立法。明确法律监管主体,在证监会作为代理执法机构的条件下,赋予证监会一定的立法权,弥补法律监管主体的缺失。证券法的修订要树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价值导向,完善法律界定内核和民事立法。(2)积极发挥证券市场配置作用。改变机构投资者职能和立场的定位,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大中小投资者教育力度。(3)提高公司内部制约。坚持同股同权,推行累积投票制度和贯彻抗董事权制度。(4)其他补充机制。在交易所预警机制中加入知情交易概率监控系统,依靠行业自律组织和奖励举报者,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力量。
鲁长瑜[4](2014)在《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6月末已达到12.4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理财规模的第二大金融业态。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的专有和本源业务,是信托公司的首要利润来源,目前我国的信托业务面临着转型发展与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并且还存在着诸多固有顽疾亟待破解,提升信托业务效率成为必要。但是由于信托业务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后发性,国内专门研究信托公司的特定功能单元——信托业务的文献较少,对其进行计量研究的更少。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构建计量模型测度各家信托公司历年的信托业务效率水平,并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层面对影响信托业务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对信托业务的风险及其传导机制进行论述,依据计量模型给出的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并结合信托业务发展的外部形势,探讨优化信托业务效率的路径。在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之后,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做了梳理,对学者们在金融效率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计量研究方法: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的效率测度,以及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因素分析。本文的研究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对信托公司的主要功能单元——信托业务单独进行效率水平的计量考察是一种创新;第二,模型构建的创新性: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L),并引入体现信托业务特征的一些新指标构建效率测度模型是一种创新;第三,风险研究的创新性:对各类信托业务风险的系统性梳理,以及对信托业务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第四,路径优化策略的创新性:基于计量结果,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信托业务呈现出的新的发展态势,与时俱进的提出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具有创新性。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所依托的理论体系和测度模型。按照时间脉络西方效率理论可划分为古典经济学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以及X效率研究阶段;效率的测度模型主要有非参数分析法和参数估计法两个大类中的五个小类。通过对各种效率测度方法的比较,以及考虑到我国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特殊性,参数估计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最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三章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L)构建效率测度模型,采用2004-2013年十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家信托公司历年的两种效率: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和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对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一些新变量的引入是本模型的优势所在。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效率的估计结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信托业务收入效率高的公司规模效率不一定高,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低的公司规模效率不一定低;行业龙头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强但获利能力处于中游;良好的市场及竞争环境促使信托业务效率逐年改善;信托业务发展顺应了宏观及行业政策导向,但效率增速在放缓;信托公司间规模效率差距在缩小,但获利能力差别很大;信托业务效率水平受信托公司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控股股东性质对信托业务效率影响较大。这些发现依托于“市场细分理论”、“规模经济效益理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自发调节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中的“多元战略主张”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第四章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宏观因素、行业因素、信托公司内部因素、区域因素四个大的方面对影响信托业务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基于多元回归方法,采用2004-2013年十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因素分析模型和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因素分析模型,将第三章估算出的两种效率值分别作为两个模型的因变量,将信托贷款占比、集合信托占比、信托业务市场份额、信托业务费用率、高学历人员占比、所在省份(直辖市)人均GDP、控股股东性质作为自变量。数据收集和指标选取的全面性是本模型的优势所在。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效率的因素分析模型的计量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信托业务效率不受信托资金运用方式影响;近年来信托业务规模经济效益渐显;高学历人才对信托业务效率的贡献越来越低;信托业务效率逐渐打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局限;集合信托有助于信托业务效率提升。这些发现依托于博弈论中的“正和博弈理论”、“规模经济效益理论”、X效率理论中关于“惰性区域”的主张、“区域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第五章论述了信托业务风险及传导机制。信托业务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业态,风险因素必然影响到信托业务的效率,然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某些风险因素的不可计量性,风险因素没有纳入第四章的计量模型当中。鉴于风险因素对于信托业务开展的至关重要性,第五章单独对信托业务的风险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信托业务的一般风险;然后对银信合作业务、信政合作业务、房地产信托业务、矿产信托业务、艺术品信托业务五类典型信托业务的突出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别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信托业务既连接着广泛的实体经济,又连接着广泛的金融市场,风险互相传导在所难免,本文还研究了信托业务的风险传导机制:一是实体经济风险向信托业务风险的传导的机制,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违约、房地产市场风险来输送;二是信托业务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主要通过影子银行和声誉危机输送,以此试图阐明风险传导发生的机理,为阻断风险的扩散提供参考。第六章基于上面章节的研究,又充分考虑到我国信托业务在当下和未来所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在目前的经济增速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背景下,信托业务效率的优化路径:在风险管控方面要构筑全面细致的风控体系;在业务发展方面,保持展业方向的与时俱进,培育自主管理的竞争优势,布局非资金财富管理市场,搭建优势互补的广泛合作;在机构建设方面,打造复合高效的优质团队,构建自主高端的营销体系。第七章统揽全文对研究所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进行了梳理,并对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可以基于哪些视角进行了简要说明。
陆阳[5](2010)在《中国新闻传播的软实力构成及其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软实力(Soft Power)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提出的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低的新概念,主要是指与经济、科技、军事领域表现出的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制度、政策等对其他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中国软实力建设明显滞后,已引起国家高层和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但从新闻传播角度系统研究中国软实力建设策略的论着并不多见。本文从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扬弃的角度出发,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全球化不是平等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落后国家的声音总是被淹没或者被弱化,尤其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信息非对称的弱势地位。通过传播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幸福主义基调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和自由市场模式,美国传媒在全球性的大众文化互动中建立起强大霸权。与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军事霸权相比较,文化霸权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方式。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就是使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拜倒在西方文化商品的面前,从而巧妙地为其政治霸权辩护。我们应当理性而客观地面对全球一体化问题,采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研究全球化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软实力理论诠释了当前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融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力,但将文化作为击打或是同化的力量,并由此对其他文化产生征服的效果,这种理论的支撑和表述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局限。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等概念都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并且都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等相联系。这些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文化发展战略等都有着相当的距离,如果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将会陷入“软实力困境”。文章指出中国建设软实力一方面要借鉴约瑟夫·奈的理论,另一方面要以中国文化特色为基点,辩证地对待软实力理论和作用力,在软实力建设中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内,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用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引导民众的兴趣,争取民众广泛的认同;对外,则应着力彰显东方文化身份,重申中国文化立场,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中打造具有传播“间性”的文化产品,既具有系统性的传承,同时也便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任何一个民族及国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提升,都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国家软实力体系的建构,必须借助新闻传播和以新闻传播为载体所表现出的软实力的提升。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力量,新闻传播软实力建设体系的构建,也至少包括内外两大层面的内容:一是应自觉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列为精神内核,二是要逐步打造自己软实力的外显特色。新闻传播软实力的建设,也要按照媒介特有的传播机制,大力提升新闻传播自身各方面综合能力,包括社会沟通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信息制导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等,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章指出,新闻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软实力中的应有功能,除了准确传播信息、在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之外,还要有效监督,充分发挥对大众的娱乐教育功能。有效的舆论监督能提升媒体影响力,而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去监督、戴着有色眼镜去监督,就会让媒体变得偏激、浅薄,丧失媒体公信力。许多传媒在竞争下所表现出的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从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来分析可以看出,根源主要还在于自身,必须从中警醒。在西方媒体对中国逐步开始深入报道的同时,“误读”现象也频频出现式。中国新闻传播要在国际社会舆论体系中争取“话语权”,必须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比较中西传播在受众、报道侧重点、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改进本土化策略和危机传播策略,掌握传播的主动权,压缩负面报道空间,让“走出去”的信息能够在其他文化领域得到理解、认知和认同。新闻传播还应把握好信息制导能力,通过“议程设置”的策略,用持续性的新闻播报影响舆论导向,营造社会氛围,从而影响社会大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议程设置失当或缺位,就会产生负效果。中国的新闻传播,一方面对外要打破西方对华议程设置框架,选择包括负面话题、敏感话题等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反设置,直面不足,承认差异,赢得西方受众的理解,营造正面舆论场,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国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对内则努力实现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公众议程的契合,在体制改革转型、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为和谐社会营造稳定的社会舆论环境,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章从解读软实力概念实质和中西新闻传播比较入手,发现文化软实力霸权主义架构,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体系应有的创新点,并以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和媒介功能学为基础,立足我们处于媒介中介化时代这一现状,指出了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单向思维模式,从理论创新与传媒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多维度的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论述方法,对文化软实力语境下中国新闻传播的软实力构成与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播及国家传媒创新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秦颐[6](2014)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文中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融资困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现有政策制度约束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被限制在自有资金、接受捐赠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借款之下。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小额贷款公司也在积极尝试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寻求融资突破。融资方式的研究,不仅关乎小额贷款公司及行业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体制改革亦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融资方式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分析了环境制度、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融资方式的影响。全文在详尽梳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现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环境、公司自身因素微观角度及国际经验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介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分析融资方式的内涵,指出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融资模式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差别,融资方式主要是指经济主体获得资金的具体手段与方法。按融入资金性质不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可分为两类:权益资金方式和债务资金方式。前者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增资、发行股票、吸收信托资金投资等,后者则涵盖了银行借款、发行私募债、同业拆借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通过对融资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分析,本文指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同形式融资平台的构建的重要性。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部分,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环境等。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融资新规定,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此外,本文以ROE作为融资方式效率的替代变量,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相关融资制度和地方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从微观视角来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是影响融资方式的根本因素,并将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做了排序。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盈利能力及自身规模等内在因素影响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对江苏、上海等六省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实证分析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外部竞争环境及资本结构等是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公司注册资本、股东实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信贷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和国家,政府部门大多能为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政策与环境支持,而机构本身则不断采用新型方式成功融资。国际成功小额信贷机构普遍采用股票上市融资、通过股权投资机构获得资金及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若干结论,并说明了本文的不足,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宋敏[7](2013)在《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较国外期货公司在经过170多年的历史才逐渐形成了自己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我国期货公司要想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唯有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本文介绍了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研究的背景,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其次,以德盛期货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法人治理、业务经营、业务拓展、营业网点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组织结构、公司技术研发以及经营文化等八个方面研究德盛期货公司的发展过程以及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一剖析。接下来从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两方面对德盛期货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再从市场占有率、客户数量及结构、业务品种结构、公司财务状况、公司服务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德盛期货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了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多种战略组合方案,最终对战略方案进行选择,并对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战略实施的措施提出了建议。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本文为德盛期货公司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弥补自己的劣势,为公司的不断成长制定出科学适用的规模扩张、业务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优化实施方案,未来10年分三阶段有序实施,可以确保德盛期货公司由目前业内中下游行列进入前列地位。
赵宁[8](2012)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作为国家增加国民财富和提升发展水平的需要,经济增长又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一直以来,经济增长的数量问题被当做是经济增长的全部内容。然而,经济增长不仅应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更应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则反映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或品质属性。从上世纪中叶以来,以追求速度和数量为重点的传统经济增长观念逐渐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接受,高经济增长率逐渐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的工作导向,虽然使部分国家经济面貌改观,但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带来了结构失衡、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于是一些经济学者开始反思增长是否有意义的命题,并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当代已经没有人赞成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研究经济增长的主要课题。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数量迅速扩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亦日趋凸显,高投入,低产出,高排放、高污染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整体增长和总体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以带动我国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进而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促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尚未被明确的定义。根据相关理论,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指资源要素的投入比例、经济增长的效果以及经济增长效率,而且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与经济增长数量的概念相对,其更被解释为对经济福利、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供求结构、增长率、利润率和稳定性的综合考量。因此,本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方面来看,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二是从经济增长结果来看,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福利变化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代价。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概括和阐述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即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福利性以及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及相关衡量指标,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速度远远赶不上数量扩张的速度,也就是说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没有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这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仍是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以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这种有效的制度变迁,影响了生产要素投入及其效率,使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及产出作用得以实现,提高了要素投入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了社会需求,使消费、投资、出口等有效需求得以实现;影响了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和进步;影响了科技创新与进步,促进激励结构变化,释放了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刺激科技创新,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学术界的已有研究大多也认识到制度及其所提供的激励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具有关键作用。关于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将二者联系起来,学术界尚无明晰统一的考察和认识。虽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应归结为资本、劳动和技术的进步等内生增长因素,其中,技术进步是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资本更加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有效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仅具有短期水平效应,而且具有长期增长效应。通过制度创新能够释放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刺激科技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引起相对价格变化,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制度可以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供激励和约束,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力量,是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原因。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来看,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塑造了当前我国独特的要素组合方式和制度框架。但是,由于经济情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现实制度框架中的部分制度已不能较好的促进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质量的提升,并逐渐形成了制度瓶颈,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制度框架,以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亟待提高,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并针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福利性和协调性等不同方面,提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可行制度路径。围绕上述构想,本文的逻辑框架由引言、七个主体章节和结束语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逻辑结构及基本内容、主要创新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对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论文架构的基本构想等作出简要交待。第一章,对经济增长质量与制度创新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阐释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通过经济增长质量与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梳理,为下文的分析与写作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明确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并按照其内涵,拟定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产生深刻认识,也对下文评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现状提供铺垫。第三章,评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现状。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现状产生定性认识,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特点以及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联系在一起。明确经济增长中的制度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清制度创新对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介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现实情况。通过定量的角度,明确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定性的角度,梳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变迁历程,努力探寻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瓶颈。第六章,简要介绍国外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质量现状及制度安排的经验与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德国以制度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成功经验,以及俄罗斯经济增长中制度转型失败的惨痛教训,从而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及相关制度构建提供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创新重点、创新原则及可行的制度创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作出规范化构想和实际政策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初步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做出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作出设想和展望。
徐静,何佳,刘春波[9](2012)在《证券公司入股对期货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我国期货公司的股权变化及财务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证券公司人股这一事件对于期货公司长期业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证券公司人股期货公司发挥了正向的协同效应,对于期货公司的长期业绩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资本金作为金融企业重要的风险缓冲机制,是期货公司提高业绩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
蔡基栋[10](2010)在《积极型投资管理理论与策略的适用性 ——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对于持有数十亿元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或基金管理人,他们在证券市场从事投资活动时,都会面临如何更好地对所持证券资产进行积极投资管理、制定最优管理策略的问题。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就是证券市场不可能达到绝对高效状态,市场是相对低效的或者会暂时性失效,存在被市场错误定价的的证券,通过积极的择时和择券的努力就能跑赢大市,获得超额绩效。积极策略的实质是投资管理者认为能够对影响某类证券未来收益和风险的因素进行预期。对普通股而言,积极的管理包含对公司未来收益、股息或价格收益比的预测;对固定收入证券而言,预期包含对未来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如果投资组合包含国外证券则需要对未来汇率进行预测。从积极型投资组合构建来讲,就是通过识别错误定价的证券,使所构建组合的证券权重主动偏离基准组合的证券权重,以取得超过基准指数的积极收益率。由此承担的积极风险用积极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称为跟踪误差。积极型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是在控制跟踪误差于一定范围内的条件下,追求积极收益率的最大化。本文运用现代投资理论和投资分析方法,探讨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问题。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是关于积极型投资管理的文献综述。主要包括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理论和实证证据,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理论和实证证据,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等。第2章是积极型投资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从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出发,说明证券市场不可能达到完美有效状态。其次,用实验研究方法来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为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成功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第3章是基于收益增量信息的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上市公司收益增量信息进行积极的投资管理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第4章是基于混合分布假说的中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研究。量价关系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关系,也是技术分析方法的基础,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ARCH类模型对量价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研究交易量分解之后的不同性质交易量同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以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第5章是基于移动平均线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和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为样本数据,通过两种移动平均线投资策略的检验和考虑交易成本的修正检验,发现利用移动平均线投资策略在中国股票市场可以获得显着的超额收益。第6章是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对现货指数的预测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带有股指期货序列的ARIMAX模型与不存在其他输入变量的ARIMA模型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前者的拟合误差下降,预测精度显着提高。由此说明股指期货信息可以更好地预测现货指数。第7章是基于Treynor-Black模型的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消极型投资组合和积极型投资组合的夏普测度,验证T-B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优化指数投资组合的绩效表现可以比市场指数更好。第8章是基于Black-Litterman模型的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B-L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积极投资组合管理能获得超额收益,修正后的BL模型消除了原模型的弊端从而能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第9章提出校正预测值提高预测精度的一些方法。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的预测。本文分别就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ARMA模型、干预分析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提出如何根据最新的数据信息校正预测值的方法。
二、浅析券商重组后的市场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券商重组后的市场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研究 ——风险社会中的激励性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概念与立论之设定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源流 |
一、融资租赁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 |
(一) 融资租赁证券化产生背景 |
(二) 融资租赁证券化结构分析 |
(三) 融资租赁证券化中的法律关系 |
(四) 融资租赁证券化的功能评析 |
二、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发展 |
(一)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制的“形式”与“实质”逻辑 |
(二)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内容的沿革 |
(三) 小结 |
第二章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理论进路 |
一、“风险社会”的金融法立场 |
(一) “风险社会”理论之滥觞与影响 |
(二) 现代金融风险的新特性及其挑战 |
(三) 金融风险规制的激励性创新 |
二、融资租赁证券化风险激励性规制要义 |
(一) 风险传导及其界限 |
(二) 风险配置的宏观效用 |
(三) 风险隔离的微观机制 |
(四) 风险规制思路 |
第三章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价值目标的冲突与化解 |
一、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价值目标 |
(一) 效率 |
(二) 安全 |
(三) 公正 |
二、多重价值目标的冲突与衡平 |
(一) 多重价值目标的冲突 |
(二) 价值目标与规制理性 |
(三) 多重价值目标的衡平 |
三、价值目标衡平的发展 |
(一) 总趋势:由偏重效率到偏重安全 |
(二) 体现一:场外交易的场内化 |
(三) 体现二:监管权向央行的集中 |
第四章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工具 |
一、市场准入 |
(一) 准入方式 |
(二) 准入的利益冲突禁止 |
(三) 关于银行的准入问题 |
二、税收 |
(一) 融资租赁证券化中的主要税种 |
(二) 对特定目的载体重复征税的避免 |
三、法律规制指标 |
四、信息披露 |
第五章 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有效条件 |
一、多重权益的衡平与救济 |
(一) 所有权与占有权益的衡平 |
(二) 追索权与出租人权益的衡平 |
(三) 取回权与其他权益的衡平与救济 |
二、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产业根基 |
(一) 市场成熟程度 |
(二) 二手设备市场的对接 |
(三) 融资租赁的产业定位 |
三、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市场根基 |
(一) 规制背景:金融脱媒的宏观趋势 |
(二) 证券化的发展模式 |
(三) 证券化对我国融资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一、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现状 |
(一) 我国证券化的发展 |
(二) 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的发展 |
(三) 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的特色 |
(四) 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的法律规制 |
二、我国融资租赁证券化的法制完善 |
(一) 基本进路的明晰 |
(二) 法律规制工具的合理选择 |
(三) 辅助性机制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语境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2.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
2.1.2 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3 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对制度的有关研究 |
2.1.4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5 其它制度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 经济体制转轨与转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前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探讨 |
2.2.2 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理论研究 |
2.2.3 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 |
3. 不同的转轨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差异性 |
3.1 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与体制差异性 |
3.1.1 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动因 |
3.1.2 经济体制转轨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 |
3.1.3 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3.1.4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非典型”的计划经济 |
3.2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 |
3.2.2 南斯拉夫的改革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
3.2.3 匈牙利改革与新经济体制 |
3.2.4 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 |
3.3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出”计划体制的比较研究 |
3.3.1 不同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绩效 |
3.3.2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空间 |
3.3.3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环境 |
4.不同的转轨过程:经济体制转轨的模式差异 |
4.1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 |
4.1.1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权力结构与利益集团 |
4.1.2 供给主导型下的经济体制转轨模式 |
4.1.3 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转轨政策 |
4.1.4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
4.2 制度的移植与创设:经济体制转轨的遗传与选择机制 |
4.2.1 有关制度移植与制度创设的一般性探讨 |
4.2.2 移植式转轨与创设式转轨:制度遗产的利与弊 |
4.2.3 转轨路径的形成: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异化 |
4.3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经济转轨形式与过程的具体差异 |
4.3.1 激进与渐进:对转轨方案与转轨政策的重新思考 |
4.3.2 激进主义的转轨与“休克疗法”:回顾、反思与评述 |
4.3.3 渐进主义的转轨与“中国模式”:探索、实践与争鸣 |
5.转轨与接轨:转轨国家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
5.1 转轨国家的经济全球化 |
5.1.1 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问题 |
5.1.2 转轨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交互作用 |
5.2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 |
5.2.1 “回归欧洲”: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全球化战略 |
5.2.2 “融入欧洲”与区域一体化:俄罗斯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5.2.3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 |
5.3 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
5.3.1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3.2 全球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
5.3.3 走出金融危机:转轨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 |
5.3.4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前景 |
6.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6.1 转轨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 |
6.1.1 有关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的争论与偏见 |
6.1.2 制度变迁过程中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及其演进 |
6.1.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驱动机制的分化与演进 |
6.1.4 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模式的静态比较与动态转化 |
6.1.5 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转轨绩效:一个对转轨国家的综合考查 |
6.2 市场化发展与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 |
6.2.1 转轨国家的政府与市场:新兴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
6.2.2 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 |
6.2.3 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转轨国家的腐败问题 |
6.3 转轨国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 |
6.3.1 民主、市场与经济增长:转轨国家的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6.3.2 民主与威权:不同转轨模式下转轨经济的政治发展 |
7. 总结与评述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构建的研究 ——兼论法律监管体系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问题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基本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预期创新和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内幕交易监管的正当性 |
2.1.1 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监管 |
2.1.2 证券市场效率与内幕交易监管 |
2.1.3 投资者公平与内幕交易监管 |
第二节 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及立法监管成效 |
2.2.1 内幕交易归责理论演进 |
2.2.2 内幕交易立法监管成效 |
第三节 中小投资者保护理论 |
第四节 我国内幕交易监管研究综述 |
2.4.1 我国内幕交易存在性及特征综述 |
2.4.2 我国内幕交易监管影响因素综述 |
第三章 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内幕交易的负外部性 |
3.1.1 违背公平原则 |
3.1.2 “税收效应”产生负外部性 |
第二节 法律监管方式的效率标准 |
3.2.1 监管效率的评价标准 |
3.2.2 行政监管的效率评价 |
第三节 法律监管的作用路径 |
3.3.1 法律监管的作用 |
3.3.2 法律监管与内幕人选择 |
3.3.3 法律监管与最佳交易量 |
第四节 中小投资者保护在法律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
3.4.1 模型设定 |
3.4.2 监管水平选择 |
3.4.3 监管变动分析 |
第四章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及其监管概述 |
第一节 内幕交易阶段 |
4.1.1 内幕交易三个阶段 |
4.1.2 内幕交易样本分析 |
4.1.3 我国内幕交易的特点 |
第二节 内幕交易监管沿革 |
4.2.1 内幕交易监管的阶段演进 |
4.2.2 内幕交易监管的组成体系 |
第三节 内幕交易发生的制度基础 |
4.3.1 行政监管为核心的原因 |
4.3.2 机构合谋的原因 |
4.3.3 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多发的原因 |
4.3.4 深交所处罚案例多的原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幕交易影响因素与法律监管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内幕交易影响因素 |
5.1.1 内幕交易与超额收益 |
5.1.2 股权性质与结构 |
5.1.3 法律环境 |
第二节 影响因素模型设定 |
5.2.1 事件研究法 |
5.2.2 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法律监管重要性的实证分析 |
5.4.1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实证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的不足 |
6.1.1 监管主体缺位 |
6.1.2 构成要件界定不明晰 |
6.1.3 投资者保护实质缺失 |
第二节 法律监管体系和保障机制 |
6.2.1 资源保障 |
6.2.2 制度保障 |
6.2.3 约束监管权力 |
第三节 提高监管发现概率的措施 |
6.3.1 知情交易概率定义 |
6.3.2 知情交易概率测算方式 |
6.3.3 知情交易概率测算在内幕交易监管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 |
第一节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 |
7.1.1 内幕交易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
7.1.2 中小投资者面临的挑战:黄光裕案案例分析 |
7.1.3 我国的司法实践 |
7.1.4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 |
7.2.1 法律层面 |
7.2.2 市场层面 |
7.2.3 公司治理层面 |
7.2.4 中小投资者集体层面 |
第三节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积极作用:万福生科案例分析 |
7.3.1 案例回顾 |
7.3.2 事件影响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实证研究结论 |
8.1.2 分析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8.2.1 修改完善证券立法 |
8.2.2 发挥证券市场作用 |
8.2.3 高公司内部的制约 |
8.2.4 其他补充机制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证监会2008—2012年处罚的内幕交易案件 |
附录B 我国内幕交易的相关法律规定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效率相关文献综述 |
1.2.2 信托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体系与测度模型 |
2.1 效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
2.1.1 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 |
2.1.3 X 效率理论 |
2.2 效率测度模型 |
2.2.1 非参数分析法 |
2.2.2 参数估计法 |
2.2.3 本文所运用的测度模型 |
第三章 基于 SFA 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信托业务效率测度 |
3.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测度 |
3.1.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3.1.2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估计结果 |
3.1.3 对信托业务收入效率估计结果的分析 |
3.2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测度 |
3.2.1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3.2.2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估计结果 |
3.2.3 对信托业务规模效率估计结果的分析 |
3.3 基于计量结果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
第四章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1.1 宏观因素 |
4.1.2 行业因素 |
4.1.3 信托公司内部因素 |
4.1.4 区域因素 |
4.2 信托业务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1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及估计结果 |
4.2.2 信托业务收入效率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解读 |
4.2.3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及估计结果 |
4.2.4 信托业务规模效率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解读 |
4.2.5 基于计量结果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
第五章 信托业务风险及传导机制 |
5.1 信托业务的一般风险 |
5.1.1 信托业务面临的普遍风险 |
5.1.2 信托公司面临的内部风险 |
5.2 典型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1 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 |
5.2.2 信政合作业务的风险 |
5.2.3 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4 矿产信托业务的风险 |
5.2.5 艺术品信托业务的风险 |
5.3 信托业务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
5.3.1 实体经济风险向信托业务风险传导的机制 |
5.3.2 信托业务风险向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的机制 |
第六章 经济增速换挡期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 |
6.1 当前经济形势和信托业务发展态势研判 |
6.1.1 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研判 |
6.1.2 对当前信托业务发展态势的研判 |
6.2 信托业务应对经济变革的转型策略 |
6.2.1 改革蓝图下信托投向的转变 |
6.2.2 经济减速下信托产品的创新 |
6.3 经济变革背景下的信托业务效率优化路径 |
6.3.1 风险管控优化路径 |
6.3.2 业务发展优化路径 |
6.3.3 机构建设优化路径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注释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中国新闻传播的软实力构成及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实力思维与中国软实力的创新 |
第一节 软实力概念解读 |
一、软实力问题的缘起 |
二、软实力概念的主要内涵 |
三、软实力概念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软实力碰撞 |
一、中西文化渗透力的不平衡 |
二、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认知差距 |
三、中国软实力的创新:告别约瑟夫·奈 |
第三节 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体系结构 |
一、多元文化互动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力 |
二、民族文化的吸引力 |
三、发展模式的创新力 |
四、国际与民族关系场域的传播力 |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与软实力 |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核心 |
一、文化软实力功能解读 |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输出的瓶颈 |
三、渗透或西化: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战略任务 |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
一、新闻特性决定新闻传播是软实力表达的基本载体 |
二、新闻舆论引导力决定新闻传播本身就是软实力 |
三、新闻媒介素养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变革新闻传播的基点 |
二、构建新闻传播软实力建设体系 |
三、新闻传播软实力的建设机制 |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社会沟通能力 |
第一节 社会沟通能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方式 |
一、搭建大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
二、协调社会关系 |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沟通能力 |
一、有效的舆论监督能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 |
二、和谐社会需要舆论监督报道 |
三、舆论监督报道的"度"与社会沟通能力 |
第三节 娱乐教育功能与社会沟通能力 |
一、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 |
二、传媒泛娱乐化的根源 |
三、娱乐教育功能与全民素养的提升 |
第五章 新闻传播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
第一节 被误读的中国国家形象 |
一、"误读中国"已成西方媒体的习惯 |
二、基于西方传媒文化自我诉求的被误读 |
三、基于国际信息传播不平衡的被误读 |
第二节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本土化策略 |
一、中西媒体新闻传播的差异化 |
二、跨文化传播的本土化策略 |
第三节 危机传播策略 |
一、快速反应、揭示真相与国际舆论主导权 |
二、还原现场,压缩误读空间 |
三、在互动中消除国际舆论偏见 |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信息制导能力 |
第一节 新闻传播信息制导功效解读 |
一、信息制导过程中的议程设置 |
二、传媒议程设置功效的"两面性" |
三、传媒议程设置失当的危害 |
第二节 对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策略 |
一、西方媒体对华报道议程设置的偏见 |
二、单向议程设置框架的破解 |
三、作为反制力量的媒体议程设置 |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传媒议程设置策略 |
一、传媒议程设置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目标功效 |
二、开放政策议程 |
三、融合公众议程 |
第七章 新闻传播的制度创新能力 |
第一节 传媒进入与狼共舞时代 |
一、新闻传播的体制之困 |
二、传统媒体的尴尬变革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竞争 |
第二节 制度创新:被动中的主动选择 |
一、拓展生存空间的"深耕"之道 |
二、提升抗压能力的"融合"之道 |
三、上海文广集团的整合与履新 |
第三节 品牌营销与技术创新 |
一、新闻同质化:媒体价值的失语 |
二、新闻传播的差异化竞争 |
三、以技术创新驱动传媒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6)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 |
2.2 融资及融资方式的内涵 |
2.3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方式及比较 |
3.1 债务性资金筹资方式 |
3.2 权益性融资方式 |
3.3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创新平台构建及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发展的环境、制度分析 |
4.1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宏观政策、经济环境 |
4.2 金融环境 |
4.3 经营环境 |
4.4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相关制度规定及分析 |
第五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 |
5.1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
5.2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3 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债务融资方式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方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 国际小额信贷及机构的发展 |
6.2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方式 |
6.3 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启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期货公司简述 |
1.2.2 经营模式界定 |
1.2.3 文献综述 |
1.2.4 经营模式与经营战略 |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现状分析 |
2.1 德盛期货公司简介 |
2.2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运营现状 |
2.2.1 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完善 |
2.2.2 经营业务单轮支撑 |
2.2.3 业务拓展艰难转型 |
2.2.4 网点布局立足省域 |
2.2.5 人才队伍外引内培 |
2.2.6 组织结构事业部制 |
2.2.7 技术开发依赖券商 |
2.2.8 经营文化“合规”起步 |
2.2.9 德盛期货公司现有经营模式与特点 |
2.3 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2.3.1 法人治理有待深化改革 |
2.3.2 经营业务单一亟需添力 |
2.3.3 业务拓展明显后劲不足 |
2.3.4 网点布局内外严重失衡 |
2.3.5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缺失 |
2.3.6 营业网点自主能动不足 |
2.3.7 技术开发客户满意欠缺 |
2.3.8 合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
第3章 德盛期货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3.1 德盛期货公司宏观经营环境分析 |
3.1.1 德盛期货经营管理体制需在变革中不断完善 |
3.1.2 期货公司年度分类评价要求德盛期货做大做强 |
3.1.3 “两化进程”为德盛期货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 |
3.1.4 德盛期货公司可以拥有国际化发展机率 |
3.2 德盛期货公司中观经营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加入者分析 |
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4 供应商与顾客(投资者)分析 |
3.3 德盛期货公司内部经营条件分析 |
3.3.1 市场份额 |
3.3.2 客户数量及结构 |
3.3.3 品种结构 |
3.3.4 财务状况 |
3.3.5 服务水平 |
3.3.6 人力资源管理 |
3.4 德盛期货公司的 SWOT 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第4章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设计 |
4.1 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及其战略计划目标设计 |
4.1.1 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 |
4.1.2 德盛期货公司阶段性战略计划 |
4.2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的优化思路与优化模式 |
4.2.1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的优化思路 |
4.2.2 德盛期货公司优化后经营模式选择 |
4.3 公司经营模式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3.1 中国期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
4.3.2 公司恰逢期货业经营模式变革潮 |
4.3.3 经营模式优化可进入优质公司行列 |
第5章 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实施 |
5.1 实施的目标与计划 |
5.1.1 经营模式优化的实施目标 |
5.1.2 经营模式优化的实施计划 |
5.2 实施的难点与障碍 |
5.2.1 监管政策与制度的相对稳定和连续 |
5.2.2 股东单位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
5.2.3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有效实施 |
5.3 实施的保障与措施 |
5.3.1 特色经营力的有效形成 |
5.3.2 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构建 |
5.3.3 综合服务力的有力打造 |
5.3.4 持续人才力的充分保障 |
5.3.5 合规文化力的永续生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文献 |
二、 国外研究文献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一章 经济增长质量与制度创新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阐释 |
一、 经济增长 |
二、 经济增长质量 |
第二节 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 |
二、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 |
三、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 |
四、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 |
一、 制度与制度创新的概念与界定 |
二、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三、 制度创新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
第二章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
一、 经济增长的有效性 |
二、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
三、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
四、 经济增长的福利性 |
五、 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
第二节 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一、 有效性指标 |
二、 稳定性指标 |
三、 可持续性指标 |
四、 福利性指标 |
五、 协调性指标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状况概述 |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回顾 |
二、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状况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现状评价 |
一、 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评价 |
二、 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评价 |
三、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评价 |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福利性评价 |
五、 中国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评价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
二、 居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 资源环境的消耗污染严重 |
四、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
五、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四章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制度结构 |
一、 所有制及相关制度 |
二、 产权制度 |
三、 市场制度 |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一、 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 经济增长对制度变迁的作用 |
第三节 制度创新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意义 |
一、 有效的制度创新有利于约束经济主体行为 |
二、 有效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提升经济绩效 |
三、 有效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四、 有效的制度创新有利于维护和提高社会福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安排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一、 模型设定 |
二、 数据整理 |
三、 回归结果 |
四、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变迁历程 |
一、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阶段 |
二、 城市经济制度创新与变迁阶段 |
三、 全面的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创新阶段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瓶颈 |
一、 影响经济增长有效性的制度瓶颈 |
二、 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制度瓶颈 |
三、 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制度瓶颈 |
四、 影响经济增长福利性的制度瓶颈 |
五、 影响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制度瓶颈 |
第六章 国外经济增长质量与制度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以制度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经验借鉴——以德国为例 |
一、 德国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良好 |
二、 德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制度因素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制度转型的失败教训——以俄罗斯为例 |
一、 俄罗斯经济增长质量状况不尽理想 |
二、 俄罗斯经济制度转型的失败教训 |
第三节 国际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一、 经济制度改革应立足本国国情 |
二、 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三、 重视法律机制和人文精神建设 |
第七章 以制度创新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制度创新重点 |
一、 构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制度 |
二、 构建改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制度创新原则 |
一、 制度供给的区域差异化的原则 |
二、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原则 |
三、 稳定与增长、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制度创新路径 |
一、 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的制度创新路径 |
二、 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制度创新路径 |
三、 提高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制度创新路径 |
四、 提高经济增长福利性的制度创新路径 |
五、 提高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制度创新路径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附件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9)证券公司入股对期货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三、实证分析 |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 |
(二)数据分析 |
(三)假设检验及回归分析 |
1、描述性统计 |
2、回归分析 |
3、结论 |
四、政策建议 |
(10)积极型投资管理理论与策略的适用性 ——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3.研究方法 |
4.概念界定 |
第1章 积极型投资管理理论与实证文献综述 |
1.1 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文献综述 |
1.1.1 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理论依据 |
1.1.2 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实证证据 |
1.2 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文献综述 |
1.2.1 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理论依据和实证证据 |
1.2.2 积极型投资管理策略优于消极型投资管理策略的的绩效表现 |
1.3 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积极型投资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1 积极型投资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 |
2.1.2 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 |
2.1.3 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考察 |
2.2 中国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实验设计 |
2.2.1 实验背景 |
2.2.2 实验内容及设计 |
2.2.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附录 |
第3章 基于收益增量信息的积极投资管理实证研究 |
3.1 假设设计 |
3.2 变量定义和指标计算 |
3.2.1 收益指标 |
3.2.2 超额收益率 |
3.3 数据选取和模型设计 |
3.3.1 数据选取 |
3.3.2 基本模型 |
3.4 实证结果 |
3.5 假设检验 |
3.5.1 模型建立 |
3.5.2 方程估计 |
3.5.3 模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价量关系的积极投资管理实证研究 |
4.1 混合分布假说(MDH) |
4.2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市场交易量关系研究 |
4.2.1 样本选择与统计特征 |
4.2.2 交易量的分解 |
4.2.3 价格波动与交易量的静态关系研究 |
4.2.4 价格波动与交易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技术指标的积极投资管理实证研究 |
5.1 理论综述 |
5.2 数据和技术规则 |
5.2.1 数据选取 |
5.2.2 指标定义 |
5.2.3 技术规则 |
5.3 实证研究 |
5.3.1 样本统计分析 |
5.3.2 标准检验 |
5.3.3 考虑交易成本的修正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股票指数期货的积极投资管理实证研究 |
6.1 研究方法及模型概述 |
6.1.1 ARIMA模型与ARIMAX模型 |
6.1.2 误差分析 |
6.2 实证检验 |
6.2.1 样本数据选取 |
6.2.2 模型识别 |
6.2.3 模型估计 |
6.2.4 模型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TREYNOR-BLACK模型的积极投资组合管理实证研究 |
7.1 TREYNOR-BLACK模型框架 |
7.2 数据取样过程 |
7.3 贝塔系数和阿尔法值的估算 |
7.4 最佳投资比重和夏普比率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BLACK-LITTERMAN模型的积极资产组合管理实证研究 |
8.1 理论综述 |
8.2 BL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
8.2.1 Black-Litterman(BL)模型的建立 |
8.2.2 Black-Litterman模型的缺陷 |
8.2.3 Black-Litterman模型的修正 |
8.3 BL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 |
8.3.1 BL模型的实证研究 |
8.3.2 修正后BL模型实证分析 |
8.4 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校正预测值提高预测精度的一些方法 |
9.1 ARMA模型的自适应校正法 |
9.2 干预分析模型的自适应校正法 |
9.3 多元回归方程的滚动式预测方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浅析券商重组后的市场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融资租赁证券化法律规制研究 ——风险社会中的激励性进路[D]. 刘中杰.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2]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4(03)
- [3]我国内幕交易法律监管体系构建的研究 ——兼论法律监管体系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D]. 杜晓芬. 南开大学, 2014(04)
- [4]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鲁长瑜. 吉林大学, 2014(03)
- [5]中国新闻传播的软实力构成及其创新[D]. 陆阳. 武汉大学, 2010(05)
- [6]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研究[D]. 秦颐.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7]德盛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优化研究[D]. 宋敏. 湖南大学, 2013(09)
- [8]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D]. 赵宁. 武汉大学, 2012(07)
- [9]证券公司入股对期货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 徐静,何佳,刘春波. 金融研究, 2012(08)
- [10]积极型投资管理理论与策略的适用性 ——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D]. 蔡基栋.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