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一、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班在镇江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耿晓晴[1](2021)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陆]》地名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琳[2](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按照从考察历史到分析内容再到回应现实的思维路径,运用史论结合、历史比较、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基本类型;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建构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本文不走就消费价值观研究消费价值观的路子,而是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这面棱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的解构和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进行学术探究和理论考量。具体研究思路和研究路径是: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状况为历史前提,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消费主体以及消费方式的变迁为研究背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剖析这种变迁对个人、社会、自然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的深刻影响,以此为基础建构适应人与人的协同发展、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消费价值观。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社会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因素、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入手,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状况,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以及建构科学消费价值观提供参照背景和逻辑前提。其次,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消费主体、消费方式变迁过程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生存型消费价值观逐渐式微,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价值观呈上升趋势。“黜奢崇俭”的传统节俭型消费价值观向“量入为出”的现代节俭型消费价值观转变;奢侈型消费价值观、享乐型消费价值观、炫耀型消费价值观开始出现。然后,通过分析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回答了“凭借什么支撑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和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西方先进消费理念,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资源。最后,在理性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建构以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和西方先进消费理念为理论资源,以公平、适度、绿色、人本为核心理念,以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的统一、人类发展与自然延续的统一、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统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为根本原则的科学消费价值观。

代山庆[3](2016)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发展充满活力,同时又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领域,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时代新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和开展对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针对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的新形势,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把社会管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方面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重重重大成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了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2002—2012)我们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对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凝炼,并初步探究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期能够弥补当前学界对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的不足,能够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提供思路和建议。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等几部分组成。其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介绍了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章:社会管理思想的源流。追溯了中国社会管理的思想渊源,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列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管理思想作了系统的学术梳理和提炼。第三章: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概况。简要介绍了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管理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重点阐释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四个特征,即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二元户籍制度、身份制度,分析了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成效与弊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首先分析了由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二元户籍制度松动,身份制度变迁,单位制度失去运行基础,导致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瓦解,进而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创新。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在社会管理理论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第五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实践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重视创新社会管理理论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社会管理实践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理论建设和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开展。第六章: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第七章:走向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观点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适应了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是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得出的新结论,回应了社会呼声,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和新期待,回应了时代新课题,是对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结语部分对中国社会管理作了反思与前瞻。

文骐,罗重谱,王妙志[4](2016)在《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九十五华诞。从2015年第9期起,《重庆社会科学》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特别策划",从一个侧面见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逐步发展壮大,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其中"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轨迹。本期推出"经济建设篇"(2009.12016.5)、"政治建设篇"(2009.12016.5)、

刘小钧[5](2016)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为依据,将城市社区治理置于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兼顾微观视角,阐述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特征、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厘清城市社区“管理—治理—善治”的发展过程,揭示我国社区治理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社区服务业—基层民主政治—社区生活共同体—和谐社区—社会建设”的变迁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内容不断完善和充实,治理的手段和载体更加多样化,体现了城市社区治理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治理向全面推进的发展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充分重视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作用,既从民主政治的维度推进社区治理,强调社区治理的权力与权利互动关系,又从社会建设的维度去推进社区建设,强调社区建设的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使社区建设具有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双重背景和双重属性,扩展了社区建设的内容要素和理论容量。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对社区建设进行了阐述和论证,突出社会建设背景下社区治理的公平正义取向,更加强调社区建设对维护和发展群众根本权益的作用,更加注重社区建设在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中的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成为社区建设的最新价值追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新论断、新要求,强调基层治理法治化在法治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当下社区建设与治理乃至社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厚植社区治理优势,促进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建设。现有关于城市社区研究主要体现于社会学领域,进行社会组织意义上的社区包括城市社区社会结构、组织、要素等研究:体现于政治学领域,进行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与政府,社区与执政党、社区与国家治理关系及其建构研究,取得了相关成果,本文在学术前史中已有综述。本文则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区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创新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研究的主题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城市社区善治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从历时性视角梳理从单位—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特别关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社区治理新动向;二是从共时态视角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三是阐述社区善治理论的内涵及其结构,指出社区善治主体是平等协商的多元主体,社区善治客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社区善治内核为权力与权利之间双向互动,社区善治过程是从管理到善治的转变;四是揭示了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即树立社区善治的新理念、提升社区现代治理能力、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发展社区协商民主、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区文化等。五是前瞻性地概述城市社区治理未来发展,认为必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开创城市社区发展新局面。

陈晓梅[6](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于喆[7](2015)在《新世纪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历史悠久,凭借“二段式”培养结构和“两次国家考试”制度为主要特色,一直处于教师教育的领先地位,但由于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蓬勃发展阶段后的今天,同样陷入了困境,亟待改善。与此同时,受到博洛尼亚进程、全球可持续发展、跨文化移民、基础教育改革等背景的影响,德国意识到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世纪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内容涉及到学位制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设置、教师实习制度、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享有绝对的文化教育主权,能够决定本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方向。因此,各州在改革过程中的方式、进度和力度各不相同。本文基于对新世纪德国各州职前教师教育多样态改革与发展的梳理,并以N大学为例,通过对教师教育与学校研究中心(Zentrum für Lehrerbildung und Schulforschung)的工作人员和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和比较N大学职前教师教育所呈现出的改革与发展模式,评鉴利弊,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解释了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和所面临的困境、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意义与内容等相关内容。第二章是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本章展示了德国传统的“二段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随着职前教师教育领域需求的变化,这个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教育管理欠缺平衡,职前教师培训的第二阶段问题重重,教师的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协调,国家考试制度缺乏弹性,课程设置缺乏统整性,教师教育生涯指导不完备、质量保障体系单一等。同时,德国职前教师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变化的挑战,其中引发改革最直接的背景因素,在于本世纪初开始的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间接的背景因素,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战略的提出、跨文化移民数量的激增,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等。第三章是阐述新世纪以来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总体来说,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呈现出了政策先行、政府主导、高校为主、各方参与的互动格局,主要内容涉及到学位制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设置、教师实习制度、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本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新世纪以来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分析其改革的特色与内涵。在学位制度方面,职前教师教育体系采用了两种新的学位模式,即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模式和第一次国家考试学位模式;在质量保障方面,联邦一级质量保障主体、州一级质量保障主体及联邦与州之间的中介性组织,制定了相关的质量保障政策;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定了能力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的教育理念,顺序性与整合性两种课程模式,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主导思想;在实习制度方面,提出了整合实习与大学学习,鼓励家长合作与社区参与,增设国外交流实习项目,更新第二阶段实习新要求等;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实行以州政府投入为主、联邦政府投入以及其他投入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第四章是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新举措——基于N大学的个案分析。本章选取了在改革中极具代表性的N大学作为案例,采用访谈法对上一章的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了解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真实现状,探寻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得出,N大学的此次改革仍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利弊兼而有之,并且对以下问题尚存在争议: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利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是否增强、政府是否应该采用资金引导、两种学位制度的设立是否合理、特色课程是否应该设立、第二阶段实习时间应该长还是短、国家考试的去留问题等。第五章是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德国各大学已经形成了自身改革的特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通过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可以认识到德国要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完善政策和法规,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支持实习走向农村,建立统一的学位体系,确立多元保障体系,吸取跨学科和跨文化经验,加强世界大学间的相互合作等。纵观新世纪德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诸多方面都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如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认清卓越教师教育改革目标,推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的稳步发展;推进教师教育实习,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和谐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等,为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谭翊飞[8](2014)在《李总理第一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年前3月中旬的一晚,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在辽宁省参加省委书记的招待晚宴。三天后,雷德将重要的见面情况传回美国。那份电文称,招待他的那位“明星官员”认为,只看GDP数据不可靠,需要通过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新增贷款额来观测经济运行状况。

王元成[9](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刊编辑部[10](2011)在《2011——中国水利年》文中提出站在岁尾,凝神回望,水利被关注的重要事件历历在目。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央1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制定出台、安排部署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动员部署。

二、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班在镇江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班在镇江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创新之处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消费
        二、消费价值观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回眸与反思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社会背景
        一、物质资源相对匮乏,人口极度膨胀
        二、“生产”成为社会建构的“主轴”
        三、“消费”围绕“生产”的逻辑进行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经济基础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三、“低工资政策”与“低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政治因素
        一、消费制度的安排
        二、政治主体性的塑造
        三、思想革命化的实施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之文化氛围
        一、传统消费价值观的传承
        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三、“以节俭为美、以吃苦为乐”观念的培养
    第五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基本类型
        一、从消费需要角度:生存型消费价值观
        二、从消费文化角度:传统节俭型消费价值观和大众型消费价值观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
        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主体的重塑
        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结构的转型
        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需要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体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方式的变迁
        一、“双轨”时期(1978 年-1992 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变迁
        二、“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的变迁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抽象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具象分析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及理论资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哲学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的生态思考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理论资源
        一、以中国传统优秀消费文化作为理论继承
        二、以西方先进消费理念作为理论借鉴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建构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的理性思考
        一、价值危机: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反向
        二、生态危机:无限需要与有限资源的矛盾
        三、社会危机: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的对立
        四、人的危机: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矛盾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根本原则
        一、主观需要与客观实际的统一
        二、人类发展与自然延续的统一
        三、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统一
        四、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消费价值观:科学消费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一、公平:实现人与人的协同发展
        二、适度:实现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绿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
        四、人本:实现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
结语:超越消费主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3)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社会管理的概念界定
        1.2.2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管理思想的源流
    2.1 中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2.1.2 “士绅社会”学说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
        2.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想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管理思想
        2.3.1 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
        2.3.2 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
        2.3.3 江泽民的社会管理思想
第3章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的演变及困境分析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概况
        3.1.1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概述及历史必然性
        3.1.2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
        3.1.3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成效与弊端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管理的历史演变及困境分析
        3.2.1 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松动
        3.2.2 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3.2.3 社会管理领域面临问题的深层原因
第4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创新
    4.1 以人为本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
        4.1.1 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4.1.2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现实根据
        4.1.3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社会管理的最高标准
    4.2 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
        4.2.1 公平正义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4.2.2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
        4.2.3 我国社会发展中尚存在不公正现象
        4.2.4 以公平正义为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
    4.3 社会和谐是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
        4.3.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3.2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4.3.3 以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4.4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
        4.4.1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探索
        4.4.2 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
        4.4.3 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管理固本强基
第5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实践创新
    5.1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5.1.1 建设服务型政府
        5.1.2 保障和改善民生
    5.2 大力促进公平正义
        5.2.1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5.2.2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3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5.3.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3.2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5.4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5.4.1 加强理论建设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5.4.2 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开展
    5.5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5.5.1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5.5.2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第6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6.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历程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
    6.2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机制
        6.2.1 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
        6.2.2 加强动态协调机制建设
        6.2.3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6.3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6.3.1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6.3.2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6.4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6.4.1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社会组织体制存在的弊端
        6.4.2 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第7章 走向社会治理
    7.1 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然性
        7.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
        7.1.2 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7.1.3 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提出的现实要求
    7.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论创新
        7.2.1 提出社会治理的理想和目标设计
        7.2.2 提出并破解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重大课题
        7.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党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
        7.2.4 “五大发展理念”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7.2.5 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实践创新
        7.3.1 密切党群关系和惩治腐败
        7.3.2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7.3.3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7.3.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3.5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7.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制度创新
        7.4.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7.4.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结语 中国社会管理的反思与前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4)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经济建设篇(2009.1~2016.5)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政治建设篇(2009.1~2016.5)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文化建设篇(2009.1~2016.5)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社会建设篇(2009.1~2016.5)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生态文明建设篇(2009.1~2016.5)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党的建设篇(1979.1~2016.5)
    1979年
    1980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5)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0.1.1 选题的缘起
        0.1.2 选题的意义
    0.2 学术前史、研究方法及前沿问题
        0.2.1 学术前史
        0.2.2 研究方法
        0.2.3 前沿问题
    0.3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基本观点
        0.3.2 主要内容
        0.3.3 研究方法
        0.3.4 创新之处
    0.4 基本概念
        0.4.1 社区
        0.4.2 社区建设
        0.4.3 社区治理与善治
第1章 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与过程
    1.1 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驱动
        1.1.1 市场经济发展
        1.1.2 现代社会建设
        1.1.3 社会基层治理转型
    1.2 城市社区发展变化
        1.2.1 传统居委会时期
        1.2.2 社区建设时期
        1.2.3 城市社区治理特点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治理的新动向
        1.3.1 从基层民主到社会建设
        1.3.2 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1.3.3 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施策
        1.3.4 从政策治理到法律之治
        1.3.5 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
    1.4 简短的结论
第2章 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
    2.1 城市社区治理的绩效
        2.1.1 社区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2.1.2 城市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2.2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2.2.1 社区治理的路径依赖困境
        2.2.2 社区治理法治化困境
        2.2.3 社区集体行动困境
        2.2.4 社区治理理论的“拿来主义”困境
        2.2.5 社会分化与隔离社区
        2.2.6 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
    2.3 城市社区治理困境追问
        2.3.1 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方位
        2.3.2 变动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2.3.3 社区法律体系不完善
        2.3.4 社区公共性的普遍缺失
    2.4 简短的结论
第3章 城市社区善治的理论构成
    3.1 城市社区善治提出的时代要求
        3.1.1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政府失灵
        3.1.2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市场失灵
        3.1.3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社会失灵
    3.2 城市社区善治的目标
        3.2.1 完善社区现代治理结构
        3.2.2 优化社区现代治理机制
        3.2.3 提升社区日常生活民主
        3.2.4 加强社区现代公共服务
    3.3 城市社区善治的合力驱动
        3.3.1 党组织的协调服务能力
        3.3.2 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3.3.3 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3.3.4 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3.3.5 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力量
        3.3.6 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3.4 城市社区善治要素
        3.4.1 社区善治主体:平等协商的多元主体
        3.4.2 社区善治客体:公共利益最大化
        3.4.3 社区善治内核:权力与权利之间双向互动
        3.4.4 社区善治过程:从管控到善治的转变
    3.5 简短的结论
第4章 推进城市社区善治的发展路径
    4.1 树立社区善治理念
    4.2 提升城市社区现代治理能力
    4.3 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
    4.4 发展城市社区协商民主
    4.5 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6 创新城市社区文化
    4.7 简短的结论
余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城市社区善治全面深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世纪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世界各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
        (二)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诉求
        (三)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特色
        (四)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教育
        (二)职前教师教育
    三、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德国职前教师教育理念和所面临问题的研究
        (一)必经之路:以能力为导向
        (二)特殊之路:客观存在的两种分离
        (三)艰难之路:教师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
        (一)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目标的研究
        (二)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意义的研究
        (三)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内容的研究
第二章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传统的德国职前教师教育特色及困境
        (一)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特色
        (二)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陷入困境
    二、博洛尼亚进程对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推进
        (一)博洛尼亚的背景
        (二)博洛尼亚进程的具体目标
        (三)博洛尼亚进程的内容
        (四)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职前教师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四、跨文化移民对教师自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五、基础教育对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章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学位制度的改革
        (一)引入英美式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体系
        (二)推行新模式国家考试学位制度体系
    二、德国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
        (一)质量保障主体:确保教师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二)质量保障政策:构成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德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确定能力本位的核心价值
        (二)纳入可持续发展教师教育与跨文化教师教育理念
        (三)采用顺序性课程模式与整合性课程模式
        (四)构建模块化课程
        (五)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四、德国职前教师实习制度的改革
        (一)整合实习与大学学习
        (二)鼓励家长合作与社区参与
        (三)增设国外交流实习项目
        (四)更新第二阶段实习的新要求
    五、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改革
        (一)国家出台改革政策,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各州内部建立改革项目,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
        (三)大学建立内部和外部资助项目,与相关组织长期合作
第四章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新举措——基于N大学的个案分析
    一、职前教师教育学位制度的改革
        (一)提供多元职业选择机会
        (二)实现跨地域学习和就业
        (三)引入新型的教育工作理念
        (四)确立培养专家型教师的目标
        (五)转变大学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和认识
    二、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
        (一)建立教师教育与学校研究中心
        (二)贯彻《萨克森州高校决议》
        (三)设立教育条件
        (四)构建自我评价和自我导向学习体系
        (五)增设入学考试
        (六)举办能力倾向资格考试
        (七)组织准备考试
        (八)建立自愿社会服务项目
        (九)增设新模式的第一次国家考试
        (十)严格语言条件
        (十一)建立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三、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设置模块化课程及考试
        (二)增设不同类型学校课程
        (三)增设学科专业延展课程和考试
        (四)创立跨文化教师教育课程
        (五)增设补充课程和专业化课程
        (六)引入以能力为导向课程概念
        (七)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
        (八)发展本科阶段专业领域的课程
        (九)增长硕士阶段教育科学课程比重
    四、职前教师实习制度的改革
        (一)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
        (二)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沟通
        (三)转变学校指导教师的角色
        (四)增加国外交流实习项目
        (五)缩短第二阶段见习期
    五、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和资金投入的改革
        (一)增长实践领域投入
        (二)提高研究领域的投入
        (三)设立改革专项资金
        (四)寻找其他的资助渠道
        (五)创建前期工作决策体系
        (六)建立培养基地
        (七)出台一揽子教育方案
    六、改革的利弊评鉴
        (一)模块化课程的利弊
        (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是否增强
        (三)政府是否应该采用资金引导
        (四)两种学位制度设立是否合理
        (五)特色课程是否应该设立
        (六)第二阶段实习时间的争议
        (七)国家考试的去留
第五章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一)充分认识职前教师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不断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需要的政策和法规
        (三)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方式
        (四)大力支持职前教师实习走向农村的新模式
        (五)系统建立统一的学位体系
        (六)有效确立多元保障体系
        (七)广泛吸取跨学科和跨文化经验
        (八)进一步加强世界大学间的相互合作
    二、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二)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三)认清卓越教师教育改革目标,推动“卓越教师教育计划”的稳步发展
        (四)推进教师教育实习,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五)实现教师教育和谐,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班在镇江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陆]》地名整理与研究[D]. 耿晓晴. 西南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价值观变迁研究[D]. 李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0)
  • [3]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D]. 代山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4]足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回眸[J]. 文骐,罗重谱,王妙志. 重庆社会科学, 2016(06)
  • [5]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D]. 刘小钧.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7)
  • [6]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7]新世纪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 于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1)
  • [8]李总理第一年[N]. 谭翊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
  •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2011——中国水利年[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利, 2011(24)

标签:;  ;  ;  ;  ;  

行政支出管理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