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铁高炉煤气系统平衡调节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琳捷[1](2020)在《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我国企业推广实施得较晚,在十年前,仅有少数企业推行实施。2012年,国资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中央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促进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完善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以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之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快速,造成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钢铁企业效益减少,许多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因此,一些钢铁企业跟随中央企业脚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以期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九江萍钢有限公司作为江西省的一家大型民营钢铁企业,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收益,于2016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降本增效”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九江萍钢全面预算下的成本管理体系,总结管理优势,并给予其他同行企业相关启示。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按照成本预算编制、成本预算执行及成本分析与考核三大管理流程对文章涉及的概念进行描述;解释了九江萍钢(以下简称公司)建立全面预算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演变过程、应用思路和流程、成本管理的效果分析;总结了公司成本管理的特点及优势,包括成本预算项目的设计和编制,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成本预算执行中的实时监控与预算调整,成本的分析与考核;最后对九江萍钢建立全面预算后成本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该管理体系对公司成本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其他钢铁企业提出启示。本文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理论和实际案例结合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全面预算能够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事前预算数据,并帮助细化成本核算科目,形成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细化后的成本会计科目,方便企业实行成本预算动态监控和预算调整,全面监督生产成本,避免发生成本浪费;成本分析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执行提供了改善方向;全面预算管理能帮助企业制订成本考核方案,发现并抓住重点,并通过成本考核制度,将责任明确到各个工序、岗位和员工,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达到更显着的管理效果。
张雪静[2](2019)在《M251S型燃气轮机功率急降故障分析与处理》文中提出介绍了天铁动力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简称CCPP)的M251S型燃气轮机频繁发生"功率急降跳机"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过程。对燃气轮机负荷、转速、煤气压力等参数的综合分析显示,煤压机工作不良是造成燃气轮机功率急降的原因。通过对煤气热值、煤压机效率、负荷变动速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调整,燃气轮机负荷逐步提高到正常水平,没有再发生"功率急降跳机"故障。
李志君[3](2019)在《基于功能语体分析的炼铁领域科技论文摘要翻译报告》文中提出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迅速,知识传播途径很多,科技论文是一个重要途径,而翻译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翻阅科技论文时,摘要翻译尤为重要。摘要在文章开篇位置,阐释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观点,让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炼铁领域科技文本摘要有其独特特征,区别于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等其他学科摘要。弄清其功能语体特征和相应的翻译方法无论对该类论文摘要写作,还是对其翻译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体裁分析理论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探讨了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译方法。所采用语料来源于报告人选取的炼铁领域科技文本摘要英译汉翻译项目。本报告将摘要分为四大语步(分别为介绍,方法,结果和结论),探讨实现三大元功能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以期总结出炼铁方向摘要文本的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发现,炼铁科技文本有独特特征,语步一般不是严格按照摘要四语步格式布局,其中介绍语步所占篇幅较少,个别摘要会省略。另外语步的排序也不是完全按照四大语步顺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增译或减译。翻译过程中为实现三大功能的对等,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译文进行调整。四个语步在实现三大功能时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在实现概念功能过程中,过程转换时应注意句子成分的转换。处理被动句时,应联系上下文确定是否需要处理成主动形式。在实现人际功能过程中,关注情态动词的翻译以及人称的处理,把握好具体情态动词的不同含义情态值和作者想要达到的人际意义,确保情态动词及人称翻译准确。在实现语篇功能过程中,根据信息结构进行翻译时,要注意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自然流动,根据主述位结构,翻译时采取语篇转换的翻译技巧,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机制。语法隐喻的使用贯穿三大功能的实现,翻译语法隐喻时,译者首先要将英文原文翻译成英语的一致式,翻译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语意结构。
王明月[4](2019)在《提升转炉余热余能回收系统能效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炉炼钢是钢铁冶金关键工序,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尤其是转炉烟气余热余能回收是“负能炼钢”的核心。由于目前生产各环节界面不友好、运行不协调、耦合规律不清晰,导致转炉工序煤气放散量高、显热回收率低等生产问题。本文以250t转炉(LT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转炉操作参数、原料条件和钢种对烟气显热和潜热回收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指标和模型,编制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系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250t转炉的转炉烟气成分特征模型,对照实际生产指标,采用回收LDG中CO平均浓度、LDG回收量和标准热值LDG回收量指标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单炉误差在±15%以内,百炉平均误差在±2%以内。(2)研究了CO分配比、空气燃烧系数和起止回收CO浓度对吨钢LDG回收量、热值和蒸汽极限回收量的影响规律。吨钢LDG回收量、回收LDG平均热值和吨钢蒸汽极限回收量分别与CO分配比呈正比、正比和反比,与空气燃烧系数分别成反比、反比和正比,与起止回收CO浓度分别成反比、正比和正比;当CO分配比、空气燃烧系数和起止回收CO浓度分别增加1%,吨钢LDG回收量分别增加1.59 m3/t钢、-1.52 m3/t钢和-0.61 m3/t钢,回收LDG平均热值分别增加20.21×4.187 kJ/m3、-39.54×4.187 kJ/m3和12.83×4.187 kJ/m3,吨钢蒸汽极限回收量分别增加-0.017 kg/t钢、5.65 kg/t钢和2.16 kg/t钢。(3)研究了铁水含碳量、钢水含碳量和铁水比对吨钢LDG回收量和蒸汽极限回收量的影响规律。吨钢LDG回收量、吨钢蒸汽极限回收量与铁水含碳量均成正比,与钢水含碳量均成反比,与铁水比均成正比;当铁水含碳量、钢水含碳量和铁水比分别增加0.1%、0.01%和1%,吨钢LDG回收量分别增加2.33 m3/t钢、-0.24 m3/t钢和1.15 m3/t钢,吨钢蒸汽极限回收量分别增加5.75 kg/t钢、-0.59kg/t钢和2.84 kg/t钢。(4)确定了LDG合理回收浓度,即CO浓度≥24%,O2浓度≤1%,在此条件下吨钢LDG多回收5.55m3/t钢,回收LDG平均热值降低6.2%。(5)论证了转炉吹炼初末期烟气能量充分回收的可行性,转炉吹炼初末期煤气安全回收的合理浓度为CO浓度≤35%、CO浓度≥15%且O2浓度≤3%,在此条件下吹炼初、末期吨钢LDG回收量11.11 m3/t钢,回收LDG平均热值约为728×4.187 kJ/m3。(6)以某钢厂转炉炼钢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指标和数学模型,包含吨钢LDG回收量、吨钢蒸汽回收量、吨钢氧气耗量和转炉工序能量回收等9个指标;编制了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系统,包括生产数据展示界面、炼钢厂回收评价界面、公司回收评价界面和特征时间统计界面。
周健[5](2019)在《2500 m3高炉装料制度优化及其对煤气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优质的铁矿石和焦炭等炼铁原燃料日渐匮乏,高炉生产的原燃料组成和结构复杂多变,给高炉稳定运行、煤气流合理分布和煤气高效利用以及高炉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以某钢铁厂2500 m3高炉原燃料特点和生产条件为对象,采用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结合该厂高炉生产实际情况和操作制度要求,对高炉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炉料组成及结构、高炉装料制度等对高炉煤气流分布以及煤气利用和炉料运行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高炉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烧结矿粒度较为均匀,粒度主要分布在5-25 mm,占烧结矿总量的86.2%,但是粒度小于5 mm的烧结矿含量相对较高,占比达到4.8%,不利于改善高炉料柱的透气性;受粒度均匀性和炉料含水率的影响,焦炭的自然堆角大于烧结矿的自然堆角,在高炉布料过程中,焦炭落点更靠近炉墙,容易发展边缘气流;烧结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中Al2O3含量为2.90%,MgO含量为2.69%,由于两者含量相对较高,所以烧结矿的熔滴性和低温粉化性较差。综合考虑炉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建立了料流轨迹模型,从而确定炉料的落点位置;通过对炉料堆角进行修正,在料流轨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料面生成模型和炉料下降模型。根据高炉设计参数和实际原燃料条件,利用炉料分布模型模拟计算不同布料矩阵对料面形状的影响,随着布料矿焦角的不断减小,矿焦平台逐渐向高炉中心移动,有利于发展边缘气流;当焦炭布料角度小于20°时,大量焦炭分布到炉喉中心,形成了类似中心加焦的效果,造成中心气流过分发展。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布料矩阵的最大矿石角度由40.5°减小到33°过程中,料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与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径向矿焦比在中心区域逐渐减小,结合煤气流速的分布情况,与当前炉料相匹配的布料矩阵为C339.25?37.25?362?342?312?25.5?O2392?37.25?362?34.25?32?;根据临界矿石批重和批重特征数的计算结果,为保证高炉煤气流合理分布和煤气能高效利用,矿石批重应控制在46.9-50吨,相应焦炭批重应控制在9.4-10吨左右,料线深度控制在1.2 m左右。生产实践验证表明,该厂的2500 m3高炉在应用这一装料制度后,煤气利用率由42%提高至45%,高炉失常次数由16次/月降低到8次/月,高炉运行状况得到改善。
徐化岩[6](2019)在《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钢铁企业信息化逐步形成了五级架构模式,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新形势下,多级架构信息流耗散严重问题日趋凸显,如何借助大数据、CPS技术实现信息化架构的扁平化,并最终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流协同是行业面临的新命题。本论文从钢铁生产流程的数据入手,提出大数据-小应用扁平信息化架构、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模型和数据组织方法,分别用生产和能源两个应用对表征模型进行了验证。(1)分析了钢铁流程数据的特点,指出钢铁大数据呈哑铃型结构;针对现行多级架构的弊端,提出大数据-小应用扁平信息化架构;设计了时序、业务、非结构三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结构;开发了包含引擎和驱动两部分的软网关(DataX);开发了具有异常过滤、多种存档类型、高效读写引擎以及缓存优化机制的时序数据库软件,通过轧钢过程监控、能源数据案例对比分析,缓存优化后数据查询响应速度提高了5060倍。(2)提出了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模型,分别对钢铁生产流程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进行了信息化解析,证明了模型的表征能力。给出了利用该模型进行数据组织和指标计算的方法,回答了哑铃型大数据的逻辑组织问题。并且,针对时空匹配问题,将空间的表征从节点空间进一步细化到物料空间,提出了物料空间信息描述方法。(3)结合某工具钢生产流程,给出了基于物质流的信息表征模型构建生产管理系统的方法;对生产计划、生产实绩、物流跟踪、全流程质量管理等关键业务运用该模型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展开说明,仅用过程、节点、物料、变迁几个对象和一种业务画面就实现了炼钢、锻钢、连轧、成品的生产实绩信息贯通,并配置出了43种查询场景。(4)结合某大型钢铁企业,给出了基于能量流的信息表征模型构建能源管理系统的方法,帮助该钢厂在2016年实现了吨钢能耗下降7公斤标煤、能源成本下降7.6亿元;提出了基于工况组合的介质不平衡量预测方法,建立了多介质多时段能源优化调度模型,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消除了煤气放散,优化了煤气的分配,保证了蒸汽的产生量,发电增加了103.8万kWh,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邓孝天[7](2019)在《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炉喷煤是指在高炉在冶炼过程中,直接从风口向炉内喷吹经过研磨的煤粉的一种工艺,是高炉冶金工业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四川达钢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和试验适宜的煤种和合理的配煤比,以提高喷煤比,降低喷煤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兰炭和干熄焦除尘灰作为相对廉价的固体燃料适量配入喷吹用煤,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达钢现有喷吹用煤和兰炭、除尘灰的可磨性、燃烧性、爆炸性、反应性研究得出:(1)兰炭粉煤达到了达钢高炉喷吹用煤的标准,可以在达钢高炉进行混合喷吹。但是兰炭粉煤的水分高,灰分高、恒容低位发热值低、可磨性较差,单混合喷吹比例应≤20%。(2)干熄焦除尘灰的反应性、燃烧性、可磨性都较差,但从节约成本,利用废弃资源的角度出发,5%的配加比例是合理的。(3)经过工业试验证明,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比确实具备良好的经济性能及喷吹性能。(4)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煤方案在在粒度组成为小于200目的比例为60%,水分含量1%及富氧2-3%的条件下能达到最好的燃烧效率。(5)在为期一个月的工业试验过程中,5#高炉采用了20%兰炭粉煤+45%恒大煤+30%瑞升烟煤+5%干熄焦除尘灰的混合煤配煤方案,经济技术指标有较大的提升,综合燃料比降低了1.69kg/t;焦比降低了7.18kg/t;喷煤比提高了5.48kg/t。5#高炉使用混合煤试验方案每年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则为1566万元。
高星[8](2019)在《基于工业代谢途径的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我国将建成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达300亿元。我省支柱产业钢铁和电力工业成为十三五期间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试点行业。对工业企业及其产品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评估测算,保证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建立客观公正的碳交易规则、确保企业碳权收益的技术基础。而目前主要的碳排放监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弊端,因此本课题提出基于代谢网络的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模型,将制造系统与类生物系统进行类比并探索其机理,旨在排除由数理统计方法产生的计算误差,并为建立碳权交易市场提供可靠工具。首先,通过高炉炼铁系统与细胞对比,借助类生物制造系统概念探索代谢工程方法建模可行性,在代谢工程途径分析与优化方法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工业系统代谢的建模方法。其次,剖析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及其内部反应机理,根据铁氧化物还原动力学构建高炉炼铁系统代谢网络,并据此建立高炉炼铁系统碳排放预测数学模型。再次,根据高炉炼铁碳排放数学模型制作碳排放预测软件,通过系统功能、系统框图、技术支持等方面对该软件作详细说明,并在预设输入通量、仿真条件前提下运用该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实验及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对碳排放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该模型在碳权交易市场应用前景做出展望。通过实验仿真验证本研究建立的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实现了考虑高炉炼铁内部机理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计算误差,为碳排放预测提供微观、准确方法。
刘树钢[9](2019)在《2018年度TGS石灰窑技术发展报告》文中指出对于石灰行业,2018年度各种挑战与机遇并存,是蓬勃展开转型升级的一年。各类气烧石灰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高热值煤气气烧窑的各种优点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气烧窑技术和近期所呈现的向应用低热值煤气扩展的新趋势以及由于煤气热值降低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
梅晓庆[10](2018)在《防爆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液压交换机在焦炉加热过程中,属于动力机械设备,包括交换机液压站、拉条液压缸装置、电气控制设备等。液压交换机通过液压缸牵引拉条的移动来驱动相应机构的动作,改变焦炉加热气体的流动方向,从而服务于焦炉加热工艺。随着焦炉加热工艺的改进,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加强,液压交换机现存的一些问题亟待进行研究解决。防爆设计问题反映了当前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本课题以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液压交换机存在的热点问题,介绍液压交换机关于停电应急的功能要求及液压交换机对于防爆安全的要求。根据液压交换机最新的工艺要求,计算分析了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的压力、流量参数;结合蓄能器应急功能的作用,给出两种蓄能器液压油路方案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液压站的油泵和电机的配置,从而完善了整个液压系统液压回路;对于液压交换机的防爆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液压交换机防爆设计方案。为了进一步分析液压设计动态特性,采用SimulationX流体仿真软件建立了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且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正仿真参数,完善了设计方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二、天铁高炉煤气系统平衡调节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铁高炉煤气系统平衡调节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回顾 |
1.2.2 成本管理文献回顾 |
1.2.3 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文献回顾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钢铁行业 |
2.1.2 钢铁行业成本构成 |
2.1.3 钢铁行业成本特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
2.2.2 成本管理理论 |
第3章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
3.1 九江萍钢简介 |
3.2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演变过程 |
3.3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应用思路及流程 |
3.3.1 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应用思路 |
3.3.2 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流程 |
3.4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效果分析 |
3.4.1 九江萍钢成本管理效果的横向对比分析 |
3.4.2 九江萍钢成本管理效果的纵向对比分析 |
第4章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
4.1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预算的编制 |
4.1.1 成本预算编制内容 |
4.1.2 成本预算编制流程 |
4.2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核算 |
4.3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预算的执行 |
4.3.1 成本预算执行相关内容 |
4.3.2 成本预算执行中的实时监控 |
4.3.3 成本预算执行中的预算调整 |
4.4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分析及考核 |
4.4.1 成本分析 |
4.4.2 成本考核 |
第5章 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管理的启示 |
5.1 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 |
5.2 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预算的编制更加全面和精细 |
5.3 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核算精准反映企业各项成本 |
5.4 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预算的动态执行提升了企业执行力 |
5.5 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分析与考核有助于查找原因落实责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M251S型燃气轮机功率急降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故障情况 |
2 故障分析 |
2.1 透平总功异常分析 |
2.2 发电机及功率测量仪表异常分析 |
2.3 发电机故障及功率测量仪表故障分析 |
2.4 压气机工作异常分析 |
2.5 煤压机工作异常分析 |
3 故障攻关 |
4 实施效果 |
5结束语 |
(3)基于功能语体分析的炼铁领域科技论文摘要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Text features of abstracts in iron manufacture |
1.4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In-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Genre analysis |
3.2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
3.3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pplied to the project |
Chapter 4 Techniques Adopted in Translation |
4.1 Realization of three metafunctions in the four moves |
4.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ideational function |
4.2.1 Ideational metaphor |
4.2.2 Transitivity system |
4.2.3 Passive voice |
4.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
4.3.1 Modal verbs |
4.3.2 Personal pronouns |
4.4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extual function |
4.4.1 Cohesion |
4.4.2 Theme and rheme structure |
4.4.3 Information structure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in gain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Explanation of Terms |
Acknowledgements |
(4)提升转炉余热余能回收系统能效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
1.2.1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及能耗现状 |
1.2.2 我国钢铁行业余热余能回收现状 |
1.2.3 我国炼钢工序余热余能回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转炉煤气回收研究现状 |
1.3.2 转炉烟气显热回收研究现状 |
1.3.3 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建模与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炉工序分析及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某钢转炉炼钢工艺 |
2.1.1 OG系统 |
2.1.2 LT系统 |
2.2 转炉煤气及蒸汽的产生 |
2.2.1 转炉煤气及蒸汽的发生 |
2.2.2 转炉煤气及蒸汽回收影响因素 |
2.2.3 转炉煤气及蒸汽回收现状分析 |
2.3 数据采集 |
2.4 数据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G成分特征模型及煤气回收规律分析 |
3.1 特征模型建立 |
3.1.1 转炉烟气成分特征模型建立 |
3.1.2 模型验证 |
3.2 操作参数对煤气回收的影响 |
3.2.1 起止回收CO浓度 |
3.2.2 CO分配比 |
3.2.3 空气燃烧系数 |
3.2.4 铁水、钢水条件 |
3.3 提高LDG回收量途径 |
3.3.1 转炉煤气合理回收浓度 |
3.3.2 提高LDG回收量途径 |
3.4 吹炼初末期煤气能量利用可行性论证 |
3.4.1 吹炼初末期煤气回收安全性论证 |
3.4.2 低热值煤气稳定、安全燃烧技术 |
3.4.3 利用途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汽极限回收规律研究 |
4.1 转炉炉气余热余能量 |
4.2 蒸汽极限回收量 |
4.2.1 起止回收CO浓度 |
4.2.2 CO分配比 |
4.2.3 空气燃烧系数 |
4.3 铁水、钢水条件对蒸汽极限回收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模型及系统 |
5.1 转炉工序余热余能回收评价指标及模型 |
5.1.1 吨钢LDG回收量 |
5.1.2 吨钢蒸汽回收量 |
5.1.3 吨钢LDG未回收率 |
5.1.4 回收LDG平均热值 |
5.1.5 吨钢氧气消耗量 |
5.1.6 转炉工序能量回收 |
5.1.7 特征时间统计 |
5.2 转炉余热余能回收评价系统 |
5.2.1 登录界面 |
5.2.2 生产数据展示 |
5.2.3 炼钢厂回收评价界面 |
5.2.4 公司回收评价界面 |
5.2.5 特征时间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参与科研及成果 |
(5)2500 m3高炉装料制度优化及其对煤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简介 |
1.1.1 装料制度 |
1.1.2 送风制度 |
1.1.3 造渣制度 |
1.1.4 热制度 |
1.2 装料制度和煤气流分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煤气流的形成和分布及检测手段 |
1.3.1 煤气流的形成 |
1.3.2 煤气流的分布类型 |
1.3.3 合理的煤气流分布 |
1.3.4 煤气流分布检测手段 |
1.4 装料制度的发展及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1.4.1 布料设备的发展历程 |
1.4.2 无钟炉顶的布料方式 |
1.4.3 装料制度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3 原燃料的物理性质分析 |
2.3.1 烧结矿和焦炭的粒度分布 |
2.3.2 烧结矿和焦炭的自然堆角 |
2.4 原燃料的冶金特性分析 |
2.4.1 焦炭的工业分析和高温反应性分析 |
2.4.2 模拟焦炭在高炉内的高温行为 |
2.4.3 烧结矿的低温粉化性和熔滴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炉料分布数学模型建立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 |
3.2.1 料流轨迹模型 |
3.2.2 炉料堆角修正 |
3.2.3 料面生成模型 |
3.2.4 炉料下降模型 |
3.3 模型应用 |
3.3.1 模拟条件 |
3.3.2 料面形状迭代 |
3.3.3 不同布料矩阵的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合理装料制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布料矩阵对炉料分布的影响研究 |
4.3.1 布料矩阵对料面形状的影响 |
4.3.2 布料矩阵对径向O/C的影响 |
4.4 合理矿石批重和料线深度的研究 |
4.4.1 临界批重的计算 |
4.4.2 批重特征数计算 |
4.4.3 料线深度对炉料堆尖位置的影响 |
4.5 装料制度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研究 |
4.5.1 布料矩阵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 |
4.5.2 批重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 |
4.6 合理装料制度的应用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网络 |
1.2.1 流程网络定义与特点 |
1.2.2 网络问题的图论研究方法 |
1.2.3 物质流、能量流网络模型研究 |
1.3 从五级信息化架构到CPS |
1.3.1 信息化架构演变 |
1.3.2 多级架构下紊乱的信息流 |
1.3.3 信息物理系统CPS |
1.4 从关系数据库到大数据 |
1.4.1 数据库系统的演变 |
1.4.2 钢铁生产流程大数据 |
1.4.3 钢铁企业大数据集成与应用 |
1.5 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2 钢铁流程数据集成平台 |
2.1 钢铁流程数据特点与数据规模 |
2.1.1 时序数据 |
2.1.2 业务数据 |
2.1.3 非结构化数据 |
2.2 大数据-小应用扁平信息化架构 |
2.3 统一数据平台 |
2.3.1 数据集成网关 |
2.3.2 时序数据总线 |
2.3.3 时序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3 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 |
3.1 对象定义 |
3.1.1 基本对象定义 |
3.1.2 组合对象定义 |
3.2 信息流网络模型 |
3.3 物质流的信息表征 |
3.3.1 公司级物质流对象及属性 |
3.3.2 分厂级物质流对象及属性 |
3.4 能量流的信息表征 |
3.4.1 能源物料类型及其属性 |
3.4.2 公司级能流 |
3.4.3 主工序级能流 |
3.4.4 能源转换设施能流 |
3.4.5 网络连接 |
3.5 通过表征模型组织数据 |
3.5.1 属性化的数据组织方式 |
3.5.2 通过属性计算丰富信息量 |
3.6 物料空间信息描述方法 |
3.6.1 时空匹配问题 |
3.6.2 物料空间信息描述方法 |
3.6.3 实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质流模型的生产管理 |
4.1 流程解析与模型构建 |
4.1.1 某工具钢企业的生产流程 |
4.1.2 传统生产管理系统的建模方法 |
4.1.3 信息表征模型的建模方法 |
4.2 主要业务功能实现 |
4.2.1 主要业务流程 |
4.2.2 生产计划制定 |
4.2.3 生产实绩与物流跟踪 |
4.2.4 全流程质量管理 |
4.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能量流模型的能源优化 |
5.1 能源优化的三个层面 |
5.1.1 静态网络结构优化 |
5.1.2 网络运行参数优化 |
5.1.3 网络动态平衡优化 |
5.2 信息表征与能源精细化管理 |
5.2.1 能量流网络的信息表征 |
5.2.2 属性组合成内容 |
5.2.3 能源精细化管理 |
5.3 基于工况组合的能源预测模型 |
5.3.1 钢铁企业的煤气、蒸汽、电 |
5.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3 预测模型的执行过程 |
5.3.4 预测模型的实例 |
5.3.5 预测模型的软件实现 |
5.3.6 预测模型小结 |
5.4 多介质多时段能源调度模型 |
5.4.1 能源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
5.4.2 调度模型求解 |
5.4.3 案例分析 |
5.4.4 结果及应用 |
5.4.5 调度模型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7)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炉喷煤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
1.1.1 高炉喷煤的意义 |
1.1.2 国内外高炉喷煤的发展与现状 |
1.2 高炉喷煤对煤粉的要求 |
1.2.1 高炉喷吹的煤种 |
1.2.2 高炉喷吹用煤的工艺性能 |
1.2.3 性能要求 |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背景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炉喷煤基础理论研究 |
2.1 喷煤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2.1.1 煤粉燃烧对风口回旋区的影响 |
2.1.2 不同煤种气化能力 |
2.1.3 未燃煤粉气化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 |
2.2 煤粉在高炉内的燃烧及特点 |
2.2.1 未燃煤粉在高炉内的行为研究 |
2.2.2 高炉内煤粉的燃烧特点 |
2.3 喷煤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
2.3.1 对炉缸煤气量和燃烧带的影响 |
2.3.2 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 |
2.3.3 对料柱阻损和热交换影响 |
2.3.4 喷煤对铁矿石还原的影响 |
3 达钢喷吹用煤的物理化学性能 |
3.1 达钢喷吹用煤的试验煤样 |
3.2 煤的可磨性能试验设备及方法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煤的燃烧性试验研究设备及方法 |
3.3.1 实验设备 |
3.3.2 燃烧率的测定方法 |
3.3.3 煤粉燃烧率 |
3.3.4 实验方案 |
3.4 爆炸性试验的设备及方法 |
3.4.1 实验原理、设备及方法 |
3.5 煤的反应性试验研究设备及方法 |
3.5.1 煤粉气化原理 |
3.5.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可磨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1 单种煤数据 |
4.1.2 单种煤可磨性试验数据分析 |
4.1.3 混合煤可磨性试验数据 |
4.1.4 混合煤可磨性试验数据分析 |
4.1.5 小结 |
4.2 燃烧性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单种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 |
4.2.2 单种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分析 |
4.2.3 混合煤燃烧性的试验数据 |
4.2.4 混合煤燃烧性的数据分析 |
4.2.5 小结 |
4.3 爆炸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单种煤爆炸性试验数据 |
4.3.2 单种煤爆炸性数据分析 |
4.3.3 混合煤爆炸性试验数据 |
4.3.4 混合煤爆炸性数据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反应性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单种煤试验煤样粒度分布 |
4.4.2 单种煤反应性试验结果 |
4.4.3 单种煤反应性试验数据分析 |
4.4.4 反应后损失率 |
4.4.5 混合煤反应性试验结果 |
4.4.6 混合煤反应性试验数据分析 |
4.4.7 混合煤反应后的损失率 |
4.4.8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混合煤的优化选择及工业试验 |
5.1 混合煤试验方案经济性评价 |
5.2 混合煤试验综合性能评价 |
5.3 混合煤其他条件下的燃烧性能 |
5.3.1 混合煤不同粒度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2 混合煤不同粒度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3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煤粉粒度的选择 |
5.3.4 混合煤不同水分含量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5 混合煤不同水分含量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6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煤粉水分的选择 |
5.3.7 混合煤不同富氧条件的燃烧试验方案 |
5.3.8 混合煤不同富氧条件的燃烧试验数据及分析 |
5.3.9 达钢喷吹用混合煤富氧率的选择 |
5.4 达钢影响喷煤比的因素 |
5.4.1 达钢5#高炉喷煤现状 |
5.4.2 5#高炉影响喷煤比的因素 |
5.4.3 5#高炉提高煤比的措施 |
5.5 工业试验过程及指标 |
5.6 试验方案经济效益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工业代谢途径的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代谢工程途径分析及工业代谢建模方法 |
2.1 类生物化制造系统 |
2.2 代谢工程途径与方法 |
2.2.1 动力学 |
2.2.2 Michaelis-Menten速度定律 |
2.2.3 化学计量系统 |
2.2.4 幂定律近似法 |
2.2.5 S系统 |
2.3 基于代谢途径的工业代谢建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炉炼铁系统代谢过程与网络 |
3.1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 |
3.2 高炉炼铁内部反应机理 |
3.3 铁氧化物还原动力学 |
3.4 高炉炼铁系统代谢网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炉炼铁系统碳排放预测模型 |
4.1 炉内代谢物质量平衡和S系统方程 |
4.2 炉内代谢物参数估计和S系统表示方法 |
4.3 高炉炼铁碳排放数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软件及仿真实验 |
5.1 软件相关说明 |
5.1.1 软件组成 |
5.1.2 软件功能 |
5.1.3 软件界面 |
5.2 系统实现算法 |
5.2.1 算法运行流程 |
5.2.2 数学模型代码实现 |
5.2.3 数据库设计 |
5.3 高炉炼铁碳排放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MATLAB相关程序 |
(9)2018年度TGS石灰窑技术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政策导向 |
1.2 钢铁企业需求导向 |
1.3 燃料供应导向 |
2 2018年度气烧石灰窑的发展概况 |
3 高炉煤气TGS中心烧嘴窑装备原理与效果 |
3.1 TGS中心烧嘴窑单窑产量大, 产品质量好, 为降低吨钢灰耗提供可靠保障 |
3.2 节能效果好 |
3.3 环保达标排放 |
3.4 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程度高, 可大幅度节省人力 |
3.5 TGS中心烧嘴窑生产成本低 |
4 高炉煤气TGS600中心烧嘴窑应对原料粒度差的理论与生产实践 |
4.1 勤排料 |
4.2 保持适当的生烧比例 |
5 结论 |
6 展望 |
(10)防爆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焦炉加热过程 |
1.2 液压交换机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液压交换机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设计 |
2.1 液压站主液压泵功率 |
2.1.1 液压交换机工况分析 |
2.1.2 液压油泵电机组参数计算 |
2.2 停电应急方案 |
2.2.1 蓄能器应急功能分析 |
2.2.2 蓄能器应急方案 |
2.3 拟定液压系统回路 |
2.4 本章小结 |
3 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仿真分析与验证 |
3.1 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静态设计存在的问题 |
3.2 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仿真分析的必要性 |
3.3 建立仿真模型 |
3.4 液压系统设计参数分析 |
3.4.1 废气拉条液压缸受力分析 |
3.4.2 蓄能器参数 |
3.4.3 油泵电机参数 |
3.5 实践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液压交换机的防爆设计 |
4.1 液压交换机的防爆问题 |
4.2 液压交换机的防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天铁高炉煤气系统平衡调节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九江萍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管理研究[D]. 郭琳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2]M251S型燃气轮机功率急降故障分析与处理[J]. 张雪静. 天津冶金, 2019(06)
- [3]基于功能语体分析的炼铁领域科技论文摘要翻译报告[D]. 李志君. 燕山大学, 2019(06)
- [4]提升转炉余热余能回收系统能效的技术研究[D]. 王明月.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5]2500 m3高炉装料制度优化及其对煤气分布的影响研究[D]. 周健. 重庆大学, 2019(01)
- [6]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的信息表征及应用研究[D]. 徐化岩. 钢铁研究总院, 2019(09)
- [7]提高达钢5#高炉喷煤量的研究[D]. 邓孝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工业代谢途径的高炉炼铁碳排放预测研究[D]. 高星.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9)
- [9]2018年度TGS石灰窑技术发展报告[J]. 刘树钢. 耐火与石灰, 2019(01)
- [10]防爆液压交换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D]. 梅晓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