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通风管道压力平衡公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杰,姜逸帆,林铭,邓宇航,刘新星,魏子棋,周平[1](2022)在《高地温尼格隧道综合降温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高地温隧道因高温引发的热害问题,以红河州建水—元阳高速公路的尼格隧道为依托,基于能量平衡原则设计各降温措施的适用区间。采用CFD软件模拟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尼格隧道现场采用降温措施的效果,构建高地温隧道综合降温体系。结果表明:1)围岩温度T<32℃时采用单通风管道,在围岩温度32℃≤T≤40℃时采用双通风管道,在围岩温度40℃<T≤48℃时增设局部雾炮车喷雾降温,在围岩温度T>48℃增设冰块降温,且在实际应用中温降可达到理论计算值。2)增大通风量对降温速率的影响最大,可提升37.7%;冰块降温次之,可提升11.6%;喷雾降温提升效果最差,仅提升3.2%;但是对于降温幅度,冰块降温>增大通风量>喷雾降温。3)增大通风量可以加快洞内空气的置换流通,宜作为基础降温措施;冰块降温通过融化吸热可实现大规模的温降,可用在热害等级较高的隧道;喷雾降温可实现局部区域的降温、除尘和加湿,可作为掌子面辅助降温措施实现对隧道的局部降温。
罗瑞军[2](2021)在《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带动了更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内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越来越多的用于高楼大厦中,而中央空调通风管道内部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以及空调通风系统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管道内部受到污染,传统的人工清洁存在效率低、经济成本高、时间成本高等一系列弊端,所以设计一款新型的、更适合通风管道工作和清洁的移动机器人意义非凡。首先,分析机器人要服务工作的环境状况,结合目前各类管道清洁机器人的设计进行清洁机器人的设计,包括机器人的运动系统、清洁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完成的工作是机器人结构和机构方面的设计与分析。并建立机器人的三维装配模型。其次,对灰尘的粘附力学原理以及特性完成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分析,基于机器人清洁机构的设计参数,建立滚刷刷毛基于大变形理论下的力学模型,建立非线性方程组并使用MATLAB软件求解,得到滚刷刷毛的工作正压力与滚刷转速、滚刷的高度相关性,对机器人清洁效果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优化,对于机器人的机体完成了模态分析研究,保证了机器人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对机器人的爬坡性、越障能力、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仿真,保证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最后,根据对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以及各方面的理论分析,选择机器人结构的材料、选型标准件,并加工非标件,搭建出机器人的样机。并对机器人的驱动性能以及清洁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实现机器人的稳定运动和高效清洁工作。
吴奋读[3](2020)在《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关键参数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发展迅速,海底隧道作为跨海交通首选方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底隧道建设期间,为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安全与健康、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需要对海底隧道通风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合理的通风方式不仅为隧道内部送去新鲜空气,也将开挖隧道产生的灰尘、有害气体等从洞内排除。本文依托厦门海沧海底隧道,结合我国现有隧道施工通风相关规范,根据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工程建设要求及工程施工特点,对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技术进行研究,优化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首先,本文对海底隧道施工通风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管道中空气流动基本规律、方程及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总结了常见的施工通风方式,以及海底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及建议,并提出海底隧道施工通风参数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择。然后,依托厦门海沧海底隧道A1合同段对隧道内相关参数的检测和分析,对合同段内主隧道、竖井及联络风道进行施工通风方案设计。本次隧道施工采用两阶段通风,分别是一阶段的压入式通风和二阶段的巷道式通风,在施工时根据井内最多人数、爆破最多炸药量、内燃机械排放稀释及井内允许最小风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需风量,指导风机设备选择。基于施工现场界面条件及原有通风设备材料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最后确定采用分阶段联合串联通风方案。最后,为保护厦门海沧海底隧道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及施工安全,验证施工通风设计优化的可行性、合理性,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测试。通过对洞内不同里程桩号、不同位置的风速、温度、粉尘及有害物质进行现场测试,验证施工通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测试结果表明,粉尘浓度与离隧道开挖工作面距离成反比关系,在通风机持续通风作用下,粉尘离工作面越远,浓度逐渐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随时间呈反比关系,时间越久,浓度越低。在测试范围内,风速随距离掌子面的里程增大而逐步降低,但仍然高于设计要求。爆破后粉尘、有害气体在短时间内都超标严重,随着通风系统运行,污染物浓度会得到有效降低。通过对测试数据加以分析,根据结果反馈并修正通风设计的优化方案,使通风方式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常晓珂[4](2020)在《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工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隧洞施工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合理的设计和解决隧洞的通风问题成为保障工程安全建设的关键。本文融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施工期隧洞压入式通风方式为主,与多种通风方式相结合的思路,对洞内流场特性、有害气体运移规律、风管漏风率计算、有害气体分布函数、隧洞通风时间估算函数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揭示了隧洞纵向流场中涡流分布区、涡流影响区、流速稳定区的分布规律。基于隧洞压入式通风方式,推导了通风风管漏风率的计算公式,揭示了风量的衰减符合对数函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洞掌子面爆破有害气体的运移规律主要表现为移动和扩散两部分运动。(2)阐明了隧洞内的风流结构与有害气体运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关系。分析了隧洞通风时间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敏感度。基于掌子面附近涡流区流态的复杂性,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的影响机理。(3)推导了掌子面爆破后隧洞内CO气体随时间与空间分布的数学关系。通过数值试验提出了考虑气体对流作用和扩散作用的计算方法。基于风机风量、隧洞横截面积等变量的CO分布函数,构建了隧洞达到安全浓度所需通风时间的估算函数,以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4)揭示了抽出式通风系统下隧洞掌子面附近炮烟停滞区的分布规律及有害气体的运移机理。阐明了加入射流风机对加速停滞区内有害气体运移的作用机制。基于数值计算结果估算了隧洞在组合式通风下,前压后抽式通风和前抽后压式通风节约的时间成本。提出了改善长压短抽式通风有效风量减小的措施。依据多种通风方式下气流场分布特性与有害气体运移规律提出了环流的通风方式,为工程中通风时间的优化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5)基于隧洞气流场特性与有害气体运移规律,提出了上下游主洞不同掘进深度所需通风时间与施工方案的建议和依据。研究了施工期带有支洞的隧洞在压入式、抽出式、组合式与环流式通风系统下所需的通风时间,分析了隧洞边壁对流经空气在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影响机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汤思齐[5](2020)在《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两相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文中指出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需要通过润滑系统对轴承、齿轮等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在航空发动机性能提高的同时对润滑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轴承腔作为润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发动机运行时轴承腔的可靠性对润滑系统乃至整个发动机的稳定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中容易发生事故的并非只有轴承,对轴承腔内两相流动和换热特性的研究也一直是航空发动机设计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研究现状对航空发动机轴承腔进行了简化,并采用多相流VOF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在多重参考坐标系下对轴承腔简化模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的流固耦合计算,分别计算得到了不同的转速、滑油流量和壁面接触角条件下轴承腔内的滑油分布、流体温度场和外壳的温度分布,对各个参数所产生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计算结果表明,转速、滑油流量和壁面接触角均会对轴承腔内的流动与换热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转速的影响最大,壁面接触角的影响最复杂。在分析各种参数的影响后得出结论: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人员在设计轴承腔时应着重考虑轴承附近、通风管道和轴承腔上半部分的承热能力和安全性能,选择合适壁面接触角的材料并制定对转轴转速和滑油流量的限制。
方智宇[6](2019)在《基于湍流耗散率控制的分流三通减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通风空调系统中,风机所消耗的能源一般能占空调总能耗的30%50%。因此,通过对通风空调管道的局部构件进行结构优化,可以降低风管的局部阻力,显着的降低风机能耗,这对提升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但是现阶段关于通风空调局部构件减阻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针对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在探究其阻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阻力分析方法,是目前需要认真探究的问题之一。以往为了研究的方便,有关三通的研究都是只针对三通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但在实际工程中,三通下游和支流段的管道尺寸经常都是与上游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尺寸的三通在变弧线高度和导流片形式下的流体流场,得到三通的局部阻力系数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首先,通过对流体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影响三通局部阻力的参数;然后,通过对流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三通管道在不同流量比下,不同弧线高度和导流片形式的局部阻力系数和与之对应的速度场、压力场、耗散场等,找到三通局部阻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中三通局部阻力系数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改变三通连接段的弧线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三通直管段和支管段的阻力,减阻率最多可达38.05%。而导流片的添加也有助于降低三通直管段的阻力,最大减阻率为263.8%。同时,湍流能量耗散率方程在一定条件下是表征局部阻力系数最好的方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管道阻力产生的理论机理。研究的最后,验证了常用三通尺寸在减阻弧推荐高度下的减阻效果,这将推动通风空调管道流动阻力问题的研究,为相关标准、手册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李琰程[7](2019)在《船舶HVAC系统噪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平面波动理论、计算流体力学和气动声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船舶HVAC系统出口噪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然后与前人的试验研究进行对照,指出HVAC系统出口气流噪声主要以低频为主。并总结了船舶HVAC系统布置和设计时的部分规律,分类讨论了不同布风器空腔结构对出口噪声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简述了噪声对船上人员的危害以及船舶舱室噪声限值,对船舶HVAC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对国内外HVAC系统噪声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2)简述了平面波动理论中的基本平面波方程和气动声学理论中FW-H方程的推导,简要说明了本文使用的湍流模型。(3)使用平面波动理论对简单管道元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异径管元件异径部分的尺寸进行研究,总结出异径部分尺寸变化对流经异径管气流脉动压力的影响规律。利用CFD方法,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布风器出口脉动压力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认为布风器空腔为圆柱体时出口脉动压力最小。(4)以某船上层建筑B甲板HVAC系统为例,使用平面波动方法对管道的布置和形式进行了优化。然后使用Fluent对原有的长方体布风器进行流场分析,然后将流场数据导入Virtual.Lab进行噪声分析,获得出口附近声压级分布。针对原有布风器出口噪声过大问题,对布风器结构进行了优化,并总结了布风器形式对出口噪声的影响规律。
刘凰君[8](2019)在《重庆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自然通风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既有公共建筑而言,过度依赖冷却系统、忽视通风效益所引发的建筑高能耗问题亦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风,基于既有建筑通风系统的工程设计现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开展了既有建筑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这对于营造健康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论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自然通风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室外温度、太阳辐射及风环境的可利用程度。其次,通过既有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工程调研,统计了不同功能房间的设计新风换气次数,计算了全新风运行时的风口风速范围。随后,利用DeST-C软件,模拟了典型房间的自然室温,计算了通风季节的室内余热负荷与全面通风需求换气量。接着,以室外风速为变量,采用Fluent软件对室内风速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计算了既有送风管道达到需求风量时所对应的送风风速,列出了三种空调风管的布置形式并进行了阻力损失的对比计算。最后,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自然通风的实际通风量与全面通风除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作者基于重庆地区的全年逐时温度与热舒适模型,划分了通风季节的起始时间,确定了通风季节的室内外温度设计参数。根据重庆既有公共建筑竣工设计图,归纳整理了利用新风量消除室内余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供应风量较小、送风风速较低等。综合通风季节的气候特点与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现状,作者提出了实现通风改造的有效途径是:摒弃单一通风形式,合理应用混合通风形式。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典型房间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通风负荷指标、需求通风换气次数以及不同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室内风速分布。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不同房间既有管道系统的风量承载力与不同布置形式下的管道阻力损失。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建筑的通风需求、自然通风的风速分析、管道系统的风量承载力及当地风环境条件,从宏观上提出了“以机械通风为主,自然通风为辅”的既有商业建筑通风改造策略。通过实验研究单/双侧房间类型的实际自然通风量,发现了风向与风速是影响自然通风量的重要室外气象参数,以定量的方式展示了双侧通风的显着优势。根据单侧通风房间类型,设计了不同的风口尺寸与室内外温度实验工况,验证了采用全面通风换气量消除室内余热的良好通风效果。本论文基于重庆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工程设计调研,结合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与理论计算的研究方法,以数据为基础,对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通风改造适宜技术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对重庆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的推进有一定参考价值。
彭信忠[9](2019)在《广州地区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节能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也最常接触到的耗能大项之一,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以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某检测单位在广州地区的2016-2017年间检测数据入手,利用电气、控制工程专业与通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寻找学科交叉点,从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到政策,对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总结。本文对检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从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阶段,以及政策经济方面总结了地下室的机械通风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的影响因素。在通风系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风管、风机和控制部分详细总结了风管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重点论述了通风管道内空气流动的阻力、通风管道内压力分布、最常用的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与内容;提出了用国产经济型通用变频器可变电压、可变频率(VVVF)控制系统代替现有落后的控制方式,由单速或双速变成多级精准调速来提升风机节能效果;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采用电动势与频率之比恒定的控制方式的变频调速系统,在给定不同的频率条件下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级调速,加入定子补偿电压用于提升电动机带额定负载起动时低速阶段的转矩;该控制系统的电机通常采用常规异步电机,用简易的控制电路且无需速度反馈环节,实现电机转速的开环控制,其性价比较高,在保证良好的通风、调速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电力消耗和成本投入。总结施工验收环节的节能措施,运行管理与政策经济方面的措施,论述了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相关法规、政策条例和标准化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推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集成化运行管理系统,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在现有以建筑节能标准和标识为依据的经济激励政策基础上,需研究针对性更强的经济激励政策,并能应时而变,调动各方节能主体的积极性。
郝英男[10](2019)在《永冻土地区飞机跑道地基温度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风管路基是一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并且十分有效的保护冻土的主动性工程措施。但其主要应用在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与铁路路基,目前尚没有在机场跑道路基上应用的先例。而且国内外有关于通风管路基应用于多年冻土地区机场跑道方面的研究几乎为一片空白。根据中国民航总局十三五建设规划,未来将在多年冻土地区陆续开展机场建设。但冻土的性质很不稳定,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是多年冻土地区机场跑道建设中的一大难点。而且在冻土上修建跑道势必会对冻土层的热交换条件造成扰动,使跑道下部多年冻土温度上升,承载力下降,甚至会影响跑道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对于多年冻土地区跑道温控措施的研究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通风管路基应用于多年冻土地区机场跑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东北高纬度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其稳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在多年冻土区机场建设中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综合跑道的工程性质以及冻土区各种温控措施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年冻土区机场跑道的主动性温控措施,基于隔热层、碎石层及通风管三种温控措施的组合措施——透壁通风管跑道道基。2.根据东北多年冻土地区的气候条件、土质特征以及为简化模型作出的基本假设,建立了透壁通风管跑道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透壁通风管的管壁开孔率、埋深、管径、管间距、管内风速以及通风时间等影响降温效果的核心参数进行反复的推导与验证,并最终确定最佳降温效果时各项参数的取值。3.建立透壁通风管内含风阻的跑道模型,对风阻的位置以及透风面积等因素对跑道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风阻位于通风管正中部且透风面积为30%时降温效果最佳。并对比了有风阻和无风阻透壁通风管的降温效果,最终确定有风阻透壁通风管的降温效果要优于无风阻透壁通风管。4.对透壁通风管跑道长期运行过程中跑道下方冻土的逐月和逐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每隔5年提取跑道下方冻土的地温进行对比,发现透壁通风管跑道确实具有十分良好的降温效果。5.通过室内缩尺试验与透壁通风管跑道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证明了模型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通风管道压力平衡公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通风管道压力平衡公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温尼格隧道综合降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隧道概况 |
1.2 高温隧道洞内温度概况 |
1.2.1 环向温度监测 |
1.2.2 径向温度监测 |
1.3 高温隧道降温措施概况 |
2 基于能量平衡的降温措施设计 |
2.1 计算原理 |
2.2 散热量计算 |
2.2.1 轴向洞周岩壁散热量Q1 |
2.2.2 掌子面散热量Q2 |
2.2.3 机械散热量Q3 |
2.2.4 人员散热Q4 |
2.3 吸热量 |
2.3.1 通风降温Q′1 |
2.3.2 洒水喷雾吸热量Q2′ |
2.3.3 冰块吸热量Q3′ |
2.4 降温措施分区 |
3 基于CFD计算的综合降温技术研究 |
3.1 模型建立 |
3.2 边界条件 |
3.3 模拟结果 |
4 高地温隧道综合降温体系 |
4.1 综合降温体系构建 |
4.2 现场应用情况 |
5 结论与讨论 |
(2)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概述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总结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管道清洁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
2.1 机器人总体设计要求 |
2.2 机器人结构设计方案 |
2.3 机器人总体设计 |
2.3.1 设计与分析流程 |
2.3.2 运动系统设计 |
2.3.3 清洁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管道表面灰尘颗粒粘附特性参数分析 |
3.1 灰尘颗粒来源 |
3.2 灰尘颗粒的粘附性分析 |
3.2.1 灰尘的粘附机理 |
3.2.2 灰尘的粘附力学模型 |
3.2.3 灰尘颗粒粘附与沉积的影响因素 |
3.3 灰尘颗粒粘附力的分析与计算 |
3.3.1 范德华力 |
3.3.2 重力 |
3.3.3 毛细力 |
3.3.4 滚刷刷毛清洁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管道机器人参数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及仿真 |
4.1 滚刷清洁过程的静力学建模分析 |
4.1.1 清洁滚刷的力学建模分析 |
4.1.2 基于Matalab软件求解力学模型 |
4.2 机器人基本参数设定及工作性能的分析 |
4.2.1 机器人通过性的运动分析 |
4.2.2 管道机器人爬坡过程的稳定性分析 |
4.3 基于CAE软件的机器人关键结构的仿真分析 |
4.3.1 模态分析基础 |
4.3.2 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关键部件的静力学分析 |
4.3.3 机器人机体的模态分析 |
4.4 基于Adams的双清洁机构清洁机器人仿真 |
4.4.1 管道机器人爬坡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管道机器人的样机装配以及实验分析 |
5.1 机器人样机的搭建与研究 |
5.1.1 机器人关键零件的选型 |
5.1.2 机器人样机的装配 |
5.2 机器人工作性能的实验分析 |
5.2.1 机器人驱动力的实验分析 |
5.2.2 机器人工作性能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关键参数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依托工程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底隧道施工通风理论分析 |
2.1 管道空气流动基本特性 |
2.1.1 空气基本特性 |
2.1.2 空气流动理论 |
2.1.3 空气流动基本方程 |
2.2 海底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
2.2.1 自然通风 |
2.2.2 机械通风 |
2.3 常见公路海底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
2.4 隧道通风设备的选择 |
2.4.1 通风机的选择 |
2.4.2 通风管的选择 |
2.4.3 通风设备的选择 |
2.5 海底隧道通风主要参数计算 |
2.5.1 需风量计算 |
2.5.2 通风阻力的计算 |
2.5.3 风管漏风率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关键参数及方案分析 |
3.1 主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
3.1.1 工程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
3.1.2 主隧道施工通风关键参数分析 |
3.1.3 主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
3.2 竖井及联络风通道施工通风设计 |
3.2.1 工程概况 |
3.2.2 通风方案设计 |
3.3 通风设计方案调整 |
3.4 通风设计方案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沧海底隧道通风测试 |
4.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4.1.1 测试内容 |
4.1.2 测试方法 |
4.2 隧道风速测试 |
4.3 隧道施工粉尘测试 |
4.3.1 掌子面施工循环各工序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2 洞身段施工循环各工序粉尘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3 洞口施工循环各工序粉尘测试及结果分析 |
4.4 隧道施工有害气体测试 |
4.5 隧道内环境气体监测 |
4.5.1 施工氧气浓度测试及分析 |
4.5.2 隧道内环境气体日常监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隧洞通风方式及理论 |
2.1 施工期通风分类 |
2.2 湍流模拟方法 |
2.3 湿热传递模型 |
2.4 模型边界条件 |
3 隧洞压入式通风模拟研究 |
3.1 隧洞模型验证 |
3.2 隧洞算例分析 |
3.3 风管漏风模型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隧洞压入式通风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1 工况设置 |
4.2 风管位置分析 |
4.3 风管口与掌子面距离分析 |
4.4 风管风速分析 |
4.5 隧洞断面形态分析 |
4.6 综合比较分析 |
4.7 有害气体分布函数推导 |
4.8 本章小结 |
5 隧洞抽出式及组合式通风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抽出式通风 |
5.3 加入射流风机通风 |
5.4 前压后抽式通风 |
5.5 前抽后压式通风 |
5.6 长压短抽式通风 |
5.7 环形式通风 |
5.8 不同方式通风结果比较 |
5.9 本章小结 |
6 椒溪河隧洞通风模拟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2 风流结构分析 |
6.3 有害气体浓度分析 |
6.4 安全时间的建议 |
6.5 湿热环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三、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奖励 |
(5)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两相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承腔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轴承腔热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案 |
第2章 数值计算理论 |
2.1 多相流模型 |
2.1.1 VOF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 |
2.1.2 相界面几何重构方案 |
2.2 表面张力与壁面粘附 |
2.2.1 表面张力 |
2.2.2 壁面粘附 |
2.3 湍流模型 |
2.4 多重参考坐标系 |
2.5 小结 |
第3章 VOF模型的计算验证 |
3.1 计算域 |
3.2 网格 |
3.2.1 网格划分 |
3.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 物性参数与边界条件 |
3.3.1 物性参数 |
3.3.2 边界条件 |
3.4 模型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轴承腔内两相流动与耦合传热 |
4.1 转轴转速的影响 |
4.1.1 边界条件 |
4.1.2 滑油分布 |
4.1.3 温度场 |
4.2 滑油流量的影响 |
4.2.1 边界条件 |
4.2.2 滑油分布 |
4.2.3 温度场 |
4.3 壁面接触角的影响 |
4.3.1 边界条件 |
4.3.2 滑油分布 |
4.3.3 温度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湍流耗散率控制的分流三通减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空调能耗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提出 |
1.2.1 研究创新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2.通风空调管道三通局部构件的阻力特性 |
2.1 通风空调管道阻力理论基础 |
2.1.1 气流的物理性质 |
2.1.2 风管阻力损失理论 |
2.2 阻力损失公式 |
2.2.1 沿程阻力损失 |
2.2.2 局部阻力损失 |
2.3 流体多维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
2.3.1 NS方程 |
2.3.2 能量方程 |
2.3.3 湍流动能耗散率方程 |
2.4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3.通风空调管道矩形三通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 |
3.1 确定实验模型: |
3.1.1 确定局部构件尺寸 |
3.1.2 确定进出口连接管管长及管径 |
3.1.3 测量段面布置及测量方法 |
3.2 全尺寸实验系统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仪器及仪器精度 |
3.3.2 实验内容及测点布置 |
3.3.3 局部阻力系数的获得 |
3.3.4 实验误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通风空调管道三通数值模拟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2 湍流模型选择与模型适用性验证 |
4.2.1 模型介绍 |
4.2.2 模型选择与模型适用性验证 |
4.3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4.3.1 网格划分 |
4.3.2 网格独立性验证 |
4.3.3 迭代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通风空调管道分流三通变弧线减阻 |
5.1 矩形风管分流三通变弧线减阻模拟 |
5.1.1 定义无量纲弧线高度 |
5.1.2 不同无量纲弧线高度对阻力的影响 |
5.1.3 三通在不同流量比和不同无量纲弧线高度下的减阻率分析 |
5.2 实验验证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通风空调管道分流三通加装导流片减阻 |
6.1 导流片优化 |
6.1.1 三通加装导流片位置的优化 |
6.1.2 三通加装导流片弧面形状的优化 |
6.2 流量比及宽高比对减阻率的影响 |
6.3 实验验证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基于微观视角下的阻力产生因素分析比较 |
7.1 研究比较方法 |
7.2 变弧线阻力分析 |
7.2.1 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
7.2.2 云图阻力影响因素对比验证 |
7.3 导流叶片湍流动能耗散率ε阻力分析 |
7.4 常用变径三通减阻弧推荐高度减阻率一览表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7)船舶HVAC系统噪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船舶HVAC系统 |
1.2.1 空调通风系统的分类 |
1.2.2 空调通风系统的布置 |
1.2.3 空调通风系统的噪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通风管道内气流脉动压力 |
1.3.2 管道出口处的气动噪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基本理论 |
2.1 管道脉动压力分析理论 |
2.1.1 平面波动理论 |
2.1.2 一维非定常流动 |
2.2 CFD方法基本理论 |
2.2.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2.2.2 Fluent中的湍流模型 |
2.3 气动声学理论 |
2.3.1 无固定壁面的气动噪声 |
2.3.2 FW-H方程的推导 |
2.4 本章小结 |
3 基本结构脉动压力分析 |
3.1 平面波动方法 |
3.1.1 简单直管 |
3.1.2 弯管 |
3.1.3 异径管 |
3.1.4 三通管 |
3.2 CFD方法 |
3.2.1 计算模型 |
3.2.2 数值计算 |
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船舶HVAC系统噪声分析 |
4.1 HVAC系统噪声分析基本流程 |
4.2 通风管道内脉动压力计算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布风器出口噪声分析 |
4.3.1 原有布风器结构分析 |
4.3.2 布风器结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重庆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通风改造潜力 |
1.2.2 混合通风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
1.2.3 混合通风控制策略 |
1.2.4 混合通风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
1.2.5 混合通风实施效用的研究动态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调研 |
2.1 重庆自然通风潜力探讨 |
2.1.1 室外温度分析 |
2.1.2 太阳辐射分布 |
2.1.3 室外风环境分析 |
2.2 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调研 |
2.2.1 典型房间设计新风量 |
2.2.2 典型房间风口风速 |
2.2.3 调研小结 |
3 通风负荷及风量研究 |
3.1 通风季节室内外设计参数 |
3.2 通风季节室内余热负荷计算 |
3.2.1 通风负荷分析 |
3.2.2 室内余热负荷DeST-C模拟 |
3.2.3 典型房间通风负荷特征 |
3.3 通风季节需求通风量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商业建筑的通风改造研究 |
4.1 自然通风FLUENT仿真模拟 |
4.1.1 自然通风基本原理 |
4.1.2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4.1.3 典型房间风速特征分析 |
4.1.4 自然通风优化措施 |
4.2 既有机械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 |
4.2.1 空调通风管道的设计 |
4.2.2 既有通风管道的改造分析 |
4.2.3 风管阻力性能与布置优化 |
4.3 既有商业建筑混合通风改造策略 |
5 自然通风量与通风效果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5.2 实验测试系统 |
5.3 自然通风实验 |
5.3.1 测点布置 |
5.3.2 实验测试方案 |
5.3.3 通风量实验结果分析 |
5.4 通风效果验证实验 |
5.4.1 测点布置 |
5.4.2 测试方案设计 |
5.4.3 效果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广州地区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节能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调查 |
2.1 引言 |
2.2 通风方式介绍 |
2.2.1 按空气流动动力分 |
2.2.2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分 |
2.2.3 选择通风方式 |
2.3 广州地区建筑通风系统运行调查 |
2.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3.2 调查统计的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方面理论与措施 |
3.1 引言 |
3.2 通风系统相关理论 |
3.2.1 风管内空气流动阻力 |
3.2.2 风管内压力分布 |
3.2.3 风管相关设计计算 |
3.3 风管设计部分措施 |
3.3.1 减少风管长度 |
3.3.2 减少风管部分阻力 |
3.4 风机设计部分措施 |
3.4.1 风机性能 |
3.4.2 选择风机 |
3.5 控制设计部分措施 |
3.5.1 控制分类 |
3.5.2 常用控制方法 |
3.6 可变电压可变频率(VVVF)控制仿真 |
3.6.1 异步电机的调速与控制 |
3.6.2 变频调速系统的U/?控制 |
3.6.3 VVVF控制建模与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与验收措施 |
4.1 引言 |
4.2 施工节能措施 |
4.2.1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4.2.2 人员与技术的准备 |
4.2.3 施工前的检查 |
4.2.4 施工过程检查要点 |
4.3 调试与验收 |
4.3.1 检测依据 |
4.3.2 检测项目与限值 |
4.3.3 检测仪器与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行管理与政策经济措施 |
5.1 引言 |
5.2 运行管理节能措施 |
5.3 政策经济节能措施 |
5.3.1 政策与标准 |
5.3.2 经济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永冻土地区飞机跑道地基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温度场理论研究 |
1.2.2 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研究 |
1.2.3 冻土区机场工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机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2.1 高纬度多年冻土特征 |
2.1.1 多年冻土定义 |
2.1.2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 |
2.2 多年冻土稳定性影响因素 |
2.2.1 内部影响因素 |
2.2.2 外部影响因素 |
2.3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机场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冻土退化 |
2.3.2 冻土冻融破坏 |
2.4 冻土区工程温控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壁通风管跑道温度场计算方法确定 |
3.1 透壁通风管跑道有限元模型 |
3.2 跑道温度场基本理论 |
3.2.1 冻土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3.2.2 多孔介质中气体流动控制方程 |
3.3 模型基本假设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
3.4 边界条件的选取 |
3.4.1 边界条件分类 |
3.4.2 附面层理论 |
3.4.3 模型边界条件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壁通风管跑道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
4.1 透壁通风管跑道作用机理 |
4.2 透壁通风管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1 透壁通风管内风速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2 透壁通风管管壁开孔率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3 透壁通风管埋设深度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4 透壁通风管管径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5 透壁通风管通风时间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2.6 透壁通风管之间的距离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3 含风阻透壁通风管对跑道温度场影响分析 |
4.3.1 风阻位置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3.2 风阻的透风面积对跑道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4.3.3 有风阻与无风阻通风管降温效果对比 |
4.4 透壁通风管长期使用效果分析 |
4.4.1 透壁通风管跑道温度场逐月变化规律研究 |
4.4.2 透壁通风管跑道温度场逐年变化规律研究 |
4.4.3 有无透壁通风管跑道温度场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壁通风管道基室内试验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设备 |
5.1.3 试验方案 |
5.2 含水率及液塑限实验 |
5.2.1 含水率实验 |
5.2.2 液塑限实验 |
5.3 透壁通风管道基降温效果验证 |
5.3.1 实验数据分析 |
5.3.2 模型数据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通风管道压力平衡公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温尼格隧道综合降温体系研究[J]. 王志杰,姜逸帆,林铭,邓宇航,刘新星,魏子棋,周平.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2
- [2]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扫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D]. 罗瑞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海沧海底隧道施工通风关键参数及方案优化研究[D]. 吴奋读.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不同通风方式下隧洞气流场特性及有害气体运移规律研究[D]. 常晓珂.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航空发动机轴承腔两相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D]. 汤思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基于湍流耗散率控制的分流三通减阻方法研究[D]. 方智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船舶HVAC系统噪声研究[D]. 李琰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重庆既有商业建筑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D]. 刘凰君. 重庆大学, 2019(01)
- [9]广州地区建筑地下室机械通风系统节能措施研究[D]. 彭信忠.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永冻土地区飞机跑道地基温度控制技术研究[D]. 郝英男.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