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城区个人金融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张迅[1](2021)在《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20)》显示,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末的32.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22%提高至24%。虽然涉农贷款发放逐年提高,但是农村信贷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为满足本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落实国有大行责任和担当,工行BD分行加快了在农村市场的战略布局,大力推动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然而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基础较差,市场份额占比严重不足。在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工行BD分行努力寻找农村信贷业务的营销策略,加快农村信贷业务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以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为背景,将农村信贷业务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总结,针对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现状及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总结了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最后针对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中的不足,逐项制定出适合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营销策略及保障措施,为工行BD分行发展农村信贷业务提供了理论保障和有效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工行BD分行需要充分挖掘县域机构的发展潜力,找准县域机构农村信贷业务竞争力提升的有效举措,才能加快提升县域机构农村信贷业务竞争力和价值贡献,从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常红芳[2](2020)在《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进步,客户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频次越来越低,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也逐渐转移到线上渠道。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也在探索依托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带动新零售发展转型。其中手机银行因借助手机实现移动金融服务,既能降低银行的柜面交易成本,又能提高客户的粘性,对未来占领更多移动支付市场、扩大中间业务线上交易具有长远影响,因此已成为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战略业务。而在农村地区拓展手机银行业务,既可以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又对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本文结合P银行手机银行发展情况,对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情况进行研究。首先介绍P银行合川支行手机银行业务整体发展情况,然后对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发展手机银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地区拓展手机银行业务的具体措施。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P银行合川支行在农村地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中,虽然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环境下,对拓展手机银行业务是较为有利的。第二,P银行合川支行在农村地区拓展手机银行业务,一定要基于客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产品优化措施、价格优惠措施、渠道延伸措施、促销措施、人员联动营销考评措施、过程管控等措施。第三,为落实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具体措施,P银行合川支行一定要提供组织架构、人员队伍、运营支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进而带动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焦淑伟[4](2020)在《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LPR利率改革已经于2019年8月份实施,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小银行来说,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同时,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各银行都已经认识到个人消费贷款的重要作用。作为城市商业银行,日照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优化营销策略,为提升全行的经营利润持续贡献力量。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日照银行在日照地区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SWOT理论,分析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上的优劣势。进行STP分析,找到日照银行应优先发展住房按揭贷款、和“便民贷”产品,通过线性规划进行量化分析,分别找到城区支行和县域支行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最优业务组合。最后,对其个人消费贷款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日照银行降低成本、提升消费贷款效益提供支持,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了理论借鉴。
彭雄亮[5](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蒋思维[6](2019)在《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冲击,如何提升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已经成为中小银行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绵阳市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很早便提出了“存款立行”的战略方向,旨在不断提升行内资金规模及客户基数,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转型和升级。自2000年9月正式开业以来,在努力为客户、员工及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业务发展和支持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协调。截至2018年末,绵阳市商业银行下设机构73个(含总行),绵阳辖内七个县(市)20个,在岗员工1300余人,商行资产规模总量为85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7亿元,各项贷款39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24亿元,资本收益率在省内城商行中位居第二位。本文以研究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策略为目的,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思路等;其次,本文阐述了个人金融业务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为本文的研究铺垫基础,重点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7ps营销理论进行归纳;本文通过对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环境进行PEST分析,指出绵阳市商业银行区域发展利好、绵阳地区存在着地方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国人员老龄化严重及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现状。通过比较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对手,指出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得出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对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提出7ps相关营销策略,如开展产品细分,做好城区网点布局优化等等。最后,对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及实施保障提出建议,对全文总结与展望。
皮水冰[7](2019)在《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县域经济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金融机构拓展县域业务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全省乃至全国情况来看,经过长期积累和持续发展,A银行在城区已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在县域产出远低于全行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重点县域,存在竞争力弱于同业的问题。随着中央支农政策的持续大力推进,县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金融机构县域零售银行业务的拓展创造了商机、打开了空间。同时,商业银行纷纷加快轻型化转型步伐,零售银行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A银行四川省分行如何紧跟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步伐,抢抓市场机遇,制定科学的适合四川地域特色的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是A银行四川省分行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全文以研究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为主线,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创新点和不足点,对战略分析工具进行介绍,为全文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之后,综合运用PEST模型、SWOT分析、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对A银行四川省分行拓展县域零售业务的内外部条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低成本定位战略、高差异定位战略、聚焦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做出相应选择,选择适合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的竞争战略,即高差异定位战略。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实施高差异定位战略,进一步阐述了在发展、区域、渠道、客户、管理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期能抢抓机遇、扬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王茜[8](2019)在《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银行的吸引力,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各大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了网点转型的重要性并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距今已有10年,在这期间为了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成功完成了两次业务转型,因此在对市场竞争和转型发展上有着深刻的认识,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建设银行也一直不断的寻求创新,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新一轮的转型成为建行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以“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转型发展分析”为课题进行研究。首先说明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本文的主要贡献。其次介绍了和银行网点布局相关的理论,通过了解银行网点转型的理论,对本文的构建进行理论支撑。再次分析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经营现状及网点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人员管理与业务转型,加强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以及营销管理服务的转型策略,并从文化、组织、资金与人员四个方面提出网点转型发展的改进保障措施。期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建设银行在郑州城区的网点转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从而提高网点盈利水平及营销效率。
姜宇涵[9](2019)在《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社会经济延续筑底,供给侧改革推动过剩产能出清,双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大开放和竞争,宏观面呈现出改革发展的新气象。一是支付渠道脱媒越演越烈。电子支付不断深入商业、教育、政务、民生、社区、医疗、交通等领域,客户去网点化趋势难挡。二是资金组织压力越来越大。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去杠杆的政策主导下,信贷投放收缩导致派生存款下降,社会资金面总体紧张。居民理财观念的提高,存款资金加速向高收益产品转化,大量分流银行个人存款。三是零售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渠道越来越窄。传统结算业务收入项目进一步减少,社会现金支付需求下降导致自助收入也逐渐下滑,互联网理财的强势崛起,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遭到不断蚕食。四是传统渠道创效越来越难,场内资源和渠道效率已远远无法满足零售业务发展需求。五是“新零售”倒逼银行创新获客模式及渠道。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产品的研发、销售、售后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了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营业网点的客流量减少趋势明显,尤其是年轻客户群体的金融消费逐步向移动端迁移,迫使银行必须在服务及营销模式上改变,物理网点建设以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原则重点解决高效、便捷、吸引力等三个问题,以适应客户需求的改变。而在这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本文以农业银行LQ支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当下所处的外部环境,讨论和研究该行如何改进营销策略,以顺应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使零售业务与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能进行深度融合,打通金融与零售的生态链,构筑新的获客渠道与业务关联,实现新时代零售业务战略转型。本文先对国外、国内学术界对零售业务发展的研究理论进行阐述,介绍了“4P”理论、STP策略等营销理论,分析了 LQ农行零售业务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的现状,找出现行营销策略的存在的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行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重新对市场进行细分及定位,着重从产品定位、价格优势、渠道建设、创新促销等方面找到营销的突破口,创新设计营销策略,并从客户基础、人才建设和考核激励方面对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以达到提高该行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利润增长点的目标。最后得出全文结论:LQ农行零售业务要实现发展壮大,必须要开展业务转型,创新营销策略,抓住客户的痛点和痒点,挖掘产品的亮点,才能成功吸引客户,才能实现成功的营销。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LQ农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现状和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找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运用本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掌握的相关营销管理理论,在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打破业务瓶颈,创新营销思路,寻求业务发展新模式,设计新颖且可行的营销策略,以应对时势挑战,力求能指导LQ农行业务发展,提升零售业务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能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优势,并为零售业务创新营销策略的树立标杆。
王玥[10](2019)在《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自2007年起开始成为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随着国内黄金市场的逐步开放,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投资越来越受到现代投资者的青睐。受到贵金属投资市场巨大利润吸引,各大商业银行陆续开展贵金属相关业务。作为是各类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内外贵金属交易市场中,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和产品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样化的黄金投资品种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目前贵金属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为公司与零售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新领域。本篇文章共计分为七个章节。首先,通过阅读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开展贵金属业务观点,和对国内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的总体情况进行充分分析,阐述了商业银行开展贵金属业务具有提升中间业务收入、促进经营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通过对B银行M支行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其在贵金属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指标完成率低,贵金属业务形成的中间业务收入低等问题,并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业务模式单一、业务人才匮乏、网点间业务发展差异较大等。为了改善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现状,探索适合的业务发展策略,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M支行在开展贵金属业务中内部的优劣势因素和外部的机遇、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根据SWOT矩阵分析结果,针对B银行M支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适合其业务发展的对应策略,具体包括优化贵金属业务管理模式,提高贵金属产品创新能力,重点开发贵金属衍生产品交易,构建贵金属业务营销模式,提高培育市场和培育客户能力,加强贵金属业务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以及强化操作管理风险等方面。第七章,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总结,提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并对文章的可实施性进行了分析。
二、拓展城区个人金融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展城区个人金融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信贷业务的概念 |
2.1.2 营销策略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村金融及信贷业务相关理论 |
2.2.2 STP理论 |
2.2.3 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现状与外部环境分析 |
3.1 工行BD分行及其农村信贷业务概况 |
3.1.1 工行BD分行简介 |
3.1.2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概况 |
3.2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现状 |
3.2.1 产品情况 |
3.2.2 定价情况 |
3.2.3 促销模式分析 |
3.2.4 渠道建设情况 |
3.2.5 服务人员情况 |
3.2.6 信贷业务服务流程分析 |
3.2.7 有形展示情况 |
3.3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3.3.1 政策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
3.3.4 竞争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1.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市场定位不准确 |
4.2.2 信贷产品无差异化 |
4.2.3 定价无特殊优惠政策 |
4.2.4 促销活动方式不够丰富 |
4.2.5 渠道建设不齐全 |
4.2.6 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
4.2.7 服务过程效率低 |
4.2.8 有形展示方面客户体验感较差 |
第五章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方案 |
5.1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STP策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7P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定价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服务过程策略 |
5.2.7 有形展示策略 |
第六章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农村金融品牌建设 |
6.2 完善风控体系建设 |
6.3 创新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媒介 |
6.4 强化部门联动营销 |
6.5 建立农村信贷专业管理团队 |
6.6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服务体验调查问卷 |
致谢 |
(2)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手机银行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发展历程 |
2.1.3 主要功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消费者市场细分理论 |
3 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P银行合川支行概况 |
3.1.1 P银行概况 |
3.1.2 P银行合川支行简介 |
3.2 P银行合川支行手机银行业务现状 |
3.2.1 P银行手机银行产品及功能介绍 |
3.2.2 合川支行手机银行业务整体发展状况 |
3.3 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3.1 客户量增长缓慢 |
3.3.2 农村客户活跃度较低 |
3.3.3 手机银行的替代作用有限 |
3.4 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3.4.1 对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重视不够 |
3.4.2 对农村客户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
3.4.3 农村客户对手机银行的接纳程度相对较低 |
3.4.4 营销宣传效果较差 |
3.4.5 绩效考评导向不精准 |
4 P银行合川支行拓展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手机银行产品分析 |
4.2.2 手机银行营销方式分析 |
4.3 内部条件分析 |
4.3.1 客户基础广泛 |
4.3.2 品牌影响力较强 |
4.3.3 运营支撑基本完善 |
4.3.4 经营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
4.4 SWOT分析 |
5 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措施的设计 |
5.1 总体思路 |
5.2 基本原则 |
5.2.1 适用性 |
5.2.2 安全性 |
5.2.3 效益性 |
5.3 基本目标 |
5.3.1 实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村村通” |
5.3.2 抓牢农村地区价值客户 |
5.3.3 提高农村网点经营效益 |
5.4 具体拓展措施 |
5.4.1 产品升级和服务功能组合措施 |
5.4.2 价格及活动优惠措施 |
5.4.3 宣传推广措施 |
5.4.4 渠道延伸措施 |
5.4.5 人员联动营销激励考评措施 |
5.4.6 过程管控措施 |
6 农村地区拓展手机银行业务的相关保障 |
6.1 组织保障 |
6.2 人员保障 |
6.3 运营支撑保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个人消费贷款定义及分类 |
2.2 营销策略理论 |
2.3 相关理论工具 |
3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现状分析 |
3.1 日照地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现状 |
3.2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
4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环境分析 |
4.1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内部环境分析 |
4.2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4.3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SWOT分析 |
5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策略选择分析 |
5.1 市场细分的研究及结论 |
5.2 基于线性规划分析法的日照银行城区和县域支行利润最大化分析 |
5.3 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的营销策略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个人金融业务 |
2.2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分类 |
2.2.1 个人储蓄产品 |
2.2.2 个人理财产品 |
2.2.3 其他类产品 |
2.3 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的特点 |
2.3.1 整体营销的重要性 |
2.3.2 客户管理的规范性 |
2.3.3 内部营销的重要性 |
2.4 4Ps营销理论 |
2.4.1 产品(Product) |
2.4.2 价格(Price) |
2.4.3 分销渠道(Place) |
2.4.4 促销(Promotion) |
2.5 7Ps营销理论 |
2.5.1 人员(People) |
2.5.2 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 |
2.5.3 过程(Process) |
3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绵阳市商业银行概况 |
3.2 绵阳市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3.2.1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3.2.2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竞争者分析 |
3.2.3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现状的SWOT分析 |
4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现状 |
4.1.1 产品现状 |
4.1.2 价格现状 |
4.1.3 渠道现状 |
4.1.4 促销现状 |
4.1.5 过程现状 |
4.1.6 有形展示现状 |
4.1.7 人员现状 |
4.2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细分不足,同质化严重 |
4.2.2 政策严控地位弱势,定价权缺失 |
4.2.3 实体网点分布不均,电子渠道先天不足 |
4.2.4 促销方式单一,无效果评估 |
4.2.5 人才结构断层,员工压力巨大 |
4.2.6 服务监督体制严苛,服务过程僵硬 |
4.2.7 网点陈列不规范,有形展示薄弱 |
5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7Ps营销策略设计 |
5.1 产品策略 |
5.1.1 建设个人财富中心 |
5.1.2 做好客户分层 |
5.1.3 增加科技类产品 |
5.2 价格策略 |
5.2.1 白名单定价优惠 |
5.2.2 增设结构性存款 |
5.3 渠道策略 |
5.3.1 优化城区网点布局 |
5.3.2 打造特色主题网点 |
5.3.3 大力营销手机银行 |
5.4 促销策略 |
5.4.1 关系促销 |
5.4.2 媒体促销 |
5.4.3 外拓营销 |
5.5 人员策略 |
5.5.1 成立个人客户经理团队 |
5.5.2 成立各层级人才库 |
5.5.3 形成无障碍交流 |
5.6 有形展示策略 |
5.6.1 征集绵商行吉祥物 |
5.6.2 主题网点个性化装饰 |
5.6.3 增设手机银行App体验功能 |
5.7 服务过程策略 |
5.7.1 増强服务灵活性 |
5.7.2 优化服务流程 |
6 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推进城区网点优化 |
6.1.1 特色化绵阳地区管理行业务 |
6.1.2 持续提升异地分行效能 |
6.1.3 推进智慧网点转型 |
6.2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
6.2.1 培养优质服务的理念 |
6.2.2 提升服务效率意识 |
6.2.3 积极推行服务公开 |
6.3 严防各类风险发生 |
6.3.1 加强操作风险防控 |
6.3.2 加强道德风险防控 |
6.3.3 加强声誉风险防控 |
7 结论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
1.1.2 以零售业务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轻型化转型趋势 |
1.1.3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增长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A银行省分行探索县域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1.2.2 为银行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提供思路和建议 |
1.3 分析思路、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主要研究文献回顾 |
2.1 主要战略理论 |
2.1.1 低成本定位、高差异定位、聚焦战略 |
2.1.2 PEST模型 |
2.1.3 SWOT分析法 |
2.1.4 价值链分析法 |
2.1.5 波特五力模型 |
2.1.6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 |
2.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简介 |
2.3 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必要性的主要研究 |
2.4 商业银行县域业务拓展机遇的主要研究 |
2.5 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策略的主要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宏观和行业环境分析 |
3.1 A银行四川省分行概况 |
3.2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价值链分析 |
3.2.1 吸收资金 |
3.2.2 产品供应 |
3.2.3 风险管理 |
3.2.4 市场营销 |
3.2.5 客户服务 |
3.2.6 基础架构 |
3.2.7 人力资源 |
3.2.8 科技研发 |
3.3 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P) |
3.3.2 经济环境分析(E) |
3.3.3 社会文化环境(S) |
3.3.4 技术环境(T) |
3.4 基于五力模型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4.1 潜在进入者 |
3.4.2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4.3 购买方议价能力 |
3.4.4 替代者威胁 |
3.4.5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第四章 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S) |
4.1.1 管理机制优 |
4.1.2 品牌口碑好 |
4.1.3 集约化程度高 |
4.1.4 产品种类全 |
4.1.5 金融科技强 |
4.2 劣势分析(W) |
4.2.1 渠道覆盖率不高 |
4.2.2 个人客户规模偏小 |
4.2.3 业务基础不牢 |
4.2.4 营销服务能力偏低 |
4.2.5 人员结构不优 |
4.3 构建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4.4 机遇分析(O) |
4.4.1 政策支持 |
4.4.2 城镇化质量显着提高 |
4.4.3 经济稳步发展 |
4.4.4 县域居民生活逐步改善 |
4.4.5 电子商务迅速兴起 |
4.5 威胁分析(T) |
4.5.1 县域经济发展还有明显短板 |
4.5.2 县域零售市场竞争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4.5.3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 |
4.5.4 县域机构经营管理成本较高 |
4.5.5 零售业务面临挑战 |
4.6 构建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4.7 SWOT矩阵分析表 |
第五章 战略分析与选择 |
5.1 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战略目标 |
5.2 三种竞争战略的选择分析 |
5.2.1 低成本定位战略 |
5.2.2 高差异定位战略 |
5.2.3 聚焦战略 |
5.3 竞争战略的确定 |
第六章 竞争战略的实施 |
6.1 区域方面 |
6.1.1 重点县域 |
6.1.2 一般县域 |
6.2 渠道方面 |
6.2.1 优选 |
6.2.2 轻型 |
6.2.3 融合 |
6.3 客户拓展方面 |
6.3.1 以“便民”产品批量拓展代发客群 |
6.3.2 以“惠民”产品重点维护务工客群 |
6.3.3 以“利民”产品大力攻坚专业市场客群 |
6.3.4 以“悦民”产品精准营销高价值客群 |
6.4 战略实施保障 |
6.4.1 集约经营,稳健发展 |
6.4.2 加强规划指导 |
6.4.3 强化队伍建设 |
6.4.4 做好考核测算 |
6.4.5 做实风险防控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调查问卷 |
(8)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渠道管理理论 |
2.3 服务利润链理论 |
第3章 建设银行郑州城区网点经营现状分析 |
3.1 建设银行郑州城区网点发展现状 |
3.1.1 网点布局现状 |
3.1.2 网点功能现状 |
3.1.3 网点运行现状 |
3.2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行面临的环境分析 |
3.2.1 PEST分析 |
3.2.2 竞争对手分析 |
3.3 建设银行郑州城区网点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网点客户服务模式不够灵活 |
3.3.2 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3.3.3 绩效考核问题 |
3.4 建设银行郑州城区网点经营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员工相关认识不深刻 |
3.4.2 网点部门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
3.4.3 缺乏科学健全的网点考核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 |
第4章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的SWOT分析 |
4.1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的优势分析 |
4.1.1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密度大 |
4.1.2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客户量大且稳定 |
4.2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的劣势分析 |
4.2.1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竞争优势不明显 |
4.2.2 柜面业务流程复杂 |
4.3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的发展因素分析 |
4.3.1 县域客户发展潜力巨大 |
4.3.2 个人资产净值增长为资产管理带来新契机 |
4.4 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威胁因素分析 |
4.4.1 同业银行网点竞争日趋激烈 |
4.4.2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 |
第5章 建设银行郑州城区网点综合业务发展转型对策 |
5.1 网点转型目标与原则 |
5.1.1 网点转型的目标 |
5.1.2 网点转型原则 |
5.2 建设银行郑州网点综合业务发展转型具体对策 |
5.2.1 强化企业转型竞争优势 |
5.2.2 优化网点业务流程管理 |
5.2.3 绩效考核体系管理转型优化 |
5.2.4 营销管理服务的转型 |
5.3 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对网点转型的支持 |
5.3.1 组织结构对网点转型发展的适应 |
5.3.2 组织文化对网点转型发展的支持 |
第6章 网点综合业务转型发展的实施风险与保障措施 |
6.1 实施风险 |
6.1.1 科技系统准备不足 |
6.1.2 缺乏足够的资金 |
6.1.3 人员素质跟不上 |
6.2 保障措施 |
6.2.1 技术保障 |
6.2.2 资金保障 |
6.2.3 人员保障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营销理论 |
2.3.1 4P营销理论简述 |
2.3.2 STP理论 |
3 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LQ农行总体概况 |
3.1.1 区域位置 |
3.1.2 组织架构 |
3.2 LQ农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产品现状 |
3.2.2 主要产品价格现状 |
3.2.3 渠道现状 |
3.2.4 促销和人员现状 |
3.3 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客户基础仍不牢固,获取客户资源能力差 |
3.3.2 产品同质化,服务软实力有待提升 |
3.3.3 渠道建设和联动营销的支撑力度偏弱 |
3.3.4 人员短缺,缺乏专业的营销队伍 |
3.4 LQ农行发展零售业务的SWOT分析 |
3.4.1 竞争优势分析(Strength) |
3.4.2 竞争劣势分析(Weakness) |
3.4.3 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3.4.4 外部威胁分析(Treats) |
4 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的制定 |
4.1 LQ农行零售业务的STP策略的制定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LQ农行零售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4.2.1 产品策略的制定 |
4.2.2 价格策略的制定 |
4.2.3 渠道策略的制定 |
4.2.4 促销策略的制定 |
5 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夯实客户基础,提升网点获客能力 |
5.2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文献相关评述 |
第三章 国内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内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开展贵金属业务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基本情况简介 |
第四章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一节 经营模式单一,业务种类较少,导致优质客户资源流失 |
第二节 实物贵金属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
第三节 营销人员存在畏难情绪 |
第四节 网点间对业务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发展差异较大 |
第五节 贵金属销售季节性分布不均 |
第六节 销售渠道单一 |
第七节 黄金积存业务客户基础薄弱,客户活跃度较低 |
第五章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SWOT分析 |
第一节 B银行M支行内部优势分析 |
第二节 B银行M支行内部劣势分析 |
第三节 B银行M支行外部机遇分析 |
第四节 M支行开展贵金属业务的外部挑战 |
第五节 B银行M支行SWOT矩阵分析 |
第六章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构建有效管理体系,建立“贵金属专管员”制度 |
第二节 合理制定考核办法,加大营销人员奖励力度 |
第三节 强化管理部门指标督导力度 |
第四节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人才储备,组建专业客户经理队伍 |
第五节 丰富贵金属业务营销模式,拓宽贵金属业务营销渠道 |
第六节 创新业务品种,丰富实物贵金属产品种类 |
第七节 优化贵金属业务调拨流程 |
第八节 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调查 |
附录B 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客户调查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拓展城区个人金融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工行BD分行农村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迅. 河北大学, 2021(02)
- [2]P银行合川支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拓展研究[D]. 常红芳. 西南大学, 2020(05)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日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焦淑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绵阳市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蒋思维.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7]A银行四川省分行县域零售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皮水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建设银行郑州市城区网点转型发展研究[D]. 王茜. 西北大学, 2019(01)
- [9]LQ农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姜宇涵.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10]B银行M支行贵金属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王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