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龙[1](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李昭君[2](2021)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有知识、有朝气、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党员干部的储备库,党事业发展的后备军,是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体现是思想觉悟高于普通群众、业务技能高于普通群众、服务奉献高于普通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学生党员的要求是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虽然我国的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基本管理制度、党支部建设、党建队伍发展等方面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部分学生党员存在着深入群众不足、服务奉献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现实问题。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有: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思想认识深刻性不够、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律意识不高、主动服务师生意识薄弱等党员自身因素;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不均衡、未能形成学生党员管理的长效促进机制,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有待加强等高校因素;西方思潮、信息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等社会因素。高校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贴近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为原则,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健立健全党员联系帮扶平台,使党员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得到增强;建立健全党员服务奉献机制,带头做好服务表率;要优化党员评价监督,加强党员教育考核管理。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围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主题,对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促进的科学机制,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詹书汇[3](2020)在《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教育管理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时代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策略。
温梦静[4](2020)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驻呼六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也越发地重要,并且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党员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等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新变化。这些新的特点、新的变化要求高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内容、方式方法等,使其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合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对驻呼和浩特市的六所高校(以下简称“驻呼六所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党员教育进行论述。首先,研究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其主要内容,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方式分析了驻呼六所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当前六所高校取得的良好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次,文章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以及健全学生党员发展、组织生活、考核评价和监督约束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常态化和长效机制,为在高校中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奉献微薄力量。
杨梓[5](2020)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打造的新生后备力量。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党委积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然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改革进入深水期,信息网络愈加普及、社会开放程度提高,高校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给我们做好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增加了危机意识。本文围绕这些问题,从理论高度到实践层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质量评价情况作了明晰。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以及当前高校党委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剖析,并对导致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校因素、自身因素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提出加强和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可行方向,从健全保障机制、构建培训体系、严格过程管理、用好思政教育、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从而为高校的党建工作尤其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从机制上保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常抓长。
任建文[6](2020)在《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青年,既富有朝气又拥有活力,有梦想、有担当、有使命,彰显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断赢得广大青年支持和加入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吸取智慧、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展望未来,青年一代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都充当着时代先行者,探索者和奋斗者的角色,唱响着时代进步的最强音。青年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发展青年、引导青年、支持青年是我们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青年学生的成长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需要先进分子来组织领导的过程,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先进分子,来自于学生,也要回到学生中去,把党的先进理念、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宣传贯彻到最广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引领广大学生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争做有为青年、时代青年、梦想青年和自信青年。本文通过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新疆特殊区情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而研究促进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努力促进自身的成才与发展。本文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绪论,本章节从党员示范引领的背景、意义方面入手,探究选题的必要性和研究价值,在整理分析与党员示范引领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阐述了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探寻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角度,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本文的研究思路,寻找有效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作好前提基础。第一章,首先是对涉及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了解掌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的内涵。其次是对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挖掘整理,使本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再次是对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内容进行了归纳阐释,主要从思想政治方面、道德纪律方面和学习生活方面进行了概括。最后论述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的意义。第二章,对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实际调研的具体情况,特选取石河子大学师生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的基本情况,总结发现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第三章,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宏观、高校建设、个人发展以及网络建设等层面出发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章,在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示范引领的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党支部建设和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五个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的有效路径。
徐伟悦[7](2020)在《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规治党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依照规章制度来治理党、建设党。这是近几年在党的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概念,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自身的标准建设出发,在当前的执政环境下经过科学理性的思考而形成的新认识。是建立在四个全面的基础之上,重点在提高领导水平、改善党内运作机制、优化党的执政理念、创新党的执政方式上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而在依规治党的新时期下,党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就是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较高,就能保证自身的纯洁性不受影响,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成为全党的普遍现象就可以集中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对于党员的党性教育历来是高度重视的,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深刻表明,只有依靠党员坚强不屈的党性,我们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勇往直前。党员的党性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经过组织给予的理论熏陶和个人投入的实践磨砺而习得的。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先锋模范,未来也将会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是党的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大学时期给年轻的学生党员提供了培养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大好时机,利用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党员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更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党性教育,在现有的党性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了依规治党的新时代背景,强调了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要把握好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这个根本要求,将学生党员锻造成恪守道德底线、不为利益所诱的钢铁战士。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党性教育置于依规治党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有利于达成探索现有执政环境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的目标,另一方面为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指明了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本文主要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分析了目前依规治党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也明确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依规治党和党性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奠定了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党性教育意义的阐明,分析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需要把握的原则和教育的内容。第三部分,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南京部分高校中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和访谈工作。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对他们在党性教育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探究。第四部分,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发现目前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从高校党组织、学生党员个人、社会家庭等多角度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改进方法,从高校阵地建设、学生党员自身动力、社会与家庭合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宋志青[8](2020)在《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终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成部分,是党同广大青年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能够对学生党员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并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和学生中。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对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将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基层党组织进行比较,找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特点。通过分析当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总结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思想认识、组织设置、组织生活、支部规范化建设及党务工作队伍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最后在结合学生党支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压实党委落实支部建设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加强高校党建队伍建设、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凝聚力五大方面提出对策,为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建言献策。图1幅,参考文献15篇
龙柳均[9](2020)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是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社区成为集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特殊区域。新时代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是遵循党的建设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内涵、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韶关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四所高校为代表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基本明确以社区为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探索形成了“成立社区党工委”“建设党员工作站”“建立楼栋党支部”三类运行模式,内容上以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为基础进行建设,并依托固定服务站、特色品牌活动、网络阵地等拓展工作载体,提供基础配备,相关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整体统筹规划、组织管理体系、党建内涵建设、平台规划利用和人员配备保障等不足,因此改进及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配套基本运行制度,以分类积分管理制、责任清单制加强考评;突出内容建设,拓宽育人载体,进行个性化育人阵地、项目化活动开展、党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社区辅导员队伍、后勤服务队伍的三方联动建设,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赵丹凤[10](2020)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基于甘肃省部分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出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促使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奋力开创基层党建理论和实践新局面。处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校学生党支部,担负着密切联系党与高校学生的重要职责,是党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何将基层党建新要求转化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理念共识与实践成果,使学生党支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需要深入思考与落实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框架为基础,梳理文献,调查分析,重点围绕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理论、现实审视、经验借鉴以及实践路径来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这一基础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即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依然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论述中寻求理论支撑。同时,着眼于党建战略布局,聚焦于高校基层党建现状亦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诸多成绩:党员发展标准更加严格、支部工作方式更加新颖、发展党员的质量明显上升以及支部各项基本制度不断成熟等。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不能否定问题的存在,学生党员成长环境与入党动机的隐蔽性、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够、支部委员投入精力不足和支部培训激励机制缺乏、学生党员独特个性特征与价值取向等因素致使学生党支部存在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显着、支部委员队伍建设薄弱以及组织生活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立足调查现状,借鉴国内部分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的实践经验,是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难题破解的必要所在。为此,谱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篇章,需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严格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加强支部委员队伍建设以及着力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二、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内涵的研究 |
(二)对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状的研究 |
(三)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原因的研究 |
(四)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理论概述 |
一、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概述 |
(一)先锋模范的基本内涵 |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二、新时代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先锋模范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党员先锋模范的论述 |
(三)榜样教育的理论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意义 |
(一)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
(二)夯实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现状的调查概况 |
(一)调查样本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三)调查结果 |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 |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取得的成效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 |
一、学生党员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一)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 |
(二)思想认识深刻性不够 |
(三)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律意识不高 |
(四)主动服务师生意识薄弱 |
二、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原因的影响 |
(一)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不均衡 |
(二)高校未能形成学生党员管理的长效促进机制 |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有待加强 |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西方思潮的不利影响 |
(二)信息爆炸的负面影响 |
(三)经济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探析 |
一、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 |
(一)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
(二)推动新媒体阵地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
(三)注重学生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性 |
(四)促进实践环节在教育培训中的融合 |
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联系帮扶平台 |
(一)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宿舍平台 |
(二)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班级平台 |
(三)建立健全老党员联系新党员平台 |
三、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服务奉献机制 |
(一)建立志愿服务平台制度保障 |
(二)不断深化服务奉献内涵和广度 |
四、优化学生党员评价监督 |
(一)优化党员发展考察机制 |
(二)优化党员评优激励机制 |
(三)优化党员监督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学术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及其他 |
附录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教育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加强高职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教育管理的意义 |
(一) 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客观前提 |
(二) 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 是培养大国工匠,塑造“工匠精神”的现实需求 |
二、当前高职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校企联合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明确 |
(二) 教育管理形式传统单一,教育效果不理想 |
(三) 学生党员党性意识薄弱,自我教育难实现 |
(四) 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三、新时期加强高职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策略 |
(一) 完善校企联合教育管理举措,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
1.健全顶岗实习期学生教育管理保障机制。 |
2.提升实习单位教育管理意识。 |
3.完善校企联合教育管理机制。 |
(二) 创建校企联合教育管理平台,增强教育管理实效 |
(三) 加强学生党员党性观念培养,实现顶岗实习期自我教育管理 |
(四) 夯实党务工作队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4)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驻呼六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概述 |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 |
二、驻呼六所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调查现状分析 |
三、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优化对策 |
(一)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 |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过程管理 |
(三)健全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党员 |
2.1.2 教育管理 |
2.1.3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
2.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要素 |
2.2.1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 |
2.2.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 |
2.2.3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 |
2.3 理论依据 |
2.3.1 社会化理论 |
2.3.2 目标管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现状调查——以江苏泰州某高校为例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过程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过程相关 |
3.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与重视不够 |
3.2.2 党员教育内容空泛形式单一 |
3.2.3 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方法,党内生活质量不高 |
3.2.4 高校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薄弱 |
第4章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环境与思潮 |
4.1.1 全球化背景下相互碰撞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 |
4.1.2 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冲突 |
4.1.3 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 |
4.1.4 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与负面宣传 |
4.2 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和理念 |
4.3 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
4.3.1 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
4.3.2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
4.3.3 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
4.4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成长的特性 |
4.4.1 高校学制的时效局限性 |
4.4.2 高等教育模式的相对独立性 |
4.5 学生党员自身与家庭功利主义因素 |
4.5.1 个人成长 |
4.5.2 家庭环境 |
第5章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
5.1 加强宏观指导,健全保障机制 |
5.1.1 转变工作观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
5.1.2 实施“强基工程”,努力完善保障机制 |
5.1.3 凸显高校特色,找准科教与党建结合点 |
5.2 构建培训体系,注重教育实效 |
5.2.1 多形式多载体,推动日常教育实效性 |
5.2.2 分类型分专题,提高集中培训针对性 |
5.2.3 抓关键重实效,做实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 |
5.3 严格过程管理,规范党内生活 |
5.3.1 高标准高质量,严肃党的组织生活 |
5.3.2 全程纪实管理,建立组织关系跟踪制度 |
5.3.3 严管厚爱结合,探索建立党员关爱机制 |
5.4 恪守立德树人,用好中国特色思政教育 |
5.4.1 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5.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5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
5.5.1 打造复合型党务工作者队伍 |
5.5.2 构建多层次业务能力培训体系 |
5.5.3 注重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和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课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选题特色 |
(二)选题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相关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党员 |
(二)示范引领作用 |
(三)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建设的论述 |
(二)历届党的领导人关于政党建设与党员修养的论述 |
(三)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 |
三、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 |
(一)思想政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
(二)道德纪律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
(三)学习生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
四、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的意义 |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
(二)有利于带动大学生遵纪守法和端正品行 |
(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
第二章 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状况调查 |
一、问卷及其访谈调查基本情况 |
(一)性别、民族、专业与年级情况 |
(二)履职经历与家庭情况 |
(三)访谈基本情况 |
二、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现状 |
(一)思想政治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现状 |
(二)道德纪律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现状 |
(三)学习生活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现状 |
第三章 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思想政治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道德纪律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学习生活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党员教育实效性有待提升 |
(二)外在社会环境有待整体性优化 |
(三)党员自身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 |
第四章 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的路径 |
一、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认知水平 |
二、整合方法,提高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的实效性 |
(一)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
(二)显性结合隐性的方法 |
(三)整体结合部分的方法 |
(四)疏通结合引导的方法 |
(五)教育结合自我教育的方法 |
三、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示范引领水平 |
(一)强化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 |
(二)强化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 |
(三)强化学生党支部作风建设 |
(四)强化学生党支部机制建设 |
四、营造氛围,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
(一)构建社会整体环境,推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实现 |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党员示范引领过程潜移默化 |
(三)开展丰富的党团实践活动,提升广大学生参与积极性 |
(四)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营造方便快捷的网上教育环境 |
五、强化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提升示范引领能力 |
(一)注重示范引领意识的养成 |
(二)不断提高示范引领的能力 |
(三)要重视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依规治党的界定和理论分析 |
一、依规治党的概念 |
二、依规治党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党性的内涵与表现 |
一、党性的内涵 |
二、党性的表现 |
第三节 党性教育的内涵与原则 |
一、党性教育的内涵 |
二、党性教育的原则 |
第四节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意义与内容 |
一、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意义 |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 |
第二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对象及样本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 |
二、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论知识有所欠缺 |
三、高校党性教育效果欠佳 |
第三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现有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与实际需求存在落差 |
一、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模式落后 |
二、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管理考核体系不完备 |
三、高校专职从事党性教育的人员较少 |
第二节 社会客观存在的党性教育环境复杂化 |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诱发了理想信念的动摇 |
二、不良社会思潮的漫延腐蚀了学生党员的思想 |
三、新媒体的普及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地位 |
第三节 学生党员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党性教育 |
一、学生党员缺乏自我教育理念 |
二、学生党员对物质诱惑的抵抗能力较差 |
三、学生党员在党性教育中忽略了实践的帮助 |
第四章 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改进方法探究 |
第一节 高校应当起到党性教育熔炉作用,坚守教育主阵地 |
一、充分认识到高校是进行党性教育的主要阵地 |
二、党性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
第二节 高校学生党员需要提高自我能动性,不断加强党性教育 |
一、正确认识党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关系 |
二、增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 |
三、从当下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
第三节 社会与家庭可以形成党性教育合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
一、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
二、净化社会环境,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
三、构建良好家风,发挥家庭引导作用 |
第四节 党性教育应当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养 |
一、认识到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
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
第五节 党性教育应当拓宽实践范围,在锻炼中加强教育效果 |
一、实践要有理论的科学指导 |
二、实践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相关理论和重要意义 |
2.1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1.3 毛泽东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1.4 新时期我党领导人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 |
2.1.5 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
2.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涵和特点 |
2.2.1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涵 |
2.2.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特点 |
2.3 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
2.3.2 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
2.3.3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
2.3.4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
2.3.5 提升学生党支部凝聚力的关键举措 |
3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历史探索 |
3.1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发展进程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
3.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
3.1.3 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1978-2012年) |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
3.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启示 |
3.2.1 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 |
3.2.2 必须把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首要任务 |
3.2.3 必须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
3.2.4 必须把坚持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 |
3.2.5 必须把健全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 |
4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1 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加强 |
4.1.2 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着 |
4.1.3 学生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基本完善 |
4.1.4 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愈加明显 |
4.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4.2.1 部分学生党支部对严峻挑战认识不到位 |
4.2.2 部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设置的优化不足 |
4.2.3 部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效果不理想 |
4.2.4 部分学生党支部规范化不足 |
4.2.5 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队伍力量不足 |
5 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
5.1 压实党委落实支部建设主体责任 |
5.1.1 坚持全面领导 |
5.1.2 明确责任分工 |
5.1.3 强化责任落实 |
5.2 健全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 |
5.2.1 健全落实学生党员发展制度 |
5.2.2 健全完善学生支部组织设置制度 |
5.2.3 健全规范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
5.2.4 健全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
5.2.5 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监督制度 |
5.3 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 |
5.3.1 探索“党建+互联互动”模式 |
5.3.2 创建“党建+社会实践”模式 |
5.3.3 打造“党建+新媒体”模式 |
5.4 加强高校党建队伍建设 |
5.4.1 选好配强书记委员 |
5.4.2 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 |
5.4.3 激发党建队伍工作动力 |
5.5 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和其它党团支部的互联性 |
5.5.1 加强与教工党支部的联系 |
5.5.2 加强与其他学生党支部的联系 |
5.5.3 加强与班级团支部的联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 |
2.1.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界定 |
2.1.2 学生社区的界定 |
2.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内涵 |
2.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理论依据 |
2.2.1 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2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要求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价值 |
2.3.1 它是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内涵的重要途径 |
2.3.2 它是推进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要求 |
2.3.3 它是强化党员教育培养与发展的实践手段 |
2.3.4 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切实需求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3.1.1 明确以社区为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 |
3.1.2 探索形成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三类运行机制模式 |
3.1.3 完善以学生日常党建工作为基础的工作内容建设 |
3.1.4 依托阵地建设和品牌活动持续拓展党建工作载体 |
3.1.5 提供基础配备进行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条件保障 |
3.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整体统筹规划不足,影响组织合力发挥 |
3.2.2 组织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实际运行零散 |
3.2.3 主题教育强度不足,影响党建内涵突出 |
3.2.4 平台规划利用不强,影响活动发展传播 |
3.2.5 人员配备保障不足,影响全员育人效果 |
第四章 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路径 |
4.1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顶层设计 |
4.1.1 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重要性的认识 |
4.1.2 明确以党建工作为龙头进行统一规划 |
4.1.3 理顺社区内党建工作和院系党建的关系 |
4.2 健全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管理机制 |
4.2.1 科学定位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运行机制 |
4.2.2 规范学生党员社区工作的培养监督机制 |
4.2.3 建立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考核评估体系 |
4.3 丰富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内容建设 |
4.3.1 以党建理论为辐射强化主流思想引领 |
4.3.2 与社区文化资源相结合丰富党建内涵 |
4.4 拓宽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育人载体 |
4.4.1 以大数据为依托设计个性化育人阵地 |
4.4.2 以项目化运作方式设计开展特色活动 |
4.4.3 以党建内容为核心开发网络信息化平台 |
4.5 优化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队伍建设 |
4.5.1 发挥大学生党员队伍主体性作用 |
4.5.2 加大社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4.5.3 发挥后勤服务队伍育人辅助体功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基于甘肃省部分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点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概述 |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概念 |
(一)组织、基层党组织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 |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 |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
(一)党建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
(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
(四)高校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的迫切选择 |
第二章 当前甘肃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前甘肃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研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党员发展标准更加严格 |
(二)支部工作方式更加新颖 |
(三)发展党员的质量明显上升 |
(四)支部各项基本制度不断成熟 |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国内部分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工作案例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国内部分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相关实践 |
(一)扬州大学:“党建科研融合型”学生党支部 |
(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主题党日特色化”学生党支部 |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标杆榜样引领型”学生党支部 |
(四)北京大学:“正心知行专业特色型”学生党支部 |
二、国内部分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实践经验借鉴 |
(一)注重党员教育管理,树立标杆榜样 |
(二)凸显“专业”实践,开展服务活动 |
(三)聚焦活动成效,创新主题党日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
(一)充分利用“两课”思政教育主阵地 |
(二)及时占领网络思政教育新高地 |
(三)积极创设社会实践教育大平台 |
二、严格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 |
(一)严抓入口,强化新党员选拔考察力度 |
(二)重视日常,加强党员入党后的常态化教育 |
(三)畅通出口,及时处理不合格党员 |
三、加强学生党支部委员队伍建设 |
(一)严格支部委员的培育选拔 |
(二)强化支部委员队伍的系统培训 |
(三)加强支部委员队伍的考核激励管理 |
四、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
(一)严格规范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
(二)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与形式 |
(三)严明参加组织生活的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甘肃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D]. 李昭君. 兰州大学, 2021(12)
- [3]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教育管理探析[J]. 詹书汇.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4]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驻呼六所高校为例[D]. 温梦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梓. 湘潭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及其实现研究[D]. 任建文.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依规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D]. 徐伟悦.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D]. 宋志青.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0(10)
- [9]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D]. 龙柳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基于甘肃省部分高校的调查[D]. 赵丹凤. 兰州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