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辅助排水技术在低压低渗透油层酸化中的应用

CO_2辅助排水技术在低压低渗透油层酸化中的应用

一、CO_2助排技术在低压低渗油层酸化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鸣[1](2020)在《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碳酸盐岩储层在塔里木全盆地分布广泛,其资源总量约占盆地总量的38%,因此一直是油田勘探的重点和热点地区。由于碳酸盐岩储层一般天然裂缝和溶洞发育,且非均质性强,不仅表现在不同构造间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构造不同井间差别也很大,这使得针对碳酸盐岩的储层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压裂技术,目前存在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问题。本文结合碳酸盐岩储层情况,对塔里木油田塔中碳酸盐岩储层试油层改造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各个井区的储层改造设计一般原则;研究了有机酸的特性,对目前常用的胶凝酸体系进行评价;完善了乳化酸配方,研究了乳化酸的性能,提出乳化酸降阻方法,并应用大物模进行实验论证;开展了新型变粘酸先期实验研究;进行了不同酸液浓度对酸蚀裂缝导流、酸岩反映速度的影响研究;现场开展了交联酸深度酸压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试验。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研制的微乳酸性能稳定,具有粘度低的特性,适合于基质酸化和酸压裂闭合酸化用;酸液必须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才能提高有效酸蚀缝长;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应提高酸液用量来提高裂缝导流能力,闭合酸化是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前置液阶段或初期注酸中添加少量砂子,提高裂缝深部的导流能力,达到增加有效缝长的目的。

周凯[2](2019)在《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潜力巨大,然而油层损害极大的制约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而对油层有效的解堵和改造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水平的关键。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K地区低渗透油层为例,以储层保护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室内微观分析,对低渗透油层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流体性质以及储层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开展了解堵酸液和改造压裂液的优选与实验评价,并进一步优化了配套施工工艺,借助现场试验检验了配方的工程应用效果,为提高K地区低渗透油层的解堵改造效果,解除储层损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撑,最后形成了适用于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的入井液配方和工艺技术。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揭示了K地区低渗透油层的流体敏感性,为解堵入井液优选奠定了基础。枣IV油组速敏程度为中等偏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弱,对盐酸存在中等偏强酸敏,土酸呈中等偏弱酸敏;枣V油组速敏程度为中等偏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强,临界矿化度为25000mg/L,对盐酸存在中等偏弱酸敏,土酸呈中等偏强酸敏;孔II油组速敏程度为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弱,盐酸呈中等偏弱酸敏,土酸无酸敏。优选评价了解堵酸液配方,优化酸化配套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不同酸液添加剂并进行实验对比,优选出适合该区块的酸液配方为15%HCl+3%HF+2%多效化学添加剂DX-3+1%互溶剂+2%暂堵剂,并对酸液体系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符合预定指标,是适合K地区低渗透油层酸化解堵的酸液体系。针对性采用适合多层酸化的投球暂堵酸化方法,并对配套工艺及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此为依据对K地区的探井D15井进行了现场酸化试验,残液返排率明显提高,施工成功率100%,产液量显着提升,酸化措施效果明显。优选评价了低损害压裂液配方,优化压裂配套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针对早期压裂液水化后的残渣严重影响地层和填砂裂缝渗透率,直接影响压裂效果等问题,优选高质量添加剂,配置了新型GHPG低损害压裂液,其配方为:0.5%GHPG增稠剂+0.2%FSJ-2分散剂+0.1%CYY-02助排剂+2%KCl溶液+2%A-28黏土防膨剂,结果表明:GHPG压裂液的残渣明显较低,对岩心损害更小,可大幅降低储层损害,是耐温好、损害低的优质压裂液。采用大排量施工技术,加大改造规模;采用多粒径组合加砂工艺,实现高导流能力,保证施工成功率;应用高效强化返排工艺,保证压后压裂液的快速返排,在W98-4井进行了现场压裂应用,残液返排率高,压后增产效果明显。

薛蓉[3](2018)在《低粘低阻纳米缓速酸液体系的研发与性能评价》文中提出通过在普通酸液体系中加入纳米材料和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在不增加酸液粘度的情况下制备一种低粘低阻纳米缓速酸,可大幅降低酸岩反应速率,增加酸蚀有效作用距离,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本文以泡沫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协同稳泡理论,分析固体颗粒特性与表面活性剂的匹配规律及相互作用机制,探究固体颗粒对泡沫液膜的增强作用,从而优选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对酸液体系表面活性剂中间体AMD的合成,进而合成性能匹配的表面活性剂YFP,形成固体颗粒强化泡沫酸关键技术,借助少量降阻剂实现有效减阻,构筑新型低粘低阻缓速酸液体系。主要研究如下:(1)以脂肪酸和N,N-二甲基丙二胺为原料进行酰胺化缩合反应制备中间体AMD,与氯乙酸钠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起泡能力和稳泡能力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YFP。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中间体AMD和表面活性剂YFP结构进行确认,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在160170℃、脂肪酸与N,N-二甲基丙二胺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1.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2%、最佳反应时间为8小时。分析了酸液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影响因素,并对酸液表面活性剂YFP产品性能、最佳起泡浓度、耐矿化度、耐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最优化反应条件为:溶剂比例1:1,叔胺与氯乙酸钠摩尔比1:1.05,最佳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7h,起泡浓度为0.30.5%较为合适,当矿化度为150000mg/L时半衰期最大,并且在清水和酸液中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2)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与酸液起泡剂YFP产生协同增效,形成较为致密的泡沫,泡沫体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半衰期延长。加入1.0%的纳米材料后,20%HCl加0.5%YFP溶液,其泡沫体积395mL(不加纳米材料500mL),半衰期为14min(不加纳米材料8min)(3)为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与酸液起泡剂的协同增效作用,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A172、A171、A151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实验表明KH570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提高泡沫性能最优,最佳反应条件为0.3%KH570,改性后接触角为46°,添加到酸液中可有效提高泡沫半衰期(8.1min到25min),泡沫高度基本不变(400mL到385mL)。讨论了纳米颗粒粒径和浓度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工业实际出发优选粒径为20nm、浓度为1.0%。(4)由以上确定缓速酸液的基本配方为20%HCl+0.5%YFP+1.0%纳米二氧化硅,进一步考察了缓速酸与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减阻剂的配伍性能,结果显示:缓速酸与各项配伍性能良好,最佳酸液体系配方为:0.5%酸液起泡剂YFP+1.0%纳米二氧化硅+20%HCl+1.5%缓蚀剂+1.0%铁离子稳定剂+0.5%助排剂+0.2%减阻剂。通过静态溶蚀实验和动态溶蚀实验与酸岩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在20%HCl中配制0.5%酸液起泡剂YFP,对比加入1.0%纳米二氧化硅后90℃下岩心平均静态反应速率下降5.4倍,平均动态反应速率下降11.9倍。

罗明坤[4](2017)在《低透气性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斯抽采是防治矿井瓦斯灾害的主要措施,煤层渗透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瓦斯抽采效果优劣。由于我国煤层透气性普遍较差,同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步加大,开采条件更加复杂,煤储层具有高地应力、高瓦斯、高非均质性、低透气性等特征,且一些储层的孔隙裂隙中被大量的矿物质所堵塞,导致单个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范围小,预抽钻孔工程量大,抽采效率低,常规的瓦斯抽采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增加煤层渗透率已经成为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论文提出了煤层酸化压裂的物-化复合增透新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煤层酸化压裂增透的机理和增透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压汞测试、XRD、μCT扫描等实验对煤体孔隙结构特征、矿物质成分与含量、矿物质分布特征等进行了测试;煤的孔径和孔体积呈区域性分布,煤的微小孔最发育;方解石、白云石等次生矿物质主要填充在煤体裂隙和较大孔隙内。应用弹性力学、损伤力学、化学动力学等理论揭示了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机理;压裂作用主要使煤层产生裂缝,酸化作用主要对煤层中的矿物质及堵塞物进行溶解、溶蚀,二者相互促进,煤体孔隙裂隙网络连通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核磁共振实验,阐明了酸化过程产生的CO2对煤层中CH4的驱替效应。结合煤层酸化压裂的适用条件和酸液体系的要求,研制了CAFAS酸液体系;对比测试了煤样酸化前后的表面特征、煤体结构、矿物成分、渗透率等变化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煤岩压裂-渗流实验系统模拟了水力压裂过程,测定了煤样水力压裂前后、酸化压裂前后的渗透率,酸化压裂后的煤样增透效果最优,渗透率最大增大28.275倍。在明确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机理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构建了酸化压裂过程的THMC耦合模型,并利用COMSOL Mutiphysics的固体力学模块和PDE模块联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增透方案的增透过程和增透效果,酸化压裂增透效果明显优于水力压裂和酸化增透方案。煤层酸化压裂增透技术在晋煤集团寺河矿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论文建立了一套煤层酸化压裂增透的理论体系,验证了煤层酸化压裂增透效果,研究成果为增加煤层渗透率、提高瓦斯抽采率、保障煤矿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张锋三[5](2017)在《双水相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设计及压裂液的连续混配工艺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非常规能源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体积压裂是开采非常规能源的有效手段,水平井单井体积压裂需要消耗近万方压裂液,目前体积压裂选用的压裂液主要以滑溜水+线性胶+携砂液的混合水压裂工艺来实现网状裂缝,滑溜水阶段主要选用低粘度的聚丙烯酰胺或天然胍胶水溶液来沟通微裂缝;线性胶阶段主要凭借稍高粘度的胍胶基液来扩充支裂缝;携砂液阶段主要依靠高粘度的交联胍胶携带支撑剂来充填主裂缝,通过微裂缝、支裂缝和主裂缝的相互交叉与沟通构成了网状裂缝增大油气产量。体积压裂的不同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压裂液体系,不同压裂液需要使用不同的配液工艺及储存方式,对配液设备及井场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结合储层特征及敏感性分析选取的压裂液类型种类越多对储层伤害越大,另外压裂液的多样性使得压裂返排液的后处理工艺流程复杂及成本较高。针对体积压裂工艺特点及压裂液技术需求,采用单一主剂作为增稠剂兼顾滑溜水、线性胶和携砂液的多重功能,不但能够简化返排液处理工序而且通过在线连续混配解决配液工序复杂及储层伤害问题。本研究开发出一套能够采用单一主剂实现“低浓度减阻、中浓度造缝、高浓度携砂”的新型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可在线连续施工具有易回收的特点,通过各种测试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并在致密油储层进行应用。该研究是基于紊流边界层减阻机理和大分子自组装理论,结合现场增稠剂不易溶解,施工流程复杂等问题,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出了一种双水相聚丙烯酰胺增稠剂并配套其他助剂研发出多功能一体化压裂液,该压裂液体系的研发为体积压裂工艺技术的推进和非常规能源的深度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通过分子设计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在硫酸铵水溶液的体系中加入聚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PAMPS)制备出了双水相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简称OWPAM),分别讨论了功能单体、沉淀剂和引发剂用量等多项合成条件对聚合物的影响,确定出最优的合成工艺为m(AM):m(AMPS):m(功能单体)=10:2:0.24,w(I)/%=0.3%,反应温度:40℃,硫酸铵加量:25%,分散剂加量:8%。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质谱仪、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OWPAM的分子结构;通过热重测试仪和多重光散射稳定仪测试出该聚合物及乳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采用表观粘度法测试出OWPAM水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为0.32%;通过乳液粒径测试及微观形貌描述表明该乳液分散均匀,乳液平均粒径为162.8nm;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测试发现OWPAM溶液浓度大于CAC值后疏水缔合现象较明显。(2)通过对低浓度OWPAM水溶液性能测试表明浓度为0.1%OWPAM体系粘度为8mPa.s,表面张力值为27.26mN/m,界面张力为1.95mN/m,能够满足滑溜水的基本性能要求;调节体系pH=6.0和9.0时体系粘度均为5mPa.s左右,能够适用弱酸碱环境;当矿化度为40000mg/L时体系粘度下降至2.5mPa。参照管式流变仪测试原理设计研发了压裂液摩阻性能测试仪,该设备能够满足6mm、9mm、12mm和15mm四种不同管径下的流体摩阻测试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在流速为2.0-12.0m/s条件下测试了水介质的摩擦系数并与莫迪图数据相比,发现该设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进行室内压裂液摩阻测试。利用摩阻仪评价了OWPAM滑溜水的摩阻性能,在温度25℃、流速10m/s、测试管径6mm条件下体系的减阻率可达73%,随着测试温度和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减阻率逐渐下降,当温度为60℃、矿化度为40000mg/L时体系减阻率为65%。以OWPAM为减阻剂配套相应的粘土稳定剂和助排剂研发出一套新型滑溜水压裂液,表现出较好的减阻效果;通过管流热力学测试,验证了边界层减阻及涡流稳定机理,边界层内的旋涡尺寸越小体系的温度变化幅度越小,OWPAM滑溜水较清水减阻率为73%时温度变化量是清水的50%。(3)通过对高浓度OWPAM水溶液的流变性分析并筛选出一系列配伍助剂形成一套OWPAM携砂液体系,其最优配方为1.2-1.6%OWPAM+0.5%NWJ-1粘土稳定剂+0.5%CF-5D油井助排剂+0.3-0.8%SAS60携砂稳定剂,在80℃下携砂液耐温耐剪切测试最终粘度为58mPa.s,耐剪切性能较好;粘弹性测试表明体系储能模量为2.4Pa,具有较高的弹性;静态和动态悬砂测试表明体系最高砂比可达40%,具有较好的携砂性;通过对压裂液的滤失性能测试发现该体系滤失系数为3.2m/min1/2,滤失系数较低;在过硫酸铵加量0.05%时体系完全破胶且破胶液表面张力为24.2mN/m,界面张力为0.21mN/m,破胶液的表界面活性较高;采用FracpoPT压裂模拟软件对不同压裂液进行裂缝剖面模拟,结果表明储层改造体积OWPAM压裂液>VES>胍胶聚合物。(4)针对压裂返排液特点,设计了氧化—调节酸碱度—絮凝—沉降的压裂液回收工艺,首先选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进行预处理,随后调节体系为弱酸性选用PAC对处理液进行絮凝后静置沉降,得到一种可循环配液的返排液处理液,配制成滑溜水后体系的减阻率为75%,具有较高的减阻率;选用处理液配制成携砂液,经过80℃恒速剪切60min后体系的表观粘度为40mPa.s,依然表现出较好的流变性,因此该类型压裂液经过回收处理后能够满足压裂液再配液要求具有可回收的特点。(5)OWPAM压裂液的各项性能能够满足压裂液施工要求,选取了延长油田志丹区域的4口致密油井进行现场试验,通过性能测试发现所有滑溜水减阻率均大于65%,达到了现场降压增注的施工要求;所配制的携砂液经过耐温耐剪切测试后体系粘度为46mPa.s,表现出较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够安全携带支撑剂进入地层;压裂破胶液粘度为3mPa.s,该类型压裂液能够完全破胶返排至地面。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通过在线绞龙连续混配的配液方法,滑溜水能够快速溶解且减阻性较好;连续混配的携砂液由于浓度较大不能完全充分溶解,设计出“A+B通道”来保证携砂液性能,A、B通道协同配液同时在混砂车滴加携砂稳定剂来完成施工,经过对试验井产量及施工摩阻分析,OWPAM压裂液在不同排量下具有更低的摩阻及携砂效果,试验井的产量较邻井增加30%以上。

曲国辉[6](2017)在《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中、新生代存在大量断块油田,其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受着储层物性的控制,本文试图以花场地区为例,在储层的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基础之上,对储层的敏感性、注水技术政策和生产措施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为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敏感性实验、物模实验以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研究了花场地区成岩演化阶段、储层孔喉特征、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储层胶结物特点、吸水特征、分注界限和注水技术政策等。镜下薄片观察发现,该油田流一段储层的岩屑为石英质(变质岩岩屑),具有极强的抗压实能力和良好的“护孔作用”,因此,将石英、燧石和石英质岩屑归为石英类碎屑成分。这样,原来认为流一段的砂岩为岩屑砂岩,实际上为长石石英砂岩。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使得储层的敏感性较强。该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异常高孔带,创造性的将中成岩阶段A2亚期进一步细分为A21和A22。全区发育四个异常高孔带,中深层主要为干酪根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和粘土矿物转化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层形成,最终确定了该地区勘探深度下限为4050米。应用多种数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物模实验结合地质开展了注水技术政策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气油比、边底水能量的合理注采比计算方程,推导了笼统注水时高、低渗层的产量公式,并用长岩心双管并联模拟实验加以验证,确定了花场油田的分注动用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大于5,优选酸化和分注作为降压增注首选措施。确定了各断块的合理注采比为1.11.2,合理压力恢复速度为0.571.45MPa/a,各断块合理采油速度为0.9%1.6%,合理注入速度为1%1.95%、合理井距为250280m,合理注采井数比为0.50.76。建议应用分层注水解决吸水剖面不均匀和注水压力高等的问题,并优选土酸开展酸化解堵,实现降压增注。

李小龙,肖雯,刘晓强,周丽萍,许华儒,曲占庆[7](2015)在《压裂返排技术优化》文中指出压裂后排液过程中,压裂液的返排速度、破胶黏度对支撑剂总回流量的影响很大。通过研究压裂液返排速度、破胶黏度对支撑剂总回流的影响,确定了压裂液的最佳返排速度及时机,建立了不同井口压力下的放喷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压裂助排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超低界面张力助排技术、ADC自生氮化合物助排技术以及预制、伴注气体助排技术。

青旭东[8](2014)在《靖安油田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在低渗油藏改造过程中,酸化已成为其主要增产增注的工艺措施。然而,在靖安油田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常规酸化后,出现了增油同时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酸化过程中酸液大量进入高渗带的油层,而很少进入低渗透层或被堵塞及污染的出油孔道,使得高渗带的油层物性得到改善,而低渗透油层的的物性得不到相应的改善,层间非均质性加剧。并进一步导致相对高渗层出水严重,而相对低渗层的油很少被动用的复杂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暂堵酸化技术,一方面通过室内实验优选暂堵剂,有效封堵高渗层;另一方面优化酸液配方,提高酸化效果,从而改善低渗层的渗透率。现场实验及应用表明,暂堵酸化技术在靖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对于开发低渗透油田,延长其低含水采油期,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贾育宾[9](2014)在《子北采油厂低渗透油田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剂研究》文中认为子北采油厂采油层多属于中-细砂碎岩低渗透油层,油田开发以后,由于油田本身的高矿化度、高粘土矿物含量,微细孔隙,渗透率低等诸多原因,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油层的敏感性,在外来物的触发下形成粘土矿物的膨胀和颗粒的运移,采油效率降低,产量下降。而传统简单的酸化处理对敏感性低渗透储层伤害极大。常规土酸会破坏掉储层的粘土矿物骨架,使其堵塞孔道。而盐酸只能溶解储层中的钙质胶结物和粘土矿物中的绿泥石胶结物,不能溶解其它的粘土矿物。缓速酸在土酸基础上削弱了HF的反应速度,避免了对地层骨架的直接损害,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除近井地带的孔隙堵塞。本文分析了子北采油厂采油层的油藏特征,外来注入液对油层构造的损害,在对地层的敏感性做了充分实验分析后,在缓速酸的基础上添加起泡剂形成酸液泡沫的分散体系,这种新型解堵剂能够在保留缓速酸的功能上,利用泡沫的特性进一步降低缓速酸的酸液强度,降低施工时需要的液柱压力,减缓其自身对地层的水敏、酸敏性伤害,而且还能在泡沫的驱动下进入更深的孔隙当中,并在开井后用自有的携砂能力将溶解了的粘土颗粒带出地层。我们在室内模拟采油层的地质环境下新型解堵剂的适用性,在满足相关数据后,进行了矿场先导实验,在返排后对地层渗透率进行了测试,油层不仅得到回复,而且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马会仁[10](2014)在《红岗油田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酸化是指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率。油气井的增产处理工艺中,酸化很早就已经应用,诸如水力压裂等其它技术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酸化作业是一种始于上世纪油气增产措施,第一次酸处理作业始于1895年。目前红岗油田酸化井数占措施工作量的40%,是提高油井产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对红岗油田近几年的酸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区块效果对比、施工队伍效果对比,确定红岗油田适合酸化的区块,以及能有效提高油井产量的施工队伍。根据各区块储层物性及敏感性,总结出的选井原则和经验,采用拟合递减曲线,判断产出状态与递减规律吻合性,预测增产效果。开展了三项技术攻关,通过调整酸化配方中药品和酸化工艺,解决了残酸返排慢导致泵漏、管漏,作业污染油井酸化配方针对性不强,酸化后二次沉淀三个问题,大大提高了酸化井的有效率。红岗油田主要由几大区块组成,研究各个区块的地层堵塞类型、水质和结垢情况可有效指导酸化施工,本文通过对几大区块的具体研究,确定了各个区块的地层堵塞类型、所需的酸化配方体系以及最佳酸化处理半径。

二、CO_2助排技术在低压低渗油层酸化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助排技术在低压低渗油层酸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储层地质概况
    1.1 碳酸盐岩储层基本概况
    1.2 影响储层地质效果的因素分析
    1.3 与改造相关的储层分类
    1.4 与储层分类的配套工艺措施
第二章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2.1 有机酸及常用胶凝酸性能研究
        2.1.1 有机缓速酸性能研究
        2.1.2 胶凝酸性能评价
    2.2 新型变粘酸
        2.2.1 新型变粘酸的组成及基酸性能
        2.2.2 新型变粘酸的变粘过程及形成的冻胶性能
    2.3 乳化酸的性能及减阻方法研究
        2.3.1 乳化酸性能研究
        2.3.2 乳化酸的摩阻与降阻方法研究
    2.4 微乳酸配方研制及性能评价
        2.4.1 微乳酸配方及基本性能
        2.4.2 微乳酸缓速性能评价
        2.4.3 导流实验
        2.4.4 大型物模实验评价微乳酸
    2.5 小结
第三章 储层深度改造机理研究
    3.1 酸液缓速性能研究
    3.2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3.2.1 实验内容
        3.2.2 实验结果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改造技术现场应用
    4.1 改造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4.2 交联酸现场应用
        4.2.1 施工前室内实验
        4.2.2 中古7井酸压施工及分析
        4.2.3 中古15井酸压施工及分析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砂岩油层流体敏感性评价
        1.2.2 低渗透砂岩油层解堵酸液研究
        1.2.3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液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K地区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潜在损害因素
    2.1 工区地质概况
    2.2 K地区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2.2.1 油藏温度/压力及流体特征
        2.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3 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
    2.3 K地区低渗透油层潜在损害因素
第3章 K地区低渗透砂岩油层敏感性评价
    3.1 低渗透砂岩油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3.1.1 低渗透砂岩储层速敏性评价
        3.1.2 低渗透砂岩储层水敏性评价
        3.1.3 低渗透砂岩储层酸敏性评价
        3.1.4 低渗透砂岩储层碱敏性评价
        3.1.5 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
    3.2 低渗透砂岩储层损害分析
第4章 低渗透砂岩油层解堵酸液研究及应用
    4.1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液配方设计
        4.1.1 酸液添加剂筛选
        4.1.2 酸液体系评价
    4.2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工艺优选
        4.2.1 酸化选井选层的原则
        4.2.2 酸化工艺参数设计
    4.3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解堵技术现场应用
        4.3.1 现场试验井基本数据
        4.3.2 现场试验井施工情况
        4.3.3 酸化效果分析
第5章 低渗透砂岩油层改造压裂液研究及应用
    5.1 K地区历年压裂井效果分析
    5.2 低渗透砂岩油层GHPG低损害压裂液优选
        5.2.1 GHPG低损害压裂液添加剂优选
        5.2.2 GHPG低损害压裂液性能评价
    5.3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工艺优选
        5.3.1 压裂参数的优化设计
        5.3.2 支撑剂的优选评价
        5.3.3 压裂液返排工艺优化
    5.4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改造技术现场应用
        5.4.1 油井基础数据
        5.4.2 压裂工艺设计思路
        5.4.3 压裂液选择
        5.4.4 压裂改造现场施工
        5.4.5 排液情况及效果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3)低粘低阻纳米缓速酸液体系的研发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低粘低阻缓速酸液体系研究进展
        1.2.1 酸化压裂工艺研究进展
        1.2.2 缓速酸液体系研究进展
    1.3 低粘泡沫酸研究现状
        1.3.1 泡沫在多孔介质的分流理论
        1.3.2 泡沫酸配方的实验研究
        1.3.3 泡沫酸化的现场应用研究
        1.3.4 泡沫酸化的优势
    1.4 纳米颗粒增强泡沫性能机理
    1.5 泡沫酸化压裂目前存在问题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目与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1.7 技术思路与预期目标
        1.7.1 技术思路
        1.7.2 预期目标
2 低粘低阻缓速酸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2.1 酸液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
    2.2 酸液表面活性剂合成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原理
        2.2.3 实验测试方法
    2.3 酸液表面活性剂中间体AMD合成的影响因素
        2.3.1 反应温度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
        2.3.2 不同摩尔比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
        2.3.3 催化剂浓度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
        2.3.4 反应时间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
        2.3.5 中间体AMD红外谱图分析
    2.4 合成酸液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素
        2.4.1 溶剂对叔胺转化率的影响
        2.4.2 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对叔胺转化率的影响
        2.4.3 反应温度对叔胺转化率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对叔胺转化率的影响
    2.5 酸液表面活性剂结构与表征
        2.5.1 酸液表面活性剂的红外表征
        2.5.2 酸液表面活性剂的1HNMR谱图
        2.5.3 酸液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γ
    2.6 酸液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2.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6.2 起泡评价方法
        2.6.3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产品性能测试
        2.6.4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最佳起泡浓度
        2.6.5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耐矿化度实验
        2.6.6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耐温性能实验
        2.6.7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与市售起泡剂性能对比
        2.6.8 酸液表面活性剂YFP在酸化中用量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3 低粘低阻缓速酸纳米材料的研发评价
    3.1 纳米二氧化硅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1.1 纳米颗粒的润湿性
        3.1.2 纳米颗粒的粒径
        3.1.3 纳米颗粒的浓度
        3.1.4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的方法
        3.1.5 纳米二氧化硅常用的改性剂
        3.1.6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研究现状
    3.2 纳米材料基本性能对泡沫性能的研究
        3.2.1 纳米材料的分散性能
        3.2.2 纳米材料提高泡沫性能
        3.2.3 提高泡沫性能纳米材料结构特点
    3.3 纳米材料表面改性
        3.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3.2 纳米SiO_2表面改性原理
        3.3.3 纳米SiO_2改性步骤
    3.4 酸液体系纳米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3.4.1 元素含量测定及结果分析
        3.4.2 改性纳米材料表面润湿性能
        3.4.3 酸液体系纳米材料沉降分散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材料提高泡沫性能评价
    4.1 纳米颗粒润湿性能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
    4.2 纳米颗粒粒径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
    4.3 纳米颗粒浓度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
    4.4 酸液中纳米颗粒用量的确定
    4.5 纳米缓速酸的泡沫形态
        4.5.1 高速摄像形态图
        4.5.2 透射电镜TEM图
    4.6 酸液体系粒径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低粘低阻缓速酸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5.1 酸液体系配伍性能
        5.1.1 缓蚀剂配伍性能
        5.1.2 铁离子稳定剂配伍性能
        5.1.3 助排剂配伍性能
        5.1.4 减阻剂配伍性能
        5.1.5 酸液体系配方
    5.2 静态溶蚀实验
    5.3 动态溶蚀实验与酸岩反应动力学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本研究方向的展望与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低透气性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所对应的科学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增透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岩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1.2.3 煤岩酸化技术研究现状
        1.2.4 煤岩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煤体孔隙裂隙结构及矿物质特征研究
    2.1 煤体孔隙裂隙结构特征
        2.1.1 煤体宏观结构特征
        2.1.2 煤体微观结构特征
        2.1.3 煤岩孔隙分布特征
    2.2 煤体中矿物质及其分布特性
        2.2.1 煤体中矿物质分析
        2.2.2 煤体中矿物质分布特征
    2.3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规律
        2.3.1 煤层瓦斯储存规律
        2.3.2 煤层瓦斯吸附特征
        2.3.3 煤层瓦斯解吸特征
    2.4 煤层瓦斯渗流特征
        2.4.1 煤层瓦斯流动规律
        2.4.2 煤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2.5 煤体的物化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机理研究
    3.1 水力压裂增透机理
        3.1.1 煤储层的力学特征
        3.1.2 水力压裂裂缝的延展及增透机理
        3.1.3 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延展规律
        3.1.4 煤储层水力压裂的特殊性
    3.2 酸化增透机理
        3.2.1 酸与矿物的化学反应
        3.2.2 酸化反应动力学特征
        3.2.3 酸化反应效果的影响因素
        3.2.4 煤层酸化增透的驱替效应
    3.3 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机理
        3.3.1 酸化压裂复合作用机制
        3.3.2 酸化对压裂的促进作用
        3.3.3 压裂对酸化的控制作用
    3.4 酸化压裂复合增透适用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煤层复合增透酸液体系及酸化压裂实验研究
    4.1 煤层复合增透酸液体系
    4.2 煤岩酸化增透实验研究
        4.2.1 煤岩酸化增透实验方案
        4.2.2 煤岩酸化后的溶蚀率测定
        4.2.3 煤岩酸化前后的表面特征变化规律
        4.2.4 煤岩酸化前后的煤体结构变化规律
        4.2.5 煤岩酸化前后的煤岩成分变化规律
        4.2.6 煤岩酸化前后的渗透率变化规律
    4.3 煤岩酸化压裂复合增透实验研究
        4.3.1 煤岩酸化压裂复合增透实验方案
        4.3.2 煤岩压裂后的破坏规律
        4.3.3 煤岩增透后的渗透率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酸化压裂增透多场耦合模型及演化规律
    5.1 酸化压裂增透的THMC耦合机制
    5.2 THMC耦合模型
        5.2.1 模型基本假设
        5.2.2 THMC控制方程
    5.3 酸化压裂增透数值模拟
        5.3.1 Comsol数值模拟实现
        5.3.2 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及模拟方案
        5.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工业性试验
    6.1 矿井及试验区概况
        6.1.1 矿井概况
        6.1.2 试验区瓦斯地质概况
    6.2 酸化压裂增透方案设计
        6.2.1 酸化压裂方案可行性分析
        6.2.2 酸化压裂增透方案
    6.3 酸化压裂增透现场实施
        6.3.1 施工工序
        6.3.2 压裂试验
    6.4 酸化压裂增透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5)双水相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设计及压裂液的连续混配工艺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致密油藏地质特征
        1.1.1 地质概况
        1.1.2 地质特征分析
        1.1.3 储层地质特征对压裂工艺提出的要求
    1.2 体积压裂在致密油的应用
        1.2.1 体积压裂的发展
        1.2.2 体积压裂适应条件
    1.3 压裂液在体积压裂中的应用
        1.3.1 压裂液类型
        1.3.2 水基压裂液分类
        1.3.3 压裂液的成胶机理
    1.4 聚丙烯酰胺介绍
        1.4.1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1.4.2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技术
        1.4.3 聚丙烯酰胺在油气田开采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2.1 研究部分
        2.1.1 化学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
    2.2 单因素法配方优化
        2.2.1 功能性单体用量优化
        2.2.2 AMPS用量优化
        2.2.3 硫酸铵用量优化
        2.2.4 分散剂用量优化
        2.2.5 引发剂用量优化
        2.2.6 pH优化
    2.3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基本性能测试
        2.3.1 OWPAM乳液固含量测试
        2.3.2 OWPAM乳液转化率测试
        2.3.3 OWPAM乳液特性粘度测试
        2.3.4 OWPAM乳液溶解性测试
        2.3.5 OWPAM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测试
        2.3.6 结果与讨论
    2.4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表征
        2.4.1 OWPAM红外光谱(FTIR)测试
        2.4.2 OWPAM核磁共振光谱(NMR)测试
        2.4.3 OWPAM的X-射线衍射测试
        2.4.4 OWPAM热稳定性测试
        2.4.5 OWPAM乳液稳定性测试
        2.4.6 结果与讨论
    2.5 OWPAM水溶液缔合性能测试
        2.5.1 OWPAM水溶液临界缔合浓度测试
        2.5.2 OWPAM水溶液粒径测试及微观形貌描述
        2.5.3 OWPAM水溶液荧光测试
        2.5.4 OWPAM水溶液紫外测试
        2.5.5 OWPAM胶膜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2.5.6 OWPAM水溶液透射电镜测试
        2.5.7 OWPAM水溶液冷蚀电镜测试
        2.5.8 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滑溜水体系研究
    3.1 滑溜水配置方法
    3.2 滑溜水基本性能测试
        3.2.1 滑溜水表观粘度测试
        3.2.2 滑溜水表界面张力测试
        3.2.3 滑溜水耐酸碱度测试
        3.2.4 滑溜水耐盐性测试
    3.3 压裂液流变摩阻测试原理及装置
        3.3.1 压裂液摩阻测试原理
        3.3.2 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系统简介
        3.3.3 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测试方法
        3.3.4 压裂液摩阻测试装置准确性验证
    3.4 滑溜水摩阻性能测试
        3.4.1 滑溜水减阻性能与浓度的关系
        3.4.2 滑溜水减阻性能与流速的关系
        3.4.3 滑溜水溶解性能测试
        3.4.4 滑溜水耐剪切性能测试
        3.4.5 滑溜水耐温性能测试
        3.4.6 滑溜水耐盐性能测试
    3.5 粘土稳定剂优选
        3.5.1 粘土稳定剂优选和性能研究
        3.5.2 粘土稳定剂与滑溜水配伍性研究
    3.6 滑溜水流动热力学研究
        3.6.1 清水测试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3.6.2 滑溜水测试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3.6.3 不同滑溜水测试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3.7 本章小结
4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携砂液体系研究
    4.1 OWPAM水溶液的流变特性
        4.1.1 OWPAM水溶液流变性测试
        4.1.2 外加剂对OWPAM水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4.2 OWPAM携砂液的性能研究
        4.2.1 所选仪器及配液方法
        4.2.2 OWPAM携砂液的耐温性能
        4.2.3 OWPAM携砂液的耐剪切性能
        4.2.4 OWPAM携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
        4.2.5 OWPAM携砂液的悬砂性能测试
        4.2.6 OWPAM携砂液的滤失性能测试
        4.2.7 OWPAM携砂液的破胶性能测试
        4.2.8 结果与讨论
    4.3 OWPAM携砂液的数值软件模拟
        4.3.1 FracproPT软件介绍
        4.3.2 FracproPT软件模拟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压裂液返排液回收处理再利用
    5.1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5.2 OWPAM压裂返排液处理
        5.2.1 所用仪器及研究方法
        5.2.2 氧化剂对压裂返排液的影响
        5.2.3 酸碱度对压裂返排液的影响
        5.2.4 絮凝剂对压裂返排液的影响
    5.3 返排液再利用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现场应用效果
    6.1 试验区基本概况
    6.2 试验井压裂方案及施工参数
        6.2.1 设计思路
        6.2.2 压裂方式及管柱
        6.2.3 压裂液设计
        6.2.4 现场用压裂液性能测试
        6.2.5 压裂施工参数优化
        6.2.6 压裂施工参数统计
    6.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6.3.1 OWPAM增稠剂的现场溶解性能——滑溜水阶段
        6.3.2 OWPAM增稠剂的现场溶解性能——携砂液阶段
        6.3.3 试验井压裂液的摩阻及携砂性能分析
        6.3.4 压后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0.2.2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
        0.2.3 异常高孔带与储层物性
        0.2.4 注水技术政策
        0.2.5 降压增注技术
    0.3 研究内容
    0.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特征
    1.2 构造特征
    1.3 沉积特征
第二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喉特征
    2.1 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分析
        2.1.1 成分
        2.1.2 结构
        2.1.3 沉积构造
    2.2 储层填隙物及胶结特点研究
    2.3 孔喉特征研究
        2.3.1 孔隙特征
        2.3.2 喉道特征及其对敏感性的影响
        2.3.3 孔隙结构
第三章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3.1 成岩环境
        3.1.1 地温场
        3.1.2 压力场
        3.1.3 流体场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3.2.1 有机质热演化
        3.2.2 粘土矿物转化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3.3.1 机械压实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作用
    3.4 成岩作用过程(溶蚀作用与胶结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3.4.1 计算公式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3.4.3 计算结果与地质意义讨论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3.5.1 成岩阶段划分与现有成岩阶段划分规范的补充
        3.5.2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和敏感性的影响
    3.6 成岩史分析
        3.6.1 成岩阶段预测基本原理
        3.6.2 花 2-2 井埋藏史分析
        3.6.3 花 2-2 井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成岩史
第四章 异常高孔带研究与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与成因分析
        4.1.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
        4.1.2 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
    4.2 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1 物性特征与分类
        4.2.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储层敏感性
    5.1 储层岩石的速敏性
    5.2 储层岩石的水敏性
    5.3 储层岩石的盐敏性
    5.4 储层岩石的酸敏性
    5.5 储层岩石的碱敏性
    5.6 储层潜在伤害及防治措施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
    6.1 层间非均质性
        6.1.1 层间渗透率级差
        6.1.2 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6.1.3 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
    6.2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6.2.1 101 断块和109断块
        6.2.2 107、108、121 断块
        6.2.3 114、115、117 断块
第七章 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7.1 储层渗流特征
        7.1.1 原油润湿性
        7.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7.1.3 见水时间预测
        7.1.4 含水等值线
    7.2 注水时机
    7.3 开发井网
        7.3.1 合理井距
        7.3.2 井网形式
    7.4 确定合理注采比
        7.4.1 计算实际注采比
        7.4.2 确定合理注采比
    7.5 合理采油速度
        7.5.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
        7.5.2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法
        7.5.3 采油速度综合研究
    7.6 合理压力恢复速度
第八章 降压增注建议
    8.1 分注技术
        8.1.1 改善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油效果机理
        8.1.2 垂向渗透率级差对注水井吸水特征的影响
        8.1.3 渗透率级差的确定
        8.1.4 渗透率动用级差室内模拟实验
    8.2 水质配伍性及酸化技术
        8.2.1 水质配伍性
        8.2.2 酸化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7)压裂返排技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压裂返排对支撑剂总回流量的影响
    1.1 压裂液返排速度
    1.2 压裂液破胶黏度
2 压后放喷制度的优化
3 压裂助排技术
    3.1 超低界面张力助排技术
    3.2 ADC 自生氮化合物助排技术
    3.3 预制、伴注气体助排技术
        3.3.1 液氮助排
        3.3.2 二氧化碳助排
4 结论

(8)靖安油田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暂堵酸化技术研究现状
        1.2.2 酸液体系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储层特征及常规酸化效果分析
    2.1 地质概况
        2.1.1 地理简况
        2.1.2 构造特征
    2.2 储层特征
        2.2.1 油层划分
        2.2.2 岩石矿物特征
        2.2.3 孔隙结构及裂缝发育情况
        2.2.4 流体性质及储层物性
        2.2.5 储层潜在伤害分析
    2.3 油井常规酸化效果分析
        2.3.1 常规酸化效果分析
        2.3.2 含水上升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液体系优选与评价
    3.1 酸液体系优选
        3.1.1 酸液体系确定
        3.1.2 酸液浓度确定
    3.2 酸液添加剂的性能评价
        3.2.1 缓蚀剂缓蚀性能评价
        3.2.2 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
        3.2.3 铁离子稳定剂性能评价
        3.2.4 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3.2.5 助排剂性能评价
    3.3 酸液体系性能评价
        3.3.1 缓速性能
        3.3.2 IPPA 酸液综合性能
    3.4 酸液流动模拟实验
        3.4.1 酸化时间和注酸量的确定
        3.4.2 基质渗透率提高模拟实验
        3.4.3 解堵模拟实验
        3.4.4 长岩心流动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暂堵理论与实验
    4.1 暂堵酸化原理
    4.2 暂堵剂的研制
        4.2.1 酸化暂堵剂的研制思路
        4.2.2 ZDJ-1 暂堵剂的配方研制
    4.3 暂堵剂室内实验评价
        4.3.1 ZDJ-1 暂堵剂的常规性能评价实验
        4.3.2 ZDJ-1 暂堵剂分散性实验
        4.3.3 ZDJ-1 暂堵剂模拟封堵岩心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场实验与应用
    5.1 暂堵酸化选井原则
    5.2 暂堵酸化施工工艺参数
    5.3 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5.4 现场应用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子北采油厂低渗透油田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泡沫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泡沫酸的概念
        1.2.2 泡沫酸的发展历程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技术方法和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低渗透油田油藏特征
    2.1 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
    2.2 低渗透储层的沉积特征
    2.3 低渗透储层岩石的孔隙喉道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2.3.1 孔道类型
        2.3.2 孔隙结构特征
    2.4 低渗透油藏的流体特征
第三章 油田发生堵塞的机理及敏感性研究
    3.1 低渗透油田发生堵塞的类型及原因
        3.1.1 液相损害造成的堵塞
        3.1.2 固体物质造成的堵塞
    3.2 低渗透油田油水井堵塞的特征
        3.2.1 油井堵塞机理
        3.2.2 油井堵塞特征
        3.2.3 水井堵塞特征
    3.3 子北采油厂储层敏感性研究
        3.3.1 子北采油厂粘土矿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3.3.2 实验准备工作
        3.3.3 储层敏感性试验
    3.4 堵塞特殊性分析
第四章 低渗透油层解堵剂优选实验研究
    4.1 低渗透油层解堵剂的发展趋势
        4.1.1 现有低渗透油田油层生产中使用的防止堵塞的措施
        4.1.2 低渗透油田解堵剂的发展趋势
    4.2 酸化解堵剂的解堵机理及特性
        4.2.1 常规土酸的解堵机理
        4.2.2 缓速酸的解堵机理
    4.3 泡沫酸化技术及优势
        4.3.1 泡沫酸的反应机理和特点
        4.3.2 泡沫酸相比土酸酸化的优势
        4.3.3 泡沫酸相比缓速酸酸化的优势
    4.4 新型泡沫酸解堵剂实验研究
        4.4.1 主体酸液(A 剂)的确定
        4.4.2 气相的确定
        4.4.3 起泡剂(B 剂)的确定
    4.5 新型泡沫酸解堵剂性能评价
        4.5.1 起泡剂的实验评价
        4.5.2 解堵剂整体性能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家沟油水井先导试验情况
    5.1 施工目的
    5.2 施工参数设计
    5.3 施工步骤
    5.4 效果分析评价
    5.5 本章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红岗油田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常用酸化工艺
    1.1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工艺
        1.1.1 基质酸化工艺
        1.1.2 酸压增产原理
        1.1.3 特殊酸压工艺
    1.2 砂岩储层酸化工艺
        1.2.1 常规土酸酸化
        1.2.2 砂岩深部酸化工艺
    1.3 水平井酸化工艺
    1.4 酸液及添加剂
        1.4.1 酸液类型及选择
        1.4.2 缓蚀剂的选择
        1.4.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1.4.4 粘土稳定剂与分流剂的选择
第二章 配方调整
    2.1 红岗采油厂大安油田油井酸化技术方案
        2.1.1 地质油藏概况
        2.1.2 大安油田影响原油生产因素分析
        2.1.3 技术思路及对策
        2.1.4 酸化的类型及作用机理
        2.1.5 主体酸液中酸的正副作用
        2.1.6 现场施工工艺
        2.1.7 配方体系的配比
        2.1.8 技术特点及先进性
        2.1.9 平均单井施工费构成及处理量
        2.1.10 经济效益预测
    2.2 施工队伍施工配方及效果对比
    2.3 红 75 区
    2.4 大 26 区
    2.5 大 208 区
    2.6 红岗区
第三章 红岗油田近几年酸化效果
    3.1 整体酸化效果
    3.2 各区块酸化效果对比
    3.3 施工效果对比
第四章 酸化研究所取得的认识
    4.1 完善选井方法
    4.2 开展三项疑难技术攻关
        4.2.1 酸化后返排慢,泵漏和管漏问题
        4.2.2 作业污染井产量恢复问题
        4.2.3 二次沉淀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CO_2助排技术在低压低渗油层酸化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技术研究[D]. 闫鸣.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D]. 周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低粘低阻纳米缓速酸液体系的研发与性能评价[D]. 薛蓉.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4]低透气性煤层酸化压裂复合增透技术研究[D]. 罗明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5]双水相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设计及压裂液的连续混配工艺构建[D]. 张锋三.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5)
  • [6]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D]. 曲国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7]压裂返排技术优化[J]. 李小龙,肖雯,刘晓强,周丽萍,许华儒,曲占庆. 断块油气田, 2015(03)
  • [8]靖安油田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青旭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1)
  • [9]子北采油厂低渗透油田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剂研究[D]. 贾育宾.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10]红岗油田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马会仁.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标签:;  ;  

CO_2辅助排水技术在低压低渗透油层酸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