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土耳其地震看全球地震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钱庚,冯蔚[1](2021)在《2020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近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0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0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全球地震相比,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弱,6级以上强震发生频次大幅减少;2020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为本世纪最低,且灾害地震呈现频度低、伤亡小、重大灾害线性分布等特征。针对地震频度低、伤亡集中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强调了未来的监测预报与震害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汤向晖[2](2020)在《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文中研究指明土耳其作为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伊斯兰国家,其政党政治发展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再到正义与发展党一党独大的演变路径,体现出土耳其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民主政治完善过程的高度结合。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联合政府更迭频繁、政党制度日益分裂、意识形态两极分化,种种政治乱象一定程度上为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并长期执政奠定历史基础。本文研究的20世纪90年代的政党政治,既是对祖国党近十年单独执政的反思,又为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提供历史根据。本文通过对1991-2002年间土耳其政府更迭频繁原因探析,明确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以此说明该阶段在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篇章结构等内容,重点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政党学理论、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和政治民主化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为了较为科学详细的研究土耳其政党政治的问题,将国外内主流政党学理论进行说明并在研究中具体应用。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土耳其共和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土耳其共和国自1923年建国至本文讨论的20世纪90年代,其政党政治经历从一党制时期、多党制产生时期、多党制发展时期以及政党政治稳定的四个时期。对土耳其政党政治各阶段发展特点与影响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第二章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主要政党发展谱系。对20世纪90年代活跃在土耳其政坛并组成联合政府的政党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共和人民党、正确道路党、繁荣党、民族行动党、民族左翼党、社会民主平民党等,并结合政党学中政党类型的分类对其起源、发展、意识形态、执政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政权更迭的过程。利用土耳其的选举制度与选举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的议会与总统选举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政党联合组阁与政权更迭过程以及历届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并从土耳其选举制度、政党的发展、政党执政能力的政党政治角度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出发深入探究历届联合政府政权更迭的原因。第四章主要论述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与其对土耳其的历史影响。主要从政党制度特征、联合政府特征、政治民主化、政党形象四方面入手分析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并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的弱势地位对土耳其民主化进程以及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的影响。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政党政治的研究,分析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说明该阶段作为土耳其政党政治发展与完善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其为正义与发展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奠定历史基础,并为正义与发展党长期执政提供政治经验与实际参考。土耳其政治发展路径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典型政党体制与民主制度的关系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重要借鉴。
刘世强[3](2020)在《基于国际合作的我国旱灾巨灾债券研究》文中认为旱灾巨灾风险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化解旱灾巨灾风险是各国普遍关注的,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旱灾损失大国。在巨灾风险面前,保险、政府救助等传统手段不能有效分散巨灾风险,通过巨灾债券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手段分散巨灾风险,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借助国际合作手段,分散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旱灾巨灾风险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基于国际合作的我国旱灾巨灾债券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的旱灾巨灾损失现状和全球巨灾债券的市场需求,在我国旱灾巨灾风险严峻和巨灾风险分散手段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可借助发行旱灾巨灾债券分散我国旱灾巨灾风险。通过对EM-DAT数据库的整理,掌握了全球旱灾损失情况,以国家旱灾经济损失和旱灾风险等级为依据,选定全球21个国家为参与国际合作的合作主体,构建以我国为主导的全球旱灾巨灾风险共同体作为旱灾巨灾债券的发行人。通过对21个国家的旱灾巨灾损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旱灾巨灾损失具有右偏尖峰厚尾特征,符合巨灾风险特性,旱灾巨灾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风险损失分布函数服从广义帕累托(GPD)函数。考虑到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在旱灾巨灾债券定价时,采用分级定价的方法发行一年期的旱灾巨灾债券,对面值1000美元的旱灾巨灾债券进行折价发行,通过高分位数测算,分别计算出一级旱灾巨灾债券和二级旱灾巨灾债券的触发条件,预测出本金保本型、本金部分损失型和本金完全损失型三种类型六种债券的发行价格,结果显示,债券的损失概率越高,发行价格越低。最后对旱灾巨灾债券国际合作模式、交易机制及运营保障三方面做了设计,构建了完善的旱灾巨灾债券运行机制。
刘泽[4](2020)在《黑海打开时间与土耳其东部Pontides弧侏罗纪演化》文中认为黑海是现今地球上最大的陆缘海。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黑海的形成方式和演化历史还存在巨大的争议。目前主要存在有两种观点:(1)黑海是在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以来拉开的弧后盆地;(2)黑海是古特提斯洋的残留。位于黑海南缘的东部Pontides弧完整地记录了黑海在中生代—新生代演化过程中的岩浆、沉积和构造作用,可以为约束黑海的形成与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本论文通过对东部Pontides弧上侏罗统—下始新统沉积岩和侏罗纪岩浆岩的研究,来约束黑海的打开时间和东部Pontides弧在中生代—早新生代的演化历史。论证黑海打开时间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分布在黑海南北地体的沉积碎屑有无在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发生交换。本文对东部Pontides从西到东的三个沉积盆地(Samsun、Gumushane和Yusufeli)的中侏罗统、上白垩统和下始新统的砂岩、砂质灰岩和凝灰岩进行沉积碎屑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沉积岩中的碎屑物源主要来自于再循环造山带基底和区域岩浆岩。通过与环黑海地体碎屑锆石频谱的对比和进行聚类分析,本文发现黑海北岸和南岸地体的沉积物具有截然不同的年龄频谱和锆石化学成分。这些差异表明黑海南北地体之间在中侏罗世—早始新世没有发生碎屑交换。结合区域构造、古地磁、地震数据,并与现代大洋中的浊积岩系统类比,本文推测东黑海在中侏罗世—早始新世的洋盆宽度为500-1000 km,且打开的时间应该早于中侏罗世。本文对东部Pontides上Yusufeli地区的Yusufeli和Camlikaya岩基开展了野外观察、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全岩和矿物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Yusufeli岩基的岩性包括(堆晶)辉长岩、(堆晶)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石英)闪长质和流纹质岩脉。Camlikaya岩基的岩性包括石英闪长岩(岩脉)、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21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Yusufeli和Camlikaya岩基主要分别侵位于179-170 Ma和151-147 Ma。角闪石全铝压力计结果显示Yusufeli和Camlikaya岩浆的侵位压力为140-260 MPa(约4-9 km)。通过岩相学观察、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模拟,Yusufeli和Camlikaya岩浆分别进行以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和以角闪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通过分析两组岩浆的液体血统线(LLD)和开展Rhyolite-MELTS热动力学模拟,Yusufeli岩基的潮湿(1-2 wt.%H20)母岩浆形成于弧后地幔楔减压熔融,而Camlikaya岩基的富水(>2 wt.%H20)母岩浆形成于主弧地幔楔的注水熔融。结合区域上的沉积和构造资料,侏罗纪岩浆成因和时空分布规律可以被黑海的南向俯冲所解释。
程佳佳[5](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苏闻宇[6](2019)在《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总书记的这句话对周边外交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性意义:“周边”不同于一般“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含义外,还包含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要素,因此周边外交的确需要从“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借鉴了“分析折中主义”理念与方法,通过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初步揭示出了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进而也为周边外交研究提供了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分析折中主义是一种“试图辨析、转化并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理论和叙事中的概念、逻辑、机制、解释等要素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主张以实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多重理论及现实逻辑间的复杂关联与互动,构建出一套解释具体经验现象的中观理论框架。这里的中观理论主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跨越范式,即吸收不同理论范式中相关分析机制与要素,从有机结合而非机械叠加的多维路径,对实质性问题进行研究;二是,既不寻求构建普遍适用于解释其他问题的通则性模式,也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殊性叙事,其目标在于力图发现可以解释一组有限但却相似情景中存在的因果机制。这两大特征恰恰符合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特征与演进逻辑的探析。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问题的内涵复杂、要素众多,并非一种范式所能周全;另一方面,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明显,据其一系列经验现象所建构的解释框架,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适性作用的分析理论,但从“帝国继承者”、“文明结合部国家”、“地区大国”等属性来看,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似国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比如伊朗和俄罗斯。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与内在逻辑,自然离不开其周边系统的基本特征。土耳其周边系统具有很强的历史与地缘结构特征:从历史角度看,土耳其周边主要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今之邻邦,很多都曾属于帝国边疆,因此奥斯曼帝国很多“有形”(土地、民族、资源等)和“无形”(帝国意识、治理经验、外交传统等)“遗产”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土耳其的周边外交;从地缘结构来看,土耳其位于“文明结合部”,除了具有较为复杂的国家身份认同外,还易受到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扰,因此国际(包括域外大国)、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诸多要素,同样是左右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对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研究的确离不开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考察,至少需要跨越并整合“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范式,才能较为全面和深刻地分析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在“时”(历史)、“空”(周边结构)二维视角下,本文从“奥斯曼帝国衰亡”、“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等三个历史时期,对土耳其周边外交进行梳理及分析。初步总结出土耳其周边外交的三大特征:一是“帝国历史”总是或强或若地体现在周边外交过程中,帝国遗留的诸多“遗产”,既可成为土耳其周边外交进程中的“助推器”,也可成为“绊脚石”;二是土耳其在周边外交中所展现出的“帝国意识”(或者“大国心态”)的强弱,与某一时段的周边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三是土耳其的周边外交具有较强的“主体性意识”,在此基础上,则表现为独立自主和灵活多元相结合的周边外交风格。最后,本文同样在“时”、“空”二维视角下,又对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三国虽在周边外交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基于相似的历史和地缘环境,它们的周边外交特征还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尤其是上述三个特点也基本符合伊朗和俄罗斯的周边外交特征。本文的结论有二:一、分析折中主义以跨越范式、建构中观理论框架为研究路径,在探索一国周边外交的特征和演进逻辑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且有一定的解释力;二、作为像土耳其这样拥有“帝国历史”、且处在“文明结合部”的一类国家,由于受到“时”、“空”影响,周边外交往往处在较强的“主体性意识”与复杂的“周边系统”不断冲突与协调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强势”与“灵活”并举、“独立”与“多元”并存等特征。
张蕴遐[7](2018)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受地震风险危害最大、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不匹配的,是相对滞后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地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主要依靠政府救助的原始阶段。政府救助对财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令公共事务管理者不得不考虑一套灾前融资和风险转移方案。显然,地震保险是最佳的选择。然而,由于地震风险不符合传统的可保风险理想条件,地震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准公共品属性,单纯依靠市场自身,难以形成有效供给,会导致市场失灵。地震再保险因其能够改善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实现风险跨区域分散等原因,能够帮助突破可保风险理论的限制,扩大承保能力,破解市场失灵局面,成为地震保险中的核心环节。利用再保险机制来构建地震保险体系是必要且可行的。我国地震保险发展历经曲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视,逐渐有了不同层面的地震保险制度创新和尝试,但始终没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再保险的视角开展研究,通过设计一套合理的再保险制度来促进我国地震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与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再保险相关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理论及实践分析。具体来说,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影响地震风险的因素,管理工具和地震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尝试从需求及供给端两方面,寻找破解市场失灵困局的策略。分析再保险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价值,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我国地震再保险的现状,提出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定位和功能。并在进行地震保险国际实践对比研究后,提炼了各种模式的相似性、共同点,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从再保险市场均衡理论出发,以博弈分析的方式论证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中的适用性,并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对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运营效果进行评估,提出一套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地震再保险共保体制度的研究范式。本文还研究了非传统再保险工具,包括政府支持和资本市场上的保险证券化等。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构想、框架、政策和落地建议。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同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互佐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演绎和归纳,以及对案例的分析等,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清晰、简明地分析和阐述。本文的结论包括:应立法建立由市场主导运作的地震再保险制度。再保险体系的核心结构和管理者为市场各家主体出资形成的共保体。共保体将风险在域内进行集中分散,再统一安排高层再保险。应建立分层次的再保险安排,并由国家主导成立国家巨灾基金,以应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在内的多种自然巨灾风险。通过资本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多渠道补充,完善整个地震再保险体系。政府对共保体和巨灾基金需给予政策优惠。未来可以考虑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在共保体机制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震再保险制度,并从再保险的视角,论证了利用再保险机制影响地震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本文对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博弈模型论证可行性,并通过资产负债模型和模拟仿真观察共保体的运营效果,给出制定相关政策的研究范式。本文不同于过去研究中偏向原保险市场视角,或以文献总结和模式讨论为主的研究。
夏晶[8](2018)在《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中巴伊土(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国际通道(CPITC,The ChinaPakistan-Iran-Turkey Corrid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骨架。研究以战略规划视角,对通道建成运行后,可能影响其正常、畅通、有序、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识别,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量化评估其影响程度,为关键风险因素的识别、溯源、应对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定义国际通道运行概念,并提出战略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大型跨国项目风险管理。总结复杂国际通道系统运行中的要素,从战略、战术、运营三个层面归类要素,定义国际通道运行,为通道运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运用前瞻性思维,以高层战略视角对尚未贯通的国际通道战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规避,将其定义为战略风险管理,为其他通道战略规划期的风险管理提供可行可信的研究理论。其次,在战略风险管理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风险辨识、关键风险评估辨识、关键风险分析。风险辨识中,在缺少通道运行历史数据的条件下,采用头脑风暴法与历史事件梳理法,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定性地识别通道的运行风险因素,将改进后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应用于风险因素的定量辨识中,经验证得到具有一定可信度的风险因素权重指数。在辨识通道整体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风险因素根据其风险来源及影响范围分为自然、人为、维护、社会四类子系统,进行分国别段、分子系统的关键风险辨识。借助VENSIM平台进行风险动态演化评估,得到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四国分子系统的风险评估结果,形成中巴伊土国际通道沿线风险指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远期运行风险的关键方向集中于巴基斯坦、伊朗段的人为风险,中国、巴基斯坦段的自然风险,伊朗、巴基斯坦段的通道维护风险以及土耳其段的社会风险因素。关键风险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基于风险三要素的改进鱼刺图——咬尾鱼刺图分析法,用于剖析具有典型性、复杂性的风险事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最后,基于关键风险因素形成的机理、特点及规律,分国别提出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风险的应对策略。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9](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邹桂林[10](2016)在《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很多事实证明对于由饱和砂土或粉土等少粘性土壤组成的地基土,在周期性动荷载(地震或其他动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引起地基失效,使建筑物或其他地面设施产生破坏,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地震引起土壤液化往往是区域性的,一旦发生对现代城市的建筑物破坏力极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土壤液化现象和液化地基处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引起饱和土液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土的颗粒组成和密实度、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的埋深等等因素。通过对液化土的判定,确定除土壤的液化等级和危害以及防治液化的措施。目前,对液化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在对它们进行最优化方法的选择时,不仅要施工单位具有可靠的技术施工水平,还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与社会环境(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保环境)影响关系,最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用层次综合分析法简单有效的进行了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案的选择,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能比较好的避免因个人决策者经验决策导致的损失
二、从土耳其地震看全球地震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土耳其地震看全球地震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性 |
2 2020年地震灾情概况 |
3 2020年重大地震灾害概要 |
3.1 土耳其6.7级地震 |
3.2 伊朗5.8级地震 |
3.3 墨西哥7.4级地震 |
3.4 希腊7.0级地震 |
4 2020年全球地震灾害主要特征 |
5 有效应对地震灾害的建议与措施 |
(2)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源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概况 |
0.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0.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 1923-1991年土耳其政党政治的演变 |
1.1 土耳其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 |
1.1.1 共和人民党的一党统治 |
1.1.2 民主党的威权统治 |
1.1.3 军事政变下动荡的多党制 |
1.1.4 文官政治恢复下的多党制 |
1.2 影响土耳其政党政治演变的诸因素 |
1.2.1 经济体制转轨 |
1.2.2 军人政治传统 |
1.2.3 政治伊斯兰运动兴起 |
1.2.4 美苏冷战的遗产 |
2 1991-2002年间主要政党发展谱系 |
2.1 左翼政党发展谱系 |
2.1.1 共和人民党 |
2.1.2 民主左翼党 |
2.1.3 社会民主平民党 |
2.2 右翼政党发展谱系 |
2.2.1 祖国党 |
2.2.2 正确道路党 |
2.2.3 民族行动党 |
2.2.4 繁荣党 |
3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具体实践 |
3.1 联合政府成立与平稳发展 |
3.1.1 1991年议会选举与德米雷尔联合政府 |
3.1.2 奇莱尔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 |
3.2 伊斯兰政党主导联合政府 |
3.2.1 1 995年议会选举与繁荣党短暂组阁 |
3.2.2 繁荣党主导的联合政府 |
3.2.3 2·28军事政变与联合政府解体 |
3.3 短暂的少数派的联合政府 |
3.4 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
3.4.1 1999年议会选举与少数派联合政府 |
3.4.2 三党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
4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及影响 |
4.1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 |
4.1.1 政党制度的过渡性 |
4.1.2 联合政府的“短暂特征” |
4.1.3 政党体制变化与民主政治的完善 |
4.1.4 传统政党形象的严重破坏 |
4.2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影响 |
4.2.1 正义与发展党的上台执政 |
4.2.2 新时期经济政策的转型 |
4.2.3 “既东又西”的多元化外交路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基于国际合作的我国旱灾巨灾债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径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旱灾巨灾 |
一、旱灾巨灾标准界定 |
二、旱灾巨灾特点 |
第二节 风险分散手段 |
一、传统手段 |
二、非传统手段 |
三、国际合作手段 |
第三节 国际合作模式 |
一、政府合作模式 |
二、NGO合作模式 |
第四节 巨灾债券经典定价模型 |
一、Wang双因素模型 |
二、POT模型 |
三、蒙特卡洛模拟 |
四、LFC模型 |
第三章 我国旱灾巨灾债券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旱灾巨灾情况概述 |
一、我国旱灾巨灾损失情况 |
二、我国旱灾巨灾国际合作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旱灾巨灾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分析 |
一、我国旱灾巨灾损失严重 |
二、我国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不足 |
第三节 我国旱灾巨灾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分析 |
一、巨灾债券市场需求旺盛 |
二、我国巨灾债券发行环境逐渐成熟 |
三、我国巨灾债券成功实践 |
第四章 国际合作下旱灾巨灾债券定价 |
第一节 旱灾巨灾债券国际合作主体 |
一、合作主体初步选择 |
二、确定合作主体 |
第二节 旱灾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
一、旱灾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
二、旱灾巨灾债券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三节 旱灾巨灾债券价格计算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旱灾巨灾损失分布函数 |
三、高分位数估计及价格测算 |
第五章 旱灾巨灾债券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旱灾巨灾债券国际合作模式 |
一、宏观管理模式 |
二、市场运营模式 |
第二节 旱灾巨灾债券交易机制 |
一、交易原则 |
二、参与主体 |
三、资金运作 |
第三节 旱灾巨灾债券运营管理 |
一、组织机构 |
二、法规制度 |
三、监督体系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黑海打开时间与土耳其东部Pontides弧侏罗纪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 |
1.2.1 黑海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历史 |
1.2.2 俯冲带岩浆作用 |
1.2.2.1 定义和基本特征 |
1.2.2.2 岩浆产生机制 |
1.2.3 东部Pontides弧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5 新发现和研究意义 |
1.6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土耳其东部高原大地构造格架 |
2.2 研究区所处或毗邻的构造块体和缝合带 |
2.2.1 伊兹密尔—安卡拉—埃尔津詹缝合带 |
2.2.2 比特利斯—扎格罗斯缝合带 |
2.2.3 东部Pontides |
2.2.4 东部Taurides |
2.2.5 阿拉伯地台 |
3 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3.1 Samsun盆地 |
3.2 Giimushane盆地 |
3.3 Yusufeli盆地 |
3.4 Yusufeli岩基 |
3.5 Camlikaya岩基 |
4 分析方法 |
4.1 样品测试前处理流程 |
4.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4.3 原位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4 砂岩碎屑统计 |
4.5 相似度和聚类分析 |
4.6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4.7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5 结果 |
5.1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5.1.1 Samsun盆地 |
5.1.2 Gumushane盆地 |
5.1.3 Yusufeli盆地 |
5.1.4 Yusufeli岩基 |
5.1.5 Camlikaya岩基 |
5.2 锆石Hf同位素 |
5.3 砂岩碎屑统计 |
5.3.1 Samsun盆地 |
5.3.2 Gumuhane盆地 |
5.3.3 Yusufeli盆地 |
5.4 全岩地球化学 |
5.5 矿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5.1 单斜辉石 |
5.5.2 斜长石 |
5.5.3 角闪石 |
5.5.4 黑云母 |
5.6 地质温-压计 |
5.6.1 压力 |
5.6.2 温度 |
6 中生代—早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
6.1 沉积岩岩相学 |
6.2 碎屑锆石年龄频谱 |
6.3 年龄频谱相似度和锆石化学成分 |
7 Yusufeli和Camlikaya岩基成因 |
7.1 东部Pontides侏罗纪新生岩浆证据 |
7.2 两组岩基的地球化学演化 |
7.3 两组岩基的地球化学模拟 |
7.4 两组岩基的岩石成因 |
7.4.1 岩浆过程和侵位条件 |
7.4.2 对母岩浆初始含水量的估计 |
8 东黑海的动力学演化 |
8.1 东黑海在中侏罗世—早始新世的宽度 |
8.2 东部Pontides弧在侏罗纪受控的大洋岩石圈俯冲极性 |
8.3 东黑海在中生代—新生代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认识 |
9.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锆石标样U-Pb同位素数据 |
附表2 中侏罗统—下始新统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数据 |
附表3 侏罗纪侵入岩锆石U-Pb同位素数据 |
附表4 锆石标样原位锆石Hf同位素数据 |
附表5 侏罗纪侵入岩原位锆石Hf同位素数据 |
附表6 中侏罗统—下始新统砂岩Gazzi-Dickinson碎屑统计数据 |
附表7 碎屑锆石年龄相似度计算结果 |
附表8 侏罗纪侵入岩单矿物主量元素数据 |
附表9 全岩稀土分离结晶模拟过程 |
附图1 侏罗纪侵入岩锆石U-Pb谐和图 |
附图2 环黑海地体(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图 |
个人简介 |
(5)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
1.2.3 范式(Paradigm)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理论创新 |
1.6.3 案例创新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学科交叉法 |
1.7.2 文献研究法 |
1.7.3 系统分析法 |
1.7.4 比较研究方法 |
1.7.5 实例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8.1 技术路线 |
1.8.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1.1 复杂性的兴起 |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
3.3.1 话语权和AHD |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
3.4 小结 |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
4.4.4 人的决定性 |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7 小结 |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
6.5.1 案例选取标准 |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
6.6 案例实践 |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
7.4 本研究的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后续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周边外交研究综述 |
二、土耳其周边研究综述 |
(一)国内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二)国外土耳其周边外交研究 |
第二章 周边外交理论及其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周边”与周边外交 |
一、“周边”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二、“周边外交”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二节 周边及周边外交的基本属性 |
一、时间属性:对周边外交的历史主义考量 |
(一)“周边区域”的历史形成 |
(二)“周边意识”的历史形成 |
二、地缘属性:对周边外交的结构主义考量 |
(一)“地缘政治学”的整体主义转向 |
(二)周边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
第三节 周边外交的研究路径 |
一、单一范式的研究困境 |
二、分析折中主义的启示 |
三、跨越范式的周边外交研究 |
第三章 土耳其周边外交的历史探源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
一、内忧外患与帝国的衰落 |
(一)帝国治理能力的衰弱 |
(二)工业革命的冲击 |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四)西方列强的介入 |
二、“衰而不亡”的帝国“怪象” |
(一)帝国晚期的改革 |
(二)大国均势与帝国的残存 |
第二节 现代土耳其周边的形成 |
一、土耳其周边区域的形成 |
(一)东南欧周边板块的形成 |
(二)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周边板块的形成 |
(三)西亚、北非周边板块的形成 |
(四)历史悠久的伊朗板块 |
二、土耳其周边形成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溯源 |
一、历史记忆与“帝国意识” |
二、突厥源流 |
(一)“突厥”与“土耳其”辨析 |
(二)“突厥主义”的出现 |
三、伊斯兰教源流 |
(一)伊斯兰教信仰与“集体身份”的建构 |
(二)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教信仰 |
(三)“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及影响 |
四、地方性源流 |
(一)本土文明及其影响 |
(二)地方性源流与“凯末尔史观” |
五、西方化源流 |
六、“四股源流”与土耳其周边外交思想的关系 |
第四章 从建国到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现代外交开端及早期周边外交 |
一、融入欧洲外交体系 |
二、初试现代周边外交的困境 |
第二节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革命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
(二)革命时期土耳其的周边外交状况 |
二、独立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凯末尔主义”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土耳其与周边国家关系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二战时期的国际格局 |
(一)西方大国的战前状态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二、战乱与失序状态下的土耳其周边 |
(一)法西斯势力在土耳其欧洲邻邦中的扩张 |
(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
(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中东地区 |
三、土耳其的中立政策及其周边影响 |
(一)“中立”的意义 |
(二)土耳其的中立外交 |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冷战格局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土苏关系持续恶化 |
(二)土美关系不断加强 |
(三)土耳其多党制政体的确立 |
二、冷战初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紧张对立的土苏关系 |
(二)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土阿关系 |
(三)西方主导下的土耳其—伊朗“友好关系” |
(四)土希矛盾影响下土耳其的巴尔干周边外交 |
三、走向多元化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土美矛盾初现 |
(二)走向缓和的土苏关系 |
(三)塞浦路斯问题与土耳其的西南欧周边外交 |
(四)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的土伊关系 |
(五)巴以冲突与土耳其中东周边外交 |
第五章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周边外交新探索 |
一、厄扎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新奥斯曼主义”的提出 |
(二)重建与突厥语国家关系 |
(三)加强与环黑海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
(四)“两伊战争”影响下的土耳其中东外交 |
(五)龃龉不断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国家关系 |
(六)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 |
二、“失去的十年”中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奇莱尔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二)埃尔巴坎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三)耶尔马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四)埃杰维特时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二节 正发党执政前期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进入新世纪的世界与土耳其 |
(一)国际背景及大国因素 |
(二)土耳其国内背景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 |
(一)“战略纵深主义”外交战略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内涵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东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伊朗 |
(三)“零问题”外交政策在中亚、南高加索及环黑海国家 |
(四)“零问题”外交政策在巴尔干 |
第三节 中东剧变以来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秩序重构背景下的世界与土耳其 |
二、“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蜕变 |
三、中东剧变与土耳其周边外交 |
(一)从“零问题外交”到“问题外交” |
(二)“宝贵孤独” |
(三)“回归正常”的周边外交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土耳其周边外交 |
第一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历史对比 |
一、帝国史与大国心态 |
(一)伊朗的“帝国记忆”与“大国心态” |
(二)俄罗斯的“帝国历史”与“大国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帝国历史比较 |
二、宗教信仰与“宗教领袖情怀” |
(一)作为“什叶派领袖”的伊朗 |
(二)东正教信仰与“弥赛亚意识” |
(三)土、伊、俄三国的宗教信仰比较 |
三、抗争史与独立、灵活的外交传统 |
(一)“抗争历史”与伊朗的外交传统 |
(二)俄罗斯的“抗争” |
(三)土、伊、俄三国的外交传统比较 |
第二节 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周边外交特征的结构性对比 |
一、“文明结合部”与国家认同构建 |
(一)“不要东西方”的伊朗 |
(二)从“左右摇摆”到“东西兼顾”的俄罗斯 |
(三)土、伊、俄三国的“东西之惑” |
二、“战略枢纽”与大国因素 |
(一)伊朗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周边外交中的大国因素及其应对 |
(三)土、伊、俄周边外交中大国因素比较 |
三、“地缘困境”与周边外交的应对 |
(一)伊朗的复杂周边及其应对 |
(二)俄罗斯以“后苏联空间”为核心的“多层次周边” |
(三)土、伊、俄三国周边系统的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比较分析的几点启示 |
一、“帝国遗产”——在一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依然巨大 |
二、国际、地区和国家——多层次因素决定一国周边外交的当前状态 |
三、世界或地区秩序重构对一国周边外交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主要参考网站 |
后记 |
(7)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震可保性和市场供需研究 |
1.3.2 地震及巨灾保险模式选择 |
1.3.3 地震保险承保能力 |
1.3.4 地震保险定价 |
1.3.5 地震再保险和保险证券化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地震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震风险、损失特征和趋势 |
2.2 地震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工具 |
2.2.1 政府救灾和财政补贴 |
2.2.2 慈善救助 |
2.2.3 地震保险 |
2.2.4 地震基金 |
2.2.5 地震风险证券化 |
2.3 我国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的实践探索 |
2.3.1 我国地震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 |
2.3.2 我国地震保险的沿革和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风险可保性分析和地震保险市场失灵 |
3.1 地震风险可保性分析 |
3.1.1 可保风险的理想条件 |
3.1.2 可保风险理想条件的突破 |
3.2 地震保险需求分析 |
3.2.1 地震保险需求的心理学理论 |
3.2.2 慈善对地震保险需求的挤出效应 |
3.3 地震保险供给分析 |
3.3.1 地震保险正外部性和准公共品属性 |
3.3.2 逆选择、高成本和技术经验限制 |
3.4 地震保险市场失灵困局的破解 |
3.4.1 需求端策略 |
3.4.2 供给端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地震再保险功能定位 |
4.1 再保险在地震保险中的地位与价值 |
4.1.1 提高经营地震保险的原保险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稳定性 |
4.1.2 实现风险的跨区域性分散 |
4.1.3 异质风险同质化功能 |
4.1.4 对风险累积和赔偿责任进行管控 |
4.1.5 跨险种风险分散 |
4.2 我国地震再保险现状 |
4.3 利用再保险机制构造地震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3.1 必要性分析 |
4.3.2 可行性分析 |
4.4 我国地震再保险的定位和功能 |
4.4.1 民生性和公益性 |
4.4.2 充足的承保能力和稳定的市场价格 |
4.4.3 风险扩散和提高经营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再保险视角 |
5.1 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的国际应用与实践 |
5.1.1 日本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2 美国加州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3 土耳其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4 法国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5 新西兰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6 中国台湾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2 国际地震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 |
5.3 国际地震再保险的比较分析 |
5.3.1 域内风险高度集中和统一分散 |
5.3.2 分层次再保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中的适应性分析 |
6.1 再保险市场均衡和共保体模式 |
6.1.1 再保险市场均衡 |
6.1.2 共保体模式 |
6.2 基于共保体实践的地震保险共保体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
6.2.1 博弈模型 |
6.2.2 核保险共保体博弈分析 |
6.2.3 农业保险再保共保体博弈风险 |
6.2.4 共保体模式特点和适用性 |
6.3 共保体模式应用于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震再保险共保体运营模拟分析 |
7.1 基于ALM模型和地震再保险共保体 |
7.2 地震风险和损失测度 |
7.3 基于ALM_GPD的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运营模拟分析 |
7.4 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实施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其他金融工具 |
8.1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金融工具的功能和特征 |
8.2 资本市场是传统再保险的有力补充 |
8.3 政府职能和传统地震再保险的界限 |
8.4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其他金融工具 |
8.4.1 风险分散工具 |
8.4.2 损失融资工具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我国地震再保险的制度构想与政策建议 |
9.1 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构想 |
9.1.1 民生性和公益性定位 |
9.1.2 分层次地震再保险风险分散机制 |
9.1.3 以共保体模式运营的核心机构 |
9.1.4 非经营型政府定位 |
9.1.5 多种渠道和工具并存的融资机制 |
9.2 地震再保险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 |
9.2.1 政策环境 |
9.2.2 社会环境 |
9.2.3 技术环境 |
9.2.4 法律环境 |
9.3 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政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注释 |
致谢 |
附录 A:表目录 |
附录 B:图目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亚欧运输通道及其风险研究进展 |
1.2.2 风险管理及战略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
1.2.3 风险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进展 |
1.2.4 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及风险管理界定 |
2.1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及通道运行 |
2.1.1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 |
2.1.2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界定 |
2.1.3 国际通道运行要素 |
2.2 通道运行研究进展及联通运行现状 |
2.2.1 中巴铁路研究进展及联通现状 |
2.2.2 巴伊土铁路研究进展及联通运行现状 |
2.3 项目战略风险管理与战术风险管理 |
2.3.1 战略风险与战术风险 |
2.3.2 战略风险管理与战术风险管理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风险辨识 |
3.1 通道运行风险定义及辨识方法 |
3.1.1 运行风险定义 |
3.1.2 运行风险辨识方法 |
3.2 通道运行风险内容 |
3.2.1 头脑风暴法辨识 |
3.2.2 事件梳理法辨识 |
3.3 通道运行风险定性辨识结果 |
3.3.1 分国别运行风险因素 |
3.3.2 分要素运行风险因素 |
3.4 通道运行风险定量辨识结果 |
3.4.1 建立辨识模型 |
3.4.2 权重系数 |
3.4.3 评价结果分析 |
3.4.4 辨识结果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关键风险评估识别 |
4.1 关键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基础 |
4.1.1 系统动力学 |
4.1.2 VENSIM软件 |
4.2 关键风险评估因果体系 |
4.2.1 自然子系统 |
4.2.2 人为子系统 |
4.2.3 维护子系统 |
4.2.4 社会子系统 |
4.3 关键风险评估动态演化模型 |
4.3.1 动态演化模型 |
4.3.2 模型方程设计 |
4.3.3 数据来源及赋值 |
4.4 关键风险评估结果 |
4.4.1 子系统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4.2 通道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关键风险分析 |
5.1 基于风险三要素的改进鱼刺图法 |
5.1.1 咬尾鱼刺图 |
5.1.2 咬尾鱼刺图绘制方法 |
5.1.3 咬尾鱼刺图应用特点及范围 |
5.2 中国段关键风险 |
5.3 巴基斯坦段关键风险 |
5.3.1 通道维护风险因素 |
5.3.2 人为风险因素 |
5.3.3 自然风险因素 |
5.4 伊朗段关键风险 |
5.4.1 通道维护风险因素 |
5.4.2 人为风险因素 |
5.5 土耳其段关键风险 |
5.6 小结 |
第6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关键风险应对策略 |
6.1 中国段运行关键风险应对策略 |
6.2 巴基斯坦段运行关键风险应对策略 |
6.3 伊朗段运行关键风险应对策略 |
6.4 土耳其段运行关键风险应对策略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10)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基液化在国外研究的现状 |
1.1.2 地基液化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本文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化土地基宏观震害的分析 |
2.1 液化土地基的宏观震害现象 |
2.2 液化土地基危害性的总结 |
2.3 引起宏观震害原因分析 |
2.3.1 土壤中土层结构性的影响 |
2.3.2 液化土的密实度影响 |
2.3.3 地下水位的影响 |
2.3.4 上部荷载的影响 |
2.3.5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液化的防治措施和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3.1 液化地基的工程性质和液化的机理 |
3.1.1 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1.1 砂土的工程性质 |
3.1.1.2 粉土的工程性质 |
3.1.2 液化土壤的液化机理 |
3.1.2.1 液化机理 |
3.1.2.2 影响土壤液化的因素 |
3.1.3 地基土的液化判别 |
3.1.3.1 液化判别 |
3.1.3.2 地基液化等级 |
3.2 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概述 |
3.3 工程上地基液化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的介绍 |
3.3.1 筏板基础 |
3.3.2 桩基础 |
3.3.3 振冲法 |
3.3.4 排渗法 |
3.3.5 强夯法 |
3.3.6 挤密法 |
3.3.7 换填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次分析法在地基土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1.2 应用层次分析法要注意的问题 |
4.2 层次综合分析法解决液化地基处理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 |
4.2.1 工程实例一 |
4.2.2 工程实例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土耳其地震看全球地震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J]. 钱庚,冯蔚. 地震科学进展, 2021(07)
- [2]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D]. 汤向晖. 辽宁大学, 2020(01)
- [3]基于国际合作的我国旱灾巨灾债券研究[D]. 刘世强.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4]黑海打开时间与土耳其东部Pontides弧侏罗纪演化[D]. 刘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6]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D]. 苏闻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D]. 张蕴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运行风险评估研究[D]. 夏晶.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9]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10]液化土地基震害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在抗液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 邹桂林. 南昌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