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说Cl_2性质的三“误解”(论文文献综述)
潘宜[1](2021)在《促进概念转变的化学键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冯怡君[2](2021)在《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微课早已经运用于化学教学中,但是以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集中在学科知识讲解中,而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新课标也强调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设计并制作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并运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可以更好地完善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模型。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和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微课等概念以及支撑素养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学生微课使用情况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目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水平中等偏低,学生对微课学习感兴趣,但没有很好地利用微课提升学习效果。基于调查结果,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急需发展,使用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在现状调查结果以及文献研究基础中,对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了分析,基于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制作原则,分别整合了对应五个维度的化学核心素养微课,设计与制作了“宏微视角认识钠单质”、“认识氯气与水反应,体会变化与守恒思想”、“探究钠与盐溶液反应,凸显模型建构”,“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过程”、“科学走进生活-补铁剂的使用”五个微课。之后,运用微课于实践,在实验班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在普通班采取普通授课模式。通过成绩分析、课堂观察、思维导图竞赛、访谈等多渠道对以素养为本的微课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成绩分析中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出现成绩明显差异;课堂观察中实验班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性更强;思维导图竞赛中,实验班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明显强于对照班;访谈中,实验班学生对以素养为本的微课给予较高的反馈,认为运用辅助上课能促进核心素养发展。根据以上多种渠道的结果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利用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辅助教学总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促进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谭灵芝[3](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模式,是一种以逆向思维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最先被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并进行了操作性的定义,它是把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并且强调评价先行的一种具有较强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在教学中运用UbD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多个方面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国不断地在进行课程的改革,并且还在多地实施了新高考,当前教学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轻素养教学倾向变成了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由原来的教师主导变成了现在的学生主体,由原来的学生单单只掌握知识变成了要能理解和能迁移运用知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背景和UbD模式相吻合。我国的教育背景形势指导了学校的教学,学校的教学中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往往以教学设计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的UbD模式下的化学教学设计就成为了众多教育研究者和中学校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将UbD模式落实到化学学科中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以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主题为例,通过检索文献和阅读书籍,分析UbD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明晰与UbD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相关的理论基础,阐述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程序,通过将其运用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在对相关文献和书籍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我国的教育背景,重点综述UbD模式的发展脉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UbD模式、教学设计、理解三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建构主义理论、目标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五个角度出发对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而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与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调查。通过以高中一线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了解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UbD模式的了解;通过以高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以及对教师教学的期望,现状调查的统计结果与分析为整个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第四部分:关于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概述。该部分首先阐述了UbD模式的特征;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程序;接着阐述了UbD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原则;然后对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最后阐述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以人教版高一年级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内容为例,分别设计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笔者分别从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阶段来进行,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笔者设计后经实践学校授课化学教师修改。其次,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分别运用到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然后,实践结束后,以“认识有机化合物”内容测验、学生自评量表、学生调查问卷、授课教师的访谈的形式对其教学成效进行检验。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高中化学中运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可操作性强。(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3)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自行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4)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信息处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5)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欢和认可。最后,研究总结。笔者首先总结和分析了本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然后结合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同时也为落实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婉怡[4](2020)在《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符号认知研究》文中认为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知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根基,化学符号是化学知识组成的基石。开展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化学符号认知研究,对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符号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梳理、整合中外有关化学知识分类和化学符号认知研究的文献,利用理论分析、概念界定、形态分析和教学实践等,围绕化学符号认知开展实证研究。因此认为:(1)化学符号是高度抽象和专业化的语言,是表征化学学科的独特语言,是表述化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根本。(2)“单独的学科语言”“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证的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具有的特征。(3)化学符号是化学知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交流的桥梁,代表化学知识的宏观表象和微观意义,能够实现化学知识“宏观”“微观”“经验”三者之间的解释与转换。(4)按照化学知识分类建构的化学符号认知方式,利于化学知识的认知。(5)实施化学符号的认知建立在化学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开展化学符号的认知教学,需要对认知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论文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论述:(1)对国内外化学知识分类和化学符号认知研究成果进行专题概述;(2)对支撑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专题阐述;(3)进行化学知识认知水平现状调查;(4)进行化学知识形态的理论分析,阐述化学学科特征;(5)进行化学知识分类和化学知识解构;(6)设计化学符号教学程序;(7)进行化学符号认知教学实践和总结。基于教学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以化学符号意义建构为线索的教学利于化学知识的认知。(2)“了解前概念”“提炼知识点”“明晰认知路径”“设计教学步骤”四步教学程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程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认知化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认知水平。(3)实施化学符号的认知建立在化学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开展化学符号的认知教学,必须对所认知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
江兰[5](2020)在《基于三阶试题的“电化学”学习困难和解决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化学课程中学习的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因此电化学原理的应用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电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往往会和高考命题素材联系起来。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对电化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理解,但在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困难,鉴于电化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及当下的教学现状,研究高中生电化学学习困难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通过访谈法、文献法、三阶诊断法、统计法对以下5个主要问题进行研究:(1)本研究中用到三阶测试题的特点以及哪些优势?对于编制的电化学三阶试题的质量如何评价?(2)被试者的各知识响应类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多少?(3)基于三阶测试的电化学试题的第一阶、前二阶、第三阶的迷思比例为多少?(4)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中有哪些迷思概念,电化学学习各知识维度的学习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5)基于三阶试题的“电化学”学习困难研究对教学有哪些结论和启示?本研究共分为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问题以及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习困难的方法,访谈法和传统的选择测试题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常用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相继开发出了二阶测试题和三阶测试题,通过对多种常用方式进行对比突出了本研究中用到的三阶测试的优势。同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出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教学设计、电化学的教学策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总结对比等的研究,专门针对电化学学习困难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利用三阶试题来诊断学生的电化学学习困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指导性。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的确定过程以及数据编码与记分方式。在一线化学教师和化学专家的帮助下对不合格的题目进行了删减,编制出了诊断学生电化学学习困难的三阶试题。第四部分主要对三阶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三阶试题诊断了高中生“电化学”学习困难,探查了学生的迷思概念以及知识储备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学生对于自身电化学认知水平的过当评价;知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化学电源和电化学的定量计算两个知识维度;迷思概念在各个知识维度均有体现,迷思比例最高的是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燃料电池、电解原理的应用等知识维度。第五部分对整体研究进行了整理,给出了对于教学的启示和解决策略,同时也给出了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做出了反思。
唐海燕[6](2020)在《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而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水平。那么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现状水平如何?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与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深圳市某高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的因素。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这些学生化学教师在科学教学性质中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水平与教师教学的关系。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由来,初步确定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科学本质、科学本质观等相关概念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与研究工具的选择与开发。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选择适合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编制调查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问卷,并将问卷进行发放与测试,以及编制对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进行观察的工具。第四部分为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目前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偏向于现代水平,但仍有向上发展的空间;(2)不同性别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水平无显着性差异;(3)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本质观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4)学生课后活动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本质教学的意愿不强;(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做到知行合一。第五部分为提出策略,针对学生目前科学本质观水平的现状以及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现状,提出研究建议如下:(1)提高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水平;(2)发展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3)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4)改变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实现多元评价和分层评价;(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梳理,反思本研究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
史红霞[7](2020)在《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师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开展PCK测评是了解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研究基于特定主题,开发特定主题学科教学知识(TSPCK)的测评工具,旨在全面、科学地测评教师的TSPCK,为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任务,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师PCK的研究。首先从PCK涵义、PCK要素研究、PCK现状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外教师PCK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国内教师PCK研究成果和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国内对教师PCK测评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更缺少对教师TSPCK的测评研究。第三章对国际典型的教师PCK测评工具进行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六种目前国外使用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然后从PCK评价框架、测查问卷、评定方法等几方面分析六种测评工具的特点,并提出对教师TSPCK测评的启示。第四章建构教师TSPCK测评框架。首先从教师PCK层级模型引出TSPCK,并阐述教师TSPCK的特征,建构教师TSPCK要素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Park提出的五要素模型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抽取、归纳教师TSPCK观测点;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观测点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框架,该框架由主题教学目标、主题内容相关知识、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主题教学策略知识、主题学习评价知识五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又有1-5个不等的观测点,总共12个观测点。第五章开发教师TSPCK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包括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两部分,首先根据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TSPCK测查问卷;然后,综合分析国外教师PCK测评中的评价方法和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确定了TSPCK的评价标准;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工具,其中测查问卷由个人信息调查和12个开放式问题构成,评价标准使用等级赋分法,每个观测点均有四个等级,且确定了等级表现描述,方便研究者制定具体主题的赋分标准并使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是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评。首先明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对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分析了学生在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中的迷思概念,在此基础上确定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知识点;然后分别对初中、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测查,并对测查结果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测评结果显示:(1)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呈正态分布,而在TSPCK的五个要素中,学生知识最难,内容知识、评价知识、策略知识次之,目标知识最容易;(2)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职称背景下,教师TSPCK表现有差异;(3)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各要素中各个题目的作答所处的等级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各个知识点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4)提取了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优质表现,建立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和化学平衡TSPCK知识库。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本研究建构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用此工具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进行了测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启示我们,教师PCK测评需要基于特定主题,教师TSPCK发展与教龄增长成正比;要加强教师对主题内容知识、对学生关于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的认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要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以及教师TSPCK的发展过程和机制。教师TSPCK测评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必然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学科主题的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查,揭示了中学化学教师TSPCK发展现状及表现,确定了这两个主题的优质TSPCK,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师PCK理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李文杰[8](2020)在《GⅡ码及其编解码器硬件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多数的数字通信与存储系统中,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 codes,ECC)或者纠删码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作为常见的代数码,RS码和BCH码已经被大量地研究,而且被多个工业标准采纳。通过级联短的代数码,人们可以得到有更好纠错性能的新码。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代数相关码的解码算法,相较于LDPC和polar码这类的现代编码有着更低的复杂度,并且他们的解码性能可以被精确地分析。Generalized integrated interleaved(GⅡ)码是一种基于RS或者BCH子码的级联码,最早被提出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他们也是一种局部可修复码(locally recoverable codes,LRC codes),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仅用部分码字实现纠错或者纠删。因为他们能在复杂度和性能上取得很好的折中,GⅡ码已经引起了很多研究兴趣。本文首先通过与传统的广义级联码(generalized concatenated codes,GC codes)对比,给出GⅡ码的一些特点。此外,提出了一个更广义的转移矩阵的定义。传统的转移矩阵只是其一种特殊情况,只要特定的可逆约束被满足,本文提出的广义转移矩阵的定义使得更多的矩阵可以被采纳。本文为GⅡ-RS码设计了高吞吐率的解码器。这是文献中首次实现GⅡ解码器。为 了缩短GⅡ解码器关键路径,reformulated inversionless Berlekamp-Massey(riBM)算法被采用,并且对传统的GⅡ解码算法进行了算法变形。变形后的算法可以解决GⅡ解码器的吞吐率瓶颈问题。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由误解码引起的性能损失问题。综合结果表明设计的GⅡ解码器可以达到超过100 Gbps的吞吐率。本文通过修改转移矩阵简化了 GⅡ-BCH码的编码算法,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应的编码器架构。该架构证明简化后的编码算法能够带来更低的硬件复杂度和更低的延迟,而不引入任何性能损失。传统的GⅡ码可以被看做是两层的码。在文献中,三层的GⅡ码已经被提出。直觉上来讲,多层GⅡ码有着更低的locality。可是,因为层数越多会导致相应的可逆约束越难满足,所以多层GⅡ码很难被构造。本文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构造多层GII码的方法,并用仿真结果证明多层GII码有着更低的locality。
翟文韬[9](2020)在《RAFT聚合制备温敏性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不同形状具有空腔结构的聚集体,在药物包覆、控制释放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亲水单体,分别以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疏水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S,S’-二(α,α’-二甲基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为链转移试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一系列温敏性两亲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PNIPAM-PBA-PNIPAM、PNIPAM-PTFEMA-PNIPAM。所合成聚合物亲水嵌段PNIPAM具有温敏性,对温度变化能够做出良好响应,疏水嵌段为具有优异微相分离结构的含氟聚合物,能够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胶束。采用透光率法、表面张力法、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等测定所合成聚合物的温敏性及自组装性能。以苏丹红Ⅳ作为模型药物研究聚合物胶束对疏水性药物的负载能力,从而探究聚合物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1、研究了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和不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BA-PNIPAM的温敏性,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温敏性以及温敏可逆性,并且含氟嵌段聚合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比不含氟嵌段聚合物更为敏感。2、研究了无机盐溶液对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温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NaCl和CaCl2溶液中,聚合物溶液LCST值无明显变化,说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对Cl-有很好的耐盐性;在不同浓度NaBr和KBr溶液中,聚合物LCST值随溶液浓度升高而略有下降。3、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和不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BA-PNIPAM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二者都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在较低浓度下形成均一稳定的胶束,含氟嵌段聚合物的CMC值比不含氟嵌段聚合物更低,说明含氟疏水单体的引入使得聚合物更易发生微相分离,胶束化能力更强。4、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法测定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溶液胶束粒径及粒径分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胶束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小于LCST时聚合物胶束粒径均一稳定,温度高于LCST值后,聚合物胶束发生团聚导致粒径增大。5、研究了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TFEMA-PNIPAM的温敏性和表面活性并与PNIPAM-PHFBA-PNIPA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亲疏水嵌段比PNIPAM-PTFEMA-PNIPAM的LCST值略高于PNIPAM-PHFBA-PNIPAM,说明嵌段聚合物中氟含量越高,疏水性越强,LCST值越低;PNIPAM-PTFEMA-PNIPAM的CMC略高于PNIPAM-PHFBA-PNIPAM,说明嵌段聚合物中氟含量越高,临界胶束浓度越低,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能力越强。6、以苏丹红Ⅳ作为模型药物研究含氟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和PNIPAM-PTFEMA-PNIPAM胶束的载药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嵌段比聚合物胶束均具有良好的载药性。
王泉[10](2019)在《基于WO3和N3/ZnO半导体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气体种类越来越多,如装修行业中经常碰到的有机挥发性气体(如苯、甲苯、丙酮和甲醛等),汽车尾气排放中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如NOx、NH3、H2S、SO2等),家庭燃气中涉及到的易燃易爆气体(如H2、CO、CH4);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类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对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大。为了应对实际气体的检测需求,气体传感器须具有材料合成简单、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检测范围广、选择性好等特性。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如WO3、ZnO、TiO2、SnO2等,具有优良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同时基于半导体氧化物材料的气敏元件具有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从而得到很多研究工作者的青睐。WO3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已被用于检测NO2、NH3、H2S和C2H5OH等气体。然而,很少有将三氧化钨材料用于检测氯气的报道,因此开发基于WO3新型氯气传感器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为了降低氧化锌(ZnO)基气体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同时提高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很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放在不同种类半导体(SnO2、CuO等)或贵金属(Pt、Pa、Au等)掺杂以及紫外光激发增敏等方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通过染料(如N3染料)掺杂改善半导体材料气敏性能的报道。本论文面向构筑高性能WO3和ZnO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如下:1:我们以WCl6为金属盐,通过改变材料合成过程中溶剂的种类,采用简单水热法制备出三种完全不同形貌的WO3材料。讨论了溶剂的极性对WO3材料形貌影响的机理。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和WO3纳米棒状和纳米片状材料相比,颗粒状WO3材料对氯气有非常高的灵敏度以及极低的检测下限。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谱(PL)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分析表明颗粒状WO3材料更好的气敏性能源于其较高的结晶度以及更高的表面氧空位浓度,并提出相应的气敏模型。2:以醋酸锌为金属盐,N3染料为掺杂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不同浓度N3染料原位掺杂的花状ZnO材料。气敏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黑暗条件和紫外光下,在绿光的照射下,经过N3染料掺杂的ZnO对乙醇有着更高的的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低的检测下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N3染料的掺杂能够显着提高ZnO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N3染料掺杂的可见光气敏增强机理。
二、话说Cl_2性质的三“误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说Cl_2性质的三“误解”(论文提纲范文)
(2)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核心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验法 |
1.4.4 课堂观察法 |
1.5 研究内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
2.1.3 微课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2.2.4 细化理论 |
3 以素养为本的微课问卷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问卷内容 |
3.4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1 关于微课的调查情况 |
3.4.2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调查情况 |
4 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设计原则与流程 |
4.1 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设计原则 |
4.1.1 以学生为主原则 |
4.1.2 针对性原则 |
4.1.3 五线索原则 |
4.1.4 科学性原则 |
4.1.5 多种评价方式原则 |
4.2 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流程 |
4.2.1 前期分析 |
4.2.2 微课设计 |
4.2.3 微课制作 |
5 运用以素养为本的微课进行实践 |
5.1 宏微视角认识钠单质 |
5.1.1 微教案 |
5.1.2 微学案 |
5.1.3 微过程 |
5.1.4 教学实践 |
5.2 认识氯气与水反应,体会变化与守恒思想 |
5.2.1 微教案 |
5.2.2 微学案 |
5.2.3 微过程 |
5.2.4 教学实践 |
5.3 探究钠与盐溶液反应,凸显模型建构 |
5.3.1 微教案 |
5.3.2 微学案 |
5.3.3 微过程 |
5.3.4 教学实践 |
5.4 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过程 |
5.4.1 微教案 |
5.4.2 微学案 |
5.4.3 微过程 |
5.4.4 教学实践 |
5.5 化学走进生活——补铁剂的使用 |
5.5.1 微教案 |
5.5.2 微学案 |
5.5.3 微过程 |
5.5.4 教学实践 |
6 实施效果评价 |
6.1 成绩分析 |
6.1.1 整体分析 |
6.1.2 具体分析 |
6.2 校内思维导图竞赛 |
6.3 课堂观察 |
6.3.1 课堂观察过程 |
6.3.2 课堂观察结论 |
6.4 学生访谈 |
6.4.1 访谈过程 |
6.4.2 访谈结论 |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致谢 |
(3)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
1.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3 新高考的实施 |
1.1.4 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教育实验法 |
1.5.5 访谈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UbD模式 |
2.1.2 教学设计 |
2.1.3 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情境学习理论 |
2.2.3 目标理论 |
2.2.4 多元智能理论 |
2.2.5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与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调查 |
3.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的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3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4 关于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概述 |
4.1 UbD模式的特征 |
4.1.1 “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 |
4.1.2 “意义学习,理解为先”的大概念教学 |
4.1.3 注重区分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 |
4.1.4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
4.2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程序简述 |
4.3 UbD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原则 |
4.3.1 系统性原则 |
4.3.2 科学性原则 |
4.3.3 可行性原则 |
4.3.4 目标、评估、教学一致原则 |
4.4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比较 |
4.4.1 教学设计程序的比较 |
4.4.2 教学设计出发点和终点的比较 |
4.4.3 教学资源的比较 |
4.4.4 教学方法运用效果的比较 |
4.4.5 教学评价方式的比较 |
4.5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4.5.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
4.5.2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有助于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5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设计 |
5.1 设计内容的选定和分析 |
5.2 具体设计思路 |
5.2.1 确定预期结果 |
5.2.2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5.2.3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
5.3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 |
5.3.1 单元设计框架 |
5.3.2 课时设计 |
6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证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方法 |
6.1.4 研究工具 |
6.1.5 研究过程 |
6.2 研究的结果分析 |
6.2.1 实验班学生自评量表的分析 |
6.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分析 |
6.2.3 实验班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6.2.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7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对照班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4:学生自评量表 |
附录5:“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
附录6: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7:调查问卷的解释总方差和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
附录8: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符号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一、化学知识分类研究追踪 |
二、化学符号认知研究追踪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丰富学习理论 |
二、指导教学实践 |
第二章 高中化学知识认知调查 |
第一节 一次教学问题解答引发的思考 |
第二节 调查目的 |
第三节 调查对象 |
第四节 问卷设计 |
一、调查问卷初测 |
二、正式调查问卷 |
第五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高中化学知识认知水平 |
二、高中化学知识认知态度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皮尔斯的三元符号观 |
二、思维适应控制与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符号 |
二、知识 |
三、知识表征 |
第四章 化学知识的形态 |
第一节 化学学科的特征 |
一、特殊的学科语言 |
二、独特的研究方法 |
三、实证的化学实验 |
第二节 化学知识的类型 |
一、知识分类的依据 |
二、化学知识的类型及表征 |
第三节 化学知识的组织 |
一、化学知识架构 |
二、化学知识内容 |
第五章 化学符号认知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化学符号认知方式 |
第二节 化学符号认知教学程序 |
一、了解前概念 |
二、提炼知识点 |
三、明晰认知路径 |
四、设计教学步骤 |
第三节 化学符号认知教学实例 |
一、案例一《钠及其化合物》 |
二、案例二《离子反应》 |
三、案例三《认识有机化合物》 |
第四节 实施结果调查 |
一、调查内容确定 |
二、调查数据统计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5)基于三阶试题的“电化学”学习困难和解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习困难 |
1.4.2 电化学 |
1.4.3 假阳性 |
1.4.4 假阴性 |
1.4.5 知识缺失 |
2 研究综述 |
2.1 学习困难的诊断方法 |
2.2 电化学问题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总体设计 |
3.2 三阶试题研究内容的确定 |
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4 研究工具 |
3.5 三阶测试的记分过程与编码 |
3.5.1 第一阶迷思分数 |
3.5.2 前两阶迷思分数 |
3.5.3 三阶迷思分数 |
3.5.4 数据编码方式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试题质量评价 |
4.2 学习结果评价 |
4.3 三阶测试结果及其响应类型统计结果分析 |
4.4 迷思概念分析 |
4.5 电化学学习困难的分析 |
5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解决策略和对教学的启示 |
5.3 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开放式问卷——电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
附录 B 三阶测试问卷——电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
致谢 |
(6)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科学本质观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
1.1.2 研究科学本质观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必要课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本质 |
2.1.2 科学本质观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科学本质内涵与范畴的界定 |
2.2.2 科学本质观的发展历史 |
2.3 国内外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
2.3.1 国外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
2.3.2 国内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
2.4 教师科学本质教学实践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相关性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调查工具 |
3.4.2 课堂观察工具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人口学因素分析 |
4.1.3 问卷调查小结 |
4.2 课堂观察过程与分析 |
4.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4.2.2 Z教师“硫与硫的氧化物”科学本质教学过程与分析 |
4.2.3 Z教师“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科学本质教学过程与分析 |
4.2.4 Z教师科学本质教学小结 |
4.3 访谈过程与分析 |
4.3.1 学生访谈过程与分析 |
4.3.2 教师访谈过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提升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策略 |
5.1 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 |
5.2 发展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 |
5.3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
5.4 改变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
5.5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头并进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水平观察量表 |
附录三: “硫和硫的氧化物”文本转录与编码 |
附录四: “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的排布”文本转录与编码 |
附录五: 学生访谈文本 |
附录六: Z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访谈文本 |
致谢 |
(7)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任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国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
一、教师PCK的涵义研究 |
二、教师PCK的要素研究 |
三、教师PCK现状研究 |
四、国外教师PCK研究小结 |
第二节 国内教师PCK研究现状 |
一、国内教师PCK文献信息计量分析研究 |
二、国内教师PCK研究结果和热点分析 |
三、国内教师PCK研究小结 |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 |
第三章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特点 |
一、Loughran团队开发的CoRe工具 |
二、Park团队开发的Park工具 |
三、TEDS-M开发的MPCK测评工具 |
四、Erickson学院开发的PCK测评工具 |
五、Mavhunga团队开发的TSPCK测评工具 |
六、Aydeniz团队开发的STSPCK测评工具 |
第二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
一、依据教师PCK要素理论确立PCK测评框架 |
二、基于特定主题测评教师PCK |
三、使用多样化的调查工具测查教师PCK表现 |
四、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定教师PCK发展 |
五、结合本土实际应用已有PCK测评工具 |
第四章 教师TSPCK测评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师TSPCK概念和理论框架 |
一、教师TSPCK |
二、教师TSPCK的特征 |
二、教师TSPCK的要素 |
第二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确定 |
一、确定教师TSPCK观测点的过程 |
二、教师TSPCK观测点的内容 |
第三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修正 |
一、研究方案 |
二、修正结果 |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框架 |
第五章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教师TSPCK测查问卷的开发 |
一、测量方法的选择 |
二、测查形式的选择 |
三、测查项目的设置 |
第二节 教师TSPCK评价标准的开发 |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观测点等级表现描述 |
三、确定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修正 |
一、访谈过程 |
二、修正结果 |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
一、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构成 |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
第六章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 |
第一节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内容分析 |
一、课标对溶解度主题知识的要求 |
二、历年中考科目说明对溶解度的要求 |
三、溶解度主题的迷思概念 |
四、溶解度主题中的知识点 |
第二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过程 |
一、测查对象 |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
三、评分标准 |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现状分析 |
一、初中教师溶解度TSPCK整体表现分析 |
二、不同背景教师溶解度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
三、化学教师溶解度主题TSPCK各题目、各知识点具体表现分析 |
四、初中化学教师关于溶解度主题TSPCK优质表现 |
第七章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知识内容分析 |
一、课程标准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
二、历年高考大纲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
三、化学平衡主题的迷思概念 |
四、化学平衡主题中的知识点 |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过程 |
一、测查对象 |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
三、评分标准 |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现状分析 |
一、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分析 |
二、不同背景教师化学平衡主题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主题各题目、各知识点TSPCK具体表现分析 |
四、高中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主题TSPCK优质表现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师TSPCK测评框架 |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 |
三、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表现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教师PCK测评的启示 |
二、对教师PCK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教师TSPCK |
二、继续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 |
三、进一步研究教师TSPCK发展过程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GⅡ码及其编解码器硬件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系统中的差错控制编码 |
1.2 GⅡ码的发展与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工作 |
第二章 代数码与GⅡ码 |
2.1 有限域与线性分组码 |
2.2 BCH码和RS码 |
2.3 GⅡ码基础 |
第三章 GⅡ码的转移矩阵 |
3.1 GⅡ-RS码的编解码算法 |
3.2 广义转移矩阵 |
3.3 GⅡ码与GC码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吞吐率GⅡ解码器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BM算法的GⅡ解码算法 |
4.2 改进的基于riBM算法的GⅡ解码算法 |
4.3 GⅡ码性能分析及实例构造 |
4.4 GⅡ解码器硬件架构设计 |
4.4.1 解码器顶层架构 |
4.4.2 嵌套校正子计算单元 |
4.4.3 系数更新计算单元 |
4.4.4 其他单元和讨论 |
4.5 实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Ⅱ编码算法及其硬件架构设计 |
5.1 对角化转移矩阵后的编码算法 |
5.2 GⅡ-RS编码器硬件架构 |
5.3 GⅡ-BCH编码器硬件架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层GⅡ码 |
6.1 GⅡ码的分层 |
6.2 三层GⅡ码 |
6.3 约束矩阵与三层GⅡ码的可逆约束 |
6.4 多层GⅡ码 |
6.5 举例与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RAFT聚合制备温敏性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
1.1.1 RAFT聚合机理 |
1.1.2 RAFT聚合动力学 |
1.1.3 RAFT聚合单体和RAFT试剂的选择 |
1.1.4 RAFT聚合中端基的修改 |
1.1.5 高分子量和高聚合速率的实现 |
1.1.6 RAFT聚合的脱氧 |
1.1.7 RAFT聚合的引发类型 |
1.1.8 RAFT聚合过程 |
1.1.9 RAFT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 |
1.1.10 RAFT聚合未来展望 |
1.2 环境敏感性聚合物 |
1.2.1 pH敏感性聚合物 |
1.2.2 温敏性聚合物 |
1.3 含氟聚合物 |
1.4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胶束性能 |
1.5 选题背景 |
第二章 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的合成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S,S’-二(α,α’-二甲基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的合成 |
2.2.4 大分子链转移试剂(PNIPAM-TTC)的合成 |
2.2.5 嵌段聚合物PNIPAM-PHFBA-PNIPAM和 PNIPAM-PBA-PNIPAM的合成 |
2.2.6 嵌段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2.7 嵌段聚合物表面活性的测定 |
2.2.8 嵌段聚合物温敏性的测定 |
2.2.9 嵌段聚合物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形态观察 |
2.2.10 嵌段聚合物胶束载药性能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
2.3.2 嵌段聚合物温敏性的研究 |
2.3.3 无机盐离子对聚合物溶液温敏性的影响 |
2.3.4 聚合物溶液的温敏可逆性 |
2.3.5 嵌段聚合物胶束性能的研究 |
2.3.6 PNIPAM-PHFBA-PNIPAM胶束的载药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段聚合物PNIPAM-PTFEMA-PNIPAM的合成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NIPAM-PTFEMA-PNIPAM的合成 |
3.2.4 嵌段聚合物表面活性的测定 |
3.2.5 嵌段聚合物温敏性的测定 |
3.2.6 嵌段聚合物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形态观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NIPAM-PTFEMA-PNIPAM的合成 |
3.3.2 PNIPAM-PTFEMA-PNIPAM温敏性的测定 |
3.3.3 PNIPAM-PTFEMA-PNIPAM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3.4 PNIPAM-PTFEMA-PNIPAM溶液胶束粒径的测定 |
3.3.5 PNIPAM-PTFEMA-PNIPAM胶束形貌 |
3.3.6 PNIPAM-PTFEMA-PNIPAM胶束的载药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位论文题录 |
(10)基于WO3和N3/ZnO半导体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体传感器 |
1.2.1 气体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 |
1.2.2 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 |
1.2.3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1.2.4 几种典型的WO_3和ZnO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形貌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对氯气气敏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方法 |
2.2.2 材料表征仪器 |
2.2.3 气敏元件的制备及测试 |
2.3 材料表征 |
2.3.1 材料XRD表征 |
2.3.2 材料形貌表征 |
2.3.3 材料不同形貌的机理分析 |
2.4 材料气敏性能 |
2.5 材料气敏机理研究 |
2.6 结论 |
第三章 可见光激发下花状N3/ZnO气体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和方法 |
3.2.2 材料表征仪器 |
3.3 材料表征 |
3.3.1 材料XRD表征 |
3.3.2 材料形貌表征 |
3.4 材料气敏性能 |
3.5 材料气敏机理研究 |
3.6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话说Cl_2性质的三“误解”(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概念转变的化学键教学研究[D]. 潘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D]. 冯怡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D]. 谭灵芝.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符号认知研究[D]. 张婉怡.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基于三阶试题的“电化学”学习困难和解决策略研究[D]. 江兰.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D]. 唐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D]. 史红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GⅡ码及其编解码器硬件架构研究[D]. 李文杰. 南京大学, 2020(04)
- [9]RAFT聚合制备温敏性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D]. 翟文韬.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WO3和N3/ZnO半导体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 王泉. 深圳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