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度参与购买的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锐[1](2020)在《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消费者对探路者公司产品的态度与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户外用品产业在西方的发展已接近百年,而在中国的发展仅20年的时间,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受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压力、体育品牌跨界、时尚流行趋势变化、多项主要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该行业在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有着适当的调整。而截止到现在,预计调整期已接近尾声,如何把握新的增长点,是当下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为出发点,以民族品牌探路者产品为例,做了详细分析。为了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本人做了如下工作。对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户外服装设计与开发、探路者公司上市后的年度报告摘要进行了资料搜集和重点学习,特别是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方面,总体上不少于30篇文献、10本专着或教材,以上的研究为此论文的写作做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外本人对消费者共计发放问卷298份,实际有效221份,回收率74.16%,此番工作为此论文的分析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户外用品市场现状、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状况、探路者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的梳理,明晰了该行业和市场的特点。其次,对国际知名品牌北面和探路者的户外用品做了对比和自比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国内消费者在户外用品的选择上有着很多共性和差异性。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出的户外用品探路者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建议,主要从影响消费者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大方面,以供该司进行参考。近些年来,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在我国已进入普及和应用阶段,而户外用品市场仍处在该行业的发展初期,目前国内关于两者结合的研究甚少,而本文却抓住此点进行了尝试,这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希望以上分析对类似企业在制定态度改变策略上有借鉴意义。
王裕根[2](2019)在《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行为,深入分析中央、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在推进国家环保法律执行的权力关系及其结构,从政府运作过程的视角揭示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并解释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对基层环保执法的塑造。从现实经验看来,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前提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确实存在并通过有效途径把信号传递到县级环保执法部门。乡村企业污染总是发生在一定场域中,特定场域中的社会主体对污染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化会影响环境利益的表达。村庄中不同农民认知观念、价值以及利益取向的差异化弱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直接影响了村庄社会的环境利益表达。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农民的弱组织性影响到国家执法力量的介入方式和强度。只有当农民组织起来反映自己所受的损害并释放出环境违法行为的强烈信号,国家执法力量介入的力度才会加大。然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乡村企业排污行为是否构成环境违法行为还依赖于国家的权威技术认定。国家在认定乡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污染认定的科技理性与村庄生活理性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农民与企业发生环境利益冲突,县级环保部门及乡镇政府对污染的界定存在权威支配、话语支配以及信息支配,农民基于生活理性对污染的认知话语常常被边缘化,这为乡镇政府和县级环保部门调解企业和农民的环境纠纷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企业、乡镇政府以及县级环保部门数次利益博弈之后,农民渐渐陷入了“补偿陷阱”,象征性污染补偿逐步代替实质意义上的法律监管。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与乡镇政府本身处于地方条块关系中。县级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法律执行的立场和态度。受制于地方条块权力结构以及政商关系,具有执法权的县级环保部门并不会严格执法而是选择“以罚代管”策略,让法律不完全执行。“以罚代管”既协调了县领导与乡村企业的政商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县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然而,“以罚代管”并没有治理污染问题,反而使得乡村企业排污行为具有了正当性。尽管部分农民不断上访,但根据信访属地管理原则,乡村企业与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最终还是要乡镇政府进行处理。由此,在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时,没有执法权的乡镇政府必须协调好乡村企业和村庄农民的利益冲突关系。而受制于县级政府发展和稳定的双重考核机制、基层社会的权力—利益关系网以及自身治理资源的欠缺,乡镇政府往往会选择一种模糊性治理策略来对待污染问题。乡镇政府模糊化处理乡村企业和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实际上掩盖了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由于县级政府要维护乡村企业的利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再加上基层社会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所以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未能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真正重视乡村企业污染问题的治理,这导致国家环保法律实施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也即,地方条块环保履职实践存在执法目标偏离。与此同时,受污染影响的农民群体也遭遇了环境利益诉求表达上的挫败感。环保督察是一种在党政体制结构内推动环保法律执行的制度创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各种方式传导政治压力让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应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环境问题。县级党委政府在感知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之后,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整合相关环境执法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责任倒逼机制落实到每个执法者,此时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这就改变了以往法律执行的“悬浮”状态,使得国家法律渗透到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实践中。通过环保督察解决了一些底层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受制于央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央难以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难以倒逼地方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因此,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只是得到中央的适度矫正。当中央的力量介入地方条块履职实践,此时条块关系中的央地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党政体制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法律执行角度看,当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很大时,中央能够通过政治整合的方式,把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整合,打破国家环保法律在地方执行中梗阻,推动国家环保法律向基层社会渗透,同时对执法过程的利益冲突进行整合,让执法目标偏离得到适度矫正。但是,这种矫正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与执法偏离形成多次互动和博弈关系,并在偏离中寻适度。纵观基层环保执法的过程可以看到,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难以有效吸纳到常规环保执法的政府决策和执行中。当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无法得到地方政府有效吸纳和整合,导致执法目标偏离过大影响到中央的政治权威时,中央能够在既定的体制结构内创新系列制度推动环保法律执行。中央通过环保督察的形式创建了中央与基层群众的制度化联系,并通过政治压力传导重新激活了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意见表达、政府决策以及政府执行的政府过程,从而让基层社会的环境利益能够被吸纳到地方政府决策和执行中。由此,以党政关系为基本的条块关系时刻存在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塑造着基层环保执法实践,并在实践中呈现波动性。
曾乾[3](2019)在《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自身捉襟见肘的供给能力之间的冲突,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理想选择。经过20多年发展,尤其是自2013年政府全面推广以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逐渐丰富,规模迅速扩大,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购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由于公共价值被忽视而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从合肥公交站台顶板倒塌事件到新丰县练溪托养事件,再到石家庄桥西区疫苗事件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遭遇发展困境。新兴起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公共价值的追求以及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方式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指导下,本文从公共价值视域出发,运用文献法、案例法等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尝试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维度出发探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问题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问题的可能策略,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问题的化解提供一种思路。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目前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购买公共服务的目标迷失、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不足以及购买公共服务的互动与协作伦理失范等三个方面。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文发现主体间公共价值共识尚未达成、公共品性缺失和互动与协作基础薄弱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以主体间公共价值共识达成作为价值基础、以塑造主体的公共品性作为能力保障、以构建三元主体间互动与协作机制作为关键支持的综合策略,来化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问题,从而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刘建军[4](2019)在《基于顾客参与的旅游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预期目标与决策行为冲突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服务体验目标和服务体验参与程度具有差异化认知。消费者对于服务体验的感知是一种感性的情感体验,而对于服务体验参与度的感知则是一种理性的参与过程。在进行购买之前,消费者会由于存在这种心理上的认知冲突而对决策判断产生影响。服务体验参与度给消费者带来两个方面的感知,一是由于参与度的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强,但是感知的付出也会更高;二是参与度低,消费者感知的付出更少,在服务体验过程中比较轻松,但是感知的服务体验更弱。这就出现了消费者多重目标冲突的局面,需要参与度高的深度体验还是参与度低的轻松体验。旅游服务业就是典型的例子,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体验存在双重的目标冲突。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体验的目标首先体现在旅游吸引物的高峰体验上,另外也对支持高峰体验的一些事务有较高的要求。就是说,消费者想要有更深的高峰体验,但是又要付出更多精力在支持体验上;另一方面,消费者希望更轻松的旅游事务支持体验,但是由于参与度低而削弱高峰体验感。针对这种局面,旅游公司向消费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一种是强调消费者更多参与的自由行旅游服务产品,另一个是强调消费者参与度低的跟团游旅行服务产品。自由行是以满足消费者深度旅游体验为目标,同时企业帮助解决部分的旅游事务,但旅行过程中需要消费者较多参与决策的一种旅游服务产品。跟团游是以满足消费者轻松旅游体验为目标,企业解决了旅行过程中几乎所有旅游事务,消费者随波逐流、参与度低,因此旅游的体验感不强。那么,对于两种不同目标诉求的旅游产品,企业应该怎么样进行广告宣传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呢?首先,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体验的认知是否存在预期目标与决策行为冲突?如果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消费者怎么取舍?进而在做决策时,消费者的决策思维是什么样的?当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后,企业的营销策略模式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产生良好的广告态度,甚至购买意愿。针对这些问题,以旅游服务业为研究视角,本文开展了两个研究。研究一主要探讨消费者是否存在预期目标与决策行为冲突以及如何来权衡或取舍?进而决策思维模式是什么?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讨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模式?研究一消费者预期目标和决策行为冲突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消费者对旅游服务体验存在预期目标-决策行为认知冲突的情况。消费者认为自由行旅游获得了更深的体验感,但付出更多精力;跟团游免除了旅游事务的烦恼,但旅游体验感不深。第二,针对这一冲突,根据启动目标动机、损失厌恶框架效应,消费者对自由行旅游更在乎深度体验感,而对于跟团游旅游消费者更在乎免除繁琐事务后的轻松旅游体验。第三,根据双加工理论模型,在旅行过程中,自由行消费者心理过程更加感性,跟团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更加理性。因此,在进行决策时,消费者选择自由行旅游产品时感性思维占主导,选择跟团游产品时理性思维占主导。研究二,消费者预期目标和决策行为冲突性企业营销模式的应对策略及机制。根据双加工理论系统信息匹配原则,企业营销策略匹配应用的原则是尽量弱化消费者预期目标和决策行为冲突性的影响,提高消费者处理流畅性。研究发现,第一,旅游产品类型和广告信息诉求类型的匹配效应。消费者对于自由行旅游产品采用情感型信息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消费者表现出比采用理性型信息宣传的广告更好的广告态度;消费者对于跟团游旅游产品采用理性型信息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消费者表现出比采用情感型信息宣传的广告更好的广告态度;第二,旅游产品类型和旅游目的地类型的匹配效应。根据以往研究,旅游目的地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两个类别。本文研究发现,消费者对自由行旅游产品的目的地是享乐型时,比旅游目的地为实用型表现出更好的广告态度;消费者对跟团游旅游产品的目的地是实用型时,比旅游目的地为享乐型表现出更好的广告态度。第三,旅游产品类型、广告信息诉求类型和旅游目的地类型的匹配效应。对于自由行旅游产品,相比其他组合,自由行-情感型信息-享乐型旅游目的地的组合更能引起消费者更好的广告态度以及购买意愿;对于跟团游旅游产品,相比其他组合,跟团游-理性型信息-实用型旅游目的地的组合更能引起消费者更好的广告态度以及购买意愿。第四,处理流畅性的中介机制。本文引入处理流畅性理论,试图解释广告匹配度和广告态度以及购买意愿关系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处理流畅性在广告匹配度和消费者感知的旅游产品类型、广告信息诉求类型和旅游目的地类型匹配度越高,感知到的流畅性也越高,进而对广告产生更好的态度,以及更强烈的旅游产品购买意愿。最后,在完成了两个主体研究之后,本文对服务体验产品由于感知的参与度不同导致的体验目标和决策行为目标不一致性进行了理论和管理实践意义上的总结与归纳,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
陈桃丽[5](2019)在《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L省F县调研数据》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重视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既包括家庭经济水平条件因素,也包含家长参与教育的具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家长参与教育的具体行为,包含认知参与、学业辅导、监管规范、活动交流、基于学校参与五个指标,探究农村地区家长教育参与行为的现状,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选取学生学习投入这一强调学习过程和感受的指标,分为情感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三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东北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四五六年级2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农村地区家长教育参与情况,并探讨学生感知的家长教育参与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参与的总体得分高于平均值,其中以认知参与和学业辅导为主,监管规范和活动交流频率较少,基于学校参与频率最低。(2)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对学生学习投入有显着影响,其中,认知参与、学业辅导、监管规范、活动交流这四项参与行为对学生投入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基于学校参与行为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不显着。家长教育参与对学生学习认知投入影响最大,具体行为有学业辅导、活动交流、监管规范;其次是学习情感投入,具体影响行为有学业辅导、认知参与和基于学校参与;对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影响最小,影响方式为学业辅导、认知参与和活动交流。(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参与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增加家长教育参与行为,能够减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学生投入的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三个建议:(1)多方联动,发挥好家长教育参与的积极效应。(2)关注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参与。(3)处理好学生主动性和家长教育参与的关系。
张冬[6](2019)在《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及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居民脱贫致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突出、游客吸引力强,其旅游发展速度快,但同时利益诉求多样、局部利益关系失衡,由此引发的利益冲突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显着制约因素,亟待解决。通过对国内外民族旅游、旅游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本文发现现有成果基本围绕旅游利益进行静态阐述与表达,对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利益关系的研究多停留在个案分析,缺乏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的动态考察。这为本文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有助于丰富民族旅游发展及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体系。基于对利益、旅游利益、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概念界定,借助冲突、经济演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本文从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利益演化,针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发生演变、利益关系失衡、利益冲突持续不断”问题,力图通过利益调控化解冲突、打破低效率路径依赖,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理论分析和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少数民族村寨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和旅游产业的现代性两个条件的共同约束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基本过程可确定为萌芽、起步、发展、巩固、衰退五个阶段,该过程构成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的时间维度。基于此,本文有如下发现:(1)随阶段推移,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主体趋向多元。本文依据利益贡献度、利益享有度和利益影响度三个指标,利用专家评价法,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核心利益主体进行识别:在萌芽阶段,社区居民和旅游者为核心利益主体;进入到起步阶段及以后,社区居民、旅游者、政府和企业共同成为核心利益主体,且具有长期稳定性;伴随利益主体的演化,民族村寨旅游从内源式的自发发展转向内源、外源共同推进的“自发+他推”模式。(2)随阶段推移,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诉求趋向多样。本文指出旅游利益诉求可分为经济、文化、环境、政治及其他四个方面,各核心利益主体诉求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单纯的经济利益追求向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综合利益演化;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具有层次性,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政府的利益诉求基本围绕政绩需求,由产业扶持转向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利益诉求始终以经济为主,同时注重对利益关系的协调与维护;旅游者的核心诉求是民族文化体验,经历了从猎奇性观光到重视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转变;学者等社会公众没有直接利益诉求,但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增强。(3)随阶段推移,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主体博弈策略随冲突变化而演化。利益主体的增多以及利益诉求的多样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均衡,利益冲突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博弈分析可知:萌芽阶段的核心利益冲突发生在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最优的策略组合为社区居民规范经营、旅游者满意;起步阶段的核心利益冲突主要是围绕资源开发进行的讨价还价,在政府持公正立场条件下,最优的策略组合是企业增加投资、社区居民配合开发;发展阶段的核心利益冲突发生在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最优的策略组合为社区分享收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巩固阶段的核心利益冲突围绕民族文化保护,最优的策略组合为政府引导、社区居民参与;衰退阶段的核心利益冲突围绕市场规模的缩小,最优的策略组合为企业积极创新、旅游者满意。(4)随阶段推移,民族村寨旅游利益调控需阶梯式完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的调控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在政府主导下,吸纳社区居民、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在萌芽阶段建立市场管理制度,在起步阶段建立多主体利益协商制度,在发展阶段建立利益分配制度,在巩固阶段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制度,在衰退阶段建立市场创新制度,通过制度的阶梯式完善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路径的优化;各阶段的制度建设是一个连续过程,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环境、前一个阶段发展成果密切相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和昆明糯黑村为案例,通过文献搜集、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其利益演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企业的介入能够帮助村寨打破“内源式”发展的路径依赖,但也会引发诸多利益冲突,因此,民族村寨旅游需特别重视对引入企业的甄别与培育;(2)社区居民的主要诉求一直以经济利益为主,缺乏参与旅游公共事务的渠道和能力,导致其政治性的诉求不强烈;(3)萌芽阶段的冲突影响最小,可通过进入起步阶段而自然化解,但开发、发展、巩固阶段的利益冲突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其影响会进一步恶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突破以往对民族村寨旅游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的静态分析,结合实践线索探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指出通过多主体的参与、对利益诉求科学引导、对制度进行合理安排能够有效解决利益冲突,保证利益结构演化的稳定性;以少数民族村寨旅作为研究对象,验证并丰富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微观的旅游目的地,尽管其开发模式不同,但可以发展规模为参照呈现特定的周期和过程。
校欣玮[7](2019)在《全人教育视野下大班幼儿自主进餐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幼儿园以自主进餐取代传统进餐。进餐的质量与幼儿的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应当得到足够重视,但当下有关自主进餐的实证研究还较为欠缺。因此,在自主进餐如火如荼开展的今日,结合课程改革背景,深入自主进餐现场,依据全人教育理念,系统分析自主进餐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揭示当前幼儿园开展自主进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改善途径为目的,以江苏省6所开展自主进餐的幼儿园为研究对象,以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为主要方法,在全人教育视野下,结合自主进餐的宏观背景与微观结构、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对自主进餐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主进餐实施的背景,二是自主进餐要素的构成,三是自主进餐存在的问题。既将自主进餐作为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进行剖析,以探析其内在构成的特点,又将其作为更大系统下的子系统进行梳理,以厘清其背后的脉络。本研究首先对自主进餐实施背景进行分析,交代了幼儿园开展自主进餐的外在推力、内在动力、根本原因分别是课程改革项目的促动、现代教育观的影响、课程改革的实质需求,并进一步在全人教育“整体”、“系统”、“联系”的观念基础之上,揭示自主进餐所追求的价值,即通过“生态”整合的方式,促进“身心统一”的发展,形成“我与你”的平等共存的师幼关系。其次是对自主进餐要素构成的剖析,自主进餐的构成包括作为主体的幼儿、作为支持者的成人,以及物质环境。该部分以观察法为主,以访谈法、实物收集法为辅,对6所开展自主进餐的幼儿园进行了研究。对自主进餐中幼儿的分析从幼儿的行为、经验类型出发,阐释作为主体的幼儿在自主进餐中的参与性、自主性。对自主进餐中成人行为的分析分别研究了教师和保育员的行为,昭示成人在自主进餐中的支持性。对物质环境的分析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出发,并结合全人教育对物质环境的要求,揭示物质环境的适宜性。最后以自主进餐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焦点,从问题聚焦、问题解蔽、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剖析,总结出自主进餐实践中存在违背卫生保健要求、幼儿自主性低、幼儿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等问题。结合自主进餐的宏观背景与微观构成,提出教师对自主进餐的片面理解、自主进餐推行缺乏系统性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教师提供支架、组织协调合作、保教形成合力是自主进餐的优化路径。
叶丽群[8](2019)在《关于旅游自治社区的“过度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厦门市曾厝垵社区为例》文中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给当地经济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出现的过度商业化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社区自我治理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具有旅游吸引物的自治社区的过度商业化研究成了新的热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深度访谈法,首先界定了两个基本概念。“旅游过度商业化”是指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旅游的经济利益,满足游客对目的地的商品消费需求大大超过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核心资源体验需求,由此带来旅游商铺数量超过生活型商铺数量,地方特色文化消退,旅游商品同质化,经济资本取代文化资本,最终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出发点,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培育对象,旨在挖掘、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促进全体成员对社区特色资源的理解与认同,凝聚社区意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围绕特色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以此提高社区总体品质,使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对案例地厦门市曾厝垵社区的概况和旅游发展进行回顾,指出当前社区存在的旅游过度商业化问题。接着,运用创造性破坏理论、外部性理论、级差地租理论和博弈理论对旅游自治社区过度商业化的阈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当地政府没有参与具体治理下,社区居民、商家和游客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造成了外部的不经济,其共同行为导致旅游自治社区走向过度商业化。最后,提出采用社区教育解决过度商业化的策略。通过引入内生式发展理论内涵,提出了社区教育的有效模式。分析了“台湾桃米社区”取得的成功经验,得到启示:通过社区教育改变人的观念是社区营造取得成功的关键。对曾厝垵社区自治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提出通过引导和转变社区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挖掘社区核心旅游资源,并紧紧围绕核心资源,通过对社区主体采取职责与角色划分,进而开展社区旅游教育,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使社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邓志锋[9](2018)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大量资源投入,就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两个目标而言,购买公共服务这个实践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有鉴于此,必须反思作为主导方即政府在其中的行动,其行动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背后隐含什么样的逻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丰富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视角,围绕购买公共服务提供建议。国内的相关研究偏重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缺乏对政府行动逻辑的简洁总结。论文借助治理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的组织理论,聚焦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从场域、主体、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分析框架。围绕这些问题在上海、江苏、江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文献分析展开研究。论文首先提炼了购买公共服务场域中的两个主要的特征,即分离和缺位,自主与约束;其次,论文对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三方主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三,论文将政府行为从购买决策、过程监督、关系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其四,论文分析社会组织因此出现的策略性行为,以及这对公共服务的产出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论文最终将政府行动逻辑概括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其中功能强化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体制吸纳是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多策略地扩大非对称依赖,加上社会组织党建(这不局限于参与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双管齐下,让社会组织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协作者,消除其对政府权威的可能挑战。论文认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是一般意义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在特定场域的进化版,反映了政府控制如何在购买公共服务中技术化生长。论文认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扩大了自主和约束的冲突,使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割裂成为现实,也带来了社会组织的内卷化,这和社会治理的方向相背。基于治理理论,作者认为应该进行政府行为的逻辑再造,转变为主动培育-合作供给,考虑到政府相对社会组织的巨大资源优势,政府应该主动进行制度供给,这包括缩小非对称依赖、收缩优先权、模式创新、引入公众参与等等。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体现在:首先是提出一个有意义的核心问题,聚焦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其次,通过场域、主体、过程、结果四方面构建了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提炼了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特征,从利益、制度、和行动的复合角度开展论述,通过动机、可能、手段等层层递进分析,在理论层面对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作出合理解释,从微观分析上升到宏观总结;其三,发现了政府控制的技术化生长这一个隐藏的过程,将政府控制这一抽象过程具体化。论文还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隐忧—社会组织的内卷化,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阮冬燕[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历程、动因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生猪散养作为中国成千上万小农户的传统家庭副业,在保障猪肉供给、提供就业、增加收入乃至应对生存风险冲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小农户生猪散养为主力军,中国畜牧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直至20世纪90年,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农户逐渐退出生猪散养。小农户大量退出生猪散养为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腾出空间,推动生猪产业现代化;生猪养殖业已经完成从小农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然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当前中国仍是小农经营为主的国家。2018年中央1号文件肯定了小农户及小农户维持生计的传统生产方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中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的主体。面对与种植业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生猪散养的这种变化是否违背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展大政方针?是否该保护和维持小农户生猪散养?如何看待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变迁,其趋势如何,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对我们把握生猪养殖业未来发展,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已有少量的研究认识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它们对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变迁进行分析后发现小农户生猪散养随经济增长呈现一种“先扩张后退出”的现象,并基于这一特征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探讨这两个阶段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原因。然而,本文认为现有研究仅从特定时期或特定阶段小农户生猪散养行为进行解释,过于零散;现有关于1978-1995年间小农户生猪散养“此消彼长”原因的研究值得商榷;1990年代中期作为小农户生猪散养的临界点具有特殊性,应该作为单独的一个阶段阶段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价格波动、机会成本、生存风险等多角度解释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影响因素相互割裂,应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另外,现有研究还缺乏对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未来走向的判断。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其次提出生计功能、生计突破和生计依赖等概念,构建了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强化或退出这一生计活动演化的分析框架;随后基于新构建的特定分析框架探讨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驱动力;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小农户生猪散养退出速率来预测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历程后发现其变迁特征符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畜禽散养与经济增长之间“倒U型”关系的这一普遍规律,但具有特殊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散养生猪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5年,小农户生猪散养地区间“此消彼长”;1996-2000年,小农户生猪散养开始全面退出;2001以来,小农户生猪散养在全国范围内加速退出。此外,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功能讨论也发现不同阶段的小农户生猪散养的生计功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进一步利用宏微观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各个阶段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动力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1978-1995年,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粮食增产是此期间小农户生猪散养地区间“此消彼长”的重要原因。劳动力市场开放和非农就业相互交织,弱化或替代东部地区小农户生猪散养的生计功能,驱动小农户形成生计突破并退出生猪散养;生猪市场开放、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生猪价格上涨、粮食大幅度增产和农业就业相互交织,触发和增强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强化生猪散养的动机和可行能力。1996-2000年,生猪价格波动以及生猪养殖物质成本上涨共同压缩生猪散养利润空间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是1990年代中后期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开始退出生猪散养的主要原因,生计背景因素中的劳动力市场开放、生猪价格波动、粮食价格上涨和升级策略因素中的非农就业相互交织,弱化了生猪散养的收入多样化功能,驱动中西部地区部分小农户开始退出生猪散养的主要原因。2001年以来,以不同生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小农户退出的驱动因素不同。有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户主低龄化、耕地资源短缺和非农就业等因素是收入多样性小农户退出的主因;交通条件、非农务工、非农经营和总收入的增长引起的消费偏好改变是自给型农户退出的主因;生存风险显着降低是风险防范型小农户退出的主因。此外,针对前人认为生猪价格波动对散养户退出起到加速作用的观点,本文结合宏微观数据检验后发现价格波动并未对中国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速度造成显着的推动作用,而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市场参与程度相当低下。最后运用宏微观数据对未来中国和生猪主产省份生猪散养户占比的变化趋势测算发现,到2030年中国绝大部分小农户将完全放弃生猪散养,但不同地区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以湖北省为例探讨特定类型小农户生猪散养的持久性发现,山区小农户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缓慢、消费习惯依赖性强、交通条件不变、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维续生猪散养。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研究以时间轴系统性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过程、动力和趋势。而现有研究实际上各自对不同阶段小农户生猪散养进行研究,缺乏在一个长时间跨度内对小农户生猪散养行为变迁进行动态和系统性研究。第二,本研究基于经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以特定生计活动为中心的局部生计系统,提出生计功能、生计依赖和生计突破等概念,构建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的分析框架。这一局部分析框架是对经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改进和拓展。这一分析框架可将已有研究小农户强化、维持或退出生猪散养的动因分析囊括进来,为今后研究小农户其他生计活动变迁提供了一个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框架。第三,本文在新的分析框架下结合宏微观数据,对各阶段小农户生猪散养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更加合理和全面的解释,弥补现有文献不足。研究发现:第一阶段,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基本事实,指出现有关于小农户生猪散养地区间“此消彼长”动因研究的不足,提出粮食增产促进中西部小农户强化生猪散养的新解释;第二阶段,生猪价格波动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压缩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多因素相互交织才是中西部小农户开始退出生猪散养的主要原因;第三阶段,价格波动并没有对中国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速度造成显着的推动作用。当然,囿于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结构特征,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缺乏改革开放以前小农户生猪散养相关数据指标,本研究无法将研究时间段扩展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更无法进一步延伸至近代和古代历史时期。因此,本研究考察的时间范围仅为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第二,由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文对1990年代中后期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开始退出生猪散养的驱动因素的分析,仅使用了宏观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而缺少微观小农户调查数据的运用。宏观数据表明,1996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大幅度缩水,意味着大量小农户退出了生猪散养,然而我们可得到的国家统计局湖北省农调队的数据缺少了 1995年和1996年的农户调查数据,不能从微观角度考察价格波动对小农户生猪养殖决策的影响。第三,由于数据结构特征,本文使用2005和2010年以及2013和2015年的数据构造散养户退出的截面数据考察诸多因素对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影响,无法考察价格波动这一动态特征,微观调查数据中也无法考察价格波动对新世纪以来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影响。只能借助宏观统计数据对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补充分析。
二、低度参与购买的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度参与购买的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消费者对探路者公司产品的态度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
2.1.1 个人心理因素 |
2.1.2 环境因素 |
2.2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之一—态度 |
2.2.1 态度的定义和功能 |
2.2.2 态度的构成及其成分一致性和测量 |
2.2.3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
2.2.4 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现状分析 |
3.1 国外户外用品市场的起步发展、现状 |
3.1.1 欧洲户外用品市场的起步发展与现状 |
3.1.2 美洲户外用品市场的现状 |
3.1.3 亚洲户外用品市场的现状 |
3.2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的起步发展、现状 |
3.2.1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的起步与发展 |
3.2.2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现状 |
3.2.3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趋势与展望 |
3.3 中国核心户外用品市场消费者概况 |
3.3.1 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基本属性 |
3.3.2 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的运动特性 |
3.3.3 中国户外用品消费者的消费偏向性 |
3.4 户外民族品牌探路者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
3.4.1 探路者公司概况 |
3.4.2 探路者户外用品中国市场营销PEST分析 |
3.4.3 探路者户外用品中国市场营销4P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户外用品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数据分析 |
4.1 消费者调查研究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分析思路 |
4.1.3 问卷设计 |
4.1.4 问卷发放及数据收集 |
4.2 调研数据及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品牌产品同一市场的态度比较分析 |
4.2.2 不同市场同一品牌产品的态度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探路者消费者态度改变策略的建议 |
5.1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的认知成分(B) |
5.1.1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户外用品的属性权重 |
5.1.2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户外用品的信念 |
5.1.3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户外用品的产品理想点 |
5.2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的情感成分(E) |
5.2.1 积极通过载体使消费者对探路者产生条件反射 |
5.2.2 制造消费者与探路者更多接触的机会 |
5.3 重塑消费者对探路者的行为成分 |
5.3.1 积极通过载体使消费者对探路者产生工具条件反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2)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五、本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乡村企业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及其执行体制 |
第一节 环保立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实施的组织机构 |
一、现行环境法律体系规定的执法部门 |
二、环保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乡村企业污染监管的执法体制 |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
二、基层环保执法权的配置结构 |
三、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中的“条”和“块” |
第二章 环保执法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 |
一、“矿业大镇” |
二、盛朝矿业公司 |
三、恒久矿业公司 |
四、“被污染包围的村庄” |
第二节 村庄不同主体的差异化认知 |
一、污染受害不同 |
二、农民环境利益分化 |
第三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村庄语境 |
一、农民的弱组织性 |
二、自利的村干部 |
三、上访的集体行动困境 |
第三章 环保执法的技术依赖及其后果 |
第一节 污染认定的技术标准 |
第二节 技术理性与生活理性之间的冲突 |
第三节 环保执法的技术支配形式 |
一、权威支配:污染认定的技术权力 |
二、话语支配:污染识别的专业知识 |
三、信息支配:污染信息的非开放性 |
第四节 技术支配的后果 |
一、技术权力支配排斥农民参与 |
二、象征性补偿代替法律监管 |
第四章 县级环保部门“以罚代管”的制度逻辑 |
第一节 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及其基本特性 |
一、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
二、环境违法行为的基本特性 |
第二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组织环境和“以罚代管”策略 |
一、组织内部执行力不足 |
二、组织之间的关系制约 |
三、“以罚代管”的执法策略 |
第三节 “以罚代管”的生成机制 |
一、政商关系的嵌入 |
二、企业与执法者的合作博弈 |
第四节 “以罚代管”的社会后果 |
一、污染问题得不到精准治理 |
二、执法目标的消解 |
第五章 乡镇政府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治理 |
第一节 环境上访的属地管理 |
一、农民环境上访 |
二、乡镇政府模糊性应对 |
第二节 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因素和策略选择 |
一、乡镇履职中的模糊性因素 |
二、模糊性治理的实践 |
第三节 模糊性治理的结构动因 |
一、发展与稳定的双重考核体制 |
二、权力-利益关系网络 |
三、属地监管的“悬浮” |
第四节 模糊性治理对环保法律目标的消解 |
第六章 中央环保督察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组织应对 |
第一节 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与环保督察 |
一、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 |
二、环保督察 |
三、中央环保督察的组织机制和目标 |
第二节 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传导 |
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群众信访 |
二、政治压力传导的形式 |
三、地方政府应对的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一切为了通过”:政治高压下乡村企业污染的运动式治理 |
一、领导注意力传递 |
二、执法力量整合 |
三、责任倒逼机制 |
第四节 环保督察的治理限度 |
一、中央难以监督地方环境治理效果 |
二、地方临时性应对而非整体性治理 |
结语 |
一、基层环保执法的实践样态 |
二、执法目标偏离与适度矫正 |
三、基层环保执法的政治逻辑 |
四、基层环保执法的弹性体制结构与改革挑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一 调研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二 法律法规、政府文件及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全国部分乡村企业污染案例(2008-2018) |
致谢 |
(3)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文献研究评析 |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
(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念解析 |
(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共价值维度 |
四、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
(一) 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 |
(二) 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 |
五、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公共价值问题 |
(一) 购买公共服务的目标迷失 |
(二) 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不足 |
(三) 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间信任不足 |
六、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
(一) 购买公共服务的三元主体公共价值共识尚未达成 |
(二) 购买公共服务的三元主体公共品性欠缺 |
(三) 购买公共服务的三元主体互动与协作基础薄弱 |
七、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价值问题的化解 |
(一) 夯实价值基础: 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共识达成 |
(二) 提升能力保障: 塑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三元主体的公共品性 |
(三) 提供关键支持: 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三元主体互动与协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顾客参与的旅游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预期目标与决策行为冲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营销模式与消费者参与 |
2.1.1 服务及其特征 |
2.1.2 消费者参与 |
2.1.3 消费者参与的冲突性感知 |
2.2 双加工理论 |
2.2.1 双加工理论概述 |
2.2.2 启发式系统和分析式系统决策模式对比 |
2.2.3 双加工理论在消费研究领域的应用 |
2.2.4 双加工理论与服务参与 |
2.3 产品类型 |
2.3.1 产品类型分类及消费特征 |
2.3.2 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类型的消费决策特征 |
2.3.3 服务类型及消费决策特征 |
2.4 处理流畅性 |
2.4.1 处理流畅性的内涵 |
2.4.2 处理流畅性积极影响 |
2.4.3 处理流畅性在消费者领域的应用 |
3 研究思路与设计 |
3.1 研究情景设置 |
3.1.1 旅游服务情景 |
3.1.2 消费者关于旅游的基本认知预调查 |
3.2 研究总体模型 |
3.2.1 研究设想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方法设计 |
4 消费者预期目标和决策行为冲突性的内在机理 |
4.1 引言 |
4.2 理论推演和假设提出 |
4.2.1 消费者参与及消费冲突 |
4.2.2 旅游消费启动目标 |
4.2.3 消费者决策思维模式 |
4.3 数据与方法 |
4.3.1 预实验-参与度与思维模式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4.1 理论意义 |
4.4.2 管理意义 |
4.4.3 下一章研究思路 |
5 消费者预期目标和决策行为冲突企业应对策略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理论推演和假设提出 |
5.2.1 旅游产品策略和信息策略匹配 |
5.2.2 旅游产品策略和目的地策略匹配 |
5.2.3 策略匹配及信息流畅性中介效应 |
5.3 数据与方法 |
5.3.1 预实验 |
5.3.2 实验 1-旅游产品和信息诉求类型的匹配策略 |
5.3.3 实验 2-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类型的匹配策略 |
5.3.4 实验 3-企业策略匹配度及其中介机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理论意义 |
5.4.2 管理意义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意义 |
6.2.1 理论意义 |
6.2.2 管理意义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L省F县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有效的教育需要学生积极的学习投入 |
(二)国家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
(三)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可能存在困境 |
二、提出问题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家长教育参与对学生学习投入是否存在影响 |
(二)家长教育参与如何影响学生学习投入 |
(三)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和创新点 |
四、理论基础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二)生态系统理论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长 |
二、家长教育参与 |
(一)内涵 |
(二)内容结构 |
三、学习投入 |
(一)内涵 |
(二)内容结构 |
四、农村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思路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工具设计 |
(二)科学性检测 |
四、研究对象 |
(一)问卷发放范围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五、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农村地区教育参与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家长教育参与总体情况分析 |
(二)家长教育参与的差异分析 |
二、农村地区学生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情况分析 |
(二)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不同家长教育参与度下学生学习投入状况 |
(一)不同家长教育参与度下学生学习总投入状况 |
(二)不同家长教育参与度下学生学习投入具体维度状况 |
四、不同的家长教育参与方式与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 |
(一)不同家长教育参与方式之间的关系 |
(二)家长教育参与与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关系 |
(三)家长教育参与与学生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五、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与家长教育参与的关系 |
(一)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之间关系 |
(二)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与家长教育参与的相关关系 |
(三)学生学习认知投入与家长教育参与各维度的关系 |
(四)学生学习行为投入与家长教育参与各维度的关系 |
(五)学生学习情感投入与家长教育参与各维度的关系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发现与讨论 |
(一)农村地区家长教育参与具体部分之间存在差异 |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参与存在显着差异 |
(三)家长教育参与与学生学习投入存在显着相关 |
(四)不同的家长教育参与影响不同部分的学生学习投入 |
(五)家长教育参与行为能够缩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的差异 |
二、研究建议 |
(一)多方联动,发挥好家长教育参与的积极效应 |
(二)关注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参与 |
(三)处理好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家长教育参与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 |
1.2.3 综述结论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利益 |
2.1.2 旅游利益 |
2.1.3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冲突理论 |
2.2.2 经济演化理论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演化 |
3.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
3.1.1 基于时间线索的发展 |
3.1.2 基于理论线索的研究 |
3.1.3 基于云南发展经验的旅游演进过程 |
3.2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主体演化 |
3.2.1 利益主体识别 |
3.2.2 研究视角和方法 |
3.2.3 利益主体演化分析 |
3.3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诉求演化 |
3.3.1 利益诉求分类 |
3.3.2 利益诉求演化分析 |
3.3.3 利益诉求演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冲突及演化博弈 |
4.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冲突 |
4.1.1 利益冲突类型 |
4.1.2 利益冲突特征 |
4.2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2.1 萌芽阶段核心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2.2 起步阶段核心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2.3 发展阶段核心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2.4 巩固阶段核心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2.5 衰退阶段核心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调控 |
5.1 利益调控的主体 |
5.2 利益调控的原则 |
5.3 利益调控的制度构建 |
5.3.1 萌芽阶段:旅游市场管理制度 |
5.3.2 起步阶段:旅游多主体协商制度 |
5.3.3 发展阶段:旅游利益分配制度 |
5.3.4 巩固阶段:民族文化保护制度 |
5.3.5 衰落阶段:旅游市场创新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方法 |
6.1.1 案例选取 |
6.1.2 研究方法 |
6.2 案例情况介绍 |
6.2.1 西双版纳傣族园 |
6.2.3 石林糯黑村 |
6.3 旅游利益演化分析 |
6.3.1 傣族园旅游利益演化分析 |
6.3.2 糯黑村旅游利益演化分析 |
6.4 利益调控机制 |
6.4.1 傣族园的发展经验分析 |
6.4.2 糯黑村的发展经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全人教育视野下大班幼儿自主进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四、文献综述 |
(一) 自主进餐的相关研究 |
(二) 全人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空间 |
五、理论基础:全人教育 |
(一) 全人教育奠定了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二) 全人教育指明了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六、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进餐改革之现实原因与价值追寻 |
第一节 幼儿园进餐改革之现实原因 |
一、“必须要做”——课程改革项目的促动 |
二、“培养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关注 |
三、“为了突破”——课程改革的实质需求 |
第二节 全人教育视野下进餐改革之价值追寻 |
一、“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
二、“生态”的系统观 |
三、“我-你关系”的师幼观 |
第二章 自主进餐中的主体 |
第一节 幼儿之参与内容 |
一、参与内容丰富 |
二、参与内容不一 |
三、参与不等于自主 |
第二节 幼儿之经验类型 |
一、身体自我方面的经验 |
二、情感自我方面的经验 |
三、社会性自我方面的经验 |
四、认知自我方面的经验 |
五、创造性自我方面的经验 |
第三节 全人教育视野下对幼儿行为之审视 |
一、幼儿行为涉及五个自我,但应注意有机整合 |
二、幼儿个体差异明显,但个性化支持不足 |
三、互动形式丰富,但未能全部构成经验 |
四、任务具有挑战性,但未必利于幼儿自主 |
第三章 自主进餐中的支持者 |
第一节 成人的典型行为 |
一、教师的典型行为 |
二、保育员的典型行为 |
第二节 成人典型行为之比较与特点 |
一、教师与保育员典型行为之比较 |
二、成人典型行为之特点 |
第三节 全人教育视野下对成人行为之审视 |
一、以幼儿为客体——成人行为之问题 |
二、立场之摇摆——成人行为问题之缘由 |
三、提供支持——成人行为之优化 |
第四章 自主进餐之物质环境 |
第一节 自主进餐之空间与设备 |
一、自主进餐之区域安排 |
二、自主进餐之设备 |
第二节 自主进餐之时间与流程 |
一、自主进餐之时间 |
二、进餐之流程 |
三、自主进餐时间与流程之分析 |
第三节 全人教育视野下对自主进餐物质环境之审视 |
一、物质环境创设之总体要求 |
二、物质环境创设之原则 |
三、物质环境创设之得与失 |
四、物质环境创设之建议 |
第五章 全人教育视野下对自主进餐之审视 |
第一节 问题聚焦:自主进餐实践中的问题 |
一、保育遭弱化:自主进餐实践中不乏违背卫生保健要求的现象 |
二、师幼未共生:自主进餐实践中幼儿自主性低问题普遍 |
三、经验未完整:自主进餐实践中幼儿自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
第二节 问题解蔽:自主进餐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自主进餐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
二、自主进餐的推行缺乏系统性 |
第三节 解决问题:自主进餐的优化途径 |
一、教师提供支架:为幼儿能力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
二、组织协调合作:从试点开始进行本土化尝试 |
三、保教形成合力:保教机构、保教人员协调一致 |
第六章 本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启示 |
一、幼儿在生活中能够发展完整自我 |
二、幼儿园活动需要实现真正的保教合一 |
三、幼儿园活动的变革意味着幼儿园教育、课程范式的变革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深度 |
二、研究过程科学性欠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自主进餐观察表 |
后记 |
(8)关于旅游自治社区的“过度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厦门市曾厝垵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 |
2.1 文献综述 |
2.1.1 过度商业化的前人研究 |
2.1.2 社区自治的前人研究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过度商业化 |
2.2.2 社区自治 |
2.2.3 旅游社区教育 |
2.3 理论基础 |
2.3.1 创造性破坏模型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级差地租理论 |
2.3.4 博弈论 |
3 厦门市曾厝垵社区“过度商业化”调研 |
3.1 曾厝垵社区旅游发展回顾 |
3.1.1 曾厝垵社区概况 |
3.1.2 曾厝垵社区旅游发展回顾 |
3.2 当前曾厝垵社区旅游存在的问题 |
3.2.1 旅游商铺林立,乱建搭盖拥挤 |
3.2.2 居民大量外迁,当地文化失真 |
3.2.3 旅游产品雷同,没有当地特色 |
3.3 本章小结 |
4 旅游自治社区过度商业化阈值分析与理论探讨 |
4.1 自治社区的社会背景 |
4.2 旅游自治社区的内涵、特征及本质 |
4.3 旅游自治社区过度商业化阈值分析 |
4.4 旅游自治社区过度商业化理论探讨 |
4.4.1 旅游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 |
4.4.2 级差地租导致当地居民大量外迁 |
4.4.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方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教育作为过度商业化的应对措施分析——兼论台湾南投县桃米社区的社区教育 |
5.1 社区教育的发展与作用 |
5.2 社区教育与社区自治辩证分析 |
5.3 内生式发展内涵分析 |
5.4 社区教育的有效模式 |
5.4.1 社区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5.4.2 社区教育的过程与原则 |
5.4.3 社区教育的主体与模式 |
5.5 桃米社区的社区教育实践 |
5.5.1 社区背景回顾 |
5.5.2 社区营造策略 |
5.5.3 案例启示 |
5.6 曾厝垵社区自治成效分析 |
5.6.1 促成民宿合法经营 |
5.6.2 协助基础设施改造 |
5.6.3 净化社区商业环境 |
5.6.4 改善租赁市场风气 |
5.6.5 共绘社区规划蓝图 |
5.6.6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
5.7 曾厝垵社区发展对策分析 |
5.7.1 社区教育的模式构建 |
5.7.2 核心旅游资源的定位 |
5.7.3 主体职责与角色划分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政府行为的研究 |
1.2.2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 |
1.2.3 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阐述 |
2.1.1 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 |
2.1.2 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监管 |
2.1.3 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为 |
2.2 相关理论 |
2.2.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新制度主义的组织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场域分析 |
2.3.2 主体分析 |
2.3.3 过程分析 |
2.3.4 结果分析 |
第3章 购买公共服务:场域分析 |
3.1 分离与缺位:政府介入的起点 |
3.1.1 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对政府的压力 |
3.1.2 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
3.1.3 购买进程中的分离和缺位 |
3.2 社会组织的自主和约束:隐含的冲突 |
3.2.1 社会治理的短板:社会组织成长不足 |
3.2.2 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治理 |
3.2.3 社会组织的自主与购买进程中的约束 |
3.3 制度安排:政府优势凸显 |
3.3.1 宏观层:社会组织监管政策的延承 |
3.3.2 中观层:法规化程度低 |
3.3.3 微观层:项目合同中的行政优先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主体分析 |
4.1 作为消费方的公众:事实上的角色缺位 |
4.1.1 合同文本中:地位缺失 |
4.1.2 实践过程中:低度参与 |
4.2 作为承接方的社会组织:非对称依赖 |
4.2.1 资源汲取:被动依赖 |
4.2.2 进场问题:主动靠拢 |
4.2.3 治理机制:政府影响力的空间 |
4.3 作为购买方的政府:管理本位 |
4.3.1 政府:政治稳定 |
4.3.2 职能部门:权限扩大的冲动 |
4.3.3 官员:政绩取向 |
4.3.4 三方的重合点:自主和约束的排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的策略:过程分析 |
5.1 购买决策、行动起点 |
5.1.1 选择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工作方向指引 |
5.1.2 选择承接方:社会组织发展方向指引 |
5.2 过程监督、规避风险 |
5.2.1 项目财务制度:放大行政优先权 |
5.2.2 报告和评估制度:循规蹈矩的社会组织 |
5.3 关系维护、长期购买 |
5.3.1 资金注入和定价机制:关系强化中的利益因素 |
5.3.2 枢纽型社会组织:关系强化的新助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组织的行为及影响:结果分析 |
6.1 社会组织的策略性回应 |
6.1.1 遵从:项目导向 |
6.1.2 目标置换:公共服务产出的低效 |
6.1.3 依附:和政府结成命运共同体 |
6.2 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 |
6.2.1 可持续性低 |
6.2.2 资源难题未变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从实然到应然 |
7.1 实然之路:功能强化-体制吸纳 |
7.1.1 功能强化:约束社会组织 |
7.1.2 体制吸纳:扩大非对称依赖 |
7.1.3 特定场域中政府控制的进化版 |
7.2 应然之义:主动培育-合作供给 |
7.2.1 主动培育:向社会本位观念的转变 |
7.2.2 合作供给:伙伴关系的构建 |
7.3 实现转变的制度供给 |
7.3.1 缩小非对称依赖 |
7.3.2 收缩行政优先权 |
7.3.3 模式创新,激发活力 |
7.3.4 推进公众参与 |
第八章 结论、建议及可能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可能创新 |
8.4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公职人员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公职人员版和社会组织人员版) |
附录三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合同 |
附录四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历程、动因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发达国家农场结构变化相关研究 |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小农户畜禽散养变迁的研究 |
三、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小农户 |
二、生猪散养 |
三、小农户散养生猪变迁 |
四、小农户生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户行为理论 |
二、机会成本理论 |
三、可持续生计理论 |
四、事件史分析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小农户生猪散养历程及生计功能变迁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畜禽散养变迁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小农户生猪散养变迁阶段划分 |
一、1978-1995年小农户生猪散养地区间“此消彼长” |
二、1996-2000年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开始退出生猪散养 |
三、2001年以来全国小农户加速退出生猪散养 |
第三节 小农户生猪散养的生计功能变迁 |
一、1978-1995年的生计功能 |
二、1996年代中期以来的生计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农户生猪散养地区间“此消彼长”的动因分析(1978-1995年)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一、东部地区小农户退出的理论解释 |
二、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强化的理论解释 |
第二节 东部地区小农户退出的动因实证 |
一、基于1988年CHIP分县截面数据的检验 |
二、基于1988年CHIP农户调查数据的检验 |
第三节 中西部地区小农户强化的动因实证 |
一、生猪价格上涨对小农户强化生猪影响的检验 |
二、粮食增产对小农户强化生猪散养影响的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农户生猪散养开始全面退出的动因分析(1996-2000年)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一、现有文献的解释 |
二、本文的解释 |
三、研究推论 |
第二节 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和数据 |
二、回归估计 |
三、农户退出生猪散养各因素贡献率计算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农户生猪散养加速全面退出的动因分析(2001年至今)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价格以外相关因素对小农户退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农户类型划分及其退出状况 |
二、应用微观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 |
第三节 价格波动对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影响 |
一、小农户生猪散养市场参与情况 |
二、计量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农户生猪散养的趋势预测 |
第一节 中国生猪散养户占比变化趋势预测 |
第二节 特定类型小农户生猪散养的持久性 |
一、不同地形区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时空差异 |
二、地形条件对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作用机理 |
三、地形条件对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四、地形条件对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中国生猪散养与经济增长符合“倒U型”规律 |
二、绝大多数小农户退出生猪散养是历史必然 |
三、小农户生猪散养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动因各不相同 |
四、小农户生猪散养退出速率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以规模化养殖为核心保障城乡居民猪肉供给 |
二、建立覆盖城乡的猪肉供应系统 |
三、分阶段对特定类型小农户的生猪散养进行指导 |
四、以食品安全为指导思想,引导山区小农户生猪散养行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四、低度参与购买的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消费者对探路者公司产品的态度与行为研究[D]. 张晓锐. 东华大学, 2020(01)
- [2]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D]. 王裕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研究[D]. 曾乾. 山东大学, 2019(09)
- [4]基于顾客参与的旅游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预期目标与决策行为冲突视角[D]. 刘建军. 武汉大学, 2019(06)
- [5]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L省F县调研数据[D]. 陈桃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利益演化及调控研究[D]. 张冬. 云南大学, 2019(12)
- [7]全人教育视野下大班幼儿自主进餐的研究[D]. 校欣玮.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关于旅游自治社区的“过度商业化”问题研究 ——以厦门市曾厝垵社区为例[D]. 叶丽群. 厦门大学, 2019(08)
- [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D]. 邓志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户生猪散养的历程、动因与趋势[D]. 阮冬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