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老草》看梁上权对诗美的追求与诗风的创新

从《福老草》看梁上权对诗美的追求与诗风的创新

一、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牛盈鉴[1](2016)在《诗意的追求,不老的神话——简析梁上泉诗歌的创作特色》文中研究表明诗人梁上泉凭借自己对诗歌的热爱,执着地坚守着诗意人生。他的诗歌创作有几个鲜明特征:在音乐性方面,节奏重叠复沓,音韵和谐相连;在内容上受古典诗词以及优秀民歌的影响,具有古典的诗美特征;在诗体探寻方面,他对微型小诗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周晓风[2](2011)在《批评家的责任——读蓝锡麟《落红片片》随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出版社近期出版了蓝锡麟先生近半个世纪诗文作品的一部自选集《落红片片》,包括"诗词"、"对联"、"碑赋"、"剧本"、"序跋"、"评论"、"杂说"等几个部分。我个人则看重收集在其中的"评论"部分,包括收在"序跋"中的部分评论作品。蓝锡麟先生曾任过重庆市文联主要负责人,在位之际,为重

老谭[3](2004)在《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不老草》别具一格的四辑组合中,第一辑"微型小诗"虽然多属日常感悟的随意点画,但已蕴涵梁上泉对诗要"真、情、深、新、精、音"的总体选择;第二辑"六弦琴续弹"则是这种总体选择的定向延伸,标志着他将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内形式美和外形式美融入个人诗美创造的得心应手,对当代汉诗奉献出了六行体律式;第三辑"抒情谣曲"、第四辑"长笛短吹",除了继续着他半个世纪以来诗路寻绎的主要轨迹,也对当代汉诗体式的多样化和多向性提供出了一个可描摹坐标。经由《不老草》,不仅可以更切近地认识梁上泉其人其诗,而且对于当代汉诗的未来走向将会拓宽视野和增添乐观。

二、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诗意的追求,不老的神话——简析梁上泉诗歌的创作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梁上泉诗歌创作中的音乐性
    1.1 外在的节奏感
    1.2 内在的韵律感
2 梁上泉诗歌创作中的古典性
3 梁上泉诗歌创作中的微型小诗

(3)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四、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意的追求,不老的神话——简析梁上泉诗歌的创作特色[J]. 牛盈鉴.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6)
  • [2]批评家的责任——读蓝锡麟《落红片片》随感[J]. 周晓风. 红岩, 2011(S3)
  • [3]从《不老草》看梁上泉的诗美追求和诗体创新[J]. 老谭.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标签:;  ;  

从《福老草》看梁上权对诗美的追求与诗风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