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魏珊,陈卓[1](2021)在《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的能源发展带来的"普遍性威胁"与"生存性焦虑"的现实境遇产生中日能源"共存"与"共享"意识,使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成为必然。中日在全球、地区、双边层面建立起多层面的合作路径,虽然两国能源安全合作仍然面临战略互信缺失、能源供应地区的安全性风险以及能源政策趋同性背景下的竞争,但是双方应秉持"共享安全"的合作理念,通过"共建"中日能源安全信息交流系统,"共创"能源合作新模式,促进传统安全与能源开发的"共和"与"共处",维护两国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互动是两国加强合作的新方向,"中国方案"正在为中日能源安全合作打开新局面,并进一步为构建中日能源安全"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仇朝兵[2](2021)在《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及其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动因、特点及影响》文中指出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与相关国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能源合作,包括能源安全、能源贸易与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市场建设与能源市场一体化、能源技术研发合作与能源技术援助等。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有四个突出特点:第一,与能源合作内容的广泛性相适应,以"全政府"方式推进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第二,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能源合作的机制化沟通与协调;第三,重视与其盟国和伙伴在第三国开展能源合作;第四,积极推动发挥私营部门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美国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对于美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印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印太地区各领域规则和制度的建设以及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环境,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李乐萱[3](2021)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测度与保障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压舱石”,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关键构成要素,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面对的重要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众多,蕴含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活动体量庞大,能源经济繁荣。同时,由于能源资源的战略性、参与国众多、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以及地缘政治等原因,沿线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存在且日益重要。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测度与保障研究”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能源安全的概念、内涵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沿线国家能源安全进行理论分析。其次,从能源安全内涵及能源安全战略等角度对沿线国家能源安全进行现状分析。最后,构建涵盖储备安全、生产传输安全、贸易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可持续性等五个维度的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优劣解距离法于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沿线国家能源安全进行实证分析,测度各国能源安全综合水平,并据此提出强化各国能源供给和使用安全,以及构建多边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框架等对策建议。
黄锦南[4](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姚晓光[5](2021)在《中国城市燃气安全供给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彭昕[6](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郑圆圆[7](2021)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制度于2019年5月确立,预示着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不再是仅仅只是通过制度和政策一味鼓励行业发展,而是开始解决行业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侧重针对解决在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这也是我国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力行业的扶持政策从直接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行政手段向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政策的转变。但我国现有的消纳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的配额目标设计的是否科学,一旦配额目标设计的过高,会严重挫伤所在地区发电企业的积极性;考核方式中的实际消纳量和绿色电力证书考核方式并存的制度设计,可能会导致重复计算消纳数额的问题出现;现固定电价补贴制度导致了很多企业过度的追求高额的政府补贴来进入这个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导致出现大量的“弃风弃电”,与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解决我国现在行业内部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制度设计问题、行业发展问题,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制度势在必行。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对行业的良性发展起到正面作用,有效的缓解政府对行业的补贴资金压力。在能源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全世界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力度都在不断加大,因此如何针对现在我国的制度问题制定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是我们现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法律制度及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国外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制度进行梳理并针对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最后对完善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陈丽梅[8](2021)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合作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加之区域内政治环境复杂,大国势力交错,开展能源产业合作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应该积极探索我国与中亚、西亚地区能源合作模式,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本文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选择进行研究,以能源经济、产业链、国际合作等相关理论与能源合作的现状为依据,提出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保障机制及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首先,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揭示能源合作的条件。其次,根据“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纲领,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的战略定位、合作原则、合作基础作为能源合作模式的选择依据,提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诠释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内涵、流程以及运行机制。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是指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线国家之间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上展开纵向和横向合作。纵向合作是指沿着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延伸,包括上游的勘探开采环节、中游的油气管道输送和加工制造环节、下游的贸易销售等环节进行合作;横向合作是指沿着能源主导产业向前、后、环项相关产业进行拓展,包括与信息咨询、生产设备制造、基础设施等辅助产业和新能源等关联产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主要实现途径:能源勘探开发合作、管网及储备设施建设合作、油气炼制与石化工业合作、油气及石化产品贸易合作、辅助产业合作、关联产业合作。最后,提出实现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保障机制及对策建议。
徐曼[9](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李嘉恒[10](2021)在《中美能源安全的冲突与能源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美两国是全球两大能源消耗大国与能源进口大国,其各自能源安全战略与双方能源合作态势,都深刻地影响着国际能源格局与市场的稳定。中美能源合作至今已有40余年,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核心问题与整体进展来说并不十分顺畅。中美在能源安全方面主要存在两大冲突,一是关于能源安全理念的本质差异。中国的能源安全理念为“发展、合作、共赢”,而美国的能源安全理念为“发展、控制、霸权”。二是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上的冲突。随着“页岩革命”的胜利,美国在中美能源合作领域占据了更加优势的地位,不仅成为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最大变量,更将中美竞争的双边格局升级,与南海问题、能源运输通道问题等纠缠在一起,以能源地缘政治试图对中国进行牵制。能源安全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中美能源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随着能源问题的复杂化,其杂糅气候问题、地缘政治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资源民族主义问题等复合型能源安全概念,即使强如美国也是独木难支。为了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以及保障海上能源运输通道的畅通,美国都必须与中国摒弃矛盾、搁置冲突,共同协调,通力协作,应对复杂的国际能源格局,并且以当前最受关注的新能源问题为主要方向,开展深度合作,依托中国庞大的新能源需求市场推广、共享和检验其新能源发展模式,从而增强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势,共同推动中美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的政策协同,以中美能源合作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合作经验推动国际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格局转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光明道路,最终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与环境保护机制建设,维护最广大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二、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享安全”范式下中日能源安全合作的必然性 |
(一)中日能源安全特征的“共性” |
(二)中日能源安全关系的“共依” |
(三)中日能源供应威胁的“共存” |
(四)国际能源价格对中日经济利益的“共损” |
(五)中日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共险” |
二、中日能源安全合作体系层次分析 |
(一)全球层面的合作 |
1.中日在国际能源署框架下的合作 |
2.中日通过《能源宪章条约》展开合作 |
3.中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框架内的沟通性合作 |
4.中日在国际能源论坛的对话性合作 |
(二)地区层面的合作 |
1.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3.东亚峰会(EAS)框架内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
4.中日韩框架下的能源合作 |
(三)双边层次的合作 |
1.中日立法保障两国能源的多元发展和区域合作 |
2.中日政府间能源合作对话机制 |
3.中日两国在节能技术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合作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能源与“第三国市场”的合作 |
三、影响中日能源安全合作的主要因素 |
(一)中日战略互信的缺失 |
(二)中日能源供应地区的安全性风险 |
(三)中日能源政策趋同性背景下的能源竞争 |
1.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之争 |
2.东海油田之争 |
3.中亚地区的能源竞争 |
四、“共享安全”范式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对策 |
(一)树立“共享共建”意识是构建战略互信的关键所在 |
(二)“共建”能源合作信息交流平台 |
(三)“共创”合作新方式 |
(四)传统安全与能源开发的“共和”与“共处” |
(五)“共享”能源安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能源合作新时代 |
五、结语 |
(2)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及其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动因、特点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能源合作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一)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追求“能源主导” |
(二)能源合作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 |
二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的内容 |
(一)能源贸易、能源投资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1.能源贸易与能源投资 |
2.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二)能源市场建设和地区能源市场一体化 |
1.能源市场建设 |
2.地区能源市场一体化 |
(三)能源技术研发合作与能源技术援助 |
三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的特点 |
(一)以“全政府”方式推进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 |
(二)与印太盟国及伙伴能源合作的机制化进一步加强 |
(三)与印太地区盟国及伙伴在第三国开展能源合作 |
(四)推动发挥私营部门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
四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的影响 |
结 语 |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测度与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的理论基础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的概念和分类 |
(一)能源安全的概念 |
(二)能源安全的分类 |
二、能源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能源安全概念的研究 |
(二)对能源安全评价的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的现状分析 |
一、能源储备安全 |
(一)传统能源储量 |
(二)关键矿产储量 |
二、能源生产传输安全 |
(一)能源产量 |
(二)能源生产独立性 |
(三)能源传输 |
三、能源贸易安全 |
(一)国际能源价格 |
(二)能源贸易流向 |
(三)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四、能源消费安全 |
(一)能源消费总量 |
(二)能源消费分类 |
(三)人均能源消费量 |
五、能源可持续性 |
(一)单位GDP能耗 |
(二)清洁能源消费 |
(三)二氧化碳排放 |
六、能源安全战略 |
(一)能源安全战略主要内容 |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安全战略 |
(三)“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机制 |
第四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来源 |
(二)评价方法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一)整体区域分析 |
(二)空间分布分析 |
(三)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保障多元供应,维持价格稳定 |
二、优化消费结构,实现低碳转型 |
三、开展能源合作,建立多边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4)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
总结 |
一、总结与结论 |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7)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概述 |
2.1 法律概念 |
2.1.1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
2.1.2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能源安全理论 |
第3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 |
3.1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 |
3.1.1 总量目标制度 |
3.1.2 分类电价制度和费用分摊制度 |
3.1.3 专项资金制度和强制上网制度 |
3.1.4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
3.1.5 绿色电力证书制度 |
3.1.6 税收优惠制度 |
3.2 现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导致政府补贴资金缺口大 |
3.2.2 缺乏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制度规范 |
3.2.3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双重考核制度问题 |
3.2.4 无法从根源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
3.2.5 财税优惠政策仅针对发电企业 |
3.2.6 行业标准不明确和监管力度不到位 |
第4章 国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及经验借鉴 |
4.1 国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 |
4.1.1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
4.1.2 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
4.1.3 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4.1.4 社区选择集合制度(CCA) |
4.2 国外经验借鉴 |
4.2.1 增加市场机制在消纳过程中的作用 |
4.2.2 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财政支持制度 |
4.2.3 电力需求大省可借鉴试行CCA模式 |
第5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5.1 通过法律确认总量目标 |
5.2 确定强制性消纳义务主体 |
5.3 确定消纳目标 |
5.4 以法律或法案的形式细化财税政策 |
5.5 梳理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
5.5.1 监管机构 |
5.5.2 监管机制 |
5.6 完善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的法制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着作图书文献 |
学术刊物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8)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跨境经济走廊的相关研究 |
1.2.2 “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能源经济理论 |
2.2 产业链理论 |
2.3 国际合作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现状及问题 |
3.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现状 |
3.2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经济效应评价 |
4.1 指数构建 |
4.2 VAR模型建立 |
4.3 实证分析 |
4.3.1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
4.3.2 中国与西亚能源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
4.3.3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选择依据 |
5.1 能源合作的战略定位 |
5.2 能源合作的原则 |
5.3 能源合作的基础 |
第六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及实现途径 |
6.1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 |
6.1.1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内涵 |
6.1.2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运作流程 |
6.1.3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
6.2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实现途径 |
6.2.1 能源勘探开发合作 |
6.2.2 管网及储备设施建设合作 |
6.2.3 油气炼制与石化工业合作 |
6.2.4 油气及石化产品贸易合作 |
6.2.5 能源辅助产业合作 |
6.2.6 关联(新能源)产业合作 |
第七章 实现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保障机制及对策建议 |
7.1 保障机制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美能源安全的冲突与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能源安全的提出与内涵 |
2.1 能源安全的提出 |
2.2 能源安全的含义 |
2.3 能源安全的特点 |
第三章 中美能源安全战略的概述 |
3.1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概述 |
3.2 美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概述 |
第四章 中美能源合作的现状 |
4.1 中美能源合作主要历程与现状 |
4.2 中美能源合作中的缺陷 |
4.3 中美能源合作的制约因素 |
第五章 中美能源安全的冲突分析 |
5.1 中美能源安全观念的差异 |
5.2 中美能源地缘政治的冲突 |
第六章 中美能源合作的路径 |
6.1 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 |
6.2 保持海上能源通道的畅通 |
6.3 协调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
6.4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协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J]. 魏珊,陈卓.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21(02)
- [2]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及其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动因、特点及影响[J]. 仇朝兵. 美国研究, 2021(06)
-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测度与保障研究[D]. 李乐萱. 外交学院, 2021
- [4]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5]中国城市燃气安全供给法律制度研究[D]. 姚晓光.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6]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7]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法律制度研究[D]. 郑圆圆.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模式研究[D]. 陈丽梅. 兰州大学, 2021(12)
- [9]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10]中美能源安全的冲突与能源合作研究[D]. 李嘉恒. 延边大学, 2021(02)
标签:能源安全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能源论文;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