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王娜[2](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正处于政府职权下放,社区承担治理任务、发挥管理作用的转型时期,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域,在城市社会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社区工作者作为城市社区治理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承担较为繁重的社区工作内容,他们的工作模式、承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2019年年底起,新型冠状病毒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显现出突发性与较强的传染性,大量因此造成的社区抗疫工作给社区工作者带来更多内部、外部,生理、心理的多重压力。本研究基于笔者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社区工作实习,运用访谈法与观察法,对北京市朝阳区J街道25名社区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对其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的变化,个人对于疫情的看法,社会关系对其压力的调节情况,疫情中记忆深刻的事例以及街道与居民对于社区工作的看法等内容进行了解与整合,以Kumper的“环境-个人”抗逆力过程运作模型为框架,解析内部个人特质与外部环境中的风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并根据疫情发展阶段,分别对于社区工作者在疫情不同阶段的抗逆过程进行阐述。研究发现,特殊时期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的主要诱发压力源为突发事件,此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疫情。这些压力具体表现为节日期间突发传染性疫情而造成的管理困难,不同社区辖区范围内的情况多元,以及大基数社区居民数量的管理压力。另外,随着疫情的发展,社区工作者的个人特质、社会关系、工作与家庭的协调平衡情况,家庭成员、所处社区的居民、政府防疫相关政策均对其产生影响,这些既是社区工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保护性因素,也可能成为一种风险性因素,这些因素在疫情初期阶段、疫情发展阶段与疫情稳定阶段不断相互制衡、相互博弈,推动社区工作者适应疫情防控工作,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最终到退化(即离职)或发展性重组状态。对此,笔者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及善后机制;二是培育提升社区工作者抗逆力,促进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的提升与疫情后的心理恢复,以缓和风险因素带来的压力。
杜兴彬[3](2021)在《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现象学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由身体运动发展而来的社会活动,它是一种与人的行为难以割舍的文化。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传授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职责,其教学行为会深刻影响着学生发展。而这些影响会集中体现在体育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上。体育特级教师作为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绩优表现者,是社会大众对其肯定的表现。他们的教学经验无疑对其他体育教师群体的成长极具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而传统实证科学观的分析方法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要求研究对象是可量化、可观察的。而执教经验作为个体独有、内隐、难以观察的体验,显然不适合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定性、定量分析。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有效的描述人类体验的方法体系来对执教经验进行还原。基于此,本研究采取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从事物的本质出发,通过其“面向事实本身、回归生活世界、交互主体性”的本质内核为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适合而且有效的研究工具。本研究对8名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悬置访谈还原体育特级教师执教过程中的最初感受和原初体验。通过归纳、总结其成功的经验,进而对体育特级教师成功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入认识,了解其在执教生涯中的亲身感受和成功经历,揭示出体育特级教师的执教特质。同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现象学特征表现为成长动力、教育理念、职业认同和积极措施四个维度。(2)成长动力是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第一个现象学主题特征,表现为积极人格、专业愿景、关键事件、学科歧视、家庭支持和资源平台6个方面。积极人格是体育特级教师成长的内外因素;专业愿景体现出了体育特级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目标的长远认知;关键事件是体育特级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推手和创新变革的主要动力。学科歧视刺激体育教师直接卯足干劲,实现自我价值;而家庭支持和资源平台是体育特级教师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推手。(3)教育理念是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中的第二个主题特征,表现为4个方面: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师德为先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保障;能力为重是教师自身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是教师执教能力的反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途径。(4)职业认同是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第三个主题特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积极体验、意识觉醒、职业诉求、价值实现和自我反思。积极体验是体育特级教师对工作的亲身感受;意识觉醒是体育特级教师职业认同的具体体现;职业诉求是体育特级教师职业认同的前提条件;价值实现是体育特级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在动力;自我反思是体育特级教师职业认同的修正过程。(5)积极措施这一主题特征在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中表现为4个方面的内容:自我调适、勇于创新、培训进修和持之以恒。面对从教从训中的现实问题,体育特级教师们一致认为应积极进行“调整-适应-提高”的自我调适措施,抛却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机制;同时社会各界要给体育教师多种培训进修成长的机会,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也是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提升;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是持之以恒的内在精神,是成为体育特级教师的必要途径。
张贺[4](2021)在《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教师越投入于工作,学生的表现就越好,他们对未来的准备也越好。此外,如果教师投入于工作,他们就不太愿意辞职。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在西方已经较为丰富,国内学者对于“工作投入”这一西方舶来概念,提出要关注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但目前国内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本土化研究也没有关注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本土化的视角,构建了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考虑到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教师在实习阶段(实习师范生阶段)的工作经历对其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着重关注了教师的职初阶段(实习师范生阶段)。另外,本研究还关注了师范生入职后的职业发展阶段(在职教师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工作投入概念及影响因素的对比,探索促进高校师范人才培养的策略。为了构建本土化的教师工作投入概念,本研究从传统文化和当下的文化环境两方面着手。借助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典籍的文本分析,得到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工作投入概念。同时,通过对18名实习师范生和19名在职教师的深度访谈,探索当前文化环境下教师工作投入概念。通过将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工作投入概念与实习师范生以及在职教师理解的工作投入概念比较分析,建构出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教师工作投入概念包含工作活力、工作道德、工作负责、工作奉献、工作专注五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更趋近于传统文化,而与西方的工作投入概念不同。通过深度访谈,本研究探索了影响实习师范生工作投入的主要因素。访谈的结果发现,实习师范生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工作特征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重要他人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并从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探索了师范生入职后的职业发展阶段(在职教师阶段)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实习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从高等师范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师范生培养教育的相关建议。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了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并通过质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影响实习师范生工作投入的主要因素,从师范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师范人才培养教育的建议和策略,丰富了师范生培养的相关研究。
李晓冉[5](2021)在《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问题也逐渐进入研究视野。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研究一切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乡村教师队伍中的原住民,“原生态”的老龄教师群体却在教育研究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主力军”的身份也未能得到彰显,使得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优势逐渐被忽略。故了解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是研究乡村教育的重要问题。论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原生态”老龄教师个人生活的追踪,辅以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叙事研究法等搜集原始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登陆,进而规划出改善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新航线。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原生态”老龄教师所属场域定格,主要介绍研究的设计与思路、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研究过程;第二章是“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独白,通过访谈研究对象,归纳出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四个方面;第三章是对“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深描,通过学生、同事、领导、家人以及研究者等“他者”对其生存状态进行补充;第四章是构建“原生态”老龄教师的新型生存状态,此章节是通过扎根理论对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生存困境进行高度归纳和分析,并提出老龄教师新型生存状态即走向安稳的栖居。研究发现,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生存的物质状态、生存的身心状态、生存的专业发展状态、生存的人际关系状态,且不同视域中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不同。通过扎根理论得出,老龄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迥异的形式,并与生存状态的四个方面相对应地存在四种生存困境,而尊重并满足老龄教师的正当需要、正确认识老龄教师的存在价值、促进老龄教师的个人觉醒、引导老龄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等则是老龄教师走向安稳栖居的合理路径。本研究以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生存状态的了解和剖析,改善其生存困境,进而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以期对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罗正义[6](2021)在《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地化认同研究 ——以“2019上海贵州队”为例》文中认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它致力于服务西部地区基层教育、医疗、农业和基层社会治理等。以往学界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部计划的制度、组织、管理层面,而对其参与者的行动本身较少关注。本硕士论文以2019年上海贵州队为例,在了解群体特点的基础上,借助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人类学学科方法,探讨上海贵州队的“在地化认同”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上海贵州队志愿者申报、参与西部计划有不同的动机。他们相信“成长需要历练”、“人生要有价值”,更笃信“发展需要平台”。就志愿服务过程来看,志愿者初期有失落,有疏离感,曾一度“迷茫”。不过,幸好是有志向的知识青年,他们自我调适能力较强。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特别是志愿者在派遣地单位——团上海市委的协调、鼓励下,以及服务地单位的认可与接纳,志愿者从失落、疏离、不适,开始融入当地,认同志愿服务和自我身份,最后实现了“在地化认同”。当然,上述“在地化认同”并不是志愿者被志愿精神所渲染而成,而是由于志愿者自身融入其中。既有当地对上海队的期盼、接纳与认可,也有上海派出地对贵州队的协调与付出,更有年轻志愿者自我价值实现的情怀使然。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对其身份以及志愿经历引以为傲,在这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丰富了情感,同时也纪念着青春。本硕士论文共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章描述“2019年上海贵州队”及其志愿服务的不同动机。第二章介绍志愿者从服务初期的“迷茫”,到逐渐自我适应的过程。第三章呈现志愿者自我适应的原因和被认可认同的过程。派遣地的鼓励与协调以及服务地的接纳与认可促成了志愿者的有效融合。第四章探讨志愿者价值认同,分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价值认同和对西部计划制度的认同。结语部分讨论了观念和实践如何互动,并反思了当代青年的一些价值认同问题。
徐帆[7](2021)在《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社区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却面临着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距离。不少社会工作者为此中断角色扮演,选择离职,但仍有不少社会工作者坚持在社区中提供服务,进行角色自我调适。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10位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在社区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探讨他们在社区服务这一情境中进行角色自我调适的过程及策略,以期为即将进入社区场域中开展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启示。本研究首先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角色及其在社区场域中开展服务时的实践角色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他们面临的角色距离现状。其次,根据对访谈资料的归纳详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过程状态,最后总结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第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可以总结为角色领悟期、角色建设期、角色稳定期三个阶段。角色领悟期是社会工作者找准角色定位,逐步获得角色观念的过程,角色建设期侧重社会工作者处理角色冲突、角色距离、角色实践不足等更复杂的问题。在每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都会经历不同的角色情感体验、角色自主意识,角色互动关系和行为惯习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在角色稳定期社会工作者形成了四种角色调适相对结果:“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第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既是对角色情境被动适应的产物,也是社会工作者自身主动建构、反思的结果,主要总结为调节角色情感、维系角色关系和应用角色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相关行动策略。以上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情况与社区权力结构关系、宏观社会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值得关注,但要为社区领域留住更多人才,更重要的是呼吁宏观社会体制层面的相关主体推进社会调适,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吴茵琪(Ngyanki)[8](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鑫[9](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政骨干队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点。选调生作为我们党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后备力量。2018年4月,中组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同年5月专门召开座谈会,对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进行专题部署。选调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和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公务员重点培养对象,胜任力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地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幸福安康。如何提高选调生胜任力,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决策的科学性,更好为民服务,是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万州区选调生为代表的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对选调生胜任力进行全面研究,将会涉及为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储备优秀人才、培养接续力量、提高选调质量、优化成长路径、完善适培机制、加强教育锻炼、解决后顾之忧等情形提出对策建议,为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提升提供参考借鉴。除绪论、结论与展望外,正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选调生、胜任力、选调生胜任力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学习型组织、成人学习理论、胜任力理论等研究提出借鉴。第二部分为“选调生胜任力理论分析”。提出选调生具备的核心能力、重要能力、基本能力等三个层级共15类胜任力,分析不同层级胜任力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与一般公务员通用能力、进入选调生队伍应具备能力、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应具备能力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选调生胜任力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为“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现状分析”。简要介绍万州区选调生队伍基本情况与结构,结合上一章的理论分析提出万州区选调生具备的胜任力现状,阐述万州区选调生培养情况及培养成效。第四部分为“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培养与影响因素调查”。通过使用“印证式”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对选调生相关情况进行采集分析。基于工作匹配度、专业融合度,工作认同感、自身价值实现等多层次分析万州区选调生的工作现状以及心理状况,推进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不断提升找依据、找思路、找方法。第五部分为“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围绕核心能力、重要能力、基本能力等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从选调生自身原因、外界因素影响及组织培养与胜任力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行具体分析。第六部分为“重庆市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对策”。突出党组织在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领导作用,从严把质量关口、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优化配套制度、营造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与路径措施,以期为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赵欣[10](2020)在《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以“00后”为主力群体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意识强,社会阅历较浅,心理不够成熟,耐挫折能力差,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积极效应已经显现,但仍存在未形成重视挫折教育的社会大环境、高校挫折教育的教育体系不健全、家庭对挫折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缺失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挫折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作用,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交叉学科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在参考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和国外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沈阳市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由此对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念,系统的介绍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挫折教育思想以及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和塞涅卡的挫折观,总结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特征和意义。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反映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认知情况、来源情况、方式情况、实施效果情况,分析得出大学生挫折教育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从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大学生挫折教育在“四位一体”的共同教育下更具有实效性,最终提升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理论 |
1.4.1 抗逆力理论 |
1.4.2 生态系统理论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1.2 社区工作者 |
2.2 抗逆力研究综述 |
2.2.1 抗逆力概念界定 |
2.2.2 抗逆力研究发展历程 |
2.2.3 抗逆力影响因素 |
2.2.4 抗逆力过程机制的主要模型 |
2.3 社区工作者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工作者角色定位 |
2.3.2 社区工作者素质研究 |
2.3.3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 |
2.4 基于抗逆力理论对于不同职业群体的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社区工作者压力源事件及其影响 |
3.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性引发次生困境 |
3.1.1 社区封闭管理困境 |
3.1.2 负面情绪导致不良生理状态 |
3.2 节日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造成的管理困难 |
3.2.1 返京居民的管理难题 |
3.2.2 未返京居民的情绪转移 |
3.3 不同社区辖区内的情况多元 |
3.3.1 老旧小区面临的困难 |
3.3.2 国际化社区建设面临的困难 |
3.4 大基数社区居民数量的管理压力 |
第4章 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微系统:个人特质与社会关系 |
4.1.1 社区工作者个人特质对抗逆力的影响 |
4.1.2 社区工作者社会关系对抗逆力的影响 |
4.2 中系统:工作与家庭的协调与平衡 |
4.2.1 协调与平衡的内涵 |
4.2.2 工作与家庭协调状态对于抗逆力的影响 |
4.2.3 工作与家庭不协调状态对于抗逆力的影响 |
4.3 外系统:潜在因素对于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的影响 |
4.3.1 家庭成员停工停课造成的影响 |
4.3.2 社区居民需求差异造成的影响 |
4.4 宏系统:宏观性支持资源产生的影响 |
4.4.1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 |
4.4.2 新冠肺炎疫情政策 |
4.4.3 经济基础与经济实力 |
第5章 社区工作者抗逆力作用过程分析 |
5.1 疫情初期阶段:压力源引发抗衡过程 |
5.2 疫情发展阶段:发展与退化的抉择期 |
5.3 疫情稳定阶段:保护性因素主导抗衡过程 |
5.4 抗逆力作用效果 |
5.4.1 推动个人成长与发展 |
5.4.2 产生一定社会效益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社区工作者抗逆力提升策略 |
6.1.1 制度支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及善后机制 |
6.1.2 个人调节:社区工作者的自我调适 |
6.1.3 外部环境:社区工作者抗逆力提升的培育 |
6.2 反思与不足 |
6.2.1 研究反思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致谢 |
(3)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 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体育特级教师 |
2.1.2 教学经验 |
2.1.3 质性研究与现象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小结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现象学访谈法 |
4.研究结果 |
4.1 成长动力 |
4.1.1 积极人格 |
4.1.2 专业愿景 |
4.1.3 关键事件 |
4.1.4 学科“歧视” |
4.1.5 家庭支持 |
4.1.6 资源平台 |
4.2 教育理念 |
4.2.1 师德为先 |
4.2.2 学生为本 |
4.2.3 能力为重 |
4.2.4 终身学习 |
4.3 职业认同 |
4.3.1 积极体验 |
4.3.2 意识觉醒 |
4.3.3 职业诉求 |
4.3.4 价值实现 |
4.3.5 自我反思 |
4.4 积极措施 |
4.4.1 自我调适 |
4.4.2 勇于创新 |
4.4.3 培训进修 |
4.4.4 持之以恒 |
5.分析与讨论 |
5.1 成长动力——从内部认同到外在赋能 |
5.2 教育理念——认知范式的重要变革 |
5.3 职业认同——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分野与协同 |
5.4 积极措施——走向成功的先行者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基本信息 |
附录B 专家访谈 |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
(4)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工作投入的概念 |
1.1.1 国外工作投入的概念与测量 |
1.1.2 国内工作投入的概念与测量 |
1.1.3 工作投入的概念与中国文化 |
1.2 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 |
1.2.1 国外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国内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文化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
1.3 小结 |
第2章 研究问题、思路及框架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方法 |
2.5.1 研究程序 |
2.5.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 |
3.1 传统经典书籍的文本分析结果 |
3.2 实习师范生的访谈数据结果 |
3.2.1 实习师范生的访谈数据分析 |
3.2.2 实习师范生的访谈结果分析 |
3.3 师范生入职后职业发展阶段(在职教师)访谈数据结果 |
3.3.1 在职教师的访谈数据分析 |
3.3.2 在职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教师生涯不同阶段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
4.1 实习师范生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
4.1.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2 数据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师范生入职后职业发展阶段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
4.2.1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2 数据结果与讨论 |
4.2.3 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讨论 |
5.1.1 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的讨论 |
5.1.2 教师生涯不同阶段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师范生) |
附录B 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一、扎根田野:“原生态”老龄教师所属场域定格 |
(一)研究设计与思路 |
(二)选择研究对象 |
1.S镇及H小学基本情况 |
2.选择合作教师 |
(三)研究过程 |
1.进入研究场地 |
2.资料的收集 |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4.研究成文反思 |
二、“谷堆上的独白”:“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之浅绘 |
(一)“说来还算满意”:生存的物质状态 |
1.“工资还行吧”:满足中的遗憾 |
2.“发不下来”:有名无实的补贴 |
3.“从泥水地到水泥地”:不断优化的工作环境 |
4.“优越与负担”:近在咫尺的家校距离 |
(二)“想来全是无奈”:生存的身心状态 |
1.“小小慢性病”:身体的亚健康 |
2.“焦虑与偏执”:心理的亚健康 |
3. “感觉到累”:身心的双重压力 |
(三)“道起难上加难”:生存的专业发展状态 |
1.“好几年没参加培训了”:专业发展渐趋迷茫 |
2.“我现在不行了”:自我否定与职业荣耀的冲突 |
3. “曾经的名师梦”:多重现实引发职业认同转变 |
4. “不是文盲,但是机盲”:难以走进的计算机 |
(四)“谈及已经习惯”:生存的人际关系状态 |
1.“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家长在支持中推责 |
2.“能让就让”:同事之间的脆弱关系 |
3. “认识多年了”:学校领导的“二哥” |
4. “圈内的圈外人”:尴尬的乡村成员 |
三、“田垄间的合唱”:“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之深描 |
(一)学生眼中“不苟言笑”的他 |
1.“严厉与仔细”:被认可的教学 |
2.“理解与沟通”:疏离的师生关系 |
(二)同事眼中“安常守故”的他 |
1.“热心肠”:乐于助人的品质 |
2.“不接受新事物”:自我发展意识较差 |
(三)领导眼中“明理通达”的他 |
1.“工作助手”:后勤志愿者与关系协调者 |
2.“季孟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四)家人眼中“顶天立地”的他 |
1.“多亏了这个工作”:家庭收入的主力军 |
2.“顾不上地里的活”:“务工”与务农时有冲突 |
(五)研究者眼中“举步维艰”的他 |
1.“落伍中挣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2.“老当益壮也会累”:闲暇流失在喘息之间 |
四、安稳的栖居:构建“原生态”老龄教师新型生存状态 |
(一)非正即反:生存状态的两种表现 |
1.“活到老学到老”:积极的生存状态 |
2.“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的生存状态 |
(二)抽丝剥茧:发现生存困境 |
1.困境一:不清不楚的福利与工资 |
2.困境二:生命意识淡漠 |
3.困境三:专业发展陷于停滞 |
4.困境四:理不清的人际关系 |
(三)规划新航线:安稳的栖居 |
1.尊重并满足老龄教师的正当需要 |
2.正确认识老龄教师的存在价值 |
3.促进老龄教师的个人觉醒 |
4.引导老龄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资料(节选) |
附录三 文本资料搜集 |
附录四 访谈时间表 |
附录五 三级编码登陆过程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地化认同研究 ——以“2019上海贵州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2019年上海贵州队” |
第一节 成长需要历练 |
第二节 人生需要价值 |
第三节 发展需要平台 |
第二章 志愿者从“迷茫”到“适应” |
第一节 失落与疏离 |
第二节 志愿者初期的“迷茫” |
第三节 志愿者自我调适 |
第三章 志愿者被认同与自我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派遣地的鼓励与协调 |
第二节 服务地的接纳与认可 |
第三节 志愿者自我身份认同 |
第四章 志愿者价值认同 |
第一节 认知认同:由薄浅到深入 |
第二节 情感认同:由受挫到收获 |
第三节 实践认同:由小我到大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访谈对象表 |
致谢 |
(7)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研究 |
1.3.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研究 |
1.3.3 关于角色调适的研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质性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地域的选择 |
1.5.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情况介绍 |
1.5.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6 研究伦理 |
第2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距离 |
2.1 角色期望:进入社区前的理想愿景 |
2.1.1 恪守服务者的专业角色定位 |
2.1.2 提供纯粹的专业服务内容 |
2.1.3 灵活运用专业方法与技能 |
2.2 角色实践: 进入社区后的日常服务 |
2.2.1 行政力量冲击下的专业角色定位 |
2.2.2 被扭曲的专业服务内容 |
2.2.3 应用尴尬的专业方法与技能 |
2.3 角色距离: 期待与实践的冲突 |
2.3.1 角色距离的总体表现 |
2.3.2 角色距离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 |
3.1 角色领悟期 |
3.1.1 排斥角色 |
3.1.2 领悟角色 |
3.1.3 承认角色 |
3.2 角色建设期 |
3.2.1 收获与焦虑并存的角色情感体验 |
3.2.2 坚定与妥协并存的角色权利意识 |
3.2.3 亲密与脆弱并存的角色关系状态 |
3.3 角色稳定期 |
3.3.1 “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 |
3.3.2 “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 |
3.3.3 “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 |
3.3.4 “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 |
4.1 角色情感的调节 |
4.1.1 自我心理调节 |
4.1.2 寻求情感支持 |
4.2 角色关系的维系 |
4.2.1 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边界的控制 |
4.2.2 与居委会关系建构中的学习者角色 |
4.2.3 寻找与社区原有工作的契合点 |
4.2.4 与领域专家“弱关系”的人际联结 |
4.3 角色技能的学习 |
4.3.1 专业知识的创造性转化 |
4.3.2 方法与技巧的灵活性运用 |
4.3.3 其他技能的持续性学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情况访谈提纲 |
(8)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9)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选调生 |
2.1.2 胜任力 |
2.1.3 选调生胜任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习型组织 |
2.2.2 成人学习理论 |
2.2.3 胜任力理论 |
第3章 选调生胜任力理论分析 |
3.1 选调生具备的胜任力及结构 |
3.1.1 核心能力 |
3.1.2 重要能力 |
3.1.3 基本能力 |
3.1.4 选调生胜任力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
3.2 选调生胜任力与相关能力的关系分析 |
3.2.1 与一般公务员通用能力的关系分析 |
3.2.2 与进入选调生队伍应具备能力的关系分析 |
3.2.3 与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应具备能力的关系分析 |
3.3 选调生胜任力发展方向 |
第4章 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现状分析 |
4.1 万州区选调生队伍基本情况 |
4.1.1 万州区选调生队伍结构 |
4.1.2 万州区选调生队伍特征 |
4.2 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基本情况 |
4.3 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培养情况 |
4.3.1 严把进入选调生队伍质量 |
4.3.2 强化选调生实践锻炼 |
4.3.3 注重抓好选调生教育培训 |
4.3.4 解决选调生后顾之忧 |
4.4 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培养成效 |
第5章 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培养与影响因素调查 |
5.1 调查方案设计 |
5.2 调查具体实施 |
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1 选调生胜任力调查问卷(面向选调生)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2 选调生胜任力调查问卷(面向领导干部)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章 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
6.1.1 核心能力不明显 |
6.1.2 重要能力不突出 |
6.1.3 基本能力不扎实 |
6.2 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1 万州区选调生自身能力素质有差距 |
6.2.2 外界因素不利于选调生胜任力培养 |
6.2.3 组织培养与胜任力需求之间有偏差 |
第7章 重庆市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对策 |
7.1 严把影响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的质量关口 |
7.1.1 选调生的素养符合万州区定位 |
7.1.2 择优形成梯次配备的选调模式 |
7.1.3 加强万州区选调生后备队伍建设 |
7.2 构建完善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教育培训体系 |
7.2.1 健全教育培训机构 |
7.2.2 建强教育培训队伍 |
7.2.3 优化教育培训模式 |
7.2.4 完善教育培训保障 |
7.3 优化完善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配套制度 |
7.3.1 完善激励保障制度 |
7.3.2 优化选拔使用制度 |
7.4 营造有利于万州区提升选调生胜任力的外部环境 |
7.4.1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
7.4.2 加强关爱与引导 |
7.4.3 加强组织领导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生 |
2.1.2 挫折 |
2.1.3 挫折教育 |
2.1.4 大学生挫折教育 |
2.2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 |
2.2.3 中国传统文化的挫折教育思想 |
2.2.4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与塞涅卡的挫折观 |
2.3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特征 |
2.3.1 引导性与渗透性相统一 |
2.3.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2.3.3 主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
2.3.4 持续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
2.4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
2.4.1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2.4.2 有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2.4.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2.4.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三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3.2 大学生挫折教育取得的成就 |
3.2.1 大学生挫折教育开始得到关注 |
3.2.2 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
3.2.3 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效应已经显现 |
3.3 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未形成重视挫折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
3.3.2 高校挫折教育体系不健全 |
3.3.3 家庭对挫折教育重视不够 |
3.3.4 大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主体性缺失 |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
4.1 发挥社会的引导性作用 |
4.1.1 构建新理念,重视人才全面发展 |
4.1.2 完善社会舆论体系,发挥网络媒体的“正能量”作用 |
4.1.3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机构的平台,完善社会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体系 |
4.2 完善学校的主导性作用 |
4.2.1 坚持以人文本的挫折教育理念,提高挫折教育重视程度 |
4.2.2 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活动 |
4.2.3 创新大学生挫折教育形式,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 |
4.2.4 形成全员参与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
4.2.5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打造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 |
4.3 优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
4.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
4.3.2 家长树立正确的示范作用,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
4.4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
4.4.1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念,提高挫折教育的认知水平 |
4.4.2 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 |
4.4.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意志品质 |
4.4.4 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工作者抗逆力研究[D]. 王娜.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执教经验的现象学研究[D]. 杜兴彬.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教师工作投入的本土化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乡村“原生态”老龄教师生存状态的质性研究 ——以聊城市H小学S教师为个案[D]. 李晓冉. 渤海大学, 2021(02)
- [6]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地化认同研究 ——以“2019上海贵州队”为例[D]. 罗正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D]. 徐帆.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8]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重庆市万州区选调生胜任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李鑫. 西南大学, 2020(05)
- [10]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欣.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