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体裂隙分维数与岩体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钱唯[1](2021)在《深部损伤-破裂围岩力学特性与碎胀扩容大变形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熊伟[2](2021)在《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注浆技术在治理隧道、隧洞突水以及处理大坝坝体、坝基渗漏等工程中应用广泛,浆液在封堵裂隙的同时也能加固周围岩体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但由于注浆施工具有独特的不可见性,因此针对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和封堵机理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搭建室内动水注浆试验平台,研究了浆液基于倾斜光滑裂隙和倾斜粗糙裂隙在动态水流中的扩散规律,并且根据试验所得浆液扩散图像、动水流量、浆液覆盖率等数据分析了影响注浆堵水效果的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动态水流开展了光滑单裂隙在倾斜角度下的注浆试验研究,共进行了 16组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裂隙倾角、动水流速、注浆压力、水灰比。根据16组正交试验所记录的浆液扩散图像,将其扩散模式分为三类:类似圆形扩散至裂隙边界、类似椭圆形扩散至裂隙边界以及类似椭圆形扩散至裂隙出口。将16组测得的水流量数据描绘成图像可分为三类:单平台递减型、多平台递减型和持续递减型。(3)基于宾汉流体浆液,结合静力学、理论力学和几何学等对流体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动态水流条件下宾汉浆液在倾斜裂隙内的扩散模型,考虑了裂隙倾斜角度、注浆压力、水流速度、裂隙开度等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的扩散方程。(4)基于动态水流开展了粗糙裂隙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注浆试验研究,选取了常见的三条Barton粗糙度曲线:JRC=8~10、14~16、18~20,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粗糙度系数、动水流速、注浆压力、裂隙倾角。浆液最终分布模式分为四种:①封堵成功,无过水通道;②封堵效果一般,无明显过水通道但留有部分空腔区;③封堵效果较差,沿裂隙两侧留有过水通道和空腔区;④封堵效果很差,沿裂隙两侧留有较大过水通道和空腔区四种类型。将9组正交试验所得流量数据描绘成图像,可分为三类:水平持续递减型、双平台递减型和锯齿波动型。
亢倩倩[3](2021)在《轮廓线取样间隔对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桂芳[4](2021)在《裂隙含水层水位波动的分形特征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随机生成不同裂隙分维值的裂隙网络基础上,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技术,根据含水层随机补排特点,研究分数高斯噪声(fGn)和分形布朗运动(fBm)两种时间分形侧向边界流量随机过程下,岩溶裂隙介质含水层的水位波动分形特点,建立裂隙网络分维值与水位波动分维值之间关系。最后选取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太灰上段水位数据,分析其时间分形特征,并结合断裂分维值验证模拟分析的结论,揭示岩溶裂隙网络介质水位波动时间分形与空间分形之间的联系。全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蒙特卡洛原理,利用MATLAB平台开发出了平面二维及三维裂隙网络的随机生成技术程序,同时编制出了裂隙网络切面分维值盒维数求取程序。应用AutoCAD软件将蒙特卡罗生成的裂隙网络导入FLAC3D生成数值模型,为裂隙含水层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2)fGn补排源边界流量下,含水层水位波动在距离补排源较近处的断面才具备分形波动特点;而fBm补排源边界流量下,只有在裂隙较发育的含水层中才能出现分形水位波动特点。两种边界流量下,随着监测断面距边界的越远,由于含水层的过滤阻尼作用,水位波动时间序列的尺度性指数β值变大,表明分形特点减弱,确定性增强,水位波动逐渐变为原始水位背景值。同时,随着裂隙网络复杂程度加大,也就是裂隙网络分维值增大,同一监测断面的水位波动数据的尺度性指数β值减小,监测断面距离随机补排边界越远处也具有分形波动特点。另外,时间序列水位波动分维值随裂隙网络的分维值增大而增大。(3)裂隙网络的复杂性及含水层的渗透性并不改变其阻尼特性,只是改变其作用强度;含水层渗透性越强,水位波动幅度越低,时间序列越平稳,同时水位波动的分形特点也越显着。由于导水陷落柱的水源补给,其水位波动时间序列总体上高于无陷落柱时的水位;同时期水位波动时间序列的时间尺度系数β比无陷落柱大,可能是由于含水层存在陷落柱,系统对低频组分的削减减弱,使水位在低频下相关性增强。(4)潘谢矿区太原组灰岩上段C3I组灰岩水位变化主要受区内A组煤开采疏放灰岩水的影响,导致其水位大幅下降,下降的幅度大小与钻孔所处的断裂构造存在着较大关联。矿区C3I组灰岩长观孔水位波动的功率谱图在高频处为高斯白噪声,在低频处为fBm,是非平稳波动的时间序列,可得出各钻孔水位波动数据分维值D在1.08~1.57之间,其中潘三矿东部、丁集矿北部和谢桥矿北部水位波动分维值较小。(5)采用盒维数法计算出矿区断裂分维值并据此对构造发育程度进行了分区,得出矿区构造发育以中等和复杂为主,构造简单区零星分布,主要在潘三矿东部、顾桥矿东南部、张集矿的西北部以及谢桥矿的北部等。对比钻孔水位波动分维值与其所处的断裂分维值,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线性相关关系较好,在构造简单区水位波动的分维值也较小,这与第四章数值模拟成果,即时间序列水位波动分维值随裂隙网络的分维值增大而增大,取得了很好的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数值模拟成果的有效性。(6)实例分析表明,潘谢矿区长观孔水位波动时间序列在低频处(主波动幅度)时间尺度性指数β在1~3之间,呈现fBm分形波动特点,进一步可推算钻孔附近存在径流带。同时钻孔分维值越大(β值越小)可反映出构造裂隙越发育,岩体渗透性越强等重要结论,可为煤矿水害防治指明地下水富集靶区。图[66]表[14]参[113]
冯泽文[5](2021)在《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水利水电、露天矿山、高速铁路和公路等基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所需建设的边坡工程也愈来愈多,导致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而自然界的天然边坡,特别是岩质边坡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以及地质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节理和裂隙,这些节理和裂隙的存在对于岩石边坡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精度和效率较低,有限实测资料条件下岩体随机裂隙网络模拟、同时考虑结构面几何参数和力学参数不确定性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难题,开展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论述了贝叶斯更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给出了通过卡方检验和K-S检验确定结构面参数概率分布类型的详细检验步骤,并总结了三种离散裂隙网络模型,讨论并系统的对比了这三种模型的优缺点,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边坡的可靠性更新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2)采用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进行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编写了Phase2软件与MATLAB软件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裂隙材料参数赋值、边坡稳定性计算的自动化,解决了目前采用MCS方法计算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的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难题,并以一实际库岸岩质边坡为例,计算出该岩质边坡不同工况下(天然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的失效概率,为指导边坡工程加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3)发展了一种可同时考虑节理几何参数及力学参数变异性的复杂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半因子实验设计和中心复合设计,通过方差分析识别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着的结构面参数,构建了安全系数与结构面参数的响应面函数,为复杂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计算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4)提出采用贝叶斯更新方法优化结构面参数概率分布,并通过对比解析解和BUS方法求得的后验概率分布验证了贝叶斯更新方法的有效性,并应用于小湾水电站边坡案例,考虑了结构面几何参数和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内摩擦角)不确定性的影响,为获得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岩体裂隙网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王博[6](2021)在《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陕蒙浅部矿区采深普遍为53~280m,而其深部矿区采深已普遍超过580m,且近年来开采深度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增加。根据现场调研,陕蒙深部矿区具有开采强度大、煤层冲击倾向性强、顶板存在大范围富水区和厚硬砂岩组等特点,部分矿井开采过程中已发生十余起冲击地压、矿震等动力灾害,严重制约了矿区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陕蒙深部矿区动力显现频发的现状,本文以该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动力灾害为研究背景,采用案例调研、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冲击地压和矿震)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取得如下成果:(1)调研分析了陕蒙深部矿区开采条件与动力灾害特征,确定了形成动力灾害的力源类型,并据此将动力灾害划分为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和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2)分别建立了疏水转移应力和高强度开采支承压力分布力学模型,研究了疏水及高强度开采对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疏水后形成增压区和卸压区,当工作面快速推采至疏水形成的增压区时,采动应力与增压区应力叠加后超过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值,是诱发冲击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的动态变化,提出了疏水区基于防冲的推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3)研究了该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不同埋深和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特定条件下宽区段煤柱破坏分区特征,建立了宽区段煤柱冲击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的力学判别条件,揭示了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和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方法。(4)分别建立了煤柱支撑条件下关键层挠曲变形力学模型和隔离煤柱压缩量估算模型,给出了关键层挠曲破断诱发矿震的判别条件,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诱发矿震机理,提出了冲击地压和矿震协同控制的合理隔离煤柱宽度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已在陕蒙深部纳林河、呼吉尔特矿区3对冲击地压矿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梁坤[7](2021)在《基于昔格达混合填料中砂泥配比变化的工程力学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西地区昔格达组砂岩和泥岩分布较广,在此处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填料,单是昔格达组砂岩或泥岩自身的工程性质较差,所以工程实践中常常将一定量的砂岩、泥岩混合,达到可以在工程中利用的效果。为了了解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达混合料的工程性质,本文就四川省攀枝花市昔格达村砂泥岩组成的混合料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昔格达地层的地质背景。随后对研究区的砂泥岩样品进行室内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砂泥配比下昔格达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进而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指导实践操作。通过室内土工实验,确定了各砂泥配合比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在相同的击实功作用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泥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混合料在泥岩含量小于60%时最大干密度变化较小。据此可知混合料的泥岩含量处在20%~60%时,压实效果较好。采用室内固结试验,得到了泥岩含量的变化对混合料压缩系数的影响较小,且均处于中压缩性土范围内。最后通过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分别确定了不同砂泥配比下混合料的C、φ值的变化规律,两类实验结果均表明泥岩含量50%~60%时,在100kpa~400kpa的正压力下,抗剪强度能达到峰值。因此,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泥岩含量在50%~60%时,可以得到工程力学性质最佳的砂泥配比混合料。借助扫描电镜对混合料组成的重塑样进行观察,采用PCAS软件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得到压缩系数与重塑样微观结构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混合料中平均等效孔径和平均孔隙分布维与压缩性的相关性较好,且呈正相关的规律。分析抗剪强度与混合料重塑样微观结构特征的相关性,发现本文统计的几类微观结构参数均与抗剪强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正好对应在宏观上呈现出泥岩占比越多,混合料的C值增加、φ值减少的规律。
司剑峰[8](2021)在《深水钻孔爆破的冲击波衰减规律及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洋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水下工程逐渐由内河走向近海、浅海走向深海,深水爆破是未来水下爆破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风、浪、流)以及水深的变化给水下爆破施工器材、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下爆破冲击波效应既是水下岩石破碎的基础,也是水下爆破危害效应的主要来源。如何利用爆炸冲击波实现有效破岩、降低基岩损伤、削弱其危害效应,一直是水下爆破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研究深水条件下水下爆破冲击波基本特性,提高冲击波水下破岩能力以及寻求有效的深水爆破冲击波安全防护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金塘岛侧主塔基础爆破工程》为背景,围绕深水条件钻孔爆破冲击波基本特性及防护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理论、试验、仿真分析,尤其是在基岩损伤的防护和深水水中冲击波气泡帷幕防护方面,提出了“基于孔内复合消聚能结构的深水钻孔爆破基岩损伤防护方法”和“基于高压气体瞬时释放型气幕的深水冲击波防护方法”,开展了水下钻孔爆破孔内消聚能理论和随机分布式气幕阻波理论的研究,分别对其防护机理、防护效果与评价办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分析了40m、65m、90m深水环境下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以及不同静水压力对水底层冲击波传播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冲击波峰值衰减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形式;不同水深工况下,冲击波衰减速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在靠近水底位置,炮孔附近水域中的初始冲击波峰值较大,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衰减的也最快,但200m范围内靠近水底位置冲击波峰值基本都高于其上方水域;基于EMD方法并结合Hilbert变换,对深水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信号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时频特性和能量分布规律。(2)根据应力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透射、反射作用理论,对“基于孔内复合消能结构的深水钻孔爆破基岩损伤防护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水深40m环境下的室内模拟试验,通过对试样外观、裂纹分布和炮孔爆腔形状及尺寸的分析验证了高阻抗球体和粗砂垫层组成的复合消结构在水下钻孔爆破中可有效减少孔底基岩损伤,提高上部岩体破碎效果的防护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PZT压电陶瓷主动监测的波动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波能量RMSD的混凝土损伤指标,定量分析了在有无消能结构防护下的混凝土损伤范围和孔底损伤深度。研究发现,水下钻孔爆破中爆破介质会在炮孔底部发生损伤的突变,具有消能结构的炮孔其突变程度更大,且突变点更靠近炮孔底部;结合损伤深度测试和计算,具有消能结构的试样其最小损伤点出现在孔底20mm处,比无消能结构的试样损伤深度减小了25%。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运用于《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金塘岛侧主塔基础爆破工程》。(3)在传统气泡帷幕防护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气体瞬时释放型气幕的水中冲击波防护方法”。基于气幕形态特性的考虑,细化了气幕对水中冲击波的透、反射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室内小型高压气幕发生装置,进行了气幕形态高速摄影和冲击波压力测试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气源压力的增加,气幕连续性增强且具有更高的气体能流密度和抵抗外载荷干扰的能力,气幕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根据冲击波测试结果,结合信号分析,发现不同高压气幕对爆源50cm处冲击波峰值衰减率在32.3%~76.7%,总能量衰减率在32.7%~71.4%,气源压力越大,防护效果越好。(4)考虑形态对气幕阻波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分布形式的水中气泡帷幕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实现了气泡在气幕区域内的随机投放,该方法突出了气幕区域气液共存、边界轮廓多变且气体分布高度不连续和非均匀性的特点,丰富和完善了水下爆破冲击波气幕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
李琪[9](2021)在《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风化、酸雨侵蚀等引起的砂岩类石质文物的各种病害问题极大的损害了文物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对砂岩酸蚀问题的高度重视。此外,砂岩还是良好的油气资源储集层,针对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油气开采问题,酸化技术能够提高或者恢复砂岩储层渗透能力,增加油气产能,因此加大砂岩酸蚀特征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了四川乐山大佛同源地区粉砂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酸性环境下砂岩的连续反应过程自主设计了一套水岩连续作用装置以模拟砂岩酸蚀作用,并结合一系列测试方法对酸蚀前后砂岩的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形维数处理手段推导了砂岩化学损伤变量公式,定量分析了砂岩酸蚀化学损伤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针对酸蚀作用对砂岩微观结构影响进行了XRD、SEM-EDS、CT扫描分析等,结果表明酸蚀后砂岩钙质胶结物大量溶解,同时生成大量黏土矿物,发育出较多的溶蚀孔隙,整体结构变得更为疏松,晶体解理边缘变得模糊或浑圆。(2)针对酸蚀过程中砂岩物理化学特征变化研究对砂岩酸蚀过程中的渗透液进行了水质指标和砂岩波速特性检测,结果表明:(1)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的p H值和EC值均呈缓慢增长的趋势,ORP值、DO值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而纵波速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2)在整个酸蚀作用期间,钙和镁元素的释放量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而钠元素和钾元素释放量随时间分别表现出指数关系和幂数关系。(3)针对砂岩腐蚀情况研究综合线扫描和CT扫描结果可得:在连续酸蚀过程中,三组砂岩酸蚀破坏表现出时间上的延迟性;从渗流方向来看,每组岩样酸蚀破坏程度随腐蚀深度增大呈现减弱趋势,新增孔隙量与腐蚀深度呈负相关。(4)针对酸蚀前后砂岩孔隙特征变化分析进行了氮气吸脱附和恒速压汞试验,试验表明:酸蚀后,三组砂岩小、中大孔孔隙量、比表面积、孔容、喉道半径峰值、主要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孔喉半径比均有所增大,1号砂岩增大效果最为明显,2号次之,3号最小。(5)针对砂岩损伤特征分析基于分形维数建立了砂岩酸蚀的化学损伤变量公式,得到了酸性环境下砂岩化学损伤随腐蚀深度的变化规律:化学损伤程度随腐蚀深度减小。1号、2号和3号砂岩腐蚀深度从1mm到4mm其化学损伤量D值分别降低了9.81%、5.95%和1.65%。
张帅[10](2021)在《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表水系统稳定性作为维系矿区生态系统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煤炭开采动态响应指标及矿区规划的核心。深入研究采动浅表水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对提升我国西北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性、科学性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以岩土、覆岩损伤及渗流特征为基础,提炼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构建了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演化机理。提出了非均质岩石损伤宏细观表征方法,揭示了非均质、裂隙形态对渗透率影响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非均质岩石应力-渗流-损伤-本构模型,定量揭示了不同采动损伤程度岩土层渗透率演化特征。提出了采动覆岩渗透率数值表征方法,实现采动覆岩渗透特性的实时更新。(2)给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提出了采动覆岩损伤程度数值计算方法,揭示了采动岩土层最大损伤值与采高、岩土层层位的关系,分析了岩土层不同类型裂隙的水流特性,给出了考虑覆岩整体渗透性的岩土层破断损伤的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基于改进的采动覆岩变形及三维空间渗透率的动态模型,揭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特征。(3)阐明了采动浅表水系统响应特征及控制机理。提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构建了考虑浅表水侧向补给、入渗补给及多开采单元浅表水渗漏模型,揭示了不同开采单元影响下浅表水响应特征,探讨了开采高度、煤水间距、恢复时间、开采范围对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浅表水系统多矿井开采扰动效应。(4)提出了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提出了矿区采动浅表水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榆神矿区不同开采强度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分区,创新出基于动态规划及优化模型的多矿井科学产能布局方法,以榆神矿区为例,构建了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新模式,量化了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方案,明确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该论文有图185幅,表53个,参考文献251篇。
二、岩体裂隙分维数与岩体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体裂隙分维数与岩体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现状 |
1.2.2 注浆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
1.2.3 裂隙面粗糙度及粗糙裂隙注浆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效果研究与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注浆材料 |
2.2 模拟粗糙单裂隙材料 |
2.3 试验系统 |
2.4 试验步骤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倾角下光滑单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浆液扩散规律 |
3.2.3 注浆封堵效果 |
3.2.4 堵水率分析 |
3.2.5 交互因素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 |
3.2.6 注浆过程中水流量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倾斜光滑单裂隙动水注浆模型 |
4.1 单裂隙注浆模型研究进展 |
4.2 注浆扩散模型建立 |
4.2.1 浆液扩散模型的假设 |
4.2.3 注浆扩散模型推导 |
4.3 方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粗糙度及倾角下单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浆液扩散规律 |
5.2.2 注浆封堵效率 |
5.2.3 堵水率分析 |
5.2.5 交互因素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 |
5.2.6 浆液最终分布 |
5.2.7 浆液覆盖率分析 |
5.2.8 注浆过程中水流量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光滑裂隙和粗糙裂隙试验对比及应用建议 |
6.1 光滑裂隙和粗糙裂隙试验对比 |
6.2 应用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裂隙含水层水位波动的分形特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现状 |
1.2.2 裂隙网络随机生成及分形研究 |
1.2.3 水位波动分形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分形理论基础 |
2.1 分形概念与性质 |
2.2 分形维数 |
2.2.1 盒维数法 |
2.2.2 功率谱法 |
2.3 时间序列的赫斯特指数及功率谱 |
2.3.1 赫斯特指数 |
2.3.2 功率谱计算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岩体裂隙网络的随机生成及分形维数求取 |
3.1 蒙特卡罗法基本原理 |
3.2 二维裂隙网络的随机生成 |
3.2.1 裂隙产状及其概率分布模型 |
3.2.2 二维裂隙模拟的基本假定 |
3.2.3 二维裂隙网络模型的实现 |
3.2.4 算例 |
3.3 三维裂隙网络随机生成 |
3.3.1 Baecher裂隙圆盘模型 |
3.3.2 裂隙迹长及大小分布确定 |
3.3.3 裂隙密度及模拟 |
3.4 三维裂隙网络分维值 |
3.4.1 裂隙网络生成 |
3.4.2 裂隙网络分维值 |
3.5 本章小结 |
4 裂隙水流水位波动分形特征数值模拟 |
4.1 软件简介及裂隙网络数值网格化 |
4.1.1 FLAC~(3D)渗流分析原理 |
4.1.2 裂隙网络数值网格技术 |
4.2 高斯白噪声流量边界下水位动态响应 |
4.2.1 渗流模型建立 |
4.2.2 水位波动时间序列 |
4.2.3 功率谱图特征 |
4.3 分形流量边界下水位动态响应 |
4.3.1 分形布朗运动 |
4.3.2 分形高斯噪声 |
4.3.3 时间序列生成 |
4.3.4 水位波动时间序列 |
4.3.5 功率谱图特征 |
4.4 含水层性质对水位波动影响 |
4.4.1 渗透系数的影响 |
4.4.2 导水陷落柱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潘谢矿区太灰上段钻孔水位波动分形特征 |
5.1 潘谢矿区太灰上段水位时间序列 |
5.1.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2 水位波动时间序列 |
5.2 水位波动的功率谱图 |
5.3 潘谢矿区断裂网络分形特征 |
5.3.1 断层分维值计算 |
5.3.2 灰岩水位时间序列分维值和断层分维值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节理几何参数不确定性表征及概率分布研究 |
1.2.2 节理参数概率分布更新研究 |
1.2.3 节理岩质边坡随机裂隙网络模拟及可靠性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岩体随机裂隙网络模拟及节理参数概率分布更新 |
2.1 岩体裂隙网络模拟 |
2.1.1 节理裂隙现场测量方法 |
2.1.2 结构面参数概率分布拟合优度检验 |
2.1.3 常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
2.1.4 节理有限元法 |
2.2 贝叶斯更新基本原理 |
2.2.1 贝叶斯方法 |
2.2.2 后验概率分布解析求解 |
2.2.3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
2.2.4 贝叶斯更新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裂隙岩质边坡非侵入式可靠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 |
3.2.1 随机输入参数表示 |
3.2.2 代理模型构建 |
3.2.3 岩质边坡可靠性计算 |
3.3 Phase~2软件接口程序实现方法 |
3.3.1 Phase~2软件简介 |
3.3.2 接口程序实现流程 |
3.4 库岸岩质边坡实例分析 |
3.4.1 计算模型 |
3.4.2 岩质边坡非侵入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几何参数不确定性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
4.2.1 因子设计 |
4.2.2 点估计方法 |
4.2.3 方差分析 |
4.2.4 中心复合设计 |
4.3 边坡案例分析 |
4.3.1 初始参数筛选阶段 |
4.3.2 CCD设计与边坡可靠性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参数概率分布更新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工程案例分析 |
5.2.1 随机参数先验概率分布 |
5.2.2 随机参数样本分布 |
5.2.3 随机参数后验概率分布 |
5.2.4 基于先验信息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
5.2.5 基于后验信息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课题来源 |
2.1.2 研究背景 |
2.1.3 论文研究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
2.2.2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2.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2.2.4 矿震发生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现状 |
2.3 主要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2.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4.1 主要研究内容 |
2.4.2 研究方法 |
2.4.3 技术路线 |
3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特征及其分类 |
3.1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地质开采条件特征 |
3.1.1 陕蒙深部矿区地层条件 |
3.1.2 陕蒙深部矿区煤岩体冲击倾向性 |
3.1.3 陕蒙深部矿区现阶段开采设计概况 |
3.2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动力灾害特征 |
3.3 陕蒙深部矿区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1 首采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2 沿空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3.3 两侧采空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
3.4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
4.1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案例分析 |
4.2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力学模型 |
4.2.1 疏水对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影响 |
4.2.2 推采速度对支承压力的影响 |
4.2.3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制 |
4.3 疏水区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相似材料模拟 |
4.3.1 相似材料模拟模型 |
4.3.2 相似模拟揭示的疏水后应力演化规律 |
4.4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数值模拟 |
4.4.1 数值模拟揭示的疏水前后应力分布规律 |
4.4.2 不同推采速度过疏水影响区支承压力分析 |
4.5 疏水前后221_上06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1 221_上06工作面富水区疏水概况 |
4.5.2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3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后冲击危险区划分 |
4.5.4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对比分析 |
4.6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防治 |
4.6.1 疏水增压区的防治措施 |
4.6.2 疏水影响区域推采速度的动态调控 |
4.7 本章小结 |
5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
5.1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诱冲案例分析 |
5.2 区段煤柱所处应力环境分析 |
5.2.1 不同埋深条件下宽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
5.2.2 不同宽度条件下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
5.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5.3.1 区段煤柱破坏分区 |
5.3.2 不同区段煤柱弹性核区宽度数值分析 |
5.3.3 宽区段煤柱应力演化规律 |
5.3.4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 |
5.4 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与现场应用 |
5.4.1 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结果 |
5.4.2 已留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 |
5.4.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现场实施方案 |
5.4.4 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机理 |
6.1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案例 |
6.1.1 工程地质概况 |
6.1.2 工作面现场矿震发生情况 |
6.2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发生机理 |
6.2.1 关键层挠度弯曲变形分析 |
6.2.2 采动引起的隔离煤柱压缩量分析 |
6.2.3 煤柱压缩量与关键层挠曲变形量关系分析 |
6.3 基于“冲击-矿震”协同控制的隔离煤柱宽度设计 |
6.4 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验证 |
6.4.1 理论计算验证 |
6.4.2 数值模拟分析验证 |
6.4.3 微震监测分析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昔格达混合填料中砂泥配比变化的工程力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昔格达地层研究现状 |
1.2.2 昔格达组矿物组成研究现状 |
1.2.3 昔格达混合料工程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岩土体微观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及混合料制备 |
2.1 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研究区特征剖面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1.5 昔格达地层分布特征 |
2.2 混合料设计及制备 |
2.2.1 混合料的设计 |
2.2.2 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昔格达混合料的物理性质 |
3.1 含水率测定 |
3.2 昔格达混合料比重试验 |
3.3 昔格达混合料主要矿物组成及含量 |
3.4 颗粒级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昔格达混合料的力学性质研究 |
4.1 昔格达混合料击实试验 |
4.1.1 试验步骤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昔格达混合料压缩试验 |
4.2.1 试验步骤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昔格达混合料直剪试验 |
4.3.1 试验步骤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昔格达混合料三轴压缩试验 |
4.4.1 试验步骤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昔格达混合料微观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5.1 昔格达混合料电镜扫描实验 |
5.1.1 试样取样与固结 |
5.1.2 SEM样品制备 |
5.1.3 图像处理 |
5.2 微观图像定性分析 |
5.2.1 不同砂泥配比混合料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
5.2.2 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的关系 |
5.3 微观图像定量分析 |
5.3.1 孔隙形态变化特征 |
5.3.2 孔隙分布变化特征 |
5.3.3 微观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质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深水钻孔爆破的冲击波衰减规律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下钻孔爆破破岩机理及岩石中应力波特性 |
2.1 水下钻孔爆破破岩机理 |
2.1.1 岩石动力学特性 |
2.1.2 水下钻孔爆破破岩机理 |
2.2 应力波在岩石中的传播特性 |
2.2.1 岩石中应力波特性 |
2.2.2 水下钻孔爆破孔壁压力计算 |
2.2.3 粉碎区及裂隙区半径计算 |
第3章 深水钻孔爆破的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中冲击波特性 |
3.2.1 水下爆破基本现象及特点 |
3.2.2 水中冲击波传播理论 |
3.2.3 水中冲击波的基本方程 |
3.2.4 水中冲击波基本参数 |
3.3 深水钻孔爆破冲击波传播及衰减规律 |
3.3.1 40m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分布及传播规律 |
3.3.2 65m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分布及传播规律 |
3.3.3 90m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分布及传播规律 |
3.3.4 水深对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分布及传播影响分析 |
3.3.5 小结 |
3.4 基于HHT的水中冲击波信号时频特性分析 |
3.4.1 HHT信号分析方法及原理 |
3.4.2 水下钻孔爆破冲击波信号随水平距离增加的频谱特性分析 |
3.4.3 水下钻爆孔口上方冲击波信号沿高程变化的频谱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水钻孔爆破基岩损伤防护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下岩石基础开挖成型消能-聚能联合控制爆破技术 |
4.2.1 ERB技术工艺及装药结构 |
4.2.2 水下钻孔爆破中ERB基岩防护理论 |
4.2.3 冲击波对岩体的损伤指标 |
4.3 模拟40M水下ERB深水钻孔爆破损伤防护试验 |
4.3.1 水下基岩损伤防护爆破试验方案设计 |
4.3.2 水下基岩损伤防护爆破试验步骤及结果 |
4.4 ERB基岩损伤防护效果评价与分析 |
4.4.1 基于PZT的基岩损伤监测原理 |
4.4.2 基于PZT主动式监测方案及信号采集 |
4.4.3 基于PZT的基岩损伤评价及分析 |
4.4.4 小结 |
4.5 水下钻孔爆破孔底基岩损伤深度分析 |
4.5.1 基于PZT的损伤深度监测方案及原始信号的采集 |
4.5.2 ERB防护作用下基岩损伤深度分析 |
4.5.3 小结 |
4.6 深水钻孔爆破基岩损伤防护理论的工程应用 |
4.6.1 工程背景 |
4.6.2 爆破总体方案及环形沟槽基岩损伤防护爆破设计 |
4.6.3 工程进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水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防护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防护概述 |
5.2.1 水中爆破冲击波防护理论 |
5.2.2 水下爆破冲击波气幕防护技术 |
5.2.3 深水下爆破冲击波防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5.3 深水高压释放型气幕基本原理 |
5.3.1 高压气体释放理论 |
5.3.2 深水高压瞬态气幕防护系统与持时分析 |
5.4 高压释放型气幕形态特性及阻波机理研究 |
5.4.1 小型高压释放型气幕发生装置的构建 |
5.4.2 高压释放型气幕特性及冲击波载荷下的变形机理 |
5.4.3 瞬态释放型高压气幕阻波特性试验研究 |
5.4.4 考虑气幕形态影响的水中气泡帷幕阻波过程数值计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2 酸性环境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
1.2.3 岩石CT扫描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酸蚀试验方案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背景及气候特征 |
2.1.2 模拟砂岩酸蚀试验设计依据 |
2.2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特征 |
2.2.2 矿物学特征 |
2.2.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2.4 细微观结构特征 |
2.3 砂岩酸蚀特征试验方案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前的预备工作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过程及监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酸蚀过程中砂岩物理化学特征变化 |
3.1 酸蚀过程中砂岩岩样的波速特性 |
3.1.1 酸蚀过程砂岩波速特征 |
3.1.2 砂岩连续酸蚀过程中劣化规律分析 |
3.1.3 振幅及频谱分析 |
3.2 酸蚀后砂岩元素特征及腐蚀破坏情况分析 |
3.2.1 线扫描分析Ca、Mg、Fe、Al、O、Si元素特征 |
3.2.2 酸蚀作用下砂岩腐蚀破坏情况 |
3.3 砂岩酸蚀渗透液水化学特征 |
3.3.1 pH值变化特征 |
3.3.2 EC值变化特征 |
3.3.3 ORP值变化特征 |
3.3.4 DO值变化特征 |
3.4 砂岩酸蚀渗透液元素浓度特征 |
3.4.1 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中元素浓度变化特征 |
3.4.2 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中主要元素浓度的对比分析 |
3.4.3 酸性环境下砂岩中Na、K、Mg、Ca元素的释放速率 |
3.5 本章小结 |
4 酸蚀作用前后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变化 |
4.1 孔隙特征研究 |
4.1.1 腐蚀砂岩氮气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曲线 |
4.1.2 腐蚀砂岩孔径分布与孔容、比表面积的关系 |
4.2 孔喉特征研究 |
4.2.1 恒速压汞试验结果 |
4.2.2 喉道和孔隙特征分析 |
4.3 孔隙定量分析 |
4.3.1 CT原理及仪器介绍 |
4.3.2 CT图像中孔隙和组分分布的确定 |
4.3.3 孔隙量对比分析 |
4.4 酸性环境下粉砂岩的损伤特征分析 |
4.4.1 酸性环境下粉砂岩微观结构损伤特征 |
4.4.2 基于分维数损伤变量的砂岩化学损伤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Status)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Main research contents,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
1.4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in Dissertation) |
2 榆神矿区煤水赋存特征及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 |
2.1 我国西北矿区煤水资源分布特点(Coal and Water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Northwest Coalfields) |
2.2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概况(Geological Settings of Yushen Mining Area) |
2.3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分类 (Geology classification regarding Yushen Mining Area) |
2.4 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verlying Rocks/Soils) |
2.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演化规律 |
3.1 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应力关系(Rock/Soil Damage due to Mining and Seepage-Stress Relationship) |
3.2 采动覆岩变形损伤及渗透特性演化特征(Evolution of Strata Deformation and Damage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
3.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Overburden Strata) |
3.4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型(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model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及控制机理 |
4.1 采动浅表水漏失机制(Mechanism of mining-induced shallow water loss) |
4.2 考虑开采扰动的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Numerical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rocessing considering mining disturbance) |
4.3 采动浅表水定量评价模型及演化特征(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llow water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
4.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榆神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 |
5.1 榆神矿区开采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in case area) |
5.2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方法(Mine layout method based on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ty) |
5.3 榆神矿区三、四期局部区域矿井布局(Layout of local mines in the 3rd and 4th phases of Yushen area) |
5.4 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 (Layout of mines with representative geological settings in Yushen area) |
5.5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Mine planning principle considering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zation) |
5.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Main Conclusions) |
6.2 展望(Prospect)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向异性岩石模拟方法及细观节理损伤演化 |
附录2 破碎煤岩体渗透率模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岩体裂隙分维数与岩体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损伤-破裂围岩力学特性与碎胀扩容大变形本构模型研究[D]. 钱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D]. 熊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轮廓线取样间隔对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度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D]. 亢倩倩.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4]裂隙含水层水位波动的分形特征及应用研究[D]. 张桂芳.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贝叶斯更新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D]. 冯泽文. 南昌大学, 2021
- [6]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 王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昔格达混合填料中砂泥配比变化的工程力学效应研究[D]. 梁坤.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深水钻孔爆破的冲击波衰减规律及防护研究[D]. 司剑峰.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9]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D]. 李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D]. 张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