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范婷[1](2021)在《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文中指出通过对江苏省苏中稻茬麦区农户种植小麦产量水平调研,表明该区域农户小麦产量水平与高产田块产量和高产纪录产量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分析不同层次产量差与效率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探明优化传统种麦模式缩小产量差距的栽培调控途径,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25为材料,设置高密无肥(CK)、高密无氮(Y0)、高密高氮(Y1,模拟传统模式)、中密中氮(Y2)和低密中高氮(Y3)五种栽培模式,结合连续4年入户调研数据与气象数据,从社会因素、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栽培因素等分析产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探明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因子对缩小产量与效率差的调控效应,提出江苏苏中地区稻茬小麦缩差增产增效的优化栽培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江苏苏中地区农户调研数据显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户年龄集中在51—60岁,以初中学历为主,该群体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但接受能力偏低。4年间农户获得的最高产量为8400 kg·hm-2,农户高产田块与平均水平的产量差距为772—2270 kg·hm-2。10月26日—11月15日播种配241—300 kg·hm-2的播量实现高产,播期推迟播量相应增加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农户平均施氮水平为280—300 kg·hm-2,有些农户施氮量高于350 kg·hm-2,产量不增反降,农户认为粮价低和卖粮难等社会因素、农机农艺不配套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栽培因素、白粉病和蚜虫等生物因素、低温冷害、土壤不够肥沃等非生物因素是限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种麦规模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同,种植规模100—300亩时大部分农户能获得较高收益,且单位面积效益较高;规模500亩以上亏损农户占比较多,少部分有收益,农户单位面积种麦效益偏低。2.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水平有显着差异。扬州点各模式产量均高于兴化点(除2017—2018年),4年间不同模式间产量表现为Y3>Y2>Y1>Y0>CK模式。其中,Y3模式最高产量为9795.14 kg·hm-2,Y2模式产量最高产量为9607.14 kg·hm-2,Y3与Y2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I)为315.21 kg·hm-2,Y2与Y1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Ⅱ)为572.94 kg·hm-2。Y1模式穗数虽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是与Y2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Y2模式穗粒数较低,穗数变化范围较大,是与Y3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差值Ⅰ分别为8.05× 104·hm-2、-0.8粒/穗、1.14 g,平均差值Ⅱ分别为25.82×104·hm-2、2.79粒/穗、-1.19 g。不同年际、不同地域间小麦产量水平波动较大,Y1模式产量年际间变异系数较高,平均为17.58%,Y3模式最小,为12.73%;产量差值间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产量变异系数。说明传统模式Y1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大,Y3模式抗灾能力强,稳产性好。3.探明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光能截获效率在拔节至开花期最大,最高可达91.21%。光合有效辐射量变化幅度为532.91—779.78 MJ·m-2;生育前期以Y1模式最高,生育后期Y3>Y2>Y1模式。Y3、Y2较Y1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升5.88%、13.33%和8.82%、8.70%。光能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以Y2模式最高,平均达19.32%;热量利用效率Y1模式变异系数最高,达14.34%。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热量与光能利用效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稳定Y1、Y2模式对温光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缩减产量差,提高光温资源利用效率。4.不同栽培模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Y3、Y2、Y1模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296.77 kg·hm-2、274.15 kg.hm-2、217.33 kg·hm-2。通径分析表明,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差作用次之。Y3模式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和氮肥生理效率(RE)均较高,Y2模式氮肥表观利用率(PE)和氮素收获指数较高。Y1和Y3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高于 Y2 模式。NAE、PFP、RE 和 PE 平均差值Ⅰ分别为 0.85 kg·kg-1、-0.45 kg·kg-1、2.53%、-0.4 kg·kg-1,平均差值 Ⅱ 分别为 4.11 kg·kg-1、6.22 kg·kg-1、12.09%、4.46 kg·kg-1。氮素利用效率差与产量差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表观利用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氮肥生理效率次之,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最小。5.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措施因子实现缩差增效。密度减少20%(M-20%)、25%(M-25%)、40%(M-40%)产量均较传统模式增加,M-20%、M-25%C5(氮肥运筹5:1:0:2: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9896.40 kg·hm-2、9800.83 kg·hm-2,优化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6.41%、6.18%。密度减少20%—40%、施氮量减少10%—30%的处理温光肥利用效率高于传统模式,其中M-20%、M-25%C5、M-40%处理温光资源利用效率较高,M-20%N-25%C5、M-25%N-30%C5处理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优化密度为225 ×104株·hm-2(M-25%)分蘖成穗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潜在源、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传统模式,是其产量显着高于传统模式的主要原因。6.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认为苏中地区缩小产量差实现小麦高产高收益栽培技术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180—225× 104株·hm-2、施氮量300 kg·hm-2、氮肥运筹5:1:0:2:2,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实现高产氮高效的栽培措施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225×104株·hm-2、施氮量270kg·hm-2、氮肥运筹5:1:2:2,实现产量8500 kg·hm-2 左右。
汤小庆[2](2021)在《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氮素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弱筋小麦籽粒以低蛋白质含量为优质目标,为保证其丰产且低蛋白含量,要求严格把控适宜施氮量。施氮量相同时,不同施氮运筹比例会导致弱筋小麦籽粒品质下降,难以实现量质协同。不合理施用氮肥还会降低氮肥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弱筋小麦施氮量的氮肥运筹,前人虽有大量研究,但进一步减氮对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影响如何,尚待研究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的盐城市大丰区和仪征市进行,选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减氮处理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氮肥效率、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喷施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期探明弱筋小麦优质、丰产、增效的减氮技术与途径,为弱筋小麦大面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 270 kg hm-2下基本苗由180×104 hm-2(CK1)增加至225×104 hm-2(CK2),未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显着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225×104 hm-2条件下,施氮量由270 kg hm-2减少至225 kg hm-2,不同施氮处理M5122、M7120、M5050间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且与减氮前无显着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减氮前或低或相似;氮肥农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减氮前均未显着减少。在施氮量225 kghm-2基础上拔节期施氮比例减少10%至202.5 kghm-2(M5040),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较减氮前(CK1和CK2)无显着变化,同时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指数显着降低。在施氮量202.5 kg hm-2(M5040)基础上,继续减少施氮量会显着降低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尽管测定的籽粒品质指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但无法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协同。因此,生产中在施氮量270 kghm-2基础上可适当增密减少追氮,可减氮至202.5 kghm-2,采用基本苗225×104株hm-2、基肥施氮112.5 kg hm-2和拔节肥施氮90 kg hm-2的模式,可实现弱筋小麦优质、丰产、高效协同。2、在施氮量225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基肥与拔节肥施氮比例各减少10%(M4040)会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显着降低有效穗数;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同时降低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抗衰老酶SOD、POD、CAT酶活性,增加MDA含量,抑制了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转运,造成籽粒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在施氮量225 kg 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保持基肥施氮量不变,仅在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10%(M5040)可保证群体茎蘖数,对茎蘖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无显着影响;且未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显着变化,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因此,少量减少追氮量在生育前期保证了氮素的供应,稳定群体数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无显着影响,与不减氮处理维持同一水平。但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20%以上会显着降低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导致减产。因此,减氮生产中应确保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茎蘖数基础上,稳定茎蘖成穗率,以保障足够穗数;同时注重花后叶片的抗衰能力,保障籽粒灌浆光合物质。3、基施氮肥和叶面肥喷施及其互作显着影响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基肥在0~180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减少,籽粒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以180 kg hm-2施氮量下穗数、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显着较高。此外,180kghm-2施氮量下花后剑叶SPAD值、SOD、CAT、POD、NR、GS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MDA含量较低。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开花后喷施1.5%N、0.1%KH2PO4、1.5%N+0.1%KH2PO4等叶面肥可较喷施清水对照显着增加了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喷施1.5%N+0.1%KH2PO4和1.5%N增重效果最明显。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花后剑叶SPAD值,提高SOD、P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加大对籽粒的供应,提高产量。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其中喷施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籽粒品质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在小麦生育期仅施一次基肥的情况下,施氮量为180 kg hm-2时可保证充足的穗数与每穗粒数,同时花后喷施叶面肥1.5%N或1.5%N+0.1%KH2PO4可延缓叶片衰老,提升碳氮代谢活力,显着提高籽粒重,同时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有助于优质高效生产。
匡旭[3](2020)在《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健壮的个体和适宜的群体结构是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试验以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以密度为主区(D1和D2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穴和25穴),氮量为副区(N0、N1、N2和N3氮量分别为0、75、105、135kg/hm2),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测定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水稻分蘖特性、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指标,探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水稻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随着氮肥的增加,分蘖和干物先升高,氮肥达到105kg/hm2后,开始降低。施氮量相同时,稀植每穴分蘖和干物重更高,密度较高时,虽然每穴分蘖和干物重较小,却可以通过增加群体数量,弥补每穴分蘖和干物重的不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各叶龄时期的分蘖数量有显着的影响,分蘖发生期主要集中在6-10叶期,占总数60%以上,8-10叶期分蘖受施氮量影响最大。施用氮肥,水稻产量先增加,氮量达到105kg/hm2后,水稻产量开始降低;与稀植相比,密植水稻产量提高了11.4%。施用氮肥能够提高穗数和穗粒数,会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密度收获穗数和结实率增加。水稻的产量主要来自于8叶期之前的分蘖,占总产量的70%以上;8-10叶期发生分蘖的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稀植可以提高此叶龄阶段产量所占的比例。氮肥和稀植对各阶段发生分蘖的成穗数都有提高的效果,随着叶龄的增加,影响程度逐渐增加;在6-10叶期,此叶龄阶段的成穗数占总穗数的60%以上,是增加穗数最重要的叶龄阶段。随着叶龄时期的增加,分蘖成穗后千粒重有减小的趋势。氮肥过高对稻米品质有负效应,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碾磨品质主要受到氮肥的影响,与N0相比,施氮肥显着降低水稻出米率,密植条件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平均降低了0.24%、0.41%和1.50%。长宽比与氮肥和密度关系不大。氮肥提高了垩白粒率,平均提高了8.00%;密植时,垩白粒率平均提高了3.66%。氮肥和密度对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着影响。氮肥平均降低食味值4.00,密植平均能提高食味值1.5。随着施氮量增加,收获期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着提高,施氮处理与N0处理差异显着(p<0.05);稀植有利于提高养分含量,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04μg/g、37.55μg/g和4.18μg/g。对氮效率的影响,氮肥和密度有显着效果,增加氮肥,氮效率会降低,不同密度条件下,稀植能够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密植能够提高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之,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水稻高产,氮量过高不利于水稻高产优质。从协调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角度,施氮量在105kg/hm2比较合适,可以实现水稻高产优质。
梁青铎[4](2020)在《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肥料用量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明确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下水稻群体建成、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对不同类型水稻适宜机插密度确定和氮肥合理施用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杂交籼稻两优培九、中浙优8号、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粳稻嘉优5号为材料,在大田开展机插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氮肥水平,其中籼稻三个氮肥水平分别为低氮(135kg/ha)、中氮(153kg/ha)、常规氮(180 kg/ha);籼粳杂交稻和粳稻三个氮肥水平分别为低氮(157.5kg/ha)、中氮(178.5 kg/ha)、常规氮(210 kg/ha);副区为机插密度,籼稻三个密度水平分别为,低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20cm、中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8cm、高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6cm粳稻三个机插密度水平分别为低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8cm、中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6cm、高密度处理株行距为30cm*14cm;,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下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抗倒伏能力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显着影响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不同品种产量对氮肥和密度响应不同,甬优1540在中氮高密度N178D3处理下产量最高(11.83×103kg/ha),与中氮中密度N178D2的(11.21×103kg/ha)和常规氮低密度N210D1的(11.17×103kg/ha)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嘉优5号在常规氮高密度处理N210D3处理下产量最高,但与中氮高密度N178D3处理差异不显着。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和中浙优8号则均是在常规氮低密度N180D1处理产量最高,但与中氮高密度N153D3处理产量差异不显着。两个杂交粳稻品种有效穗数均是随着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常规氮高密度N210D3处理最高,两个籼稻品种有效穗数在常规氮肥处理下表现为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加,在中氮和低氮处理下则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均是在常规氮低密度N180D1处理下最高。四个品种每穗粒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甬优1540和嘉优5号均表现为种植密度降低每穗粒数增加,在中氮低密度N157D1处理下最高。两优培九和中浙优8号每穗粒数表现为在常规氮处理下密度增加每穗粒数增加,而在中、低氮处理下则表现为随着密度降低每穗粒数显着增加,均是在低氮低密度N135D1处理下最高。四个品种结实率均表现为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而提高,均是在常规氮低密度处理最高。氮肥和密度处理对千粒重影响不显着。2、不同品种的茎秆性状对氮肥和机插密度的响应不同。两优培九在中氮中密度N153D2处理时,第一、二、三节间的抗折力均为最大,中浙优8号在常规氮低密N180D1最大,而且在中氮和常规氮条件下抗折力随着机插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甬优1540和嘉优5号均是在中氮中密度N178D2处理下第一节间抗折力最大。两优培九和中浙优8号弯曲力矩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常规氮低密度N180D1时最大值,倒伏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常规氮中密度N180D2时最大,甬优1540不同处理见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没有明显差异,嘉优5号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均在常规氮低密度N210D1条件下最大。3、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显着影响水稻氮积累量、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不同品种植株氮含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机插密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成熟期甬优1540茎鞘、叶片氮含量均以常规氮低密度N210D1最大,穗氮含量以常规氮中密度N210D2最大,不同品种水稻规律一致。增施氮肥、增加机插密度均能提高水稻氮积累量。甬优1540和嘉优5号氮素积累总量均在常规氮高密度N210D3时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总量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机插密度显着影响氮肥利用效率。甬优1540和嘉优5号氮肥农学效率NAE均在低氮高密度N157D3时取得最大值,较其它处理增幅16.2%-68.2%;两优培九农学效率NAE在低氮低密度N135D1时取得最大值,较其它处理增加10.5%-47.4%,中浙优8号氮肥农学效率NAE在低氮低密度N135D1时取得最大值,较其它处理增加4.1%-42.8%,与常规氮其他密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综上,在常规氮肥用量和合适的机插密度下水稻可以达到较高产量,但四个品种在中氮(较常规氮处理减少15%氮肥)高密度或中密度处理下产量与常规氮处理产量相当或略低,而且有助于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抗倒伏能力和氮肥利用率。与常规施氮方式相比,适度的增加密度并减少氮肥用量不仅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并且有利于降低水稻倒伏指数。增密减氮不失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高产稻作新模式。
刘蓝骄[5](2020)在《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肥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水氮互作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索春玉米节水、节肥高效生产的种植密度及水氮利用模式。本试验设置2个种植密度D8(8万株/hm2)、D10(10万株/hm2),2个灌水水平W80(80%ETC)、W100(100%ETC)和4个施氮水平N0(0kg/hm2)、N120(120kg/hm2)、N180(180 kg/hm2)、N240(240 kg/hm2),共16个处理。在生育期观测并记录春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取样统计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测定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生长指标及地上干物质积累均有显着影响(P<0.05)。高密度种植虽然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低于低密度种植,但提升了作物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D10(10万株/hm2)密度下,W100D10N24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W80D10N240和处理W80D10N180增加了5.9%和14.7%。(2)相同灌水量和施氮量条件下,春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W100D10N240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7614kg/hm2,与W100D10N180、W80D10N180和W80D10N240处理相比,春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5.7%、6.7%和5.8%,但三个处理都能取得高产,且产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高施氮高密度条件下,灌水量从80%ETC增加到100%ETC对产量影响不大。(3)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有极显着影响(P<0.01)。在相同灌水量和施氮量条件下,春玉米的WUE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着性增大并在W100D10N240、W100D10N180和W80D10N180处理下取得较高的WUE值。春玉米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在W80灌水水平、D10种植密度、N180~N240kg/hm2施氮区间获得最大值。(4)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有显着性影响。相同灌水及施氮条件下,春玉米的总氮素吸收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氮农学利用效率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灌水量,高密度处理(D10)春玉米的氮素吸收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反比关系,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春玉米NPFP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最高处理W100D10N240的NPFP值显着低于处理W100D10N180和W80D10N180,但处理W100D10N180和W80D8N180的NPFP值无显着差异(P>0.05)。所以施氮量在180~240kg/hm2的区间内能收获较高的总氮素吸收积累量,1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能收获较好的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偏生产力,而80%ETC的灌水与100%ETC的灌水在高密、高施氮条件下的氮肥利用效率与总氮素吸收积累量差异不显着,出于节水考虑灌水设置在80%ETC即可。(5)滴灌施肥春玉米根区硝态氮残留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灌水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收获后W100灌水处理根区土层40-60cm处出现硝态氮大量积累并有向60cm-100cm土层移动的趋势。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中残留的硝态氮多集中在0-60cm土层中,既有利于下一季作物生长利用又能减小深层区域水土污染。(6)从经济高产、水肥高效利用和降低氮素淋失角度来看,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施肥春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0万株/hm2,施氮量为180-240 kg/hm2,灌水量为80%ETC。
刘剑钊[6](2020)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及氮素流动效率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玉米稳产高效产业体系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以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明确本区域适宜品种密度、优化氮肥运筹、改进耕作模式、有机物料还田培肥机理等措施,构建出玉米稳产高效种植体系;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应用验证;同时,基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运用NUFER模型解析吉林省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而为本区域玉米产业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明确稳产高效种植制度及生产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行了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明确了本区域种植品种的适宜密度。以品种、密度双因子设计试验,在公主岭和哈拉海两地同时进行,结果表明,品种、地域、种植密度和年份对茎叶的吸氮量、氮转移率和氮转移贡献率均有显着差异。株叶面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利用提高种植密度的补偿效应可以进一步提高群体叶面积。种植密度的增加提高了作物的干物质量和产量,促进了茎叶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向籽粒的转移,为作物高产提供了保障。ZD958、XY335和LM33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7.83、7.7和8.41万株/hm2。2、基于氮肥运筹规律,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氮肥运筹措施。选用品种XY335,在密度75000株/hm2条件下,得到优化施氮量为225 kg·hm-2,平均产量在12.3 t·hm-2左右,单株籽粒氮吸收量在1.68~2.75 g,平均值为2.29 g,说明在种植密度增加后,通过过合理的氮肥运筹,植株籽粒吸收氮浓度会有所下降,但同时群体吸氮量大大提高,进而增加群体干物质量及氮累积量;能够显着提高植株氮素利用能力及向籽粒养分运转的能力;同时可以在吐丝后期维持较高的LAI,扩大光合势,促进植株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延长植株持绿性。3、通过改进耕作方式的研究,构建了先进的耕作模式。深松+氮素深追及其配合增施有机肥处理下20~40 cm土层三相比更接近理想值,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同时增加了20~40 cm土层中无机氮的含量,而这个土层中的根量对于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在生育后期更加明显。与常规栽培相比,深松能提高作物干物质重及籽粒产量,深松深追肥及综合培肥增产效果尤为显着,分别增产8.9~16.5%、9.2~18.1%。4、探讨研究了有机物料还田的培肥机理。不同种类有机物料还田后显着增加了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的含量,NPK+堆肥处理更利于耕层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积累,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增施有机物料处理通过增加玉米的成穗率,穗粒数以及百粒重,使玉米的产量得以明显提高。5、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稳产高效种植模式体系,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应用验证。吉林省不同区域、不同土壤肥力及相对投入与成本均存在显着差异。施肥量与产量、效益比均以中部地区最高。构建了玉米稳产高效种植模式,新型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做对比,示范区比农户平均增产为7.8%,。化肥生产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较农户习惯也有了大幅提高平均分别提高7.2%、7.2%。与农户相比,示范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3.1%,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了11.4%。这表明在示范区通过构建玉米稳产高效种植模式,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同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6、运用NUFER模型解析,进行了吉林省氮素流动效率评价。应用NUFER模型进行吉林省农牧系统氮素流动及氮素效率的分析,表明吉林省农牧系统氮素流动过程中,氮素输入呈现上升趋势,但农田生产的氮素利用率在提高,吉林省各地区农田氮素利用率(NUEc)为25.11%~43.6%,农牧系统综合氮素利用(NUEc+a)为8.87~16.97%,同时氮素循环利用率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43.77%下降到2017年的40.55%。
张亮[7](2020)在《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干旱是世界性农业问题,根系是联通土壤资源和作物产量的桥梁。作物群体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决定了其平衡土壤探索与冠部生产的情况。在黄土高原雨养旱作区,集成了垄作集雨和覆膜保水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覆膜春玉米栽培技术(以下简称覆膜),能通过有限降雨的利用效率提升显着的提高春玉米产量。但覆膜作物群体的地下根系对高产高效的贡献至今尚不明确。基于课题组前期有关覆膜和作物根系的研究我们认为,旱区覆膜春玉米能够高产高效的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覆膜对春玉米生育期内根-冠发育关系的协同优化与调控;覆膜春玉米根系在生育期内地上部群体的建成及花后籽粒产量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覆膜春玉米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的调控,可能潜藏着作物根系高效支撑地上高产群体的重要机制。为验证上述假设及推论,本研究在典型旱作农业区——黄土高原南部陕西长武县通过2年大田原位的作物冠-根-土壤协同取样研究,分析了覆膜措施、不同氮肥投入及增密增氮调控措施下的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发育及土壤环境匹配变化,阐明了覆膜旱作玉米群体的根-冠高产协同关系和调控理论。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覆膜能通过农田早春土壤水热条件的显着改善,有效促进春玉米幼苗(三叶期到六叶期)将有限的生长资源集中于冠部,而不是大量用于地下根部的生长发育。在三叶期和六叶期,覆膜处理冠根比较对照处理分别显着的增加了25%和213%。这种根-冠生长优先关系的变化,为春玉米幼苗更快的发育提供了光合生产优势,对营养生长中后期的根-冠协同发育提供了保障。(2)覆膜通过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土壤水热状况改善优化了玉米幼苗的根-冠发育关系,加速了地上群体的营养生长进程,从而在总生育周期时长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使生殖生长阶段总时长延长了6-7天,为玉米花后籽粒产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3)相较于对照处理,覆膜玉米花后吐丝(R1)至乳熟期(R3)的叶片部氮浓度、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分别提高了17%、23%和27%;非光合器官根系和茎秆部的干物质分配在乳熟期分别降低了33%和21%;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衰减率(衰减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6%和13%。表明覆膜能更好的支持花后玉米冠部群体旺盛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需求。(4)总施氮量低于250 kg N ha-1时,覆膜春玉米花后生殖器官(穗部)和非生殖器官(根、茎和叶)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分别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显着增加和降低;但在总施氮量提升到380 kg N ha-1后,穗部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均不再显着提升,与此同时非生殖器官包括根系和茎秆在内的干物质累积分配量显着增加。(5)覆膜春玉米花后深层土壤(40 cm以下)的根长度与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关系更加密切;肥料氮的增施促进了花后乳熟期玉米根系在表层土壤的分布累积;增施氮肥显着的缓解了玉米吐丝至乳熟期的地下总根长度衰减。在吐丝至乳熟期相较于不施氮处理,250 kg N ha-1处理玉米根长衰减率降低了26%,380 kg N ha-1处理根长衰减率降低了47%。(6)覆膜春玉米植株对增加种植密度(从65000到85000株ha-1)并增施氮肥(从250到380 kg N ha-1)的继续增产措施的响应是花后生殖生长阶段玉米单株冠根比的减少和单位面积群体总干物质及产量的增加。相较于对照处理,增氮增密玉米花后吐丝至乳熟期的根系和茎秆部干物质累积增长率分别提高了1.8和1.3倍,冠根比平均降低了8%。本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冠部发育是实现旱作玉米高产的核心,覆膜春玉米根系在地上冠部群体发育及花后籽粒产量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覆膜通过根际水、养分状况的改善,影响了旱作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并调控优化了生育期内的根-冠协同发育关系。纵观整个生育期,旱作春玉米在种子萌发后的数周内(播种到三叶期)根-冠发育存在突出的矛盾,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可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而有效的促进冠根比增加,使生长重心上移到冠部;而在快速生长的营养生长中期(六叶期),玉米植株根-冠发育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长优势,表明前期的冠部发育优势很好的促进了作物植株根冠整体的协同发育优化;但在生殖生长阶段,根系与冠部及产量间又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而覆膜和增施氮肥均能通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提升,增加冠根比并带动冠部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的增加。因此,覆膜农田玉米冠部群体优势和冠根比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根系生长的相对“解放”和“减量”;并且“减量”的根系可能因为生长冗余的降低,使冠部群体的生长发育更加“充分自由”,使根-冠的协同生产过程更加的高效。综上所述,覆膜春玉米以“轻量而高效”的根系,更好的平衡了旱作玉米的地下水分、养分需求与地上光合生产的关系,并通过群体根-冠关系协同优化实现了作物群体的高产高效生产。
李岚涛,任丽,尹焕丽,郭娅,王海标,张倩,王宜伦[8](2019)在《施氮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明确适宜豫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一体化种植的高效施氮管理模式,2016—2017年分别在豫北典型高产田区河南省鹤壁市和中产田区河南省原阳县开展了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轮作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与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影响的田间试验。共设5种处理:不施氮肥(T1)、普通尿素按210 kg(N)?hm?2一次性基施(T2)、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且总施氮量同T2(T3)、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氮素减量施用(T4)和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氮素足量施用(T5)。分别于夏玉米和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测试叶片SPAD值、植株与籽粒氮含量及生物量等氮营养指标,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计算植株氮积累量与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处理间,高、中产区夏玉米与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氮素营养指标整体变化趋势均为T5>T4>T3>T2>T1。产区间,各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性状及氮营养指标均表现为高产区显着优于中产区。综合各处理平均值,高产区夏玉米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相比于中产区分别平均提高58.0%、19.2%和47.1%,冬小麦增幅则分别为34.7%、33.3%和85.9%。氮利用效率方面,高、中产田在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100kg籽粒需氮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T5>T4>T3>T2>T1,处理间差异显着;氮素收获指数则与此相反。豫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轮作制在作物稳产甚至增产条件下,采用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配施的氮肥优化施用模式不仅可有效减少肥料用量,还能显着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
董士刚[9](2019)在《轮作模式及小麦增密减氮对潮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黄淮平原长期以小麦-玉米为主要轮作方式,针对黄淮平原潮土区作物布局不合理和氮肥减施等问题,设置两个大田小区试验。试验1:设置小麦与豆科作物轮作3个处理:(1)小麦-玉米轮作、(2)小麦-夏花生轮作、(3)小麦-大豆轮作。试验2:设置小麦播量与氮肥不同水平交互4个处理:(1)小麦常规播量+常规施量肥(CBCF);(2)增播30%+常规施氮量(ZBCF);(3)增播30%+减氮20%(ZBJF);(4)常规播量+减氮20%(CBJF)。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不同土层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及作物产量变化特征,探究合理的轮作换茬模式和播量与氮肥互作技术,为减肥增效技术模式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轮作换茬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一个轮作周期后,小麦-花生和小麦-大豆相对小麦-玉米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与2017年夏相比,2018年夏的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在0—10 cm 土层的容重分别降低了 0.06 g/cm3、0.04 g/cm3。2017夏和2018夏两季小麦相比土壤比重变化不明显。2017夏和2018夏两季小麦相比,在轮作中种植花生和大豆能使土壤孔隙度略有增加。(2)一个轮作周期后,与2017年夏相比,2018年夏,小麦-大豆处理提高了土壤0—30 cm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均能增加10—20 cm 土壤的全氮含量;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提高了 0-30 cm 土层中土壤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但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小麦-大豆处理碱解氮含量在0—10 cm 土层中最高为131.28 mg/kg;且小麦-大豆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显着提高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经过一个轮作周期,三种轮作模式均增加了 0-20 cm 土层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其中,小麦-大豆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一个轮作周期,与2017年夏相比,2018年夏,小麦-大豆处理降低了土壤0-30 cm 土层中脲酶活性;但小麦-大豆和小麦-夏花生处理提高了 0—30 cm 土层中土壤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均提高了 0—30 cm 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相比于2017年夏,2018年小麦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显着提高,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高于小麦-玉米处理。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小麦增密减氮技术研究表明:(1)与2017年相比,ZBCF处理降低了 0—10 cm 土层容重,CBJF处理则降低了 10—20 cm土层容重;CBJF处理提高了 0—10 cm 土层的土壤孔隙度。(2)2017和2018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0—30 cm 土层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2018年,减氮处理(ZBJF和CBJF)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30 cm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CBCF和ZBCF),且ZBJF处理有机质含量比2017年增加了 18%左右。2017年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基本差异不显着;而在2018年,0—20 cm 土层均以CBCF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主要表现在0—10 cm,其中2017年ZBCF处理最高,而2018年CBCF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为118.86 mg/kg。常规施肥处理(CBCF和ZBCF)的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两年内各土层都显着高于减氮处理(ZBJF和CBJF)。ZBCF和CBJF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在0—10 cm 土层变化最大,2018年比2017年两处理分别提高了 13.14%和28.54%。2017年,CBJF处理0—10 cm速效钾含量2018年比2017年增加了 35.71%。(3)两季中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三种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ZBJF处理0—20 cm 土层的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在2017年小麦季和玉米季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脲酶活性最高为3.16[NH3-N mg/(g·24h)],且其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在两季中的0—20 cm土层均最高,最高达到了 9.01[Phenol mg/(g·24h)]。减氮处理(ZBJF和CBJF)在两年试验中均比CBCF显着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其中2018年提高了 28.35%和46.03%。磷钾肥偏生产力在2017年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2018年,减氮处理(ZBJF和CBJF)比CBCF显着提高了 16.80%和30.83%。2017年各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着,2018年减施氮肥(ZBJF,CBJF)相较于CBCF产量分别增加了 13.79%和30.62%。减氮处理(ZBJF和CBJF)在两年试验中相较于CBCF均提高了收益,其中2018年ZBJF和CBJF分别提升了 33.70%和 67.11%。综上,小麦-夏花生和小麦-大豆轮作有利于培肥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和农民收益。在播量和氮肥互作方面,常规播量+减氮20%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方面影响较好,建议播种时适量的减施氮肥。
姚梦浩[10](2019)在《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不同模式产量差的缩差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生产水平与高产区产量以及传统种植方式的小麦产量与高产产量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里下河农区产量差形成的原因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以当地推介种植的小麦品种宁麦13为材料,设置基础模式(CK)、无氮模式(MO)、传统模式(M1)、M2模式、M3模式五种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之间产量差和效率层次差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密肥试验探明缩小稻茬小麦产量差的调控途径,为缩小里下河农区小麦产量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两试验年度M2与M1模式的产量差I平均为982.43 kg·hm-2,M3与M1模式的产量差值II平均为580.13 kg.hm-2,产量构成三因素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差值I、差值II分别为18.24×104·hm-2、3粒.穗-1、0.62g和6.58><104·hm-2、3.13粒·穗-1、0.29g,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和粒重差对产量差的影响较大;分蘖成穗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潜在源、孕穗期-乳熟期叶面积持续期低是传统模式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两年度均以M2模式产量最高,M3模式次之,由此将M2、M3模式确定为高产模式。2.不同栽培模式小麦植株群体整个生育期的氮素吸收积累量在200.00-240.00 kg·hm-2,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生理效率的差值Ⅰ、差值Ⅱ的平均值分别为 4.70 kg.kg-1、1.67 kg.kg-1、7.84%、5.80 kg.kg-1 和 5.19 kg-kg-1、4.95kg.kg-1、6.75%、7.43kg-kg-’开花期剑叶氮代谢酶NR活性、GS活性、GOGAT活性均表现为M2>M3>M1,且开花-乳熟氮代谢酶活性下降速率为MI>M2>M3。两试验年度均以M2模式成本最低,产量与经济效益最高,由此进一步将M2确定为高产高收益模式,M3模式产量仅次于M2模式,氮肥利用率最高,由此将M3模式确定为高产氮高效模式。3.15N标记结果表明,一次施氮肥以孕穗期的施肥氮效率最高,两次施氮肥处理以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氮效率最高,小麦植株氮素吸收量和吸收比例较施一次氮肥的处理显着增加,损失量显着降低;四次施氮肥作物吸收的氮素量显着增加,损失量显着降低至16.14%,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占总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7.01-8.51%、9.74-11.99%、3.61-5.23%和25.55-27.27%,说明缩小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差,提高孕穗-开花、开花-成熟期阶段氮素积累量和缩小氮素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效率差是缩小产量差的主要调控目标。4.M2、M3模式较M1模式显着提高了开花期和乳熟期温光资源的利用效率;M2、M3与M1模式花后7d剑叶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差值I、差值II分别为2.3和4.74μmol m-2·s-1、1.13 和 3.52μmol.m-2.s-1;M2、M3 模式较 M1 模式显着降低了剑叶花后MDA的含量和提高了 SOD、POD和CAT酶活性,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具有更高的绿叶面积和温光利用效率,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5.两年三个试验点结果一致表明,在一定的密度和施氮量范围内,小麦籽粒产量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数呈增加趋势,每穗粒数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千粒重无显着差异。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当施氮量相同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一定施氮量的范围内,密度相同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稻茬小麦宁麦13实现7500kg·hm-2产量的高产群体产量结构要求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480-520×14·hm-2、43-45粒、36g左右;群体特征为:越冬期、拔节期与开花期茎蘖数为最终穗数以及茎蘖成穗率分别为穗数的0.9-1.2倍、2.3-2.5倍、1.1-1.4倍和43%左右;开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12000kg·hm-2以上,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18000kg·hm-2以上,花后物质积累量在6200kg’hm-2以上,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在5.4、4.6、1.8左右有利于获得高产。6.依据两年试验结果明确江苏里下河农区传统模式(M1)要缩小与高产区小麦产量的产量差,建议推广采用高产高收益的M2模式,即目标产量7500kg·hm-2以上宁麦13的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技术组合为:11月1日-10日播种,150×104·hm-2基本苗,270kg’hm-2施氮量,磷钾肥用量为11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亦可采用高产氮高效模式M3,即目标产量7500 kg’hm-2以上宁麦13的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技术组合为:11月1日-10日播种,基本苗在21O×104·hm-2,施氮量240 kg’hm-2,磷钾肥用量为112.5 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
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产量差定义 |
2 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 气候因素 |
2.2 土壤肥力 |
2.3 栽培管理因素 |
2.3.1 品种、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 |
2.3.2 肥料投入 |
2.4 农户决策因素 |
3 提高产量水平的栽培调控 |
3.1 耕作方式 |
3.2 播期 |
3.3 密肥互作 |
3.4 抗逆减灾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苏苏中地区农户小麦产量差异与限制因素调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户信息 |
2.2 农户主要栽培措施概况 |
2.2.1 播期 |
2.2.2 播量 |
2.2.3 播期和播量 |
2.2.4 肥料 |
2.3 农户产量及农户间产量差值 |
2.4 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
2.5 农户经济效益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及产量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 |
2.2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层差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肥利用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气象数据 |
1.3.2 植株氮含量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候差异 |
2.2 光能利用差异 |
2.3 热量利用效率 |
2.4 温光资源利用层差 |
2.5 氮肥利用差异 |
2.5.1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积累差异 |
2.5.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积累差异 |
2.5.3 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化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测定 |
1.3.2 气候因子分析 |
1.3.3 氮素利用分析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5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替换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
2.1.1 产量缩差效应 |
2.1.2 温光肥利用效率 |
2.1.3 缩差原因分析 |
2.2 经济效益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与产量差 |
1.2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
1.3 苏中稻茬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 |
1.4 苏中稻茬小麦缩差增效调控途径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麦生产情况调研表(2016-202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2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 氮肥施用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4 氮肥施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氮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减氮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减氮对氮效率的影响 |
2.4 减氮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5 减氮间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间关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减氮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3 减氮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 减氮对叶片衰老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花后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叶片光合衰老生理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减氮技术 |
1.2 弱筋小麦减氮丰产机理 |
1.3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效应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1.2.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氮素吸收和氮效率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一 |
2.2.2 试验二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密耦合对分蘖的影响 |
3.1.1 水稻每穴分蘖 |
3.1.2 单位面积分蘖 |
3.1.3 水稻分蘖成穗率 |
3.2 氮密耦合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干物质积累 |
3.2.2 收获指数 |
3.3 氮密耦合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3.3.1 水稻植株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
3.3.2 水稻籽粒无机氮含量 |
3.3.3 氮素收获指数 |
3.4 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4.1 穗数 |
3.4.2 穗粒数 |
3.4.3 千粒重 |
3.4.4 结实率 |
3.4.5 产量 |
3.4.6 不同阶段分蘖的产量贡献率 |
3.5 氮密耦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碾磨品质 |
3.5.2 外观品质 |
3.5.3 营养品质 |
3.5.4 食味品质 |
3.6 氮密耦合对氮效率的影响 |
3.6.1 吸收利用率 |
3.6.2 生理利用率 |
3.6.3 氮肥农学效率 |
3.6.4 氮肥偏生产力 |
4 讨论 |
4.1 氮密耦合对分蘖特征和产量贡献的影响 |
4.2 氮密耦合对干物质积累和群体建成的影响 |
4.3 氮密耦合对氮效率的影响 |
4.4 氮密耦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合理施氮能够促进分蘖成穗,密植减少了每穴分蘖但可保证穗数 |
5.2 合理施氮和密植能促进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5.3 氮密耦合能够促进水稻增产,并保持稻米品质 |
5.4 合理施氮和密植能够提高氮效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
1.1.2 氮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3 氮肥调控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1.4 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1.5 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地点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株高和群体动态的影响 |
2.2.1.1 株高 |
2.2.1.2 茎蘖动态 |
2.2.1.3 群体结构 |
2.2.2 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3 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2.3.2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地点 |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3 测定项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茎秆形态性状的影响 |
3.2.2 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茎秆力学性质和倒伏指数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率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地点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肥水平和机插密度对水稻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4.2.2 氮肥水平和机插密度对水稻各器官氮积累量的影响 |
4.2.3 氮肥水平和机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种植密度及水氮互作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及水氮互作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春玉米生长指标测定 |
2.3.2 地上部干物质、产量的及其构成要素的测定 |
2.3.3 春玉米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测定 |
2.3.4 作物耗水量测定 |
2.3.5 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数据计算 |
2.4.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及水氮互作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
3.1 春玉米株高 |
3.2 春玉米茎粗 |
3.3 春玉米叶面积指数(LAI) |
3.4 地上部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
3.5 地上部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4.1 种植密度及水氮互作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4.2 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 |
4.3 春玉米耗水量(ET) |
4.4 春玉米的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氮肥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1 春玉米成熟期各器官氮的吸收量及分配率 |
5.2 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 |
5.3 春玉米氮肥偏生产力(NPFP) |
5.4 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4.1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剖面分布 |
5.4.2 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及氮素流动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玉米种植体系及养分管理研究现状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种植体系的理论与技术 |
1.2.1.1 玉米群体结构对产量及N素利用率的影响 |
1.2.1.2 肥料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
1.2.1.3 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1.4 有机物料还田应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2 农田养分综合管理研究进展 |
1.3 玉米种植模式构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不同品种密度对玉米氮肥利用及群体光效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供试品种 |
2.2.4 测定项目 |
2.2.5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差异 |
2.3.2 不同处理间的叶面积及指数分析 |
2.3.3 干物质积累、转运对产量的贡献 |
2.3.4 种植密度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3.5 氮素积累、转运和对产量的贡献 |
2.4 讨论 |
2.4.1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
2.4.2 群体调控与叶片发育之间的关系 |
2.4.3 干物质积累和氮素转移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不同氮水平对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4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的关系 |
3.3.2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玉米单株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玉米单株氮素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
3.3.5 不同处理对干物质及养分转运效率的影响 |
3.3.6 不同氮肥水平下玉米光合特征的变化 |
3.3.7 籽粒产量对不同氮肥施用量响应特征 |
3.4 讨论 |
3.4.1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
3.4.2 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适宜施氮量的可持续性与影响因素 |
3.4.3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的变化 |
4.3.2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2 不同耕作模式对植株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4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种类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3.2 不同种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不同种类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4.2 不同种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生产现状及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与实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吉林省施肥现状调查 |
6.2.2 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与实证 |
6.2.3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吉林省玉米化肥投入、养分及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与实证 |
6.4 讨论 |
6.4.1 吉林省玉米施肥现状 |
6.4.2 玉米种植模式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农牧系统氮素流动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NUFER模型建立吉林省农牧氮素流动系统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氮素流动计算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吉林省年际间农牧系统变化情况 |
7.3.2 吉林省区域间农牧系统变化情况 |
7.4 讨论 |
7.4.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7.4.2 基于氮素流动效率的策略探讨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粮食增产现状与未来 |
1.1.1 农业粮食增产的现状及挑战 |
1.1.2 绿色革命与世界粮食增产 |
1.1.3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概况 |
1.1.4 旱作农田增产研究热点 |
1.2 作物根系研究进展 |
1.2.1 根系研究概况 |
1.2.2 根系研究方法 |
1.2.3 玉米根系常见指标 |
1.2.4 玉米根系垂向分布与养分资源利用 |
1.2.5 高产农田理想根系研究 |
1.3 作物根-冠协同关系与产量形成 |
1.3.1 静态的根-冠协同关系 |
1.3.2 玉米根-冠的协同发育与产量形成 |
1.4 覆膜玉米根系研究 |
1.5 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 |
1.5.1 科学问题 |
1.5.2 研究假设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旱作春玉米营养生长早期的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覆膜对苗期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
2.3.2 覆膜对地上冠部发育的影响 |
2.3.3 地下根系发育 |
2.3.4 地下根系垂向分布 |
2.3.5 冠根比、根系氮素吸收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水热条件与冠部发育 |
2.4.2 玉米苗期根系发育 |
2.4.3 玉米苗期根-冠协同关系变化 |
2.4.4 覆膜措施对玉米苗的根-冠协同发育调控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旱作春玉米花后根-冠协同关系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3.2.3 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 |
3.2.4 数据分析及绘图工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育进程、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 |
3.3.2 花后干物质分配、氮素吸收、冠根比和根系效率 |
3.3.3 花后根系的垂向生长变化 |
3.4 讨论 |
3.4.1 覆膜玉米的生育进程变化 |
3.4.2 覆膜玉米的根-冠协同生长变化 |
3.4.3 覆膜玉米的根系垂向分布变化 |
3.4.4 覆膜玉米的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
4.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
4.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
4.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
4.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
4.4 讨论 |
4.4.1 三叶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4.4.2 吐丝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增密增氮对旱作覆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贮水量和耗水量 |
5.3.2 苗期冠部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变化 |
5.3.3 苗期地下根系垂向空间变化 |
5.3.4 花后地上干物质、氮素累积和根系生长 |
5.3.5 花后根系垂向生长变化 |
5.4 讨论 |
5.4.1 三叶期和六叶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5.4.2 吐丝期至乳熟期的根-冠生长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研究发现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发现 |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施氮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基础土样采集与分析 |
1.3.2 植株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3 测产与考种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体系作物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作物氮含量影响分析 |
2.4 氮肥施用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作物氮积累量影响分析 |
2.5 氮肥施用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作物氮肥利用率影响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9)轮作模式及小麦增密减氮对潮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轮作换茬及增密减氮研究进展 |
1.2.2 不同轮作换茬及增密减氮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3 不同轮作换茬及增密减氮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4 不同轮作换茬及增密减氮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3.3 统计及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轮作换茬技术研究 |
4.1.1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1.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1.1.2 对土壤比重的影响 |
4.1.1.3 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1.2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1.3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1.4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1.4.1 对碱解氮的影响 |
4.1.4.2 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
4.1.4.3 对有效磷的影响 |
4.1.4.4 对速效钾的影响 |
4.1.5 不同轮作换茬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
4.1.5.1 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4.1.5.2 对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
4.1.6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酶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6.1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1.6.2 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1.6.3 对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1.6.4 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4.1.6.5 对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4.1.7 不同轮作换茬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7.1 对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4.1.7.2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7.3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 小麦增密减氮技术研究 |
4.2.1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1.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2.1.2 对土壤比重的影响 |
4.2.1.3 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2.2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2.3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2.4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2.4.1 对碱解氮的影响 |
4.2.4.2 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
4.2.4.3 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2.4.4 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4.2.5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
4.2.5.1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4.2.5.2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
4.2.6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4.2.6.1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6.2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4.2.6.3 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6.4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4.2.6.5 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4.2.7 小麦增密减氮对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7.1 对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4.2.7.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7.3 对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5.1.1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1.2 不同轮作换茬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2.1 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
5.1.2.2 对速效养分的影响 |
5.1.2.3 对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
5.1.3 不同轮作换茬对生物性质的影响 |
5.1.3.1 对酶活性的影响 |
5.1.3.2 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1.4 不同轮作换茬对产量相关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1.5 小结 |
5.2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5.2.1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2 小麦增密减氮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2.1 对全量养分的影响 |
5.2.2.2 对速效养分的影响 |
5.2.2.3 对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
5.2.3 小麦增密减氮作对生物性质的影响 |
5.2.3.1 对酶活性的影响 |
5.2.3.2 对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
5.2.4 小麦增密减氮对产量相关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2.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不同模式产量差的缩差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产量差的定义 |
2 产量差的研究方法 |
2.1 试验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
2.2 利用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方法 |
2.3 遥感技术分析作物产量差的方法 |
3 产量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
3.1 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2 播期差异 |
3.3 群体结构的差异 |
3.4 干物质积累性差异 |
3.5 肥料利用差异 |
3.6 温光水资源利用差异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小麦产量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干物质积累量 |
1.3.3 叶面积指数(LAI) |
1.3.4 产量及其构成 |
1.3.5 产量差的计算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试验点小麦生育进程的差异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茎蘖动态 |
2.4 干物质积累量 |
2.5 叶面积指数(LAI) |
2.6 叶面积持续时间(LAD) |
2.7 产量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
2.7.1 产量结构差 |
2.7.2 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分蘖成穗率差 |
2.7.3 干物质积累量差 |
2.7.4 叶面积参数差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氮素利用与效率差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氮含量测定 |
1.3.2 植株样品~(15)N丰度测定 |
1.3.3 土壤样品~(15)N丰度测定 |
1.3.4 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氮素积累特征 |
2.2 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积累特征 |
2.3 氮效率 |
2.4 氮(~(15)N)吸收与分配 |
2.5 成熟植株中~(15)N吸收比例 |
2.6 成熟期~(15)N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
2.7 氮代谢酶 |
2.8 氮素积累量差 |
2.9 阶段氮素积累量差 |
2.10 氮效率差 |
2.11 经济效益 |
3 小结 |
3.1 不同栽培模式氮素积累量、氮效率、氮代谢酶活性差异 |
3.2 不同生育时期施用~(15)N标记肥料的流向及在器官中分配的差异 |
3.3 氮素积累量差和氮效率差 |
3.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温光环境与剑叶光合特性的差异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
1.3.2 不同层高温度和光照强度 |
1.3.3 衰老酶活性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构与分析 |
2.1 全生育期的温光资源 |
2.2 田间透光率的差异 |
2.3 田间度温度的差异 |
2.4 花后剑叶SPAD值的差异 |
2.5 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
2.6 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 |
2.6.1 SOD酶活性 |
2.6.2 POD酶活性 |
2.6.3 CAT酶活性 |
2.6.4 MDA含量 |
2.7 田间微环境参数差 |
2.7.1 不同层高透光率差 |
2.7.2 不同层高温度差 |
2.8 花后剑叶光合特性参数差 |
2.8.1 剑叶SPAD值差 |
2.8.2 剑叶净光合速率差 |
2.9 衰老酶活性差 |
3 小结 |
3.1 不同栽培模式田间环境与剑叶衰老特性差异 |
3.2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形成的生理原因 |
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茬小麦缩小产量差的密肥调控途径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干物质积累量 |
1.3.3 叶面积指数(LAI) |
1.3.4 产量及其构成 |
1.3.5 经济效益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茎蘖动态 |
2.3 干物质积累量 |
2.4 叶面积指数(LAI) |
2.5 经济效益差异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构成及产量差 |
1.2 不同栽培模式小麦群体结构差异 |
1.3 不同栽培模式温光利用特征差异 |
1.4 不同栽培模式剑叶抗衰老酶活性差异 |
1.5 不同栽培模式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1.6 缩小产量差的密肥调控途径 |
2 结论 |
3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D]. 范婷. 扬州大学, 2021
- [2]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汤小庆. 扬州大学, 2021
- [3]氮密耦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匡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 梁青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河西地区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刘蓝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稳产高效种植体系构建及氮素流动效率评价[D]. 刘剑钊.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7]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根-冠协同关系及其调控[D]. 张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施氮模式对玉-麦周年轮作系统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J]. 李岚涛,任丽,尹焕丽,郭娅,王海标,张倩,王宜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11)
- [9]轮作模式及小麦增密减氮对潮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董士刚.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不同模式产量差的缩差调控技术研究[D]. 姚梦浩. 扬州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