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哲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宗喀·益西丹佛,班班多杰[1](2021)在《《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十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山法了义海论》之"果"篇章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般涅盘经》《大法鼓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等以及"慈氏五论""龙树六论"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论述,深入阐述了佛的法、报、化三身的理论、实践、功能等内容,材料丰富,持之有故。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此书的"果"篇为资料依据,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佛学理论依据进行了探究,尝试完整呈现活佛转世制度的演变轨迹及佛理依据。
沈丽颖[2](2021)在《玛吉拉珍“四魔断境”心性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心性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哲学中的“哲学问题”,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心性学说,但就其共性来讲,最终探讨和解决的都是人的存在和价值问题。藏传佛教心性论作为中国佛教心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四魔断境”思想是藏传佛教觉域派玛吉拉珍所创的一种修心法门,通过断除解脱之路上的障碍——“四魔”(有碍魔、无碍魔、欢喜魔和我执魔),从而彻见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心性证悟与成佛之间的关系。觉域派的教派虽然泯灭,但是玛吉拉珍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却得到了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肯定和弘传,只是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其心性思想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阐发,不失为一种缺憾和损失。“四魔断境”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性哲学内涵。从“四魔”产生的根源来看,“我执”源于内心的贪爱和执着;从“四魔”与心性的关系剖析:有碍魔是心对外境产生的种种分别,无碍魔是自心的妄念,欢喜魔是心的欲望和习气,我执魔是对自心的执着,都是心的影响和作用;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断除“四魔”的过程即心性证悟的过程。所以,本文将“四魔断境”思想纳入藏传佛教心性论体系,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多方位考量。本文以“四魔断境”思想为研究对象,以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为依托,从理论建构、思想特征和修持证悟等方面,论证了“四魔断境”作为心性思想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现实性。从“四魔断境”思想的内涵和渊源着手,分析“四魔”与心性的关系,体现了“四魔断境”作为心性思想的合理性;“四魔断境”思想通过对心性范畴的扩展彰显了对心性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又以“般若空性即如来藏”思想的直观性诠释将空性、佛性(心性)结合起来,契证了众生皆有佛性,从思想特征方面阐释了其作为心性思想的必然性;通过对断除“四魔”的方法、次第进行分析论证,以菩提心断除自利,以般若空性断除“我执”,以主体的觉性和本体的空性相互印证的方式来显露佛性,在修持证悟方面体现了“四魔断境”作为心性思想的现实性。“四魔断境”思想在藏传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学术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玛吉拉珍的“四魔断境”思想,以心性问题阐释的独特性和佛教义理诠释的透彻性展现了在心性证悟方面的殊胜成就。从理论深度来看,“四魔断境”对心性范畴的内在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对于般若空性和如来藏思想也具有超越性的认识;从实践角度来看,又以般若空性直观体认如来藏的方式,破除心上的染污和执着,使众生本有的自性清净心得以彰显,从而实现转识成智、转凡成圣、涅盘成佛。“四魔断境”思想印证了空性与佛性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阐释的视角不同,其宗旨都归趣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而使众生了解自心的本性,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色让准[3](2021)在《《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笃布巴·西饶坚赞((?)1292-1361)作为十四世纪西藏历史上着名的佛学大师,以弘扬觉囊派显密二宗而闻名。笃布巴之前觉囊派虽有着其独特的传承和修行传统,但其教派之名真正名扬天下则是在笃布巴时期。作为推动西藏佛学发展及觉囊派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笔者拟在整理现存笃布巴的各类传记的基础上,对其亲传弟子衮邦·曲扎贝所写的《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之降生为笃布巴的章节进行译注与研究,试图填补觉囊派高僧传记汉译版之空白。文中将笃布巴传记分成三大类,分别是本生传、亲传和再传弟子所着以及教法史中所载传记。笃布巴未撰写个人自传也未见其密传,因此按照藏族传统的传记分类法,文中所引传记在类别上均属于外传,其中有两部本生传、四部亲传和再传弟子所写传记以及重要的教法史中所记载的传记。文中笔者分别对各类传记的作者、内容、写作年代及版本等进行了考证与论述。其中,衮邦·曲扎贝所着《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完成于笃布巴圆寂后的两年之内,是目前所知笃布巴最早的传记。此传以大量的佛教经典、传者的亲身经历以及笃布巴的作品为材料依据,记述了笃布巴一生的重要事迹,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笔者将《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作为翻译蓝本,对文本中的人物、地点、佛经等进行了注解。此传完成于十四世纪,正值西藏佛学思想百家争鸣及觉囊派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了解当时卫藏地区政教背景、历史人物、十四世纪卫藏学术交流、政教发展以及寺院发展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文中,笔者还结合笃布巴的其他传记资料,对《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中的若干史事及其记事顺序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总结出该传在记事顺序上疑似存在四处错误;文中依次对这四件史事作了较为合理的排序与说明。而本文对笃布巴传记所进行的翻译与研究,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份相对详实、可靠的笃布巴传记译本,给研究觉囊派人物的学者提供一份语言便利,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者全面了解笃布巴这位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洛绒涛格[4](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何鹏程[5](2020)在《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文中认为佛教的三自性理论作为唯识思想的一部分,首先在《解深密经》中被提出,而后受到大乘佛教时期瑜伽行派的推崇,将唯识思想与三自性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认识论的体系。三自性思想的发展与佛教发展息息相关,其结构也因唯识思想的加入而复杂化,由单层结构向双层结构过渡。三自性理论虽然是作为唯识思想的一部分,但是它不仅仅只与唯识宗有关。在藏传佛教发展的初期,寂户和莲花戒就成立了随瑜伽行中观派,将唯识思想与中观思想统一的结合了起来,使得佛教的发展实现了唯识思想与中观思想相统一的局面。在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都广泛吸收唯识与中观的思想形成自身的判教体系。用三自性思想可以与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思想相结合。三自性思想与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佛教最基本的缘起思想在三自性理论中安立为依他起性,所以只要是佛教,只要承认缘起,三自性思想的理论都可以进行安立。三自性思想在藏传佛教体系中显现出明显的不同,格鲁派在三自性理论体系的吸收借鉴上更多的去讨论三无性思想,宁玛派与觉囊派直接将三自性理论与中观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观思想,噶举派和宁玛派的思想也都显现了三自性思想。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都认可三自性理论体系,只不过对其吸收借鉴的程度不同。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具有哲学意义与价值,是讨论现代哲学发展的重要参考。
杨曦帆[6](2019)在《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川西藏传佛教觉囊派藏洼寺考察研究——以藏传佛教艺术与文化传承为视角》文中提出藏传佛教觉囊教派寺院"藏洼寺"坐落于川西高原。觉囊派"藏洼寺"以藏族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唐卡绘画、梵音古乐、藏香藏药、裁缝服饰等传统文化艺术。吸收藏区青少年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技艺出众的民间艺术人才,有力推动新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藏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从艺术人类学视角来阐释这一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文化现象,有助于更好理解宗教信仰、艺术和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赵金平[7](2018)在《藏传佛教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如来藏思想研究史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倾向:一是以日本“批判佛教”为代表,认为“如来藏”非佛学,要把它清除出佛学领域;另一种倾向是把如来藏思想消弭于唯识,把“如来藏”等同于“阿赖耶识”。这两种倾向导致了同一个结果:如来藏已经不再是如来藏,也就是说,在被清除或融纳之前,如来藏思想已经在整体上被误读,如来藏如何成为自己?这就为如来藏学研究的可行性提供充分的空间,同时也使如来藏学研究者们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为如来藏正名?近现代以来,随着佛学研究的兴盛,对如来藏思想的研究逐渐展开来,并且开始形成一股“如来藏学”研究的潮流。而当下的如来藏思想研究在藏地、汉两地及海外都有长足的进展,藏地如来藏思想研究研究成果最丰,基于对藏传佛教各教派义理的研究,对其蕴含“如来藏”有全方位的解读,汉地如来藏思想研究大多围绕《大乘起信论》、《楞伽经》、《密严经》等,主旨是“如来藏思想”和“唯识思想”之圆融。海外的如来藏思想研究发展相对薄弱,一方面批判“如来藏不是佛教”另一方面也融入藏汉两地如来藏思想研究的流派中。但总体对中国如来藏思想研究影响不大。对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大都是单纯地基于对某一宗派教义教法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本论文通过对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全面研究,来论证“如来藏佛性论”在整个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研究展示在整个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如来藏佛性论”在几乎所有的教派发展历程中都留有深刻的烙印,即便是“不许如来藏”的格鲁派,也在极力破斥“如来藏思想”的同时,主张密教加持“乐空双运”。依此得出结论:如来藏思想是源于印度中观学说的独立的思想体系,其独特的“胜义有”之如来藏佛性论是对“空”与“有”这一佛学旧命题以新视角的诠释,从如来藏自身的立场出发,阿赖耶识和唯识思想都是如来藏方便说。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从如来藏思想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论证本文的选题,并对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是厘清藏传佛教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渊源。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作为藏传佛教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首要渊源,源自部派佛教时期的“心性本净”论,进入大乘佛教时期后,围绕“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这一命题涌现了大量的如来藏系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共有十六部,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即法界如来藏思想、佛性如来藏思想、种性如来藏思想和阿赖耶识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的中晚期,随着瑜伽行派的兴起,如来藏思想无限接近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如来藏思想是这一时期如来藏思想的主要形态,这一思想是基于“如来藏”等同于“阿赖耶识”的,所以如来藏思想成为独立思想体系的环境发生改变,这意味着如来藏思想在印度的终结。第二章是藏传佛教觉囊派传承者对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的取舍。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所主张的“众生皆具如来藏”之“如来藏佛性论”为藏传佛教所吸收,结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体系。觉囊派传承了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从显、密二教思想渊源挖掘入手,对龙树、无着和世亲学说作了有倾向性的选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有如来藏佛性说”。第三章论说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特点。觉囊派最具特色教法“他空见”思想形成的过程也是对如来藏思想诠释的由浅入深的过程;该派显、密二宗之“他空见”都融摄如来藏思想。觉囊派显教“他空见”中的如来藏思想,核心围绕“空一切万法不空如来藏”和“如来藏遍及一切情器世间”来展开;而密宗之“他空见”主要分析了“因果无别之不二智”的他空境界,为密教修炼所要证达的境界作了铺设,还论说了觉囊派的不共教法一六支加行,力证依六支加行证得“乐空双运”;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特点是胜义有、情器有和因果无别,本文依此三点来论说觉囊派如来藏思想不共之见“如来藏实有论”,并以笃布巴大师《山法了义海论》力证之。第四章是对觉囊派和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如来藏思想的比较。觉囊派和宁玛派俱持“实有如来藏佛性论”,虽然二宗承认“圆成实佛性说”,但是仍有差别,二者在“实有”度的把握上明显不同,觉囊派不离“实有”,而宁玛派不提“实有”,而是说“非空”;萨迦派和噶举派持“中道如来藏佛性说”,主张“众生皆具如来藏佛性”,但认为清净如来藏“非有非无”、“非空非有”,是为“中道”,而且在“二谛观”、“真妄是否同源”等宗见上,觉囊派和萨迦派、噶举派的观点截然相反。第五章是对当前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尝试性探讨。“如来藏为外道说”曾经在藏传佛教界引起广泛讨论,而今这个问题虽然已有定论:如来藏是佛说。但对其非难的声音并没有消失,仍然值得为其一辩。阿赖耶识、唯识和如来藏的关系可以说是当今佛学研究最为热点的问题,阿赖耶识是否等同于如来藏?唯识是否和如来藏思想最终会圆融无碍?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界,从唯识视域范围内的研究,如来藏融于唯识,或是如来藏是唯识方便说。本文尝试从如来藏角度来进行探讨性分析,阿赖耶识和唯识都是如来藏方便说。
何杰峰[8](2017)在《国内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现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对国内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觉囊派历史、思想、艺术、寺院、人物、文献翻译整理等方面进行梳理,总体上展现了近年来我国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的基本轮廓,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参看加[9](2016)在《百年青海藏传佛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就辛亥革命到2011年百年间的青海藏传佛教研究(包括对青海藏传佛教的研究和青海籍学人对藏传佛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类和简述。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前的青海藏传佛教研究状况。第二部分简述了从1949年到2011年间的青海藏传佛教研究状况。
梁银林[10](2016)在《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藏区的传播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觉囊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宗派,于13世纪在西藏拉孜觉摩囊创建寺院而得名,以"他空见"为宗义,在元、明两代出现过兴盛的局面。觉囊派于14世纪传入四川藏区,逐渐形成以阿坝中壤塘三大寺为核心并向周边川青毗邻藏区延伸发展的格局,在明代曾显赫一时。清初改宗,觉囊派在西藏几乎绝迹,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已经消失。然而,觉囊派在四川藏区传播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其法脉传承一直延续至今。近几年来,觉囊唐卡亮相博鳌亚洲论坛、梵音古乐登上全国舞台、时轮大坛城正在建造等,使觉囊派重回公众视野,觉囊文化再现光彩,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二、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哲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玛吉拉珍“四魔断境”心性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心魔为障:“四魔断境”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四魔断境”思想的内涵 |
一、“四魔”产生的根源 |
二、玛吉拉珍创立“四魔断境”思想 |
三、“四魔”与心性的关系 |
第二节 “四魔断境”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佛教经典中的“魔事”学说 |
二、帕·丹巴桑杰的“能断”教授 |
第二章 圆融无碍:“四魔断境”心性论的思想特征 |
第一节 对佛教心性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一、佛教理论对于心性的分类 |
二、“四魔断境”对心性范畴的扩展和创新 |
第二节 对“般若空性即如来藏”思想的直观性诠释 |
一、佛教心性论对“般若空性即如来藏”思想的解读 |
二、玛吉拉珍对“般若空性即如来藏”思想的诠释 |
第三章 破魔显真:“四魔断境”心性论的修持证悟 |
第一节 断除“四魔”的方法 |
一、以菩提心断除自利 |
二、以般若空性断除“我执” |
第二节 断除“四魔”的次第 |
一、资粮道和加行道断除有碍魔 |
二、见道断除无碍魔 |
三、修道断除我执魔和欢喜魔 |
四、无学道圆满一切法 |
第四章 德厚流光:“四魔断境”心性论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四魔断境”心性论的地位 |
一、广弘大乘法要心髓 |
二、高扬施身利他厚德 |
三、开创女性平等修行 |
第二节 “四魔断境”心性论的影响 |
一、对前期藏传佛教心性思想的借鉴和发展 |
二、对后期藏传佛教心性思想的启发和融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笃布巴生平略述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笃布巴生平述略 |
第二章 笃布巴传记概述与分类 |
第一节 现存传记概述 |
第二节 现存传记分类 |
一 本生传 |
二 亲传及再传弟子所写传记 |
三 教法史类 |
第三章 《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译注 |
第一节 授记于佛典 |
第二节 诞生于笃布 |
第三节 少年求学与青年游学 |
第四节 继任觉囊寺法座且修建佛塔 |
第五节 元朝使节前来邀请 |
第六节 圆寂与荼毗 |
第四章 《遍知法主殊胜本生传》史事分析 |
第一节 元顺帝遣使邀请笃布巴之叙事 |
一 接受邀请,未能成行 |
二 敬而远之,刻意回避 |
三 笃布巴对元顺帝邀请之态度分析 |
四 笃布巴未接受邀请之原因 |
第二节 觉囊译师继任法座的时间探析 |
第三节 笃布巴与喇嘛丹巴会面时间探析 |
第四节 本传记事顺序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
二、“八大修传”系统 |
三、小结 |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
一、绛阳钦则旺波 |
二、工珠·云丹嘉措 |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
一、弥旁的父母 |
二、居.弥旁的生平 |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
二、版本与内容 |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
一、语言学作品 |
二、医学着作 |
三、历算着作 |
四、占卜类文本 |
五、工巧明文本 |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
八、小结 |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
二、四无碍智 |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
二、弥旁的辩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利美”观修 |
一、依止本尊文殊 |
二、格萨尔王崇拜 |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
一、弥旁的“利美”观 |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一、对弥旁的评价 |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佛教三自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三自性理论的起源 |
一、《解深密经》中三自性论的提出 |
二、《解深密经》中的三无性 |
第二节 大乘佛教时期的三自性理论的发展 |
一、《瑜伽师地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
二、《摄大乘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
三、《辩中边论》中的三自性理论 |
四、《唯识三十颂》中的三自性理论 |
第二章 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三自性理论 |
第一节 宁玛派的三自性理论 |
一、宁玛派的历史传承 |
二、宁玛派菩萨乘的三自性理论 |
第二节 噶举派显现的三自性理论 |
一、噶举派的思想来源 |
二、噶举派的大手印法 |
第三节 格鲁派的三自性理论 |
一、格鲁派的产生背景 |
二、辨了不了义 |
第四节 觉囊派三自性理论 |
一、他空见的思想来源 |
二、他空中观见的内容 |
三、他空见与如来藏 |
第五节 各教派显现三自性理论的异同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三章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特点 |
一、三自性结构内容的复杂性 |
二、三自性结构逻辑上的矛盾性 |
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争论性 |
第二节 藏传佛教三自性理论的价值 |
一、三自性理论的修行实践价值 |
二、三自性理论的哲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川西藏传佛教觉囊派藏洼寺考察研究——以藏传佛教艺术与文化传承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觉囊派的修行与艺术 |
二、入世的宗教理念 |
三、“传统文化传习所”的文化传承活动 |
四、艺术对宗教文化的建构作用 |
结 语 |
(7)藏传佛教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如来藏学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
二、如来藏思想在藏传佛教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三、如来藏思想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研究现状 |
二、其他教派如来藏思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主要内容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渊源” |
第一节、“心性本净”与“心性非本净”思想 |
第二节、从“心性本净”到“如来藏”思想的演变 |
一、早期大乘佛教——如来藏思想的孕育时期 |
二、中、晚期大乘佛学——如来藏早期经典的出现及“如来藏”思想的最终形态 |
第二章 觉囊派传承者对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的取舍 |
第一节 对佛陀释迦牟尼三转法轮的理解 |
第二节 显教方面——对龙树、弥勒、无着、世亲如来藏思想的借鉴和吸收 |
一、龙树《赞颂集》的中观他空思想 |
二、弥勒与《慈氏五论》 |
三、无着、世亲学说融摄如来藏义 |
第三节 密教方面——对印度密教思想的接纳 |
一、觉囊派对密教经典的选取 |
二、《时轮经》在印度及西藏的传播 |
第三章 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觉囊派核心教法“他空见”思想体系的形成 |
一、觉囊派“他空见”思想的提出 |
二、显教“他空见”中的如来藏思想 |
(一) 空世俗万法不空如来藏 |
(二) 如来藏遍及一切情器世界 |
三、密教“他空见”融摄如来藏义——以密教修炼方法证达“他空” |
(一) “因果无别之不二智”的他空境界 |
(二) 依“六支加行”证“乐空双运” |
第二节 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的特色——实有如来藏佛性说 |
一、实有如来藏佛性说 |
二、笃布巴《山法了义海论》对“实有如来藏佛性说”的力证 |
第四章 觉囊派如来藏思想与诸教派如来藏思想的比较 |
第一节 觉囊派与宁玛派如来藏思想的比较 |
一、觉囊派和宁玛派都主张“圆成实如来藏佛性”论 |
二、宁玛派和觉囊派——基于“实有如来藏佛性”论之上的“本体论”者 |
三、宁玛派、觉囊派对“实有如来藏佛性说”的不同释义 |
第二节 觉囊派与萨迦派、噶举派如来藏思想的比较 |
一、觉囊派和噶举派、萨迦派如来藏思想所源经典不同 |
二、“中道”和“实有”的比较 |
三、二谛观的比较 |
四、“真心”、“妄心”关系比较 |
第三节 格鲁派“不许如来藏” |
第五章 对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诸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如来藏是外道”说之探讨 |
第二节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关系之考察 |
第三节 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关系之管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国内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藏传佛教觉囊派历史的研究 |
(二) 关于觉囊派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藏传佛教觉囊派艺术的研究 |
(四) 关于觉囊派文献整理翻译、寺院、人物等方面的研究 |
三、结语 |
(9)百年青海藏传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年以前的藏传佛教研究 |
(一)通论类 |
(二)藏传佛教典籍教义研究 |
(三)寺院圣迹研究 |
(四)藏传佛教仪轨、法会、节日研究 |
二、1950年到2011年的藏传佛教研究 |
(一)藏传佛教历史、教派研究 |
(二)藏传佛教寺院研究 |
(三)藏传佛教教义及哲学思想研究 |
(四)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② |
(五)活佛制度及活佛、高僧研究 |
(六)藏传佛教与藏族社会研究 |
(七)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八)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研究 |
(九)有关藏传佛教的译着译文 |
(十)苯教研究 |
(10)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藏区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传佛教觉囊派概述 |
二、藏传佛教觉囊派传入四川藏区 |
三、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的传播 |
四、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的发展 |
四、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哲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十二[J]. 宗喀·益西丹佛,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2021(02)
- [2]玛吉拉珍“四魔断境”心性论研究[D]. 沈丽颖.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笃布巴·西饶坚赞传记》译注与研究[D]. 色让准. 兰州大学, 2021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藏传佛教的三自性理论[D]. 何鹏程.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川西藏传佛教觉囊派藏洼寺考察研究——以藏传佛教艺术与文化传承为视角[J]. 杨曦帆. 宗教学研究, 2019(04)
- [7]藏传佛教觉囊派如来藏思想研究[D]. 赵金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8]国内藏传佛教觉囊派研究现状综述[J]. 何杰峰.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7(01)
- [9]百年青海藏传佛教研究[J]. 参看加. 青藏高原论坛, 2016(03)
- [10]藏传佛教觉囊派在四川藏区的传播与发展[J]. 梁银林. 民族学刊,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