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纺织品出口目标为500亿美元(论文文献综述)
冯含笑[1](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品标准比对及中亚国家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六年来取得丰硕成果,我国与沿线各国联系愈发紧密,贸易往来频繁。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占总产品出口比重大,随着贸易的深入,也出现一系列检验检疫问题。法规、标准的差异使得进出口两国检测报告互不认可,一些国家严苛的法检项目也使得我国产品出口面临挑战,这些由于产品质量检验引发的问题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带来巨大风险。为推动纺织品出口、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本课题以中国民营经济组织合作商会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了各国纺织类标准数量、采标率、法检项目、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情况、召回情况等一系列数据,按区对65国的纺织类标准情况进行介绍和总结,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析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风险来源;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分析方法构建了纺织品出口风险评估模型,从纺织类标准国际接轨度、纺织品市场规范性、纺织品必检项目、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化网站建设程度五个方面对我国纺织类产品出口沿线国家面临的风险进行计算分析;选用合理的评估指标,将各国数据与我国各项指标数据比较,量化归一,得到我国纺织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风险列项以及综合结果,并使用Power Map制作视频进行风险可视化展示。最后以中亚国家为实证分析对象,详细分析了中亚国家的纺织产业、贸易发展现状,利用Python爬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国官方网站进行纺织领域相关的实时动态数据提取,以纺织品出口风险评估模型为基础,结合模糊综合分析法,将定性数据量化,分析动态风险,得到各国动态风险等级的隶属度关系。同时使用Yi CAT平台处理俄汉语言翻译,提高法规文件阅读的准确性,仔细比对两地必检项目技术要求和方法要求,对静态风险模型进行完善,最后给出静动态出口风险数据以及Power Map制作的静动态风险可视化展示视频。本文构建了纺织品出口风险评估模型,用于纺织服装企业判断出口目标地区风险情况。由模型可知,受标准体系整体差异和召回率的影响,出口到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拉脱维亚、克罗地亚等12国的风险较高,需要格外注意。在实证分析中,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静态风险较小,但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动态风险有所增加。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低采标率使得两国与我国相关标准的兼容性差,乌兹别克斯坦棉纺行业比较强势,建立的纺织集群对我国产品出口有一定影响,但该国近年来制度层面一直没有颁布相应的文件或管理措施,塔吉克斯坦旨在于增加民众就业率和收入,对我国产品出口影响不大。
孟园园[2](2020)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玩具出口贸易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稳步发展,虽然受到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受益于出口新兴市场的拉动作用,我国玩具的出口仍然保持震荡型稳步增长态势。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计算,从2001-2018年,我国制造的玩具占据了全球玩具总消费的73%,出口额也从2001年的51.65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54.68亿美元,十几年来增长了接近四倍,远远高于全国贸易出口增速和轻工行业的平均出口增速,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是在玩具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不乏一些问题的出现。当前我国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如美国、日本等不断出台关于玩具的法规、标准,其中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玩具的出口份额。例如目前作为我国玩具出口第一大目标市场的美国,近几年我国对其玩具出口份额一直呈现下降态势,已从2010年的38.28%下降到2018年的28.53%,其中可能有贸易摩擦的因素,但是也很难将技术性贸易壁垒排除在外。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有积极意义。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解释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量化指标、作用机制以及对玩具出口国的贸易效应,其次分析了我国玩具出口现状及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证分析部分,选取TBT通报数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量化指标,选取2001-2018年的数据利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出TBT通报数在长期对我国玩具出口额的平均边际效果,其次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TBT通报数对我国玩具出口额在某个特定分位数的边际效果,最后选取2001-2008年的数据利用OLS回归得出TBT通报数在短期对我国玩具出口额的影响。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在短期对我国玩具产品的出口有抑制作用,TBT通报数每增加1%,我国玩具出口额减少0.151%;在长期有促进作用,TBT通报数每增加1%,我国玩具出口额增加0.084%。(2)随着分位数的增加,核心解释变量TBT的回归系数逐渐减小,这表明TBT的通报数量对我国玩具出口额的前端影响较大,而后影响逐渐减少,也就是指TBT通报数量的增加对低贸易额国家的影响较大,而对高贸易额国家的影响较小,因此最大受益者为较低贸易量国家。(3)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短期对我国出口至发达国家玩具总额的抑制作用显着大于对不发达国家的抑制作用,在长期对我国出口至发达国家玩具总额的促进作用显着大于对不发达国家的促进作用。根据论文分析及实证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1)政府应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力度,加大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宣传以及对不合格产品的惩治力度;玩具出口企业应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2)政府可以帮助企业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玩具出口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3)政府应积极提高制定标准方面的素质,重视对相关标准的宣传和解读;玩具出口企业应提高自身标准化意识,力争使自己生产的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4)政府应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合作交流,为玩具出口企业与新兴市场的合作牵线搭桥;玩具出口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市场战略,扩大玩具出口。
赵永霞,刘凯琳,张荫楠[3](2020)在《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文中研究表明纺织工业作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先导产业,在解决就业、发展经济、促进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美国,日本,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纺织价值链中仍居于高位,尤其在品牌、零售、前沿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优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全球市场中迅速崛起。看清当下,主动应变,知己知彼,领创未来。这也是策划本系列专题的初衷。本期专题以日本、土耳其和印度三国为主体,通过对其产业布局、市场环境、机制建设、发展趋势等进行盘点,期望能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王梦竹[4](2019)在《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袜业企业出口国家选择的研究》文中提出袜子是居民生活必需品,是必不可少的服饰用品,全球袜子市场规模一直属于稳中有进的状态,作为传统的实体工业,袜类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可或缺的。袜业制造行业起源于欧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因为有着大量先天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逐渐在生产中显示出比较强劲的竞争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袜子行业发展迅猛,在本世纪初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然成为世界袜子制造中心。根据联合国网站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7年全球袜子进口总额为113.5亿美元,出口总值为127.55亿美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袜业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由于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资源,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袜子出口国。但与此同时,不断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同中国抢占市场,所以未来,我国袜业企业想继续在国际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不再那么容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针对中国袜业企业,哪些国家(地区)的出口潜力最大,以及如何获得出口竞争优势。本文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研究出口情况下中国袜业企业出口国家的选择问题。本文采用的模型为引力模型,其最开始起源于物理学,后不断运用到经济学等范畴,基本思想是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的地理距离成反比。随着研究的深入,引力模型被更多地运用于多方面的研究,更多的解释变量被引入模型,使得模型中包罗更多影响贸易量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引力模型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应用进行分析,其次提出数个国际市场选择理论,为后文构建中国袜业企业引力模型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针对袜业行业的国际市场的市场规模、贸易规模、市场特点等对全球袜业行业进行环境分析,并对中国袜业企业国际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SWOT分析出口规模,出口国和国际市场的国际发展。通过研究影响国外袜业市场选择的要素以及影响中国与国外袜业贸易流量的因素,构建合理、科学的中国袜业企业贸易潜力引力模型。本文选取的是2008年-2017年十年间的中国与主要进口国之间袜业产品贸易额的面板数据,同时以近5年来占到我国总出口额90%左右的最主要的40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E-views 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模型回归结果,从而对各个国家(地区)的袜业贸易潜力进行估算,也就是说,将实际交易量与模型模拟的“理论”状态下的交易量进行比较,并基于该比率估计国际(区域)袜子交易潜力。最后对中国袜业企业面向不同贸易潜力的国家(地区)的出口市场发展提出对策。
THI NGOC THOM VO[5](2019)在《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一直是越南的重要贸易伙伴,每年越南从中国大量进口,而出口到中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导致贸易逆差情况持续多年。中国市场的需求开阔、越南与中国又有着地理优势、文化相似、生活消费偏好类似,这些将会成为越南出口的巨大优势。论文的研究为了能够促进越南对中国的出口情况从而带越南整体出口情况和越南的经济发展。论文中的创新在于研究针对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商品种类的影响因素。论文选择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种类最多分类为:农产品类、林业产品类、水海产产品类、纺织品类、矿产类、电子设备类及零件,共六种商品种类和七个研究因素包括:越南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中越经济差距、中国人口增长、美元兑越南盾汇率、越南对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选择研究期间从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行验证七个因素对六种商品种类的影响分析。实证分析中使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线性回归、ADF检验(Augemented Dickey Fuller test)验证数据稳定性,Johansen协整分析。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对于每个商品种类提出更相关的措施,从而提供更好的贸易交流环境给两国人民和坚固中越贸易关系。
夏晓玲[6](2018)在《中国与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服装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样印度纺织服装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与印度一直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成本优势拓展美国等纺织服装进口大国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印度两国纺织服装出口美国的总额越来越大,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本文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及分析影响出口增长的因素,为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国际竞争力提供建议。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论。在定性分析中,论文主要对中印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在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从纺织业地位、生产要素禀赋(纺织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纺织机械)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对两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发现两国各自的产业优势。其次,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在世界市场的出口现状,发现中印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尤其激烈。最后,通过中印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发现,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强于印度,而印度的市场开拓能力要强于中国。两国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服装、化纤、地毯和棉花四类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上。基于以上的定性分析,本论文在定量分析中主要运用出口数据指标评价法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印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做实证研究。在出口数据指标评价法中主要从出口竞争优势和出口结构两个角度切入,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出口渗透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附加值指数五个指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通过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年来中印纺织服装出口增加的影响因素及两国主要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化。结合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优势强于印度,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结构优于中国;两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纺织服装中,中国服装和化纤的竞争力强于印度,印度棉花和地毯的竞争力强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的提升高于印度。中印两国化纤和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在上升,而地毯的竞争力在下降,中国棉花的竞争力在提升,而印度棉花的竞争力在下降;促进两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都为美国市场需求拉动和出口结构的合理性。
郑琳琳[7](2018)在《中国和土耳其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纺织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升、以及各种贸易壁垒的出现,使得中国纺织出口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土耳其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也使得土耳其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土耳其纺织国际地位已经从2006年第十位提升到2016年世界纺织出口第五位。土耳其纺织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纺织出口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使得土耳其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并对中国纺织出口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以土耳其纺织为参考对象,研究中国如何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提高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依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从纺织品的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三方面了解中土纺织品出口现状,进而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三个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从多方面对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对现状和出口竞争力的比较,发现中土纺织品出口过程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以CMS模型和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模型基础,参考K-M模型并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代替中土的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作为因变量,选取研发强度、劳动力成本、汇率、国际市场需求规模、从业人数和政府政策作为自变量,对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可以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量化,为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提出更加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对中土纺织出口现状和竞争力发现,中土纺织品出口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并且土耳其纺织出口结构优于我国。我国纺织品虽然在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强于土耳其,但是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本都低于土耳其。通过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力成本、从业人员、政府政策对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均是正向作用;研发强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并无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对土耳其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是负向的作用,对土耳其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是正向的作用;国际市场需求规模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是负向的作用,对土耳其并没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史逸林[8](2016)在《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研究》文中提出中澳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世纪中叶,中国就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在此后的150余年间,两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经贸关系也经历了跌宕起伏,2010年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论文把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运用于中澳贸易研究上,提出划分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在划分较长时期的双边贸易时应重点考虑如下因素:1)社会重大变革;2)进出口净值;3)商品结构;4)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根据以上原则,论文将1861年以来的中澳贸易划分为6个完整周期和1个进行周期,并详尽论述了各周期的贸易规模、特点、商品结构以及造成发展或停滞的国内外原因。论文始终把中澳贸易置于两国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分析它在中国对外贸易和澳大利亚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探究中澳贸易的变迁所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即哪些因素造成中国在这个时期主要进口或出口这种商品而非其他。论文采用比较的视角,将中澳贸易与中日、中英、中美,以及澳日、澳印、澳锡等贸易加以比较,剖析中澳贸易的特点,评价各个时期中澳贸易的表现,论述它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论文由5章组成。第一章“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的中澳贸易”解读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运用相关的周期理论,我们把百余年的中澳贸易划分为6个完整中长周期和1个进行中的周期。第二章“1949年以前的中澳贸易”分析了 1861—1949年的3个中长周期,即1861—1910、1911—1930 和 1931—1949 年。第三章“对1949年以前中澳贸易的综合评估”对1861年至1949年的中澳贸易做了综合性评价和分析。本章重点论述了 4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评价近百年的中澳贸易,特别是中国的表现;2.与澳大利亚对外进口以及日本、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对澳大利亚出口相比,中国出口发展是快了还是慢了;3.中国出口中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4.中国的出口和进口结构与日本对澳贸易有何不同,它们如何反映中日近代化进程的差异。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澳贸易”将1949年以后的中澳贸易分为4个中长周期,即 1949—1960、1961—1989、1990—2008、2009—..。第五章“’世界工厂’对澳大利亚贸易的发展规律及其启示”分析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的道路,讨论了中澳贸易与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的互动关系。本章的重点在于揭示“世界工厂”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演变规律,分析正在发展中的中澳贸易第七中长周期的走势。
潘峥嵘[9](2015)在《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在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印度纺织业拥有丰富的纺织品原材料、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印度这些年对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本国纺织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中国纺织品产业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竞争力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哪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我国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在世界各国纷纷准备签订多边或双边自贸协定的背景下,会削弱中国纺织品产业的竞争力吗?如果竞争力下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中国纺织品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对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现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最强,出口规模远远大于其他三国,纺织业出口在中国的出口贸易比例基本不变;其次,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对外依存度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低于其余三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和印度的出口市场具有较大的重叠性;第三,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的结构变化不大,产品出口额较2005年大幅增加;印度纺织品产业的出口结构变化较大,棉花成为纺织品产业出口的最大类商品。(2)使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CMS)研究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四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情况。通过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纺织品产业同其他三国相比,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对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作用远远大于其他三国;第二,印度、土耳其、墨西哥三国的纺织品产业出口环境均优于中国,在四国的纺织品产业出口中,只有印度的特别竞争效应为正值,表明印度的纺织品产业出口结构有利于出口增长,中国应该借鉴和学习印度在改变纺织品产业出口结构上的成功举措;第三,土耳其和墨西哥的动态结构效应都为正值,表明两国在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份额增长较快;而中国则在进口需求较快的市场份额增长较慢。(3)建立计量模型通过汇率弹性的变化分析纺织品产业出口的竞争力,结果表明:第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纺织品产业一般贸易出口额增加1.5%、一般贸易进口额增加1.98%、加工贸易出口额增加0.19%、加工贸易进口额减少0.32%。人民币升值将会带动纺织品产业出口贸易的增加;第二,我国纺织品产业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且十分显着。相反,综合三种滞后期的检验结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十分显着,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有限。(4)利用GTAP模型,模拟七种不同政策对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在TPP、RCEP或者TPP&RCEP背景下,与印度建立FTA,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出口到印度纺织品的竞争力,而且也能刺激中国向世界的出口;第二,如果两国不建立FTA,虽然在区域内,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增加明显,但会削弱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第三,在TPP背景下,中印签订FTA时,印度对中国四类纺织业产品出口最多,TPP的签订提升了印度纺织品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陈利君,刘曼[10](2015)在《2014年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4年世界经济缓慢回升以及南亚地区政治形势较为稳定,国内需求的逐步扩大,本年度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上升。在贸易方面,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下降幅度收窄,并开始恢复性增长。在国际收支方面,尽管经常账户失衡仍然存在,但幅度也开始收窄。在物价方面,消费者价格指数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通货膨胀得到缓解。预计2015年和2016年南亚地区经济将随国际经济环境改善和"印度的重新崛起"而保持比2014年更高的增长速度。
二、印度纺织品出口目标为500亿美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纺织品出口目标为500亿美元(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品标准比对及中亚国家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类标准现状分析 |
2.1 纺织类标准情况分析 |
2.2 其他数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纺织品出口检测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其可视化展示 |
3.1 评估模型构建原则及方法 |
3.2 评估模型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 模型评估结果及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4 以中亚国家为例的出口纺织品风险实证分析 |
4.1 中亚国家纺织行业现状 |
4.2 动态数据收集和分析 |
4.3 纺织品出口风险评估模型详细分析及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一国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
(二)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一国玩具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量化方法 |
(一)以价格差和关税等价为基础的量化方法 |
(二)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量化方法 |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产品贸易的作用机制 |
(一)数量控制机制 |
(二)价格控制机制 |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玩具出口国的贸易效应分析 |
(一)短期贸易抑制效应 |
(二)长期贸易促进效应 |
第三章 我国玩具出口贸易的现状及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
一、我国玩具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玩具出口总额分析 |
(二)我国玩具出口主要目标市场分析 |
(三)我国玩具出口因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造成的损失分析 |
二、我国玩具出口主要目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
(一)主要目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分析 |
(二)主要目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
二、数据的搜集和来源 |
三、数据处理及运行结果 |
(一)基准回归及结果分析 |
(二)异质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四、主要结论 |
第五章 我国玩具出口贸易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对策建议 |
一、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力度,提高玩具生产质量 |
二、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
三、加强标准的制定与宣传,提高标准化意识 |
四、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玩具出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 (下) :在价值链高阶的专注与延展The Japan (II) :Focus and Extension in the High-level Value Chain |
1 以合成纤维技术为基础的延展布局 |
1.1 国际化布局 |
1.2 跨界延伸与多元化扩张 |
1.2.1 以某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为基础向非纺织产业发展 |
1.2.2 以纺织产业链资源为依托向非纺织产业渗透 |
1.2.3 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向非纺织产业转移 |
2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
2.1人口老龄化 |
2.2新能源革命下的先机 |
2.3行业格局的洗牌调整 |
3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
(1) 价值链分工 |
(2) 跨界合作与融合创新 |
(3) 以消费促升级 |
(4) 积极长效的政策引导和辅助 |
土耳其:“近岸”优势下巩固产业竞争力The Turkey:Consolidat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Nearshore" |
1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
1.1纺织服装产业在土耳其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
1.2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地位 |
1.3 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布局 |
1.4 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特色及发展新趋势 |
2 土耳其区位优势下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分析 |
2.1 综合成本竞争力 |
2.2 市场贸易竞争力 |
3 产业发展中的不明确局势及应对措施 |
印度:背靠人口红利和蓝海市场的纺织产业The India:Textile Industry Backed by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Blue Ocean Market |
1印度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
2纺织服装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
3 印度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 |
3.1 原材料来源丰富 |
3.1.1 棉花 |
3.1.2 黄麻 |
3.1.3 丝 |
3.2 国内消费需求旺盛 |
3.3 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
3.4 投资增加明显 |
3.5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3.6 化纤产业规模宏大 |
3.7 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旺盛 |
4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压力和机遇 |
4.1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压力 |
4.2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5 结语 |
(4)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袜业企业出口国家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
1.1.2 袜业行业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引力模型理论 |
2.1.1 引力模型的发展 |
2.1.2 引力模型的应用 |
2.2 国际市场选择理论 |
2.2.1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目标市场选择理论 |
2.2.2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际商务理论中的国家整体吸引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袜业国际市场现状分析 |
3.1 袜业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
3.1.1 袜业市场规模 |
3.1.2 袜业行业贸易规模 |
3.1.3 袜业行业市场特点 |
3.2 中国袜业企业国际市场发展现状 |
3.2.1 中国袜业企业出口规模 |
3.2.2 中国袜业企业国际市场出口国家 |
3.2.3 中国袜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
3.3 中国袜业企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1 土耳其袜业出口贸易现状 |
3.3.2 意大利袜业出口贸易现状 |
3.3.3 德国袜业出口贸易现状 |
4 研究设计与研究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过程设计 |
4.1.2 研究方法设计 |
4.2 研究变量选取 |
4.2.1 收益变量选取 |
4.2.2 成本变量选取 |
4.2.3 风险变量选取 |
4.2.4 其他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构建 |
4.3.1 模型构建的思路 |
4.3.2 最终引力模型的确立 |
4.4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4.4.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4.2 研究数据的采集 |
5 基于模型定量计算的出口国家的贸易潜力分析 |
5.1 数据处理 |
5.2 模型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5.2.1 模型回归结果 |
5.2.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3 贸易潜力的测算结果 |
5.3.1 贸易潜力的测算 |
5.3.2 出口国家贸易潜力的分类 |
6 结论与局限 |
6.1 面向不同贸易潜力出口国家(地区)的出口市场发展对策 |
6.1.1 不同贸易潜力国家(地区)的出口市场发展总战略 |
6.1.2 不同贸易潜力国家(地区)的出口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
6.2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 |
6.2.2 本文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2008 年-2017年我国向各国家(地区)出口袜子金额 |
附表2:2008 年-2017年各国家(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附表3:2008 年-2017年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 |
附表4:2007-2016年各国家(地区)袜业进口额 |
附表5:2007-2016年各国家(地区)袜业出口额 |
附表6:中国首都和各国家(地区)首都球面最小绝对距离 |
附表7:2008 年-2017年各国家(地区)广义实际有效汇率 |
附表8:APEC成员国 |
附表9: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 |
致谢 |
(5)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绪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1.1.3 中越贸易方式 |
1.2 研究内容及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情况 |
2.1 越南对中国出口现状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品种类出口情况 |
3.1 农林海产业 |
3.2 纺织品类 |
3.3 矿产及金属类 |
3.4 电子设备类及零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因素理论分析 |
4.1 中越的经济差距 |
4.1.1 中国经济增长 |
4.1.2 越南经济增长 |
4.1.3 中越经济差距 |
4.2 中国人口 |
4.3 汇率 |
4.4 越南对基础设施投资 |
4.5 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选择因素的数据 |
5.2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以及措施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措施 |
6.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与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要素禀赋理论 |
2.1.3 相互需求理论 |
2.1.4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2.2 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 |
2.2.3 中印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比较 |
2.3 文献评述 |
3 中印纺织服装出口美国的现状及比较分析 |
3.1 中印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比较 |
3.1.1 纺织业地位 |
3.1.2 纺织原材料 |
3.1.3 劳动力资源 |
3.1.4 纺织机械 |
3.1.5 行业政策 |
3.2 中印纺织服装业贸易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纺织服装业贸易发展现状 |
3.2.2 印度纺织服装业贸易发展现状 |
3.2.3 中印纺织服装业贸易发展现状对比 |
3.3 中印纺织服装出口美国的比较分析 |
3.3.1 美国纺织服装贸易及市场现状 |
3.3.2 中印出口规模比较分析 |
3.3.3 中印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印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实证研究 |
4.1 基于出口数据评价法的指标分析 |
4.1.1 出口竞争力指标的选择 |
4.1.2 出口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
4.1.3 小结 |
4.2 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
4.2.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 |
4.2.2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
4.2.3 模型分析结果与解释 |
5 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和土耳其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测算方面的研究 |
1.2.2 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
1.2.3 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出口竞争力内涵 |
2.1.1 竞争与竞争力概念 |
2.1.2 出口竞争力概念 |
2.2 出口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2.2.2 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
2.3 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2.3.1 基于市场份额模型影响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 |
2.3.2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影响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 |
2.3.3 “钻石模型”的修改与扩展 |
3 中土纺织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比较分析 |
3.1 中土纺织品出口现状比较分析 |
3.1.1 中土纺织品出口规模比较分析 |
3.1.2 中土纺织品出口结构比较分析 |
3.1.3 中土纺织品出口目标市场比较分析 |
3.2 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1 中土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分析 |
3.2.2 中土纺织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比较分析 |
3.2.3 中土纺织品显示性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
4 中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适用及设定 |
4.1.1 模型的来源 |
4.1.2 模型的设定 |
4.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
4.2.1 变量的选取 |
4.2.2 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4 实证结果说明 |
4.4.1 研发强度与中土纺织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
4.4.2 劳动力成本与中土纺织出口竞争力关系 |
4.4.3 市场需求规模与中土纺织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
4.4.4 汇率与中土纺织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
4.4.5 从业人数和政府政策与中土纺织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5.2.1 加大研发强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5.2.2 合理增长劳动工资,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
5.2.3 积极与周边国家签订贸易互惠协议 |
5.2.4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发展汇率避险工具 |
5.2.5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
第四节 论文的新意 |
第五节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的中澳贸易 |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 |
一、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
二、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 |
第二节 中澳贸易中长周期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49年以前的中澳贸易 |
第一节 中澳贸易第一中长周期 |
一、1881年前的中澳贸易 |
二、19世纪80—90年代的中澳贸易 |
三、20世纪初期的中澳贸易 |
第二节 中澳贸易第二中长周期 |
一、一战时期的中澳贸易 |
二、一战后的中澳贸易 |
第三节 中澳贸易第三中长周期 |
一、1931—1936年的中澳贸易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澳贸易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澳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1949年以前中澳贸易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出口的衰退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形势和进口结构 |
第三节 中国与日本、印度、锡兰出口的差距 |
第四节 纺织品出口的进步及其原因 |
第五节 从进口看中日近代化的差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澳贸易 |
第一节 中澳贸易第四中长周期 |
第二节 中澳贸易第五中长周期 |
一、1971年以前的中澳贸易 |
二、1972—1980年的中澳贸易 |
三、80年代的中澳贸易 |
第三节 中澳贸易第六中长周期 |
一、90年代的中澳贸易 |
二、2008年以前的中澳贸易 |
第四节 中澳贸易第七中长周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工厂”对澳大利亚贸易的发展规律及其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的“世界工厂”之路 |
一、贸易地位的演变 |
二、出口从量变到质变 |
第二节 英、美、日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发展规律 |
第三节 “世界工厂”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演变 |
第四节 英国和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
2.2 中国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 |
2.3 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2.4 产业竞争力的指标综述 |
2.4.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
2.4.2 出口贡献率指标 |
2.4.3 NTB指数 |
2.4.4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2.4.5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4.6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
2.4.7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
2.5 国际收支理论及相关研究 |
2.5.1 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学说 |
2.5.2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
2.5.3 马歇尔勒那条件 |
2.5.4 J曲线效应 |
2.5.5 国际收支吸收理论 |
2.5.6 乘数理论 |
2.5.7 货币理论理论 |
2.5.8 汇率传递理论 |
2.6 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状研究 |
2.7 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8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CGE)型综述 |
2.9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发展 |
2.10 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现状 |
2.11 本章小结 |
3 中国、印度、墨西哥和土耳其纺织品产业出口现状分析 |
3.1 中、印、墨、土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总额整体分析 |
3.1.1 中、印、墨、土四国出口额及增长速度比较 |
3.1.2 中、印、墨、土四国纺织品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
3.2 中、印、墨、土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3.2.1 数据说明 |
3.2.2 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结构 |
3.2.3 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分析 |
3.3 中、印、墨、土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市场分析 |
3.3.1 中国纺织品产业主要出口市场研究 |
3.3.2 印度纺织品产业主要出口市场研究 |
3.3.3 墨西哥纺织品产业主要出口市场研究 |
3.3.4 土耳其纺织品产业主要出口市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印、墨、土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
4.1 CMS模型对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1 模型构建 |
4.1.2 CMS模型对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估 |
4.1.3 中、印、土、墨四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比较 |
4.2 本章小结 |
5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 |
5.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的竞争力研究 |
5.2.1 变量的选择以及数据说明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实证分析 |
5.2.4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印建立自贸区对未来两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 背景介绍 |
6.2 模型体系 |
6.2.1 模型简介 |
6.2.2 账户会计关系说明 |
6.3 分析框架 |
6.3.1 区域和产业设定 |
6.3.2 方案设定 |
6.4 政策模拟及结果分析 |
6.4.1 七种模拟政策对中印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估 |
6.4.2 中印建立自贸区对中国棉花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提升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7.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品牌战略 |
7.2 鼓励企业去海外投资设厂,利用多币种结算降低汇率风险 |
7.3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应对突发贸易状况的应对能力 |
7.4 落实区域全面伙伴协议,加快与印度的自贸协定谈判 |
7.5 逐步降低棉花关税税率,保护农民利益 |
8 结论及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账户会计关系补充说明 |
附录B S1-S7不同模拟情景下的各国八类产品出口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2014年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 GDP) 增长率有所提高 |
二、进出口贸易状况有所改善 |
三、国际收支仍然失衡,但是幅度收窄 |
四、物价继续保持高位,但普遍出现下降趋势 |
五、2015 年南亚经济展望 |
四、印度纺织品出口目标为500亿美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品标准比对及中亚国家实证分析[D]. 冯含笑. 东华大学, 2020(01)
-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孟园园.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J]. 赵永霞,刘凯琳,张荫楠. 纺织导报, 2020(01)
- [4]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袜业企业出口国家选择的研究[D]. 王梦竹. 东华大学, 2019(03)
- [5]越南对中国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因素研究[D]. THI NGOC THOM VO.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中国与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研究[D]. 夏晓玲. 东华大学, 2018(06)
- [7]中国和土耳其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 郑琳琳. 东华大学, 2018(06)
- [8]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研究[D]. 史逸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1)
- [9]中国纺织品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 潘峥嵘.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10]2014年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形势[J]. 陈利君,刘曼.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