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0MW汽轮机DEH-ⅢA(XDPS-400)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杰[1](2017)在《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通常被记作DEH,是对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实时管控和调节的系统,能够确保汽轮机达成有效的启停及运行操作,同时也能够基于事故的发生进行相应管控的控制器模式。基于数字管控手段,能够实现对汽轮机主汽、调门开度的管控,促使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契合压力、转速及负荷等多方面管控的需求。另外,DEH还能有效的管理阀门,促使节流和喷嘴能够得到有效的调节和管控。借助节流调节,也可以促使汽轮机能够基于要求实现较快速开启和停止工作,同时在负荷改变的情况下,机体不至于有太大压力,致使机组使用寿命缩减。在合理的范畴内基于喷嘴调节,促使机组工作能够达成灵活、经济的运行。本文通过对国华锦能600MW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各功能的研究,针对国华锦能4号机组存在的汽轮机单阀和顺序阀切换过程负荷波动大,在顺序阀运行模式下机组#1、#2轴承温度高,无法长期在顺序阀方式下运行,导致机组调节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机组运行数据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两种阀序优化方案:一种为对角进汽顺序阀方案,一种为双阀对称进汽方案,并通过对两种方案的理论分析进行了预期效果比对,根据比对的效果兼顾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选用对角进汽顺序阀方案在不同负荷段进行了热态试验,试验证明对角进汽的顺序阀方案有效的解决了#1、#2轴承温度高和单阀/顺序阀切换过程中负荷波动大的问题。该课题中阀门管理优化的设计思路、方法为同类型发电机组的阀门管理优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实用推广意义。
李苗[2](2017)在《马头电厂8号机组DEH系统改造升级》文中指出在火电大力发展的同时,机组容量持不断增长趋势,加上电网稳定性运行等各方面的需求,火电机组必须从稳定性、可控性已及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适应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一种新的控制系统-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即DEH(Digital Electronic Hydraulic),此系统能够满足火电厂复杂的工业控制要求,对于减少阀门节流损失、提高汽轮机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都有起到很好的工业控制效果。本单位自从2004年投运分布式控制系统后,至今已有十多年之久,在负荷、时间和环境等方面都埋有严重的隐患,实际运行中,各种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VCC卡件故障、LVDT失准等都严重影响了火电机组的正常发电量,因此,对DEH系统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马头电厂8号机组DEH控制系统的改造升级项目对DEH系统的结构,控制、运行原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阐述了机组在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分析提出了升级改造方案,并实施了升级改造,使之满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于涛[3](2014)在《新华XDC-800 DEH控制系统在330MW机组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DEH(Digital Electric-Hydraulic Control System)即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是目前大型电站汽轮机普遍采用的控制装置,它主要完成机组在启停及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汽轮机转速和功率的控制功能、汽轮机的超速保护功能,以及对汽轮机的进汽和排汽参数、缸温、轴承温度及转速、发电机功率等重要参数的监视。目前我公司#1机组使用的上海新华公司XDPS-400DEH-ⅢA型控制系统于1998年投产,其网络配置、卡件设计、DPU性能等技术已相对落后,同时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系统增容性不强,故障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将DEH控制系统由原来新华公司的XDPS-400DEH-ⅢA系统升级为XDC-800DEH-Ⅴ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介绍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控制原理、系统组成,通过对330MW机组的DEH控制系统改造进行实例分析,阐述了新华公司XDC-800DEH系统在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一期330MW机组改造中的应用。通过对机组原状、设计原则及改造方案的分析,说明330MW机组DEH控制系统改造的必要性;通过对控制系统功能和使用效果的分析,说明新华XDC-800DEH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越性。
王国平,张家斌,翟国明,于金芝[4](2014)在《DEH在齐鲁热电厂60MW汽轮机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简介DEH-ⅢA型纯电液调节系统的优越性。针对齐鲁热电厂一期60 MW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上实施改造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逐项分析,及时找出了解决办法,保证了4台机组的安稳运行。
赵锐芳[5](2013)在《天富热电DEH监控系统及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组,也逐渐向“三高”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各项成本。因此就造成了机组设备结构更复杂了,特别是在变工况过程中,需要综合控制的变量更多了,以往模拟的电液调节系统已很难满足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现在电厂各种设备的监视和控制系统都在应用。汽轮机DEH控制系统也不例外,由原先的模拟纯液压调节系统发展为电液并存式调节系统,并已被证实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调节系统。如何保证汽轮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障火电厂热力设备提高热经济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广大科研机构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天富热电DEH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相关技术的经验、采用仿真试验等方法,完成了对该厂DEH系统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的研究,使该厂的汽轮机组运行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本文符合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要求、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天富南热电2×125MW汽轮机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反应灵敏、延迟性小的特点。该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系统、执行机构、EH油路系统及诊断保护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有ASP油压异常,汽轮机调节系统摆动,高压调门抖动,电液系统内泄露等。通过在现场细致的研究分析和仿真试验,很好的解决了上述故障,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可供应用同类型DEH系统的电厂参考。
孙政清[6](2011)在《汽轮机核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大中型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控制核心采用微机实现PID控制,通过数字式电液调节器(CPC),可以全程参与机组启停、负荷调节、转速调节、汽机保护及汽机监视,实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汽轮机控制的任务及汽轮机作为一种大型高速转动机械因超速带来的破坏性危害及灾难性后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转速调节系统。汽轮机转速调节系统采用单回路PID调节系统,具有控制稳定、超调量小、反应速度快等优点。本论文建立了转速调节系统动态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设计出了PID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在迁钢公司自备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实践工作基本正常,达到了快速准确调节转速之目的。但是,同各大发电厂一样,本汽轮机转速调节系统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系统在建设、检修后,调速系统阀门特性、油动机行程等系统动态特性发生改变,造成PID调节器参数给定不当,导致开机启动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调节阀开度以及负荷剧烈摆动的现象,甚至导致机组超速停机。为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实现系统控制的智能化。当系统发生扰动或内部特性变化时,控制器参数能够自动整定,以充分发挥PID控制器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势,使机组运行保持稳定。避免开机后反复盲目调整动态参数PID。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机组的各项控制指标均达到生产运行要求。这种数字电液控制系统,避免了机组开机过程中负荷剧烈振荡对汽机本体造成损坏,而且,通过合理参数设置,少去了大量的PID参数摸索过程,使机组平稳升速,压缩了机组开机时间,可多发电多创经济效益。
孙晓辉[7](2010)在《数字液压电调(DEH)技术改造方案及实施》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单机容量在200MW及以下的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基本上是机械液压式调速系统,在可控性和控制功能方面已不能满足机组协调控制(CCS)和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等要求,且还存在着调节系统部套易卡涩、迟缓率大、调节品质差、不能实现阀门管理等缺点,严重威胁机组及电网的安全,给最终用户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对机械液压式调速系统进行改造就显得尤为迫切。先进的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可灵活组态各种控制策略,可满足现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也已经达到电厂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各种改造方案,同时根据200MW机组原调速系统实际情况,得出了数字式电液调速系统的可实施性,并且在我公司200MW机组检修中实施。
张延军[8](2009)在《DEH系统调速汽门卡涩故障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介绍了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MW机组DEH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调门卡涩的问题,提出了自动主汽门和高、中压调速汽门检修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卡涩的措施。
韩芹[9](2009)在《凝汽式汽轮机虚拟控制装置研究》文中提出汽轮机组是火电厂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汽轮机组的控制系统对保障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轮机组和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供电品质。本文以200MW、300MW、600MW凝汽式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用机理分析法分别建立了不同汽轮机控制系统中各环节(包括电液转换器、油动机、进汽容积、蒸汽功率、转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工具LabVIEW对它们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深入研究上述三种汽轮机控制系统原理、特性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图形化建模方法,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仿真与控制工具包对汽轮机控制系统进行图形组态的建模,研究了汽轮机自启动控制系统和负荷控制系统,给出了最佳整定参数值,得到了三种汽轮机控制系统转速和功率的控制曲线。并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对负荷控制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新方案下控制器参数的最佳整定值,对比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案下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在系统稳定性,超调量和自整定PID参数等方面,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均优于传统PID控制算法。本文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的强大功能设计出开放、灵活、可与计算机同步发展,与网络及其他周边设备互联的汽轮机控制系统虚拟装置,具有良好的界面和易操作性,可以取代传统汽轮机控制系统模拟装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汽轮机的控制质量、更好地开展汽轮机控制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谢冬梅[10](2008)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承德发电厂汽轮机组原有机械液压调节系统在可控性和控制功能方面已不能满足机组协调控制和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等要求,且还存在着调节系统部套易卡涩、迟缓率大、调节品质差、不能实现阀门管理等缺点。本系统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灵活组态各种控制策略,满足现代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得到较大提高。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调查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通过研究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模拟式电气液压调节系统、数字式电气液压调节系统的调节原理,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研究了汽轮机调节系统进行DEH技术改造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本文以承德发电厂的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为实例,详细研究了汽轮机控制系统进行高压抗燃油纯电调改造系统的硬件的组成、功能,硬件部分的设计,软件部分的设计,以及高压抗燃供油系统和液压司服系统的配套的实现。该系统经实际应用取得非常好效果,为类似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有效范例。
二、300MW汽轮机DEH-ⅢA(XDPS-400)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0MW汽轮机DEH-ⅢA(XDPS-400)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汽轮机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
1.3 研究对象简介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概述 |
2.1 概述 |
2.2 DEH系统的组成 |
2.2.1 DEH电控系统 |
2.2.2 DEH液控系统 |
3 DEH转速调节系统 |
3.1 DEH自动调节系统总貌 |
3.2 转速调节系统 |
3.3 转速设定值形成原理 |
3.4 转速调节回路分析 |
4 DEH负荷调节系统 |
4.1 功率反馈控制回路分析 |
4.2 调节级压力回路分析 |
4.3 负荷开环控制方式 |
4.4 负荷协调控制方式 |
4.5 控制方式逻辑 |
4.5.1 操作员自动方式(OA) |
4.5.2 自启动方式(ATR MODE)逻辑 |
5 汽轮机保护系统及旁路系统 |
5.1 汽机挂闸与跳闸逻辑 |
5.2 超速保护及负荷不平衡功能 |
5.3 阀门试验逻辑 |
5.4 旁路系统概述 |
5.4.1 旁路系统的主要功能 |
5.4.2 旁路系统的构成 |
5.4.3 故障下旁路的工作状态 |
6 阀门控制与#4 机组汽轮机阀门管理优化 |
6.1 阀门控制与管理 |
6.2 阀门位置控制 |
6.2.1 高压调节阀阀位指令形成原理 |
6.2.2 高压主汽阀阀位指令的形成 |
6.2.3 中压调节阀阀位指令的形成 |
6.2.4 中压主汽阀的开关逻辑 |
6.3 阀门试验 |
6.3.1 高压调节阀试验 |
6.3.2 高压主汽阀试验 |
6.3.3 中压阀组试验 |
6.4 锦界#4 机组汽轮机阀门管理优化设计 |
6.4.1 问题的提出 |
6.4.2 配汽优化设计 |
6.4.3 配汽改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
6.4.4 试验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马头电厂8号机组DEH系统改造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DEH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DEH控制系统简介 |
2.1 控制系统原理 |
2.2 控制系统的构成 |
2.3 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
2.4 主要控制画面和操作 |
2.5 系统接地 |
2.6 电源连接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DEH控制系统升级需求分析 |
3.1 8 号机组DEH原系统组成结构 |
3.1.1 8 号机组DEH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1.2 8 号机组DEH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3.1.3 8 号机组DEH控制系统人机界面 |
3.2 DEH系统主要问题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马电8号机组DEH升级改造 |
4.1 马电8号机组DEH升级改造方案 |
4.1.1 施工工序 |
4.1.2 施工质量标准 |
4.1.3 验收项目 |
4.1.4 验收方法及要求 |
4.2 升级改造方案实施 |
4.2.1 施工前准备 |
4.2.2 DEH控制系统升级 |
4.2.3 检测 |
4.2.4 调试 |
4.2.5 验收与结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新华XDC-800 DEH控制系统在330MW机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难点及系统现状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系统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案及工程内容 |
1.4.2 技术方案的依据 |
第2章 新华 XDC-800 DEH 系统介绍 |
2.1 引言 |
2.2 系统概述 |
2.3 改造后 DEH 控制系统配置 |
第3章 DEH 控制系统的组成 |
3.1 DEH 控制系统的组成 |
3.2 DEH 控制回路方式 |
3.3 DEH 的调节功能 |
3.4 DEH 的试验和保护功能 |
3.4.1 超速试验 |
3.4.2 飞环喷油实验 |
3.4.3 EH 油压低试验 |
3.4.4 危急跳闸系统试验 |
3.4.5 阀门活动试验 |
3.4.6 阀门关闭试验 |
3.4.7 阀门的严密性试验 |
3.4.8 汽轮机的自动保护功能 |
第4章 XDC-800 DEH 伺服阀控制模块调试 |
4.1 手动调试 |
4.2 软件调试 |
第5章 XDC-800 DEH 系统模件更换应用 |
5.1 xSV 模件更换步骤 |
5.2 #1 机组高压主汽门 XSV 阀门控制卡件更换 |
5.2.1 工作条件 |
5.2.2 工作中的危险点 |
5.2.3 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 |
5.2.4 运行的安全措施 |
5.2.5 操作步骤 |
5.2.6 注意事项 |
5.3 #1 机 DEH 更换 xSV 模件过程调门扰动分析 |
5.3.1 故障现象 |
5.3.2 故障分析 |
5.3.3 在线更换 xSV 模件步骤 |
5.3.4 注意事项 |
第6章 XDC-800 DEH 系统实践应用 |
6.1 #1 机组汽机阀门切换过程负荷波动事件 |
6.2 检查情况 |
6.2.1 #1 机组顺序阀控制各调节阀门特性 |
6.2.2 #1 机组高调门单多阀切换试验过程检查分析 |
6.2.3 原因分析 |
6.3 暴露问题 |
6.4 防范措施 |
6.5 #1 机组 GV2 晃动检查处理情况 |
6.6 #1 机组汽轮机高压调门流量特性曲线修改 |
6.6.1 工作条件 |
6.6.2 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 |
6.6.3 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 |
6.6.4 运行的安全措施 |
6.6.5 操作步骤 |
6.6.6 注意事项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使用效果总结 |
7.2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DEH在齐鲁热电厂60MW汽轮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DEH系统原理和构造 |
3 全液压调节系统与DEH-IIIA系统技术性能参数比较 (见表1) |
4 机组改造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4.1 DEH系统部件故障及松动 |
4.1.1 AST电磁阀故障 |
4.1.2 AST电磁阀松动 |
4.2 多次出现调门晃动现象 |
4.3 1#机组开机过程中发生OPC超速保护动作 |
4.4 汽轮机启动挂不上闸及手动打闸复位后汽轮机自动挂闸问题 |
4.5 加装硬手动紧急停机把手, 增加安全可靠性 |
4.6 快减负荷问题 |
4.7 机组改造初期一次调频和快减负荷功能未投时暴露的问题 |
4.8 EH油酸值升高问题 |
5 结束语 |
(5)天富热电DEH监控系统及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 DEH 发展的状况 |
1.2.2 我国对于 DEH 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状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汽轮机 DEH 控制系统 |
2.1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种类 |
2.1.1 机械液压控制系统 |
2.1.2 模拟电液控制系统 |
2.1.3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 |
2.2 天富热电 DEH 系统组成 |
2.2.1 电子控制系统 |
2.2.2 执行机构 |
2.2.3 EH 油路系统 |
2.2.4 保护系统 |
2.2.5 调节保安系统 |
2.2.6 DEH 监测(TSI)系统 |
2.2.7 危急遮断系统(ETS) |
2.3 天富热电汽轮机 DEH 系统控制原理与仿真系统 |
2.3.1 DEH 系统控制原理 |
2.3.2 DEH 仿真系统 |
第三章 天富热电汽轮机 DEH 操作调节系统与故障隐患 |
3.1 汽轮机 DEH 调节系统软件组成 |
3.1.1 软件界面 |
3.1.2 操作主界面 |
3.2 并网前的操作与事故隐患 |
3.2.1 挂闸/复位 |
3.2.2 汽机启/停 |
3.2.3 摩检 |
3.2.4 升速控制 |
3.2.5 转速保持 |
3.2.6 暖机 |
3.2.7 负荷控制 |
3.2.8 超速试验 |
3.2.9 阀门严密性试验 |
3.3 并网后的操作与事故隐患 |
3.3.1 负荷控制 |
3.3.2 主汽压控制 |
3.3.3 阀位控制 |
3.3.4 频限投入 |
3.3.5 汽压保护 |
3.3.6 协调运行 |
3.3.7 快减负荷 |
3.3.8 真空保护投/切 |
3.3.9 阀门活动试验 |
第四章 天富热电 DEH 系统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1 ASP 油压异常 |
4.1.1 油压异常现象 |
4.1.2 油压异常故障原因分析 |
4.1.3 故障解决方法 |
4.2 汽轮机调节系统摆动 |
4.2.1 故障现象 |
4.2.2 故障原因分析 |
4.2.3 故障解决方法 |
4.3 高压调门抖动 |
4.3.1 故障现象 |
4.3.2 故障原因分析 |
4.3.3 故障解决方法 |
4.4 EH 系统不稳定 |
4.4.1 故障现象 |
4.4.2 故障原因分析 |
4.4.3 故障解决方法 |
4.5 DEH 常见软件故障 |
4.5.1 故障现象 |
4.5.2 故障原因分析 |
4.5.3 故障的解决方法 |
4.6 汽轮机电液系统内泄漏故障 |
4.6.1 故障现象 |
4.6.2 故障原因分析 |
4.6.3 故障的解决方法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汽轮机核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1.1 汽轮机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
1.1.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越性 |
1.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意义 |
1.3 数字调节器的转速调节作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简介 |
2.1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的指标 |
2.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2.3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
2.3.1 抽汽与汽轮机负荷的调节 |
2.3.2 转速控制 |
2.3.3 抽汽压力控制 |
2.4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启动方式 |
2.5 转速控制的难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算法设计 |
3.1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构成 |
3.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块化建模 |
3.2.2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建模 |
3.3 汽轮机转速PID控制算法及设计 |
3.3.1 传统PID调节器的构成 |
3.3.2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 |
3.3.3 转速控制PID的参数整定方法 |
3.3.4 转速控制的双动态特性 |
3.4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1 凝汽式机组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
3.4.2 凝汽式机组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单回路PID控制 |
4.2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构成 |
4.3 数字式调节器构成 |
4.4 控制功能的实现 |
4.4.1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控制功能实现的硬件部分 |
4.4.2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输入输出 |
4.4.3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控制功能实现的软件及编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模糊PID控制器开发背景及应用 |
5.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及发展现状 |
5.3.1 增益调整型(Gain—scheduling)模糊PID控制器 |
5.3.2 直接控制量型(Direct-action)模糊PID控制器 |
5.3.3 混合型(hybrid)模糊PID控制器 |
5.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5.5 采用模糊控制PID调节器后计算机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数字液压电调(DEH)技术改造方案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内容和背景 |
1.2 汽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现状及技术特点 |
1.2.1 同步器控制方式现状及技术特点 |
1.2.2 电液并存控制方式现状及技术特点 |
1.2.3 低压透平油纯电调控制方式现状及技术特点 |
1.2.4 抗燃油纯电调控制方式现状及技术特点 |
1.3 总结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构架 |
第二章 数字液压电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设计依据 |
2.3 供油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
2.4 液压执行机构的设计 |
2.4.1 高压和中压主汽阀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
2.4.2 高压和中压调节汽阀伺服机构工作原理 |
2.5 液压执行系统的主要设备 |
2.5.1 隔离阀 |
2.5.2 滤网 |
2.5.3 伺服阀 |
2.5.4 伺服控制回路 |
2.5.5 卸荷阀 |
2.5.6 逆止阀 |
2.6 危急遮断系统的设计 |
2.6.1 四只AST电磁阀组件 |
2.6.2 两只OPC电磁阀组件 |
2.6.3 两只单向阀组件 |
2.6.4 隔膜阀 |
2.7 DEH控制系统设计 |
2.7.1 DEH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 |
2.7.1.1 自动调节系统 |
2.7.1.2 手动控制系统 |
2.7.1.3 OPC系统 |
2.7.1.4 监视系统 |
2.7.1.5 阀门管理 |
2.7.1.6 程控启动 |
2.7.1.7 系统仿真及仿真器 |
2.7.1.8 DEH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
2.7.2 DEH系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
2.8 DEH与CCS、AGC接口设计 |
2.8.1 DEH与CCS的接口设计 |
2.8.2 CCS与AGC接口装置的接口设计 |
第三章 DEH系统改造的效果与评价 |
3.1 实验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条件 |
3.1.1 VCC卡特性曲线的实验 |
3.1.2 调门特性曲线对比 |
3.1.3 机组功率响应速率情况 |
3.1.4 其它性能指标 |
3.2 改造后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
3.2.1 在挂闸时,出现压力降低和挂闸失效现象 |
3.2.2 伺服阀的问题 |
3.2.3 EH油压波动 |
3.2.4 油管振动 |
3.2.5 机组运行期间,多次出现调门晃动现象 |
3.2.6 DEH对锅炉灭火的控制处理 |
3.3 数字液压纯电调的优点及实施评价 |
3.3.1 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
3.3.2 甩负荷时的超调量 |
3.3.3 调节系统迟缓率 |
3.3.4 油压稳定 |
3.3.5 关闭时间减少 |
3.3.6 油质得到保证 |
3.3.7 安全性提高 |
3.3.8 维护性好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凝汽式汽轮机虚拟控制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现状 |
1.2.1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汽轮机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建模概述 |
1.3.1 建模方法 |
1.3.2 建模环境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汽轮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分析 |
2.1.1 数学模型建立的前提 |
2.1.2 电液转换器 |
2.1.3 汽轮机转子 |
2.1.4 蒸汽容积 |
2.1.5 其它环节的数学模型 |
2.2 被控对象的仿真 |
2.2.1 LabVIEW 和Simulation 工具包简介 |
2.2.2 各环节的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3.1 Control 工具包简介 |
3.1.1 PID 给定值曲线 |
3.1.2 PID 控制参数整定表 |
3.1.3 PID 控制器 |
3.2 汽轮机的自启动控制 |
3.2.1 汽轮机自启动控制原理 |
3.2.2 汽轮机自启动控制的仿真研究 |
3.2.3 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及仿真结果 |
3.3 汽轮机负荷控制 |
3.3.1 负荷控制原理 |
3.3.2 负荷控制的仿真研究 |
3.3.3 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及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模糊 PID 控制的研究 |
4.1 模糊控制概述 |
4.1.1 模糊控制的组成 |
4.1.2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 |
4.2 汽轮机模糊PID 控制系统设计 |
4.3 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4.3.1 隶属度函数设计 |
4.3.2 模糊控制规则 |
4.3.3 去模糊化 |
4.4 仿真研究 |
4.4.1 仿真框图 |
4.4.2 控制参数的整定 |
4.4.3 两种控制方法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虚拟装置 |
5.1 功能介绍 |
5.1.1 汽轮机类型的选择 |
5.1.2 汽轮机给定值曲线的选择和输入 |
5.1.3 汽轮机控制参数的修改 |
5.1.4 实际/仿真模型信号的切换 |
5.1.5 虚拟装置功能键使用说明 |
5.2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汽轮机调节系统发展历程 |
1.2 汽轮机调节系统分类 |
1.2.1 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MHC) |
1.2.2 电液并存调节系统(EHC) |
1.2.3 模拟式电液调节系统(AEH) |
1.2.4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 |
1.3 我国汽轮机控制系统现状 |
1.4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发展 |
1.4.1 数字式电调系统的广泛采用 |
1.4.2 通用型DEH系统的发展特点 |
1.4.3 控制思路的发展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汽轮机调节系统 |
2.1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1 无差调节系统 |
2.1.2 有差调节系统 |
2.1.3 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 |
2.1.4 转速不等率和迟缓率 |
2.1.5 静态特性曲线的平移和同步器 |
2.1.6 并网运行时的二次调频 |
2.2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DEH) |
2.2.1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的组成 |
2.2.2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的功能 |
2.2.3 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的转速调节原理 |
第三章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DEH—ⅢA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
3.2 DEH-ⅢA硬件体系 |
3.2.1 DEH-ⅢA硬件体系的结构 |
3.2.2 DEH-ⅢA的硬件配置 |
3.3 DPU及通信卡件 |
3.3.1 结构与外观 |
3.3.2 主要功能 |
3.3.3 通信卡件 |
3.4 DEH—ⅢA的I/O卡件及端子板 |
3.4.1 模拟量输入卡AI及端子板 |
3.4.2 模拟量输出卡A0及端子板 |
3.4.3 开关量输入卡DI及端子板 |
3.4.4 开关量输出卡D0—251及端子板 |
3.4.5 开关量输出卡D0—340及端子板 |
第四章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软件设计的主要内容 |
4.1.1 通信驱动 |
4.1.2 实时数据共享 |
4.1.3 基本控制软件包 |
4.1.4 操作员站软件包 |
4.1.5 ATC计算站软件 |
4.1.6 工程师站软件包 |
4.2 DEH—ⅢA软件的组态过程 |
4.3 MMI工程师站软件 |
4.3.1 MMI总控软件 |
4.3.2 全局点目录组态 |
4.3.3 DPU图形组态软件 |
4.3.4 图形生成软件 |
4.4 MMI操作员站图形显示 |
4.4.1 自检系统 |
4.4.2 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DEH-ⅢA系统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性能 |
5.2 对本课题工作的总结 |
5.3 对本课题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常用缩写词的英文和中文对照 |
四、300MW汽轮机DEH-ⅢA(XDPS-400)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研究[D]. 王伟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2)
- [2]马头电厂8号机组DEH系统改造升级[D]. 李苗.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3]新华XDC-800 DEH控制系统在330MW机组的应用研究[D]. 于涛.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4]DEH在齐鲁热电厂60MW汽轮机上的应用[J]. 王国平,张家斌,翟国明,于金芝. 齐鲁石油化工, 2014(01)
- [5]天富热电DEH监控系统及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D]. 赵锐芳.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6]汽轮机核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孙政清. 东北大学, 2011(07)
- [7]数字液压电调(DEH)技术改造方案及实施[D]. 孙晓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8]DEH系统调速汽门卡涩故障分析及对策[J]. 张延军. 华电技术, 2009(08)
- [9]凝汽式汽轮机虚拟控制装置研究[D]. 韩芹. 长沙理工大学, 2009(12)
- [10]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D]. 谢冬梅. 合肥工业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