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

一、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刘银银[1](2021)在《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它们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作为当下媒体发展的全新趋势,媒体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融媒体报道”等全新的新闻内容生产、传播和分发模式。与传统新闻相比,融媒体报道具有传播者多元化、接受者用户化、传播内容立体化、媒介渠道融合化和传受双方互动化的特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融媒新闻的身影也渐渐开始出现在各类新闻奖项的评选中。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的最高奖项,从1991年至今,中国新闻奖已经评选出30届优秀新闻奖作品。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组委会新增设了“媒体融合奖”,该奖的立奖数额每届不超过50个。截至目前,已有三届“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诞生,这些优秀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媒体融合的发展水平,也指引着中国媒体的实践方向。本文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的获奖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特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形成具体认知,总结出作品优势,为未来融媒体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首先,本文采用归纳的方法,结合中国新闻奖的评定总标准和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的评选标准,认为政治立场正、新闻价值高、融合特色显、社会效果好是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的四大必备要素,为下文的内容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综合统计第28至30届中国新闻奖共146件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使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获奖作品的选题、技术手段、表现形式、获奖媒体性质等方面进行量化解读,揭示媒体融合奖项在数量、选题、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具有选题全域化、内容全息化、叙事民众化和转型全局化的特点。在选题上,作品聚焦重大时政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导,采用大主题小切口的方式,让宏大内容故事化、生活化;在内容上,传播形式多元,人工智能技术(AI)、虚拟现实技术(VR)、三维特效技术等智能技术融入到图文、音视频的呈现中,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用频率最高,融媒体作品也因新技术加持而更为立体;在叙事上,新闻话语主体下沉,普通百姓和网友渐渐成为新闻主角,透过他们平实而朴素的话语,展现出鲜活而富有脉动的中国故事;在转型上,国内媒体融合的进程由中央级、省级媒体向县级媒体下沉,传媒组织机构融合升级的整体态势良好,从获奖媒体的数量和作品质量可以看出,报社转型效果最为显着。总体上来看,获奖的融媒作品拥有众多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新闻时效不高、内容缺乏深度等缺点。最后,在整理部分评委、专业教授的评审资料和对比国外融媒体报道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本文认为,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的创新在技术领域、传播路径、作品互动关系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与技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融合统一;短视频新闻仍旧保留着传统电视新闻的特征;新闻宣传与社会监督不协调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启发和建议,希望能为中国新闻奖融媒体报道作品的优化提供借鉴。

谭威[2](2021)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孙英[4](2020)在《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博洛尼亚童书展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这个被视为儿童图画书创作的引擎的展会集聚了全球顶尖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给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带去欢乐的故事书和插画书。每年获得博洛尼亚最佳奖的童书作品和特别提名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具有最高水准的作品。年轻读者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域,也不管他们有着怎样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信仰、语言,都能理解童书插画中所要传达的语言和含义,因此本文从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的童书插画创作媒材、主题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结合儿童心理学入手,联系儿童成长时期各个阶段的发展心理特点,归纳出童书插画创作的视觉和叙事两者完美融合的方法,以及优秀童书插画对儿童的个性、审美等方面的影响。从儿童心理需求角度分析博洛尼亚优秀童书插画创作风格的共通之处,旨在为童书插画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提供清晰的洞见,也为未来新星插画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提供有效的思考。

韦铁梅[5](2020)在《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鲁迅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它与“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组成中国作协四大全国文学奖项。它以自己的评价标准评选出某一时段最高创作水平的短篇小说作品。论文努力从“场域”视野出发,从它的评奖标准等方面研究奖项和获奖短篇小说之间的关系,探究“鲁迅文学奖”对参评短篇小说作品的取舍标准,和隐藏在背后的对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态度,分析奖项对短篇小说创作方向的引导。对“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进行分析,研究在评奖标准的不断修改和调整、奖项价值取向的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获奖作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对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特征以及相应作家的研究发现,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作品的先锋性在逐渐被淡化,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程度也在减弱,并且评选出来的作品越来越难以代表评奖时段国内整个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有些获奖作品甚至还不能称作该作家同时段、同类型相对而言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获奖短篇小说作品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平、稳的姿态,这样的评选结果与“鲁迅文学奖”本身的评奖机制有密切关系。此外,“鲁迅文学奖”光环背后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延伸性,不仅仅因为奖项自身所配备的高额奖金,作家因获该奖而得到的一系列“利益场”中的东西,也反作用于作家创作,同时,“鲁迅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往往也会在作家心理上产生一定影响,促使作家对自己未来创作作出一定调整。分析评奖结果对短篇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关键之处就是这些影响因子,它们时刻作用在“鲁迅文学奖”评奖过程里和短篇小说生产活动中。“鲁迅文学奖”评选委员对评奖标准的多元化解读,体现评选标准具备了丰富的内涵。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对标准的不同把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评选结果的倾斜程度。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考量,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了因对评选标准的认识片面或单一,而可能导致的文学自主性发展受限的局面发生。“鲁迅文学奖”对自身的评奖机制各方面的不断调整,实则是一种担当责任的表现。笔者肯定该奖项为促进国内文学朝着更健康、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并报以期待。

徐玥楚[6](2020)在《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舞台上,儿童电影是这电影百花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儿童电影事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收到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五部委的委托,创立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奖励与表彰优秀儿童电影及其工作者。2005年,童牛奖并入华表奖,但这并不意味着童牛奖的逝去,而是为华表奖注入了更为专业的儿童电影力量。自此之后,华表奖关于儿童电影的奖项增设优秀少儿牛影片奖,2013年更名为优秀少儿题材电影。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初期大都是故事片的形式,在后续发展中,故事片依然占据儿童电影比例的绝大部分。因此,童牛奖优秀故事片是坊间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儿童电影水平的奖项。本文针对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发展历程,对童牛和华表两个不同时期展开研究。立足于历届童牛奖获奖作品进行动态分析,再现隐藏在获奖作品背后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的时代特征,从获奖影片题材的变化轨迹提炼出中国儿童电影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以及儿童形象刻画中体现的儿童观。本文立足于中国儿童电影专业奖项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对其创作题材、价值取向、儿童形象与儿童观体现等方面展开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动态研究。在市场经济干预电影行业发展的今天,电影产业化发展成了必经之路。当代电影早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商业电影的出现尤其强调了电影的产业化现象。而中国儿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还沉浸在创作为重的时代。因此,想要实现当代儿童电影的崛起必须站在童牛奖的肩膀之上,反思儿童电影发展策略: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应当坚持以“内容为王”,走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路线;形成属于儿童电影的良性产业链,实现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韩舒畅[7](2020)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中国,出版活动以其层出不穷的媒介样态和日新月异的文化景观,既使出版行为参与到了现实的构建中来,与日常生活紧密勾连,又令媒介的本体意义得以深化和凸现,使出版媒介本身成为探析了当代文学出版活动的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在长期以来的文学研究领域,“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作为显学的四要素而存在,而文学在出版活动中的“生产—传播—消费”流程中的媒介因素,却长期被文学研究者遮蔽和忽视。因此,出版传播视角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较为崭新的理论视点,出版媒介要素之于文学研究应赋予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利用出版文化和媒介传播的学科知识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茅盾文学奖是近现代中国首个文学巨奖,十届获奖作品展现了中国三十多年的丰富文学成果。总体而言,茅盾文学奖以出版和传播为基础,出版媒介扮演着关键的介质角色。此外,茅盾文学奖本身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服务平台,为积极促进当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和再分配做出了贡献。可以说,将“茅盾文学奖”与“出版与传播”联系起来,其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一目了然。出版传播的宏观市场为文学作品提供了生长空间,以多重价值引领着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嬗变、调控着当代文学健康生态的走向。本研究主要运用出版传播学理论和文艺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分析阐述。其中,出版传播学就是研究出版作品在市场环境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影响因素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它将基础传播学与出版市场实际的运作流程相结合,将出版者施加的影响与阅读者的认知接受相结合,并利用规律指导文化社会的出版传播实践活动。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总结的“5W”传播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5W”分属五个层次,主要包括传播者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和受众研究。参照这一模式,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模块相对应地搭建框架:茅盾文学奖传播平台的构建、茅盾文学奖的传播模式分析、作为传播者的媒介角色分析、出版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受众分析。各章节的写作思路大致如下:第二章“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重点对茅盾文学奖的起源、发展轨迹、评奖机制以及获奖作品展开分析;第三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模式”,分别介绍了纸质出版为主的传统传播模式和在发展中的多元化传播模式;第四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主体”,纵观出版活动流程并解析出作者、出版机构和新媒介三个活动主体;第五章“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试图从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角度来探析影响茅盾文学奖文学出版的内在与外在力量;第六章“读者的接受”,将读者分化为普通读者和作为评论家的读者,分析两者对出版活动的反作用力。最后以“文学出版对文学与出版的双重意义”落脚,凸显出版传播对文学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管窥文学出版市场,可以得出本文的基本命题是:文学出版要遵循文学内部的创作规律,既不能在市场选择种放任自流,而应权衡文学精品和大众需求,让评价机制合理介入、让出版媒介积极推动,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培育良好有序的文学出版生态。

窦金启[8](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刘江[9](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陈科仲[10](2019)在《基于专利指标的中国获奖专利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知识产权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时代越显重要,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为了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知识产权引领创新作用,我国设立了唯一的专门给予专利奖励的政府部门奖“中国专利奖”,包括中国专利金奖与优秀奖。然而,业内人士却对中国专利奖的评奖过程与获奖专利的专利价值提出了质疑,认为国内评奖机制大多是通过专家打分这种主观行为进行,主观因素太强,难以客观反映事实。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引用了同族数、引证数、被引证数、专利授权等待期、获奖时专利年龄、发明人数、权利人数、权利要求数与IPC小类分类号个数这九项客观的专利指标构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每项指标的权重。基于2009年至2018年暨第十一届至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以及2010年第十二届、2011年第十三届、2015年第十七届、2017年第十九届参与评选但未获奖的专利信息,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与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获奖专利与未获奖专利的专利进行价值比较,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发现中国专利金奖的专利价值高于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获奖专利的专利价值高于未获奖专利,同族数、被引证数、权利要求数等指标可以有效反应发明的专利价值。最后,本文建议中国专利奖评审办公室在评奖过程中引用此类客观专利指标,以此提升评奖的客观性与透明性,评选出真正有高价值的专利给予奖励。

二、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媒介(媒体)融合”
        1.3.2 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概述
    2.1 中国新闻奖概况
    2.2 媒体融合奖项概况
        2.2.1 媒体融合概念
        2.2.2 媒体融合奖项设立背景
        2.2.3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获奖作品的概况
    2.3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评选标准
        2.3.1 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
        2.3.2 媒体融合奖项评选标准
        2.3.3 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四大必备要素
第3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文本统计分析
    3.1 媒体融合奖基础数据分析
    3.2 作品选题分布
    3.3 获奖媒体分析
    3.4 作品表现形式分析
    3.5 新媒体技术运用分析
第4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特色
    4.1 选题全域化
        4.1.1 聚焦时政,硬新闻“软化”
        4.1.2 民生新闻巧做,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4.1.3 策划性凸显,新闻性提升
    4.2 内容全息化
        4.2.1 短视频融合成为主导
        4.2.2 直播常态化,技术运用灵活
        4.2.3 链接多层化,互动性提升
    4.3 叙事民众化
        4.3.1 赋予受众“上帝视角”
        4.3.2 话语表达主体下沉
        4.3.3 叙事结构故事化
    4.4 转型全局化
        4.4.1 传统主流媒体转型效果显着
        4.4.2 中央与地方媒体相互驱动
        4.4.3 平台资源整合进入正轨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相协调
    5.2 传播路径遵循互联网规律
    5.3 融媒体互动关系更具多样化
    5.4 融媒体持续发挥监督效用
参考文献
附录 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获奖作品目录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限制及范围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概述
    第一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发展
    第三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产生的国际效应
第二章 童书插画的基础内容
    第一节 童书插画的定义
    第二节 童书插画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童书插画的分类
        一、强化认识类
        二、加强教育类
        三、提高审美类
第三章 1990年至今获奖作品风格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获奖类别
        一、虚构类
        二、非虚构类
        三、新视野奖
        四、新作奖
    第二节 图像表达的多元化
        一、写实化
        二、抽象化
        三、符号化
        四、立体化
    第三节 创作媒材的多样性
        一、传统技术应用
        二、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技法
    第四节 主题内容选择的丰富性
        一、童话故事
        二、历史文化
        三、社会热点
        四、环境保护
        五、科学与艺术
        六、生命和死亡
    小结
第四章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对获奖作品技法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儿童视知觉与童书插画创作的关系
        一、“童心”的构图
        二、“童真”的色彩
        三、“童趣”的造型
    第二节 儿童心理期许与童书插画设计的关系
        一、“寻找”的乐趣
        二、“发现”的新奇
        三、“幻想”的愉悦
    第三节 对儿童理性认知的启蒙
        一、感知觉的训练
        二、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
        三、思维和记忆的促益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优秀童书插画的价值系统
        一、积极引导,培养儿童审美感知能力
        二、虚实互补,促进儿童“情”“境”结合
        三、启发儿童想象力,激发创造热情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对童书插画设计的影响
        一、多层因素推动童书插画事业的发展
        二、发扬本土特色吸收世界文化
        三、敢于创新让儿童插画永葆活力
    第三节 童书插画实际教学延伸与毕业创作
        一、童书插画实际教学延伸过程与成果
        二、以“MOM’S KITCHEN”为主题的毕业设计创作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网络媒体类
作者简介
致谢

(5)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评奖标准变异与获奖短篇小说创作
    (一)“鲁迅文学奖”的价值取向
    (二)评奖标准变异与作品取舍
二、评奖标准与获奖短篇小说特征
    (一)获奖短篇小说的先锋性
    (二)获奖短篇小说的批判性
    (三)获奖短篇小说的平庸化
三、“鲁迅文学奖”影响力的衍生
    (一)“鲁迅文学奖”的奖金
    (二)奖项与获奖作家社会处境
    (三)奖项与获奖作家、作品号召力
    (四)奖项与作家创作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儿童电影
        1.1.2 儿童
        1.1.3 童牛奖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综述
第2章 童牛奖的发展历程
    2.1 童牛时期(1985-2004)
        2.1.1 童牛初期(1985-1990)
        2.1.2 童牛上升期(1991-1999)
        2.1.3 童牛沉淀期(2001-2004)
    2.2 华表时期(2005-2018)
        2.2.1 转轨期(2005-2011)
        2.2.2 脱轨期(2013-2018)
第3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题材类型及其价值取向
    3.1 校园题材
        3.1.1 多层面的成长冲突
        3.1.2 个体价值感受
    3.2 家庭题材
        3.2.1 代际的冲突与和解
        3.2.2 人性本善
    3.3 幻想题材
        3.3.1 扭曲与复归的人性
        3.3.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4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儿童形象与儿童观
    4.1 童牛时期的儿童形象
        4.1.1 “小英雄”形象与“小大人”形象
        4.1.2 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4.2 华表时期的儿童形象
        4.2.1 “小主人”形象与“环保卫士”形象
        4.2.2 生活本位的儿童观
    4.3 新发展时期的儿童形象
        4.3.1 “渴望”与“追求”的儿童形象
        4.3.2 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第5章 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策略
    5.1 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5.1.1 建构类型化的创作观念
        5.1.2 制片过程的类型化
        5.1.3 发行与放映过程的类型化
    5.2 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5.2.1 火车头:制片改革
        5.2.2 火车体:宣发的跟进
        5.2.3 火车尾:后产品开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主要题材统计表

(7)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
    2.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坐标
        2.1.1 孕育与变迁
        2.1.2 地位与影响
    2.2 文学奖生产机制
        2.2.1 评奖制度概况
        2.2.2 获奖作品概述
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模式
    3.1 出版模式概述
    3.2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统出版
        3.2.1 期刊优先模式
        3.2.2 图书优先模式
    3.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多元联合出版
        3.3.1 书到丛书
        3.3.2 纸本到影像
4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活动主体
    4.1 作者身份探析:编审链中的作家群
    4.2 主要出版机构:文学奖的传播枢纽
    4.3 新媒介的参与:出版物形态的衍生
        4.3.1 影视剧:茅盾文学奖的衍生传播
        4.3.2 网络:茅盾文学奖未知的未来
5 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
    5.1 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
        5.1.1 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复归文学本质
        5.1.2 20世纪90年代:多管齐下,深化出版改革
        5.1.3 新世纪以来:全面转型,文学融入市场
    5.2 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
        5.2.1 文学评奖向出版市场机制适度倾斜
        5.2.2 市场反应对文学评奖机制的参考意义
        5.2.3 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机构的多元化
    5.3 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
        5.3.1 以获奖为符号动力助推市场营销
        5.3.2 “茅盾文学奖”象征资本的开发
        5.3.3 “茅盾文学奖”的当代品牌价值流失
6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读者接受
    6.1 受众的接受
    6.2 作为意见领袖的文学批评家
    6.3 普通读者的接受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及出版单位
致谢

(8)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1.6 预期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2.1 声誉概念界定
        2.2.2 声誉管理研究
        2.2.3 声誉测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3.2.1 积累的长期性
        3.2.2 存续的稳定性
        3.2.3 形成的综合性
        3.2.4 影响的广泛性
        3.2.5 价值的溢出性
        3.2.6 管理的制度性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4.2 奖项身份因素
        4.2.1 奖项名称
        4.2.2 奖项历史
        4.2.3 奖励范围
        4.2.4 奖励强度
        4.2.5 奖励人数
        4.2.6 颁奖周期
    4.3 奖项管理因素
        4.3.1 评审制度
        4.3.2 颁奖规格
        4.3.3 宣传造势
        4.3.4 信息披露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4.4.1 颁奖机构
        4.4.2 获奖作家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5.3.1 准入管理
        5.3.2 过程管理
        5.3.3 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6.1.1 增强效应
        6.1.2 马太效应
        6.1.3 晕轮效应
        6.1.4 时间效应
        6.1.5 整体效应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6.2.1 学术期刊接受
        6.2.2 学术论着接受
        6.2.3 学术会议接受
        6.2.4 研究课题接受
        6.2.5 官方体制接受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7.1.1 测评方法
        7.1.2 指标确立原则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定性分析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7.4.4 对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专利指标的中国获奖专利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有新意之处
2 中国获奖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现有专利评价指标分析
    2.2 专利机制与具体指标
    2.3 构建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2.4 确定指标权重
3 中国获奖专利价值评价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中国专利奖金奖专利与优秀奖专利价值比较
    3.3 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与未获奖专利价值比较
    3.4 评价结果分析
4 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4.1 指标的一致性检验
    4.2 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4.3 获奖专利与未获奖专利的差异性检验
    4.4 结果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四、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D]. 刘银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舞剧研究[D]. 谭威.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D]. 孙英.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历届“鲁迅文学奖”与获奖短篇小说的关系研究[D]. 韦铁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D]. 徐玥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D]. 韩舒畅. 南京大学, 2020(02)
  • [8]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基于专利指标的中国获奖专利价值研究[D]. 陈科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第二届中国产品创新设计奖获奖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