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无古人 后有来者——学习十六大报告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伟[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策实践活动中创造和运用的方法系统。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形成过程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生成根基,在文化滋养、理论积淀、实践基础和个人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逐渐生成,是一种复合式创新的产物。从构成要素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是以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子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系统。从构成机理来看,子方法与子方法相互联系、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相互依存、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相互作用,使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从实践运用来看,子方法的基本要求、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体系,价值前提、价值内容、价值实现、价值评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体系。
黄鑫权[2](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韩东云[3](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董文静[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彭巨水[5](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王文雅[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周芸帆[7](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袁重阳[8](2019)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极大的净化,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就党建工作,围绕“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以及对反腐败的态度和目标”五大方面着手,实际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巩固我党对于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中心地位、纯洁党员干部队伍、防止西方“和平演变”思想渗透。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学习型政党,通过与时俱进的思想研究工作,来加强自身的学习与认知,来更好的把握与探索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建设的道路。因此,学习与研究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工作者认识格局、摆正观点、正视自身、推进党建、加速建设等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是习近平个人的领导智慧,也是我们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它切实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从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理起来源入手,阐释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现实理论依据以及具体实践依据,再结合当代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研究提出的具体时代背景,提炼归纳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最后谈一谈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研究的现实意义、理论特色以及历史作用。
王瑞香[9](2019)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一样,文化观也是人们认识文化和发展文化的指导。所谓文化观,是指一定主体对文化的本质、结构、内容、特征、价值及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行动等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正确认识文化并开展科学的文化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既能凝魂聚气,又能固本培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途中,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实践条件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引导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交锋交融中,在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的博弈中,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筑牢稳固的文化阵地,能为全体中国人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提供精神指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作为研究重点,从动态视角考察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旨在解决“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一线索性问题。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的并行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揭示这一文化观发展的发展基础、发展轨迹以及发展主题,总结其发展过程的主要经验及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必然结论:在新时代新的实践中对待这一文化观的科学态度只能是:“坚持和发展”。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对这一问题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和内涵进行清晰地界定,才能明确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并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核心概念予以界定;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作为研究开展的前提性问题。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基础问题。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逻辑起点,自然要全面阐述这一文化观发展的基础。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必然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紧密相关。这个实践既有过去历史实践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有当代现实实践的理性把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横向看世情,纵向看国情,内向看党情”,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应有的视野。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曲折和挫折,亲睹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与成败,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现实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教训和经验,并以此为鉴,建构科学的文化观。党的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有科学的理论来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文化观是其确立并发展的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这一文化观的深厚根基,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又丰富了这一文化观的形式及内容。此外,中国共产党本身高度的文化自觉、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杰出的创新精神以及坚定的为民情怀是这一文化观得以不断发展的主体条件。第二章主要是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从每一个阶段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国内语境出发进行考察,才能观照这一文化观在不同时期的外在阶段性特征,进而把握其发展的内在固有规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初创阶段——形成阶段——接续发展——最新发展四个阶段,相对应的文化观的核心内容也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演进。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清晰地展现了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彰显了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三章主要解决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主题是什么的问题。在前面内容对党的文化观发展历程纵向梳理的基础上,本章通过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核心问题的准确回答,从横向向度揭示这一文化观的基本架构。一是从发生、本质内涵、结构、内容、特征、地位几个方面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二是从“提高自觉、增进自信、发展文化、坚定道路、建设强国”几个方面回答“怎样对待”的问题,这样,就把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内容架构清晰地勾画出来了。第四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观发展的主要经验的总结。正是在梳理文化实践和文化观的逻辑演进这一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主要经验就可以总结如下:系统地来看,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始终坚持”: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建构正确的文化观的科学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求坚持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提供了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时代性问题,而“问题是时代的强烈回音”,因此坚持实践第一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推动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第三,始终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精髓;同时不断赋予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时代性内涵以对其进行创新,才能开辟党的文化观的新境界;将不同时期的文化观进行有机整合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文化观永葆生机与活力。第四,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源源不断地汲取群众智慧。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其实践活动不仅为党的文化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直接推动了其文化观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根植于群众并依靠群众,党的文化观内容上体现了人民群众实践的成就,形式上也吸收了群众理论创新的最新表达,是科学性和大众性相统一的典范。第五章主要是阐述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从发展基础——发展轨迹——发展主题——发展经验这一逻辑理路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加以理性分析,因而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不难总结了。从理论价值方面,一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二是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发展范式的转型。在文化自信相对于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而言是更深沉、更基础的自信的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意义就在于:第一,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进文化自信;第二,为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三,作为文化观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也自然在这一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中提升了文化素养,提高了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第六章是在前五章解决了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以及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是什么及怎样对待问题的基础上,回答了在新的实践中“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这可以说是针对前面问题的分析把握之后得出的必然结论。实践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坚持和发展,是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对待这一文化观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应有的文化自觉。而科学的文化观是提高文化自觉的指引和遵循,为了确保文化观的科学性,正确的态度是在新的实践中既要坚持这一文化观一脉相承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它。为此,既要看到,新时代新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的严峻的考验,必须对这一时代语境有清晰而理性的把握。在这一前提下,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文化观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探讨。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坚持发展这一文化观的根本要求;而坚持发展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要学习,回到阐明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文本、着作和学术研究成果中,获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认识,并将这些内容内化为构建自己的文化观的基本依据;二要践行,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用这一文化观指导文化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修正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已经过时的内容;三要创新,从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方式上实现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邵西梅[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一个有秩序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建设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实践来看,实现社会有序活力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是我们进行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正确原则。树立社会有序活力发展的思想观点,可以使我们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改革发展中的问题,避免改革发展中的盲目性,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社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自然生态环境、意识形态等,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个方面。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良性运行发展,都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协调。否则,有序活力社会建设就会成为“空想”,导致社会出现动荡不安的非良性发展状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进行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进行有序活力社会建设,面临较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诞生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后,如何在中国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项没有答案的重大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当时国情出发,不断探索积累,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奠定了历史基础。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为平衡经济社会等方面关系,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维护稳定激发活力,毛泽东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重要思想,这也是对有序活力社会建设规律的揭示和有益探索;提出营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等思想观点及实践经验,初步奠定了我们党进行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认识基础,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检验,这些思想观点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迪。然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新政权面临着被颠覆、被扼杀的危险。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巩固新生的政权,恢复正常的社会发展秩序,这成为当时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军事国防等方式巩固新生政权,恢复社会正常发展秩序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并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当时理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单纯的计划经济手段。自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并在经济运行方式上采用排斥市场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完全剥夺了个人的财产所有权,限制了企业在生产等各环节的自主权,个人和企业几乎完全附属于政府。这样的制度安排,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秩序,但是长远来看不利于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主要缺陷,在于不能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劳动者个体的积极性,活力不足,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长期以往,会危及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地位。除此之外,在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问题上,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错误判断了国内外的形势,通过发动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最终在极“左”思想的推动下在国内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致使国家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遭到破坏,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有序、活力无从谈起,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陷入了危机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有序活力社会的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实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由过去注重依靠行政的、政治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转变成注重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稳定社会发展秩序。邓小平曾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找到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推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努力推进民主的法制化、制度化进程;从改善和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致力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水平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要求及国内外发展机遇,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注重发挥市场在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江泽民曾指出,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效率和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在推动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注重协调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等,从多个方面提高党领导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能力,增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凝聚力,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有效防范并且化解了一系列风险考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础。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变化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出要处理好社会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出抓好社会建设的四个着力点,同时要求全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高执政能力,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了有序活力社会的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应对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明确提出社会建设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点,以最大的限度去增加社会发展的和谐要素,提高社会发展的活力,维护国家的安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基本内核,也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核。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此激发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之重器是法律,法律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保障。依法治国是增强社会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需要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关键的要素在于党。建设有序活力社会的关键也在于党,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令状。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的政治定力,同时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严格防范因为风险积聚产生的风险综合体,尤其是要避免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颠覆性的失误和系统性的危机,维护国家社会的总体安全;要对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国外因素进行科学判定,并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安全稳定环境,把握变革中的规律,在国际乱象及纷争中保持自我定力,保证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安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全方位开拓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新格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梳理,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经历的是一条不断积极探索、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有序活力发展的道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过程,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有序活力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将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注入了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总结研究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总结汲取过去在社会建设中出现失误的教训,更加深入了解认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规律,尽可能规避今后建设发展有序活力社会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积极探索有序活力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我们现在处于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在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社会治理较为落后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安全受到挑战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积极应对新时代有序活力社会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有序活力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前无古人 后有来者——学习十六大报告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无古人 后有来者——学习十六大报告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有待拓展之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1.3.2 现代决策理论 |
1.3.3 现代思维科学和现代系统论 |
1.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和生成根基 |
2.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概念缘起 |
2.1.1 方法、思维和决策 |
2.1.2 决策思维方法 |
2.1.3 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 |
2.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生成根基 |
2.2.1 文化滋养 |
2.2.2 理论积淀 |
2.2.3 实践基础 |
2.2.4 个人条件 |
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要素 |
3.1 战略思维方法 |
3.1.1 战略思维方法是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 |
3.1.2 何谓战略思维方法 |
3.1.3 战略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2 创新思维方法 |
3.2.1 创新思维方法是非常规决策的必然要求 |
3.2.2 何谓创新思维方法 |
3.2.3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3 辩证思维方法 |
3.3.1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 |
3.3.2 何谓辩证思维方法 |
3.3.3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4 法治思维方法 |
3.4.1 法治思维是依法决策的必然要求 |
3.4.2 何谓法治思维方法 |
3.4.3 法治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3.5 底线思维方法 |
3.5.1 底线思维方法是风险决策的必然要求 |
3.5.2 何谓底线思维方法 |
3.5.3 底线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4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构成机理 |
4.1 子方法与子方法的相互联系 |
4.1.1 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 |
4.1.2 现实依据: 决策活动类型的统一性 |
4.1.3 具体内容: 通过不同中介实现联系 |
4.1.4 模型呈现: 直观把握联系方式和内容 |
4.2 子方法与方法系统的相互依存 |
4.2.1 子方法制约着方法系统 |
4.2.2 方法系统主导着子方法 |
4.3 方法系统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1 方法系统的环境 |
4.3.2 相互作用的条件与中介 |
4.3.3 系统环境影响着方法系统 |
4.3.4 方法系统改变着系统环境 |
4.3.5 方法系统的演化 |
5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实践运用 |
5.1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范例 |
5.1.1 分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依据 |
5.1.2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体系 |
5.1.3 谋划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
5.2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求 |
5.2.1 运用子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2 运用方法系统的一般程序 |
5.2.3 坚持综合运用的总体原则 |
5.3 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的运用价值 |
5.3.1 价值前提: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 |
5.3.2 价值内容:对不同主体的具体价值 |
5.3.3 价值实现: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 |
5.3.4 价值评价:方法系统不是万能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问题评析 |
(二)问题研究启示 |
六、核心概念 |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
一 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
六 畅通反馈机制 |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点与难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化 |
2.2.3 制度化的价值 |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
3.1.1 价值及其分类 |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
3.3.1 导向性价值 |
3.3.2 渐进性价值 |
3.3.3 实践性价值 |
3.3.4 全局性价值 |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一 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脉络与现状 |
一、发展的脉络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内容 |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应对国际新时代斗争的需要 |
二、应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三、处理党内危险和挑战的迫切需求 |
第二节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二、列宁的党建思想 |
三、历代中共领导人的党建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与发展 |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 |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中央和地方的具体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价值取向与目标要求 |
一、价值取向 |
二、目标要求 |
第三节 内容体系与内在逻辑 |
一、内容体系 |
二、内在逻辑 |
第四节 实现路径与基本方法 |
一、实现路径 |
二、基本方法 |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理论特征与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对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历史发展的理论贡 |
一、理论系统上的整体性 |
二、性质特征上的人民性 |
三、实践过程中的务实性 |
四、理论内容上的科学性 |
五、夯实建设中的制度性 |
第二节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的历史作用 |
一、纠正了治党管党工作过程中偏松软的问题 |
二、奠定了党内政治生活严肃的氛围 |
三、夯实了长期有效化的作风建设 |
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反贪反腐措施办法 |
五、形成了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第三节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创新发展 |
一、是马原理联系实际的最新体现 |
二、是人民中心论思想的最新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核心概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努力方向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反思 |
(二)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镜鉴 |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实践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来源和文化资源 |
(一)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来源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文化资源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主体条件 |
(一) 高度的文化自觉 |
(二) 丰厚的理论素养 |
(三) 杰出的创新精神 |
(四) 坚定的为民情怀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初创(1978—1992) |
(一) 新的时代主题和工作重心呼唤中国共产党确立新的文化观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初创过程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1992—2002) |
(一) 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要求党的文化观与时俱进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形成过程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接续发展(2002—2012) |
(一)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发展格局要求整合多元价值推动社会和谐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接续发展过程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最新发展(2012—) |
(一) 新时代迈向强国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高度文化自信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最新发展过程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主题 |
一、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生观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观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构观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观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观 |
二、关于“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 |
(一)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觉 |
(二) 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决定其指导地位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科学的文化观 |
(三)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
二、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
(一) 坚持问题意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
(二) 坚持在实践中拓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
(三) 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并升华为理论 |
三、始终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
(一) 坚持一脉相承,传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精髓 |
(二) 坚持与时俱进,赋予党的文化观时代性内涵 |
(三) 有机整合是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最佳结合点 |
四、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
(一) 联系群众,根植于群众 |
(二) 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 |
(三) 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 |
(一)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创新 |
(二)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范式转型和发展 |
(三)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意义 |
(一) 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进文化自信提供了遵循 |
(二) 为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三) 为中国共产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奠定了文化基础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一、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良好机遇 |
(二) 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要求 |
(一)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具体路径 |
(一) 系统学习,内化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二) 立足现实,践行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三) 勇于创新,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一)有序活力社会的基本内涵 |
(二)有序活力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渊源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
(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追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有机体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系统理论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历史基础 |
一、初步奠定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 |
二、初步制定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针 |
三、初步营造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和谐环境 |
四、初步树立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人本理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新思路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思想路线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提供新思想基础 |
(二)实行改革开放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注入新动力 |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注入新活力 |
(四)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提供新条件 |
(五)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
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础 |
(一)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 |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执政基础 |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群众基础 |
(四)鼓励不断进行创新巩固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动力基础 |
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内容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发展理念 |
(二)坚持四位一体的总布局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格局 |
(三)抓住社会建设的四个着力点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内涵 |
(四)提高党和谐社会建设能力丰富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执政内容 |
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方位推进了有序活力社会建设 |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全方位推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治本之策 |
(二)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全方位推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战略依据 |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推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
(四)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保证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公平正义 |
(五)实行全面从严治党维护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中央权威 |
(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总体协同发展 |
(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全面稳定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前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
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
(一)公平正义是有序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公平正义贯穿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始终 |
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 |
(一)发展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根本遵循 |
四、坚持改革开放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改革开放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 |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
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 |
(一)中国共产党是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 |
(二)以党内建设促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 |
第五章 新时代有序活力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一、新时代有序活力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二)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强化 |
二、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措施 |
(一)夯实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加强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
(三)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结语 有序活力社会建设是一个弥久永新的话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前无古人 后有来者——学习十六大报告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决策思维方法研究[D]. 张伟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11)
- [2]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4]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研究[D]. 袁重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D]. 王瑞香. 山东大学, 2019(09)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序活力社会建设研究[D]. 邵西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