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圆圆,周海纯,王迪,程为平[1](2022)在《化瘀涤痰醒脑针刺法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化瘀涤痰醒脑针刺法对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化瘀涤痰醒脑组(治疗1组)、单纯电针组(治疗2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1组采用化瘀涤痰醒脑针刺疗法,治疗2组采用单纯电针头窍阴、翳风,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次后休息1 d,共治疗24次。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TCD、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TCD、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1组ACA、MCA、VA、BA平均血流速度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 <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 <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 <0.05),TG、LDL-C、T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 <0.05),治疗1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 <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18/30),治疗1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瘀涤痰醒脑针刺法对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TCD、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和治疗作用,能改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苏华,孙金菊,郝强[2](2021)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0%(46/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3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头晕发作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清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清CGRP、ET-1水平。

杨佳萍,徐波,梅玲飞,陈家林,沈孟奕,周伟[3](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卒中的常见先兆病变之一,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后循环病变是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1]。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可诱发多种临床症状,包括头晕、肢体麻木及步态不稳等。如未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较易反复发作,

于丽文[4](2021)在《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椎牵引组(50例)与联合治疗组(50例)。颈椎牵引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联合组采用颈椎牵引法联合针刺治疗法,治疗时间为20 d。比较两组的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分、ABCD2评分、椎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VS)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证候积分、神经功能障碍评分、ABCD2评分、PI均低于颈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VS高于颈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颈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具有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环,发挥降低血脂、缓解血管痉挛、提高神经自主能力等功效,提高治愈率。

邹婷,苏临荣,奚玉凤,罗劲草[5](2021)在《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中药组以及针药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以供血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以及口服西比灵治疗,中药组采用口服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针药组联合口服晕乃停、西比灵和针刺供血穴进行治疗,4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28/30)、针刺组总有效率83.33%(25/30)、中药组总有效率80.00%(24/3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针刺组和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供血穴具有补气活血、醒脑开窍的功效,晕乃停具有平肝化痰、调和气血的功效,针刺、中药以及西比灵的联合运用治疗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着。针药结合治疗不仅对眩晕本身有治疗作用,对颈性眩晕其他的兼证也有良好的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曹红春,李宗林,姚明[6](2021)在《圣愈汤联合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圣愈汤联合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圣愈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眩晕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Vd明显高于治疗前,P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Vd明显高于对照组,PI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圣愈汤联合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眩晕、颈枕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增加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何水辉[7](2020)在《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旨在研讨调元益气法对于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作用机理,为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调元益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连续针灸6天,每天1次,休息一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予西比灵10mg口服,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均为3周。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及体征,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有效。2、调元益气法能明显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3、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在总有效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翁俊利[8](2020)在《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新的选择方案,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疗效差异,初步探寻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理,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优势,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底前来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以及骨伤科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1-60编成序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即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施以常规推拿方法治疗[1],治疗组30例患者施以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两组中每位患者每次给予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即可评估临床疗效。疗效观察的指标主要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均符合正态性),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符合正态性),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SCV评分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治疗前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ESCV/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生理及社会适应评分等五个方面,两组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四个方面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生理及社会适应方面,P>0.05,说明两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别。(2)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椎动脉左侧)、RVA(椎动脉右侧)、B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间相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LVA、RV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A水平的改善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DH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Z=-1.133,P=0.257>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1,P=0.00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眩晕强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0.888,P=0.37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的眩晕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眩晕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18,P=0.04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改善眩晕强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临床疗效比较:经1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治愈2人(6.7%),显效18人(60.0%),有效2人(2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0人(0%),显效12人(40.0%),有效13人(3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Z=-2.002,P=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和常规推拿法均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2)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临床疗效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治疗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对治疗颈性眩晕病症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王新琳[9](2019)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VBI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天津市南开医院的140例VBI性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伴随症状、中医辨证分型、眩晕程度、病程、既往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对象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及X线片、TCD、MRA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0例,眩晕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其中眩晕组患者年龄范围2780岁,平均年龄59.91±8.69岁,男性57例,女性83例,男女比例为1:1.46;对照组人群140例,年龄范围3074岁,平均年龄为59.55±8.78岁,男性61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为1:1.30;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I性眩晕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为恶心(57.14%),其次为视物旋转或模糊(41.43%)、头痛(37.86%)、呕吐(26.43%)。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型比例最大(42.1%),其次是肝阳上亢型(31.4%)、气血亏虚型(12.1%),肾精不足型(10.7%),瘀血阻窍型(3.6%)比例较小;肝阳上亢型以4559岁患者较多,其余中医证型均以≥60岁患者较多(P<0.05);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程较短,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肾精不足型病程较长(P<0.05)。患者病程时间平均为1.23±0.34年,病程时间多为13年(47.1%),年龄较大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患者眩晕程度与年龄段差异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与眩晕发作时晕眩程度未显示相关性(P>0.05)。既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47.9%)、颈椎病(27.8%),其次是脑梗死(25.0%)和冠心病(22.1%)。患者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法,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3%和26.5%,不同年龄段和中医证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着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眩晕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女性患者TC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4559岁患者LDL-C异常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血浆粘度(PV)、血沉(ES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X线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X线显示以颈椎退行性变较多(73.6%),其次是骨质增生(48.5%)、椎间隙狭窄(15.0%)。眩晕组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者、病程较长患者X线片异常改变比例较高(P<0.05);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痰湿中阻型X线片异常率较高(P<0.05)。TCD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眩晕组患者TCD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两组对象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改变均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P<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以血流减慢比例较高,病程较短患者以血流加快比例较高(P<0.05);肝阳上亢型以血流速度增快比例较高,痰湿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以血流速度减慢比例较高(P<0.05)。MRA检查结果显示,眩晕组患者MRA改变以双侧椎动脉迂曲、移位、受压为主(38.3%),眩晕组患者颈椎MR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患者MRA异常比例较高(P<0.01)。结论:VBI性眩晕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VBI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血管病变等。建议早期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进展,合理干预危险因素,预防颈椎疾病,减少VBI性眩晕的发生和发展。

高林[10](2019)在《三因复眩方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试验以“健脾滋肾息风”法为指导,自拟方剂“三因复眩方”治疗老年病人因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病。通过观察指标、收集数据等方法来评价“三因复眩方”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共64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原则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受试者均进行后循环缺血的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进行干预,试验组同时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加中药汤剂(三因复眩方)进行干预。两组的疗程观察均为7天。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需进行三大常规,凝血全套、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检验,以及头颅CT、MRI、TCD、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彩超等检查,以了解每位受试者的基础情况,监测两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于试验过程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和处理。治疗前后收集两组受试者的眩晕评定量表、眩晕临床症候评分表及焦虑抑郁量表等的量化数据,并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两组受试者的DARS评分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在缓解头痛、失眠、乏力等症状及控制眩晕发作频率等方面,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方案对受试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P<0.05)。而且在改善PI指数方面,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均能改善受试者的焦虑抑郁情绪(P<0.05),且试验组的作用要优于对照组。(6)试验过程中,两组药物均未发现药毒性及其他副作用。结论(1)三因复眩方的加入具有提高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总疗效的作用。(2)三因复眩方可以协助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3)三因复眩方具有改善眩晕病人头痛失眠、恶心呕吐、耳鸣、乏力等症状的作用,且可以有效减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作频率。(4)三因复眩方的应用可以缓解老年眩晕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三因复眩方的组成药物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可以长期用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因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化瘀涤痰醒脑针刺法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1.6 治疗方法
        1.6.1 化瘀涤痰醒脑组(治疗1组)
        1.6.2 单纯电针组(治疗2组)
        1.6.3 常规针刺组(对照组)
    1.7 观察指标
        1.7.1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TCD检测)
        1.7.2 血液流变学检查
        1.7.3 血脂相关指标检测
    1.8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2.5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讨论

(2)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GRP、ET-1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3)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2 疗前、疗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3.3 疗前、疗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比较
    3.4 疗前、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 讨论

(4)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证候积分
        1.3.2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1.3.3 ABCD2评分量表
        1.3.4 PI和VS
        1.3.5 疗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证候积分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评分、ABCD2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PI和VS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5)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2. 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2 中医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2.3 疗效判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4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 讨论

(6)圣愈汤联合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2.3 疗效判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
3 讨论

(7)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病位的认识
        1.4 治则治法、证型的认识
        1.5 证型取穴的认识
        1.6 中医对眩晕治疗的认识
    2、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2.1 概念
        2.2 病因的认识
        2.3 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分类的认识
        2.5 治疗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病例来源
        1.2 中西医诊断判定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措施
    3 观察指标
        3.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3.2 中医证候观察
        3.3 疗效评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方法处理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观察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立法依据
    2、调元益气法的理论基础
    3、调元益气法的特点
    4、选穴依据
    5、西药选择依据
    6、研究结果分析
        6.1 头晕障碍量表评分分析
        6.2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6.3 总有效率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附表2 中医证候评分表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资料
    1.1 病例的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排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记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对比
    3.3 两组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
    3.4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对比
    3.5 两组眩晕强度评分(VAS)对比
    3.6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7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中医学理论依据
    4.2 西医学理论依据
    4.3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的问题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1.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疗
    2.现在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诊断
        2.3 西医治疗
    3.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知情同意书
附件2: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附件3:眩晕障碍量表
附件4:视觉眩晕强度评分表
致谢

(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现状
        1.1 眩晕研究现状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研究现状
        1.2.1 病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临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1.2.3 诊断研究现状
        1.2.4 临床治疗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
        1.1.3 VBI性眩晕诊断标准
        1.1.4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观察指标
        1.2.3 观察指标分级与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
        2.1.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2.2 VBI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2.2.1 患者伴随临床症状/体征
        2.2.2 眩晕组患者病程及眩晕程度
        2.2.3 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
        2.2.4 既往相关病史
        2.2.5 患者临床治疗及疗效
    2.3 眩晕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3.2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3.1 VBI性患者临床特征及特点
        3.1.1 患者临床特征分布
        3.1.2 既往疾病
        3.1.3 临床治疗及疗效
    3.2 VBI性患者相关因素
        3.2.1 血脂水平异常
        3.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3.2.3 血流速度改变
        3.2.4 颈椎及血管病变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三因复眩方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病例的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中止标准
        3.5 剔除与脱落标准
        3.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3.7 无效病例的处理
    4 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
        4.1 试验的设计
        4.2 质量控制
    5 治疗方法
        5.1 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5.2 基础治疗
        5.3 对照组用药
        5.4 试验组用药
        5.5 观察周期
    6 观察指标
        6.1 基础指标及安全指标
        6.2 疗效性指标
        6.3 评价标准
    7 数据统计与管理
    8 研究结果
        8.1 一般资料
        8.1.1 入组情况
        8.1.2 基础情况比较
        8.2 观察指标比较
        8.3 疗效比较
        8.4 安全性评价
        8.5 结果分析
        8.5.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疗效的分析
        8.5.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AR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分析
        8.5.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变情况对比分析
        8.5.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D检查分析
        8.5.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院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分析
        8.5.6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评价指标分析
讨论
    1 西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1.1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1.2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1.3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及TCD的应用价值
    2 古今中医对眩晕病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眩晕病的思索
        2.2 现代医家对眩晕病的认识进展
    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4 三因复眩方的组方依据
    5 三因复眩方的药物组成、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5.1 三因复眩方的药物组成
        5.2 三因复眩方的方义分析
        5.3 三因定眩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6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结论
创新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1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
        1.1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历史沿革及现状
        1.2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病因病机及危险因素的认识
        1.3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1.4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药物、血管内、手术)
        1.5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与预后
        1.6 总结
    2 传统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2.1 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家对眩晕病的认识与补充
        2.3 眩晕病的治疗
        2.4 预防及护理
        2.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化瘀涤痰醒脑针刺法治疗痰瘀互结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J]. 杨圆圆,周海纯,王迪,程为平. 中医药信息, 2022
  • [2]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苏华,孙金菊,郝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11)
  • [3]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 杨佳萍,徐波,梅玲飞,陈家林,沈孟奕,周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06)
  • [4]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 于丽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1)
  • [5]针刺供血穴联合晕乃停和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 邹婷,苏临荣,奚玉凤,罗劲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0)
  • [6]圣愈汤联合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曹红春,李宗林,姚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9)
  • [7]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 何水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翁俊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D]. 王新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三因复眩方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高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