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中医药学报(原《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8卷 第1~4期(季刊·总第68~71期) 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陈珊[1](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郑言[2](2018)在《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异质性的医学知识,而且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医疗格局。尤其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直接引发中西医学的比较和抉择问题。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中医学在异质性的西医学面前表现出明显的颓势,尤其是西医学体制与本土政治的结合使其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严重挤压了中医学的生存空间。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中医界的焦点从最初对两种医学知识医理层面的比较转为对“废止中医”论的抗争,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模仿西医学体制的尝试。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近代中医学体制化才得以实现。本文以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其社团的组建、中医群体的职业化、学校教育的创办以及中医院的创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近代中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重点考察其体制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分析影响其体制转型的因素,以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医学体制化进程。除此之外,文章还考察了现代国家建设因素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医学与国家的关系。文章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四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医社团的体制化,主要包括对传统中医群体医疗以及交流模式的考察。通过对传统民间中医群体自组织形态的讨论,分别以构成其主体的“坐堂医”和“游医”为研究对象,呈现出传统医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个体性和分散性。传统社会中中医学一直被划归为“技”的范畴,医者行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医术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医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医技(包括药方)持有一种保密心理。但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出现的学派争鸣为传统中医群体的交流构建出新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医者群体间的交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发展。尽管学派的建立为医者的群体性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它主要以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区分标准,缺乏维系学派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使得这些学派间的交流呈现阶段性和无序性。直到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由医者创立的专业组织,代表着传统医者群体社团意识的觉醒。除此之外,西医社团体制在中国的根植为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尤其是中华博医会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代医学体制发展的序幕,其社团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为中医社团体制化奠定了基础,《博医会报》的刊行成为医学知识交流的新平台。在西医社团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建立起为数不少的中医社团,文章选取在中医学体制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个社团进行重点研究:包括中西医学研究会、神州医学总会和上海医界春秋社。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在体制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组织结构变迁代表的是社团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医学在对抗“废止中医”论中的浮沉,一些中医社团也在不断地改变章程和进行改组,本文主要从考察这三个社团组织方式的变化背后带来的社团宗旨的改变进而分析中医群体价值的塑造。除此之外,医学刊物作为社团的喉舌,是其群体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文章在对上述社团的机关刊物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各自的办刊宗旨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各自在近代中医界的抗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医群体在致力于近代医学体制化进程中对自身职业化的诉求。传统官医群体的职业认同遵循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比如人才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而且他们受制于专门的医政管理机构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医群体的职业化比较完善。鉴于民医的个体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致使国家在其管理上长期缺位,民间行会制度也只是对开业医生群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绝大多数民医的职业身份认同来自民众对其医术的认可,而其行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基本上是依靠医者的品德自律实现的。儒家德性价值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医者将医术标榜为“仁术”,而以德性价值为基础的医德规范散见于各类医书中。近代医学传教士是职业医生的前身,随着传教事业的开展,传教与医疗活动逐渐分离开来,具有医学学位的专业医生成为医学传教活动的主要践行者。为满足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需要,本土西医生的培养提上日程,西医群体职业化进程正式开始。在他们的意识里,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能为民众解除病痛,还关系到民族的复兴,承担着全民健康的重任。西医群体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医生职业的内涵和责任更深刻的认识。与西医职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医群体为争取行医合法权的论争,随着《医士管理暂行规则》以及《中医条例》的颁布,逐渐确立了中医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中医职业化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三章是对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的研究,首先进行的是传统中医教育方式以及中医人才培养状况的梳理。传统中医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民间师徒制传承两种,虽然官学教育机构自南北朝时期被建立后一直处于完善中,学生入学制度、医学分科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等都越来越细化和规范化,但是师徒相授方式没有被摒弃,依然在官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鉴于官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数量上的局限性,民间师徒制传承是传统医学教育体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民医的个体性和流动性以及其“技”的归属,使其文字记载资料匮乏,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徒制的类型及特点,尤其对中医学知识的缄默特性与师徒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表明师徒制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近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中医在近代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近代中医在瘟疫治疗中的束手无策,致使其在国家卫生体系中失势,特别是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提出,彻底将中医学医疗体系排除在外。源自西方的公共卫生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为了实现全民医疗,国民政府提出创建“公医制度”的理念,并创办公立医科大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挽回发展颓势,中医界在力争学校教育合法权的同时开展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尝试,并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以及卫生署内中医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医行政管理体制化的实现。中医教育合法权在全国性的抗争活动中最终获得通过,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被确定下来,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四章的焦点是近代中医院体制化。首先从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着手考察,分析这种方式下医者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传统公共医疗组织与社会救济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国民对陌生空间的想象式建构,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以及“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梳理近代教会医院体制在中国社会的被接受过程。再次从托管制在医院模式中的运用以及作为医院体制核心的卫生制度入手,分析近代中医院体制在诊疗空间上的转变。最后对中医院与中医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当初嘉约翰创办博济医校是因为医疗人才的供不应求,也就是说是医院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体制的发展。但是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二者的关系似乎是反过来的。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是中医学体制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医界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的抗争,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创办学校必须设立附属医院,于是中医院体制的建立在满足提供新式医疗的同时又被赋予协助中医学校取得合法权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医学校与医院的关系是以院带学模式。随着医学体制化的深入,医院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倾向。结语部分对首先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即所谓的双动力机制。一般认为学科体制化的动力机制有两种,即权威系统驱动模式和权力系统驱动模式,在实际的体制化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既需要权威系统的行动又需要权力系统的介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化了的权力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系统代表的是官方的价值取向,而制度化了的权威则是非强制性的,代表的是系统成员内部的共同意志。推进中医学体制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西医学体制的移植和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本土化了的西医学体制对中医学体制化的影响是直接的,加之它与政治的结合,使它成为阻碍中医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政治权威对医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就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皇权政治在中医官学体制化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传统中医学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皇权阶层的需求。近代国家对社会的改革诉求增大,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提上日程,鉴于中医学在群体预防层面的劣势,以及国家摒除旧思想、旧文化的政治目标,所以中医学在国家医疗体制中失势了。中医学被排除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之外,这直接激发了中医界寻求改革的动力。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是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是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继承性发展,中医学体制化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胡竹青[3](2014)在《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橄榄球运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研究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历史、分类和现状”,在这一部分,梳理出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分类与不同橄榄球运动之间的区别,介绍了橄榄球运动的主要赛事;第二部分是“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部分,对橄榄球运动的功能、哲学内涵、文化内涵、核心价值进行了阐述,对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意义进行了探求;第三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在这一部分整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橄榄球运动历史,研究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滞后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在这一部分,对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论证并对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五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一部分,解答了中国橄榄球运动进行战略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并就中国橄榄球奥运争光、职业化发展和普及推广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的研究,得出了结论,即:虽然中国橄榄球运动目前的普及范围小、职业化进程慢、市场化程度低、竞技水平不高,但是在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影响下,在橄榄球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带动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的推动下,在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背景下,中国橄榄球运动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行战略性的研究,以使中国竞技橄榄球水平得以提高,群众橄榄球全面普及,橄榄球产业取得发展。
张军辉[4](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胡寒[5](2012)在《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宋本《三国志》通假字爲研究封象,调查汇总忽了宋本《三国志》中传承先秦两汉及中古新出的通假字用例;尝试收集整理宋本《三国志》中的专名通假字;并封尚无定论,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部份通假字存录待考。本文所谓的通假字,与以往研究采用较多的狭义通假字不同,是广义的通假字,指用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字表示一个词的现象。这样的概念界定从今人整理古籍的角度出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判定通假字时,本文从音、义例两方面出发,兼顾通假字取证的时代性——中古时期。鉴於汉捂史分期的意见尚未统一,本文所说的中古时期即爲魏晋以降至有宋一代。通过上述工作,本文试图做到以下创新:1.第一次较爲全面地整理了宋本《三国志》通假字的文献用例。对通假字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提供基础。2.提出通假字理输的新见。本文徒今人整理古籍的角度出发,采用较爲理想却又较少使用的广义通假字概念。文中简介者一概念的含义、定位及对这种通假字的判定原则。(见第一章第三节)3.在通假字宝践方面,区分传承先秦两汉、中古新出通假字用例,作爲通假字研究的新材料。(1)传承通假字是收录已见於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或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可封高害中古文献用例进行补充。(见第二章)(2)新出通假字是收缘高害与王书中均未出现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可作爲通假字研究中古用例的新材料。(见第三章)(3)在归纳整理的同时,封一部份出现频率较高或爲前修时贤多所争论、未定一说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存疑待考。(见第五章)4.与以往通假字研究排除尊名祠不同,本文存录宋本《三国志》中的专名通假字,作爲专名及中古汉语文化研究的新材料。(见第四章)
佟大群[6](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马梅芳[7](2009)在《葶苈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下)》文中研究表明课题在中医药学的整体理念和思维体系的指导下,充分依托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与分析实验手段,在对葶苈子本草考证、现代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生药学研究、薄层色谱鉴别、检查项目测定、浸出物测定、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几个方面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的多个葶苈子样品进行多指标、多组分、多角度、多层次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从外部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气味几个方面进行性状分析;从黏液层、横切面及粉末特征几个方面进行显微鉴定;通过实验建立以芥子碱硫氰酸盐为对照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膨胀度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水分和灰分检查;分别采用冷浸法、热浸法测定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并对样品是否需要粉碎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重量法测定脂肪油的含量,并通过皂化值、碘值、酸值和过氧化值的测定,对葶苈子脂肪油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采用酸性染料分光光度法,建立葶苈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三氯化铝显色分光光度法,建立葶苈子中的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葶苈子多糖,并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葶苈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建立葶苈子的蛋白质、同工酶电泳指纹图谱;采用不同极性的多溶剂系统(包括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的提取液,建立葶苈子的紫外谱线指纹图谱;从镇咳、祛痰、利尿、抗炎、免疫、抗肿瘤、急性毒性实验几个方面对葶苈子的主要药效学进行研究。课题采用化学成分指标与药理活性指标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定相结合,单一成分定量分析与有效部位总量控制相结合,生物技术、色谱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药理有效性指标与毒理安全性指标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模式,强调葶苈子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探索建立了符合中药特点的、质一效相关性强的、科学规范的葶苈子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
吴乃峰[8](2008)在《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步发展起来。转型问题是中国营销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医药企业正在经历新旧变革的重大挑战。因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营销转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的市场营销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带动了中国市场上对相应的理论思想的引进、借鉴和研究,也带动了中国医药企业的自主探索。因而,首先比较全面地评述当前位于前沿的营销理论、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对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从中提出了营销理念转型的基本观点。营销理念的转型成为营销组合策略转型的先导。市场转型是营销转型的基础和根源。中国医药市场的转型可以概括为:市场处于急剧变动而又高速增长的状态之中;中国医药市场逐渐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医药市场开始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进入了全面竞争与微利经营的时代,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供需失衡引发无序竞争。现代医药物流开始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尝试进入中国药品分销市场。通过对医药市场各板块的详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医院的处方仍是医药营销的主流市场,城市医疗市场“一元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观;OTC市场是近年迅速发展的市场;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主的第三终端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中药市场是中国医药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现在中药业分化出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等产业领域,而且高度分化、高度集成的特征也日益显现,现代化、高科技产业的雏型渐趋形成。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成为医药市场转型的一个突出表现。通过对中国医药营销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中国医药营销起步虽晚而发展快速,在经过三个阶段后,2006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相应地,对医药营销的研究,从90年代初期开始,从总结“三资”企业的经验、引介国外的营销理论,到现在已展开全方位的创新研究。医药营销的发展历程也显示出,在不同的阶段,医药营销的转型有不同的特点。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的两个基础内容。一个医药企业的产品组合是动态变化的。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医药产品组合的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原料药企业向制剂方向扩展;仿制药向原创药物转型;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化。天士力集团作为一家新兴的医药企业,成功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的转型。价格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医药不分的体制扭曲下,出现了不正当的价格策略和价格行为。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费用居高不下,药品定价差异过大,价格混乱等等。从较长远来看,随着国家药品科学定价机制的建立,药品价格政策也会逐步趋向规范,药品流通链中各环节追求适当的合理利润,各企业对自身的渠道和价格有良好的规范措施。天士力集团的定价策略体现了营销策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对药物创新的高投入,使药品形成高效优质的品质保证,达到药品在较高价格基础上的优异效价比,既维护消费者的价值,又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开发能力。中国医药企业的营销渠道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直营制模式,二是代理制模式,而代理制又根据中间商角色和作用的不同,分为总经销模式和总代理模式。新出现的加盟制成为一种补充模式。在药品零售市场,主要有三类终端渠道:连锁药店、药品超市和单体药店。新的市场和新的业态,必然引发医药促销策略的变化,如广告营销、学术营销、服务营销和品牌营销等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广告营销的内容和范围将受到严格监管,宣传推广走向规范化。学术营销将向全程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仍是处方药的主要营销方式。服务营销的进步性在于使营销的重心从有形的产品转向无形的服务。品牌营销不仅对非处方药非常重要,对处方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特别是品牌营销意味着市场的竞争从产品的竞争扩展到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对天士力营销案例的剖析表明,随着医药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也处于不断转型之中。天士力在渠道策略上的最主要特点是: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的转化,具体表现为早期的自建直营渠道,向多功能、广覆盖的渠道转型,通过功能扩展、新建机构、向农村进军等方式,扩充了营销网络的兼容性。在促销策略上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单一的学术推广走向整合营销。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原料药出口转向制剂产品的本土化营销,代表了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的一个根本趋势。从长远来看,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是中药国际化的主导方向。国内一些着名中药企业,开始以不同的模式,进行中药开拓国际市场的探索。从产品出口到本土化营销,从原材料和中间体到中药制剂,中药的国际营销面临营销策略的根本转型。从“(国内)药品—(国外)保健品或健康食品—(国外)药品”三个阶段性转化,反映了中药国际化营销的特殊性。中药实施国际化营销,首要的是正确的产品策略。要把传统中药产品改造成为技术含量较高、能达到国际标准认证的现代中药品种。即使作为食品补充剂出口,也要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质量标准。依据不同的产品定位,选定恰当的目标市场;依据企业实力,选择适当的渠道策略。中药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一是按健康食品或营养补充剂销售,二是按药品进行申报认证。天士力构筑了中药国际分销和国际直销两条渠道。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主要产品,进行了以认证注册为高端带动、以出口贸易为基础的分销渠道策略。而在非洲和东南亚,针对当地病患人群的消费特点,开展了“体验+培训”为主要策略的国际直销。
许娟[9](2008)在《温通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祖国医学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因病机,多为肾虚、血瘀、肝郁(气滞)、痰湿等,导致胞宫、胞脉、胞络阻塞,不能摄精成孕,其中又认为“瘀”是病机的核心,各种其他病机均可致瘀,瘀与其他病机兼见。西医认为任何影响输卵管功能的因素,如输卵管发育不全、输卵管炎症等引起伞端闭锁或管壁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均可导致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因也可引起输卵管扭曲、粘连、受压,导致输卵管蠕动功能障碍或闭塞等;还有输卵管结扎者,当想要再次怀孕时,结扎所致输卵管阻塞则成为不孕的原因。研究显示,输卵管阻塞占女性不孕的30%左右,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是当前不孕症领域中研究的主题之一。中医治疗多从活血化瘀通络入手,常用破血逐瘀、通络透达、搜剔经络等药物,同时辨证施治,使管道再通。治疗方法有口服、灌肠、贴脐、外敷少腹等等,或单用,或联合,或与针灸联用,或与理疗联合。西医常用手术治疗,有通液术、介入术、宫腹腔镜手术等。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中药的使用不仅减少了西医疗法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复发、提高治愈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也有明显的改善;而西医疗法也弥补了一些器质性病变不能单靠中医中药治愈的缺憾。中西医结合治疗相互弥补、相得益彰。我院郭志强教授用温通法治疗肾阳虚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予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共有50例患者,治疗其间未避孕者有2例怀孕,连续治疗3个月后,输卵管通畅程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0.66%,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2.00%。
金周汉[10](2007)在《舒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分文献综述、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三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近数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了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文献研究部分,通过对逍遥散所治病种的统计及对其所治病证的分析来探讨其临床应用。临床研究部分,选择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舒肝健脾和胃方治疗组30例和多潘立酮对照组30例。经4周治疗,治疗组FD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
二、河北中医药学报(原《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8卷 第1~4期(季刊·总第68~71期) 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中医药学报(原《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8卷 第1~4期(季刊·总第68~71期) 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
一、“三”代表“中” |
二、“三”代表“圆融” |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
三、六峜→五行→阴阳 |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个体到群体: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 |
1.1 传统中医群体的自组织形态 |
1.1.1 “坐堂医”与“游医”交织的医疗网络 |
1.1.2 学派构建出的交流网络 |
1.1.3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组织运行 |
1.2 近代医学社团的创办 |
1.2.1 中华博医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
1.2.2 《博医会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2.3 中华博医会的影响 |
1.3 中医群体的价值塑造 |
1.3.1 中西医学研究会与西医知识的传播 |
1.3.2 神州医学总会与中医职业利益的争取 |
1.3.3 上海医界春秋社与中医学术的唤醒 |
1.4 中医学刊物与医学知识的交流与宣传 |
1.4.1 《中西医学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4.2 《神州医药学报》与中医学术的整理 |
1.4.3 《医界春秋》与中医合法地位的争取 |
1.5 小结 |
第二章 从自律到他律:近代中医职业化 |
2.1 传统中医职业身份的认同与管理 |
2.1.1 官医与医政管理机构 |
2.1.2 民医行为规范与行会 |
2.2 近代医生的职业化 |
2.2.1 传教士医生的双重身份 |
2.2.2 专业医生与职业化伦理规范 |
2.2.3 自由职业群体与中医职业意识 |
2.3 行医资格与中医职业化 |
2.3.1 《医士管理暂行规范》与中医行医资格 |
2.3.2 中央国医馆与中医管理 |
2.3.3 《中医条例》与执业规范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从师徒制到学校制: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 |
3.1 传统官学教育体制与师徒制 |
3.1.1 “学在官府”制度与中医官学教育 |
3.1.2 师徒制与中医人才培养 |
3.1.3 中医学缄默特性与师徒制 |
3.2 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与公共卫生建设 |
3.2.1 西医教育体制的移植 |
3.2.2 公医人才的培养与西医教育 |
3.2.3 中医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 |
3.3 中医学校教育体制化 |
3.3.1 利济医学堂模式 |
3.3.2 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 |
3.3.3 构建中医学科体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家庭到医院:近代中医院体制化 |
4.1 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 |
4.1.1 “家庭”空间的营造 |
4.1.2 社会救济与传统公共医疗组织 |
4.2 近代医疗空间的转换 |
4.2.1 教会医院与国民想象式空间的建构 |
4.2.2 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 |
4.2.3 “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 |
4.3 中医院之设 |
4.3.1 托管制度与医院模式 |
4.3.2 卫生制度的引入 |
4.3.3 以学兴院与以院带学模式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 |
一. 世界橄榄球运动的追根溯源——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起源 |
二. 由“业余体育原则”而导致的分歧促使英式联盟式橄榄球运动的产生 |
三. 加拿大式橄榄球与美国式橄榄球一脉相承 |
四. 澳式橄榄球的多起源说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一. 从橄榄球世界杯诞生过程观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二. “业余精神”与英式橄榄球 |
三. 美国式橄榄球的职业化进程 |
四. 两次世界大战对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
五. 规则的变迁和世界橄榄球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三节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和定义 |
二. 主要橄榄球类别之间的区别 |
第四节 橄榄球运动的赛事 |
一. 英式橄榄球主要赛事 |
二. 美国式橄榄球赛事 |
三. 澳式橄榄球的代表——AFL 第三章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探求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功能 |
二. 橄榄球运动的哲学内涵 |
三. 橄榄球运动的核心价值——正直、热诚、团结、纪律、尊重 |
四. 橄榄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之于相关学科的意义 |
一. 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 |
二. 橄榄球运动之于管理学 |
三. 橄榄球运动之于社会学 |
四. 橄榄球运动之于经济学 第四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一. 中国大陆英式橄榄球发展史 |
二. 香港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三. 台湾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四. 中国美国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一. 中国竞技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二. 中国橄榄球其它方面的现状 |
第三节 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 从球类运动起源与在中国的传播洞察橄榄球运动在中国发展滞后的原因 |
二. 奥运会对球类项目发展的影响 |
三. 从橄榄球运动特点本身对其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四. 文化观念差异对橄榄球项目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 |
第一节 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 |
一.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二.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需要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 |
一.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
二. 中国体育的发展成就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 |
四. 传媒与体育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一. 中国改革大势 |
二. 中国体育改革的判断 第六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问题的提出 |
一. 战略的含义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和目标模式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研究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过渡模式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对策案例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职业化发展设想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普及推广的思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
(4)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2.3 澳大利亚 |
4.2.4 印度 |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
5.3.1 加强宣传教育 |
5.3.2 完善规章制度 |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録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摘要 |
1.1 选题缘起和预期目标 |
1.2 通假字研究概述 |
1.2.1 汉至宋元明——从“改读”的提示到“通用字”说 |
1.2.2 清至民国初——由混同引申和假借到明确两者不同 |
1.2.3 近现代——对通假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重视“本字”的含义 |
1.3 通假字的概念、定位和判定 |
1.3.1 通假字的概念 |
1.3.2 通假字的定位 |
1.3.3 通假字的判定 |
1.4 本文体例 |
1.5 研究价值 |
1.6 研究理念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传承通假字 |
摘要 |
2.1 A爲B的谐声偏旁 |
2.1.1 音同 |
2.1.2 同纽同韵异调 |
2.1.3 同韵同调旁纽 |
2.1.4 只有韵同 |
2.1.5 其他 |
2.2 A与B谐声偏旁相同 |
2.2.1 音同 |
2.2.2 同纽同韵异调 |
2.2.3 同韵同调旁纽 |
2.2.4 只有韵同 |
2.2.5 其他 |
2.3 A与B谐声偏旁不同 |
2.3.1 音同 |
2.3.2 同纽同韵异调 |
2.3.3 同韵同调旁纽 |
2.3.4 只有韵同 |
2.3.5 其他 |
第三章 新出通假字 |
摘要 |
3.1 通假关系与通假义均爲新出 |
3.1.1 音同 |
3.1.2 同纽同韵异调 |
3.1.3 同韵同调旁纽 |
3.1.4 只有韵同 |
3.1.5 其他 |
3.2 通假关系传承·通假义新出 |
第四章 专名通假字 |
摘要 |
4.1 人名 |
4.2 地名 |
4.3 书名 |
4.4 族名 |
4.5 官名 |
4.6 物名 |
4.7 年号名 |
第五章 待考通假字 |
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通假字相关文章目录 |
附录二:《三国志》印本图表 |
(6)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
一、"伪"的多重涵义 |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
一、取得的成就 |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理论方法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
一、学术述评 |
二、先秦滥觞说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
四、抨击盗版渔利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
二、《书》类问题 |
三、《易》类问题 |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
二、《书》类问题 |
三、《诗》类问题 |
四、《易》类问题 |
五、群书杂辨 |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
一、姚际恒及其着述 |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
第一节 "图书"辨伪 |
一、问题缘起 |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
第三节 《周礼》辨伪 |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
二、毛奇龄的辨伪 |
三、万斯大的辨伪 |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
二、辨伪与经世 |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
一、《周礼》辨伪 |
二、《竹书纪年》辨伪 |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一、考辨伪书数量 |
二、考辨伪书方法 |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
三、辨伪杂识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
五、辨伪拾遗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
四、其他成就 |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
第九章 结论 |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
附表 |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7)葶苈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十部分 葶苈子主要药效学研究 |
1 镇咳实验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讨论 |
2 祛痰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讨论 |
3 利尿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讨论 |
4 抗炎实验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2.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5 免疫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讨论 |
6 抗肿瘤实验研究 |
6.1 葶苈子对昆明种小鼠移植S_(180)肉瘤抑瘤作用的研究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1.3 讨论 |
6.2 葶苈子对昆明种小鼠移植H_(22)肝癌移植瘤抑瘤作用的研究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2.3 讨论 |
7 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7.2.1 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 |
7.2.2 最大耐受量测定 |
7.3 讨论 |
8 小结 |
课题总结 |
创新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详细摘要 |
(8)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营销转型的基本内涵 |
三、营销转型研究的重点问题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六、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七、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医药营销的历史回顾与营销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制药行业与医药营销 |
(一) 制药行业的特点 |
(二) 药品营销的特殊性及新趋势 |
二、中国医药营销的发展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88-1993年) |
(二) 第二阶段(1993-1998年) |
(三) 第三阶段(1998-2005年) |
(四) 第四阶段(2006年开始) |
三、结论 |
第三章 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与转型 |
一、中国医药产业的增长 |
二、中国医药流通体制的变化 |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流通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医药流通体制的变化 |
三、中国医药市场的转型 |
(一) 市场主体多元化 |
(二) 转向全面竞争和微利经营 |
(三) 外资进入中国医药商业 |
四、中国医药市场的结构性分析 |
(一) 对医药市场的细分方法 |
(二) 处方药市场 |
(三) OTC市场 |
(四) 第三终端市场 |
五、结论 |
第四章 专题研究:中药业的发展与中药市场的新趋势 |
一、中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 中药业的起源与发展 |
(二) 中药产业体系的形成 |
二、国内中药市场分析 |
三、中药业的现代化创新 |
四、结论 |
第五章 营销理论的进展与营销理念的转型 |
一、市场营销理论 |
(一) 市场细分理论的深化 |
(二) 价值创新理论 |
(三) 客户价值管理理论 |
(四) 创造需求理论 |
(五) 顾客关系管理理论 |
(六) 客户满意理论 |
(七) 内部营销理论 |
(八) 全员营销理论 |
(九) 战略联盟理论 |
二、市场营销组合模式 |
三、营销策略与方法 |
(一) 关系营销 |
(二) 知识营销 |
(三) 网络营销 |
(四) 体验营销 |
(五) 差异化营销 |
(六) 服务营销 |
(七) 全球营销 |
(八) 绿色营销 |
(九) 品牌营销 |
四、营销理念的转型 |
第六章 中国医药企业的产品组合与价格策略转型 |
一、医药产品组合及其转型 |
(一) 药品的概念与特性 |
(二) 医药产品组合 |
(三) 医药产品组合的新趋势 |
二、药品营销的价格策略及其转型 |
(一) 药品价格政策及主要问题 |
(二) 药品定价策略及其转型 |
三、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医药企业的分销渠道与促销策略转型 |
一、医药营销渠道类型及其组织模式 |
(一) 自营模式 |
(二) 总经销模式 |
(三) 总代理模式 |
(四) 厂商联盟制 |
二、药品零售市场的营销渠道 |
(一) 连锁药店 |
(二) 药品超市 |
(三) 单体药店 |
(四) 药品零售业的主要问题 |
(五) 药品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
三、中国医药企业的主要促销策略 |
(一) 广告营销 |
(二) 学术营销 |
(三) 服务营销 |
(四) 品牌营销 |
四、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医药营销的国际化转型——兼论中药的国际营销 |
一、中药的国际化状况 |
二、中药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
三、中药国际化营销的渠道与策略 |
四、结论 |
第九章 案例研究:天津天士力集团的营销转型 |
一、天士力集团的产品组合策略 |
(一) 以产品创新奠立产品组合的基础 |
(二) 围绕消费者价值构筑产品组合的核心 |
(三) 以标准化产业链承托中药产品群 |
(四) 以科技创新塑造产品差异化 |
(五) 从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的转型 |
二、天士力集团的定价策略 |
三、天士力的渠道变革与策略创新 |
(一) 从单一渠道向多元化渠道的转化 |
(二) 从单一的学术推广走向整合营销 |
四、天士力集团的国际营销 |
(一) 国际营销的基本动因 |
(二) 立足重点产品和重点市场的国际分销 |
(三) 在非洲与东南亚的国际直销 |
五、结论 |
第十章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医药营销转型的行业背景及理论条件 |
二、医药营销转型的市场基础 |
三、医药营销转型的基本内容及内在机制 |
四、创造医药营销成功转型的体制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温通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认识 |
病因病机 |
1、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
2、近代文献的记载 |
西医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认识 |
1、发病率 |
2、病因病理 |
中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
1、中医治疗 |
1.1 单纯中药口服 |
1.2 单纯中药外用 |
1.3 中药综合治疗 |
1.4 中医综合治疗 |
1.5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2、西医治疗 |
2.1 主要方法 |
2.2 临床应用 |
3、中西医治疗 |
3.1 单纯通液术和中药治疗 |
3.2 介入和中药治疗 |
3.3 宫腔镜手术和中药治疗 |
3.4 腹腔镜手术和中药治疗 |
3.5 其它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温通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治疗方法 |
4、选题依据 |
5、疗效标准 |
6、统计方法 |
结果 |
1、妊娠 |
2、输卵管通畅度变化 |
3、症状、体征疗效 |
4、其它 |
典型病案举例 |
讨论与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舒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进展 |
1 辨证论治用药 |
2 固定方药加减 |
3 自拟方治疗 |
4 其他 |
5 评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病 |
1 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3 治疗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浅析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
1 逍遥散用于临床的疾病 |
2 逍遥散方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治疗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ROME Ⅲ诊断标准 |
附录 2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
四、河北中医药学报(原《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8卷 第1~4期(季刊·总第68~71期) 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2]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D]. 郑言. 山西大学, 2018(04)
- [3]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D]. 胡竹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4(12)
- [4]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5]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D]. 胡寒. 复旦大学, 2012(03)
- [6]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7]葶苈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下)[D]. 马梅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11)
- [8]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D]. 吴乃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温通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 许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10]舒肝健脾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金周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