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棉2000年春夏时装面料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刘岚[2](2009)在《创新: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文中提出南山纺织在全方位创新中前行2009年南山纺织在面临全球金融风暴以及中国整体纺织行业发展呆滞的情况下,积极进行产品更新、结构调整,集中精力发展已有优势,强化产业链的创新价值和份量,力求化危机为契机、借机强己。
蒋慕东[3](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李雪萌[4](2017)在《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族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分支,虽然作为迁入民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服饰形制的确立却与古代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融合了汉族悠久的服饰历史文化,因此,朝鲜族服饰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还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朝鲜族服饰色彩可以解读出朝鲜族的思想、文化,无论是传统民族服饰色彩还是时代潮流影响下的民族服饰色彩都贴有鲜明的朝鲜族标签,是我国众多的民族服饰色彩中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虽然色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色彩就具备了不同的情感。通过对朝鲜族服饰发展脉络的研究,总结出朝鲜族服装款式、面料以及色彩的三大特点和当今的主要用途,同时深入分析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的文化含义、特点、色彩情感,进而探讨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的搭配形式。在全面剖析朝鲜族服饰色彩的前提下提出在当今服饰设计领域里需要改善的几点建议,意在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色彩元素与现代审美取向的融合,传播朝鲜族服饰的色彩美。
郭星梅[5](2016)在《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流通与日提升,我们的生活因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产品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这些产品,不但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它拥有无形的价值,对内是一种生活经验与历史积淀,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牌也不例外,它是科技创新、文化认同和经营传统的有机浓缩,既是某种标准,也是一种专利保护。通过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纺织科技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发掘前人在将民族自立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近代纺织科技有机融汇历程中的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这对今天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型跨越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往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厚,但相比之下,对纺织这一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却鲜见有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左旭初于近代中国“商标”文化、“商标”史料的研究,其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实物展示为本文提供了搜寻近代中国纺织“品牌”的线索和研究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析之后,本文认为,“商标”仅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品牌则是技术、专利、文化和管理等的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品牌所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才是其活生生的全部意义。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诞生与形象塑造的历史,大多散见在与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兴起的相关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和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品牌”的价值理论,在国内外商业运作和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各地已认识到品牌保护与再利用对老字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业振兴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品牌经济等商业模式相联系,这也是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科技史研究的一种具体要求和内生驱动。品牌构建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掘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是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之所在。本论文站在前人宏观、零散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伴随近代西方工业社会生产的“品牌”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品牌是国家文化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技术之基于品牌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创新建立起深刻关系等立论观点,建立“品牌与技术创新”、“品牌与文化自信”、“品牌与经营创新”三个研究命题,探讨中国纺织品牌创新中的文化开发和具体操作。其后,主要藉由对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阐释国家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透过文化与技术的辩证共生关系,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品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意义内涵;分别以“申新人钟”、“美亚丝绸”和“五和鹅牌”三个近代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的历史个案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技术研发、文化发掘、经营管理作为创新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观察传统文化对品牌形象创造的影响;进而由纺织机械创新探讨当代纺织企业及其品牌发展的瓶颈,以昔鉴今,提炼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品牌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对近代民族纺织品牌进行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纺织行业虽然涌现出众多着名企业,但其技术及机械设备大多依赖整体引进以完成产品品牌的生成与升级,产品质量优势甚微,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危机感的结合,不论是对纺织产品外在的品牌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在材质、品质及细节的坚持,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的精神与风格,如民族凝聚力、丝绸旗袍文化、和合精神、进取精神等。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进而对国内外华人及亚裔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技术创新与经营手段成为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凭着卓越的品质与心理诉求的满足感,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广受赞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整合提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亦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与以往近现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不同,本研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拥有的相当丰沛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探讨了近代民族纺织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科学技术及制造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纺织品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当代纺织品牌的快速推广,提升品牌作为民族形象的综合价值。第二,与以往商标研究或品牌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报刊、档案等历史文献,具体论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纺织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近代民族纺织产品具有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注重设计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当代中国纺织企业在谋求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品牌是对中华文化的再阐释、再创造。第三,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历史经验应用于当代纺织品牌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指出近代民族纺织的品牌形象与国家经济实力具有相关性,是国家代表性工业生产、产品研发的反映。当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品牌形象应建立在纺织原理、机械技术和文化内核自主革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品牌形象的持久生命力,文化自信则是品牌永恒价值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尚有实物、文献史料收集整理不够丰富、不够全面等不足,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牌的历史创建有待进一步发掘、扩展。特别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除了棉、毛、丝织品之外,本论文对中国纺织的主要门类——麻织品的品牌研究,还基本未加展开,这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拓展和深入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化的研究仅仅是中国纺织品牌研究的一个开端,尚有许多议题亟待深入和拓展。本文仅在抛砖引玉、愚者一得,尚望有关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中国服饰》编辑部[6](2008)在《设计中国》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时尚产业的当务之急就是亟待突破品牌发展的瓶颈,发展成熟的品牌经济,形成强势的产业集群。而走出品牌发展的瓶颈,离不开——"中国设计"。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希望见证中国设计力量的成长,推崇中国原创设计和优秀设计师品牌。相信,不管是中国的设计中坚力量,还是设计新锐力量,终有一天,会凝聚成一股强劲势力,为中国服装品牌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名牌提供一把钥匙。
眭建华[7](2012)在《基于视觉效应的丝织物创新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织物的视觉效应属于产品审美品质中的形式美范畴,它涵盖材质美、纹理美、色彩美、花型美、款式美等诸多方面。基于丝织物使用纤维材料自身具备的线密度纤细、手感柔软、色光舒适等的优秀特性本质,丝绸产品的花色品种最丰富,视觉效应特色变化最多的一类纺织品。因此,研究基于视觉效应的丝织物创新设计方法、设计开发具有新颖独特视觉效应的丝织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重点探讨了对丝织物视觉效应进行创新设计所应采用的理念与方法,并研究了与视觉效应有关的丝织物品质问题。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建立方向思维法创新设计理念,并结合实例应用分析运用向后反向、向前延伸、向外拓展、向内研究、侧向借鉴几种方向思维法创新设计基本过程、方法与效果。探讨论证了方向思维法是一种对织物视觉效应创新设计更为适宜采用的方法,有效、实用、易实施。2、运用向内研究思维法分析长丝纤维丝线作经、纬的丝织物纹理显隐问题,并依据研究结果,运用向后反向思维法设计真丝婚纱隐纹绸。织物纹地显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丝纤维丝线不加捻交织,其交织紧密度大,经纬交织关系分明,织纹则显清晰,反之织物结构越稀松,织纹就显模糊;加捻后纤维与丝线轴向呈某一角度,当经纬采用相同捻向丝线交织,其交织点的交织关系视觉效应明显,织纹就清晰;经纬密度差异较大,交织关系容易模糊,甚至产生视觉错觉;不同组织相邻配置,相邻组织的经纬面对比和组织的方向性对纹理的清晰影响较大。3、采用向内研究思维法,建立经线张力调整试样试验,研究不同张力变化方式对纬线在织物中曲线轨迹布置的影响;采用向内研究思维法,建立变化曲线形打纬试样试验,研究曲线钢筘打纬对实现纬线在织物中曲线轨迹布置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运用向外拓展思维法设计并试制了真丝纬曲绸。研究表明:织造过程中经线张力的差异能使纬线在织物中呈曲线轨迹布置。采用凹凸衬垫辊胸梁衬入法(前衬法)和后梁衬入法(后衬法)均可解决经线张力的变化。衬垫试验结果:凹凸垫块的高度对纬曲效果影响最大,垫块排列的隔距要适当,过大或过小的隔距都会减弱纬曲效果;前衬法的纬曲效果优于后衬法。但纬曲效果越显着,对于长丝纤维丝线的织物容易产生侧纰现象。曲面板推动打纬试验表明,曲线打纬线可以实现纬线在织物中呈曲线轨迹布置。研制活动筘片钢筘或凹凸面钢筘,并配置织造传动装置,可以解决打纬线呈变化曲线规律问题。但是特制钢筘及其传动装置对装置材质要求很高,大质量特制的钢筘产生的惯性大、振动大问题可能导影响生产速度与产品品质,曲面钢筘形成的非直线引纬气道对喷织设备引纬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4、采用不同紧度组织配置的方格组织真丝织物试样,建立相邻松紧区域扩约测试试验,研究丝织物结构配置与织物平面平整性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松紧组织配置方格结构织物试样的扩约系数Y值基本处于B、C级,在Pw值较大、b值很小情况下,可能出现D级,A级极少。单因素分析认为,组织松紧比i值增大,扩约度X、扩约系数Y值均增大,X值差异不显着,Y值差异显着,i对织物平面平整性的单因素影响较大;区间宽度b值增大,扩约度X值增大,且差异显着,而扩约系数Y值趋于减小,差异不显着,b对织物平面平整性的单因素影响不大,织造纬密Pw值增大,扩约度X、扩约系数Y值均增大,且均差异显着Pw对织物平面平整性的单因素影响很大。组织松紧比i、区间宽度b、织造纬密Pw正交分析认为:i、b、Pw取最大值时,扩约度X值最大,最小值时,X值最小,b是影响扩约度X的重要因素, Pw为次要因素,i因素影响最小;i、Pw取最大值,b取最小值时,扩约系数Y值最大,i、Pw取最小值,b取最大值时,Y值最小,Pw因素对扩约系数Y的影响最大,i因素影响次之,b因素影响最小。5、分析不同交织关系下外力对织物中丝线截面的作用,建立结构变化真丝织物试验,测试织物中不同类型丝线截面形态特征,分析交织紧密度对丝线截面延宽系数的关系,研究丝线截面形态变化对织物平面视觉效应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丝线在织物中的截面形态因受其周围的相邻同系统丝线和与其交织的另一系统丝线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因此织物中一般只有A、B、C三种类型的丝线截面状况。A、B、C各区的δw值均在1值位置线上下随Pj值增大呈下降态势,即随着经密增大,纬纱由横扁形逐渐趋于垂扁形;A、B、C各区的δj值随Pj值变化产生的结果较为复杂,不同组织试样织物表现不同的δj值及其变化特征。织物组织越简单,截面类型数越少,丝线截面的纵径与横径较为一致,因此组织点的颗粒大小均一性好,平整性也好。
邹媛媛[8](2014)在《广州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从广州市出口商品总量和结构入手,站在打造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角度,运用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手段,对两大类货物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主体、市场、产品和结构四个方面的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近十年其稳定增长的主要做法和结构调整所做的工作;同时,认真分析了出口商品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其成因,提出了优化对策和思路。本文突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突出了广州市近年来贸易进出口的新型业态的发展,即服务贸易,对其发展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是对近年来作者参与过的企业优化出口商品、转型升级的案例从管理学上进行了总结归纳。在以上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广州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五点对策,即根据市场需求促出口商品升级;扩大内需减弱外部环境对出口商品的影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
朱进涛[9](2008)在《中韩服装营销渠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服装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己列为世界服装大国行列,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中国正面临着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营销渠道管理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武器,必须得到我国服装企业足够的重视。目前学术界有关服装营销渠道的研究着作颇多,但针对中韩服装企业营销渠道比较研究方面的论着鲜有所见。在中国市场上,各先进发达国家的服装已大量侵入中国,在中国市场上畅销无阻;特别是韩国服装,通过种种渠道,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已基本占据了稳定的优势地位,中国各级服装市场纷纷出现了“恐韩症”。各个国家,特别是韩国的服装营销渠道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在层出不穷、不断变换的服装营销渠道中,主要针对中韩两国服装的传统营销渠道,即零售营销渠道和批发营销渠道,以及新兴服装营销渠道中的网络营销渠道的比较分析,比较两国在服装营销渠道上的异同点,提出对中国服装营销渠道发展有实践意义的建议。论文首先建立在对文献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基础上,同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参考翻译了多篇关于韩国服装销售方面的文章,并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了中韩服装企业营销渠道及多渠道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挑战。本论文旨在为服装业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研究营销渠道模式、为有意进军韩国服装市场以及有意代理韩国品牌的服装企业提供服装营销渠道管理的参考。
二、美棉2000年春夏时装面料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棉2000年春夏时装面料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朝鲜族传统服饰概述 |
(一)朝鲜族传统服饰发展脉络 |
(二)朝鲜族传统服饰特点 |
(三)朝鲜族传统服饰在当下的主要用途 |
二、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综述 |
(一)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的文化含义 |
(二)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的基本特点 |
(三)朝鲜族传统服饰色彩心理表现 |
三、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的表现 |
(一)现代朝鲜族服饰中传统色彩的沿用 |
1.传统色彩存在的必要性 |
2.传统色彩的搭配形式 |
(二)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的搭配形式 |
1.有彩色搭配 |
2.无彩色搭配 |
3.无彩色与有彩色结合搭配 |
(三)服装设计要素对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的影响 |
1.款式创新给予服饰色彩的变化 |
2.面料创新给予服饰色彩的变化 |
四、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的设计启示 |
(一)注重当下色彩的流行趋势 |
(二)传统服色与日常服色相结合 |
(三)服装设计三要素的相互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品牌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 |
0.2.2 我国近代纺织的主要文献 |
0.2.3 我国近代商标的主要文献 |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1“近代”的时间界定 |
0.3.2 民族纺织企业 |
0.3.3 品牌不仅仅是商标 |
0.4 研究意义与结构 |
0.4.1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
0.4.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0.5.1 研究的创新 |
0.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西学东渐视野下的品牌本土化 |
1.1 品牌在西方的变迁 |
1.1.1 品牌的萌芽时期 |
1.1.2 品牌的发展时期 |
1.1.3 品牌的成熟时期 |
1.1.4 品牌的拓展时期 |
1.2 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1.2.1 品牌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
1.2.2 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
1.2.3 中国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
1.3 品牌与国家创新战略 |
1.3.1 品牌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关系 |
1.3.2 品牌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 |
1.3.3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技术进步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崛起与发展 |
2.1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中国近代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
2.1.2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诞生 |
2.1.3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
2.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统计分析 |
2.2.1 棉纱、棉织品牌统计 |
2.2.2 毛纱、毛织品牌统计 |
2.2.3 蚕丝、丝织品牌统计 |
2.2.4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与纺织品牌的分布 |
2.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技术发展 |
2.3.1 中国近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基础 |
2.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机械化引进与改造 |
2.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设计风格 |
2.4.1 建立于情感诉求的品牌命名 |
2.4.2 建立于本土文化的标识设计 |
2.4.3 建立于广告媒介的品牌传播 |
2.5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经营管理 |
2.5.1 《商标法》与纺织品牌保护 |
2.5.2 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品牌创新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近代上海毛纺织品牌的个案研究 |
3.1 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
3.2 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
3.2.1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病态式发展(1914-1930) |
3.2.2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半殖民地化(1931-1937) |
3.2.3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灾难与苟延(1937-1945) |
3.2.4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复兴与瘫痪(1945-1949) |
3.3 上海近代毛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
3.3.1 上海毛纺与“双猫”、“小囡”商标 |
3.3.2 中国毛纺与“皇后”商标 |
3.3.3 章华毛纺与“章华”、“九一八”商标 |
3.3.4 天津东亚毛纺与着名的“抵羊”商标 |
3.4 典型案例:章华“九一八”牌 |
3.4.1“九一八”毛纺织名牌 |
3.4.2 章华毛绒纺织的先进机器设备 |
3.4.3 上海章华毛纺的技术评估 |
3.4.4 品牌的成功无捷径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纺织品牌与技术创新 |
4.1 申新:近代中国着名棉纺企业 |
4.1.1 品牌产品筑稳申新基础 |
4.1.2 技术设备坚守申新重生 |
4.2“人钟”:品牌质量的代言 |
4.2.1 中国第一棉纱注册商标 |
4.2.2 为国挽利权的时代诉求 |
4.2.3 质量求生维护品牌权益 |
4.3 技术:为品牌生命力续航 |
4.3.1 更新机器设备重视质量 |
4.3.2 办理职业教育培训员工 |
4.3.3 培养引进专职技术专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纺织品牌与文化自信 |
5.1 美亚:享誉中外的中国丝绸 |
5.1.1 从中美合资到收购扩展 |
5.1.2 从战后重生到生机勃发 |
5.2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
5.2.1 真丝与人造丝共拓市场 |
5.2.2“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 |
5.2.3 多方式宣传“中华丝绸” |
5.3 文化自信源于技术进步 |
5.3.1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
5.3.2 加强印染工艺及设计 |
5.3.3 设立原料成品检查所 |
5.3.4 设立新品研究试验所 |
5.4 文化自信下的海外市场扩张 |
5.4.1 拓展海外市场 |
5.4.2 保税区雏形“关栈厂”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纺织品牌与经营创新 |
6.1“五和”:和气生财聚人才 |
6.1.1 五人同心共谋针织市场 |
6.1.2 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产品 |
6.1.3 保存实力劫后几经重生 |
6.2 广告营销网络 |
6.2.1 展览和陈列 |
6.2.2 建立销售网络 |
6.2.3 广告宣传 |
6.3 商标保护意识 |
6.3.1“鹅”牌商标的诞生 |
6.3.2 采取防御商标策略 |
6.3.3 与洋货媲美的“鹅”牌 |
6.4“五和”的经营思想与时代复出 |
6.4.1 更新观念汇聚人气 |
6.4.2 从树国货到走出去 |
6.4.3 建高素质营销队伍 |
6.4.4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兴衰的历史规律 |
7.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历史地位 |
7.2 中国纺织品牌兴起的特征 |
7.2.1 中国近代纺织生产变革的规律 |
7.2.2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引进的弊端 |
7.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成长的规律 |
7.3.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布局特征 |
7.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品牌意识 |
7.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
7.4.1 经济基础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
7.4.2 政治局势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与对策 |
8.1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 |
8.1.1 中国当代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
8.1.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发展现状 |
8.1.3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主要问题 |
8.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对策 |
8.2.1 技术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
8.2.2 注重设计:整合品牌的文化资源 |
8.2.3 加强管理:提升品牌的经营效率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历史的当今启示 |
附录 1《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
附录 2《商标局暂行章程》 |
附录 3《商标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设计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王玉涛 |
我看中国原创设计: |
关于本作品设计理念: |
王玉涛简介: |
姜丽影 |
我看中国原创设计: |
关于本作品设计理念: |
姜丽影简介: |
姜熠 |
我看中国原创设计: |
关于本作品设计理念: |
姜熠简介: |
施杰 |
我看中国原创设计: |
关于本作品设计理念: |
施杰简介: |
(7)基于视觉效应的丝织物创新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丝绸产品亟待创新开发 |
1.1.1 创新开发是将我国纺织业做强的必由之路 |
1.1.2 现代生活消费水平与消费理念,呼唤纺织产品日益翻新 |
1.1.3 作为高档次纺织消费品,丝绸必须做到品质精良、品种不断翻新 |
1.1.4 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成为丝绸产品创新开发的助推器 |
1.2 丝织物视觉效应 |
1.2.1 机织物视觉效应的构成 |
1.2.2 一般机织物的纹理构成 |
1.2.3 真丝绸丝线纹理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现状 |
1.6 论文研究方案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丝织物视觉效应创新设计的方向思维法 |
2.1 方向思维法创新设计 |
2.2 向后思维法创新设计 |
2.2.1 向后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2.2.2 向后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铺设法组织纹理设计 |
2.3 向前思维法创新设计 |
2.3.1 向前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2.3.2 向前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一——底片法组织纹理设计 |
2.3.3 向前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二——小型独立纹样排列变化与重组 |
2.4 向外思维法创新设计 |
2.4.1 向外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2.4.2 向外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一——多色条状配色模纹设计 |
2.4.3 拓展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二——基于纹织 CAD 的纹样表现 |
2.5 向内思维法创新设计 |
2.5.1 向内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2.5.2 向内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织物配色模纹的计算机设计 |
2.6 侧向思维法创新设计 |
2.6.1 侧向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2.6.2 借鉴思维法创新设计应用示例——建筑窗格纹的转化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真丝婚纱隐纹绸设计 |
3.1 反向思维法的运用——高档真丝婚纱隐纹绸设计构思 |
3.2 研究思维法的运用——长丝提花织物纹理显隐问题研究 |
3.2.1 丝线的配置 |
3.2.2 经纬交织紧密度配置 |
3.2.3 织物组织配置 |
3.3 方向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实施与效果——真丝婚纱隐纹绸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真丝纬曲绸设计 |
4.1 拓展思维法的运用——纬曲织物设计构想 |
4.2 研究思维法的运用——经线张力变化法实现纬曲的技术研究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试验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3 研究思维法的运用——钢筘打纬实现纬曲的技术研究 |
4.3.1 技术分析 |
4.3.2 特制钢筘设计 |
4.3.3 试验 |
4.3.4 结果与讨论 |
4.4 方向思维法创新设计的实施与效果——真丝纬曲绸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松紧组织配置的丝织物平面平整性研究 |
5.1 织物结构对织物平面平整性影响理论分析 |
5.1.1 松紧组织配置下织物区域扩约原理 |
5.1.2 影响区域扩约的因素 |
5.2 松紧组织方格配置织物区域扩约试验 |
5.2.1 试样设计 |
5.2.2 测试指标与分级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i-Y、Pw-Y、b-Y 曲线基本特征 |
5.3.2 单因素影响分析 |
5.3.3 多因素影响的正交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丝线在织物中的截面形态特征研究 |
6.1 织物中丝线截面形态分析 |
6.2 试验 |
6.2.1 试样 |
6.2.2 切片制作与观测 |
6.2.3 丝线截面形态表征值选取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织物中丝线截面的基本形态特征 |
6.3.2 织物密度对丝线截面延宽系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
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 |
致谢 |
(8)广州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和优化 |
1.2.1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
1.2.2 出口商品的优化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1.4 参考理论 |
2 近十年来广州市出口商品变化及现状 |
2.1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2.2 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对新兴市场出口持续增长 |
2.3 一般贸易出口持续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占比缩小 |
2.4 出口的主体由外资企业独占鳌头转向外资、国企民营齐头并进 |
2.5 贸易结构不断完善 |
2.5.1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
2.5.2 贸易市场不断增加 |
2.5.3 知识流程外包发展势头迅猛 |
2.5.4 企业外包领域不断拓展 |
3 广州市出口商品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 |
3.1 广州市出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3.1.1 外需不振,缺乏长期订单 |
3.1.2 出口企业效益下降 |
3.1.3 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低下,出口商品附加值低 |
3.1.4 出口商品市场过于集中 |
3.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3.2.1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减少 |
3.2.2 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对出口商品造成影响 |
3.2.3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的影响 |
3.2.4 引进产业较单一 |
3.2.5 加工贸易比重过大 |
3.2.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 |
4 政府关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做的工作 |
4.1 国家、省、市关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标 |
4.2 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
4.3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水平,优化加工贸易企业结构 |
4.3.1 完善企业准入标准 |
4.3.2 研究建立加工贸易企业退出机制 |
4.3.3 促进经营主体多元化 |
4.3.4 促进加工贸易有序梯度转移,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 |
4.3.5 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用,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
4.3.6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 |
5 企业优化商品结构的案例 |
5.1 广州光宝集团 |
5.2 广州市晶华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5.3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5.4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5.5 广州镇泰集团 |
5.6 广州宏昌胶粘带厂 |
5.7 广州增城市广英服装有限公司 |
6 优化广州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
6.1 根据市场需求促出口商品升级 |
6.2 扩大内需减弱外部环境对出口商品的影响 |
6.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4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 |
6.5 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中韩服装营销渠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服装业发展背景 |
1.1.2 中韩服装营销渠道发展状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服装营销渠道的意义 |
1.2.2 中韩服装营销渠道比较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服装营销渠道相关概念 |
2.1 营销渠道概念界定 |
2.2 服装营销渠道的定义 |
2.3 服装营销渠道的类型 |
第3章 中韩服装零售渠道比较 |
3.1 中国服装零售渠道 |
3.1.1 中国服装零售渠道现状 |
3.1.2 中国服装零售渠道特征 |
3.1.3 中国服装零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
3.1.4 原因分析 |
3.2 韩国服装零售渠道 |
3.2.1 韩国服装零售渠道现状 |
3.2.2 韩国服装零售渠道特征 |
3.2.3 韩国服装零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
3.2.4 原因分析 |
3.3 中韩服装零售渠道比较分析 |
3.3.1 相同点分析 |
3.3.2 不同点分析 |
3.4 对中国服装零售渠道的建议 |
第4章 中韩服装批发渠道比较 |
4.1 中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 |
4.1.1 中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现状 |
4.1.2 中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特征 |
4.1.3 中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4.1.4 原因分析 |
4.2 韩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 |
4.2.1 韩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现状 |
4.2.2 韩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特征 |
4.2.3 韩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4.2.4 原因分析 |
4.3 中韩服装批发营销渠道比较分析 |
4.3.1 相同点分析 |
4.3.2 不同点分析 |
4.4 对中国服装批发营销渠道的建议 |
4.4.1 硬件的改善 |
4.4.2 软件的发展 |
第5章 中韩服装网络营销渠道比较 |
5.1 中国服装网络营销渠道 |
5.1.1 中国服装网络营销渠道现状 |
5.1.2 中国服装网络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5.1.3 原因分析 |
5.2 韩国服装网络营销渠道 |
5.2.1 韩国服装网络营销现状 |
5.2.2 韩国服装网络营销渠道特征 |
5.2.3 韩国服装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5.3 中韩服装网络营销渠道比较 |
5.3.1 性别差异 |
5.3.2 年龄差异 |
5.4 中韩两国网上购衣体验比较 |
5.4.1 购买 |
5.4.2 付款 |
5.4.3 送货 |
5.4.4 退货 |
5.5 对中国网络营销渠道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四、美棉2000年春夏时装面料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创新:驶入发展的快车道[J]. 刘岚. 中国服饰, 2009(Z1)
-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4]现代朝鲜族服饰色彩研究[D]. 李雪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D]. 郭星梅. 东华大学, 2016(02)
- [6]设计中国[J]. 《中国服饰》编辑部. 中国服饰, 2008(03)
- [7]基于视觉效应的丝织物创新设计与研究[D]. 眭建华. 苏州大学, 2012(05)
- [8]广州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及对策分析[D]. 邹媛媛. 广东财经大学, 2014(02)
- [9]中韩服装营销渠道比较研究[D]. 朱进涛. 北京服装学院,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