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与化学品商情(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娜[1](2020)在《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氧化乙烯产品由于具有独特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是近年来,随着下游用户对原材料消耗速度的逐渐减缓,以及国外产品良好的品牌效应冲击,导致当前市场竞争态势日益加剧。面对挑战,JLXY公司在PEO市场开拓上亟需对其原有策略进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在国内起步较晚,初入市场时期,根据当时情况落实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几年的拼搏,产品在市场上中逐渐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大,近几年,产品销售业绩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减缓趋势。JLXY公司逐渐意识到产品在市场营销策略中还存在较多不足,这将影响产品未来的市场开拓,进而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进程。本文在总结JLXY公司发展历程及聚氧化乙烯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市场细分STP原则及4P营销理论,综合分析了JLXY公司当前的营销现状。发现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产品、价格、促销及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企业内部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PEO产品市场细分评估,选择重点目标市场。同时针对不同市场提出了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对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策略,试图为公司营销策略提供新的指引方向。同时,为了策略能有效的实施,本文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制度、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措施,以推进和保障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有效实施,希望能够对行业内其他中小型企业的类似问题解决起到有益的借鉴,同时对于化工行业营销策略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刘仁庆,刘军钛[2](2019)在《关于建设造纸博物馆的思考与建议》文中提出纸张与人民生活和各行各业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识纸张的生产过程。博物馆利用展品和语言手段进行展示,可以有效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造纸行业。此外,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依托于过去取得的成果,造纸博物馆则为保存造纸的传统价值、传承行业的历史进步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业界可以从历史遗产中汲取营养,同时启迪未来。本文对建设造纸博物馆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建议供参考。
常涛[3](2017)在《我国造纸行业的部分期刊信息》文中研究说明虽然本人从事编辑事业已有十余年了,由于所从事专业的原因,一直没有关注造纸行业和此行业期刊的发展。此次,因工作调整才有此学习的机会。查阅资料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造纸行业的期刊也正发生着有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停刊、更名、报道范围发生变化等很多方面。因此,编辑整理了公开发行的造纸行业期刊的信息,以便于那些还不完全掌握这些变化的作者和读者进一步了解本行业期刊的发展变化及与各期刊联系。同时,也希望此文能被更多的作者和读者看到,并广而告之,从而避免再有人被别有用心者发布的虚假信息所蒙蔽。需要说明的是,有内部资料性质的期刊,其办刊水平较高,报道内容信息量较大,因为公开发布的期刊信息不多,为使得信息准确,此次没有整理。此外,在整理时编辑自作主张地删除部分期刊的自我评价,具体期刊如何可由读者和作者评判。考虑不周之处,希望同行谅解。
胡玉梅[4](2009)在《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纸张增强剂的聚合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利用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新型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纸张表面施胶剂——HSAE-321;同时使用α-淀粉酶对木薯原淀粉进行改性,制得高固含量(25%)低粘度的酶转化淀粉,研究了酶转化淀粉的工艺条件,并将制成的酶转化淀粉与合成表面施胶剂HSAE-321复配后共同用于瓦楞原纸的表面施胶,探讨了施胶剂配比和施胶量的变化对施胶效果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苯乙烯-丙烯酸酯类造纸表面施胶剂——HSAE-321,并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表征。2.对酶转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原木薯淀粉浓度25%,保温温度47℃,保温时间10min,pH值6.4,α-淀粉酶用量0.06IU/g为酶转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淀粉糊液的粘度为12.7mPa·s。3.在表面施胶应用实验中,选用酶转化木薯淀粉与自制的聚合物表面施胶剂HSAE-321复配使用,因为酶转化淀粉用于表面施胶可以提高淀粉的施胶量,加入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后,可很好地改善纸页的抗水性能,同时也能明显改善纸张的强度性能。将表面施胶后的纸样再进行进一步的性能测试:包括干、湿环压强度,抗张强度(裂断长),表面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HSAE-321与酶转化淀粉复配后的表面施胶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酶转化淀粉。当HSAE-321与酶转化淀粉配比1:8时,与原纸相比,干、湿环压指数提高了75%、125%:裂断长提高了82%;瓦楞纸表面抗水性能也有明显提高,所以最佳施胶配比是HSAE-321:酶转化淀粉为1:8(固含量的比)。4.施胶液的用量不同,对瓦楞原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纸张的强度性能也不同。随着施胶量的增加,纸张的干、湿环压指数、裂断长和抗水性能先提高后降低。所以施胶剂的用量并非越大越好,实验中使用的复配施胶剂(HSAE-321:酶转化淀粉为1:8)的用量在5.5g/m2左右时效果最佳。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对纸张性能的要求,调节施胶量,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5.通过纸张表面和断面的SEM图可以看出HSAE-321与酶转化淀粉复配后的施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很好地渗入纸张内部,使纸张纤维之间的结合更密实,从而提高纸张的抗水性能及强度性能。6.表面施胶实验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用量为0.06IU/g,原淀粉(木薯)浓度:25%,HSAE-321:酶转化淀粉为1:8(固含量的比),复配施胶剂(HSAE-321:酶转化淀粉为1:8)的用量在5.5g/m2左右。
冯晓玲,赵放[5](2006)在《中国造纸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造纸业作为少数供不应求的基础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目前中国造纸业的贸易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贸易逆差的包括原料、产品、微观企业和技术装备在内的深层结构性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建议。
姚献平,郑丽萍[6](2006)在《对我国造纸化学品“十一五”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文中提出详细综述了造纸化学品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十一五"发展思考和建议。
顾民达[7](2006)在《造纸工业的发展与化学品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1.造纸化学品应用的重要意义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
安庆坤[8](2005)在《麦草—杨木混合浆生产中性高白度纸的研究》文中指出漂白杨木浆白度稳定性比漂白麦草浆要好,且漂白杨木-麦草混合浆(各50%)的白度稳定性也远优于漂白麦草浆。从物理强度分析发现漂白杨木-麦草混合浆的性能介于漂白杨木浆和漂白麦草浆之间,在漂白麦草浆中配用漂白杨木浆将明显提升了漂白麦草浆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湿部pH值控制在7.5~8.5,阳离子助剂对纸料的吸附效果最好,碳酸钙填料吸附的化学药品最少,而且相对高的pH值有助于AKD施胶反应活化能的降低。AKD胶的浓度以1%左右分散性能和吸附能力最好,在浆浓1.0%左右时施胶效果最好。纸料的稀释使用白水时AKD的施胶效果好于使用清水,可能原因为白水中有部分未留着的AKD,实际上提高了系统中AKD的加入量。 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高,纤维易着色,而且色牢度高,特别是耐晒型直接染料的耐晒牢度达到4-5级,能够保证纸面色相的稳定性。VBK荧光增白剂是将VBL进行改性后的产品,呈青光微紫,增白性能极好,溶解性好,反应好,经实验,该增白剂用量能达到15‰不返黄,用量到6‰时,原料白度就能提高到110%(ISO),返黄值小,VBK是生产高白纸的最佳增白染料。 硅铝微粒助留系统对纸料的助留助滤性能优于常规CS-CPAM助留助滤体系,而且CS-CPAM-硅铝微粒助留助滤体系又要胜于CS-硅铝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硅铝微粒系统适合高剪切力下使用,形成的絮聚体细小、紧密而牢固,脱水速度快,滤液浊度低。 氧化淀粉加表面施胶剂SAA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抗水功能和成膜能力,尤其适应高加填纸和细小组份含量高的纸种。SAA表面施胶剂与氧化淀粉配合,使得纸的表面强度提高了50~150%,表面吸水值下降了18%。 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中性造纸工艺、高效微粒助留助滤技术及合成表面施胶剂的纸表面处理技术,高配比草浆也能造出和全木浆相当质量的纸。生产的纸张各项物理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用户反馈,各项印刷性能良好。
郭兴鲁[9](2005)在《中国造纸产业主力阵容正在沿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进》文中研究说明鲁、浙、苏、粤四大纸业板块综合考察报告上)中国造纸产业主力阵容鲁、浙、苏、粤四大纸业板块各具特色。中)四大板块所在三大经济活跃带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及环渤海经济圈具大综有五合优势。下)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对分布在国内三大经济活跃带的四大纸业板块综合考察后所得到的根本启示。
二、造纸与化学品商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与化学品商情(论文提纲范文)
(1)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化工产品及聚氧化乙烯的概念及特点 |
2.2 营销相关理论 |
第3章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现状 |
3.1 JLXY公司及产品概况 |
3.1.1 JLXY公司概况 |
3.1.2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开发历程 |
3.1.3 JLXY 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销售情况 |
3.2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营销现状 |
3.3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营销调研 |
3.4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
第4章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科技因素 |
4.2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微观环境分析 |
4.2.1 行业环境分析 |
4.2.2 供应商因素分析 |
4.2.3 客户需求因素分析 |
4.2.4 竞争者因素分析 |
4.2.5 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6 客户关系分析 |
4.2.7 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5章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改进策略制定 |
5.1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产品定位 |
5.2 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改进 |
5.2.2 价格策略改进 |
5.2.3 渠道策略改进 |
5.2.4 促销策略改进 |
第6章 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的保障措施 |
6.1 制度保障 |
6.2 人力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6.4 资金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关于建设造纸博物馆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构思 |
二、凸显特色 |
三、收集展品 |
四、布展多样 |
(4)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纸张增强剂的聚合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表面施胶概况 |
1.1.1 表面施胶的意义 |
1.1.2 表面施胶的作用机理 |
1.1.3 表面施胶的方法 |
1.1.4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 |
1.1.5 影响表面施胶的因素 |
1.1.6 表面施胶剂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
1.2.1 丙烯酸酯 |
1.2.2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提高纸张强度性能,赋予其良好的抗水性 |
1.3.2 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方法 |
2.3.1 HSAE-321的制备 |
2.3.2 聚合物乳液的性能检测方法 |
2.3.3 酶活的测定方法 |
2.3.4 淀粉粘度的测定方法 |
2.3.5 表面施胶液的配置 |
2.3.6 表面施胶的方法 |
2.3.7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SAE-321产品性能检测结果与表征 |
3.1.1 HSAE-321的T_g分析 |
3.1.2 HSAE-321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 木薯淀粉作表面施胶剂对瓦楞纸性能的影响 |
3.2.1 木薯淀粉粘度的测定 |
3.2.2 木薯淀粉的粘度(以浓度计)对瓦楞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
3.2.3 α-淀粉酶用量对木薯淀粉粘度的影响 |
3.3 HSAE-321表面施胶剂应用的研究 |
3.3.1 HSAE-321表面施胶剂对瓦楞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2 施胶量对瓦楞纸强度性能的影响 |
3.3.3 施胶后瓦楞纸的SEM分析 |
3.3.4 经济效益简析 |
4 结论 |
5 展望 |
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5.2 还需进一步做的工作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中国造纸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造纸业发展及纸产品贸易现状 |
二、现阶段中国造纸业结构性矛盾分析 |
1.资源不足, 原材料结构不合理 |
2.高中低档纸产品结构失衡 |
3.企业所有制类型结构失衡, 核心竞争力差 |
4.装备水平落后, 技术结构失调 |
三、解决目前中国造纸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
1.加快“林浆纸一体化”的进程, 扩大废纸的回收和利用 |
2.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提高核心竞争力 |
3.重视引进装备的消化创新, 提升造纸业的技术结构 |
四、结 语 |
(8)麦草—杨木混合浆生产中性高白度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AKD中性造纸技术 |
1.3 纸的染色增白技术 |
1.4 助留助滤及清洁生产技术 |
1.5 纸的表面处理技术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漂白杨木-麦草浆的性能 |
第三章 漂白麦草-杨木混合浆AKD中性施胶工艺研究 |
3.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施胶工艺 |
3.1.2.2 施胶度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AKD施胶 |
3.2.2 PH值对AKD施胶的影响 |
3.2.3 纸料稀释水对AKD施胶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漂白麦草-杨木混合浆调色及增白性能 |
4.1 纸的调色 |
4.2 增白、调色工艺的研究 |
4.2.1 中性高白度纸的要求及未调色纸的色相 |
4.3 实验方法及原料 |
4.3.1 实验原料 |
4.3.2 主要仪器 |
4.3.3 调色实验方法 |
4.3.4 增白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染料的选择 |
4.4.2 增白剂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配比漂白草浆中性高白纸微粒助留系统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阳离子淀粉用量对系统助留助滤影响 |
5.2.2 CPAM对系统助留助滤影响 |
5.2.2.1 CPAM用量对系统助留助滤影响 |
5.2.2.2 不同剪切力下CPAM硅铝微粒系统有助留助滤性能 |
5.2.3 硅铝微粒添加量对系统助留助滤性能影响 |
5.2.4 浆料pH值对体系助留助滤性能影响 |
5.2.5 硅铝微粒用量对白水浊度的影响 |
5.2.6 硅铝微粒系统与膨润土/CPAM系统助留助滤性能的比较 |
5.2.7 硅铝微粒系统对抄纸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纸的表面增强处理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与工艺 |
6.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在酸性纸上的应用实验 |
6.2.2 在AKD施胶纸上的应用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性高白纸技术生产实践 |
7.1 生产原料与工艺 |
7.1.1 生产原料 |
7.1.2 AKD中性施胶试验方案 |
7.1.3 试验方案 |
7.2 生产试验结果与讨论 |
7.3 试验结果分析 |
7.4 成本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造纸与化学品商情(论文参考文献)
- [1]JLXY公司聚氧化乙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孙丽娜. 吉林大学, 2020(08)
- [2]关于建设造纸博物馆的思考与建议[J]. 刘仁庆,刘军钛. 纸和造纸, 2019(01)
- [3]我国造纸行业的部分期刊信息[J]. 常涛. 天津造纸, 2017(01)
- [4]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纸张增强剂的聚合和应用研究[D]. 胡玉梅. 天津科技大学, 2009(S1)
- [5]中国造纸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J]. 冯晓玲,赵放.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 [6]对我国造纸化学品“十一五”发展的思考和建议[A]. 姚献平,郑丽萍. '2006中国造纸化学品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6
- [7]造纸工业的发展与化学品的研制[A]. 顾民达. '2006中国造纸化学品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6
- [8]麦草—杨木混合浆生产中性高白度纸的研究[D]. 安庆坤.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中国造纸产业主力阵容正在沿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进[A]. 郭兴鲁. 2005年涂布加工纸技术及造纸化学品应用国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