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组建中国环境规划院(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明,程瑞梅,肖文发,盘凯筠,钱法文[1](2020)在《水鸟监测:历史与现状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水鸟监测是了解水鸟种群和分布动态、开展水鸟和湿地保护的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在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水鸟处于上层,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预示较低营养级生物类群的改变,因此,水鸟的变化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指标。英国鸟类学信托基金会(The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BTO)于1928年开始的在全英国开展的苍鹭(Ardea cinerea)繁殖巢调查,是世界水鸟统一监测活动的开端,也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繁殖水鸟监测活动。自此以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陆续开展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水鸟监测计划,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全球性的水鸟监测计划和活动。中国的水鸟监测活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针对濒危的鹤鹳类开展繁殖、迁徙和越冬调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在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下,中国逐渐形成了地区性的和针对物种的各类水鸟监测活动和计划,例如,中国的保护区参与了亚洲隆冬水鸟普查,开展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濒危物种的种群和分布的监测等。近年来,作为水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的水鸟监测活动发展极为迅速。在总结全球水鸟监测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水鸟监测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分析中国水鸟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全类群水鸟监测、通过培训以提高监测人员的鸟类识别和统计技术、动员公众力量参与监测活动等建议,以促进中国水鸟监测事业的全面发展。
蒋洪强,卢亚灵,周思,杨勇[2](2019)在《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大数据是为生态环保决策管理提供服务的大数据集、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总称。生态环境大数据除了具有大数据的"6V"特征,还具有高维、高复杂性、高不确定性的"三高"特性。本文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出发,阐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大数据的"萌芽—探索—应用—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科学研究、商业应用和政府决策等领域的主要应用,总结了基于第四研究范式的生态信息学理论基础和依托于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面临的三大挑战,提出了未来生态环境大数据五大热点方向,生态环境大数据必将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庆华,杨晓丹[3](2018)在《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与专业教育改革》文中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在理论与现实的映射中动态调整、循环反馈,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学科完善路径。文章基于规划设计机构的一线实践经验,从理论复杂性、实践复杂性和导向复杂性出发,探索传统空间规划日益凸显的公共政策属性问题,进而提出"1+3"的规划专业教育改革设想,即以正确价值观为1个基准,以3个结合为培养方向,包括专业技术与宏观思辨结合、常态规划与非常态应对结合、工程专才与管理通才结合。希望这一讨论能够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实践和专业教学提供借鉴。
顾磊[4](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何岚[5](2016)在《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制造范式转型的现实需求相融合的产物。传统制造范式无法通过渐进改良而消除的弊端和全球制造业在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可持续制造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转型的共同取向。本文在对可持续制造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出评价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制造业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把生态创新作为制造业从传统范式向可持续范式转型的重要手段,从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组织生态创新、商业模式生态创新4个方面研究重庆制造业转型的整体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面临的核心问题。力图在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总体行动框架,并为政府制定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需求侧实证依据。可持续制造是一种能使制造业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改善雇员、消费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制造范式。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提高是在不减少生态、经济、社会任何一方资本存量的同时实现三种资本总和增加的帕累托改进。按照“基于主题的框架”,建立起涵盖生态、经济、社会3个维度,包括自然资源使用、废物排放、企业经济绩效、行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内部公正6个主题的地方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5个具体指标评价自2004年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后重庆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变化情况。发现:虽然重庆制造业自2004年实施战略调整后,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提升,但未来的发展存在众多隐忧。按照生态创新的层级模式,重庆制造业已普遍进入以效果为导向的工艺生态创新阶段;产品生态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普遍取向;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在实际运营活动中实施了一些零散的组织生态创新行为,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大都不健全,企业间围绕产品价值链的合作率较低,工业共生网络生长缓慢;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开展较少,主要的倾向是实施产业链纵向延伸策略。企业规模和所有权性质这两个组织特征与生态创新的开展有一定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拥有量,所有权性质则对组织文化特征和管理模式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生态创新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之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更强调市场导向、更重视内外协同、更需要先进企业文化的催化及温和竞争环境的涵养。在众多影响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因素中,新技术的诞生和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创新比起一般创新更需要公共政策的驱动。但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有所不同。推动工艺生态创新,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创新动机、再分配创新资源、扩散创新成果、保护创新收益;推动产品生态创新的政策应主要作用于市场及营销、内外协同、企业文化、竞争环境4个影响因素,促使企业将环保认知转化为产品生态创新行为;推动组织生态创新的政策重点应放在促进工业共生网络,尤其是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上,围绕“产业链规划”、“企业的选择和匹配”、“建立共生机制”、“环境评估和监控”这4个核心要素开展;推动商业模式生态创新,政策主要是促进环境价值观的植入、搭建工业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在价值网络中发挥“元治理”作用。
袁玮[6](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杨珍华[7](2014)在《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庞大人口总量、全球水危机和水资源紧张背景下,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由此引发了国际水道国家之间的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之争端。显然,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跨界水资源法的现实必要性。虽然目前国际社会的努力还尚未使跨界水资源的重要法律正式生效,但是其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已经构筑了一套初具雏形的跨界水资源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体系。本文旨在对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实需要、跨界水资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演变进行必要的梳理,并探讨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问题、分配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加强对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印在跨界水资源上的开发利用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具体而言,它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关于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本章从跨界水资源的定义和类型入手,主要论述了当前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两国的合作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冲突与合作是跨界水资源的共有的特征,中印跨界水资源亦不可避免。这进一步地引出了加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分析。该部分主要包含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及其演变进程。本章不但剖析了跨界水资源法的主体及研究对象-国际河流、国际湖泊和跨界含水层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其主体,而且从全球视角论述了跨界水资源法的演变进程,并提出跨界水资源法是国际法和国际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阐述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权问题。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国际法的主权观;(2)跨界水资源法的水权论;(3)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上的绝对性;(4)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上的相对性等。其中,重点对该水资源的水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进行研究,并在多语境下、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化了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认识,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第四章探讨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论文先从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现状入手,客观地指出了当前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再援引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法理基础,之后再结合全球多种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实践,具体地评述了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四大因素,如水资源分配的目标、气候和水文、地下水、文化和宗教因素等。第五章主要剖析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部分先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着手,指出当前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国际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水法等相关理论,分析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国内法、国际法基础,论证构建中印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多个方面的构建对策。第六章涉及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本部分不但审视涉水条约中的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而且还剖析以常设国际法院、国际法院和非政府组织构成的第三方在解决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中的作用,之后还论证了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其外在基础和原则与方式,指出其构建的路径。结论部分着重总结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特点和缺陷,并从国际社会、中国与印度、国际河流委员会管理机构、《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即将生效之际、国际组织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韩金伟[8](2012)在《既是压力 也是动力——记农工党党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文中提出青山绿水的家乡环境让他从小就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工作近30年始终站在环保科研第一线,先后获得国家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杜邦环境新闻人物等荣誉。他就是农工党党员、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
刘敏[9](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张庆彩[10](2010)在《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组建中国环境规划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组建中国环境规划院(论文提纲范文)
(1)水鸟监测:历史与现状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水鸟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
1.1 国家层面的监测 |
1.2 区域层面的监测 |
1.3 全球性的监测 |
2 中国的水鸟监测 |
2.1 监测历史 |
2.2 重要水鸟监测 |
3 促进中国水鸟监测发展的建议 |
3.1 有计划地组织和协调水鸟监测工作 |
3.2 统一水鸟监测方法 |
3.3 扩大水鸟监测类群 |
(2)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生态环境大数据概念及特征 |
2 发展历程及应用 |
2.1 发展历程 |
2.2 研究与应用 |
3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2 技术方法 |
3.3 研究的关键环节 |
4 面临的主要挑战 |
5 热点发展方向 |
(3)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与专业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城乡规划的复杂背景 |
1.1 复杂理论背景 |
1.2 复杂实践背景 |
1.3 复杂导向背景 |
2 城乡规划公共属性的凸显 |
2.1 城乡空间的公共属性 |
2.2 规划工作的公共属性 |
3 规划教育应对:“1个基准, 3个结合” |
3.1 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为基准 |
3.2 专业技术与宏观思辨结合的能力训练 |
3.3 常态规划与非常态应对结合的专业意识 |
3.4 工程技术专才与规划治理通才结合的培养方向 |
4 结语 |
(4)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可持续制造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可持续制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2.2 生态创新理论及其与可持续制造的关联 |
2.3 向可持续制造转型的总体行动框架 |
3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及可持续性评价 |
3.1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 |
3.2 重庆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 |
3.3 重庆制造业生态创新研究数据的获取 |
4 重庆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分析 |
4.1 重庆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概况 |
4.2 组织特征对工艺生态创新的影响 |
4.3 组织特征影响工艺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 |
4.4 政策启示 |
5 重庆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分析 |
5.1 重庆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概况 |
5.2 组织特征对产品生态创新的影响 |
5.3 产品生态创新的特异性影响因素 |
5.4 政策启示 |
6 重庆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分析 |
6.1 重庆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概况 |
6.2 组织特征与组织生态创新的关系 |
6.3 工业共生案例分析 |
6.4 政策启示 |
7 重庆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分析 |
7.1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内涵 |
7.2 重庆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现状 |
7.3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机理 |
7.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 |
7.5 政策启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重庆制造业生态创新调查问卷 |
(6)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1 基本理论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
4.1.1 创新活动特征 |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
5.1.3 “特区化”政策 |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
6.1 南京总体规划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现实意义 |
7.2 主要工作 |
7.3 主要观点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
7.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
第一节 跨界水资源的定义和类型 |
一、跨界水资源的定义 |
二、跨界水资源的类型 |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式及其演变 |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
三、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合作及开发利用现状 |
四、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及其演变进程 |
第一节 跨界水资源法的法理基础 |
一、跨界水资源法的主体 |
二、跨界水资源法的主要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跨界水资源法的演变进程 |
一、跨界水资源法的古代萌芽阶段(1648年之前) |
二、跨界水资源法的近代兴起阶段(1648-1914) |
三、跨界水资源法的现代发展阶段(1914-1966) |
四、跨界水资源法的当代成熟阶段(1966-) |
五、跨界水资源法演变进程的特点 |
第三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权问题 |
第一节 国际法的主权论和跨界水资源法的水权论 |
一、国际法上的主权观的演变 |
二、自然资源的主权观 |
三、跨界水资源法中的主权观和水权论 |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一、跨界水资源水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二、多语境下的中印跨界水资源的水权认识 |
三、应对中印跨界水资源水权问题的法律构建 |
第四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问题 |
第一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配现状 |
一、中印跨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法理基础 |
第二节 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与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 |
一、跨界水资源的分配模式 |
二、影响中印跨界水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一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概况 |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中印跨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中印的跨界水资源环境保护 |
二、跨界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 |
三、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机制 |
第六章 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一节 条约中的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 |
一、概述 |
二、涉水条法中和平解决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 |
第二节 第三方在解决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中的作用 |
一、概述 |
二、常设国际法院的作用 |
三、国际法院的作用 |
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三节 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争端解决机制 |
一、中印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
二、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行性 |
三、构建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
结论 |
一、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特点、缺陷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重要参考网址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既是压力 也是动力——记农工党党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论文提纲范文)
获奖项目的四大创新 |
30年始终站在环保科研第一线 |
议政建言立新功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论文选题 |
一、价值和意义 |
二、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
三、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
四、使用材料来源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历史及理论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历史 |
一、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二、现代环境法的产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 |
第二节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多维理论透视 |
一、自然科学基础 |
二、人文科学关注 |
三、社会科学应对 |
四、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去安全化理论 |
二、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生命周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二章 环境安全与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环境法的开创 |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触发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
三、政府决策的推进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开端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成长 |
一、内罗毕环境会议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 |
三、改革开放、法制重建的推动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成长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 |
一、里约环境会议的推进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勃兴 |
三、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依法治国的促动 |
四、环境安全凸显期的环境法治 |
第四节 中国环境法的完善 |
一、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加速发展 |
三、从接轨到融入世界 |
四、环境安全事件高发期的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日、欧盟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美国:从污染受害到引领潮流 |
二、日本:从“公害列岛”到“环境立国” |
三、欧盟:环保先锋的多级协同 |
第二节 印度、巴西、非洲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印度之得失 |
二、巴西之优劣 |
三、非洲之障碍 |
第三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一、美、日、欧盟同中国的比较 |
二、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的国际比较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趋势和转型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环境法治的得失 |
一、法律规范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治理 |
二、国际组织对环境法治的推动 |
三、国际环境法的成就及不足 |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化的中国环境法 |
一、中国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的环境法治 |
二、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成就和不足 |
三、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趋势及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 |
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博弈的性质与特征 |
二、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静态博弈分析 |
三、对中国角色及摆脱困境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治 |
附录一:中国现行主要环境保护法律 |
附录二:中国环境保护及其政策法律大事记(1972~2010年) |
附录三:中国缔结和签署的主要国际环境公约 |
附录四:国际环境保护与环境法治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外文专着与论文 |
二、中文专着与论文 |
三、媒体与网络 |
后记 |
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组建中国环境规划院(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鸟监测:历史与现状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J]. 李秀明,程瑞梅,肖文发,盘凯筠,钱法文. 湿地科学, 2020(06)
- [2]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进展[J]. 蒋洪强,卢亚灵,周思,杨勇.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6)
- [3]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与专业教育改革[J]. 周庆华,杨晓丹. 规划师, 2018(11)
- [4]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5]走向可持续制造:生态创新驱动重庆制造业转型研究[D]. 何岚.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
- [6]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7]中印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D]. 杨珍华. 武汉大学, 2014(06)
- [8]既是压力 也是动力——记农工党党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J]. 韩金伟. 前进论坛, 2012(06)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10]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D]. 张庆彩. 南京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