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苏区时的毛泽东与曾山(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21)在《帅才骁将黄公略(下)》文中指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1929年11月底,彭德怀、黄公略等率红5军主力开始向南游击。12月中旬,到达湘赣边的遂川一带。这时,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4军尚远在闽粤赣边区。中共赣南特委和湘赣边特委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拟将赣西南的独立第2、第4团及延福、富田纵队等地方部队,合编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他们要求红5军派黄公略去当军长,红5军党委答应了这一要求。
黄惠运[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曾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山,江西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军史学界整理了相当可观的文献、档案史料、画册和光盘资料,以及编纂出版回忆文章、研究专着、学术论文等,为曾山生平事迹研究奠定了史料与学术研究基础。一研究成果概观
陈静[3](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党员干部注重提升政治能力。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积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等,使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将党的政治建设放置中央苏区时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背景,认真梳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思考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和早期党的领导人的党建思想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为现实基础,梳理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主要从党的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生态和政治纪律等四个方面考察中央苏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概述了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和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等实践和经验。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开展各项政治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艰难的革命过程中党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脱离实事求是原则和偏离党内民主原则的失误。第四部分归纳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以史为鉴,以现实为依据,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文化,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促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杨露[4](2020)在《苏维埃政府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经验研究 ——以中央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毛泽东等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赣南和闽西一带创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孕育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在国家治理各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伟大尝试,对新中国成立后政权的建立、国家的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以中央苏区为例,对苏维埃政府机关党的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建的历史背景,详细认真地梳理出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建的主要特征,最后通过深刻思考得出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建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本文将按以下顺序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其次,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对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现实基础进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思路、观点和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础;再次,重点研究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描述中央苏区机关党的建设过程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对中央苏区机关党的建设的内涵、特点进行详细阐释;最后,提炼和总结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对新时代背景下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新时代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学习和参考。
高媛[5](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宣传工作作为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和统治阶级的青睐与重视。中央苏区时期,宣传工作诠释着革命战争年代特殊的政治主题。中央苏区的宣传工作,借助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向苏区的广大劳苦群众传递党的革命纲领,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将中国革命的危机形势直观地呈现在苏区群众眼前。由此,在群众心里埋下了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有其深刻理论渊源和现实环境。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宣传工作经验。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相关宣传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关于宣传工作的相关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依据。从现实环境来看,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也面临种种障碍:如中央苏区严峻的革命形势,党内宣传工作存在着失误和回击各种反动宣传等。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和掌握群众,以推动中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为进一步做好中央苏区宣传工作,中央苏区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区内逐步建立起党的宣传组织、军队宣传组织和群众性的宣传组织,通过向苏区内的群众和白区官兵进行宣传,旨在实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舆论欺骗、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动员群众参与革命的宣传目的。为此,中国共产党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关于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关于推翻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关于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的宣传、关于土地革命和“扩红”运动的宣传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理论的传播离不开传播载体的重要作用,党在中央苏区的宣传工作依托不同的宣传方式,如标语宣传、报刊宣传、文艺宣传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向群众进行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既产生了良好的动员效果,也使当时的宣传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宣传语言的通俗性和宣传效果的显着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的政治影响;有力支援了苏区内的革命战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央苏区党的宣传工作也存在着失误,如后期的宣传工作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党在中央苏区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应晓燕[6](2019)在《封锁与反封锁 ——中央苏区的经济困境与对外贸易》文中研究指明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实力、军队力量、势力范围等方面都与国民党相差甚远,一直存在着敌强我弱的态势,但在“围剿”与反“围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这是国民党所不能容忍的。国民党在军事手段无法消灭中共和红军的情况下,实行经济与军事相结合方式,一方面发动强大的军事力量包围中央苏区,另一方面配合着严密的经济封锁围困军民。日益加剧的困境,使中央苏区形成了强大的压力,物资短缺是中央苏区面临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党人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与地方势力以及白区商人进行商业贸易。中央苏区通过农产品的大量输出换取工业必需品运进苏区,有效的补充了军民生活物资,也为几次反“围剿”的成功提供物质基础。本研究通过梳理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区域历史,在分析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与封锁状况、中央苏区所面临的经济困境等史实的基础上,讨论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工作策略,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央苏区军民生活及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中央苏区面对国民党毫无畏惧、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和面对困难不慌不乱,用智慧和勇敢、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成为我党执政中对外贸易的宝贵经验。
董志新[7](2019)在《中央苏区时“《孙子》罪案”论争的现代启示——兼论毛泽东继承孙子兵学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央苏区到遵义会议,毛泽东因引用《孙子兵法》军事原则指导革命游击战争,遭到"临时中央"的"左倾"领导者强烈反对,双方发生激烈论争。毛泽东曾被剥夺政治军事领导权。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据理力争,改变了这种状况,使孙子兵学传承方向明确、方法科学、步入坦途,成为构建抗日战争战略和革命战争战略的有机成分和重要部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毛泽东探索到的增益文化自信、磨砺思想武器、贯彻批判精神、适应实际需要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仍有启示意义和助推作用。
罗平汉[8](2018)在《关于博古不让毛泽东随队长征问题的一点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毛泽东与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存在矛盾与分歧,所以许多关于长征着述都提到当时博古并不准备让毛泽东随队转移,是经过周恩来的争取毛泽东才走上了长征路;当时干部的去留博古有很大的发言权,但不能说是"博古设阴谋,借蒋介石之手除政敌";博古是革命者犯错误,与毛泽东是同志而不是敌我,他们之间的分歧不是要不要革命而是如何革命。
汤乐彩[9](2018)在《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时,深刻认识到妇女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巨大作用。因此,在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人民进行苏维埃革命时,非常重视发挥农村妇女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争取苏维埃革命斗争胜利进程中的作用,非常注重做好中央苏区广大劳动妇女的工作。中央苏区妇女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和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中央苏区的妇女工作,关系到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研究为当代妇女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本文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分析了女权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入、中央苏区妇女深受剥削和压迫、中国共产党对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总结和重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共妇女工作的指导。第二部分,概述了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各级妇女工作部门、培养妇女干部、制定各种保护妇女特殊利益的政策法规,为中央苏区的妇女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法律保障。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动员和典型示范等来开展中央苏区妇女工作,引导和吸引中央苏区妇女积极配合工作,支持和参加革命。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成效。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妇女自身的改变,包括中央苏区妇女社会生活、地位的变迁,文化知识的增长等内容;二是对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成效,主要包括参与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第四部分,考察了中央苏区妇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简要分析了其存在不足的主客观方面原因。主要存在着妇女委员不善其职、水平参差不齐;妇女工作者态度上的不重视和党的领导方式上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共缺乏相应的妇女工作的经验、传统观念对中共妇女工作者的束缚、党内“左”倾错误对妇女工作的影响。第五部分,提炼了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经验启示。主要是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注重妇女组织对妇女工作的指导,提高妇女的各方面能力,保障妇女的切身权益,重视发挥妇女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刘冲[10](2018)在《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妇女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妇女生存发展变革的引导力量。苏维埃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于根据地建立妇女组织,旨在解放封建礼教束缚下的赣南、闽西妇女群众,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同时,动员妇女参与革命。本文将中央苏区妇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妇女组织发展脉络,微观分析组织形态与人员结构,发掘妇女组织工作内涵,从多层面和视角,探究妇女组织在妇女解放、社会保障、战争支援层面起到的突出作用,全面总结妇女组织建设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提供历史借鉴。
二、中央苏区时的毛泽东与曾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苏区时的毛泽东与曾山(论文提纲范文)
(1)帅才骁将黄公略(下)(论文提纲范文)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
“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
(2)改革开放以来曾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成果概观 |
(一)资料编纂。 |
(二)回忆文章。 |
(三)研究专着。 |
(四)书评。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
1. 曾山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
2. 曾山一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 |
(二)苏区时期 |
1. 曾山与广州起义。 |
2. 曾山对创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
3. 曾山对江西苏维埃运动的重大贡献。 |
4. 曾山与罗坊会议。 |
5. 曾山对中央苏区的贡献。 |
6. 曾山的财经思想研究。 |
7. 曾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军事生涯。 |
(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
(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
1. 在安徽仙人洞隐蔽突围。 |
2. 曾山与东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 |
3. 曾山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贡献。 |
4. 曾山与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
5. 负责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和进驻上海。 |
(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
1. 曾山与救灾工作。 |
2. 曾山与江西、安徽及淮河治理。 |
(六)曾曾山山在在“文革”中 |
(七)曾山与毛泽东等革命战友的深厚友谊 |
1. 曾山与毛泽东。 |
2. 曾山与陈毅。 |
3. 曾山与谭启龙。 |
4. 曾山与陈正人。 |
5. 曾山与黄道。 |
6. 曾山与万海峰。 |
(八)曾山的革命精神与良好的家风家教 |
1. 曾山的革命精神。 |
2. 曾山与妻子邓六金的爱情婚姻。 |
3. 曾山良好的家风家教。 |
三研究思考与展望 |
(一)进一步搜集整理曾山生平与思想文献资料,建设曾山研究资料数据库。 |
(二)扩大研究队伍,成立曾山研究机构。 |
(三) |
(四)修建曾山纪念馆,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中央苏区时期 |
2.政治建设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 |
2.早期党的领导人对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
1.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 |
2.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 |
(一)坚定政治信仰 |
1.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 |
2.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3.站稳政治立场 |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1.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
2.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
3.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
(三)净化政治生态 |
1.加强政治制度的建设 |
2.批判和抵触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3.开展党内斗争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
(四)严格党的政治纪律 |
1.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维护党的纪律建设 |
2.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 |
3.建立健全中央苏区党内纪律监察机制 |
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 |
1.提升了大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
2.提高了人民群众拥党拥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
3.巩固了党在苏区执政的政治基础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局限性 |
1.“立三路线”脱离实事求是原则 |
2.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偏离党内民主原则 |
四、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二)牢固政治根基,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
(三)传承政治风范,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苏维埃政府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经验研究 ——以中央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
2.1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 |
2.1.1 大革命的失败 |
2.1.2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
2.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
2.2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基础 |
2.2.1 中央苏区时期的机关干部队伍状况 |
2.2.2 中央苏区时期的机关党组织建设状况 |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 以思想建党为基础,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 |
3.1.1 制定严密的学习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放松 |
3.1.2 废除原有的封建教育机构,建立新型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机构 |
3.1.3 创办革命刊物,发挥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 |
3.1.4 以标语口号、文艺创作为辅助,多管齐下加强机关党的宣传工作 |
3.2 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
3.2.1 以制度为保障,健全机关党组织完备体系 |
3.2.2 加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的培养,锻造机关党支部领导核心 |
3.2.3 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开展支部生活 |
3.3 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得力手段 |
3.3.1 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3.3.2 加强机关党员政治纪律教育,培育信仰坚定的机关干部队伍 |
3.3.3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 |
3.3.4 密切联系群众,培育“苏区干部好作风” |
3.4 完善监督机制,是保障机关党的建设成果的必要举措 |
3.4.1 建立党内纪检监督机制 |
3.4.2 成立政府监察机构 |
3.4.3 发挥群众监察组织作用 |
3.4.4 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 |
第4章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
4.1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4.1.1 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
4.1.2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 |
4.1.3 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
4.1.4 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4.2 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的建设的现实启示 |
4.2.1 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断推进政治建设 |
4.2.2 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高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 |
4.2.3 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建设 |
4.2.4 必须传承优良传统,建设新时代干部好作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缘由 |
一、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相关论述 |
(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相关论述 |
二、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现实环境 |
(一)中央苏区严峻的革命形势 |
(二)党内宣传工作存在的失误 |
(三)回击各种反动宣传的需要 |
第二章 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组织、对象与目的 |
一、宣传组织 |
(一)健全党的宣传组织 |
(二)建立军队宣传组织 |
(三)建立群众性宣传组织 |
二、宣传对象 |
(一)苏区群众 |
(二)白区官兵 |
三、宣传目的 |
(一)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
(二)揭露国民党的舆论欺骗 |
(三)动员中央苏区群众参与反“围剿”斗争 |
第三章 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内容、举措与特点 |
一、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内容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
(二)关于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 |
(三)关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 |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策的宣传 |
(五)关于土地革命的宣传 |
(六)关于“扩红”运动的宣传 |
二、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举措 |
(一)简洁明了的标语宣传 |
(二)自上而下的报刊宣传 |
(三)生动形象的文艺宣传 |
(四)平易近人的口头宣传 |
三、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特点 |
(一)宣传内容的针对性 |
(二)宣传形式的多样性 |
(三)宣传语言的通俗性 |
(四)宣传动员的有效性 |
第四章 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影响及启示 |
一、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历史成效 |
(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 |
(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的影响 |
(三)有力支援了苏区内的革命战争 |
二、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局限性 |
(一)“左”倾错误阻碍了党的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
(二)宣传工作一度脱离群众 |
三、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宣传工作要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 |
(二)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传播载体的作用 |
(三)宣传工作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封锁与反封锁 ——中央苏区的经济困境与对外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中央苏区 |
1.4.2 对外贸易 |
第2章 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区域历史概况 |
2.1 中央苏区的创建 |
2.2 中央苏区行政区域概况 |
2.3 中央苏区社会经济状况 |
2.3.1 自然环境概况 |
2.3.2 政治环境概况 |
2.3.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国民党的“围剿”与封锁 |
3.1 南昌行营与国民党的多次“围剿” |
3.1.1 南昌行营的设立 |
3.1.2 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
3.1.3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 |
3.2 国民党的封锁政策 |
3.2.1 物资封锁 |
3.2.2 保甲制度 |
3.2.3 组织民团 |
3.2.4 碉堡政策 |
第4章 中央苏区的经济困境 |
4.1 商业 |
4.1.1 剪刀差现象 |
4.1.2 商业凋零 |
4.2 食盐 |
4.2.1 价格昂贵 |
4.2.2 供应不足 |
4.3 粮食 |
4.3.1 粮价跌落 |
4.3.2 粮食短缺 |
4.4 药械 |
第5章 中央苏区对外贸易政策 |
5.1 成立对外贸易总局 |
5.2 推行关税制度 |
5.2.1 关税制度细则 |
5.2.2 关税制度实施 |
5.3 鼓励私商开展赤白贸易 |
5.4 完善苏区贸易交通网 |
5.4.1 交通运输机构 |
5.4.2 交通建设 |
5.4.3 贸易交通网形成 |
第6章 封锁线上对外贸易个案研究 |
6.1 江口贸易 |
6.2 赣江办事处贸易 |
6.3 钨矿贸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央苏区时“《孙子》罪案”论争的现代启示——兼论毛泽东继承孙子兵学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中央苏区到遵义会议关于“《孙子兵法》与现代战略”的论争 |
二、构建革命战争战略借重“科学真理”之“孙子规律” |
三、“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迪 |
(一) 增益文化自信 |
(二) 磨砺思想武器 |
(三) 贯彻批判精神 |
(四) 适应实际需要 |
(9)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3.创新之处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研究思路 |
2.论文结构 |
(四)关于妇女工作与妇女运动的相关说明、定性 |
二、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历史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1.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传入 |
2.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现实背景 |
1.中央苏区妇女深受剥削和压迫 |
2.中共对大革命时期妇女工作的总结 |
3.中共愈加重视中央苏区妇女的重要作用 |
(三)国际背景:共产国际对中共妇女工作的指导 |
三、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开展 |
(一)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组织保障 |
1.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建立 |
2.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运作 |
(二)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政策法规保障 |
1.《宪法大纲》的总体保障 |
2.保障妇女的参政权 |
3.保障妇女的土地权 |
4.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 |
5.保障妇女的婚姻自由权 |
(三)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人才保障——培养妇女干部 |
1.中央苏区妇女干部培养的主要形式 |
2.中央苏区培养妇女干部的主要内容 |
3.中央苏区培养妇女干部的主要成效 |
(四)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内容 |
1.思想教育 |
2.宣传动员 |
3.典型示范 |
四、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成效 |
(一)对中央苏区妇女的改变 |
1.社会地位提高 |
2.文化知识增长 |
3.社会生活变迁 |
(二)对苏维埃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
1.参加选举参与政权 |
2.参军参战支军慰前 |
3.发展生产购买公债 |
4.发展教育服务社会 |
五、中央苏区妇女工作中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中央苏区妇女工作中的不足 |
1.领导妇女工作的方法问题 |
2.妇女工作者自身的问题 |
(二)中央苏区妇女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
1.传统观念的束缚 |
2.中共缺乏妇女工作的经验 |
3.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对妇女工作的影响 |
六、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一)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经验 |
1.注重发挥中央苏区妇女的能动作用 |
2.注重保障中央苏区妇女的切身利益 |
(二)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的启示 |
1.要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 |
2.要保障妇女权益,提高妇女能力,推进妇女事业进一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10)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建立的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区域社会状况 |
一、赣南、闽西的社会与经济 |
二、赣南、闽西妇女生存状况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 |
一、妇女解放思想在赣南、闽西的传播 |
二、赣南、闽西早期妇女运动的实践 |
第三节 红色政权存在的现实需求 |
一、妇女参与革命的新认识 |
二、妇女参与革命的现实需求 |
第二章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大革命后妇女组织的逐步恢复 |
一、党内妇女组织的发展 |
二、妇女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群众妇女组织的重建 |
第二节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调整优化 |
一、“立三路线”与“取消主义” |
二、政府内妇女组织的调整优化 |
第三节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全新布局 |
一、党内妇女组织的完善 |
二、女工农妇代表会议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体系建设 |
第一节 妇女组织的运作管理 |
一、妇女组织的层级运作 |
二、妇女组织的层级管理 |
第二节 妇女组织的人员构成 |
一、闽赣早期妇运领导干部 |
二、外来女性革命精英 |
三、闽赣本地妇女干部 |
四、参与革命的基层妇女代表 |
第三节 妇女组织的队伍建设 |
一、开办培训班 |
二、派遣妇女干部进入学校学习 |
三、深入挖掘优秀妇女参与妇女工作 |
四、在实践中锻炼妇女干部能力 |
第四章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工作实践 |
第一节 妇女组织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
二、贯彻党的妇女工作路线 |
第二节 妇女组织工作的具体内容 |
一、妇女组织与行政管理 |
二、妇女组织与革命动员 |
第三节 妇女组织工作的行动特征 |
一、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
二、发挥妇女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三、重视革命宣传作用 |
四、群体整合开展运动 |
第五章 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实践效应 |
第一节 妇女组织与妇女解放 |
一、打破封建束缚 |
二、提升妇女地位 |
第二节 妇女组织与社会保障 |
一、优待红军家属 |
二、后方生产贡献 |
第三节 妇女组织与战争支援 |
一、扩大红军队伍 |
二、支援革命战争 |
结论 |
附录 中央苏区部分妇女组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央苏区时的毛泽东与曾山(论文参考文献)
- [1]帅才骁将黄公略(下)[J]. 陈宇. 黄埔,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曾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惠运.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7)
- [3]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陈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苏维埃政府机关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经验研究 ——以中央苏区为例[D]. 杨露. 南昌大学, 2020(01)
- [5]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研究[D]. 高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封锁与反封锁 ——中央苏区的经济困境与对外贸易[D]. 应晓燕. 南昌大学, 2019(02)
- [7]中央苏区时“《孙子》罪案”论争的现代启示——兼论毛泽东继承孙子兵学文化遗产的历史经验[J]. 董志新. 滨州学院学报, 2019(01)
- [8]关于博古不让毛泽东随队长征问题的一点探讨[J]. 罗平汉. 安徽史学, 2018(04)
- [9]中央苏区妇女工作研究[D]. 汤乐彩.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研究[D]. 刘冲.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