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锦杰[1](2021)在《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投资促进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产业结构生态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以绿色金融的外部性为前提,分析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在对绿色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水平的测度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机理、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三个层面,分别运用相关模型对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微观机理层面主要通过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传导路径层面主要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两条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在区域异质性层面主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绿色金融工具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本文把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有机结合,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系统解析绿色金融对企业经营绩效、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的综合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等四个层面提出以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在绿色金融对微观企业经营的实证研究中,本文以融资约束和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比较分析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与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而融资约束在绿色金融对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则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对比而言,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果要显着高于融资约束的调节效果。按照企业类型、产权属性以及企业规模等标准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对绿色企业而言,绿色金融对国有大规模环保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更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非国有以及小规模的绿色生产企业和绿色能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就污染企业而言,绿色金融对国有大规模的重污染企业的影响较为显着,且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非国有小规模的中、轻度污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分别以融资约束及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和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对环保企业而言,绿色金融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条路径进而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的提升。而对污染企业而言,绿色金融通过恶化企业融资约束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条路径共同作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推动作用超过了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在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本文根据环保产业和重污染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其增长率构建了产业结构生态化指标,并简要地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结果表明,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与重污染产业的逐渐萎缩,提高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考虑到经济增长会受到政策制定、落实和发挥等方面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整,上一期的经济增长水平也会影响当期的经济增长,因此,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反映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控制经济增长自身的内在冲击,以此检验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且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确实能够通过提高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及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且总效应中大约有22.96%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中介效应实现的,有55.38%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的。在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中,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着推动经济增长率及经济增长效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及不同类型绿色金融工具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且证券类绿色金融工具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着,信贷类绿色金融工具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以绿色金融作为门限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通过技术吸纳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即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GF≤0.2518)时,产业结构生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显着的,而随着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0.2518<GF≤0.3294),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着为正,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GF>0.3294),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显着性明显提高(1%的水平下显着),影响系数也进一步增强;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GF≤0.3051)时,技术吸纳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是显着的,但影响程度明显小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的影响程度。
张芳[2](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孙鹏[3](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鲁绍杰[4](2019)在《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创新”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倒逼中国经济向更清洁、更节约的方式转变。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缓解产业结构转型期的阵痛,带来经济发展新增长点。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黔中产业带”重要省份之一,承担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2018年绿色经济占比实现40%。同时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为贵州新时代科技创新带来新机遇,依托大数据平台,精确对准绿色产业发展所需,对于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带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后发赶超,谋划出一条有别于其他省份,带有贵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科技创新及绿色产业概念界定、相关文献及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首先提出本文对于绿色产业的概念界定,即产业绿色化发展与环保产业的集合。其次从生产要素供给端、消费需求端、产业生命周期端、产业链塑造端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证。再次从投入产出角度对贵州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全省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工业、旅游业绿色化发展及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最终通过分析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得出目前贵州绿色科技投入不足,从而导致绿色科技产出难以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最后,集合相关学者观点,构建以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质量、产业发展效率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熵值权重法,计算出贵州2007-2017年的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并发现指数变动表现为虽然指数稳步上升但增速慢的特征。同时,构建以研发支撑、物质基础、科技条件、教育储备4个一级指标,13个2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量化贵州科技创新指数,为两者耦合协调性发展评价奠定基础。其中通过运用协调度发展评价模型得出,2007-2017年贵州省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处于(0.03,0.4)区间,属于低度协调区。2017年协调度达到0.41,实现由低度协调区到中度协调区跨越,由此推断出的绿色产业生命周期实现由萌芽期到成长期的转变。在运用协调度模型证明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两个子系统之间共生关系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元统计模型,量化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差异。其中研发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回归系数最高,而研发经费的高投入同时为绿色科技创新奠定基础,体现出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文章最后通过对以日本、美国、瑞士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作用于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提出未来贵州绿色产业的发展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工业绿色发展为重点,旅游业绿色蓬勃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依托,加快智慧“绿色农业大脑”平台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信息网站建设;优化研发支出结构,增加绿色科技投入;构建区域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权保护、技术认证、绿色金融改革等制度供给,激活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活力,实现以绿色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以此提升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充分借助贵安新区作为全国综合性实验区的发展机遇,助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全丽丽[5](2019)在《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绿色产业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度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资源日渐短缺的严峻形势,需要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延边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也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但是在促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上,延边地区和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是一致的。延边地区的经济要想实现绿色转型,跟上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流,那就必须以理念的更新为先行,结合延边当地的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合理地调动域内优势资源的重组与配置,扬长避短,在绿色产业上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也就成为当今亟待关注和认真应对的研究课题。毋庸置疑,制约和影响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问题很多,有主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的问题与延边绿色产业发展具有因果性,有的问题与延边绿色产业发展则具有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就是从这些纷繁复杂、个别具体的问题入手,抽象出具有一般的、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问题,从而摸准延边绿色产业发展的命门与脉络,掌握其内在发展规律,以便促使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这种来源于现实的抽象就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延边绿色产业发展的本质,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延边展绿发产绿色产业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包括: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坚实的特色产业基础、多方位的政府政策支持、充沛的旅游文化资源。坐拥这些发展优势,通过多年的努力,延边绿色产业中的绿色工业、绿色农业以及绿色旅游业发展现状都呈现繁荣之势。但是,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查询方法在论述延边地区绿色产业的基础上,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延边州绿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尚待制定和出台、绿色产业的理念尚未彻底深入人心、绿色产业规模尚需拓展和扩大、绿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尚需提升、绿色产业领域的法规与条例尚待完善。详细分析这些问题的诱因,主要是因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绿色产业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流于形式、受制于本地天然的自然地理劣势、缺少相关领域的法律专业人才、业内高科技人才储量严重不足。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延边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下述五个方面的对策:第一,重视和做好绿色产业领域的长远规划。第二,借鉴和创新绿色产业理念推广的新模式。第三,盘活本地绿色产业经济循环支撑。第四,多措并举吸引和留住业内高科技人才。第五,向当地高等院校寻求法规方面的智力支持。
杨春[6](2018)在《泰兴市经开区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源日益稀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重要任务。经济开发区具有引领经济发展的特殊功能,它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会展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但也存在着阻碍工业生态化的发展的一些因素。产业绿色转型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若单纯依靠企业,而缺乏政府的引导和促进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分析研究产业绿色转型的相关政策支持机制对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公共政策和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泰兴市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还通过对法国和日本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得出适用于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启示。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泰兴市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的参与度不够,二是政策不完善,三是技术基础薄弱,四是投资体制不健全。特别是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绿色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集中分析研究了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支持现状的问题所在,从发展方向、财政税收、投资金融、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泰兴市经济开发区进一步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胡楠[7](2018)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注绿色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是完整的思想体系。针对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顺应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国际形势,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成为我国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更是我国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国外启示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直接来源是对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起步阶段、丰富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正式提出,标志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基本形成。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基本内容,包括实质与核心、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制度保障等理论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本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其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其基本要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是其基本目标;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通过“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生态红线”观念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阐释;通过“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上,它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二,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第三,完善生态制度体系;第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第五,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六,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黄晓杏[8](2016)在《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基础上,增加了“绿色化”,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这一背景下,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清洁、节能、环保的绿色经济,培育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此过程中,绿色创新是构建绿色产业和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绿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创新能力尚为薄弱,绿色创新绩效不容乐观,如何促进绿色转型和绿色创新绩效的提升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本文从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背景出发,梳理和界定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绿色创新的机理这一研究命题,提出了三个科学问题:(1)绿色创新的发展在微观层面有何内在规律?(2)为了促进绿色创新,如何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对绿色创新进行制度设计?(3)如何测度和提升绿色创新绩效?针对这三个科学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系统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资源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鉴于我国绿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深入剖析了实施绿色创新比较成功的三个典型案例,即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制造及其服务、江西铜业集团的循环经济发展、江西省规模养猪引领的生态农业,通过对三个案例企业的调查分析、理论推演和访谈佐证,参考宏观层面的绿色发展状况,归纳出绿色创新的技术路径:传统工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绿色产品链创新→绿色业态创新(绿色转型),从中提炼出绿色产品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绿色产品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关键环节。其次,针对这三个环节,利用相关经济学原理,以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绿色发展为对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出解析解,寻求绿色创新发展阶段转化的技术经济条件。绿色产品与技术研究开发贯穿在绿色创新的全过程,对于第一个关键环节,建立了一个绿色产品(技术)研究开发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降低研发投入是绿色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企业可通过增强自身的组织学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降低风险成本,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实现绿色产品(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必须要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第二个关键环节,构造了传统模式和专业化定型制造生产模式的数学模型,对两种生产方式求出最优解,通过比较,结果表明: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传统模式,企业可通过创新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提高科技进步和管理效率及资金和劳动生产效率,通过契约建立有效的企业联盟来减少交易费用,从而促进绿色产品(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第三个关键环节,针对金达莱环保公司利用“互联网+”从提供污水处理设备转变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转型事实,构建数学模型对两种服务模式中企业和用户的支付费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用户而言,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支付成本均小于前者,企业通过了解本行业的绿色技术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拓展业务范围,借此进一步引导和扩大绿色需求,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这三个模型虽然主要针对金达莱环保公司建立的,只要适当进行结构调整,其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于其他企业、其他情景也是适合的。再次,本文继续从微观层面深入探析了绿色创新各利益主体的复杂内部利益关系,分析绿色创新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地方政府-企业”、“企业-消费者”两组动态博弈模型,利用雅可比矩阵的稳定性判断影响博弈方策略选择的几个参数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是否实施绿色创新受政府监督、政府补贴、对污染物超标排放及损害公共利益事件的处罚力度、企业的声誉效益、绿色产品的价格几个参数的影响,企业严格自律、良好的社会舆论机制、政府严加监管并适当补贴、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增长是实现博弈三方共赢的关键。最后,从宏观层面,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例,利用模糊ahp法,从环境绩效、创新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四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创新绩效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层次总排序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确定了排在前列的4个投入指标(环保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研发经费投入(r&d)、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4个产出指标(环保产业产值、专利授权数、新增就业岗位数、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分别将其作为后续dea计算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由此计算了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过去16年的绿色创新绩效值,比较了江西省各地级市的绿色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最后,用面板tobit法对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创新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绿色创新综合效率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除了南昌市和景德镇在部分年份的绿色创新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以外,其他城市的绿色创新绩效值均为DEA无效。从分解的技术效率来看,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绿色创新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说明绿色技术创新正在起到促进作用;江西省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较差,表明江西的绿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从各个城市1999-2014年分解的技术效率平均水平来看,江西省11个地级市均处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无效状态,规模效率高于纯技术效率的城市分别有南昌、萍乡、鹰潭、吉安、抚州;景德镇、赣州、九江、新余、宜春和上饶的绿色创新纯技术效率值高于规模效率。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绿色创新绩效的差异较为明显,南昌、景德镇、九江的绿色创新绩效值在11个城市中领先地位,处于第一梯队;新余、鹰潭、萍乡、赣州四个城市的绿色创新绩效水平较为接近,但与以上三个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属于第二梯队;吉安、宜春、抚州、上饶四个城市的绿色创新绩效值的平均值低于前两类梯度的城市,属于第三梯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对绿色创新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和市场需求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不显着。究其原因,虽然国家和地方就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法律法规对绿色创新的作用不明显;江西目前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需求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任务。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1、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绿色创新发展的技术路径和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创新技术路径中的三个关键环节的数学模型,求出解析解,对不同阶段转化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路径、机制和着力点。2、从制度层面入手,分析了绿色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即政府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构建了反映创新主体的行为决策过程的博弈模型,通过探析绿色创新各利益主体的复杂内部利益关系,提出了当前促使绿色创新的关键参数条件及保障措施。3、绿色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社会绩效部分,利用模糊AHP和DEA相结合对针对省域(江西)范围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江西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对于落实江西省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伟平[9](2015)在《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经历着较为艰难且漫长的经济复苏过程,发达经济体受制于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经济体在肩负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任的同时,也亟待经济转型。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之一,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绿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为主要内容,最终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早在2007年巴厘岛气候会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倡议开启“绿色经济”新时代。2012年“里约+20”峰会上,各国就发展绿色经济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鼓励各国实施与各自国情相适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经济增长较依赖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此,绿色经济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绿色经济发展愈发重视,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资源、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我国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为研究视角,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石,借鉴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实践,综合运用系统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探索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绿色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第三章为现状分析,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提炼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第四章为国际经验借鉴,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五章为国内经验借鉴,探讨我国上海市、深圳市、长株潭城市群、云南省等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经验。第六章为博弈模型构建,基于博弈论视角构建多主体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框架。第七章为对策建议,从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合理分配利益和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路。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阐明研究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和构想。本文主要研究结论:(1)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各利益相关者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各利益主体通过反复博弈,意识到不合作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明显小于合作所带来的长期收益时,就会调整自身策略选择,减少彼此分歧,逐步扩大合作的选择空间,使博弈从非合作向合作转变,最终实现多方利益均衡。(2)政府应依托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强化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培育各利益主体的绿色经济价值观,完善绿色经济机制;企业应改进产品技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声誉,抢占绿色产品市场;消费者应改变消费偏好,树立科学的绿色产品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3)应通过政府承担部分成本、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及促使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等手段合理分摊绿色成本;应通过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保障企业合法收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措施合理分配绿色产品收益;应通过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标志认证、构建品牌信誉制度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式完善绿色产品市场机制。(4)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战略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应良性互动,各尽其能,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冯方祥[10](2013)在《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产业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呼伦贝尔自然资源丰富,草场面积大,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引进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系统深入地研究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有助于拓展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可为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减少资源消耗和加快草地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呼伦贝尔绿色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采用SWOT分析、层次分析(AHP)、生命周期评价和情景分析等方法,探讨绿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阶段、评价农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并最终实现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优化布局和政策建议的制定,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对呼伦贝尔市现有产业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2000年以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GDP增长率平均值仅为6.8%,2000年超过10%,2003年以后GDP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表明呼伦贝尔步入快速发展期;从GDP分配而言,第一产业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先降后升,第三产业先升后降,体现了呼伦贝尔市特色旅游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时间不一致性。2)对于呼伦贝尔发展绿色产业的SWOT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发展绿色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多样,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绿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但是,也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和人才队伍薄弱等劣势,经受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市场发育不足等威胁。3)基于AHP的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显示: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数为59.97%,表明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十二五”期末目标仍有一定量的差距;在单项指标中,决定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的三大指标中,污染控制指标的发展综合指数最高,为107.5%,经济发展指标、绿色食品发展的综合指数紧随其后,分别为82.6%和34.19%,其中绿色食品的发展综合指数最低,表明呼伦贝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4)在呼伦贝尔农业发展中,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呼伦贝尔春小麦、有机小麦、黄豆和春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农作物能源消耗主要发生在氮肥、农药生产的农资生产阶段;在各种潜在的环境影响方面,以富营养化最为严峻;含氮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2是种植业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在工业领域实施清洁生产、加快产业绿色化进程,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是降低能耗和缓解环境影响的关键。5)对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基地面积递增20%、化肥施用量减少15%、绿色畜产品增速60%、草原退化面积减少7.5%、经济增长递增12.5%比较符合现在的增速,为最优方案。即:5年后呼伦贝尔市绿色基地面积将达到1410万亩,绿色食品产值达到48.6亿元,绿色牛总数达到597718头,绿色羊总数达到4200663只,绿色奶产量为791898吨。综合考虑呼伦贝尔市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绿色产业情景分析,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三区一带的布局模式:即高平原草原持续高效牧业区、山地森林生态型特色产业区、丘陵平原优质高产高效农牧结合区和滨洲铁路沿线城郊型绿色产业带。6)为实现最优发展情景,除国家层面已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外,还需构建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宏观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并且进一步加强绿色产业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为领头人的引导和协调体系、科技投入支撑体系、人才队伍和服务支撑体系,制定绿色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和绿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二、关于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有关绿色金融内涵的相关文献 |
1.2.2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 |
1.2.3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产业结构的相关文献 |
1.2.4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 |
1.2.5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金融 |
2.1.2 绿色产业 |
2.1.3 污染产业 |
2.1.4 产业结构 |
2.1.5 经济增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绿色金融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绿色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 |
3.1.1 资本积聚功能 |
3.1.2 投资导向功能 |
3.1.3 信息传递功能 |
3.1.4 要素整合功能 |
3.2 绿色金融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 |
3.2.1 成本—收益函数 |
3.2.2 图形解析 |
3.2.3 企业决策 |
3.3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DSGE模型分析 |
3.3.1 模型简介 |
3.3.2 模型构建 |
3.3.3 模型校准 |
3.3.4 政策冲击 |
3.4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4.1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
3.4.2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
3.4.3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1.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
4.1.2 绿色金融的水平测度 |
4.2 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2.1 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 |
4.2.2 经济增长的效率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分析 |
5.1 样本选择、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5.1.1 样本选择 |
5.1.2 特征事实 |
5.1.3 理论假设 |
5.2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全样本估计结果 |
5.3.2 企业类型视角 |
5.3.3 产权性质视角 |
5.3.4 企业规模视角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更换经营绩效指标 |
5.4.2 替换控制变量 |
5.5 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绿色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 |
5.5.2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分析 |
6.1 样本选择、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6.1.1 样本选择 |
6.1.2 特征事实 |
6.1.3 理论假设 |
6.2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计量方法 |
6.2.3 变量选取 |
6.2.4 数据说明 |
6.3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1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检验 |
6.3.2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经济增长 |
6.3.3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更换计量方法 |
6.4.2 变更样本范围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
7.1 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7.1.1 特征事实 |
7.1.2 理论假设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基于全样本的估计 |
7.3.2 基于地区样本估计 |
7.3.3 基于绿色金融工具的估计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剔除控制变量 |
7.4.2 指标的再度量 |
7.5 门限效应检验 |
7.5.1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
7.5.2 门限效应存在性检验 |
7.5.3 门限估计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国家统筹设计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
8.2.2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金融 |
8.2.3 发挥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引导作用 |
8.2.4 强化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后记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及评析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及评析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2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创新的概念 |
2.1.2 科技创新的基本类型 |
2.1.3 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
2.2 绿色产业概念界定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背景 |
2.2.2 绿色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2.2.3 本文对于绿色产业概念界定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科技创新理论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3 产业发展理论 |
2.3.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5 循环经济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科技创新视角下绿色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
3.1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规律性分析 |
3.2 科技创新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2.1 微观层面影响 |
3.2.2 宏观层面影响 |
3.3 科技创新作用于绿色产业发展内在机理性分析 |
3.3.1 生产要素供给端 |
3.3.2 市场消费需求端 |
3.3.3 产业生命周期端 |
3.3.4 绿色产业链形成端 |
4 贵州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1 科技创新投入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2 科技创新产出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 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全省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4.2.2 农业绿色发展度 |
4.2.3 工业绿色发展度 |
4.2.4 旅游业绿色发展度 |
4.2.5 环保产业发展度 |
4.3 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分析 |
4.3.1 科技创新与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分析 |
4.3.2 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旅游业发展分析 |
4.3.3 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
4.3.4 问题分析 |
5 贵州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
5.1 贵州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定量分析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2 定量分析过程 |
5.1.2.1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指标筛选 |
5.1.2.2 熵值赋权重法 |
5.1.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1.3 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定量分析结果 |
5.2 贵州科技创新指数定量分析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定量分析过程 |
5.2.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2.2.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相关性检验 |
5.2.2.3 KMO和 Bartlette检验及方差分析 |
5.2.3 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计算结果 |
5.3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协调度评价 |
5.3.1 协调度发展评价模型 |
5.3.2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 |
5.4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多元回归分析 |
5.4.1 自变量设定合理性检验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回归系数结果 |
5.4.4 模型拟合优度及方差分析 |
5.4.5 模型回归结论 |
6 国外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
6.1 绿色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
6.2 工业绿色化—生产源头防控+生产终端治理+全产业链化低碳技术 |
6.3 绿色旅游业——绿色产品创新+高端绿色道路建设技术 |
6.4 经验总结 |
7 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
7.1 路径选择 |
7.1.1 建立智慧“绿色农业大脑”平台,形成绿色生态农业体系 |
7.1.2 建设固体废弃物信息网站,形成全产业链循环式工业体系 |
7.1.3 构建绿色循环式服务业体系 |
7.2 对策建议 |
7.2.1 优化研发支出结构,增大绿色科技投入 |
7.2.2 构建区域绿色科技创新系统,增强科技人员及科研机构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
7.2.3 推动产权保护、绿色技术验证等制度供给,增加绿色产业专利数 |
7.2.4 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激发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活力 |
7.2.5 依托贵安新区国家政策与区位优势,助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绿色产业释义 |
2.1.1 绿色产业的基本内涵 |
2.1.2 绿色产业的主要特点 |
2.2 绿色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延边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与现状 |
3.1 延边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 |
3.1.1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
3.1.2 坚实的特色产业基础 |
3.1.3 多方位的政府政策支持 |
3.1.4 充沛的旅游文化资源 |
3.2 延边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1 延边地区绿色工业现状 |
3.2.2 延边地区绿色农业现状 |
3.2.3 延边地区绿色旅游业现状 |
第四章 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绿色广业发展规划尚待制定和出台 |
4.1.2 绿色产业的理念尚未彻底深入人心 |
4.1.3 绿色产业规模尚需拓展和扩大 |
4.1.4 绿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尚需提升 |
4.1.5 绿色产业领域的法规与条例尚待完善 |
4.2 绿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
4.2.2 对绿色产业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流于形式 |
4.2.3 受制于本地天然的自然地理劣势 |
4.2.4 业内高科技人才储量严重不足 |
4.2.5 缺少相关领域的法律专业人才 |
第五章 促进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
5.1 重视和做好绿色产业领域的长远规划 |
5.2 借鉴和创新绿色产业理念推广的新模式 |
5.3 盘活本地绿色产业经济循环支撑 |
5.4 多措并举吸引和留住业内高科技人才 |
5.5 向当地高等院校寻求法规方面的智力支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泰兴市经开区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转型和绿色产业 |
2.1.1 产业转型 |
2.1.2 绿色产业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
2.1.3 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产业政策和绿色产业政策 |
2.2.1 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作用 |
2.2.2 我国绿色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
2.3 产业政策分析评估 |
2.3.1 产业政策评估的基本步骤 |
2.3.2 产业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 |
第三章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政策现状 |
3.1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及产业发展状况 |
3.1.1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简介 |
3.1.2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
3.1.3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必要性 |
3.2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条件和现状分析 |
3.2.1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
3.2.2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3.3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政策及评价 |
3.3.1 现阶段出台的一系列绿色产业发展政策 |
3.3.2 泰兴市经开区产业扶持绿色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查评估 |
3.3.3 泰兴市经开区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及扶持政策借鉴 |
4.1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4.1.1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4.1.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4.1.3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4.2 国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
4.2.1 产业选择方向的政策 |
4.2.2 关于财税扶持的政策 |
4.2.3 关于技术创新的政策 |
4.3 借鉴与启示 |
4.3.1 实施政府补贴政策 |
4.3.2 加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4.3.3 促进科技创新政策 |
4.3.4 制定行业标准政策 |
第五章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优化建议 |
5.1 泰兴市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选择 |
5.1.1 重点产业规划选择 |
5.1.2 促进产业组织完善 |
5.1.3 发挥政府的培育、引导和保障作用 |
5.2 财政税收政策的优化 |
5.2.1 政策优化进程中需遵循的原则 |
5.2.2 财政税收政策选择 |
5.3 投资和金融政策优化 |
5.3.1 融资模式的创新 |
5.3.2 拓宽融资的渠道 |
5.3.3 设立产业生态化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平台 |
5.4 技术创新政策优化 |
5.4.1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
5.4.2 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
5.4.3 健全技术创新保障政策 |
5.5 环保政策优化 |
5.5.1 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 |
5.5.2 着力推进新型生态工业发展 |
5.5.3 创新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
5.6 绿色产品消费政策优化 |
5.7 土地、人才供给政策优化 |
5.7.1 土地供给政策优化 |
5.7.2 人才供给政策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 |
2.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2.1.1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
2.1.2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
2.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2.2.1 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
2.2.2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
2.2.3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 |
2.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3.1 理论根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
2.3.2 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 |
2.3.3 国外启示: 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 |
2.3.4 直接来源: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
2.4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相关概念界定 |
2.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
2.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2.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内涵阐释 |
第3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绿色发展的实质与核心 |
3.1.1 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1.2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
3.2 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2.2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
3.2.3 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
3.2.4 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3.3 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 |
3.3.1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
3.3.2 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
3.4 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
3.4.1 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
3.4.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 |
3.4.3 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 |
第4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哲学意蕴 |
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 |
4.1.2 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 |
4.1.3 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1.4 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 |
4.1.5 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
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阐释 |
4.2.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 |
4.2.2 “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 |
4.2.3 “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 |
4.2.4 “生态红线”观念体现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 |
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
4.3.1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
4.3.2 “环境就是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5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
5.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
5.1.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
5.1.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
5.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
5.2.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5.2.2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
5.2.3 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
5.2.4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
5.2.5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
5.2.6 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
第6章 结论 |
6.1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 |
6.2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的研究阐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8)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内容简介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主要内容简介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 |
2.1.2 绿色产业 |
2.1.3 绿色创新及绿色产业创新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论 |
2.2.2 经济学 |
2.2.3 管理学 |
2.3 文献综述 |
2.3.1 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2 绿色创新的机理 |
2.3.3 绿色创新绩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创新运行机理的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法 |
3.1.1 绿色创新的案例研究 |
3.1.2 案例选择和资料收集 |
3.2 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金达莱环保公司 |
3.2.1 金达莱环保公司简介 |
3.2.2 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3.2.3 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的转型 |
3.3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江西铜业集团 |
3.3.1 集团公司简介 |
3.3.2 采矿环节 |
3.3.3 选矿环节 |
3.3.4 冶炼环节 |
3.3.5 向生产型和技术服务型相结合的企业转型 |
3.4 江西省规模养猪引领的生态农业 |
3.4.1 生态农业简介 |
3.4.2 规模养猪遇到的生态环保问题 |
3.4.3 小型猪场猪粪尿处理模式 |
3.4.4 中型猪场的生态农业模式 |
3.4.5 大型猪场引领的生态农业模式 |
3.4.6 小结 |
3.5 案例比较和综合分析 |
3.5.1 绿色创新的技术路径 |
3.5.2 绿色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创新运行机理的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 |
4.1 绿色产品与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
4.1.1 建模思路 |
4.1.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4.1.3 结果分析及建议 |
4.2 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模型 |
4.2.1 建模思路 |
4.2.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4.2.3 结果分析与建议 |
4.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学模型 |
4.3.1 建模思路 |
4.3.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4.3.3 结果分析与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创新中的制度设计——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
5.1 博弈论相关内容 |
5.1.1 博弈概述 |
5.1.2 序贯博弈 |
5.1.3 演化博弈 |
5.2 地方政府-创新企业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及局部平衡点 |
5.2.4 均衡点分析及稳定性讨论 |
5.3 创新企业-消费者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模型构建 |
5.3.3 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及局部平衡点 |
5.3.4 均衡点分析及稳定性讨论 |
5.4 结论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6.1 江西省绿色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江西省绿色创新的投入产出现状 |
6.1.2 江西省绿色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2 基于AHP-DEA方法的绿色创新绩效系统评价 |
6.2.1 方法介绍 |
6.2.2 评价方法选取 |
6.3 实证分析 |
6.3.1 绿色创新绩效指标的构建 |
6.3.2 利用模糊AHP评价江西省绿色创新绩效系统 |
6.3.3 绿色创新绩效的DEA评价结果 |
6.3.4 江西省绿色创新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4.1 主要结论 |
6.4.2 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基础理论 |
2.1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绿色经济的内涵 |
2.1.2 绿色经济的特征 |
2.1.3 绿色经济的主体 |
2.1.4 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则 |
2.1.5 绿色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 |
2.2 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2.3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理论 |
2.3.1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主体 |
2.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规则 |
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
3.1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1 政府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3.1.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
3.2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
3.2.2 经济发展方式不集约 |
3.2.3 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3.2.4 绿色经济发展实际认可度不高 |
3.3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绿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3.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市场失灵现象严重 |
3.3.3 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3.3.4 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够成熟 |
4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1.1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1.2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2.1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2.2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3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3.1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4.3.2 德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 其他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4.4.1 巴西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2 加拿大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3 新加坡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4.4 墨西哥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4.5 国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
4.5.1 制定绿色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
4.5.2 明确绿色经济重点发展方向 |
4.5.3 明确绿色经济突破领域、践行方式和发展路径 |
4.5.4 健全绿色经济相关法律体系 |
4.5.5 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力度 |
4.5.6 财税支持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
4.5.7 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 |
4.5.8 发挥社会团体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 |
5 发展绿色经济的国内经验与启示 |
5.1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 |
5.1.1 上海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1.2 上海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 |
5.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2.1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2.2 深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3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3.1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3.2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4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
5.4.1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
5.4.2 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 |
5.5 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 |
5.5.1 制定绿色经济战略规划 |
5.5.2 调整产业结构 |
5.5.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5.4 政府引领绿色经济发展 |
5.5.5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
6 绿色经济发展的博弈模型 |
6.1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分析 |
6.1.1 企业与消费者两者的博弈模型 |
6.1.2 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 |
6.2 绿色经济发展博弈模型均衡 |
6.2.1 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均衡 |
6.2.2 企业、消费者、政府博弈均衡 |
7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摊绿色成本 |
7.1.1 政府承担部分成本 |
7.1.2 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成本 |
7.1.3 消费者承受额外绿色成本 |
7.2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理分配利益 |
7.2.1 促使政府从绿色经济发展中获益 |
7.2.2 保障企业合法收益 |
7.2.3 保障消费者合理权益 |
7.3 完善绿色经济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 |
7.3.1 打击绿色市场的违法行为 |
7.3.2 规范绿色产品的标志认证 |
7.3.3 构建绿色产品的品牌信誉制度 |
7.3.4 完善绿色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1.1.2 我国应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模式 |
1.1.3 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有着独特的现实条件 |
1.1.4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绿色产业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2.1 绿色产业的界定 |
2.1.1 绿色产业的概念 |
2.1.2 绿色产业的特征 |
2.1.3 绿色产业的分类 |
2.1.4 本文对绿色产业的划分 |
2.2 绿色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代谢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
3.1 产业发展背景 |
3.2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形势乐观 |
3.2.2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
3.2.3 农牧业生产形势成因分析 |
3.3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4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4.1 引言 |
4.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4.2.1 贸易区位优势明显 |
4.2.2 自然资源丰富 |
4.2.3 政策环境宽松 |
4.2.4 政府重视 |
4.2.5 旅游资源多样 |
4.2.6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 |
4.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4.3.1 产业结构单一 |
4.3.2 人才队伍薄弱 |
4.4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
4.4.1 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 |
4.4.2 经济发展态势向好 |
4.4.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已初具规模 |
4.5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
4.5.1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4.5.2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4.6 小结 |
第五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定量评价 |
5.1 研究方法 |
5.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分析 |
5.3.1 系统内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2 综合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3.3 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5.4 评价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
6.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及内涵 |
6.2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6.2.1 目标确定 |
6.2.2 范围确定 |
6.2.3 数据来源 |
6.3 清单分析 |
6.3.1 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清单分析 |
6.3.2 农业生产资料清单分析 |
6.3.3 农业资料使用及种植过程清单分析 |
6.4 影响评价 |
6.4.1 影响分类及特征化 |
6.4.2 标准化 |
6.4.3 加权评估 |
6.5 结果解释 |
6.5.1 能源消耗 |
6.5.2 全球变暖 |
6.5.3 环境酸化 |
6.5.4 富营养化 |
6.6 小结 |
第七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
7.1 研究方法 |
7.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优势布局 |
7.2.1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简单回顾 |
7.2.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
7.2.3 数据来源 |
7.2.4 相关指标的计算 |
7.2.5 情景分析 |
7.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及其发展方向 |
7.3.1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
7.3.2 高平原草原持续高效牧业区 |
7.3.3 山地森林型特色生态产业区 |
7.3.4 丘陵平原优质高产高效农牧结合区 |
7.3.5 滨州铁路沿线城郊型绿色产业带 |
7.4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与政策建议 |
8.1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8.2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现实条件 |
8.2.1 国家层面 |
8.2.2 本市层面 |
8.3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框架选择 |
8.3.1 建立以政府为领头人的引导和协调体系 |
8.3.2 建立科技投入支撑体系 |
8.3.3 建立人才使用、引进和培养体系 |
8.3.4 建立金融信贷支撑体系 |
8.3.5 建立服务支撑体系 |
8.4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主攻方向 |
8.4.1 绿色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
8.4.2 培育绿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
8.5 政策建议 |
8.5.1 构建呼伦贝尔市绿色产业发展宏观体系 |
8.5.2 调整产业结构 |
8.5.3 加强绿色产业扶持力度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关于我国发展绿色产业与开发绿色产品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D]. 高锦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鲁绍杰.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5]延边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全丽丽. 延边大学, 2019(01)
- [6]泰兴市经开区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研究[D]. 杨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7]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D]. 胡楠. 东北大学, 2018(12)
- [8]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D]. 黄晓杏. 南昌大学, 2016(02)
- [9]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陈伟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10]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冯方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